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诗答题技巧
高考现代文 文言文 古诗词答题技巧
![高考现代文 文言文 古诗词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041d5351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37.png)
高考现代文文言文古诗词答题技巧
1.现代文阅读:
(1) 仔细阅读题目和文章,理解题意和文章主旨。
(2) 找准答题区间,确定答案要点。
(3) 组织简洁、准确、有条理的语言来回答问题。
(4) 注意字迹工整,避免错别字。
1.文言文阅读:
(1) 浏览全文,了解大意。
(2) 针对不同题型,运用相应技巧。
比如,对于实词题,可以根据上下文推断词义;对于虚词题,可以比较不同选项的异同,记忆固定搭配。
(3) 注意断句,理解句子含义和作用。
(4) 关注细节,如时间、地点、人物等,有助于理解文章。
1.古诗词鉴赏:
(1) 读题目、读注释、读作者、读正文。
(2) 把握意象,理解情感。
意象是诗人用来表达情感或思想的形象,如月、梅、柳等;情感是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或感情。
(3) 品味语言,分析技巧。
古诗词的语言简洁、凝练,需要仔细品味。
同时,古诗词也讲究技巧,如比喻、拟人、借景抒情等。
(4) 注意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表现手法如对比、烘托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技巧还需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高中古诗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高中古诗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ad03b235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22.png)
高中古诗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高中古诗文阅读理解是高考语文的重要部分,掌握答题技巧可以提高得分率。
以下是一些答题技巧:1. 理解古诗文的基本内容:先通读全文,理解作者表达的主题、情感和思想。
抓住关键词和句子,注意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 注意诗文的表达方式:古诗文通常采用象征、比喻、拟人等手法,理解这些手法有助于理解诗文的深层含义。
3. 把握诗文的层次结构:读诗文时,要注意其层次和结构,这对于理解文意和作者的意图非常关键。
4. 多做习题:做习题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方法。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习题进行练习,例如历年的高考试题。
5. 积累基础知识:古诗文阅读理解需要一定的古汉语基础知识,如词汇、语法、修辞等。
平时可以积累一些这方面的知识。
6. 掌握常见的古诗文意象:古诗文中有很多常见的意象,如“月”代表思乡,“柳”代表送别等。
掌握这些常见的意象,有助于理解诗文的深层含义。
7. 注重整体把握:不要过于纠结于个别词句,要从整体上理解诗文的主题和情感。
8. 善于总结答题规律:通过对练习和考试的总结,可以发现一些常见的答题规律,例如对于表达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可以从文章中的关键词、表达感情色彩的词或句子入手。
9. 答题要有条理:在答题时,要注意条理性,按照题目的要求和答案的逻辑顺序进行回答。
10. 多读多背:平时可以多读一些古诗文,培养语感,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同时也可以通过背诵一些经典名篇,加深对古诗文的理解。
总之,掌握古诗文阅读理解的技巧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实践。
从基础知识的积累到实际练习的运用,每一步都不可忽视。
希望以上建议能对你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及套路模板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及套路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70087bb23186bceb18e8bb37.png)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及套路模板(一)把握思想内容的一般方法( 写什么内容,抒什么感情)1 、审标题,搜取信息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些诗歌题目就交待了很多信息。
如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题目交待了内容(送别)、时间、对象;张籍的《秋思》,题目点名了感情基调;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题目暗示了内容。
幽:深远,僻静,隐蔽的,不公开的。
这些都能帮助考生答题。
2 、看作者,知人论世高考大都选名家作品,这些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作品风格,或豪放,或沉郁,或清丽,或哀婉。
知其人,晓其风格,对其作品的理解也就容易得多。
读苏轼的“大江东去”,自然要理解其“豪放语”,读李清照的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自然不会说它“直抒胸臆”,因为作者属婉约派,特点是曲折委婉、含蓄隐约而又寓意隽永、细腻缠绵。
3 、品局部,抓住关键高考题往往从关键词语(诗眼)出发,提摄全篇,这其实正好是读诗的一个突破口。
上文已谈及,此不赘述。
4、看注释,破解难点高考试卷为了降低试题难度,命题者往往有意识的在诗歌后面给出一些注释。
一方面是对文中的难点进行解释,一方面对诗歌所涉及的历史环境进行必要的说明。
对这些内容,学生们在做题时,必须给以足够的重视,因为这往往是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关键。
5 、抓整体,全面参照一抓全文意象情感(上文已谈)。
二抓尾联末句。
在前文叙事写景的基础上,最后抒情议论,画龙点睛,这是中国诗歌的一大特色。
尾句(联 )通常担负着表情达意的作用,如李商隐的《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最后一联,明显地透露出了作者对贾生的同情和对孝文帝的讽刺。
三抓诗后及题干中的补注和交代,往往可以了解其写作背景、写作目的及某些词语的含义。
(二)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一般方法(怎样写的 )第一,了解常用修辞方法的作用。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高考语文古诗文解题技巧总结大全
![高考语文古诗文解题技巧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ea96840c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08.png)
