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第一课时课件教学课件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教案 (表格式)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教案 (表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18151695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83.png)
学习目标:
1、能说出燃烧的特征;
2、能说出燃烧的条件,知道不同燃烧发生时的原因;
3、知道灭火的简单原理和方法,能说出具体灭火事例的方法和原理;
4、知道遇到火灾时的逃生、自救方法。
重点:燃烧条件,灭火原理及通过灭火的原理选择灭火方法,建立防火意识。
难点:灭火方法及灭火原理,逃生方法。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言】
〈悬念导入〉演示实验:
“烧不坏的手帕”。
〈展示教学目标〉多媒体播放。
【新授】
一、燃烧的定义
〈创设情景〉请同学们观看有关燃烧现象的图片。
〈引导提问〉你能说出这几种物质燃烧的现象吗?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引导学生总结燃烧的定义。
〈归纳总结〉并〈板书〉燃烧的定义: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二、燃烧的条件
〈引导设问〉燃烧的发生需不需要条件呢?思考下列问题,总结出燃烧的条件。
阅读,了解学习
任务
观看
思考回答
思考总结
思考总结
用有趣的实验来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课前展示教学目标,让学生清
楚的了解本节课的任务,在学
习的过程中能有的放矢。
从形象的图片感知燃烧的特
征。
通过几种物质的燃烧现象,清
楚明了的即可比较出燃烧的
定义。
通过三道思考题就可以很清
晰的了解燃烧发生的条件并
记忆。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课件 (1)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课件 (1)](https://img.taocdn.com/s3/m/43c95482524de518964b7d76.png)
用锅盖盖灭 ——隔绝氧气或空气 2.堆放杂务的纸箱着火 用水扑灭 ——水蒸发吸热,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3.森林着火 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清除可燃物
灭火的根本是:破坏燃烧的条件
蜡烛的燃烧现象为什么不同?
(课本130页探究1)
A
B
C
观察现象:A 蜡烛一段时间后熄灭;B 蜡烛继续燃烧;
关于火灾的安全知识
读一读 记一记
小结
完成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是燃烧 × B.食物腐烂发生氧化反应是燃烧 ×
燃烧的条件探究
实验
现象
分别把一根木条 和一根玻璃棒伸 到火焰上,在酒 精灯上点燃。
小木条燃烧,
而玻璃棒不燃 烧。
结论
燃烧需要 可燃物
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对比演示实验 (课本128页实验7-1)
薄铜片
实验小结(表三)
在铜片上的白磷
在铜片上的红磷
烧杯水中的白磷 烧杯水中的白磷
通入氧气
是否燃烧 燃烧
不燃烧 不燃烧
燃烧
说明的问题
当可燃物均与氧气接 触时,温度是否达到 着火点 决定其是否燃 烧。(阅读129页“着火点” )
当可燃物温度均 达到 着火点时,是否与氧 气(或空气)接触决 定其是否燃烧。
试分析下列实例灭火的方法及原理
C 蜡烛很快熄灭。
分析原因: A 蜡烛将烧杯里的空气(氧气)燃烧后因 缺氧而熄灭;B 烧杯中的蜡烛与空气(氧气)接触而 不会熄灭; C 烧杯里的碳酸钠和盐酸产生二氧化碳使 蜡烛与空气隔绝而熄灭。
设计灭火器,解释其灭火的原理
碳酸钠溶液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与灭火--课件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与灭火--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95e973c02d276a201292e2f.png)
杯水车薪
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 比喻无济于事。
答案: 不能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
着火点以下
抱薪救火
出处《史记·魏世家》:“譬犹 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 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答案: 增加可燃物,使燃烧更加剧烈
2.近几年“纸火锅”(如图)逐渐流行起来。“纸火 锅”是用纸张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盛放汤料, 当酒精燃烧时纸张不会燃烧。对此现象,下列解 释合理的是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水蒸发时吸收热量,沸点只有 100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 C.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D.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验证猜想三:达着火点,才能燃烧
将一根小木条和一小块煤块(用镊子夹取)放在酒精 灯上点燃,比较点燃的难易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设计验证 分析归纳 交流评价
1. 可 燃 物 2. 接 触 氧 气 3. 温 度 达 到 着 火 点
1.联系生活 思考问题 ❖ ①做完饭后,你怎样将天然气灶熄灭? ❖ ②油锅着火了,怎么熄灭? ❖ ③家具厂发生火灾又如何扑灭呢?
