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肌肉系统影像诊断1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骨骼肌肉系统影像学PPT课件
❖ 骨龄是判断骨骼发育的参考资料之一,但应用时应 考虑种族、地区和性别等因素的影响
骨 龄 示 意 图
不同年龄手骨 龄示意图
A.新生儿;B.3月;C.6月 D.1岁;E.2岁;F.3岁 G.4岁;H.5岁;I.6岁 J.7岁;K.8岁;L.9岁 M.10岁;N.12岁;O.15岁 P.17岁;Q.18岁
骨骼系统
3. 脊柱
椎体 脊椎(vertebra)
椎弓
组成
(颈1椎体 例外)
椎弓根 椎板 棘突 横突 关节突
纤维软骨板
椎间盘
髓核
(intervertebral
disc)
纤维环
椎间隙(X线平片上) (intervertebral space)
正常颈椎正位
正 常 颈 椎 侧 位
生 理 弯 曲 为 向 前 凸
骨小梁
正常长骨
密质骨 骨髓腔
骨的结构
未成年肱骨 近端表面
颅盖骨的切面
成年肱骨近 端前面观
成年股骨、颈、 大转子和股骨上段 切面
顶骨矢状缘 颅内面观
骨的构成示意图
图像放大 图像放大
放大 放大
破骨细胞、成骨细胞、骨基质 放大
骨骼系统
(2)骨的发育
包括骨化和生长
骨化
膜 化 骨:颅盖骨、面骨 软骨化骨:躯干、四肢、颅底骨 混合化骨:锁骨、下颌骨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骨骼肌肉系统影像学
医之为道大矣,医之为任重矣。
开始啦!请将手机调成静音,如有疑问可以随时打断我!
骨骼系统
检查技术
一、 X线检查
(一)普通检查
(1)透视:异物定位、取出; 关节脱位透视下复位;
(2)X线平片 要求:1.正侧位(必要时斜位、轴位、切线位) 2.包括软组织及邻近一个关节 3.必要时照对侧对照
骨 龄 示 意 图
不同年龄手骨 龄示意图
A.新生儿;B.3月;C.6月 D.1岁;E.2岁;F.3岁 G.4岁;H.5岁;I.6岁 J.7岁;K.8岁;L.9岁 M.10岁;N.12岁;O.15岁 P.17岁;Q.18岁
骨骼系统
3. 脊柱
椎体 脊椎(vertebra)
椎弓
组成
(颈1椎体 例外)
椎弓根 椎板 棘突 横突 关节突
纤维软骨板
椎间盘
髓核
(intervertebral
disc)
纤维环
椎间隙(X线平片上) (intervertebral space)
正常颈椎正位
正 常 颈 椎 侧 位
生 理 弯 曲 为 向 前 凸
骨小梁
正常长骨
密质骨 骨髓腔
骨的结构
未成年肱骨 近端表面
颅盖骨的切面
成年肱骨近 端前面观
成年股骨、颈、 大转子和股骨上段 切面
顶骨矢状缘 颅内面观
骨的构成示意图
图像放大 图像放大
放大 放大
破骨细胞、成骨细胞、骨基质 放大
骨骼系统
(2)骨的发育
包括骨化和生长
骨化
膜 化 骨:颅盖骨、面骨 软骨化骨:躯干、四肢、颅底骨 混合化骨:锁骨、下颌骨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骨骼肌肉系统影像学
医之为道大矣,医之为任重矣。
开始啦!请将手机调成静音,如有疑问可以随时打断我!
