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通信基础》知识点总结
网络通信基础知识大全
![网络通信基础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03adcb28ddccda38376bafd2.png)
一、名词解释:1.SP,CP,ITSP分别指什么?SP:Service Provider,服务提供商。
CP:Content Provider,内容提供商。
ITSP:IP电话服务商2.FXS,FXO名词解释FXS:外围交换用户话机接口是将模拟线路传输到话机的埠。
换句话说,就是传送拨号音,电池电流以及响铃电压。
FXO:外围交换局接口是接受模拟线路的埠。
它是电话或传真机,或模拟电话系统上的插口,用来传输挂机/摘机指示(回线闭合)。
由于FXO端口附着于装置上,如传真机或电话机,所以这种装置通常被称为“FXO装置”。
3.SIP名词解释SIP是一个应用层的信令控制协议。
用于创建、修改和释放一个或多个参与者的会话。
这些会话可以好似Internet多媒体会议、IP电话或多媒体分发。
会话的参与者可以通过组播(multicast)、网状单播(unicast)或两者的混合体进行通信。
4.NAT名词解释网络地址转换(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属接入广域网(WAN)技术,是一种将私有地址转化为合法IP地址的转换技术,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Internet接入方式和各种类型的网络中。
NAT 的实现方式有三种,即静态转换Static Nat、动态转换Dynamic Nat 和端口多路复用OverLoad。
5.QoS的用途QoS的英文全称为"Quality of Service",中文名为"服务质量"。
QoS是网络的一种安全机制, 是用来解决网络延迟和阻塞等问题的一种技术。
在正常情况下,如果网络只用于特定的无时间限制的应用系统,并不需要QoS,比如Web应用,或E-mail设置等。
但是对关键应用和多媒体应用就十分必要。
当网络过载或拥塞时,QoS 能确保重要业务量不受延迟或丢弃,同时保证网络的高效运行。
QoS 具有如下功能:1)分类分类指具有QoS的网络能够识别哪种应用产生哪种数据包。
通信基础9页知识点思维导图(纯洁版)
![通信基础9页知识点思维导图(纯洁版)](https://img.taocdn.com/s3/m/892652afe53a580216fcfe6f.png)
【T-MPLS/MPLS-TP】技术,我国用 PTN以【IP】为内核,最重要的特性【分组】+【传送】 PTN 分组传送网 Packet Transport Network P19---分组交换系统中路由器也以ip为内核
“量子交换” 分层达到可扩展 PTN 关键技术 QoS 同步以太网(基于物理层) 频率时间 同步技术 TOP(基于分组包) 分类 只传频率,不传时间 只传频率,不传时间 高质量时间同步,大大降低【3G】基站时间同 步问题,减少对【卫星】的依赖,【减少天馈 线】 SDH、OTN
通信基础
课本章节标题 努力要记住的内容 仪器名 一段话里的【关键字】 图例 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
备注:多为口诀和理解
高频考点 说明 次高频考点 P111-----写不下了,去翻书本吧
交换的信息:
“控制用户网络”
用户信息 控制信息 网络管理信息 终端节点 构成:--通信网核心设备 交换节点 构成:---
反过来:近端串音增大
光缆、电缆 特点应用 P70
束管式 骨架式 接入网用蝶形引入光纤
【近端串音、衰减、结构回波损耗】等指标油提高
PTN 分组传送网 Packet Transport Network
跳转 【波长1mm-1m】【频率300M-300GHz】 视距传播 50km 端站 SDH微波中继通信组成 枢纽站 分路站 中继站 天线增益 微波天线参数 (一般是个锅盖)
优越的【偏振模色散系数】
G653
日本人使用
3-安倍晋三-日本
1550nm色散为零==》不利于WDM传输
有微量色散是好事儿,四波混频会减小
G654 单模光纤
海底光缆
4-海四
1310nm色散为零 1550nm衰减最小,为工作波长 适合长距离
网络基础与通信
![网络基础与通信](https://img.taocdn.com/s3/m/4648acb1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d0.png)
网络基础与通信1. 概述网络基础与通信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
随着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网络基础和通信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将从网络基础、通信技术、网络安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论述。
2. 网络基础2.1 网络结构网络结构是构建网络的基础,它包括客户端、服务器、路由器等组成部分。
客户端负责向服务器发送请求和接收响应,服务器则负责处理请求并返回相应的数据。
而路由器则是网络中数据传输的关键节点,负责将数据包从发送方路由到接收方。
2.2 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网络通信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规定了数据传输的格式和规范。
常见的网络协议有TCP/IP协议、HTTP协议、FTP协议等。
TCP/IP协议是互联网上数据传输的核心协议,而HTTP协议则是Web 上常用的协议。
3. 通信技术3.1 有线通信技术有线通信技术是传统的通信方式,包括光纤通信、电力线通信等。
光纤通信利用光纤传输数据,具有高带宽、抗干扰性能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长距离通信。
电力线通信则是利用电力线传输数据,可以实现在家庭和办公环境中的网络接入。
3.2 无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通信方式,包括蓝牙、Wi-Fi、4G等。
蓝牙技术适用于近距离通信,如蓝牙耳机与手机之间的连接。
Wi-Fi技术则适用于局域网内的无线接入,让用户可以无线地访问互联网。
而4G技术则是目前主流的移动通信技术,提供了更高的传输速度和更稳定的网络连接。
4. 网络安全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应用,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网络安全涉及到保护网络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常见的网络安全措施包括防火墙、加密传输、访问控制等。
此外,及时更新软件和操作系统也是保护网络安全的重要步骤。
5. 未来发展趋势未来,随着物联网、5G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基础和通信技术将迎来新的变革。
