羊布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羊布氏杆菌病疫情诊断和处置措施
X u m u s h o u y i羊布式杆菌病属于人兽共患病,既可对羊只造成威胁,也可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分析以往的的病程表现来看,发病过程缓慢属于慢性病的一种,但对养殖场经济效益的影响不可忽视。
这主要是由于病症危害部位集中在生殖系统和关节部位,常见表现为母羊流产、不孕或者局部病变等。
对于雄性病羊来说,可能产生睾丸炎,进而导致不孕。
发病群体以成年羊为主,且母羊的感染率相对较大。
受到养殖业发展的影响,畜禽流动的频率较大,这也为病菌防治带来了加大难度,下面就针对其主要处置措施做出探讨。
一、临床症状表现根据发病病羊群体的不同,其临床症状表现也会出现一定的差异,因母羊的发病几率较大,本次研究以母羊的发病表现为主。
对于怀孕期间的母羊来说,常见症状为流产,且流产时间多处于怀孕后的3-4个月之间,而在流产之前的症状表现为,食量降低,精神萎靡,且坐卧不安,常在羊舍内走动,睡眠时间也会相对缩短。
此外,在阴道部位会分泌出大量的黄色或者灰黄色黏液。
发生流产之后的母羊常伴随发生子宫内膜炎病症,而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排除恶露。
流产之后,母羊身体将快速消瘦,很难恢复最佳的状态。
二、流行特点分析羊布式杆菌病的致病菌为布氏杆菌,其自身的生存特性决定了其可在世界范围内流传,且易感染群体较多,对于家禽、野生动物以及人类健康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其中以羊的感染几率最大,集中表现在母羊群体中。
病羊以及携带致病菌的分泌物均属于重要的传染源,对于怀孕母羊来说,其乳汁、精液以及羊水等在排除体外后,均携带大量的病菌,可被作为传染源。
一般在防护不当的情况下,养殖人员极有可能感染此类病菌。
此外,还可通过消化道和吸血昆虫进行病菌传播,在交配时的感染几率更大。
表现出了一定的季节性特征,通常在春季会有少量发病表现,夏季为此类疾病发展的峰期,而在进入冬季会便会回落。
三、血清学检测羊布氏杆菌病的血清学检测方法主要有凝集反应、沉淀反应、补体结合反应、变态反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羊布氏杆菌病疫情诊断和处置措施
羊布氏杆菌病疫情诊断和处置措施1. 引言1.1 什么是羊布氏杆菌病疫情羊布氏杆菌病是一种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属于人畜共患病。
布氏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状细菌,主要通过接触感染的方式传播给人类和动物。
羊布氏杆菌病在家畜中尤为常见,特别是在羊群中更易发生。
患病动物体内布氏杆菌可通过分泌或排泄物排出,污染环境后被其他动物吸入或消化道感染,造成病情传播。
羊布氏杆菌病在人类中的发病率较低,但一旦发生感染,易引起高热、全身肌肉疲乏、头痛等症状。
严重时可能导致心肌炎、肝脏炎等严重并发症。
及时了解羊布氏杆菌病的疫情情况,加强防范措施,对于预防疫情的扩散和控制至关重要。
1.2 病原体介绍羊布氏杆菌(Brucella)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是引起羊布氏杆菌病的致病菌。
该细菌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能在环境中存活很长时间,对热和干燥的适应能力较强。
羊布氏杆菌可引起家畜和野生动物等各类哺乳动物的感染,其中以牛、猪、羊等家畜为主要宿主。
人类感染通常是通过与感染动物接触、食用感染动物的未熟肉或未经消毒的牛奶等途径传播。
羊布氏杆菌在体内主要寄生于巨噬细胞内,可以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发热、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症状。
羊布氏杆菌具有潜伏期长、症状不具特异性等特点,容易被忽视或误诊。
了解羊布氏杆菌的特性和传播途径对于及时诊断和有效防控羊布氏杆菌病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对羊布氏杆菌的认识,有助于提高对疫情的警惕性,减少感染风险,保障公共健康安全。
1.3 病情传播途径羊布氏杆菌病是一种由布氏杆菌引起的动物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包括:1.接触感染: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通过食用、饮水、进食被感染动物的肉或乳制品等食物,或者直接接触感染动物的体液、分泌物、粪便等而感染。
2.呼吸道感染:空气中的飞沫、尘埃和动物排泄物悬浮微粒中的布氏杆菌,可被呼吸道吸入感染。
3.性接触传播:罕见情况下,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能感染布氏杆菌。
4.垂直传播:孕妇感染布氏杆菌,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导致垂直传播。
羊布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背, 饮食减少 , 逐渐消瘦 , 失去配种能力 。少部分病羊
出现角膜 炎 、 乳房 炎 、 支 气管炎 、 关 节炎 等 。 人 感 染 本 病 时 较 为缓 慢 ,突 出表 现 为 寒 战 、 发
有淡 黄 色 或 白色粘 液 絮状 物 ,肠 胃和膀 胱 黏膜 及 黏
1流行和传播特点
母 羊 较公 羊 易感 性高 ,性成 熟 后对 本 病 极 为 易 感 。消化 道 是病 菌 的 主要 感 染途 径 ,也 可经 配 种感
染, 羊群一旦感染此病 , 主要表现为孕羊流产 , 开始 仅少数病羊流产 , 后逐渐增多 , 严重时可达半数 以 卜 。 多数病羊流产 1 次, 病羊排菌可长达 3 个月以上。 该病 的传染源主要是病畜及带菌动物 ,妊娠 的 母畜则极易流产或产死胎 , 所排 出的羊水 、 胎盘 、 分
人类 , 但人类之间互相传染的现象较为少见 。感染本
病的家畜不分性别、 年龄 ,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
色2 0 秒, 冲洗后 , 用1 % 美蓝复染 2 O 秒, 镜检 。 布 氏杆菌染成红色 , 背景为蓝色 。布氏杆菌大部