灭火原理一:消除可燃物或 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1.燃烧的定义 2.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
1.通过归纳“燃烧”概念,初步学会分析现象, 找共同特点,抽象归纳概念的方法。
2.通过探究燃烧的条件,初步学会设计实验、控制变 量科学实验方法,进一步形成实验探究能力。
3.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初步学会分析实验事实, 归纳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消防队员砍掉大火蔓延路
线前的一片树木,开成“隔离带”,目的在于
A.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B.隔离空气
C.隔离可燃物
D.开辟运水的道路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第一课时课件 最新课件PPT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第一课时课件 最新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0ba9e29daef8941ea66e0516.png)
灭火事例和方法
灭火事例
熄灭酒精灯 油锅着火 熄灭蜡烛 纸箱着火 煤气着火 森林着火
灭火方法
用灯帽盖灭 用锅盖盖灭
嘴吹灭 用水浇灭 关闭阀门 开辟隔离带
灭火原理:破坏哪 种燃烧条件
隔绝空气 隔绝空气 降低温度 降低温度 隔绝可燃物 隔绝可燃物
讨论:
1.实验一: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而红磷不能 燃烧;若将铜片上不能燃烧的红磷放在酒精 灯上加热,,红磷则能燃烧,这一实验事实说明 了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 量氧气(或空气) ,观察现象。
现象: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燃烧的条件
..\..\实验视频\第七单元\燃烧的条件 标清.flv
讨论:P129 1. 2. 3. 4
白磷在热水下燃烧
可燃物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呢?
1、为什么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呢?说 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不一定。比如灯泡发光、放热,但不 是燃烧。
一、燃烧的条件
[实验7-1]下两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400ml热水,热 水中放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放一片 薄铜片,薄铜片一端放一小堆红磷,另 一端放一小块吸干水的白磷,观察现象。
现象: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 及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
2.在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 磷不燃烧,说明了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
3.将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通入氧气后,白 磷 燃烧了,再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4.将石块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石块能燃烧吗?
视频
•努力,未来老婆的婚纱都是租的。只有你的 能让你在无尽黑暗中找到光明。我受过的伤 的勋章。知世故而不世故,是最善良的成熟 早日领教过这世界深深的恶意,然后开启爱 谁的快意人生。第二名就意味着你是头号输 科比·布莱恩特。当你感觉累的时候,你正在 坡路。如果每个人都理解你,那你得普通成 赚钱的速度一定要超过父母变老的速度。不 现以前的自己是个傻逼的过程,就是成长。 远不要大于本事。你那能叫活着么?你那“ 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 人。”素质是家教的问题,和未成年没关系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教案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92cb35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6c.png)
燃烧和灭火一、教学设计思路在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切实提高课堂的实效性,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就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设计中也应以学生所求、所需为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学生研读、质疑、思悟为主体,以教师启发、辨析、点拨为主导,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共3个课题:燃烧和灭火;燃料和热量;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其中1、3课题是重点,也是难点,并且配有大量的实验来解决重点和难点。
本单元从常见的燃烧现象入手,介绍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以及一些安全知识。
利用燃烧反应的实例很多,而生活中利用最多的是燃料的燃烧,所以,在介绍燃烧等知识之后,又介绍了燃料及其用途,以及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等。
并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联系实践的科学理念。
三、学情分析本单元在内容的安排上注意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出发,选择学生熟悉和生活中常见的知识和现象,并配合图像,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同时,注意通过与探究、调查研究、讨论和实验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材中还适当的编入与社会发展、新科技等相关的资料,以开阔学生的眼界。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2、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3、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过程和方法:1、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2、从化石燃料的元素组成及其变化角度,分析化石燃料燃烧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3、通过对燃料的选用和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学习,培养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信息加工能力。
五教学策略1.组织学生探讨并举例说明火对人类生存的意义。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与灭火 课件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与灭火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e86cea50242a8956aece40d.png)
• 2、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 的是( A )
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 B.风助火威——为燃料提供足够的氧气
C.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 D.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 点
• 3、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火要 虚”的原因是( C )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 D.增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0、下图四支蜡烛都将熄灭,其中一支熄灭 的原因与另外三支不同的是( B )
谢谢!
• 4、用扇子轻轻的把燃着的蜡烛扇灭,利用 的主要灭火原理是( D ) A.隔绝空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清除可燃物 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 5、“纸船烧水”的实验中,当酒精灯加热 盛水的纸船时纸张不会燃烧。下列解释合 理的是( D )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B.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C.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
D.火柴梗潮湿
• 9、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的 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图1中水的作用是隔绝空气 B.图1中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温度没有达 到白磷的着火点 C.图2中水下白磷通入氧气后能观察到燃烧 现象 D.若将图2中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到燃 烧现象
燃烧和灭火(第一课时)
课题1 燃烧和灭火(第一课时)
失败
成功
你能说说“钻木取火”成功的一些关键做法吗? 你们的猜想对吗?
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 化反应叫做燃烧。
实验反思
设该计装实置验有装什置么时不,足要之尽处量吗避?免要对如环何境改造进成呢污?染!