高考语文古诗文解题技巧总结大全在高考语文学科中,古诗词鉴赏赏析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考语文古诗文解题技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高考语文古诗词答题技巧技巧1:准确解读文本在了解“诗家语”多省略、多倒装特点的基础上,抓关键点:(1)上看:看诗歌题目,圈出题眼,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再看作者,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2)下看:看注解提示,了解诗歌的背景,寻找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线索(3)中看:看全诗主体,每句圈出句眼,特别注意表现情感的形容词和副词。
后部分一般运用议论、抒情手法,是诗的主旨技巧2:明确答案构成要点(1)采用的写作手法(2)手法揭示内容:结合诗句,分析该手法写出了意象(人,物,景)的什么特点,或抒发(突出了)什么思想感情(哲理)(3)所起的作用:该写法在内容或形式上起到的作用语文古诗高考答题技巧抓住诗歌的人生经历比如,2001年春考的第(四)题,试卷中选择的是唐朝“诗圣”杜甫的五言格律诗《月夜忆舍弟》。
从该诗中的“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这四句话,我们就可以知道此诗是写于八年“安史之乱(755——763)”期间的。
乾元二年(759年)之秋,48岁的杜甫带着家眷,跟着唐肃宗李亨出逃到秦川(今甘肃天水县)。
而他的三个亲弟弟杜颖、杜观、杜丰,却散落在山东、河南一带。
整首诗的前四句是写“惨景”,后四句是写“惨情”。
八年的动乱,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所以杜甫借这首诗来反映一个时代。
由此,我们完全可以根据杜甫的这段人生经历,撰写出这样一篇鉴赏分析短文:“全诗借景抒情、感物伤怀、思乡怀亲:先以‘戍鼓’、‘雁声’、‘白露’等词语,描绘出一幅浓重悲凉的边塞秋景图;继以‘弟散’、‘无家’、‘断书’等历史实况,揭示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国破家亡、妻离子散’的严重后果,表达诗人此时内心凄哀痛心、颠沛飘流的焦虑不安、忧国忧民之情。
”抓住诗歌的背景提示比如,2001年秋考的第(四)题,试卷中选择的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高中语文古诗词答题技巧模板
![高中语文古诗词答题技巧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b9a47dd1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9b.png)
高中语文古诗词答题技巧模板一、怀古诗词,思想内容常是1.通过昔盛今衰,古今变化来借古讽今;2.世事变迁,物是人非的伤感。
3.通过赞扬古人的英雄事迹,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及自己的壮志难酬的苦闷。
二、山水田园诗。
景物描绘方法:1.视觉角度。
绘形绘色,角度变化。
2.感官角度。
动静融合,以动衬静或以晴衬动。
3.细致程度。
白描,工笔等。
4.利害融合,正裹凸现。
表达对现实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三、初恋诗。
常用抒情方法,轻易抒情,间接抒情,想象M18x。
常见情感:依依惜别,难舍难分,激励劝勉,表达深厚情谊,解释倾吐胸中激愤或表明心志。
1.必须学会圈圈点点,因为第i卷采用答题卡,圈点就是可以的。
把人物、主要事件划一划出。
2.要先读文言文的最后一题,即内容的概括分析题。
这个题实质上可称为“文言文的白话译文”,它对人物、对全文内容、对事件的分析都十分清楚明了。
所以先读了此文.就相当于读了译文之后.再去看原文.事半而功倍。
3.必须利用原文推测词义。
不要想当然,必须调动自己头脑中的`科学知识储备。
4.文言文的翻译,要先看此句前面的文字含意.因为上下文是最好的提示。
前面的句子理解了,后面的句子自然会水到渠成。
5.除了常用的文言实词以外(大纲规定的个),还要在备考看看课本中注解的其他文言实词,只看看注解即可。
6.文言虚词要在“而、与、乃、其、所、为、焉、以、因、于、则、之”等常用词语上,再复习一下。
四、咏物言志诗品酒方法1、“读清”全诗。
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4、体会诗人手法的谨严。
五、思乡怀人诗鉴赏方法①初读全诗,整体认知,确认情感类别。
②抓关键句,挖掘字词,初悟情感。
③把握住意象,构筑图景,再哉情感。
④根据题目,组织语言,形成答案。
六、边塞诗的主要特点:(1)内容:边塞风光(奇丽壮阔)统治者 ( 穷兵黩武)将士 (生活艰苦)(2)情感:对家乡思乡念亲;对友人花雨伤感;报国豪情;壮别感奋(3)风格——雄壮豪迈。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总结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5495826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34.png)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总结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总结想答好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就要会用正确的答题技巧和了解诗歌鉴赏用到的常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及必备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仅供参考。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1:知人论世无论是古典诗词还是现代诗歌,作品常常会渗透作者的经历以及思想感情。
所以欣赏诗歌之前,首先要对作者的时代背景,人生经历和思想感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就拿赏读李白和杜甫的诗歌来说,一个是经历盛唐的辉煌,一个是目睹了唐朝由盛而衰。
这两种不同的经历,造就了富有不同情感气质的诗人:豪放飘逸、浪漫不羁的李白,沉郁顿挫、忧国忧民的杜甫。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2:了解诗歌的各种题材写景抒情的田园诗歌。
代表人物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还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王维。
这类诗歌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
怀古咏史诗歌。
这类诗歌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如杜牧的《泊秦淮》,又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托物言志诗歌。
刘熙载在《艺概》中曾说过“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
这类诗歌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的一类诗歌。
羁旅行役诗。
用诗歌的形式反映客居异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辛苦并引发对亲人的思念,对故乡的思归,对自我人生如寄处境的感慨等内容的诗歌。