物联网将使各种设备联网,实现更智能化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而5G技术将提供更快速的网络连接和更低的延迟,为各种应用场景提供更好的体验。
通信网基础
![通信网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1c15abc5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46.png)
通信网基础一、概述通信网基础是指网络通信系统中的底层基础设施,为数据传输提供了基本的支持和功能。
通信网基础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传输层。
本文将分别介绍这些层级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二、物理层物理层是通信系统中最底层的层级,主要负责传输原始的比特流。
物理层包括了传输介质、传输速率、编码方式等几个关键要素。
2.1 传输介质传输介质是指数据传输的载体,可以是铜线、光纤、无线电波等。
不同的传输介质有不同的传输特性和传输速率。
选择合适的传输介质可以提升通信质量和速度。
2.2 传输速率传输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比特数。
传输速率越高,数据传输越快。
常见的传输速率有bps、Kbps、Mbps和Gbps 等。
2.3 编码方式编码方式是将数据转换为比特流的方法。
常见的编码方式有非归零码、曼彻斯特编码、差分编码等。
选择合适的编码方式可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三、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之上构建了一个可靠的数据传输通道。
数据链路层负责将原始的比特流划分为数据帧,并添加控制信息,用于进行错误检测和纠正。
3.1 数据帧数据帧是数据链路层传输的基本单位。
数据帧由数据部分和控制信息部分组成。
控制信息包括帧起始符、帧结束符、帧序号等。
3.2 错误检测和纠正数据链路层通过添加校验位来实现错误检测和纠正。
常用的校验位有循环冗余检验(CRC)和海明码等。
校验位可以帮助接收端检测和纠正传输过程中发生的错误。
四、网络层网络层负责将数据从源节点传输到目的节点。
网络层通过选路协议和路由表等方式,为数据选择合适的传输路径。
4.1 选路协议选路协议是网络层的主要功能之一。
常见的选路协议有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
静态路由是管理员手动配置的路由信息,适用于网络结构稳定的环境。
动态路由是根据网络中的拓扑结构和链路状态自动计算出的路由信息,可以适应网络中的变化。
4.2 路由表路由表是记录了网络中不同节点之间的路由信息的表格。
路由表中包含了目的网络地址、下一跳地址和出接口等信息。
网络通信基础知识大全
![网络通信基础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03adcb28ddccda38376bafd2.png)
一、名词解释:1.SP,CP,ITSP分别指什么?SP:Service Provider,服务提供商。
CP:Content Provider,内容提供商。
ITSP:IP电话服务商2.FXS,FXO名词解释FXS:外围交换用户话机接口是将模拟线路传输到话机的埠。
换句话说,就是传送拨号音,电池电流以及响铃电压。
FXO:外围交换局接口是接受模拟线路的埠。
它是电话或传真机,或模拟电话系统上的插口,用来传输挂机/摘机指示(回线闭合)。
由于FXO端口附着于装置上,如传真机或电话机,所以这种装置通常被称为“FXO装置”。
3.SIP名词解释SIP是一个应用层的信令控制协议。
用于创建、修改和释放一个或多个参与者的会话。
这些会话可以好似Internet多媒体会议、IP电话或多媒体分发。
会话的参与者可以通过组播(multicast)、网状单播(unicast)或两者的混合体进行通信。
4.NAT名词解释网络地址转换(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属接入广域网(WAN)技术,是一种将私有地址转化为合法IP地址的转换技术,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Internet接入方式和各种类型的网络中。
NAT 的实现方式有三种,即静态转换Static Nat、动态转换Dynamic Nat 和端口多路复用OverLoad。
5.QoS的用途QoS的英文全称为"Quality of Service",中文名为"服务质量"。
QoS是网络的一种安全机制, 是用来解决网络延迟和阻塞等问题的一种技术。
在正常情况下,如果网络只用于特定的无时间限制的应用系统,并不需要QoS,比如Web应用,或E-mail设置等。
但是对关键应用和多媒体应用就十分必要。
当网络过载或拥塞时,QoS 能确保重要业务量不受延迟或丢弃,同时保证网络的高效运行。
QoS 具有如下功能:1)分类分类指具有QoS的网络能够识别哪种应用产生哪种数据包。
通信网络基本知识
![通信网络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31266c14b73f242326c5f5d.png)
1.2.2 通信网的分类(10/ 19 )
业务网介绍
数据网
广域网(WAN :Wide Area Network)
覆盖范围:几公里~几千公里 组成:
终端设备:计算机或各类终端; 节点交换设备:节点交换机,功能包括组/拆信息传送单
元、路由选择、流量控制、网络的维护和管理…… 传送设备:集中器、复用器、调制解调器、线路。 拓扑结构:骨干网络采用分布或网状结构;基层网与本地网 采用树型或星型连接。
业务网介绍
电话网:
传输设备:分为本地回路与干线。
本地回路:连接电话局和客户楼群设备,多采用双绞线,新设
备多采用光缆;
干线:传送由很多用户产生的话务量,可采用双绞线、同轴电
缆、微波、卫星、光纤等。
1.2.2 通信网的分类(7/ 19 )
❖ 业务网介绍
用户电报网:传输数字信息,属于非话业务
特点:采用500波特速率传输字符编码,传输效率较 高,具有硬拷贝功能,且无需人员值守。
1.2.2 通信网的分类(16/ 19 )
业务网介绍
移动式通信网
基本结构
大区制:以一个大功率、高天线的基站覆盖整个服务区; 小区制(即蜂窝系统):
将整个服务区划分为若干小区,小 区的形状为正六边形,形似蜂窝, 并在每一小区内设置一个小功率的 仅能有效覆盖本小区的基站。
1.2.2 通信网的分类(17/ 19 )
1.2 通信网
将若干需要通信的设备引至同一
地点,在该点设立交换设备
❖ 通信网概念的引入
1.2 通信网 将各交换设备用线路相连以形成 网络,可以实现更大范围的通信
❖ 通信网概念的引入
1.2 通信网
❖ 通信网概念的引入
定义:通信网就是在一定范围内以 终端设备和交换设备为点,以传输 设备为线,按一定顺序点线相连形 成的有机组合的系统,它可以完成 多个对多个用户间的通信。
网络数通知识点总结
![网络数通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5d44f76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f3.png)