玻璃板 空气
白磷
冷水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第一课时课件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第一课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46df9f72e3f5727a4e96212.png)
缺
一
不
可燃物
可
拓展升华
奥运火炬这为是 什么能在真水的?
下燃烧呢?
轻松检测
1、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熊 熊燃烧的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的木船,使 曹军的木船燃起大火,根据燃烧的条件填空: 曹军的木船是________,木船燃烧的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
2、在古代,人类就已经掌握了钻木取火的 方法,钻木为什么能够取火呢?
灾情在线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燃烧和灭火 第一课时
拓展升华
2000年6月27日悉尼奥运会火炬传递中,澳大 利亚海洋生物学家邓肯手持经过特殊化学处 理的火炬在澳大利亚东北部的海底完成了3分 钟的水下火炬接力。
猜提想出假问设题
请根据刚才的视频并联系生活经验 猜想一下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呢?
假设与猜想
可燃物 氧气(或空气) 达到一定的温度
乙醇
无烟煤
探究实验Ⅲ 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着火点/℃
40
240
250~330
558
燃器实烧材验: 方需煤案要块:达木到条一定酒精的灯温度打火机
700~750
反思评价 解释结论
思考:物质燃烧所需要 的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 备呢?还是只需其中任 意一个或两个条件就能 燃烧呢?
探究实验Ⅳ
白磷
在大烧杯中加入80℃的热 水,并向其中放入装有白磷的 金属盖。烧杯盖上薄铜片,铜 片一端放干燥的红磷,另一端 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水 的白磷。
10
轻松 检测
轻松检测
1、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木船燃起大火。根据燃烧条件填空:
曹军的木船是 可燃物 ,木船燃烧的条件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第一课时课件 (1)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第一课时课件 (1)](https://img.taocdn.com/s3/m/6044f2d37e21af45b307a8ba.png)
为什么手帕烧不坏?
提示:
手帕在95%的酒精和水以2:1的比 例混合的混合液中浸泡后被点燃。
如果你是消防宣传员, 你该如何做宣传?
D.设置防火隔离带
下列灭火器可以用来扑灭图书 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
处的火灾的是( C )
A.泡沫灭火器 B.干粉灭火器
C.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D.普通灭火器
野外烧火时,通常把木柴架空 一些低木柴的着点
B.使散热的速度加快
C.使木柴与空气的接触 面积变大
D.便于提高温度
点燃一根火柴,分别 将火柴头竖直向下和竖直 向上,观察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
用扇子扇炉火不会熄灭,而是
越扇越旺,原因是
;
用扇予扇蜡烛的烛火一扇就立
即熄灭,原因是 。
据报道一辆运镁粉的罐车起火, 由于镁遇热水反应生成氢气。因 此官兵用砂土覆盖将火熄灭。
(1)镁粉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2)砂土灭火的原理。
火从天使变成恶魔, 就会露出狰狞的面目, 无情地扼杀生命, 肆虐地摧毁文明。
氧气
火
可燃物
温度(着火点)
你能采取哪些方法熄灭篝火? 分别依据了什么原理?
查一查学校、你家的住宅区灭火
器的种类及适用范围。 泡沫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是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干粉(主要含有 二碳氧酸化氢碳钠灭)火 来器 灭火 的的 灭。火干原粉理灭是 火: 器在 具有 加压时将液态二氧化碳压缩在小钢瓶中,灭火
2、可燃物与氧气(空气)接触
3、温度达到着火点 必须同时满足, 缺一不可!
为什么钻木能取火?
纸张 木柴 木炭
影响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课件 (1)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课件 (1)](https://img.taocdn.com/s3/m/4c393df5e518964bce847c96.png)
4、为什么生煤炉火时,需先引燃纸和木柴?
