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正确进行挫折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正确进行挫折教育

一、正确认识挫折教育

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激流中,每一个人都随时面临着困难、风险、挫折与失败,这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那么,如何教育孩子正确地对待挫折,将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坚强意志并能接受各种挑战,以及具有较强克服挫折能力的强者,已引起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障碍的干扰使其其目的不能实现,需求欲望不能满足时的消极心理状态,被定性为挫折;进行克服个体需求未满足时消极的心理的教育,被称为挫折教育。挫折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思想品德教育,它是一种提高孩子克服困难的决心、信心、恒心,增强孩子对挫折的承受力、应变力、克服力,培养其完善人格的心理素质教育。

近年来,整个社会普遍感受到,孩子承受、克服挫折的勇气和能力越来越弱,挫折反应极为强烈。

某中学6名少女因受到老师的一点批评,害怕回家后受父母责怪,于是集体出走大连,后转到广州,在全国引起轰动。

某中学高一1名女生心理不健康,对另外一女生产生好感,想发生同性恋关系,结果被对方拒绝,感觉自己毫无出路,想跳楼自杀,结果被学校老师及早发现,制止了自杀事件的发生。

另有一所中学的1个高二学生,因车祸使父亲失去劳动能力,心理包袱严重,造成成绩滑坡,独自出走后在校外服毒自杀。

还有一所中学的1个初一学生,因其英语成绩没达到自己的预定目标,竟割腕自残,幸好被同学发现,老师及时劝阻,没有丧生。

面对此种现象,家长感到迷惆,教师感到困惑:今天的孩子怎么啦?

因而,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特别是该如何对待挫折教育,也应该提到我们的日程表上了。

此种方式,可称为情景教育,或“打预防针”。孟子说:生于忧患。我想,这“忧患”实际也是一种挫折与磨炼。由此可见,适当的磨炼,对孩子们的心理成长是有利的。但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有许多突发事件,这就需要老师正面引导,对学生的思想问题,及时予以正面引导。如有的孩子在升学失败后、成绩滑坡后,冷漠退让,放弃人生追求,甚甚至出现自杀等极端行为;也有的孩子在校学习成绩较差,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成效不显著,即对自己丧失信心、悲观失望,从而对学习失去信心、兴趣,错误地转移目标;还有的孩子在父母离异后感觉不到家庭的温暖,从而对生活失去信心,出现破罐子破摔的现象;还有一些孩子遇到同学间人际关系出现障碍时或早恋又失恋后,内心产生焦虑,但不是采取积极的态度调节情绪、解决问题,而是一味地苦恼。诸如此类的现象还有很多,孩子们在受到挫折后,自怨、自叹、自恨、自责。那么,究其原因何在?笔者认为,原因是来自多方面的,既有来自家庭的,也有来自社会的。其一,来自于家庭。现在的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家长的过份溺爱造成了孩子性格的任性。他们在受到挫折所产生的消极心理也就是在对其个体需求

欲望满足过多,要月亮、不能给星星的情况下所形成的。其二,来自于社会。我国的教育传统与国外的教育有别。如日本教育很注意对孩子的意志的磨炼,而中国的教育传统则是“三思而后行”;日本教育是要孩子学会捕鱼,中国传统教育则是喂孩子鱼吃。两者相比,即可看出这也是造成孩子抗挫折能力弱的因素之一。因此,对于孩子心理素质教育,除应教育孩子正确对待挫折外,更重要的还应教给孩子一些对待挫折的方法,教育他们在遇到挫折时,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进行自我解脱,把情感和精力转移到有益的活动和学习中。要鼓励孩子,面对挫折应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充满信心地战胜它,从而成为生活的强者。