网络数通知识点总结一、网络协议1. 网络协议的概念网络协议是指计算机网络通信中所采用的一种规则和约定,它规定了计算机之间通信的方式、格式和顺序。
网络协议是网络通信的基础,它负责确定网络中数据传输的方式、协议的执行规则、数据传输的格式等。
2. TCP/IP协议TCP/IP是Internet所采用的通信协议,它是由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和IP(Internet Protocol)两个部分组成。
TCP负责建立对等连接,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IP负责将数据包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
3. OSI网络模型OSI是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的缩写,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一个网络通信概念模型。
它将网络通信分为7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每一层都有特定的功能和作用。
4. HTTP协议HTTP是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的缩写,是Web应用中使用的协议,它负责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HTML页面的数据。
HTTP采用的是无状态协议,每一次请求都是独立的,服务器不会保存之前的请求信息。
5. FTP协议FTP是File Transfer Protocol的缩写,是用于在计算机之间进行文件传输的协议。
它包括两种工作方式,分别是主动模式和被动模式。
6. SMTP协议SMTP是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的缩写,是用于在互联网上传输邮件的协议。
它负责将邮件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的邮件服务器。
二、网络设备1. 路由器路由器是用于将不同网络之间互联的设备,它能够根据IP地址和端口将数据包转发到目标网络。
2. 交换机交换机是用于在局域网内进行数据交换的设备,它能够根据MAC地址将数据包转发到目标主机。
3. 集线器集线器是早期局域网中使用的设备,它负责将所有连接到它的主机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局域网。
网络通信知识点总结
![网络通信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b70eb39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fb.png)
网络通信知识点总结网络通信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使两台或多台计算机进行通信的过程。
在当今社会中,网络通信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通过社交媒体进行交流、上网购物、远程办公,还是通过视频会议、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都离不开网络通信技术的支持。
网络通信技术主要涉及数据传输、网络协议、网络拓扑结构、网络设备、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在本文中,将对网络通信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和介绍。
一、数据传输1. 数据传输的基本概念数据传输是指将一定量的数据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在网络通信中,数据传输是指将数据从一个计算机传送到另一个计算机的过程。
数据传输能力是衡量一个网络通信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2. 数据传输的方式数据传输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进行。
有线数据传输一般指通过网线或光纤进行传输,无线数据传输则是指通过无线信号进行传输。
在网络通信中,常见的有线传输技术包括以太网、局域网、广域网等,无线传输技术包括蓝牙、Wi-Fi、4G/5G等。
3. 数据传输的速率数据传输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数据量大小。
通常以位/秒或字节/秒等单位表示。
网络通信中,常见的数据传输速率包括带宽、速率等。
提高数据传输速率是提高网络通信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4. 数据传输的延迟数据传输延迟是指从数据发出到数据到达目的地所经历的时间。
网络通信中,数据传输延迟是衡量网络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包括传输延迟、传播延迟、处理延迟等。
5. 数据压缩与加密数据压缩是指通过一定的算法将原始数据进行压缩,减少数据的存储空间和传输带宽。
而数据加密是指将原始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非法访问或篡改。
二、网络协议1. 网络协议的概念网络协议是指在网络通信中,为了实现数据传输、通信控制、错误检测与恢复、网络管理等功能而制定的一组规则和约定。
网络协议是保证网络通信正常和可靠进行的基础。
2. OSI七层模型OSI(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七层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计算机网络协议体系结构标准,用于定义和分离网络协议的功能。
网信领域知识点总结
![网信领域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6acaf44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ff.png)
网信领域知识点总结一、网络安全1. 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网络安全是指保障网络系统不受非法侵入、防止计算机病毒感染、防范用户信息泄露以及防范网络拒绝服务攻击等一系列技术和管理手段,确保网络的安全与稳定。
2. 网络安全的威胁网络安全问题包括网络钓鱼、网络木马、网络病毒、黑客攻击、勒索软件、信息泄露等多种形式,这些都对网络安全构成威胁。
3. 网络安全的保护网络安全保护的手段包括建立完善的防火墙、加密通信、安全策略、入侵检测和防范系统等,以保障网络的安全。
二、网络管理1. 网络管理的概念网络管理是指对网络设备、网络资源和网络性能等进行管理和监控,确保网络正常运行和高效管理。
2. 网络管理的方法网络管理的方法包括监控、配置、故障管理、性能管理等多种手段,以保障网络设备和资源的正常运行。
3. 网络管理的工具网络管理工具包括网络管理软件、网络监控设备、网络管理平台等,这些工具能够帮助网络管理员更好地进行网络管理和运维。