骨骼系统
检查技术
一、 X线检查
(一)普通检查
(1)透视:异物定位、取出; 关节脱位透视下复位;
(2)X线平片 要求:1.正侧位(必要时斜位、轴位、切线位) 2.包括软组织及邻近一个关节 3.必要时照对侧对照
骨骼肌肉影像诊断PPT课件
超声诊断
超声诊断是一种无创、无辐射的成像技术,通过高频声波 对目标进行扫描,再通过计算机重建得到目标的三维图像 。
超声诊断在骨骼肌肉影像诊断中主要用于浅表软组织的检 查,如肌肉、肌腱、韧带等,对于浅表肿物、炎症等病变 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核医学诊断
核医学诊断是一种利用放射性核素标 记的药物对病变进行显像的技术,常 用的有骨扫描和PET-CT等。
02
骨骼肌肉影像诊断技术
X线诊断
X线诊断是骨骼肌肉影像诊断中最常 用的方法之一,通过X线成像技术, 可以观察骨骼的结构和形态,发现骨 折、骨肿瘤、骨感染等病变。
X线诊断具有操作简便、价格低廉、成 像速度快等优点,但也有辐射损伤和 分辨率较低的局限性。
CT诊断
CT诊断是一种断层扫描技术,通过多个X线束从不同角度对目标进行扫描,再通 过计算机重建得到目标的三维图像。
04
骨骼肌肉影像诊断的挑 战与展望
诊断准确性的提高
影像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如MRI、 CT和超声等,骨骼肌肉疾病的诊断准确性 得到了显著提高。这些技术能够提供高分辨 率的图像,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识别病变和损 伤。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应用,如 深度学习和图像识别,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 确性和效率。通过训练算法识别特定的病变
骨关节炎的影像诊断
总结词
骨关节炎的影像诊断是通过影像学技术对骨关节炎进行诊断的过程。
详细描述
骨关节炎的影像诊断主要依靠X线和MRI。X线可以显示关节间隙狭窄、骨质增生等典型骨关节炎表现 。MRI则可以进一步显示关节软骨的损伤和炎症情况,有助于早期诊断和评估骨关节炎的严重程度。
脊柱疾病的影像诊断
骨骼肌肉系统影像诊断通用课件
关节脱位常因外伤引起,影像学表现为关节间隙异常、关节骨端错位等。
骨关节发育异常与变异
先天性发育异常
如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脊柱侧弯 等,影像学表现为关节形态异常、脊 柱弯曲等。
变异
如副骨、籽骨等,影像学表现为额外 或异常的骨结构。
03
肌肉影像诊断
肌肉影像诊断 肌肉肿瘤与肿瘤样病变
总结词
肌肉肿瘤与肿瘤样病变是肌肉组织中的异常生长,其影像学表现有助于诊断和分类。
超声检查操作简便、实时动态,但受限于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和经验。
核医学检查
核医学检查是一种功能代谢显像技术 ,通过放射性核素标记的示踪剂在人 体内的分布来反映器官和组织的生理 和病理状态。
核医学检查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 性,但存在放射性损伤和价格昂贵等 局限性。
核医学检查在骨骼肌肉系统中主要用 于骨转移瘤、骨关节炎等骨代谢性疾 病的诊断和骨密度测定。
产生运动、维持姿势、保护关节。
肌腱
连接肌肉和骨骼,传递力量。
关节
பைடு நூலகம்骨与骨之间的连接,允许关节活动。
骨骼肌肉系统的疾病分类
软组织损伤
肌肉、肌腱、韧带 等软组织的损伤。
肿瘤
良性和恶性骨肿瘤 。
骨折
骨骼完整性的破坏 。
关节炎
关节炎症,导致疼 痛和僵硬。
感染
骨髓炎、关节炎等 感染性疾病。
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价值
果不佳。
CT检查
CT检查是一种断层扫描技术,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图 像,对骨骼肌肉系统的细节显示更加清晰。