分在 细胞 内 , 集 结成 团 , 少数在 细胞 外 。
2 I 临床症 状
热、 多汗 。发热平均为 2 ~ 3星期 , 再次发热时呈波浪 起伏 , 热型多为弛张热 , 少数伴有关节红肿或肌 肉疼 痛, 淋 巴结肿 大 主要 见 于颈部 及腋下 。男性 可能 患有 睾丸炎或附睾炎 , 女性可患卵巢炎 , 可导致孕妇流产。
3 病 理 变 化
病变 主 要 发生 在病 羊 生殖 器 官 ,胎盘 绒 毛 膜 下
羊布氏杆菌病的检测与防治策略
羊布氏杆菌病的检测与防治策略羊布氏杆菌病,又称布鲁氏菌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传染病,可影响羊、牛、猪等动物。
它也可以通过接触被感染的动物、食用被感染的食物或饮用被感染的水等途径传播给人类。
本文将介绍羊布氏杆菌病的检测与防治策略。
一、检测方法1. 血清学检测:羊布氏杆菌病的初级诊断主要通过血清学检测,包括血清沉淀试验、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这些检测方法可以测定人和动物体内的抗体水平,从而确认是否感染了布鲁氏菌。
2. 细菌学检测:这种检测方法通过分离和培养布鲁氏菌来诊断病例。
从患者或动物的体液、组织和分泌物中收集标本,进行分离和培养,并通过形态学、生化学和免疫学测试来确定是否存在布鲁氏菌感染。
3. 分子生物学检测:目前,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被广泛用于羊布氏杆菌病的检测。
PCR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布鲁氏菌的基因组,从而确定感染的程度和类型。
二、防治策略1. 动物防控:针对患布鲁氏杆菌的动物,可以进行隔离、治疗和屠宰等措施。
在养殖场中,应加强对动物的管理和监测,避免感染扩散。
饲养场的环境卫生应得到重视,定期对场所进行消毒。
2. 人员防护:对于与布鲁氏菌有接触的人员,应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包括佩戴口罩、手套等。
在处理患有布鲁氏杆菌感染的动物或与其体液接触时,应尽量避免直接暴露在可能含有布鲁氏菌的物质中。
3. 食品安全:为了预防通过食物传播疾病,应加强对动物产品的检疫和监管,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市民在饮用生牛奶或食用动物来源商品时,应选择经过检疫和合法销售的产品。
4. 健康教育:加强对公众、饲养员、屠宰工人和兽医等从业人员的卫生教育和培训,提高对布鲁氏杆菌病的认识和预防措施的意识。
增加宣传活动,加强群众的布鲁氏杆菌病防控知识普及,提高防治效果。
羊布氏杆菌病的检测与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动物防控、人员防护、食品安全和健康教育等多种措施的综合应用。
只有通过合理的防控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羊布氏杆菌病的传播和蔓延。
羊布氏杆菌病的病症分析、诊断及防控
羊布氏杆菌病的病症分析^p 、诊断及防控布氏杆菌病,又称为布鲁菌病、地中海弛张热、马耳他热等,民间一般称布病。
农业部将布氏杆菌病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它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传染一变态反应性的人畜共患病。
布氏杆菌病菌微小、近似球状,分布广泛,且致病力较强,易感动物多,传染性强,一般以羊的感染最为常见。
值得一提的是,人的布氏杆菌病也主要来自于羊。
1传播途径布氏杆菌一般存在于病羊的子宫、胎膜、乳腺、睾丸、关节囊等处,主要是在母羊流产时大量随胎儿、胎衣、羊水和阴道分泌物以及乳汁排出体外,有时病羊代谢物(粪尿)也可以排菌。
因此,产仔高峰期以及羊群大批量发生流产时,也是布氏杆菌发病的高峰期。
羊一般是由于直接接触或通过被污染的饲料、饮水、土壤、用具而引发感染,还有就是通过昆虫媒介等间接传染,感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其次是生殖道、皮肤、黏膜及呼吸道。
人也可以感染发病,与家畜的接触、饮入被污染而未经消毒的乳制品、食入未熟或带有病菌的肉、吸入含病菌的尘土或病菌直接进入黏膜等途径,都会引发感染。
一般感染此病菌的人群多为接近性成熟的青壮年人。
2临床症状对于羊来说,比较典型的就是怀孕母羊感染,先期症状是精神沉郁,性器官水肿和充血,从阴道内流出黏性并带有黄褐色或淡红色的分泌物,以及乳房肿胀。
到后期,临床症状表现为流产,有时常常突发流产或产后羔羊很快死亡,且出现胎衣不下、子宫炎、关节炎、乳房炎,种公羊有时阳萎,伴发睾丸炎。
人感染布氏杆菌后,前期无明显症状,但是会感觉长期发热、乏力、多汗、关节痛,男性伴发睾丸炎。
病人还会由于细菌和内毒素的同时侵入可出现菌血症、毒血症等急性症状。
3诊断针对布氏杆菌病的流行特点、怀孕母羊流产及胎儿胎衣等剖检病变,胎衣停滞及不育,公羊发生睾丸炎及附睾炎,同群羊发生关节肿大并有炎症等典型症状表现可以得出初步诊断结果。
当人类出现对应病症并且具有一定的职业性时,可以判断为疑似布氏杆菌病。
但必须通过实验室检测得出结论后,才能确诊。
羊布氏杆菌病的检测与防治策略
羊布氏杆菌病的检测与防治策略羊布氏杆菌病是一种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传染病,该疾病不仅对羊群造成严重威胁,同时对人类也具有潜在危险。
在养殖业中,预防和及时发现羊布氏杆菌病至关重要,本文将就羊布氏杆菌病的检测与防治策略进行详细介绍,以期帮助养殖者更好地了解和防范这一疾病。
1. 羊布氏杆菌病的检测方法为了及早发现和控制羊布氏杆菌病,养殖者需要了解该疾病的检测方法。
以下是目前常用的几种检测方法:(1)血清学检测: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血清学方法,检测布氏杆菌引起的免疫反应,从而确定是否感染了羊布氏杆菌病。
(2)细菌培养法:采集疑似感染的动物组织或体液,进行细菌培养,并观察布氏杆菌的生长情况,以确认感染情况。
(3)PCR检测法: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样本进行核酸检测,可以更快速、准确地检测出布氏杆菌的存在。
这些检测方法各有优缺点,养殖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检测方法。