三、网络技术1. 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网络通信的规范,包括TCP/IP协议、HTTP协议、FTP协议等多种协议,是网络通信的基础。
2. 网络架构网络架构是指网络系统的结构和组织方式,包括云计算、分布式系统、集中式系统等各种架构形式,能够满足不同的网络需求。
3. 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网关、防火墙等,这些设备是构建网络的基础设施,能够实现网络通信和数据传输。
4. 网络技术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技术不断地发展和演进,包括5G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这些技术将对未来的网络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四、互联网思维1. 互联网思维的特点互联网思维是指一种开放、创新、共享和平台化的思维方式,强调用户需求、快速迭代和持续创新。
2. 互联网思维的价值观互联网思维的价值观包括用户至上、分享共赢、开放合作、创新进取等,这些价值观是互联网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3. 互联网思维的应用互联网思维的应用包括创业创新、产品设计、营销推广、运营管理等多个方面,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
通信网络基础知识梳理
![通信网络基础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a8a87137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8e.png)
通信网络基础知识梳理一、相关概念无源器件:指工作时不需要外部能量源的器件,电容电阻等有源器件:指工作时需要外部能量源的器件,该器件有个输出,并且是输入信号的一个函数,1ED、比较器等高频通信的好处:1、无线通信中,为获得较高辐射效率,天线尺寸必须与波长差不多,因此只有高频(短波长)信号能满足要求。
2、可把多个基带信号搬移到不同的频段的载波信号上,实现信道复用,提高信道利用率。
3、频率越高,衰落越大,因此对基站的发射机有更高要求,同时其频段内用户数量少,抗干扰能力自然更好。
模拟通信系统两种基本变换:1、发送端消息转换为电信号,接收端作逆变换2、基带信号变换为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即调制和解调基带信号:频谱从零频附近开始的原始信号,如语音信号频谱300~3400Hz,图像信号频谱0"6MHz带通信号:基带信号经调制后都具有带通特性,故称带通信号带宽与宽带:带宽定义一:两频率间的差值,即某个特定频率成分占据的频率范围。
带宽定义二:单位时间内,通信网络中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传输的数据量。
数字通信(二进制)带宽的计算公式是时钟频率*总线位数/8比特率和波特率:波特率:每秒传输码元个数(批注:每个码元可以取2、4、8...个可能值)比特率:每秒传输的二进制位数.单位bps两者关系:(比特率)S=(波特率)B1og2N(码元可能值的个数)讨论带宽时,一般采用波特率,讨论线路实际传输数据的能力时,一般采用比特率.宽带是相对窄带而言的,一般带宽较大,能满足一般需求的通信网络称为宽带.PCMzpu1secodemodu1ation,脉冲编码调制。
对音频、图像、视频信号的离散化、数字化的一种编码方式,由取样、量化和编码三个基本环节构成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从原理上讲,并行通信拥有更多数据线,理应拥有更高的信息传输能力。
但现实并非如此,因为并行传输的前提是各路信号同一时序传播且同一时序接收,时钟频率过高时各路信号难以合拍,布线稍有差异就会引起错误。
《网络通信基础》课件
![《网络通信基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beb445e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bd.png)
深入了解开放系统互联模型(OSI)的七个分层,并了解每个层次的功能。
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传输层 会话层
表示层
应用层
负责传输数据比特流,如电缆或无线信号。
负责将数据分组打包成数据帧,以便在物理层 上传输。
负责将数据包从源主机路由到目标主机。
提供端到端的通信,确保数据可靠地传输。
建立和维护网络会话,管理数据的传输顺序和 同步。
DNS
探索域名系统(DNS)的查询 过程,将域名解析为 IP 地址。
SMTP
了解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SMTP)的工作原理,以便 发送电子邮件。
网络安全与技术预测
探索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了解常见的网络攻击类型,并展望未来网络通信的发展。 1. 网络攻击 2. 加密和认证 3. 大数据和物联网 4. 5G技术
HTTP
学习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的工作原理 和常见应用场景。
SMTP
探索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它是电 子邮件发送的基本协议。
DNS
了解域名系统(DNS)如何将域名解析为 IP 地址,使您可以通过网址访问网站。
FTP
介绍文件传输协议(FTP),它使您能够在 网络上传输文件。
OS I模型
网络传输层
1
TCP
介绍传输控制协议(TCP)的可靠数据传输和流种无连接的传输协议,用于快速传输数据。
3
ICMP
探索 Internet 控制报文协议(ICMP),用于在网络中传递调试和错误信息。
网络应用层
HTTP
了解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如何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 输 Web 页面。
将数据从应用程序格式转换为在网络上传输的 格式。
提供用户接口,使应用程序能够访问网络服务。
网络基础复习知识点总结
![网络基础复习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6501100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b0.png)
网络基础复习知识点总结1. 网络基础概念1.1 网络的定义网络是连接在一起的多个计算机,它们可以相互通信和共享资源,比如数据、文件、打印机等。
网络的目的是可以让用户方便地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1.2 网络的分类网络可以按照规模、传输媒介、拓扑结构、所属机构等分类。
