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酸蓄电池行业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及其控制(一)

合集下载

铅酸储电池行业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

铅酸储电池行业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

铅酸储电池行业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概述铅酸储电池是一种常用的二次电池,应用广泛,包括家庭电源,防盗报警,医疗设备等。

但是,铅酸储电池行业存在着职业危害。

铅酸蒸汽和酸雾会对工人的呼吸系统、皮肤、眼睛等造成影响,长期接触可能导致职业性肺癌和其他疾病。

为了保护工人的健康,必须找出危害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健康危害因素铅酸储电池行业存在多种健康危害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两类:铅质环境污染铅是铅酸蓄电池的主要成分之一,因此,铅质环境污染是铅酸储电池行业最大的环境污染之一。

铅污染通过空气、水和物体表面沉积等方式,会进入人体,造成铅中毒。

酸性环境污染铅酸蒸汽和酸雾是铅酸储电池行业最常见的两种污染物,特别是在电池组装、充电和空气通风不良的车间里更为严重。

它们会对工人的呼吸系统、皮肤、眼睛造成刺激和损害,长期暴露可能导致职业性肺癌和其他疾病。

此外,酸性环境还会对工人的器具和设备造成腐蚀,影响生产效率和质量。

职业危害控制措施为了防止铅酸储电池行业的职业危害,必须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控制措施:防护设备的使用在铅酸储电池行业中,防护设备是非常重要的。

工人必须佩戴适当的防护手套、面罩、护目镜和防护衣来防止酸性环境对呼吸系统、皮肤和眼睛造成危害。

此外,必须使用全面通风和排放系统来降低酸性蒸汽和雾气的浓度,确保车间环境符合卫生标准。

培训和宣传为了确保工人能够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并遵循安全操作规程,必须对他们进行培训和宣传。

培训内容应涵盖铅酸储电池的化学性质、环境污染危害、安全操作规程和防护设备的使用方法等。

监测和测试必须定期监测和测试工人的健康状况和车间环境中铅和酸雾浓度的变化。

监测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工人,以便采取及时的控制措施。

工作过程的优化通过对工作过程的优化,可以降低铅和酸性蒸汽的浓度,减少环境污染和对工人的危害。

例如,可以采用新技术、改进生产工艺、优化车间布局等方法来减少铅和酸雾的产生和排放。

铅酸蓄电池极板生产项目存在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

铅酸蓄电池极板生产项目存在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

铅酸蓄电池极板生产项目存在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铅酸蓄电池是一种常见的电池类型,其原理是通过化学反应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从而存储并释放电能。

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力设备,铅酸蓄电池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在生产与使用铅酸蓄电池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尤其是在铅酸蓄电池极板的生产项目中更为突出。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铅酸蓄电池极板生产项目存在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

一、铅和其化合物对职工健康的危害1. 铅中毒铅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用于生产各种类型的铅酸蓄电池。

然而,长期接触铅和其化合物会导致铅中毒。

铅中毒症状轻重程度的不同,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疲劳、恶心和腹痛等。

严重的铅中毒会导致神经系统和肾脏等器官损伤,甚至会造成死亡。

职业病危害职能将铅中毒列为铅酸蓄电池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常见问题。

2. 铅急性中毒在铅酸蓄电池生产过程中,职工暴露在高铅浓度区域中会导致铅急性中毒。

铅急性中毒症状包括头痛、胃痛、呕吐和其他生理上的不适。

职工没有及时接受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因为铅毒性脑病或者呼吸麻痹等症状而丧命。

3. 铅对妊娠的危害铅在体内的毒性不仅会对职工本人产生影响,对于妊娠期的孕妇更是存在着极大的危害。

铅对妊娠期的女性会导致早产、流产和婴儿畸形等情况。

铅还可以通过母乳传递给新生儿,从而导致儿童的中毒。

二、酸雾对职工健康的危害铅酸蓄电池的生产过程中,除了铅以外,还需要使用硫酸等酸性物质。

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酸雾,这些酸雾不仅对环境有害,还对职工的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危害。

酸雾对职工的危害有很多,特别是对呼吸系统,会导致哮喘、肺炎和慢性支气管炎等问题。

职工长期暴露在酸性环境中也会导致鼻腔和口腔的疾病,如鼻塞、咽炎、牙齿溃烂等。

三、机械设备对职工健康的危害在铅酸蓄电池极板的生产过程中,包括很多机械设备,包括机床、冲床、弯曲机、砂轮机、铅锡熔炉等等。

这些机械设备对职工的健康也存在着一定的危害。

常见的危害包括:1.机器噪声过大,长期暴露会导致聋和耳鸣。

铅酸蓄电池装配过程的主要危害因素及预防

铅酸蓄电池装配过程的主要危害因素及预防

铅酸蓄电池装配过程的主要危害因素及预防蓄电池作为一种便利适用的直流电源广泛用于发电厂,工矿企业变配电所和各类机动车。

由于在铅酸蓄电池的装配过程中涉及到铅中毒、易燃、易爆等危急特性,因而确保铅酸蓄电池的安全生产非常重要。

目前,铅酸蓄电池已被列入《危急化学品名录》,我国也始终重视铅酸蓄电池的安全生产,加强了对蓄电池生产装配的安全防范措施,制定了《铅作业安全生生规程》等标准标准。

一、铅酸蓄电池装配过程中的主要危害因素分析铅酸蓄电池装配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危急、危害主要是中毒、火灾、爆炸,以及高温灼烫、机械损害、腐蚀损害等。