煤的着火点较高,先引燃纸与木柴,纸与木柴着火点 低,燃烧放出的热量足可以达到煤的着火点。 6、说明灭火方法,理由: (1)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 烧起来;
爆炸的原理: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
1、爆炸
剧的燃烧,聚集大量的热 常见易燃、易爆物:如天燃气、煤气、
2、安全常识:
氢气、液化石油气、硫磷
(1)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剧烈
(2)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和易爆物时,必须严 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粉尘
3、一些与燃烧和爆炸的图标:
煤球
蜂窝煤
煤球变成蜂窝煤,其优点是:
增大了煤和空气的接触面积,能更充 分的燃烧、节约燃料、减少污染。
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由 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有少量二氧化碳 气体。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
资料:
有关专家估计目前发现的可燃冰储量大 约是化石燃料总和的2倍,具有能量高,燃 烧值大等优点。它将是替代化石燃料的新 能源。可燃冰埋藏在海底的岩石中,目前 开采技术还存在很大困难。甲烷是一种高 效的温室气体,可燃冰的开采如果方法不 当,释放出的甲烷扩散到大气中,会造成 地球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更加严重。所 以,开采的关键是解决技术上的问题,同 时也必须考虑环境保护。
燃烧和灭火
思考:什么是燃烧呢?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一).燃烧: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
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是种常见的现象,它给人 类带来了光明和温暖,但也会 给人类带来灾难。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教案 (表格式)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教案 (表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e1ab6793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c7.png)
燃烧和灭火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义务教育化学教材中第七单元课题一的内容。
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体验出发,选择学生熟悉的知识和现象来研究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易于增强学生的知识感受。
同时通过活动与探究,讨论和实验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此节内容既是对化学中具体知识传授模式的继承,又是对其的丰富和完善。
本节知识位于第七单元第一节,上承我们身边的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等知识,下接第八单元金属与矿物,对于以前知识是一种补充和完善,对于以后的知识起铺垫的作用,是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座桥梁。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燃烧现象,知道燃烧的必须条件2、了解灭火的原理,学会常见的灭火方法3、学习简单的灭火和逃生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基本步骤,学会科学探究的思考方法2、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归纳,反推等)3、利用实验学习对比学习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分析探究“燃烧的条件”,形成富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2、体会燃烧为人类文明进步,社会发展所作的巨大贡献。
以及燃烧失控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危害,从而辩证的认识燃烧,激发只有深入了解燃烧,才能使其为人类造福的意识树立防火安全、关爱生命的意识3、树立防火安全、关爱生命的意识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化学知识积累,对燃烧的现象也有一定的了解,对学习特别是实验探究有较浓厚的兴趣。
本课的重点是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学生可以通过探究、分析总结得出。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节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问题情景,整堂课围绕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展开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兴趣,调动思维,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体验探究的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除此以外还引导学生从这些方法来进行学习:1、观察法2、实验探究学习法3、小组合作学习法4、比较、分析、归纳法使学生逐步掌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小组讨论→得出结论”的科学实验探究的研究方法。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教案 (1)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教案 (1)](https://img.taocdn.com/s3/m/67b801ea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c7.png)
燃烧和灭火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2)初步学会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3)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实际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认识探究问题的方法;(2)对照实验在化学学习中作用;(3)通过活动和探究,体会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1)燃烧可造福人类,又会给人类带来灾害的事实,学会用辨证的观点看问题;(2)通过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懂得一切事物均有规律,认识规律,掌握规律,可以使事物按照一定的方向进展,避开灾害,造福人类;(3)了解火灾危害与防护方法,了解逃生一般方法。
二、【教学重点】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灭火原理和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三、【实验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蜡烛,烧杯,火柴,湿毛巾,剪刀,水学生准备:木条、贝壳、煤块、酒精灯、火柴、坩埚钳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板块:引入【趣味实验】魔棒点灯【提问】刚才老师做的这个魔术实验,大家能不能解释其中的奥秘呢?【板书】课题1 燃烧和灭火【设问】燃烧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现象,但大家都知道不是任何物质在任何条件下都能燃烧,要具备哪些条件能产生燃烧呢?下面我们用实验来探究燃烧所需要的条件。
第二板块:分组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探究活动一】学生根据屏幕展示的实验方案分组探究,观察现象,讨论交流实验结论。
【学生活动】(1)用坩埚钳分别夹取一根小木条,一小块贝壳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现象【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得出条件之一需要可燃物,进而举例哪些物质是可燃物,哪些物质不是可燃物。
【学生活动】(2)用坩埚钳分别夹取一根小木条,一小块煤块,放到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观察现象【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得出条件之二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同时引出着火点的概念(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通过常见物质的着火点列表(125页表7-1),知道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着火点。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教案(表格式)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教案(表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5b56f7b5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83.png)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
指引、【展示】老师设计的实验装置图:
请你分析:这个实验想要探究燃烧的哪个条件?采用了什么方法?
【小结】方法指导:在设计实验时,注意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
【活动2】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根据提供的药品和仪器,如何设计实验探究燃烧的其他两个条件?
提供的药品和仪器:白磷、热水、石头、木条、纸张,煤块。
打火机,酒精灯,镊子。
大烧杯(250mL)、5%双氧水、二氧化锰、一套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鼓风机。
2、小组探究实验:根据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
提示:明确小组分工,操作员、记录员、发言人等。
【汇报】通过照片展示学生的实验情况,并请同学汇报实验方案(包括操作、现象和结论)。
【小结】一、燃烧需要的条件:
(1)物质可燃
(2)与氧气(空气)接触
(3)温度达到着火点
注意: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讨论】请分析教材P129实验7-1,如何证明燃
烧的条件?