按规模可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等;按传输媒介可分为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等;按拓扑结构可分为星型、总线型、环型等;按所属机构可分为公共网络和专用网络等。
2. OSI七层模型2.1 OSI模型介绍OSI模型是一种用来理解、描述和设计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框架。
它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共分为七层。
每一层对网络通信的某一个方面负责,各层之间通过接口定义交互协议进行通信。
2.2 OSI七层模型的各层功能① 物理层(Physical layer):负责传输比特流,定义包括电气、机械和功能接口的规范。
常见设备有中继器、集线器。
②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在物理介质上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负责物理地址的识别、流控、错误检测和纠正等。
常见设备有网桥、交换机。
③ 网络层(Network layer):负责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寻址和路由选择等。
常见设备有路由器。
④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提供端到端的通信,负责数据分段和重组、流量控制、错误检测和纠正等。
常见协议有TCP和UDP。
⑤ 会话层(Session layer):控制用户会话的建立、维护和释放,管理用户对话和数据传输的时间。
主要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连接。
⑥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负责数据的翻译、加密、解密、压缩和解压缩等数据格式转换,确保信息能够被接收方正确解释。
⑦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为用户提供网络服务。
包括各种应用软件和网络服务,比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远程登录等。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的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bb5e8c9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9f.png)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的知识点总结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它涉及到了许多重要的概念和技术。
本文将对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
一、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和其他设备通过通信线路互连起来,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2. 网络拓扑结构: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总线型、环型、星型、树型和网状型等,每种结构都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
3. 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实现通信的规则和约定。
常见的网络协议有TCP/IP协议、HTTP协议、FTP协议等。
二、计算机网络的层次结构1. OSI参考模型:OSI参考模型是一种将计算机网络分为七层的抽象模型,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每一层都有不同的功能和责任。
2. TCP/IP模型:TCP/IP模型是实际应用最广泛的网络层次结构,它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三、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1. 数据传输方式:常见的数据传输方式有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
单工只能单向传输数据,半双工可以双向传输但不能同时进行,全双工可以同时进行双向传输。
2. 数据交换方式:数据交换方式包括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
电路交换在通信开始前需要建立一条专用的物理连接,报文交换将数据分成固定长度的报文进行传输,分组交换将数据分成较小的数据包进行传输。
3. 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常用的方法有检错、重传和流量控制等。
四、常见的网络协议和技术1. IP协议:IP协议是互联网上最常用的网络协议之一,它负责将数据包从源主机传输到目标主机。
2. TCP协议:TCP协议是一种可靠的传输协议,它负责将数据分割成报文段,并通过网络将其传输到目标主机,然后再将其重新组装成完整的数据。
3. HTTP协议:HTTP协议是一种应用层协议,它定义了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规则,常用于传输超文本和其他资源。
通讯基础必学知识点
![通讯基础必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d814841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92.png)
通讯基础必学知识点1. 通信基本原理:通信基本原理包括信息的编码与调制、信道的传输与传播、信号的解调与解码等方面。
编码与调制是将数字信息转换成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的过程;信道的传输与传播是指信号在通信介质中传输的过程;信号的解调与解码是将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转换成数字信息的过程。
2. 信道与信噪比:信道是指信息传输的媒介,可以是电磁波在空间中传播的介质,也可以是电缆、光纤等导体。
信道的质量可以用信噪比来衡量,信噪比是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之比,用来描述信号与噪声的相对强弱程度。
3. 数字通信技术:数字通信技术是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以数字信号进行传输和处理的通信技术。
数字通信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误码率低、传输容量大等优点。
常见的数字通信技术包括调幅、调频、调相、多址技术等。