CT检查对于骨折、骨肿瘤、炎症等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 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CT检查的局限性在于存在辐射损伤,且价格相对较高, 不适用于大规模筛查和常规检查。
骨关节发育异常与变异
先天性发育异常
如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脊柱侧弯 等,影像学表现为关节形态异常、脊 柱弯曲等。
变异
如副骨、籽骨等,影像学表现为额外 或异常的骨结构。
03
肌肉影像诊断
肌肉影像诊断 肌肉肿瘤与肿瘤样病变
总结词
肌肉肿瘤与肿瘤样病变是肌肉组织中的异常生长,其影像学表现有助于诊断和分类。
超声检查操作简便、实时动态,但受限于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和经验。
核医学检查
核医学检查是一种功能代谢显像技术 ,通过放射性核素标记的示踪剂在人 体内的分布来反映器官和组织的生理 和病理状态。
核医学检查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 性,但存在放射性损伤和价格昂贵等 局限性。
核医学检查在骨骼肌肉系统中主要用 于骨转移瘤、骨关节炎等骨代谢性疾 病的诊断和骨密度测定。
产生运动、维持姿势、保护关节。
肌腱
连接肌肉和骨骼,传递力量。
关节
பைடு நூலகம்骨与骨之间的连接,允许关节活动。
骨骼肌肉系统的疾病分类
软组织损伤
肌肉、肌腱、韧带 等软组织的损伤。
肿瘤
良性和恶性骨肿瘤 。
骨折
骨骼完整性的破坏 。
关节炎
关节炎症,导致疼 痛和僵硬。
感染
骨髓炎、关节炎等 感染性疾病。
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价值
果不佳。
CT检查
CT检查是一种断层扫描技术,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图 像,对骨骼肌肉系统的细节显示更加清晰。
CT检查对于骨折、骨肿瘤、炎症等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 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CT检查的局限性在于存在辐射损伤,且价格相对较高, 不适用于大规模筛查和常规检查。
医学影像学骨骼和肌肉系统课件PPT课件
第二节 影像观察与分析
一、正常影像学表现 二、基本病变表现
一、正常影像学表现
(一)骨的结构与发育。 (二)长骨。 (三)脊柱。 (四)软组织。
(一)骨的结构与发育
1、骨的结构: 骨的分类:人体骨骼因形状不同而分为长 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密质骨-主要由哈氏系统组成。X线片显 影密度高而均匀。 松质骨-由骨小梁组成。X线片显影密度 比密质骨低,且可见骨小梁呈交叉排列。 骨小梁间充以骨髓。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退变或血管瘤时可见34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usercandemonstratewiderfield
医学影像学
medical imaging
第二篇 骨骼和肌肉系统
第七章 骨与 软 组 织(1)
第一节 检 查 技 术 第二节 影像观察与分析
2.骨质软化
定义: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 正常 ,而矿物质含量减少。 X线表现:骨密度减低( 与骨质疏 松不同的是骨小梁和骨皮质边缘模糊)、 骨骼变形、假骨折线。 常见疾病:佝偻病、骨质软化症及其它代 谢性疾病。
3.骨质破坏
定义: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 成的骨组织消失。 X线表现:局部骨密度的减低或消失。 常见疾病:炎症、肉芽肿、肿瘤或肿瘤 样病变。
(一)骨的结构与发育