有关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等等。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课件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83423baa6c30c2259019ee6.png)
2.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用水 浇灭。
使温度降到着 火点以下。
3.扑灭森林着火的有效方法之一是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 将火蔓延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与其他物品隔离。
4. 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用湿 隔绝氧气或空气。
抹布覆盖
5.家中使用的液化气用完后关闭 清除可燃物
阀门
6.酒精灯用完后用灯帽盖灭
隔绝氧气或空气。
可燃)物。
与氧气充分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
燃烧的条件 1.物质具有可燃性 2.与氧气充分接触 3.温度达到着火点
缺一不可
灭火的原理
1.清除/隔离可燃物 2.隔绝氧气
3.使温度降到物质 的着火点以下。
只需其一
讨论:根据灭火的实例,推论灭火的原理
1.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可用 锅盖盖灭。
隔绝氧气或空气。
小组讨论并思考
(1)请你预测该实验的 现象是什么?
(2)谈谈你的推测理由。
实验现象: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 现象 大量白烟,水中的白磷和
铜片上的红磷都没有燃烧
可燃物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呢?
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 条件?
答:要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白磷:40℃ 红磷 240℃
答:燃烧需要氧气。
4.综合上面三个思考题,可得出 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呢?
燃烧需要3个条件
1 可燃物 2 氧气(或空气) 3 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也叫着火点)
三者缺一不可
练一练
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 战船,熊熊燃烧的战船借助东风直冲 曹军的木船,使曹军的木船燃起大火。
根据燃烧的条件填写: 曹军的木船是( ),木船燃烧的条件是(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教案(表格型)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教案(表格型)](https://img.taocdn.com/s3/m/70d11f31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e0.png)
学过程与交流课本129页(讨论)。
(1)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由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还需要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3)由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的事实,再次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讨论归纳:
1、燃烧的特征:发光、发热、剧烈、有新物质生成。
2、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3、燃烧的条件:
(1)具备可燃物
(2)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
4、可燃物燃烧时的最低温度,叫着火点。
不同物质的着火点是不同的。
着火点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性质,无法升高或降低。
六、自主测评
1、必做题:基础训练中“基础平台”
2、选做题:基础训练中“拓展空间”
板书设计
课题1燃烧和灭火
一、燃烧的条件
1、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1)燃烧的条件;
2、燃烧的条件(2)氧气(或空气);
(3)达到着火点。
教学反思。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课件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dc74dc1168884868662d692.png)
发光、放热、化学变化
一、燃烧的定义
可燃物与氧气发 生的一种发光、 放热的剧烈的氧 化反应!
与氧气反应 燃烧的现象 燃烧的程度
氧化反应
提出问题 进行猜想
请根据已学知识和生活经验猜想一下燃 烧 需要什么条件? 请结合具体事例谈 一谈。
假设与猜想
物质是否可燃 可能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可能与氧气(或空气)有关
它们灭 火的原 理是什
么?
盖上锅盖灭火
隔绝氧气
浇水灭火
草垛远离房屋避火
隔离可燃物
降低温度
三、灭火的原理
1、控制或移开可燃物; 2、使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隔绝; 三者只需其一 3、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灭火的根本就是要 破坏燃烧的条件
课本130页实验7-8
点燃两支蜡烛,其中一支蜡烛上 扣一只烧杯;将另一支蜡烛放在烧杯 中,然后向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 酸,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
利用压缩的二氧化 碳吹出干粉来灭火 的。除了可用来扑 灭一般火灾外,还 可以用来扑灭油、 气等 燃烧引起的失 火。
实践应用
1、熄灭酒精灯火焰的科学方法 用灯冒盖灭 其原理是 隔绝氧气
2 、(化学与军事)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
军队点燃战船,熊熊燃烧的战船借助东风直 冲曹军的木船后燃起大火。根据燃烧的条件 填写,
课题1 燃烧与灭火
运载神州七号的火箭顺利升空
奥运圣火从其发祥 地希腊传遍全世界 的五大洲。
快乐的篝火晚会
燃烧事例