4. 通信协议:通信协议是指计算机或通信设备之间进行通信时所遵循的规则和约定。
通信协议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等不同层次的协议。
常见的通信协议有TCP/IP协议、HTTP协议、FTP协议等。
5. 信号与系统:信号与系统是指信号的产生、传输、处理和分析等过程与方法。
信号可以是连续时间信号或离散时间信号,系统可以是连续时间系统或离散时间系统。
信号与系统理论是通信系统设计和信号处理等领域的基础。
6. 调制与解调技术:调制与解调技术是将数字信息转换成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的过程,以及将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转换成数字信息的过程。
常见的调制与解调技术包括调幅调制(AM)、调频调制(FM)、调相调制(PM)等。
7. 无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红外线等无线介质进行信息传输的技术。
常见的无线通信技术包括无线电通信、移动通信、卫星通信、蓝牙通信、红外线通信等。
8. 数据压缩与编码:数据压缩与编码是将冗余信息从数据中去除,减小数据量的过程。
数据压缩与编码可以将数据表示得更紧凑和有效,节省存储空间和传输带宽。
常见的数据压缩与编码技术包括哈夫曼编码、算术编码、字典编码等。
通信基础知识点总结
![通信基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4a0987d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af.png)
通信基础知识点总结一、通信基础概念通信是信息传递的过程,通过某种媒介将信息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
通信的基本概念包括信号、噪声、通道和编解码等。
1. 信号:信号是携带信息的载体,可以是声音、文字、图像等形式。
信号可以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两种类型。
2. 噪声:噪声是指干扰信号传输和接收过程的外部干扰,会使得信号受到损坏或变形。
3. 通道:通道是信号传输的媒介,可以是空气、电缆、光缆等传输介质。
4. 编解码:编解码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或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以便在不同的媒介上进行传输。
二、通信基础理论通信基础理论包括了调制解调、信道编码、数字通信系统和多路复用等内容。
1. 调制解调:调制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解调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常见的调制方式包括频率调制、相位调制和振幅调制。
2. 信道编码:信道编码是为了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而对信号进行编码,常见的信道编码方式包括海明码、卷积码和纠错码等。
3. 数字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是指通过数字信号进行通信的系统,数字通信系统包括了调制解调、信道编码、数字调度等技术。
4. 多路复用:多路复用是指在同一通信信道上传输多个信号,包括时分多路复用、频分多路复用和码分多路复用等技术。
三、通信传输技术通信传输技术包括了有线传输技术和无线传输技术。
1. 有线传输技术:有线传输技术包括了电缆传输、光纤传输和同轴电缆传输等。
2. 无线传输技术:无线传输技术包括了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和移动通信等。
四、网络通信基础网络通信基础包括了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协议和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等内容。
1. 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了总线型、星型、环形、网状和混合型等多种网络连接方式。
2. 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之间进行通信的规则和标准,常见的网络协议包括了TCP/IP协议、UDP协议和HTTP协议等。
3.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是进行数据帧传输的层次,包括了介质访问控制、逻辑链路控制等功能。
网络通信基础(入门知识总结)
![网络通信基础(入门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1fd2424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a8.png)
网络通信基础(入门知识总结)网络通信基础什么是网络?答:网络由若干个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链路组成,代表许多对象及其相互关系。
网络是信息传递、接收和共享的虚拟平台,通过网络将各个点、面、体的信息联系在一起,从而实现这些资源的共享。
网络是人类发展史上最重要的发明,推动了科技和人类社会的发展。
通信:信息的传递过程数据通信网络:由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无线控制器、无线接入点、个人电脑、网络打印机、服务器等设备组成的通信网络。
功能:数据通信网络的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实现数据互通交换机:离最终用户最近的设备,用于最终用户接入网络和交换数据帧。
—终端设备(PC、服务器等)网络接入—二层交换防火墙:一种网络安全设备,用于控制两个网络之间的安全通信。
它通过监控、限制和改变穿越防火墙的数据流,尽可能地从外部屏蔽网络内部的信息、结构和运行,从而实现网络的安全保护。
—隔离不同安全级别的网络—实现不同安全级别的网络之间的访问控制(安全策略)—用户身份认证—实现远程接入功能—实现数据加密及虚拟专用网业务—执行网络地址转换—其他安全功能路由器:网络层设备,可以在Intel中进行数据报文转发。
路由器根据所受到的报文的目的地址选择一条合适的路劲,将报文传送到下一个路由器或目的地,路径最后的路由器负责报文送交目的主机。
—实现同类型网络或异种网络之间的通信—隔离广播域—维护广播域—维护路由表、运行路由协议—路径(路由信息)选择、IP报文转发—广域网接入、网络地址转换—连接通过交换机组建的二层网络网络按地理覆盖范围划分:1.局域网(LAN):—在某一地理区域内由计算机、服务器以及各种网络设备组成的网络。
局域网的覆盖范围一般是方圆几千米以内。
—典型的局域网:一家公司的办公网络、一个网吧的网络、一个家庭网络等2.城域网(MAN)—在一个城市范围内所建立的计算机通信网络。
—典型的城域网:宽带城域网、教育城域网、市级或省级电子政务专网等。