限于篇幅,仅对中毒、火灾和爆炸3种因素进展分析。

称片、包片区,存在着大量的铅尘,属于铅的重污染区,易发生慢性铅中毒。

铅中毒对人体的危害主要集中在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在蓄电池厂工作的操作工患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的比例高达25%~30%。

更为严峻的是,铅中毒不仅局限在蓄电池厂里的成年操作工铅中毒反响,甚至周边很多儿童也消失了铅中毒的反响。

2004年6月,某县曾经发生数百名铅中毒大事。

引起这些中毒事故的缘由主要有厂区内缺乏必要的排风环保设备,有的厂家虽然有,但是工作期间不开启,形同虚设,工人缺少必要的劳保用品以及工人的自我爱护意识不强等。

称片、包片是引起铅中毒的重点部位,必需有完善的防护措施和排风系统。

依据工艺要求,焊接区使用的乙炔、液化石油气火灾危急为甲类,氧气火灾危急为乙类。

乙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 2.1%~80.0%(/),引燃温度在305℃左右;液化石油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2.25%~9.65%(/),引燃熳度在426~537℃左右。

因此,生产过程中最大危急因素是火灾和爆炸,假如在焊接极群和极柱过程中操作不当,猛烈碰撞或离明火过近,温度太高等都可能引起火灾、爆炸。

依据铅酸蓄电池工作原理,铅酸蓄电正极活性物质是二氧化铅,负极活性物质是海绵铅,电解液是稀硫酸溶液,当充电到70%~80%电量时,正极开头产生氧气,当充电根本完成约90%时,负极开头产生氢气。

蓄电池制造企业职业危害的预防与控制

蓄电池制造企业职业危害的预防与控制

蓄电池制造企业职业危害的预防与控制蓄电池制造企业作为一个电子设备制造行业,职业危害是无法避免的。

但是,通过预防与控制,可以减少职业危害对员工健康和生产安全造成的影响。

在蓄电池制造企业中,主要职业危害包括化学物质危害、物理因素危害、生物危害和人因危害等方面。

接下来,我们将针对这些危害进行预防与控制的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一、化学物质危害蓄电池制造过程中,常用的化学物质包括硫酸、液碱和溶剂等,这些化学物质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和毒性。

为了预防和控制这些化学物质对员工健康的危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排风通风系统:在生产车间内设置排风通风设备,及时排除有害气体和蒸汽,减少室内有害物质浓度,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 配备个人防护装备:为员工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面罩、防护手套和防护服等,减少皮肤接触和吸入有害气体的机会。

3.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明确各项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员工在操作过程中遵守相关规定,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4. 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检测员工体内有害物质的暴露情况,并根据检测结果做出相应的防护和控制措施。

二、物理因素危害蓄电池制造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物理因素,如噪音、振动和电磁辐射等,这些因素对员工的健康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了预防和控制这些物理因素危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声学工程措施:在噪音源附近设置隔声围挡或吸音材料,减少噪音的传播和影响范围;对于超过国家标准的噪声源,采取有效的隔音措施和设备维护措施。

2. 振动控制措施:对于会产生振动的机器设备,采用减振装置或隔振措施,减少振动对员工身体的影响。

3. 电磁辐射控制措施:规范使用电磁设备的操作,减少电磁辐射对员工身体的危害;对于处于高辐射环境的岗位,加强防护措施,如设置铅屏蔽设备、远离辐射源等。

三、生物危害蓄电池制造企业中,可能存在一些生物危害,如微生物和有害生物等。

为了预防和控制这些生物危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清洁卫生:保持生产场所的清洁,定期清理和消毒,防止细菌和病毒滋生和传播。