张继的《枫桥夜泊》,温庭筠的《商山早行》都是此类诗歌。
闺怨诗歌。
闺怨诗以女性心态为描写对象,有浓重的感伤色调,细腻的心理描写。
从创作特色上说,闺怨诗从整体而言,都呈现出一种婉约缠绵幽怨感伤之美,悠长含蓄,有无尽之味。
如王昌龄的“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就属于此类。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3:熟悉诗歌的意象,了解诗歌的意境中国古典诗歌强调意象和意境。
意象就是出现在诗歌中的主观感情的物象。
高中语文诗词鉴赏答题技巧完整版
![高中语文诗词鉴赏答题技巧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fbec3ff758f5f61fb7366632.png)
高中语文诗词鉴赏题答题技巧——阿璃整理一、答题基本方略1.把握标题,参照内容,明确类别、中心。
2.捕捉意象,形成画面,初步理解形象特点。
3.审读题干,明确要求,准确定位(考查对象:内容、方法、语言;局部、整体)。
二、基本考查内容及对应答题点(一)表现手法(抒情言志描写的手段、技巧、艺术手法、怎样表达感情活怎样描写的)1.抒情言志的方法: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②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事(折柳、登高、凭栏、用典)抒情、托物言志、象征、衬托、烘托、抑扬、对比昭应、虚实结合、从对方落笔、比兴;卒章显志。
2.描写(写景)方法——比兴、渲染、衬托、动静、对比、拟人、夸张、正侧、虚实。
(二)内容方面:设问方向: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画面、景物、思想、情怀)答题过程:描摹图景(切忌翻译原句)——把握景物特点(有景、萧瑟、凄凉、孤独、生机盎然等)——依景辨情,把握思想感情(注意情景一致或相对)(三)语言方面:设问内容:语言特色、语言风格、语言艺术答题方向: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
(四)综合设问:1.就某个词、某个句子进行鉴赏;某个词的作用或为什么用这个词;某个句子好在哪里;答题方向:内容——这个词或者句子所描绘的画面(或者所抒发的情感、阐述的道理);表达效果——往往是景物描写对情感表达所起的作用;如果运用了特定的表现技巧,如比兴、拟人化、衬托等,要写出所用的方法。
即:用了什么方法,写了什么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
2.诗眼(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词或字);诗骨(诗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统帅作用的句子)逐句分析每句诗的内容,分析其怎样围绕“诗眼”、“诗骨”展开。
三、各类诗歌的基本特点(一)怀古诗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
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快速解题与规范答题技巧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快速解题与规范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aba43d0b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bf.png)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快速解题与规范答题技巧古诗词阅读常常都会花费我们很多时间,首先就是对于文人作者的背景不熟悉,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快速解题与规范答题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一、古代诗歌鉴赏的快速解题(一)诗歌主题的快速把握1、看背景孤桐王安石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1),愿斫五弦琴(2)[注释]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
②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
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如果了解了王安石积极变法的经历,了解了他的思想性格,了解了他生活的时代背景,就不难把握此诗的主题。
王安石在这首诗中借“孤桐”以言志,孤桐即为他的人格写照:尽管在变法中,他受到种.种打击,但他志存高远,正直不屈;经历的磨难越多,斗志越坚;为了天下苍生,不惜粉身碎骨。
2、看体裁抒情诗要注意把握诗人在诗歌中传达出来的情感。
例如,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其目的就是抒发情感,该诗的主题是:壮志未酬的华发之叹。
再看下面这首诗: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抒情诗,然后把握其情感:讽谏唐朝统治者,贪图享乐,当心亡国。
如果是叙事诗,则可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进而概括诗歌的主题。
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首先,应把握诗中的两个悲剧人物:琵琶女,当年色艺双绝,后来沦落江湖;白居易,当年名满京城,后来谪居江州。
从琵琶女、白居易的悲剧,我们可以联想到屈原、贾谊、李广、陶潜、李白、杜甫等无数杰出人才的悲剧。
根据诗中的人物形象可以概括出该诗的主题:奇人数奇(数奇,命运不好)的才子之悲。
如果是哲理诗,概括主题时则应揭示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请看下面这首诗: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之五) 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高中语文 高考古诗词鉴赏四大高频考点及答题模板
![高中语文 高考古诗词鉴赏四大高频考点及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ebbeb5d479563c1ec5da71e6.png)
古诗词鉴赏四大高频考点考点一品味诗歌的语言一、品味关键词(炼字)【设问方式及答题要点】二、赏析关键句(炼句) 【设问方式及答题要点】三、赏析语言风格【设问方式】①谈谈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②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或语言艺术。
【答题提示】这类题,不是揣摩个别字词和单个句子所运用的技巧,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词)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答题思路】从诗歌种类入手一般而言,诗庄,词媚,曲谐从作者入手不同的诗人语言风格不同,同一诗人不同时期作品的语言风格也不同。
【例】李清照《如梦令》作为前期的作品,语言清新自然;《声声慢》作为后期词作,语言沉郁婉转从诗中的意象、意境、语言力度入手。