3.广域网(WAN)—通常覆盖很大的地理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
网络通信实务知识点总结
![网络通信实务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2e9eb03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13.png)
网络通信实务知识点总结网络通信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使得人们能够跨越时空的障碍进行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和合作互动。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通信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对网络通信的实务知识有着较高的要求。
本文将总结网络通信实务的知识点,包括网络通信的基础知识、网络通信的协议与技术、网络通信安全等方面,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网络通信。
一、网络通信的基础知识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是互联的计算机集合,通过通信线路和设备实现信息交换的系统。
它包括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等不同范围的网络。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包括网卡、路由器、交换机、网桥、集线器等设备,它们通过传输介质将数据包进行传输和交换。
2.网络拓扑结构网络的拓扑结构是指计算机网络中各节点之间的物理或逻辑连接关系。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网状型等。
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对网络的性能、可靠性、扩展性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影响。
3.IP地址和子网掩码IP地址是互联网中设备的标识,它使用32位的二进制数来表示,通常以十进制的形式表示。
IP地址分为IPv4和IPv6两种,其中IPv4地址使用32位表示,IPv6地址使用128位表示。
子网掩码是用来指示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的边界的掩码,用来划分网络和主机地址。
4.网络层次结构网络按照功能不同,可以分为七层结构的OSI模型和四层结构的TCP/IP模型,两者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各有不同。
OSI模型包括物理层(第一层)、数据链路层(第二层)、网络层(第三层)、传输层(第四层)、会话层(第五层)、表示层(第六层)和应用层(第七层)。
TCP/IP模型包括网络接口层(第一层)、网络层(第二层)、运输层(第三层)和应用层(第四层)。
5.数据传输技术数据传输技术是网络通信的重要基础,包括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两种方式。
有线传输技术包括以太网、令牌环、FDDI等,无线传输技术包括WiFi、蓝牙、ZigBee等。
网络必学的知识点总结
![网络必学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f5ad69d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f1.png)
网络必学的知识点总结一、网络基础知识1. 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是由若干个计算机和其他网络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在一起,实现信息互联互通的系统。
网络的基本组成包括计算机、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以太网线、无线网络等。
2. 网络的基本原理网络的基本原理包括数据传输、数据交换和网络拓扑结构。
数据传输是指网络中数据的传送过程,数据交换是指网络中数据的交换过程,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设备之间的物理连接方式。
3. 网络的协议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用于通信的一套规则,包括TCP/IP协议、HTTP协议、FTP协议、SMTP协议等。
了解网络协议对于理解网络的运行机制很有帮助。
4. 网络设备网络设备是指用于连接和交换数据的硬件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网卡、无线网卡等。
了解网络设备的功能和用途有利于网络的搭建和维护。
5. 网络连接网络连接是指计算机和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有线连接和无线连接。
了解网络连接的方式有利于实现网络的搭建和扩展。
6. 网络地址网络地址是指网络中设备的唯一标识,包括IP地址、MAC地址等。
了解网络地址对于网络通信和管理很有帮助。
7. 网络拓扑网络拓扑是指网络中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等。
了解网络拓扑对于网络的布局和维护很有帮助。
8. 网络传输介质网络传输介质是指网络中数据传输的物理介质,包括以太网线、光纤、无线信号等。
了解网络传输介质对于网络的稳定和速度有很大影响。
9. 网络管理网络管理是指对网络中设备和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包括网络配置、故障诊断、性能评估等。
了解网络管理对于网络的稳定和安全很有帮助。
10. 网络服务网络服务是指在网络中提供的各种应用服务,包括Web服务、邮件服务、文件传输服务等。
了解网络服务对于网络的应用和使用有很大影响。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的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的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729a771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0d.png)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的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在信息传输和交流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的基础知识,包括网络拓扑结构、通信协议以及网络安全等方面。