铅酸储电池行业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

铅酸储电池行业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

硫酸雾
总结词
硫酸雾是铅酸储电池生产过程中的另一重要职业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均 有严重危害。
详细描述
硫酸雾主要来自电池电解液的配制、注液和维修环节。长时间接触硫酸雾可导致 皮肤、呼吸系统和眼睛的刺激和腐蚀,严重时可引起支气管炎、肺气肿和眼部损 伤。
有害气体
总结词
有害气体主要包括有机溶剂、酸碱气体和氮氧化物等,可对 工人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电池组装
将正负极板、隔膜、电解液等 组装成电池,并进行密封和充 电。
电池检测
对电池进行电压、电流、内阻 等性能检测,确保电池符合规
格要求。
铅酸储电池的应用领域
01
02
03
04
能源领域
用于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和 配电,以及太阳能、风能等新
能源的储能。
交通领域
用于汽车、摩托车、电动车等 交通工具的启动、照明和防盗
密闭式生产车间
该企业对生产工艺流程进行了全面梳理, 识别出各个环节可能产生的粉尘来源。
为了减少粉尘扩散,该企业将生产车间设 计为密闭式结构,并配备了负压系统,确 保粉尘不外泄。
设备密封与维护
个人防护用品
该企业加强了对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特别 是对于易产生粉尘的设备,采取了特殊的 密封措施,以减少粉尘泄漏。
应急救援措施
该企业针对可能发生的职业健康 事故制定了应急救援措施,包括 现场急救、紧急疏散等,确保员 工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得到及时救
助。
某企业工艺改进与设备更新案例
工艺流程优化
该企业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减少人工操作环节,降低工人接 触职业危害因素的机会。
设备更新与升级
该企业定期对设备进行更新和升级,采用更加先进、环保、安全的 设备,以降低职业危害因素的产生和扩散。

2024年铅的职业性危害及防护(3篇)

2024年铅的职业性危害及防护(3篇)

2024年铅的职业性危害及防护引言:铅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金属,具有优良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因此在各个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铅也是一种有毒物质,长期接触或过度暴露于铅可以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健康危害。

在2024年,我们需要更加重视铅的职业性危害,并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护措施,以保护从事相关行业工作的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一、铅的职业性危害1.1中毒铅中毒是铅职业性危害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

铅可通过吸入或摄入进入人体,经过一系列代谢过程进入血液循环,并积累在骨骼、肾脏和神经系统中。

长期接触或过度暴露于铅会导致慢性铅中毒,表现为头痛、头晕、肌肉关节疼痛、疲劳和消化系统问题等。

在严重情况下,铅中毒可能导致神经系统损害、贫血、肾脏损伤等严重后果。

1.2生殖系统影响铅的职业性危害还包括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研究表明,暴露于铅的工人可能经历生育问题,包括降低男性和女性生育能力、早产和婴儿出生体重偏低等。

此外,铅还可能影响胚胎的发育过程,并导致胎儿畸形。

1.3神经系统损伤长期接触铅可导致神经系统损伤,包括神经衰弱、认知功能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行为异常等。

这对于从事需要精力集中和高度专注的工作的人员来说,将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二、铅的职业性防护2.1工作场所环境监测针对铅的职业性危害,工作场所应进行定期的环境监测,了解铅的浓度和暴露水平。

这可以通过采样、检测和分析空气、水和工作场所表面的样品来实现。

只有了解环境中铅的含量,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2个人防护装备对于那些需要接触铅或在含铅环境中工作的人员,应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这包括戴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等,以降低暴露的风险。

此外,还应确保工作场所设有充足的通风系统,以减少铅的气体和粉尘在空气中的浓度。

2.3培训和教育雇主应向从事含铅工作的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

培训内容应包括如何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何正确处理铅和铅制品、如何识别和报告铅中毒的早期症状等。

铅酸储电池行业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

铅酸储电池行业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

铅酸储电池行业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铅酸储电池是一种常见的储能装置,广泛应用于太阳能、风能、UPS电源、电动车等领域。

虽然这种电池能够带来方便和效益,但同时也存在一些职业危害因素,如铅、酸蒸气和电解液等有害物质的释放和接触等。

针对这些危害因素,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和控制:职业暴露评价、环境监测、个体防护、工作操作规程等。

一、职业暴露评价职业暴露评价是指对从事铅酸储电池生产和使用的工人的职业暴露程度进行评估。

职业暴露评价的目的是识别职业危害因素的来源、去向和危害程度,了解职业暴露状况,为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在进行职业暴露评价时,需要了解工人的接触频率、方式、时间、环境等相关信息,并根据有害物质的毒性、危害途径等方面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

二、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是指对铅酸储电池生产和使用场所的环境进行监测,识别有害物质浓度和分布,为采取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在进行环境监测时,需要测量空气中铅、酸蒸气、电解液等有害物质的浓度,了解其对工人的危害程度,并及时采取措施来降低浓度。

同时,需要对废水、废气、废弃物等进行监测和处理,防止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污染。

三、个体防护个体防护是指工人通过采用各种防护措施来降低职业暴露程度。

个体防护包括戴口罩、手套、防护衣、保护眼镜等。

在使用铅酸储电池时,工人需要注意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避免有害物质对皮肤、眼睛和呼吸系统的接触。

同时,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和清洁,避免有害物质的接触和吸入。

四、工作操作规程工作操作规程是指以安全、科学的现代化工艺为基础,根据实际情况规定的行业规范。

工作操作规程的制定是防范铅酸储电池职业危害的重要手段。

在制定工作操作规程时,需要参考国内外行业标准和相关监管法规,依据实际情况对操作流程、工具、安全注意事项等进行规定。

同时,需要对工人进行培训和考核,强化安全意识,保障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总之,在铅酸储电池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需要从职业暴露评价、环境监测、个体防护和工作操作规程等方面进行综合控制。