在进行检测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实验室或检测机构,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除了及时检测和发现羊布氏杆菌病外,更重要的是采取有效的防治策略,预防疾病的传播和扩散。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羊布氏杆菌病防治策略:(1)加强养殖环境管理:保持圈舍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避免淤积的污物成为布氏杆菌的温床。
(2)控制疾病传播途径:加强羊群的隔离管理,控制疾病的传播途径,阻断病原体的传播。
(3)定期检疫和疫苗接种:对羊群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和疫苗接种,提高羊群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4)合理饲养管理:保证饮水和饲料的卫生安全,提高饲养管理水平,降低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5)针对患病羊的处理:一旦发现羊群中有患病的个体,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防止疾病扩散。
以上防治策略需要与兽医专家合作,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确保羊群的健康和生产。
羊布氏杆菌病的检测与防治需要养殖者高度重视,只有及时发现和有效防治,才能有效控制该疾病的传播,并保障羊群的健康和产量。
羊布鲁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预防
羊 布 鲁 氏 杆 菌 病 的 诊 断 与 预 防
杜 德 利 ( 辽 宁省宽甸县宽甸镇动物卫生监督所 辽宁宽甸 1 1 8 2 0 0 )
布 鲁 氏杆 菌 病 是 由布 鲁 氏杆 菌 引起 的人 畜共 患 和胎 衣 排 出 。主要 通 过 采食 被 污染 的饲料 、 饮水 , 经
的慢性传染病 , 牛、 羊较为常见 , 主要侵害生殖系统 ,
以母 畜发生流产、 公畜发生睾丸炎为特征 。人被感染 后 表 现 为缓 慢 发病 , 长期 发 热 、 多汗 、 虚弱 、 全 身痛 和
关节 痛 , 严 重者 丧失 劳动 能 力 。
消化道感染 。经皮肤 、 黏膜 、 呼吸道 以及生殖道 ( 交 配) 也能感染 。与病羊接触、 加工病羊 肉而不注意消 毒 的人 也 易感 本病 。不 分性 别 、 年龄 , 一 年 四季 均 可
纵 行切 开 皮 肤 及皮 下 组 织 6 8厘 米 , 暴 露 呈淡 黄 色 约 2厘米 宽 的膝 内直 韧带 , 用 弯止 血钳 挑起 , 用 手术 刀 或 剪完全切 断 即可 。韧带 切 断后 ,清 洗创 口, 撒 布消 炎粉 , 结 节缝合 皮 肤 , 涂擦 5 %碘 酒 。解 除保 定 后 , 牵 牛行 走 , 即可 恢 复 正 常 运 步姿 势 , 症
2 临 床 症 状
常 不表 现症 状 , 怀孕 羊 均 以流 产 为 主要 特 征 , 一 般是 隐性 经过 。在 自然 条 件下 , 流产 发生 于第 3 ~ 4个
多, 严重 时可达半数 以上 , 多数病羊流产 1 次 。传染 源主要是病畜及带菌动物 ,最危险的是受感染的妊 娠母畜 , 在流产和分 娩时 , 将大量病原随胎儿 、 胎水
状 消失 。
牛羊布氏杆菌病诊断技术要点及防控措施
502023.10牛羊布氏杆菌病诊断技术要点及防控措施刘先萍(青海省甘德县青珍乡畜牧兽医站,青海 甘德 814100)牛羊布氏杆菌病是牛羊常见疾病,其能直接影响母畜繁育,降低幼畜存活率,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因此充分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了解该病的诊断技术要点,并在日常工作中做好防护措施,实现对该病的有效预防和治疗,对牛羊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牛羊布氏杆菌病常见症状牛羊布氏杆菌病属于隐性感染疾病,其主要表现症状为流产。
怀孕三个月左右的牛羊若患有布氏杆菌病,则极有可能出现流产现象。
在患病母畜流产前期,会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或者是坐立不安,情况严重时,还可能患子宫内膜炎,阴道还会排出污秽物。
此外,通过调研可以发现,部分牛羊在患有布氏杆菌病后会患上乳腺炎、关节炎等多种并发症,部分公畜在患病后还会患上严重的附睾炎与睾丸炎,导致其无法正常繁育。
因此必须要认识到该种疾病的严重性,并全面加大研究投入,以降低该疾病的发生率,在疾病发生时要及时进行诊断与治疗,有效保障牛羊健康。
2 牛羊布氏杆菌病的诊断技术要点在发现牛羊出现上述症状时,养殖户可初步判断牛羊患有布氏杆菌病。
如要确诊,则必须在实验室实施检查,进而精准判断牛羊所患疾病,以免对后续治疗造成不良影响。
检查时,应重点检查以下内容。
2.1 细菌学检查细菌学检查是牛羊布氏杆菌病的常见诊断技术之一。
在实际工作中,需先在无菌状态下对流产牛羊胎儿的胎衣、胃内容物、淋巴结、患病母牛羊的脓肿脓汁及阴道分泌物等进行采集,并结合规范要求将采集的样本制作为涂片。
然后,对涂片进行干燥处理。
利用火焰对其固定,用2%的沙黄进行加温染色。
在完成水洗操作后,用1%的孔雀绿水溶液进行复染。
在确认上述各项操作均符合要求后,应及时开展涂片的清洗与镜检工作。
在检查过程中若发现涂片呈蓝色,即代表牛羊患有其他疾病;若发现呈红色,即代表牛羊患有布鲁氏杆菌病。
2.2 血清学诊断血清学诊断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对已有的布鲁氏杆菌抗原检测被检牛羊血清中存在的抗体进行利用,以此判断牛羊是否患有布氏杆菌病。
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控
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控张炯慧新疆福海县畜牧兽医站,新疆阿勒泰 836400摘要羊布鲁氏菌病是由羊种布鲁氏菌感染所引起的1种人畜共患病,羊患病后主要症状表现为生殖器损伤、胎膜发炎、关节炎、不孕及流产等。
该病易感性强,发病率高,不仅危害养羊业生产,对人类的健康及公共卫生安全也有较大危害。
目前,羊布鲁氏菌病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对发病羊直接淘汰,做无害化处理。