一、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是指计算机网络中各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和排列方式。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星型、总线型、环形、网状和树状结构。
1. 星型结构星型结构是指将所有节点都连接到一个中心节点的拓扑结构。
中心节点负责转发数据包,其他节点通过中心节点进行通信。
这种结构具有简单、易于管理的优点,但如果中心节点发生故障,整个网络将无法正常工作。
2. 总线型结构总线型结构是指将所有节点都连接到一条公共传输线的拓扑结构。
任何节点发送的数据包都会被传输到所有其他节点。
这种结构可以实现节点之间的快速通信,但如果传输线发生故障,整个网络将瘫痪。
3. 环形结构环形结构是指将所有节点连接成一个环形的拓扑结构。
每个节点将数据包传输到下一个节点,直到到达目标节点。
这种结构具有灵活性和可靠性,但如果某个节点发生故障,整个环形将被中断。
4. 网状结构网状结构是指将所有节点都直接连接到其他节点的拓扑结构。
这种结构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因为即使某个节点发生故障,数据包仍然可以通过其他路径传输。
然而,它的设计和管理相对复杂。
5. 树状结构树状结构是指将所有节点按照层次结构连接的拓扑结构。
顶层节点是根节点,底层节点是叶子节点,中间层节点连接其他节点。
树状结构可以提供高效的数据传输和数据管理,但也容易受到链路中某个节点的影响。
二、通信协议通信协议是一套规则和标准,用于定义计算机和其他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式和数据格式。
常见的通信协议包括TCP/IP协议、HTTP协议和FTP协议等。
1. TCP/IP协议TCP/IP协议是互联网通信常用的协议。
它将数据分割成小的数据包,并通过网络传输到目标节点,然后再将数据包重新组合成完整的数据。
TCP协议负责建立可靠的连接,而IP协议负责定位和路由数据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设备在OSI体系中的位置
网络设备的功能层次
OSI层次
传输层及以上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地址类型
设备
应用程序进程地
网关
址(端口) (协议转换器)
网络地址 (IP地址)
物理地址 (MAC地址)
路由器 (三层交换机)
网桥、交换机 (网卡)
无
中继器、集线器、 (网卡)
2019/9/7
网络通信基础
课程介绍 – 教学目标
《网络通信基础》是网络工程专业的 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了解并掌握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与理 论、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常 见通信协议的原理。
课程介绍 - 学习方法
•从体系结构的角度,系统了解网络通信系统各 个方面的设计问题、通信协议及其理论知识; 对局域网和广域网的技术问题进行了详细的介 绍。
应用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计算机网络接口及其通信设备
各种网络设备实现的功能层次:物理、数链、网络、… 网络接口卡的应用特性和选择; 中继器和集线器:
中继器和集线器的功能? 用集线器组网的特点:冲突域、广播域、带宽
网桥和交换机:
传统以太网存在的问题? 网桥和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二者的区别? 用网桥和交换机组网的特点:冲突域、广播域、带宽
网桥 DL
PHY PHY
主机2 应用层 传输层 互连网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2019/9/7
网段1
网段2
page 12
路由器的概念结构
路由器
主机1 应用层 传输层 互连网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路由器 互连网层 DL DL PHY PHY
主机2 应用层 传输层 互连网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2019/9/7
page 10
中继器(集线器)的概念结构
中继器(集线器)
主机1 应用层 传输层 互连网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中继器 PHY
主机2 应用层 传输层 互连网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2019/9/7
网段1
网段2
page 11
网桥(交换机)的概念结构
网桥(交换机)
主机1 应用层 传输层 互连网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一个广播域包含一个或多个冲突域
2019/9/7
page 8
网络分段示意
冲突域/广播域 HUB
总带宽: BW 结点带宽: BW/8
独立的冲B
广播域
HUB
交换机只能分隔冲突域,但不能分隔广播域
2019/9/7
总带宽: BW*2 结点带宽: BW/4
独立的冲突域
14
•广域网
广域网的技术特征、典型的WAN技术(PSTN网络、 PPP协议)。
•Internet
主要介绍了Internet和TCP/IP协议的的基本概念,网际 层协议,Internet提供的服务及应用。
15
路由器:
路由器在网络互连中的作用?
各种网络设备之间的区别。
2019/9/7
page 6
以太网卡的类型
2019/9/7
page 7
三个基本概念
广播
向网络上的所有设备发送数据
广播域
网络上所有能够接收到同样广播分组的设备的集 合
冲突域
网络中的一部分,以网桥、交换机或者路由器为 边界,在冲突域中任意两台主机同时发送数据都 会产生冲突
子网1
子网2
page 13
•局域网
局域网的体系结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及两个子 层)
局域网的特点以及局域网具有的技术特征。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CSMA/CD、Token Passing 以太网的工作原理,MAC地址。 局域网的扩展:在不同层次上实现的优缺点? 高速局域网技术:快速以太网、千兆/万兆以太网。
•本课程理论性强,要补充阅读相关参考资料, 还要参考一些网络工程和技术方面的资料,理 论联系实际,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课 程介绍
-主要教学内容
•数据通信的基本知识
-数据通信的概念、数据通信系统、数据调 制与编码、多路复用技术、数据交换、传输 介质、差错检测等。
•层次化的网络体系结构
-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RM) - TCP/IP体系结构 - OSI和TCP/IP的主要层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