2、骨的发育:包括骨化(ossification)与 生长(growth)。 骨化:①膜化骨-颅面骨。②软骨内化骨 -躯干、四肢、颅底骨、筛骨。③锁骨和 下颌骨兼有两种形式的骨化。 生长:以成骨和破骨的形式进行。
(一)骨的结构与发育
骨骼肌肉系统影像诊断ppt课件
– 密度分辨率高:脂肪、肌肉、软 骨等均能很好识别;能识别细微 的钙化和骨化
➢检查方法
– 平扫:最好双侧对照;软组织窗 和骨窗并用
– 增强:确定病变范围和性质。
编辑版ppt
9
CT
编辑版ppt
10
MRI检查
➢优点和限度
– 优点:软组织和骨髓显示好;能 任意平面和三维成像
– 限度:对钙化和细小骨化显示差
➢ 常见病
– 局限性—慢性炎症,外伤,某些原发性骨肿瘤, 骨肉瘤或成骨性转移瘤
– 普遍性—某些代谢或内分泌障碍或中毒性疾病
编辑版ppt
29
骨质增生硬化
成 骨 型 骨 肉 瘤
编辑版ppt
30
骨膜增生
(periosteal proliferation)
➢ 定义:因骨膜受刺激,骨膜内层成骨细胞 活动增加引起的骨质增生
➢ 常见病:慢性化脓性骨髓炎,骨缺血性坏 死和外伤骨折后等
编辑版ppt
33
骨质坏死
慢 性 骨 髓 炎
编辑版ppt
34
密度减低的病变
骨质疏松,骨质软化,骨质破坏
密度增高的病变
骨质增生硬化,骨膜增生,骨质坏 死,骨内与软骨内钙化
编辑版ppt
35
编辑版ppt
36
疾病诊断
➢骨骼病变诊断要点
– 部位 – 病变范围 – 病变边缘 – 病变特征表现 – 数目
➢ X线表现:形态因新生骨小梁排列形式不同 而表现亦异
➢ 常见病:炎症,肿瘤,外伤,骨膜下出血 等
编辑版ppt
31
骨膜增生
骨 髓 炎
编辑版ppt
32
骨质坏死(necrosis of bone)
➢ 定义:骨组织局部代谢的停止。坏死骨称 为死骨
➢检查方法
– 平扫:最好双侧对照;软组织窗 和骨窗并用
– 增强:确定病变范围和性质。
编辑版ppt
9
CT
编辑版ppt
10
MRI检查
➢优点和限度
– 优点:软组织和骨髓显示好;能 任意平面和三维成像
– 限度:对钙化和细小骨化显示差
➢ 常见病
– 局限性—慢性炎症,外伤,某些原发性骨肿瘤, 骨肉瘤或成骨性转移瘤
– 普遍性—某些代谢或内分泌障碍或中毒性疾病
编辑版ppt
29
骨质增生硬化
成 骨 型 骨 肉 瘤
编辑版ppt
30
骨膜增生
(periosteal proliferation)
➢ 定义:因骨膜受刺激,骨膜内层成骨细胞 活动增加引起的骨质增生
➢ 常见病:慢性化脓性骨髓炎,骨缺血性坏 死和外伤骨折后等
编辑版ppt
33
骨质坏死
慢 性 骨 髓 炎
编辑版ppt
34
密度减低的病变
骨质疏松,骨质软化,骨质破坏
密度增高的病变
骨质增生硬化,骨膜增生,骨质坏 死,骨内与软骨内钙化
编辑版ppt
35
编辑版ppt
36
疾病诊断
➢骨骼病变诊断要点
– 部位 – 病变范围 – 病变边缘 – 病变特征表现 – 数目
➢ X线表现:形态因新生骨小梁排列形式不同 而表现亦异
➢ 常见病:炎症,肿瘤,外伤,骨膜下出血 等
编辑版ppt
31
骨膜增生
骨 髓 炎
编辑版ppt
32
骨质坏死(necrosis of bone)
➢ 定义:骨组织局部代谢的停止。坏死骨称 为死骨
肌肉骨骼系统影像学诊断PPT医学课件
• 是目前用于全身 骨胳检查的有效 方法。
影像分析方法
• 了解各种检查方法的成像原理。 • 了解正常解剖和病理。 • 观察病变的影像特点,形态变化和
密度(信号)对比。 • 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
骨骼正常影像表现
• 包括X线平片,CT, MRI。 • 儿童骨骼。 • 成人骨骼,长骨,脊柱。 • 软组织。
膝关节造影
膝关节MRI造影
CT
• 密度分辨力比平片高,可区分脂肪,液体和 肌肉等,能显示细微的钙化和骨化。
• 断面图像,可显示组织结构解剖的空间关系 。对解剖复杂部位,如骨盆,脊柱等部位明 显优于平片。
CT-平扫
• 根据病变部位和大小,决定层厚和范 围,一般为5mm或10mm。骨和软组织的 CT值差别大,一般对同一图像用骨窗 和软组织窗观察。
• 对限于骨内的病灶,平扫即可。 • 有软组织成分时,增强扫描有帮助。
CT-增强
• CT增强是将含碘造影剂注入血管内, 然后扫描,增加密度对比。主要取决病 灶的血运情况。对区分感染与其他疾病 很有帮助。某些肿瘤增强有特点,如巨 细胞瘤和动脉瘤样骨囊肿明显强化,并 有多个液平。