通过全场消毒、接种疫苗、定期检疫检测以及加强防范意识等防控措施,可以预防羊布鲁氏菌病的发生和流行,确保羊群健康生长,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关键词羊;布鲁氏菌病;诊断;防控布鲁氏菌病又称“布氏杆菌病”,是1种人畜共患的传染性疾病。
临床上,该病分为牛型、羊型和猪型3种类型,其中羊型布鲁氏菌病(简称羊布病)最易感染人体,致病力极强。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春夏交替时节发病率较高,带菌及患病羊是引发羊布病的主要传染源,通过接触传播、消化道传播、呼吸道传播等方式传染给健康羊。
母羊患病后会出现受孕率低、流产、乳腺炎、精神萎靡及食欲减退等症状;公羊会出现睾丸炎、关节炎等症状。
因此,应重视羊布病的预防和控制,提高羊布病的防控水平,推动当地羊养殖产业实现更好的发展。
1 病原学羊布病致病原是布鲁氏菌,它是1种革兰氏阴性菌,大小(0.5~0.7)μm×(0.6~1.5)μm。
第1次分离布鲁氏菌时,菌体以卵圆形、球形、球杆状形为主,经过数代培养后,布鲁氏菌形态会变成短小的杆状。
布鲁氏菌可以采用碱性材料染色,利用这一特点可与其他细菌染色鉴别。
布鲁氏菌是需氧菌,适宜生长pH条件为6.4,偏酸性,适宜生长温度为36~37 ℃[1]。
培养布鲁氏菌对营养条件要求较高,普通培养基很难培养成功,宜采用胰蛋白琼脂培养基或者马铃薯培养基。
布鲁氏菌外界适应能力较强,在土壤、动物粪便及病死的动物脏器中可以长期存活,最长存活时间可达4个月;在饲料中,布鲁氏菌也可以存活2个月。
但这种细菌耐湿热的能力较差,光照下4 h可以灭活,60 ℃环境下30 min也会灭活。
羊布氏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控
短期净 化羊群是十 分闲难 的 , 凶此 , 平 时做 好综合 防控丁作
非常重要 。
总之 , 对病羊群 采取综合措施 以后 , 如果 羊群没有 流产
及其他明显的症状 , 并且连续 3次检疫 ( 间隔 2 - 3个 月 ) 均为
抗 力。随着年龄的增 长易感性增强 , 性成熟后对本病 非常易 感。 一般 新发病 的羊群流产率可达 5 0 %以上 , 老疫 区的病羊 ,
发 生 流 产 的很 少 , 而子宫炎 、 胎 衣 不 下 以及 久 配 不 孕 的羊 增
验, 检出的病羊隔离饲养 , 成立病羊饲养场 ; 定期进行预防免
疫, 常用的羊的菌苗有布氏杆菌 1 9号弱毒菌苗 、 布 氏杆菌羊 型 5号 弱毒菌苗 和猪 型二 号活菌冻干苗。布氏杆菌 l 9号弱 毒菌苗 只适用 于绵羊 , 4月龄 以下 的羔羊 , 妊娠母 羊 , 病、 老、 弱者不能注射 。
多 。饲养管理不 良、 羊群拥挤 、 寒冷潮湿 以及饲料不足 , 都能
草 食 动 物
羊布 氏杆菌病 的诊 断和 防控
巴特 尔
( 甘肃省肃北蒙古族 自治县 畜牧兽 医局 ,甘肃 肃北 7 3 6 3 0 0 )
DOl : 1 0. 3 9 6 9 / J . I SSN. 1 6 71 — 6 0 2 7 . 2 0 1 7. 0 1 . 0 4 6
2 诊 断 方 法
3 . 3 病羊群的净化措施
3 . 3 . 1 隔离病羊 建立布 氏杆菌病 阳性羊群 。 定期采用凝集 试 验普 遍检疫 ,将检 } I J 的 阳性和可疑反应的羊隔离饲养 , 固 定地址 , 配备专人 , 严格执行 隔离措施 , 减少与外界 的联 系 , 避免病 羊与健康羊接触 。对隔离的 阳性羊继续利用 , 逐步淘 汰, 逐步净化 。 3 . 3 . 2 加强 消毒及兽 医卫生措施。 对被污染 的羊舍 、 运 动场 、
羊布氏杆菌病的检测与防治策略
羊布氏杆菌病的检测与防治策略羊布氏杆菌病(orf,又称羊疫)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影响绵羊和山羊,但也可感染人类。
以下是关于羊布氏杆菌病的检测与防治策略的介绍:一、检测1. 临床症状观察:羊布氏杆菌病的症状包括皮肤病变、疱疹、溃疡、结块、脓疱等。
通过仔细观察患羊群体的临床症状,可以初步判断是否患有羊布氏杆菌病。
2. 病理检测:对病死羊的病理标本进行检测,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病变组织,寻找杆菌的存在和病变特征,并进行病原学鉴定。
3. 分子生物学方法:通过提取和检测患羊体内的病原DNA,如PCR检测等,可以快速准确地诊断羊布氏杆菌病。
4. 血清学检测:通过检测患羊的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的变化,可以初步判断是否感染羊布氏杆菌。
二、防治策略1. 强化环境清洁:定期清理、消毒羊栏和饲料场地,杀灭潜在的病原体,减少传染的机会。
2. 疫苗预防:开展疫苗接种,提高羊只的免疫力,减少发生感染的可能性。
接种疫苗可以采取针对特定病毒株的活疫苗或灭活疫苗。
3. 强化饲养管理:加强对饲养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对羊布氏杆菌病的认识和防治意识。
要注意合理供给营养、加强羊只的体力锻炼,提高免疫强度。
4. 患羊管理:对于已经患病的个体,应迅速进行隔离和治疗,避免病原扩散。
加强对患羊的伤口处理,防止继发感染和交叉感染。
5. 防虫防蚊:羊布氏杆菌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是虫媒和蚊媒。
在防治过程中,应加强对虫媒和蚊媒的防治,采取有效的灭虫措施,减少病原传播途径。
6. 监测和报告:建立完善的疾病监测系统,发现疑似病例应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隔离治疗和防疫工作,防止疫情扩散。
羊布氏杆菌病的检测与防治策略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通过早期发现、及时隔离、科学防治,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传播,降低羊群的感染风险。
羊布氏杆菌病疫情诊断和处置措施
羊布氏杆菌病疫情诊断和处置措施羊布氏杆菌病是一种由羊布氏杆菌引起的动物传染病,主要感染牛、羊、猪等家畜。
该病有较高的致死率和传染性,会给畜牧业生产带来严重的危害。
因此,及时诊断和有效的处置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一、疫情诊断1.流行病学调查首先,需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掌握病情的发生情况、传播途径、人畜共患情况等相关信息。