考点二鉴赏诗歌的形象【诗歌形象】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含意象、意境)。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含意象)。
一、鉴赏人物形象(一)鉴赏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例】观猎【唐】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全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参考答案]塑造了一个意气风发、武艺不凡的狩猎将军的形象。
(二)鉴赏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1)看标题、注释,初步揣摩形象。
标题往往有极强的暗示性,如标题含有“怀古”,就暗示了一个抒发个人情感的作者形象和借古讽今、借古伤今等情感表达。
注释往往为形象的理解与分析提供重要的参考。
(2)赏景物(意象),分析形象抓住诗中所描写的景物、意象来分析形象。
景物描写能够对人物的心理起烘托作用,是人物心境的流露。
(3)抓描写(肖像、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等描写,特别是细节描写),探寻人物的形象特点。
(4)析典故,分析形象分析诗歌中引用的典故或他人词句,理解作者借他人(事)来比况自己。
二、鉴赏景物形象(含意象、意境)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需要注意的是,诗中的景物作为“意象”,已融入了作者的情感;诗中多个意象的组合,已营造出某种意境。
古诗词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古诗词阅读理解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aa58c679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d2.png)
古诗词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1、了解背景和诗人意图:在答题前,要了解古诗词的背景和诗人想要表达的意图。
这有助于理解诗词的主题和情感。
2、注意诗词中的意象:意象是诗人用来表达情感、营造氛围的具象事物。
注意诗词中的意象,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意图。
3、把握诗词结构:古诗词的结构通常有起承转合四个部分。
起是开头,承是承接,转是转折,合是结尾。
把握好诗词的结构有助于理解诗词的整体意义。
4、品味语言特点:古诗词的语言非常精练,需要仔细品味。
注意诗词中的用词、修辞手法、语言风格等,可以帮助理解诗词的深层含义。
5、体会诗词意境:意境是古诗词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通过想象和感受,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意图,体会诗词的意境之美。
6、联系实际生活:古诗词中有些意象和情感可能与现代生活不同,可以尝试联系实际生活来理解。
7、多读多练:提高古诗词阅读理解能力需要多读多练。
通过阅读更多的古诗词,可以积累更多的经验和知识,提高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模板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3a71dd6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a5.png)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在高考语文中,古诗词鉴赏是一个重要的考点,以下是一些答题技巧供参考:
1.熟悉常见古诗词:了解常见的古诗词作品及其作者,熟悉其风格和内容,可以帮助理解和分析题目中的古诗词。
2.注意审题:仔细阅读题目,了解题目要求和考点,确定要回答的问题,避免偏离主题。
3.分析诗词结构:分析古诗词的词句组织结构,包括韵律、格律、句式、对仗等,了解其特点和作用。
4.解读诗词意境:理解古诗词的意象、意境和意义,通过分析诗句中的象征、比喻、修辞手法等,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主题。
5.结合上下文理解:综合考虑古诗词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经历,结合诗词前后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和理解。
6.引用例句佐证:在回答中适当引用古诗词中的例句,用以佐证自己的观点和分析,展示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
7.多做题和模拟演练:多做一些古诗词鉴赏的题目,进行模拟演练,提高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和答题技巧。
总之,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需要综合运用语言文字分析能力、文化背景知识和审美能力,通过多练习和积累,提高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解读能力,从而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35_高考古诗鉴赏题的十三种答题模式课件
![35_高考古诗鉴赏题的十三种答题模式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b12074f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87.png)
第九种模式:分析构思型
提问方法:这首诗是怎样构思的?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构思之妙。
解答分析:诗歌思路,一首诗句与句之间存在密切的 联系。那么,分析诗的结构思路,必须把握诗句的关 系。有的诗先写景后抒情,有的先叙事后抒情,还有 铺垫、过渡、烘托、起承转合之说。
答题步骤: ①揭示诗句之间的联系。 ②概括诗句描绘的内容。 ③指出这种构思传达出什么思想感情。
(自古以来养老马是因为其智可用,而不是为了取其体力,因此,
我虽年老多病,但还是能有所作为的)问:有人认为这首诗洋
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 17
提示:答“自强不息”的要联系“落日心犹壮’,答“怨愤” 的要联系“腐儒”“不必取长途”,腐儒:本指迂腐而不知变 通的读书人,这里是 人的自称,含有自嘲之意。是说自己虽 是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却仍然没有摆脱贫穷的下场;也有自 负的意味,指乾坤中,如同自己一样的忧黎民之人已经不多了。
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 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 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问: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 相感情。