• 对病变的软组织部分和软组织病变很有 帮助,限于骨内的病灶价值不大。
骨骼肌肉系统影像诊断 Radiology of Musculoskeletal
system
骨骼肌肉系统组成
• 骨骼肌肉系 统主要由骨, 骨连接和骨骼 肌组成。占人 体重量的60% ,是人体重要 组成部分。
Skeleton
骨骼肌肉系统疾病
• 骨,关节及邻近软组织的疾病在临床 上很常见。
• 包括外伤,炎症,肿瘤,先天发育异 常,全身性营养代谢和内分泌疾病可 影响骨骼和肌肉。
• 增强的原理和作用与CT相似。
影像分析方法
• 了解各种检查方法的成像原理。 • 了解正常解剖和病理。 • 观察病变的影像特点,形态变化和
密度(信号)对比。 • 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
骨骼正常影像表现
• 包括X线平片,CT, MRI。 • 儿童骨骼。 • 成人骨骼,长骨,脊柱。 • 软组织。
膝关节造影
膝关节MRI造影
CT
• 密度分辨力比平片高,可区分脂肪,液体和 肌肉等,能显示细微的钙化和骨化。
• 断面图像,可显示组织结构解剖的空间关系 。对解剖复杂部位,如骨盆,脊柱等部位明 显优于平片。
CT-平扫
• 根据病变部位和大小,决定层厚和范 围,一般为5mm或10mm。骨和软组织的 CT值差别大,一般对同一图像用骨窗 和软组织窗观察。
• 对限于骨内的病灶,平扫即可。 • 有软组织成分时,增强扫描有帮助。
CT-增强
• CT增强是将含碘造影剂注入血管内, 然后扫描,增加密度对比。主要取决病 灶的血运情况。对区分感染与其他疾病 很有帮助。某些肿瘤增强有特点,如巨 细胞瘤和动脉瘤样骨囊肿明显强化,并 有多个液平。
• 对病变的软组织部分和软组织病变很有 帮助,限于骨内的病灶价值不大。
骨骼肌肉系统影像诊断 Radiology of Musculoskeletal
system
骨骼肌肉系统组成
• 骨骼肌肉系 统主要由骨, 骨连接和骨骼 肌组成。占人 体重量的60% ,是人体重要 组成部分。
Skeleton
骨骼肌肉系统疾病
• 骨,关节及邻近软组织的疾病在临床 上很常见。
• 包括外伤,炎症,肿瘤,先天发育异 常,全身性营养代谢和内分泌疾病可 影响骨骼和肌肉。
• 增强的原理和作用与CT相似。
骨骼肌肉系统影像诊断 ppt课件
(五)四肢关节
人体关节分三类:①不动关节;②微动关节;③能动关节; 能动关节各结构影像特点: 1) 关节骨端:
骨性关节面:线样密质骨 关节软骨:X线和CT不能区分,MRI呈等T1等T2信号,压脂
呈高信号
2)关节间隙 : X线表现为两个骨性关节面间的透亮间隙,关节间隙与解剖关 节间隙不同,X线所见关节间隙包括关节软骨及其真正关节 腔和少量滑液 CT表现为关节骨端间的低密度间隙 MRI表现可区分软骨和滑液
骨干
小儿长骨CT、MRI特点
✓ 骨皮质为高密度或低信号线带影 ✓ 骨髓腔为软组织密度(信号)或脂肪密
度(信号) ✓ 干骺端骨松质为骨小梁交错呈网状,网
格间为骨髓组织,MRI可见骨小梁,信 号低于骨髓腔,临时钙化带CT呈高密度 而MRI呈低信号 ✓ 骺及骺板为软骨,CT呈软组织密度,骨 化中心呈高密度,MRI呈中等信号,骨 化中心信号降低
脊柱由脊椎和其间的椎 间盘所组成
1)颈7、胸12、腰5、 骶5、尾4共33节,由 椎间盘及韧带、椎间 上下关节形成
2)上小下大,四个弯曲
3)脊椎 ( 除颈1-2和骶尾) 椎体:长方体;外四周为皮 质,内为松质骨 附件:椎弓及椎弓根、棘突 、横突 椎间隙:半透明带状间隙 椎间孔:神经出入通道
胸腰椎正侧位片
骨的结构
骨质按结构分为: 1)、密质骨:致密骨(哈氏系统),如骨皮质 2)、松质骨:骨小梁及其间的骨髓 3)、骨髓腔:富含骨髓等结缔组织
(二)骨的发育
✓ 骨化:膜化骨-结缔组织膜上 形成骨化中心而发育成骨,颅 盖诸骨和面骨;软骨内化骨- 软骨原基上形成骨化中心而发 育成骨,躯干骨、四肢骨、颅 底骨与筛骨等
(一)骨肌系统X线检查
X线检查的价值与限度 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折的类型 ➢骨折对位与对线关系
确定移位长骨以近端为准,脊椎以 下位脊椎为准
骨折
小儿骨折
➢骺离骨折
骺线增宽,骺于干骺端对位异常或 骺与干骺端一并撕脱
➢青枝骨折(green stick fracture)