调查手段可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现场勘查等方式,对可能出现疑似病例的场所进行排查。
如有条件,可对可能感染的动物进行取样检测。
2.临床检查羊布氏杆菌病的临床症状较为明显,如发热、呼吸困难、食欲不振、脱水等。
病畜还会出现明显的中毒症状,如昏睡、抽搐等。
同时,病畜出现黏液腺肿大,皮下出血等症状。
3.实验室检测实验室检测是羊布氏杆菌病确诊的关键环节。
实验室检测可采用直接阳性法、间接阳性法和分离培养法等方法进行。
其中最常用的是分离培养法,通过分离培养出病原菌,进一步分离和鉴定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和抗原学特性,确认诊断。
二、处置措施1.控制传播途径羊布氏杆菌病是通过病原菌的直接接触、病畜排泄物污染环境等途径传播的。
在疫情发生的场所,应该立即对可能传播病原菌的环境进行消毒处理,对患病动物实施隔离,并对可能被传染的其他动物进行检测和观察。
2.加强管理加强对畜牧业生产的管理,做好畜禽的常规保健工作,增强对潜在疫情的监测和预警能力。
在采集样品的过程中,要做好个人和场所的消毒防护工作,避免交叉感染,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3.实施治疗在确诊病例后,需要对患病畜进行及时的治疗,遵循科学的用药原则,选择有效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同时,还需对畜群进行预防性用药,降低动物群体的致病率和传播风险。
4.加强宣传教育在疫情发生的场所,应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羊布氏杆菌病的防治知识,提高畜牧业生产从业人员的防范意识和防护能力。
总之,羊布氏杆菌病的防治需要一个完整的过程,包括疫情诊断、传染途径的控制和病畜的治疗等环节。
只有通过科学的手段和及时的措施,才能够有效地控制和预防该病的传播,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羊布鲁氏杆菌病诊断与防治
羊布鲁氏杆菌病诊断与防治关确吉X u m u s h o u y i羊布鲁氏杆菌病简布病,是一种慢性传染性人畜共患病。
布鲁氏杆菌的侵染途径十分特殊,主要在动物和人体的细胞组织当中繁殖,当病原进入细胞之后,多种药物的防护效果低下,常常治疗无效,造成患病动物呈现慢性发病经过,危及到动物的正常繁殖和正常生长。
牛对布鲁氏杆菌病的易感性很强,大多呈现地方性流行或散发流行,发病范围十分广泛。
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羊布鲁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过程,希望通过严重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布氏杆菌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虽然造成的死亡率降低,但会危及到动物的正常生长和正常繁殖,使得养殖场繁殖母羊和种公羊的生产能力显著下降,繁殖机能降低,甚至会使得大量的种羊淘汰处理,危及到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处置于妊娠阶段的母羊受到病原体染之后,往往在任何时间段突然出现流产现象,产下死胎僵尸胎,并且流产物和流产胎儿当中会携带有大量的病原,向周围扩散蔓延之后,很容易造成其他阳性感染。
要想有效防范布鲁氏杆菌病所造成的危害,就需要加强该类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掌握疾病的简单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做到早发现、早处置,控制病源向四周传播蔓延,保证养殖安全。
1、流行特点布鲁氏杆菌的传播渠道多种多样,既可以通过污染周围环境传播,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传播,更可以通过交配经生殖系统垂直传播。
该类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流行通常不受季节的影响,在任何年龄品种的羊群当中都可以出现发病和感染情况。
通常情况下,成年阶段的羊比幼龄羊的易感性更强,繁殖母羊的易感性要高于种公羊。
没有免疫接种的繁殖母羊和没有发病的母羊,对布鲁氏杆菌的易感性最强。
恢复健康的羊群即便能够获得免疫能力,但是仍然会携带有大量的大量的布鲁氏杆菌向外排出病原,是最危险的传染源。
一旦养殖环境受到病原菌污染,布鲁氏杆菌很可能会通过饮水槽、饲料环境大量繁殖,传播给健康羊群。
尤其是妊娠阶段的母羊受到病菌侵染之后,可以在任何阶段突然出现流产现象,产下死胎消失胎,并且流产物当中会携带有大量的病原。
羊布氏杆菌病的诊断方法与防治方法. - 养羊技术
羊布氏杆菌病的诊断方法与防治方法.-养羊技术羊布氏杆菌病是羊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主要侵害生殖系统。
羊感染后,以母羊发生流产和公羊发生睾丸炎为特征。
羊布氏杆菌病也和牛布氏杆菌病一样,可根据羊群的流产情况和病羊的症状来诊断。
应当注意炎症的鉴别,因为还有许多原因可使母羊发生流产。
此外羊还有孤菌性流产、沙门氏杆菌性流产、病毒性流产等。
这些传染性流产的流行情况和症状与布氏杆菌流产很相似,应注意区别。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羊布氏杆菌病的诊断方法与防治方法.1、细菌学诊断采取羊的流产胎儿、胎盘、阴道分泌物、奶汁等作为细菌学检查。
奶的检查尤其有意义,因为慢性病例一般都由奶汁排菌。
检查方法是采用显微镜检查、分离培养、接种豚鼠等。
从羊奶中分离布氏杆菌时,由于羊奶的脂肪球太小,菌不容易随着奶脂上浮,应进行离心沉淀,取沉淀物进行分离培养,以提高培养的阳性率。
血液培养对羊布氏杆菌病的诊断,特别是早期诊断,可能有些意义。
可用液体固体双重培养及进行检验,发现试验动物在菌血症时期血液培养的阳性率很高。
2、血清学和变态反应诊断目前,我国以凝集反应和变态反应作为诊断羊布氏杆菌的基本方法。
补体结合反应和羊奶凝集素的检查只作为辅助方法。
这几种反应的出现规律,与牛布氏杆菌病大致相同,但羊布氏杆菌病的变态反应一般在病愈后6~12个月消失。
凝集反应对羊布氏杆菌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它的出现和消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病情的发展和停息。