燃烧现象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耀眼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发出白光、放热、生成无色气体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产生淡蓝色火焰、放热、烧杯壁 有水珠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第一课时教案(表格型)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第一课时教案(表格型)](https://img.taocdn.com/s3/m/d73a6710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e0.png)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本课题是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课题1的内容,本课题共包含三大内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简介。
本课题共需两课时,此设计为第一课时。
学生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化学知识积累,对燃烧的现象也有一定的了解,对学习特别是实验探究有较浓厚的兴趣。
本课的重点是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学生可以通过探究、分析总结得出。
由于本次上课学校和班级不是以往熟悉的,所以本节课将以学生小组活动为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教学目标1、能说出通常意义的“燃烧”指的是什么;记住燃烧的现象以及需要满足的条件;2、联系生活实际,能够归纳灭火的原理。
三、教学重难点1、记住物质燃烧的条件以及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重点)2、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联系生活实际,归纳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难点)四、教学方法演示实验、合作探究、分析讲解相结合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燃烧的条件1、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2、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三者缺一不可)⑴、可燃物⑵、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⑶、达到燃烧是所需要的最低温度(着火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三者取其一)⑴、清楚或隔离可燃物。
⑵、将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隔绝。
⑶、将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七、教学反思:本节教材着眼于生活中的化学:燃烧的现象。
利用学生的经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求学欲望。
因此在教学中要活学活用教材,使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落实课程标准使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点,又能灵活运用它们。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实验实现探究目的,做好实验是基本要求,用好实验是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创设情景,实验探究、课件等可用手段,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层层深入提高学生的兴趣。
.。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第一课时课件 优秀课件PP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第一课时课件 优秀课件PP](https://img.taocdn.com/s3/m/1c5b3dfd51e79b8968022694.png)
灭火的原理
1.清除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降温到可燃物的 着火点以下。
分析以下的灭火原理
1.清除可燃物或使 可燃物与其他物 品隔绝。
2.隔绝氧气(或空 气)。
3.降温到可燃物的 着火点以下。
①用CO2气体灭火。 ②木材着火时,用水扑灭。 ③炒菜时油锅中的油着火,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火给人的印象是温暖的、沸腾的,甚至是心酸的、刻骨 铭心的……
燃 烧 给 我 光 明 和 温 暖
利 用 燃 烧 发 射 火 箭
利 用 燃 烧 加 工 食 物
利 用 燃 烧 冶 炼 钢 铁
火 灾
火既是人类的朋友,也是人类的敌人,为了更好地 了解和使用火,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燃烧和灭火。
【思考3】 向热水中的白磷通 氧气,白磷居然在水中燃烧起 来,这再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 条件? 答:燃烧确实需要氧气。
1.燃烧的条件
(1)要有可燃物。 (2)要有氧气(或空气)。 (3)温度要达到烧概念 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
可燃物
清除可燃物
灭
烧
火
的
氧气
隔绝氧气
的
条
降低温度到
原
件
着火点
可燃物着火
理
点以下
用微笑告诉别人,今天的我,比昨天更强。瀑布跨过险峻陡壁时,才显得格外雄伟壮观。勤奋可以弥补聪明的不足,但聪明无法弥补懒惰的缺陷。孤独是 每个强者必须经历的坎。有时候,坚持了你最不想干的事情之后,会得到你最想要的东西。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只有经历人生 的种种磨难,才能悟出人生的价值。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学会坚强,做一只沙漠中永不哭泣的骆驼!一个人没有钱并不一定就穷,但没 有梦想那就穷定了。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炫丽的彩虹,永远都在雨过天晴后。没有人能令你失望,除了你自己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 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能把在面前行走的机会抓住的人,十有八九都会成功。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 脚也无法到达。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我成功因为我志在成功!再冷的石头,坐上三年也会暖。平凡的脚步也可以走完伟大的行程。 有福之人是那些抱有美好的企盼从而灵魂得到真正满足的人。