X线上不见骨折线,仅见局部骨皮质 和骨小梁扭曲或只引起骨皮质皱折、凹 陷或隆突
小儿骺离骨折
➢ 定义: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 常,而矿物质含量减少
➢ X线表现:骨密度减低 与骨质疏松鉴别:骨小梁和骨皮质边缘
模糊;承重骨胳变形;假骨折线等 ➢ 常见病
– 佝偻病,骨软化症,其它代谢性骨病等
骨质软化
➢ 佝偻病
– 骨质密度的普遍减低 – 骨皮质变薄 – 骨小梁稀疏、模糊 – 骨骼弯曲、骨折 – 干骺端宽大呈杯口状,
限度
X线表现比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出现晚 很多骨关节疾病缺乏典型或特殊X线表现
常用X线检查方法
透视(fluoroscopy)
用于寻找异物与定位或骨折、脱位时复位
照片(plain film)
1 一般包括正侧位,有些需斜位、切线位、轴位 2 包括周围软组织,四肢应包括邻近一个关节 3 表现轻微或诊断困难时需加照对侧
骨质增生硬化
成骨型骨肉瘤
骨膜增生
(periosteal proliferation)
➢ 定义:因骨膜受刺激,骨膜内层成骨细胞 活动增加引起的骨质增生
➢ X线表现:形态因新生骨小梁排列形式不同 而表现亦异
➢ 常见病:炎症,肿瘤,外伤,骨膜下出血 等
骨膜增生
骨髓炎
骨质坏死(necrosis of bone)
-无结构半透明区 – 骨膜:骨皮质内外两侧-不显影 – 滋养动脉
➢2. 干骺端(metaphysis)
– 临时钙化带:骺板软骨基质的钙化
小儿长骨
➢3. 骺(epiphysis)
出现二次骨化中心时才显影
➢4. 骺板(epiphyseal plate)
干骺端与骺之间,二者骨性 联合后骺线消失
脊柱
➢ 序列、曲度 ➢ 组成
骨骼肌肉系统影像诊断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放射科 陆明
讲课内容及顺序
➢内容
– 骨骼系统 – 关节
➢顺序
– 检查技术 – 影像观察与分析 – 疾病诊断
骨骼系统
➢检查技术 ➢影像观察与分析 ➢疾病诊断
检查技术
➢X线检查 ➢CT检查 ➢MRI检查 ➢超声成像检查
X线检查的优点及限度
优点
骨骼与周围软组织有鲜明的对比;本身皮 质骨和松质骨也有鲜明的对比。故可显示 病变范围和程度,作出定性诊断。
血管造影(angiography)
多用于肢体动脉,主要用于血管疾病的诊断和良、 恶性肿瘤的鉴别
X线检查
CT检查
➢优点
– 密度分辨率高:脂肪、肌肉、软 骨等均能很好识别;能识别细微 的钙化和骨化
➢检查方法
– 平扫:最好双侧对照;软组织窗 和骨窗并用
– 增强:确定病变范围和性质。
CT
MRI检查
小儿青枝骨折
骨折愈合
➢ 肉芽组织修复期
血肿 → 纤维性骨痂 → 骨样骨痂,X 线不显影
➢ 原发骨痂连接期 1-2周
骨性骨痂 → 临床愈合期,可见骨痂 及骨折线
➢ 骨性愈合期 3-12月,骨折线消失 ➢ 塑型期 骨折再建
➢优点和限度
– 优点:软组织和骨髓显示好;能 任意平面和三维成像
– 限度:对钙化和细小骨化显示差
➢检查方法
– 平扫:线圈、序列、层面等选择 – 增强:Gd-DTPA
影像观察与分析
➢原则
– 必须联系正常的局部解剖 – 全面、细致观察密度和信号改变,推测
其病理学基础 – 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
➢内容(主要掌握X线平片)
– 骨骼系统正常表现 – 骨骼系统病变的基本表现
骨骼系统正常X线表现
➢骨的结构与发育(略) ➢长骨
小儿长骨 成人长骨:骨干和骨端
➢脊柱
小儿长骨
➢特点:有骺软骨,且未完全骨化 ➢1. 骨干(diaphysis)
– 骨皮质:中部厚两端薄-均匀致密影 – 骨髓腔:含造血组织和脂肪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 定义:一定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 骨组织中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二者比 例正常
➢ X线表现:骨密度减低(长骨、椎体中表现) ➢ 常见病