答: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 “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步骤一)(因为没有 什么特别的表达技巧,所以步骤二跳过)表达了农民 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步骤三)
11
答题示例:
越女词(其三)
李白
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
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清新自然,不事雕琢。(步骤1) 诗人 用“见客”“笑入”“不出来”这一连串似乎很平常 的动词短语塑造了一个美丽动人的采莲女的形象,“ 佯羞”一词写其对意中人的心理和情态,十分自然。 (步骤2) 诗人用“清水出芙蓉”般的语言抒发了对 纯真爱情的赞美。(步骤3)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词答题技巧归纳总结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词答题技巧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c3a4e3f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6d.png)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词答题技巧归纳总结高中语文课外古诗词答题技巧第一,就整体空问的欣赏读物而言,诗歌的意境、主旨、感情基调等,需要考生着眼全诗整体揣度。
第二,就局部层面的欣赏读物而言,某些关键词、句往往就是所在诗歌的“诗眼”,或是所在诗歌的语言障碍。
分析这些词、句的含义,也要求考生拥有整体思考的意识、能力。
第三,其次说形式欣赏。
就整体空间的欣赏读物而言,有些诗歌全篇以某种表达方式(方法)见长,命题者常于此设题,要求考生予以整体思考。
高中语文古诗文答题技巧一、边塞诗的主要特点:(1)内容:边塞风光(奇丽壮阔)统治者 ( 穷兵黩武)将士 (生活艰苦)(2)情感:对家乡思乡念亲;对友人惜别感伤;报国豪情;壮别感奋(3)风格——雄壮豪迈。
(4)常用手法——比喻、夸张、用典。
(5)常用词语: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胡羌羯夷夜郎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二、边塞征战诗的鉴赏方法第一,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边塞诗是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因此,我们在接触这类诗歌时,如果能对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对体会作品的内容和的感情肯定是大有帮助的。
第二、注意区别各自的思想内容感情特点。
有的写建功立业的渴望,有的写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有的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的反映对帝王黩武开边的不满,有的陈述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有的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第三,分析边塞诗的不同艺术风格。
在大量边塞征战诗中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是很不相同的,有的豪放旷达,有的雄奇壮美,有的豪壮悲慨,有的委婉清丽,……只有细细体会,才有可能准确领会到边塞征战诗这个大主题下异彩纷呈的不同艺术风格。
语文古诗词答题技巧工具/原料古诗用现代人的思维看待古代的事情的思维方法/步骤1先根据古诗的的年代、时期,那个时候的社会动态来分析写诗的缘由2其次,根据诗的韵律、韵脚,起承转合来分析诗的结构3最后,深入的分析写诗的目的和通过诗作来表达的情感注意事项一百个人看同一首诗,都有不同的见解,要博采众长对诗的鉴别,犹如欣赏一个古玩,需要时间的品鉴高中语文诗词鉴赏做题方法1.感知题材(1)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有哪些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558cf267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25.png)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有哪些高中语文古诗鉴赏详细答题技巧一、炼字型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4、答题模式: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②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③展开联想和想像,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摹景象;④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二、分析意境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②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分析诗歌意境,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4、答题模式:①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②展开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③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能用两个双音节形容词概括出来,如: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怆等;④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三、分析句意型1、提问方式:这句诗好在哪里?2、提问变体: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和作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3、解答分析:一句诗可能是写景的,可能是抒情的,可能是写人的。
写人的方法包括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等。
理解一句诗一定要联系上下句并结合全诗进行。
4、答题模式:①阐明语表义,有时要发掘它的深层意思;②分析诗句在写景或抒情或写人方面的表达作用。
③简要说明艺术效果。