羊出现凝集反应的早晚,与感染剂量有密切关系。
根据兽医工作者实验观察,给羊感染以较大剂量的羊种布氏杆菌,后经过4~7天既出现凝集反应。
如感染以30~40个感染量,通常经过7~14天出现凝集反应。
健康羊于病羊混居后出现凝集反应很不一致,最早的经过14~20天就可出现凝集反应。
凝集反应的持续期也与感染剂量有密切关系,给羊感染1~5个最小感染量的羊种菌后,之后经过35天,凝集价由1∶200~1∶400下降到1∶50~1∶100;而感染以较大的剂量时,凝集反应可以保持8~9个月,甚至1年。
羊布氏杆菌病疫情诊断和处置措施
羊布氏杆菌病疫情诊断和处置措施羊布氏杆菌病是一种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对人畜健康和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威胁。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增加,羊布氏杆菌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
本文将从疫情诊断和处置措施两个方面,详细介绍羊布氏杆菌病的相关知识。
一、病原介绍1. 布氏杆菌布氏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能长期存活于宿主动物的血液和淋巴组织中,引起布鲁氏病。
该菌种对环境适应力强,能在室温下存活数周,极易在动物体内传播。
人感染主要通过接触感染的家畜或饮食被布氏杆菌污染的动物产品。
2. 病原学布氏杆菌主要通过粪便、尿液、分泌物、乳汁等途径排泄,接触及食入感染。
家畜陆续排泄的体液、粪便等使牲畜场、市场、屠宰场、畜产品运输方式和场所受洗。
接触染疫病畜、接触染疫牲畜排泄物接触土壤表土阳离子增强,牲畜精液各要器具,对其进行染菌洁具。
生乳空气—皮肤—淋巴—淋巴—脏器、肌肉均易对体健伤害,多见。
二、疫情诊断1. 临床表现羊布氏杆菌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高烧、乏力、头痛、关节痛、肌肉痛、食欲不振、淋巴结肿大等。
在严重病例中,还会出现器官功能损害、出血、贫血、内分泌失调等症状。
由于这些表现与其他传染病相似,因此在临床诊断时需要结合实验室检测。
2. 实验室检测实验室检测是诊断羊布氏杆菌病的关键手段。
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培养法、血清学检测、PCR检测等。
血清学检测是最常用的方法,可以通过血清凝集反应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检测出患者血清中的布氏杆菌抗体。
PCR检测则是通过检测患者体液中的布氏杆菌DNA来诊断疾病。
这些实验室检测方法需要在专业实验室中进行,能够快速准确地确诊患者的病情。
三、疫情处置1. 防控措施在发现羊布氏杆菌病疫情后,应立即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包括隔离病畜、清洁消毒、保护好自己等。
隔离是控制疫情的关键措施,应将患病动物隔离治疗,确保不再传播病原体。
对患病环境进行彻底清洁消毒,可以有效杀灭病原体,阻断传播途径。
羊布氏杆菌病症状和治疗方法
羊布氏杆菌病症状和治疗方法羊布氏杆菌病病原为布氏杆菌。
它存在于病畜的生殖器官、内脏和血液,对养羊业有具大的危害。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羊布氏杆菌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一、羊布氏杆菌病临床症状
(1)孕羊先兆性流产,多发生于妊娠3_4个月。
公羊发生睾丸炎。
(2)有时患羊可能发生关节炎和滑液囊炎而跛行。
(3)少数患羊发生角膜炎、支气管炎、乳房炎。
二、羊布氏杆菌病的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实行自繁自养,严格检疫,隔离淘汰阴性羊只。
三、羊布氏杆菌病治疗方法
(1)本病无治疗价值,发现后及时淘汰。
(2)环境消毒常用0.1%升汞,1%来苏儿、2%福尔马林或5%的生石灰乳。
病羊肉可以煮熟或用巴氏灭菌法10-15分钟。
另外,羊群受感染后无治疗价值,发病后羊群防治措施是用试管凝集反应或平板凝集反应进行羊群检疫,发现呈阳性和可疑反应的羊均应及时隔离,以淘汰屠宰为宜,严禁与假定健康羊接触。
必须对污染的用具和场所进行彻底消毒;流产胎儿、胎衣、羊水和产道分泌物应深埋。
凝集反应阴性羊用布氏杆菌猪型2号弱毒菌或羊型5号弱毒苗进行免疫接种。
四、羊布氏杆菌病诊断失误产生的原因
(1)症状类似:与中毒性流产相鉴别,二者均可引起大批流产现象,但中毒性流产在临床上还严重一些,公羊也无睾丸炎现象。
(2)病变类似:应与羊沙门菌病引起的绵羊流产相区别,但绵羊流产型沙门菌病多见于妊娠4-5个月,且病羊有体温上升、厌食、沉郁、腹泻等临床表现,可引起流产母羊的死亡。
羊布氏杆菌病的检测与防治策略
羊布氏杆菌病的检测与防治策略羊布氏杆菌病(Brucellosis)是一种由布氏杆菌(Brucella)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主要传播给家畜和人类。
羊布氏杆菌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对牛、羊、猪等家畜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同时也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
在我国,布氏杆菌病检测与防治工作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公共卫生事务,本文将对羊布氏杆菌病的检测与防治策略进行介绍。
一、羊布氏杆菌病的检测1.1 实验室检测实验室检测是目前诊断布氏杆菌病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主要包括血清学检测、细菌培养、分子生物学检测等。
血清学检测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检测患者或动物患者的血清中是否存在特定的抗体来进行诊断。
细菌培养则是通过培养患者或动物体液或组织中的细菌来进行诊断。
而分子生物学检测则是通过检测患者或动物体液或组织中的布氏杆菌的DNA来进行诊断。
1.2 临床检测对于人类,临床医生在诊断疾病时通常会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医学影像检查等综合信息来进行诊断。