– 广泛性—老人,绝经后妇女,营养不良,代谢或内 分泌障碍
– 局限性—废用性
骨质疏松
废用性骨质疏松
骨质软化(osteomalacia)
➢骨骼病变诊断要点
– 部位 – 病变范围 – 病变边缘 – 病变特征表现 – 数目
骨骼疾病诊断
➢骨骼与软组织创伤 ➢骨与软组织感染 ➢骨与软组织肿瘤及瘤样病变 ➢全身性疾病的骨骼改变
骨骼与软组织创伤
➢骨折
1 长骨骨折 2 脊椎骨折
➢椎间盘突出 ➢肌腱与韧带损伤
长骨骨折
➢骨折的基本X线表现
指骨的连续性中断或骨骺分离,X 线上可见不规则透明线
骨质增生硬化
(hyperostosis osteosclerosis)
➢ 定义:一定单位体积内骨量的增多 ➢ X线表现
– 骨质密度增高,伴或不伴骨骼增大骨小梁增粗、 增多、密集,骨皮质增厚、致密。
➢ 常见病
– 局限性—慢性炎症,外伤,某些原发性骨肿瘤, 骨肉瘤或成骨性转移瘤
– 普遍性—某些代谢或内分泌障碍或中毒性疾病
➢ 定义:骨组织局部代谢的停止。坏死骨称 为死骨
➢ X线表现:骨质局限性密度增高 原因—绝对高密度和相对高密度
➢ 常见病:慢性化脓性骨髓炎,骨缺血性坏 死和外伤骨折后等
慢性骨髓炎
骨质坏死
密度减低的病变
骨质疏松,骨质软化,骨质破坏
密度增高的病变
骨质增生硬化,骨膜增生,骨质坏 死,骨内与软骨内钙化
疾病诊断
脊椎:椎体和椎弓 椎间盘 ➢ 椎间隙(intervertebral space) 椎间盘软骨板,髓核和纤维环组成
脊柱-X线表现
脊柱-X线表现
骨骼基本病变X线表现
➢ 骨质疏松 ➢ 骨质软化 ➢ 骨质破坏 ➢ 骨质增生硬化 ➢ 骨膜增生
➢ 骨质坏死 ➢ 骨内与软骨内钙化 ➢ 矿物质沉积 ➢ 骨胳变形 ➢ 周围软组织病变
骺与干骺端距离增宽
肾性骨营养不良
骨质软化
骨质破坏(destruction of bone)
➢定义:局部骨组织为病理组织代替而 造成骨组织消失
➢X线表现:骨质局限性密度降低
– 骨小梁稀疏或形成骨缺损,其中全无骨 结构。骨皮质破坏呈筛孔状、虫噬状
➢坏
溶骨性骨肉瘤
确定移位长骨以近端为准,脊椎以 下位脊椎为准
骨折
小儿骨折
➢骺离骨折
骺线增宽,骺于干骺端对位异常或 骺与干骺端一并撕脱
➢青枝骨折(green stick fracture)
X线上不见骨折线,仅见局部骨皮质 和骨小梁扭曲或只引起骨皮质皱折、凹 陷或隆突
小儿骺离骨折
➢ 定义: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 常,而矿物质含量减少
➢ X线表现:骨密度减低 与骨质疏松鉴别:骨小梁和骨皮质边缘
模糊;承重骨胳变形;假骨折线等 ➢ 常见病
– 佝偻病,骨软化症,其它代谢性骨病等
骨质软化
➢ 佝偻病
– 骨质密度的普遍减低 – 骨皮质变薄 – 骨小梁稀疏、模糊 – 骨骼弯曲、骨折 – 干骺端宽大呈杯口状,
限度
X线表现比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出现晚 很多骨关节疾病缺乏典型或特殊X线表现
常用X线检查方法
透视(fluoroscopy)
用于寻找异物与定位或骨折、脱位时复位
照片(plain film)
1 一般包括正侧位,有些需斜位、切线位、轴位 2 包括周围软组织,四肢应包括邻近一个关节 3 表现轻微或诊断困难时需加照对侧
骨质增生硬化
成骨型骨肉瘤
骨膜增生
(periosteal proliferation)
➢ 定义:因骨膜受刺激,骨膜内层成骨细胞 活动增加引起的骨质增生
➢ X线表现:形态因新生骨小梁排列形式不同 而表现亦异
➢ 常见病:炎症,肿瘤,外伤,骨膜下出血 等
骨膜增生
骨髓炎
骨质坏死(necrosis of bone)
-无结构半透明区 – 骨膜:骨皮质内外两侧-不显影 – 滋养动脉
➢2. 干骺端(metaphysis)
– 临时钙化带:骺板软骨基质的钙化
小儿长骨
➢3. 骺(epiphysis)
出现二次骨化中心时才显影
➢4. 骺板(epiphyseal plate)
干骺端与骺之间,二者骨性 联合后骺线消失
脊柱
➢ 序列、曲度 ➢ 组成
骨骼肌肉系统影像诊断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放射科 陆明
讲课内容及顺序
➢内容
– 骨骼系统 – 关节
➢顺序
– 检查技术 – 影像观察与分析 – 疾病诊断
骨骼系统