如果我们都去做自己能力做得到的事,我们真会叫自己大吃一惊。只有不断找寻机会的人才 会及时把握机会。人之所以平凡,在于无法超越自己。无论才能知识多么卓著,如果缺乏热情,则无异纸上画饼充饥,无补于事。你可以选择这样的“三 心二意”:信心恒心决心;创意乐意。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 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行动是理想最高贵的表达。你既然认准一条道路,何必去打听要走多久。勇气是控制恐惧心理,而不是心里毫无恐惧。不举步, 越不过栅栏;不迈腿,登不上高山。不知道明天干什么的人是不幸的!智者的梦再美,也不如愚人实干的脚印不要让安逸盗取我们的生命力。别人只能给 你指路,而不能帮你走路,自己的人生路,还需要自己走。勤奋可以弥补聪明的不足,但聪明无法弥补懒惰的缺陷。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 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不要后悔!复杂的事情要简单做,简单的事情要认真做,认真的事情要重复做,重复的事情要创造性地做。 只有那些能耐心把简单事做得完美的人,才能获得做好困难事的本领。生活就像在飙车,越快越刺激,相反,越慢越枯燥无味。人生的含义是什么,是奋 斗。奋斗的动力是什么,是成功。决不能放弃,世界上没有失败,只有放弃。未跌过未识做人,不会哭未算幸运。人生就像赛跑,不在乎你是否第一个到 达终点,而在乎你有没有跑完全程。累了,就要休息,休息好了之后,把所的都忘掉,重新开始!人生苦短,行走在人生路上,总会有许多得失和起落。 人生离不开选择,少不了抉择,但选是累人的,择是费人的。坦然接受生活给你的馈赠吧,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现在很痛苦,等过阵子回头看看,会发 现其实那都不算事。要先把手放开,才抓得住精彩旳未来。可以爱,可以恨,不可以漫不经心。我比别人知道得多,不过是我知道自己的无知。你若不想 做,会找一个或无数个借口;你若想做,会想一个或无数个办法。见时间的离开,我在某年某月醒过来,飞过一片时间海,我们也常在爱情里受伤害。1、 只有在开水里,茶叶才能展开生命浓郁的香气。人生就像奔腾的江水,没有岛屿与暗礁,就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一定也能做到。不 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逆境中,力挽狂澜使强者更强,随波逐流使弱者更弱。凉风把枫叶吹红,冷言让强者成熟。努力不不一定成 功,不努力一定不成功。永远不抱怨,一切靠自己。人生最大的改变就是去做自己害怕的事情。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 路。社会上要想分出层次,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竞争,你必须努力,否则结局就是被压在社会的底层。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 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不要后悔。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生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 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赚钱之道很多,但是 找不到赚钱的种子,便成不了事业家。最有效的资本是我们的信誉,它小时不停为我们工作。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课件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5e6f3beeff9aef8951e068c.png)
4.有一种神奇的蜡烛,点燃后任你怎么吹也吹不灭,而且看 上去和普通的蜡烛一模一样,那么到底是什么玄机能让蜡烛 持续燃烧?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查阅资料:普通蜡烛由石蜡和蜡烛芯制成,而吹不灭的蜡烛 是在蜡烛芯上包裹一层打火石的粉末,打火石是由某种金属 掺入少量稀土元素制成的合金,它的着火点只有150 ℃,当蜡 烛燃烧时,金属并不燃烧;但当蜡烛吹灭后,未冷却的金属 接触到氧气就发生燃烧,从而使蜡烛复燃。 老师告诉同学们,蜡烛芯内打火石中的某种金属可能是镁、 铁或铜中的一种,为确定该金属的成分,大家设计了以下实 验方案,请你填空和回答有关问题(注:不考虑打火石中稀土 元素对探究金属性质的影响)。
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切开蜡烛,取 出打火石,用
砂纸打磨
打火石呈银白 色
该金属一定不 是__C_u_(_或__铜__)_
2
取少量打磨后 的打火石于试 管中,滴加稀
盐酸
有无色气体产 生,
__溶__液__为__无__色___
该金属一定不 是铁,而是镁
反思交流
(1)实验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M__g_+__2_H_C__l=__=_=_M__g_C_l_2+__H__2_↑_。 (2)这种蜡烛燃烧时,蜡烛芯里的金属为什么不燃烧?
易错点三: 火场逃生的原理和方法 6.据报道,某地发生火灾,有三名小孩生还。这三名小孩采取 的措施是:一边用湿毛巾捂住嘴,一边低姿势前行。他们在逃生 时主要利用了( D ) A.湿毛巾可以供给水分 B.湿毛巾能吸收二氧化碳 C.低姿势前行是因为地面附近气压低 D.热空气密度小会上升,地面附近有毒气体相对较少
探究:要灭火是要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之一呢还是同时破坏三个 条件?请同学们回想上面的实验,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烧造福于人类
燃烧给人类带来灾难
一、燃烧的条件
白磷
红磷
实验7-1 见书p128页
讨论
热水
1、由上述实验中薄铜片上的白磷燃 烧而红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 需要什么条件。
2、由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的事实 ,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3、由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 ,在通入氧气(空气)后燃烧的事 实,再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降低温度
隔绝氧气
灭火措施: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阻断燃烧的条件之一即可
蜡烛的燃烧现象为什么不同
A
B
C
现象: A火焰一段时间后熄灭; 分析原因:A蜡烛将烧杯里的空气(氧气)燃烧后得不到补充而熄灭;
现象: B火焰不会熄灭;
分析原因:B烧杯里的空气(氧气)得到补充而不会熄灭; 现象: C火焰很快熄灭。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任选这三个条件的其中一个,就能达到灭火。
谢谢大家,再见!