四、分析语言特色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2、提问变体:①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②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3、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的答题及解题技巧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的答题及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a652d429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26.png)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的答题及解题技巧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的答题及解题技巧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
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的答题及解题技巧,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鉴赏修辞比喻、对比、比拟、对偶、借代、夸张、互文、双关、反问、设问、反复、反语、引用比拟: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使文章更生动。
将什么比作什么,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某特征,表达作者某情感。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语言、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将什么赋予生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某特征,表达作者某情感。
拟物(借物喻人):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做彼物来写。
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或基本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二、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第一种模式:分析意象、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并准确概括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2025年答题技巧总结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2025年答题技巧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7c6cc86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6c.png)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2025年答题技巧总结高考语文中的诗词鉴赏一直是许多考生感到棘手的部分,但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就能在考试中应对自如,取得理想的成绩。
以下是为大家总结的 2025 年高考语文诗词鉴赏的答题技巧。
一、读懂诗词1、了解作者及背景在鉴赏诗词之前,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创作风格以及诗词的创作背景是非常重要的。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诗词的主题和情感。
比如,李白的诗歌多豪放飘逸,而杜甫的则多沉郁顿挫。
如果我们知道一首诗是作者在被贬谪时所作,那么其中可能就蕴含着悲愤、无奈等情绪。
2、读懂题目和注释题目往往能给我们提供一些关键的信息,比如诗词的题材、写作目的等。
而注释则可能会解释一些生僻的字词、典故,或者提供关于作者和创作背景的补充说明。
千万不要忽略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部分,它们可能是解题的关键。
3、反复诵读诗词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诗词的韵律和节奏,从而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在诵读的过程中,要注意停顿、重音和语调的变化,这些都能帮助我们体会诗词的韵味。
二、分析诗词的表现手法1、修辞手法诗词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
比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春风比作剪刀,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风的灵巧。
2、表达方式诗词的表达方式主要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其中,描写和抒情是诗词中最常用的表达方式。
描写可以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等,抒情可以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3、表现手法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象征、对比、衬托、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
例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以动衬静,更加突出了山林的幽静。
三、把握诗词的意象和意境1、意象意象是诗词中用来寄托作者情感的具体事物。
比如,月亮常常代表思乡之情,梅花常象征坚韧不拔的品质。
积累常见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有助于我们快速理解诗词的情感。
2、意境意境是诗人通过描绘意象所营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境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象、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并准确概括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
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第四种模式炼字型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同意。
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第五种模式一词领全诗型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答题示例: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
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
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第六种模式情感、主旨型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提问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者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