➢检查技术 ➢影像观察与分析 ➢疾病诊断
检查技术
➢X线检查 ➢CT检查 ➢MRI检查 ➢超声成像检查
X线检查的优点及限度
优点
骨骼与周围软组织有鲜明的对比;本身皮 质骨和松质骨也有鲜明的对比。故可显示 病变范围和程度,作出定性诊断。
血管造影(angiography)
多用于肢体动脉,主要用于血管疾病的诊断和良、 恶性肿瘤的鉴别
X线检查
CT检查
➢优点
– 密度分辨率高:脂肪、肌肉、软 骨等均能很好识别;能识别细微 的钙化和骨化
➢检查方法
– 平扫:最好双侧对照;软组织窗 和骨窗并用
– 增强:确定病变范围和性质。
CT
MRI检查
小儿青枝骨折
骨折愈合
➢ 肉芽组织修复期
血肿 → 纤维性骨痂 → 骨样骨痂,X 线不显影
➢ 原发骨痂连接期 1-2周
骨性骨痂 → 临床愈合期,可见骨痂 及骨折线
➢ 骨性愈合期 3-12月,骨折线消失 ➢ 塑型期 骨折再建
➢优点和限度
– 优点:软组织和骨髓显示好;能 任意平面和三维成像
– 限度:对钙化和细小骨化显示差
➢检查方法
– 平扫:线圈、序列、层面等选择 – 增强:Gd-DTPA
影像观察与分析
➢原则
– 必须联系正常的局部解剖 – 全面、细致观察密度和信号改变,推测
其病理学基础 – 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
➢内容(主要掌握X线平片)
– 骨骼系统正常表现 – 骨骼系统病变的基本表现
骨骼系统正常X线表现
➢骨的结构与发育(略) ➢长骨
小儿长骨 成人长骨:骨干和骨端
➢脊柱
小儿长骨
➢特点:有骺软骨,且未完全骨化 ➢1. 骨干(diaphysis)
– 骨皮质:中部厚两端薄-均匀致密影 – 骨髓腔:含造血组织和脂肪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 定义:一定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 骨组织中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二者比 例正常
➢ X线表现:骨密度减低(长骨、椎体中表现) ➢ 常见病
– 广泛性—老人,绝经后妇女,营养不良,代谢或内 分泌障碍
– 局限性—废用性
骨质疏松
废用性骨质疏松
骨质软化(osteomalacia)
➢骨骼病变诊断要点
– 部位 – 病变范围 – 病变边缘 – 病变特征表现 – 数目
骨骼疾病诊断
➢骨骼与软组织创伤 ➢骨与软组织感染 ➢骨与软组织肿瘤及瘤样病变 ➢全身性疾病的骨骼改变
骨骼与软组织创伤
➢骨折
1 长骨骨折 2 脊椎骨折
➢椎间盘突出 ➢肌腱与韧带损伤
长骨骨折
➢骨折的基本X线表现
指骨的连续性中断或骨骺分离,X 线上可见不规则透明线
骨质增生硬化
(hyperostosis osteosclerosis)
➢ 定义:一定单位体积内骨量的增多 ➢ X线表现
– 骨质密度增高,伴或不伴骨骼增大骨小梁增粗、 增多、密集,骨皮质增厚、致密。
➢ 常见病
– 局限性—慢性炎症,外伤,某些原发性骨肿瘤, 骨肉瘤或成骨性转移瘤
– 普遍性—某些代谢或内分泌障碍或中毒性疾病
➢ 定义:骨组织局部代谢的停止。坏死骨称 为死骨
➢ X线表现:骨质局限性密度增高 原因—绝对高密度和相对高密度
➢ 常见病:慢性化脓性骨髓炎,骨缺血性坏 死和外伤骨折后等
慢性骨髓炎
骨质坏死
密度减低的病变
骨质疏松,骨质软化,骨质破坏
密度增高的病变
骨质增生硬化,骨膜增生,骨质坏 死,骨内与软骨内钙化
疾病诊断
脊椎:椎体和椎弓 椎间盘 ➢ 椎间隙(intervertebral space) 椎间盘软骨板,髓核和纤维环组成
脊柱-X线表现
脊柱-X线表现
骨骼基本病变X线表现
➢ 骨质疏松 ➢ 骨质软化 ➢ 骨质破坏 ➢ 骨质增生硬化 ➢ 骨膜增生
➢ 骨质坏死 ➢ 骨内与软骨内钙化 ➢ 矿物质沉积 ➢ 骨胳变形 ➢ 周围软组织病变
骺与干骺端距离增宽
肾性骨营养不良
骨质软化
骨质破坏(destruction of bone)
➢定义:局部骨组织为病理组织代替而 造成骨组织消失
➢X线表现:骨质局限性密度降低
– 骨小梁稀疏或形成骨缺损,其中全无骨 结构。骨皮质破坏呈筛孔状、虫噬状
➢坏
溶骨性骨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