挫折的发生是经常的,提高挫折的耐受力和适应力是生活在竞争社会中的每一个人生存与发展所必须的。近年来,国外许多发达国家业已兴起培养提高孩子对挫折承受力的教育。这种教育旨在培养孩子一种内在的自信与乐观。由此,我们说挫折教育是人生的一门必修课。而我国把它作为一种教育内容,作为一种教学设计,在一般学校中还远远没有进入自觉阶段。因此,孩子在受挫折后,离家出走、自杀等现象还时有发生。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的加剧,人们经受挫折的比率在不断增大。笔者认为,要把孩子培养成为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强者,培养成为四化建设的有用人才,特别是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让我们的社会、学校、家庭形成共识,不仅仅是在口头上,更重要的是在实际行动上关心和重视挫折教育。

二、挫折教育的功能

对儿童的挫折教育之所以引起今日有识之士的重视和研究,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挫折教育具有许多教育功能,富有深广的教育价值、正心功能。这是说良好的挫折教育能矫正孩子的不良心理,调节心理平衡,产生新的情绪体验,以增强耐挫能力。比如,有时候针对一些具有骄傲自满、不愿助人等心态的中小学生,有意创设一些难以独立完成任务而导致失败的情境,然后因势利导,促其自我反省自我提高,以产生“自愧、欲助”的情绪体验,矫正自己不良的心理倾向。家长若能向孩子传授一些诸如转换、代偿、幽默、渲泄等应付挫折的方法,就能收到减低孩子心理压力、调节心理平衡、增强耐挫能力的自我教育效果。

养德炼才功能。东方古圣孔孟二人早在两千多年前,就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洞察出了艰难困苦能催人立志、逼人自强、迫人生智、导人修德的育人规律,挫折和挫折教育能造化出“降大任”、“得天命”的治国人才。这是因为:其一,应看到在一定程度内,挫折不一定是坏事,只要教育或利用得好,对养德炼才很有裨益。挫折孕育英雄才子,富贵易出平庸俗辈,古今中外,成才立业是如此,治国齐家也不例外。只要人有科学的态度和坚韧的行动,失败不失志,挫折本身是可以变成养德炼才的精神沃土。其二,在逆境或挫折中成长起来的人才,其优势更加明显,他们往往经验丰富、老练成熟,容易珍惜奋斗的过程、胜利的成果,容易体察事理、善解人难,容易变压力为动力。化挫折为契机,以迎接新的挫折,步入新的航程。“失败是成功之母”,就是在上述两点思想之上立论的。其三,现代生理学、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在遭受挫折特别是外因性的挫折时,人体内分泌系统

会分泌出多种成份的生理酶和激素,心理上立即出现应激状态,使人在困境或险情中爆发出超乎寻常的巨大的智慧和力量。“急中生智”、“险中露猛”,说的就是此种情况的表现。教育者若经常利用或创设这样的情境,进行多样的挫折教育,儿童大智大勇的德才素质,就不难养成了。

调育功能。应该说,进行一次完整的挫折教育,在许多情况下,实际上是“五育”参差进行的。只要教育者是清醒的有心人,将儿童身上平时难以避免的各类挫折,当作教育中难得的活材料、好机会,进行教育运筹,就容易获得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和谐发展。

这首先是因为挫折教育的内容,不仅涉及到道德是非、个体认知,还涉及到审美和创造美,更牵涉到意志的磨硕、体力的消耗与调度,可谓“五育”内容样样皆备。其次,是因为教育者可以人为控制挫折教育的过程、程度、方式方法,特别是可以依据学生“五育”各方面发展的优劣趋势,进行扬长克短、扬长避短、扬长补短的教育。最后,是因为挫折教育自始至终是实实在在的情境教育,最容易使学生产生丰富的情绪体验。比如什么灰心的、悲愤的、羞愧的、酸涩的、自信的、自豪的等等形式的内心体验。这样,就十分有利于教育者在不同的教育阶段不同的教育侧重点上,有的放矢地进行可控性的情感教育,以便收到挫折教育的良好效果。总之,家长完全可以通过挫折教育这一重要育人的环节来促进孩子“五育”的全面发展。

防身功能。挫折教育的防身功能十分明显,中小学生因各种挫折原因造成的心理障碍比较普遍,笔者对一所中学调查统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