在诊断羊布氏杆菌病时,临床医生需要对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全面的观察和分析,并根据实验室检测的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1.3 家畜检测在农业养殖中,检测家畜的羊布氏杆菌病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患有疑似病症的家畜进行实验室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并隔离感染的动物,阻止羊布氏杆菌病的传播。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动物疾病监测与报告系统,对羊布氏杆菌病的检测工作进行了规范和标准化。
2.1 提高人们的防护意识对于患有羊布氏杆菌病的人群,应该加强个人防护意识,避免接触感染源。
在高危地区的劳动者和养殖者,尤其需要加强自我保护,避免直接接触带有感染的动物和动物产品。
应该加强对养殖场的管理,保障动物的健康。
2.2 科学用药对于被感染的动物,应该及时进行科学用药,遵医嘱配合治疗。
应该加强对感染动物的隔离和消毒工作,避免病原体的传播。
2.3 疫苗接种目前,我国已经研发了用于预防羊布氏杆菌病的疫苗,可以在动物免疫的预防动物体内布氏杆菌的增殖。
羊布氏杆菌病的检测与防治策略
羊布氏杆菌病的检测与防治策略羊布氏杆菌病(Brucellosis)是一种由布鲁氏菌(Brucella)引起的传染病,可以感染多种动物(如家畜、野生动物等)以及人类。
本文将介绍羊布氏杆菌病的检测方法和防治策略。
1. 检测方法羊布氏杆菌病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血清学检测:通过检测血清中的抗布鲁氏菌抗体来判断是否感染。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凝集试验、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2) 细菌学检测:通过培养和鉴定布鲁氏菌来确诊。
可以从患者的血液、骨髓、脑脊液、尿液等样本中分离出菌株,并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指标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
(3) 分子生物学检测: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等技术,检测和鉴定布鲁氏菌的核酸,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优点。
(4) 其他检测方法:还可以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荧光抗体检测等技术进行检测。
2. 防治策略羊布氏杆菌病的防治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动物源控制:及时发现病畜,进行隔离和淘汰,防止蔓延感染。
同时加强饲养和管理,提高动物的抵抗力,减少传染风险。
(2) 人群防控:对于高风险职业人员(如养殖工作者、检疫人员等),要加强健康教育,提高预防意识,加强个人卫生和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手套等。
(3) 疫苗接种:根据不同地区的病情和流行情况,选择安全、有效的疫苗进行接种,提高动物和人的抵抗力,减少感染和传播风险。
(4) 环境清洁消毒:加强养殖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如定期清理粪便、灭鼠杀虫等,减少病原体的传播途径。
(5) 健康监测与报告:建立健康监测体系,及时发现疫情,加强报告和信息共享,提高疾病控制的效果。
(6) 国际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交流,共同研究布鲁氏菌的防治策略,提高疫情的监测和控制水平。
羊布氏杆菌病的检测和防治策略是多方面的,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加强动物和人群的管理和防控工作,减少病原体的传播风险,保障动物和人的健康。
羊布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羊布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羊布病,又称布氏杆菌病,是一种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传染病,
主要感染羊、牛等家畜,也可传染给人类。
本文将介绍羊布病的症
状及治疗方法,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预防这一疾病。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羊布病的症状。
羊布病的潜伏期一般为
1-4周,患者会出现发热、乏力、头痛、食欲不振等非特异性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还会出现明显的肝脾肿大、黄疸、肝功能异常等
症状。
在严重病例中,患者可能出现肝脏坏死、脑膜炎、心肌炎等
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针对羊布病的治疗,目前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
对于早期感染
的患者,及时使用适当的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减轻症状。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多西环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等,但用药需在
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严禁滥用抗生素。
同时,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
充分休息,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加强身体免疫力,有助于提高治