铅酸蓄电池行业的职业危害与控制

铅酸蓄电池行业的职业危害与控制

铅酸蓄电池行业的职业危害与控制摘要铅酸蓄电池作为储能装置,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其生产与维护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职业危害,如化学品中毒、重金属中毒、噪声污染等。

本文从铅酸蓄电池行业的生产与维护的过程中分析了职业危害,并探讨了有效的职业危害控制方法,以期为该行业的职业健康保护提供参考。

介绍铅酸蓄电池作为一种储能装置,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交通运输、通信、军事、船舶等领域。

铅酸蓄电池的生产与维护是一个职业危险性较高的工种,从事该行业的人员容易接触到一些危险化学品和重金属,如铅、硫酸等,从而对健康产生影响。

职业危害分析化学品中毒铅酸蓄电池的生产和维护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化学品,如硫酸、铅酸、氢氟酸等。

这些化学品的接触会引起急性或慢性的中毒症状,如头痛、恶心、呼吸困难、昏迷等。

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导致身体器官损害,危及生命。

重金属中毒铅酸蓄电池中的主要元素为铅,而且铅的含量比较高。

如果不能正确使用、维护、保养蓄电池,会导致铅的释放或铅酸的泄漏,从而污染工作环境。

长时间暴露在铅的环境中,容易出现中毒症状,如多汗、衰弱、记忆减退、关节疼痛、肌肉无力、高血压等。

噪声污染铅酸蓄电池制造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机械设备和大型设备,而这些机器的运转声和振动都会对工人的身体造成损害。

长期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中,会引起听力障碍、神经症状,从而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

职业危害控制教育与培训企业需要加强员工职业危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并根据工人不同的工作岗位,定期组织相关的职业健康教育和培训。

这样可以培养员工掌握必要的职业健康知识和技能,提高职业健康素养和防范职业危害的意识。

确立职业安全规范企业应该根据生产和维护的流程与要求,建立合理的工作流程和职业安全规范。

规范员工的行为和工作程序,采取措施减少化学品泄露、铅酸溅湿、爆炸、火灾等安全事件的发生。

实施有效的防护措施企业应当为员工配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如防护服、防护手套、护目镜、耳塞等,防止工人接触化学品对身体造成危害。

铅酸蓄电池行业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

铅酸蓄电池行业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

铅酸蓄电池行业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铅酸蓄电池作为一种常见的储能设备,在交通、通信、电力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铅酸蓄电池的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多种职业危害因素,对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

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提高工作场所的安全性,有必要对铅酸蓄电池行业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一、铅酸蓄电池行业职业危害因素(一)铅及其化合物铅是铅酸蓄电池生产中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在电池的制造、装配、充电和维护等环节,劳动者可能通过吸入含铅粉尘、铅烟,或经皮肤接触含铅物质而摄入铅。

长期接触铅可导致铅中毒,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等造成损害,表现为头痛、头晕、乏力、失眠、食欲不振、贫血等症状。

(二)硫酸硫酸是铅酸蓄电池电解液的主要成分,在电池的灌注、充电和维护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硫酸泄漏、挥发,产生硫酸雾。

硫酸雾对呼吸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可引起咳嗽、呼吸困难、肺水肿等,同时对皮肤和眼睛也有腐蚀作用。

(三)噪声铅酸蓄电池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如铸板机、涂片机、充电机等,会产生噪声。

长期暴露在高强度噪声环境中,可导致听力下降、耳鸣,甚至引发噪声性耳聋。

(四)高温在铅酸蓄电池的充电和化成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工作环境温度升高。

高温作业可能导致劳动者出现中暑、热射病等,还会影响劳动者的工作效率和身体健康。

(五)其他危害因素此外,铅酸蓄电池生产过程中还可能存在其他危害因素,如粉尘、有机溶剂、工频电场等。

粉尘可能导致尘肺病,有机溶剂可能对神经系统和肝脏造成损害,工频电场可能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一定影响。

二、职业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一)工程控制1、采用自动化、密闭化生产工艺,减少劳动者直接接触铅及其化合物、硫酸等有害物质的机会。

例如,使用自动化的铸板机、涂片机和灌酸设备,减少人工操作环节。

2、加强通风换气,安装有效的通风排毒系统,将含铅粉尘、铅烟、硫酸雾等有害物质及时排出工作场所,降低工作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浓度。

铅酸蓄电池制造企业的职业危害预防与控制措施

铅酸蓄电池制造企业的职业危害预防与控制措施

铅酸蓄电池制造企业的职业危害预防与控制措施蓄电池制造企业的生产作业场所大量存在铅尘、铅烟、酸雾、噪音、高温等职业危害因素。

职业健康防护工作难度较大,要做好蓄电池制造企业职业健康防护工作,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企业应从工程性预防掌握、管理性预防掌握、个人爱护性预防掌握等三个方面的开展职业危害防护工作。