答题步骤:(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3)抒发什么情感答题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06年全国卷2)南柯子王炎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
数枝幽艳湿啼红。
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
人间辛苦是三农①。
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2)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相感情。
答: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步骤一)(因为没有什么特别的表达技巧,所以步骤二跳过)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
(步骤三)再如: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05年全国卷2)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答: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步骤一)作者主要是通过这幅想像的画面,(步骤二)来表现“思家”的。
(步骤三题目已经说明情感)(想像1分,画面描绘2分)第七种模式评价题型提问方式:评价题是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然后阐明理由。
这种题型酷似政史考试中的判断说理题。
其实这类题型只是前六类题型的变体,没有直接提出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分析问的是内容、主旨,还是表达技巧,然后结合问题和诗歌进行恰当的表述。
答题思路:(1)认真审题(2)深入阅读理解诗词(3)结合诗歌内容,结合评论答题答题注意:紧扣诗文内容,点面结合地分析;阐明理由时,紧扣评论关键词答题示例: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分析:这是一首典型的诗词评价题型。
诗歌本意很明了,但命题者借用西方一句诗来概括其艺术特色,回答时思维要稍稍转个弯。
所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以小见大,管中窥豹的写法。
本文借出土的文物---折戟和吴国二女----二乔来展现三国时期的政治风云变幻。
答案参考: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诗人却通过“小物”“小事”来表现的。
诗由一个小小的文物“折戟”,联想到汉未分裂动荡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可谓说是“一粒沙里见世界”。
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可谓’“半瓣花上说人情”。
第八种模式比较评价题型提问方式: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
答题思路:(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
(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
(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
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答题示例:16.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05年浙江卷)齐安郡中偶题杜牧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4分)解析:题目有两问,第一问是问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点,不要求分析,所以只写出表现手法就可以,当然如果具体说明,也没错。
第二问要求分析这两首咏物诗表达出的情感的不同,因此答题时,要按照情感主旨型模式答全两方面的内容。
答:第一问:都用了拟人表现手法。
第二问: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步骤一)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
(步骤二)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步骤一)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步骤二)追问能否把各种表现手法介绍俺?回答一、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
二、主要描写手法的妙处是:1. 情景交融。
间接而含蓄,景色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情感爱憎。
2. 对比烘托。
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3. 联想想象。
想象犹如天马行空, 奇思遐想与自然天真相结合.4. 用典。
使诗歌语言精炼,内容丰富,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5. 象征。
形象生动具体,化实为虚.6. 使用叠词。
增强韵律感,起强调作用.7. 托物言志。
感物抒怀,隐晦的表情达意, 含蓄蕴藉8. 细节。
真实准确传神9. 白描。
即不加渲染烘托,粗笔勾勒,真切深刻.三、修辞手法妙处是:1. 比喻。
化平淡为神奇,深奥为浅显,抽象为具体, 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2. 借代。
以简代繁,以实代虚3. 比拟。
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4. 夸张。
提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5. 对偶。
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6. 反问。
加强语气7. 设问。
引人注意,启发思考8. 双关。
意在言外,言此而意他,含蓄蕴藉.四、要特别注意以下高考常见的六种描写手法1.衬托。
衬托,分正衬和反衬。
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以乐景衬哀情。
2.动静结合。
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可以动静结合,也可以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
3.虚实结合。
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的中心。
4.色彩的渲染。
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感伤的之情。
5.观察角度的变化。
俯视,仰视,远眺,近看,由远到近或由下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