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时,你就该努力。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我TM竟然以为我竭尽全力了。能力是练出来的,潜能是逼出来的,习惯是养成的,我的 成功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不要因为希望去坚持,要坚持的看到希望。最怕自己平庸碌碌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 可用锅盖盖灭或放入较多的蔬菜; 隔绝氧气(或空气)
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扑灭;油罐着火时需用水喷淋
降温。
把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同时也可隔绝空气。
3.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 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清除可燃物
大兴安岭火灾
建立隔离带,消除可燃物
(A)隔绝空气 (B)移开可燃物 (C)使可燃物的温度低于着火点
①油锅着火时,加上锅盖 ( A
)
②消防队员用冷水浇灭燃着的可燃物 ( AC
)
③将沙土铺洒在燃烧的化学药品上 ( A
)
④草原着火时,在着火地周围割除草,打出防火道 (
)
B
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
1、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叫做燃烧,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木材
乙醇
250--330
558
无烟煤
700--750
1、可燃物燃烧时,都需要一个最低温度,也就是着火点 。
2、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固有属性,不同物质的着火点是不同的 。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灭火原理一:消除可燃物或 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灭火原理二:隔绝 氧气或空气
灭火原理三:温度 降到着火点以下
讨论 下面是一些灭火的实例,试分析其灭火的原因:
脚踏实地过好每一天,最简单的恰恰是最难的。拿梦想去拼,我怎么能输。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我会努力站在万人中央成为别人的光。行为决定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不曾扬帆,何以至远方。人生充满苦痛,我们有幸来过。如果骄傲没有被现实的大海冷冷拍下,又怎么会明白要多努力才能走到远方。所有的 豪言都收起来,所有的呐喊都咽下去。十年后所有难过都是下酒菜。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 停止一日努力。失败时郁郁寡欢,这是懦夫的表现。所有偷过的懒都会变成打脸的巴掌。越努力,越幸运。每一个不起舞的早晨,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死鱼随 波逐流,活鱼逆流而上。墙高万丈,挡的只是不来的人,要来,千军万马也是挡不住的既然选择远方,就注定风雨兼程。漫漫长路,荆棘丛生,待我用双手踏 平。不要忘记最初那颗不倒的心。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人的才华就如海绵的水,没有外力的挤压,它是绝对流不出来的。流出来后,海绵才能吸收新的 源泉。感恩生命,感谢她给予我们一个聪明的大脑。思考疑难的问题,生命的意义;赞颂真善美,批判假恶丑。记住精彩的瞬间,激动的时刻,温馨的情景, 甜蜜的镜头。感恩生命赋予我们特有的灵性。善待自己,幸福无比,善待别人,快乐无比,善待生命,健康无比。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 的开始。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获致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骄傲是胜利下的蛋,孵出来的却是 失败。没有一个朋友比得上健康,没有一个敌人比得上病魔,与其为病痛暗自流泪,不如运动健身为生命添彩。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缺什么也别缺 健康,健康不是一切,但是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什么都可以不好,心情不能不好;什么都可以缺乏,自信不能缺乏;什么都可以不要,快乐不能不要;什么 都可以忘掉,健身不能忘掉。选对事业可以成就一生,选对朋友可以智能一生,选对环境可以快乐一生,选对伴侣可以幸福一生,选对生活方式可以健康一生。 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个只有兴趣者。忍耐力较诸脑力,尤胜一筹。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 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事业和成就,甚至一生。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 消耗身体。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挫折其实就是迈向成功所应缴的学 费。在这个尘世上,虽然有不少寒冷,不少黑暗,但只要人与人之间多些信任,多些关爱,那么,就会增加许多阳光。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 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当一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个有价值的人。没有人富有得可以不要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人穷 得不能在某方面给他人帮助。时间告诉你什么叫衰老,回忆告诉你什么叫幼稚。不要总在过去的回忆里缠绵,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今天做别人不 愿做的事,明天就能做别人做不到的事。到了一定年龄,便要学会寡言,每一句话都要有用,有重量。喜怒不形于色,大事淡然,有自己的底线。趁着年轻, 不怕多吃一些苦。这些逆境与磨练,才会让你真正学会谦恭。不然,你那自以为是的聪明和藐视一切的优越感,迟早会毁了你。无论现在的你处于什么状态, 是时候对自己说:不为模糊不清的未来担忧,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崇高的理想就像生长在高山上的鲜 花。如果要搞下它,勤奋才能是攀登的绳索。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海浪的品格,就是无数次被礁石击碎又无数闪地扑向礁 石。人都是矛盾的,渴望被理解,又害怕被看穿。经过大海的一番磨砺,卵石才变得更加美丽光滑。生活可以是甜的,也可以是苦的,但不能是没味的。你可
氧气
实验7-1演示视频
定义:通常情况下,可燃与物 发氧生气的一种发 光、放热的剧烈的 氧叫化做反燃应烧。
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必须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通常状况下一些可燃物的着火点:
物质 着火点这主要是因为( C)
A.棉花比煤接触空气面积大
B.棉花比煤的着火点高
C.棉花比煤的着火点低
D.棉花比煤的密度
3.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A )
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B.火柴梗着火点高
C.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D.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
燃烧
4.将下列灭火措施的标号填在各小题后的括号内:
分析原因: C烧杯里的碳酸钠和盐酸产生二氧化碳使火焰熄灭。
1.用水可以熄灭着火的木材,这是因为 (D )
(A)水蒸发吸热,降低了木材的着火点 (B)水的密度比木材大 (C)水蒸发吸热,提高了木材的着火点 (D)大量水蒸发吸热,使温度降低到其着火点以下,而且水蒸气
又起着使可燃物 与空气隔绝的作用
2.在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小明发现棉花比煤更易被点燃,他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