一、广泛开展职业危害因素的工程性预防与掌握铅和酸是蓄电池制造的主要原材料,蓄电池制造企业每年生产消耗铅和酸特别巨大,预防和掌握铅和酸的危害,尤其是铅的危害,成为职业危害预防工作和平安工作的头等大事。

蓄电池制造企业要本着"爱护环境、负责社会'的理念,实行各种工程性预防掌握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开生产危害因素对职工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详细应做好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完善通风系统。

厂区四周应完善通风系统,为密闭的厂房供应新奇空气,为了保证空气的新奇,进风口四周均要有绿化。

定期对通风系统进行保养,每年要更换进风口的过滤袋。

为保证有效过滤,最好使用双层过滤袋,调整了过滤袋的更换频率。

二是完善除尘系统。

为避开铅尘或铅烟在生产过程中散发到工作环境中,全部可能产生铅尘或铅烟的设备上都应安装吸尘装置,不管是可能产生烟气的炉子上,还是员工的操作平台上,甚至在丢弃废料的回收桶上,都应安装有吸尘管道或吸尘罩,降低潜在的环境铅污染。

三是完善酸雾收集系统。

蓄电池生产的另外一种重要原料是浓硫酸,浓硫酸稀释后作为电解液被注入电池,然后进行充电。

充电过程会产生酸雾,酸雾不仅会导致设备老化,还会对人体造成诸如牙齿酸蚀症、鼻粘膜萎缩、支气管炎等健康危害。

应在充电工作台下方密布很多洞眼,使酸雾通过这很多的洞眼,经过地下管道被汲取到酸雾收集装置中,这样大大降低了对员工健康的危害和对设备的腐蚀,又可回收利用,削减了对环境的影响。

四是引进机械手操作。

蓄电池制造企业绝大多数的岗位还是机械加人工进行操作,为了削减员工接触相关的职业危害因素,各种岗位应推行机械手操作,在流水线上,极板入槽工序很简单引起铅尘扬起,机械手代替人工操作避开了员工的铅接触。

蓄电池企业职业危害探及防护对策(一)

蓄电池企业职业危害探及防护对策(一)

蓄电池企业职业危害探及防护对策(一)摘要:制造行业中蓄电池职业有着非常严重并且是常见的危害原因,如果人体吸进了铅,会使得人体中的多系统的造血功能、骨骼神经、生殖系统、心血管等有着功能障碍。

如果要有效降低铅职业的危害的发生几率除了要进行防护宣传教育、严格的安全生产与健康监护制度、有效的防护措施、完善的职业危害应急处理预案1]。

对已经发生铅中毒的劳动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也会有效的降低危害、改善预后2]。

关键词铅蓄电池铅职业危害1铅对人体危害铅进入人体后,除部分通过粪便、汗液排泄外,其余会迅速溶入血液对人体的多个组织器官产生危害,包括骨骼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生殖系统、免疫系统等3]。

1.1铅对骨骼系统的危害骨骼是铅进入人体后主要的蓄积器官,同时也是重要的靶器官,所以铅是人体骨质疏松的潜在危害因子。

有研究表明人群骨质疏松的患病率随血铅、尿铅的增长明显升高,有明确的剂量-反应关系,也说明铅确实能引起骨骼骨量的丢失,导致骨质疏松4]。

1.2铅对神经系统的危害铅对神经系统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与神经传导物质竞争而出现竞争性神经传导抑制作用,从而对人体的感觉、心理、智力、视觉等功能出现相应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血铅浓度高于1.93umol/L时,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血铅浓度高于2.03umol/L时,即可出现行为功能的影响,血铅浓度在0.72umol/L-0.96umol/L之间时,可引起胎儿神经系统损害5]。

1.3铅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有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铅暴露能引起高血压6],SchwartzJ用统计学方法推算出,血铅水平自0.483umol/L下降到0.242umol/L能使成年男性舒张压下降0.133kPa,成年女性舒张压下降0.080kPa,而对收缩压的作用要略大于舒张压7]。

1.4铅对生殖系统的危害铅对女性生殖系统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影响受孕,引起流产、月经不调、胎儿畸形8]9],对男性生殖功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损伤或干扰精子的正常产生过程、性功能减退、不育、子代发育异常或先天性疾患等方面10]11]。

铅酸蓄电池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新版)

铅酸蓄电池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新版)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铅酸蓄电池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新版)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铅酸蓄电池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新版)随着汽车、船舶和通讯工业的快速发展,铅酸蓄电池作为性价比较高的动力能源也随之迅速发展,从业人员在逐年增加。

由于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80%以上的人员密切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加之控制措施不完善,致使接触铅和硫酸等有害物质的作业人员的健康受到了严重威胁。

因而,对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其实施有效的控制措施,降低职业病发病率,已成为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一、铅酸蓄电池行业的主要危害特性铅酸蓄电池生产中的有害物质有铅、硫酸、炭黑、硫磺、沥青等。