愈率。
除了治疗,预防同样重要。
首先,要做好家畜的防疫工作,定
期对家畜进行检疫、免疫,确保家畜健康。
其次,要加强个人卫生,
避免接触病原体污染的动物和动物产品,避免生吃或未熟食用动物产品,尤其是生牛羊肝。
此外,要注意饮食卫生,选择新鲜、煮熟的食物,避免食用过期或变质食品。
总之,羊布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对人畜健康都构成威胁。
了解其症状及治疗方法,对于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至关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加强对疾病的预防意识,做好个人卫生和食品安全,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能够更加重视羊布病,做好相关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或 阴道分 泌 物作 抹 片 ,用 改 良的齐尔 一尼 尔森 石炭 酸复红 原 液 ( 碱性 复红 l , 于 l 克 溶 0毫升 纯 乙醇 中 , 加入 9 0毫 升 5 %的石 炭 酸 水 溶 液 ,混 匀 即成 ) 的
1 病原
布氏杆菌是革兰氏阴性需氧杆菌 ,为布 氏杆菌 属 。本 属 细菌 为非 抗 酸性 , 芽孢 和荚 膜及 鞭 毛 , 无 呈 球杆状。组织涂片或渗出液中常集结成团, 且见于细 胞 内 , 养物 中多单个排 列 。 氏杆 菌在土 壤 、 中和 培 布 水 皮毛上 能存活几个 月 , 般消毒 药能很快 将其杀死 。 一
培 养无细 菌生 长 , 可报 告 阴性 。
6 预 防
对从未发生过布氏杆菌病 的羊群 ,坚持 自繁 自 养 , 从疫 区引进 羊 只 ; 不 引进 的羊 只须在 隔 离条 件下
检疫, 确定 无感 染后 方可混 群 。 对 于受本 病威 胁 的羊 群 ,每年 用凝 集 反 应或 变
交配可相互传染。本病无 明显的季节性。
3 临床症状
多 数病例 为 隐性 感染 。怀 孕羊 发 生 流产 是该 病
的主要症状 , 多发 生在 怀孕后 的 3 4个 月 。有 时患 病
羊 发 生关 节炎 和 滑液 囊炎 而致 跛 行 ,少 数病 羊 发 生
角膜炎和支气管炎 。剖检常见胎衣部分或全部呈黄 色胶样浸润 , 中有部分覆有纤维蛋白和脓液 , 其 胎衣
5 诊 断要 点
养殖技术顾 问 21. 007
增 厚 , 有 出血 点 。流 产胎 儿 主要 为败 血症 病 变 , 并 浆
膜 与黏膜 有 出血 点与 出血 斑 ,皮 下 和肌 肉问发 生 浆
态反应定期进行 2 次检疫 ,检出的阳性病羊立 即淘 汰 , 疑病 羊 应 及 时严 格 分 群 隔离 饲 养 , 待复 查 。 可 等
受 污染 的羊 舍 、 动 场 、 喂用 具 等 用 5 运 饲 %克 辽林 或
1 1 稀释液染色 1 分钟 , 0 %醋酸溶液脱色 2 :0 0 用 . 5 0
秒, 冲洗后 , l 蓝复 染 2 用 %美 O秒 , 检 。布氏杆 菌染 镜 成红色 , 背景 为 蓝色 。布 氏杆 菌 大部 分在 细胞 内 , 集 结成团, 少数 在细胞 外 。衣原 体 和胎儿 弧菌也 引起 流 产, 在抹 片 中染 成红 色 , 但形 态 与布 氏杆菌 不 同。
使用含抗生素添加剂的饲料 、 发酵饲料或热饲料。 将 山羊 或绵 羊赶 入室 内并关 闭 门窗 ,每 只 羊用 布 氏杆 菌猪 型 Ⅱ号 菌苗 2 O亿 活菌 用水 稀 释后 喷 05 雾, 保持羊只在室内 2 0分钟 ( O3 孕羊除外 ) 。 用 布 氏杆 菌 羊型 5号 菌苗 ,每 只羊 皮下 接种 1 0 亿 菌 , 内喷雾 2 亿 菌 , 用或 灌 服 2 0亿菌 。 室 5 饮 5
丸肿大, 后期睾丸萎缩 , 关节肿胀且不育 。
7 防 治
布 氏杆 菌猪 型 Ⅱ号 菌苗皮 下或 肌 肉注射 , 每只 山
4 病 理 变 化
病变主要发生在生殖器官 。胎盘绒毛膜下组织
呈 黄 色胶 样 浸 润 、 血 、 充 出血 、 水肿 、 烂 和 坏 死 , 糜 胎 衣增 厚 , 有 出血 点 。胎 儿皮 下 和肌 肉有 出血 浸 润 , 布 真 胃中有 淡 黄色 或 白色粘 液 絮状 物 ,脾 和 淋 巴结 肿 大 , 脏 出现坏 死 灶 , 胃和 膀胱 黏 膜及 黏膜 下 有 出 肝 肠
时 兽 医断 与 防 治
邱德华 ( 贵州省兴仁县草地生态畜牧发展中心 520 ) 630
布 氏杆 菌病是 由布 氏杆 菌 引起 的人 、畜共 患 的 慢 性传染 病 , 主要 侵害 生殖 系统 。
病 原 检查 可取 胎 盘绒 毛 叶组 织 、流产胎 儿 胃液
急性 期采 集 血液 , 性期 采 取 骨髓 , 慢 接种 于双 相
2 流行特点
母羊 比公羊 易感 , 成年羊 比羔 羊易感 。病 畜和带
菌者是主要传染源。 病菌不定期随乳汁、 精液、 脓汁、 特 别是 随 流产 胎 儿 、 胎衣 、 水 、 宫 和 阴道 分 泌 物 羊 子 等排 出体外 。在 缺乏 消毒和 防护 的条件 下进行 接生 、
护理病 畜 , 易造 成 工作人 员 感染 和本病 的人 为 传播 。 消化道 是 主要感 染 途径 , 次 经皮 肤 、 其 黏膜 及生 殖 道 感染 也较 常见 。某些 吸血 昆虫也 可能传 播本 病 , 自然
肝浸 液 培 养 基 ( 半 斜 面 , 半 液 体 ) 3 ℃ 、0 一 一 置 7 1% 二氧 化碳 环 境 中培养 , 隔 2天 检 查 1 , 无细 菌 每 次 如 生 长则 摇 荡 培养 基 ,使 液体 浸过 斜 面上 ,有 细菌 生 长, 可依 鉴定项 目确 定是 否为 布氏杆 菌 。经过 1 个月
来苏儿溶液 、0 2 % 1%~ 0 石灰 乳 、%氢 氧化钠溶液等 2 消毒。流产胎儿、 胎衣、 胎水及分泌物等应深埋处理。 布 氏杆 菌病 常发地 区 ,每年 应定 期 对 家 畜进 行 预防接 种 , 种过疫 苗 的不再进 行 检疫 。 接
液 性 浸润 , 脏和 淋 巴结肿 大 , 脏 出现 坏死 灶 。公 脾 肝 羊 患病 时 , 可发 生化 脓 性坏 死性 睾丸炎 和 副睾 炎 , 睾
羊 2 亿 菌 , 羊 5 菌 。处 理后 免疫期均 为 3年 。 5 绵 0亿 将 布 氏杆 菌 猪 型 Ⅱ号 菌 苗 拌 人 饲 料 中饲 喂 , 绵 羊 每 只用 量 10亿 活 菌 。在 喂药 前后 数 天 内应 停止 0
血斑点。公羊睾丸有 出血点、 坏死灶及组织增生。 通过临床症状 、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相互配 合 , 作 出正 确 的诊断 。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