其中接触铅和硫酸的人员最多,这2种物质对操作者的危害也很严重。

我国目前已将铅中毒、炭黑尘肺、牙酸蚀病列入法定职业病名单之中。

1.铅的侵入途径及危害铅及其化合物的侵入途径,主要是呼吸道,其次是消化道,完好的皮肤不能吸收。

呼吸道:通常以蒸气、烟及粉尘形态进入,其吸入的铅量,随着尘粒的大小而有差异,如尘粒在0.27um时吸入率达54%。

一般说,吸入的铅大部分仍随呼气排出,仅35%~50%吸收人体内。

消化道:主要来自铅作业场所进食、饮水。

铅对人体各个部位均有毒性作用,简单地讲,铅的毒性作用是:铅可以造成血红素的合成障碍,从而引起贫血;还可致血管的痉挛,并引起铅中毒的一些明显症状,如腹绞痛、中毒性脑病、神经麻痹等。

腹绞痛时可伴有视网膜小动脉痉挛和高血压,患者面色苍白,即所谓“铅容”,这是皮肤血管收缩所致。

铅酸储电池行业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

铅酸储电池行业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

铅酸储电池行业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前言铅酸储电池是一种常见的能量储存设备,广泛应用于交通、通信、工矿等领域。

然而,铅酸储电池生产和应用中所产生的化学物质和废气等可能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为了保证生产安全和员工身体健康,有必要对铅酸储电池行业职业危害进行分析,并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

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化学物质危害铅酸储电池生产中使用的化学物质主要包括铅、酸、氧化铅、硫酸等。

这些化学物质会对工人的皮肤、眼睛和呼吸系统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引起中毒、过敏等疾病。

例如,长时间暴露在铅粉尘中会引起铅中毒,表现为头痛、恶心、腹痛、疲劳等症状。

硫酸和氧化铅也会刺激皮肤和眼睛,引起化学性伤害。

物理因素危害铅酸储电池生产中,生产过程需要使用电镀和焊接等工艺,这些工艺会产生噪声、振动、电磁辐射等物理因素危害。

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中会造成听力损伤;振动会对手臂和手手腕造成不适,导致疲劳和疼痛;电磁辐射可能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长期不利影响。

生产环境危害在铅酸储电池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生产环境危害,如粉尘、废气、废水等。

其中,铅粉尘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对场所安全造成威胁。

废气和废水中含有铅离子和硫酸等污染物,会对水体和空气产生污染,对健康和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职业危害控制措施为了控制铅酸储电池行业职业危害,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以降低工人的健康风险。

化学物质危害控制在铅酸储电池生产中,可以采用封闭式生产、配备个人防护用品等措施,降低化学物质对工人的危害。

也可以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确保工人身体健康。

物理因素危害控制针对工艺中产生的噪声、振动、电磁辐射等问题,可以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首先,应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避免噪声和振动产生;还可以采用隔音材料,减少噪声传播;对于电磁辐射,可以远离辐射源,或者在物理上隔离辐射源。

生产环境危害控制对于铅酸储电池行业生产中的粉尘、废气、废水等问题,可以采用合理的设备和工艺控制废气废水的排放,避免对环境产生污染;在对粉尘的处理上,可以采用局部通风、全面通风等方式控制粉尘产生,或者采用防爆通风立体库等设备,将粉尘置于密闭空间内进行存放。

铅酸蓄电池制造行业职业性铅危害文献分析

铅酸蓄电池制造行业职业性铅危害文献分析
3、发展绿色能源:积极开发绿色能源和环保技术,减少废铅酸蓄电池对环境 的污染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3、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是一种通过化学反应将废铅酸蓄电池中的有 价金属转化为可回收利用的物质的方法
4、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处置与再生铅生产的政策 支持力度,推动行业的可格的职业健康监护制度。企业应该为作业人员 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防护服等,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 现和处理职业病患者。同时,建立健全的职业卫生档案,记录员工的健康状况和 个人防护情况,以便及时调整防护措施。
基本内容
最后,推动科技创新,开发更加安全、环保的替代产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 展,可以探索使用更加环保、安全的替代品来减少对铅的依赖,从而降低职业性 铅危害的风险。
二、铅酸蓄电池的基本原理和结 构
二、铅酸蓄电池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铅酸蓄电池主要由正极板、负极板、电解液和隔膜等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 基于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在充电过程中,电能被转化为化学能储存于电池 中;而在放电过程中,化学能被转化为电能供给外部设备。
三、铅酸蓄电池的放电特性
三、铅酸蓄电池的放电特性
三、铅酸蓄电池的放电特性
3、充电状态:铅酸蓄电池的充电状态对其放电特性也有一定影响。未完全充 电的电池放电时电压下降较快,而完全充电的电池放电时电压相对稳定。
三、铅酸蓄电池的放电特性
4、老化: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铅酸蓄电池的老化程度也会对其放电特性产 生影响。老化的电池内部物质活性降低,导致放电能力减弱。
1、放电率:铅酸蓄电池的放电率主要取决于电池的容量和负载大小。根据实 验数据,放电率越高,电池的电压下降越快。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负 载需求和电池性能来选择合适的电池型号和放电速率。

铅酸储电池行业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

铅酸储电池行业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

日期:contents •行业概述与职业危害因素介绍•铅酸蓄电池行业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分析•职业危害因素控制措施与技术•铅酸蓄电池行业职业危害防控实践与案例分析•未来展望与建议目录行业概述与职业危害因素介绍定义与范围产业链结构铅酸蓄电池行业概述定义分类职业危害因素定义与分类职业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030201心理影响:恶劣的工作环境还可能引起工作人员的心理压力、焦虑、抑郁等问题。

以上内容仅为初步介绍,详细的分析与控制措施需要进一步针对铅酸蓄电池行业的生产环境、工艺流程、劳动条件等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实际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控策略,以保障从业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职业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02铅酸蓄电池行业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分析铅尘与铅烟来源与危害铅尘和铅烟主要产生于铅酸蓄电池的制造、加工和回收过程中。

长期吸入铅尘和铅烟可能导致铅中毒,对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等造成损害。

主要接触岗位炼铅工、熔铅工、铸板工、涂板工、极板化成工等。

硫酸雾来源与危害主要接触岗位来源与危害:高温主要来源于铅酸蓄电池的充电和放电过程,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可能导致中暑、心血管疾病等。

噪声则主要来源于机械设备运行,长期接触噪声可能导致听力下降、噪声性耳聋等。

主要接触岗位:所有生产线的操作工、设备维护人员等。

在上述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基础上,应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工程控制、个人防护、健康管理等,以保障铅酸蓄电池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与安全。

高温与噪声职业危害因素控制措施与技术工程控制措施通风系统对于铅酸蓄电池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铅尘、铅烟的关键工序,应采用密闭设备或隔离操作,减少有害物质向工作环境的扩散。

密闭与隔离自动化与远程操作定期体检与监护建立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早期发现和处理铅中毒等职业病病例。

作业规范与培训制定详细的铅酸蓄电池生产作业规范,确保员工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同时定期开展职业卫生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卫生意识和操作技能。

铅酸蓄电池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

铅酸蓄电池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

铅酸蓄电池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引言铅酸蓄电池作为一种常用的蓄电设备,广泛应用于汽车、UPS电源、太阳能发电等领域。

然而,铅酸蓄电池的生产过程和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风险。

因此,分析铅酸蓄电池行业的危害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对于确保人员安全、健康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危害因素分析铅酸蓄电池行业的危害因素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重金属污染铅酸蓄电池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铅,这是其主要成分之一。

如果没有正确的处理措施,铅酸蓄电池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废水,其中含有铅等重金属物质。

这些废弃物和废水如果未经妥善处理,会对土壤和水体造成严重污染,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2. 酸腐蚀铅酸蓄电池制造过程中需要使用高浓度的酸溶液,如硫酸等。

这些酸溶液对人体皮肤、眼睛等有严重的腐蚀作用,甚至会导致化学灼伤。

同时,酸溶液一旦泄漏或溢出,也会对设备和环境造成腐蚀和损害。

3. 硫化氢释放在铅酸蓄电池充电和放电的过程中,会产生硫化氢气体。

硫化氢是一种有毒气体,对人体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有害。

当作业场所没有良好的通风设备时,硫化氢气体的浓度可能会超过安全标准,对工人的健康造成威胁。

4. 爆炸和火灾风险铅酸蓄电池中的电解液和电极材料都具有易燃性和易爆性。

在一些极端情况下,如电池短路、高温、机械振动等,铅酸蓄电池会发生爆炸或火灾。

这不仅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构成威胁,也可能导致设备损毁和环境污染。

5. 废物处理铅酸蓄电池的报废处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如果废旧蓄电池没有得到正确的处理和回收,其中的铅和其他有害物质可能会渗入土壤和水体,对环境造成污染。

同时,如果没有正确的处置方式,废旧蓄电池的拆解过程中也会释放出有毒气体和废液。

控制措施为了降低铅酸蓄电池行业的危害,以下是一些控制措施可以采取:1. 严格遵守环保法规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应该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规,确保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和废水得到合理的处理和处置。

铅酸蓄电池制造企业的职业危害预防与控制措施

铅酸蓄电池制造企业的职业危害预防与控制措施

铅酸蓄电池制造企业的职业危害预防与控制措施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铅酸蓄电池在工业、交通、通信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在铅酸蓄电池制造企业,职业危害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阐述铅酸蓄电池制造企业的职业危害,以及如何预防和控制这些危害。

铅酸蓄电池制造企业的职业危害铅酸蓄电池制造企业的职业危害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铅中毒铅是铅酸蓄电池的主要原材料之一,铅酸蓄电池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铅废水和废气,这些废水和废气中的铅元素极易对工人身体造成影响。

长期暴露在含铅环境下,容易引起铅中毒,表现为头痛、乏力、恶心呕吐、性功能下降等症状。

硫酸中毒硫酸是制造铅酸蓄电池必不可少的原材料之一。

在生产过程中,硫酸浓度高、气体呼吸道接触等情况下,将会对工人造成危害。

如果吸入过量的硫酸气体,可能会造成气腔炎和一系列呼吸道疾病。

机械伤害铅酸蓄电池制造企业中有很多工人需要处理重物或操作机械设备。

如果这些工人没有明确的安全操作标准和培训,容易在操作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如切割伤、挤压伤等。

热量危害制造铅酸蓄电池需要进行高温烘烤,可能会造成工人中暑或者热伤害。

如果工人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工作,容易引起疲劳和中暑。

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的措施铅酸蓄电池制造企业需要采取一些预防和控制措施,来避免职业危害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措施:加强职业介绍和培训铅酸蓄电池制造企业必须让工人了解职业危害的本质、危险性和有害的方式,并采取相应的防范和控制措施。

在入岗培训过程中,必须给员工强调安全注意事项,不得操作不熟悉的机器和设备。

同时,要强化安全意识,让员工在生产过程中注意自我保护。

加强环境监测铅酸蓄电池制造企业必须对废水和废气进行监测和分析,通过环境监测,避免铅、硫酸等重金属超标污染环境,对员工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使员工佩戴个人防护用品企业必须为员工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口罩、防护手套、胶鞋等。

在工作中关键人员尤其要强制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铅酸蓄电池行业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及其控制(一)
铅酸蓄电池生产中的有害物质有铅、硫酸、炭黑、硫磺、沥青等。

其中接触铅和硫酸的人员最多,这2种物质对操作者的危害也很严重。

我国目前已将铅中毒、炭黑尘肺、牙酸蚀病列入法定职业病名单之中。

1.铅的侵入途径及危害
铅及其化合物的侵入途径,主要是呼吸道,其次是消化道,完好的皮肤不能吸收。

呼吸道:通常以蒸气、烟及粉尘形态进入,其吸入的铅量,随着尘粒的大小而有差异,如尘粒在0.27µm时吸入率达54%。

一般说,吸入的铅大部分仍随呼气排出,仅35%~50%吸收人体内。

消化道:主要来自铅作业场所进食、饮水。

铅对人体各个部位均有毒性作用,简单地讲,铅的毒性作用是:铅可以造成血红素的合成障碍,从而引起贫血;还可致血管的痉挛,并引起铅中毒的一些明显症状,如腹绞痛、中毒性脑病、神经麻痹等。

腹绞痛进可伴有视网膜小动脉痉挛和高血压,患有面色苍白,即所谓“铅容”,这是皮肤血管收缩所致。

铅中毒性脑病是一种高血压病,是脑血管痉挛、脑盆血、脑水肿等引起的。

铅中毒后最常见的症状是神经衰弱、肠胃的消化不良,还可发生麻痹和中毒性脑病,如短时间接触高浓度铅可引起剧烈的腹绞痛和中毒肝炎。

2.硫酸的侵入途径及危害
硫酸是侵入途径主要是硫酸雾由呼吸道吸入,对操作人员的牙齿和上
呼吸疲乏造成伤害。

目前列入法定职业病名单中的为牙酸蚀病,呼吸道的地敏性炎症虽然未列入法定职业病之中,但也应受到关注。

3.炭黑和沥青的侵入途径及危害
碳黑主要通过呼吸道和皮肤对人体造成危害。

人体长期吸入碳黑,肺部组纷呈会发生纤维化病变,使肺部组织逐渐硬化,失去正常的呼吸功能,造成炭黑的尘肺病(法定职业病的一种)。

碳黑粉尘的粒径为0.5~5µm时,对人体危害最大,严重污染全身时对皮肤有刺激。

沥青烟和粉尘可经呼吸道和皮肤而引起中毒,发生皮炎、视力模糊、眼结膜炎、胸闷、心悸、头痛等症状。

沥青烟中所含的“3、4苯并芘”能导致皮肤癌、肺癌、胃癌和食道癌。

二、有害物所的形态特征有分布
1.有害物质的形态特征
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的所有生产工序均不同程度地产生以铅尘、铅烟为主的有害物质,少部分工序还有硫酸雾的溢散。

铅(Pb),灰白色金属,原子量为207.20,比重为11.34,熔点为327.5℃,沸点为1620℃,加热至400~500℃时,即有大量铅蒸气逸出,并在空气中迅速氧化成氧化亚铅,而凝集为烟尘。

铅的化合物粉尘,如氧化铅(又称黄丹、密陀僧)、四氧化三铅(又称红丹)、二氧化铅、三氧化二铅、硫化铅、硫酸铅等均以粉尘形式逸出散到空气中。

电池极板在充电过程中以稀硫酸为电解液的温度能够达到40~50℃时,即有硫酸蒸气溢出。

当充电过程进入中后期,充电槽内会冒出大量气
泡,电解液呈“沸腾”状态,此时,硫酸雾的蒸发量最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