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化学实验题解题技巧
高考化学实验题解题步骤与技巧
高考化学实验题解题步骤与技巧高考化学试卷中,实验题是考察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部分。
通过合理的实验设计和正确的操作步骤,可以得出准确的实验结果,从而解题。
本文将介绍高考化学实验题的解题步骤与技巧,帮助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一、理解实验要求在解答实验题之前,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并确保理解实验要求。
了解实验中所使用的物质、仪器以及实验目的,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实验操作。
二、分析实验条件解答实验题时,要仔细分析实验条件,并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完整的实验模型。
比如,如果题目给出了实验物质的质量、浓度等信息,那么在解题时就要将其纳入考虑范围,并计算相应的数据。
三、列出实验步骤根据实验条件和要求,将实验操作步骤详细列出。
在写步骤时,要简明扼要,避免冗长的描述。
同时,要按照实验的逻辑顺序进行,确保步骤之间的前后关系清晰。
四、确定实验关键点在实验步骤中,有些步骤可能是关键点,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涉及到溶液配制时,要注意溶质的溶解度、稀释倍数等因素;操作仪器时,要注意读数的准确性。
五、注意安全操作在解答实验题的过程中,安全操作尤为重要。
要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性,避免出现事故或意外。
在实验步骤中,要注明相关的安全措施,如佩戴安全眼镜、手套等。
六、合理运用化学知识解答实验题需要运用化学知识,包括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物质性质等。
在解题时要灵活运用这些知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推理和分析。
同时,要熟练掌握化学实验的常见操作方法,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紧密结合。
七、实际操作经验积累化学实验需要一定的实际操作经验。
同学们可以通过多做实验、参加实验训练班等方式,积累实验技能和操作经验。
这样在解答实验题时,能更加熟练地进行实验操作,提高解题效率。
八、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精确测量实验结果,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如果有可能,可进行重复实验,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高考化学实验题解题技巧与方法
高考化学实验题解题技巧与方法
高考化学实验题是高考化学科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考察了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理解能力。
以下是一些高考化学实验题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1. 熟悉常见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高考化学实验题通常会涉及到一些常见的化学实验操作,例如酒精灯的使用、导管的插入、液体的倾倒等等。
考生需要熟悉这些基本操作,并且能够在考试中迅速准确地执行这些操作。
2.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理念:高考化学实验题通常会涉及到一些实验的基本理念,例如实验的安全、实验的精确、实验的效率等等。
考生需要熟悉这些基本理念,并且能够在考试中灵活运用这些理念,以确保实验的安全性和精确性。
3. 理解化学实验的目的和意义:高考化学实验题通常会涉及到一些化学实验的目的和意义,例如实验用来检验某种物质的存在、实验用来分离混合物、实验用来制备物质等等。
考生需要熟悉这些实验的目的和意义,并且能够在考试中正确地解释实验的结果。
4. 熟悉化学实验的常见错误:高考化学实验题通常会涉及到一些化学实验的常见错误,例如实验的操作不当、实验的数据不准确等等。
考生需要熟悉这些常见错误,并且能够在考试中避免这些错误。
5. 掌握化学实验的数据处理技巧:高考化学实验题通常会涉及到一些化学实验的数据处理,例如实验的数据测量误差、实验的数据计算等等。
考生需要掌握这些数据处理技巧,并且能够在考试中正确
地处理这些数据。
以上是一些高考化学实验题的解题技巧和方法,考生可以通过平时的练习和模拟考试来提高自己的实验题解题能力。
高考化学实验类试题答题技巧
高考化学实验类试题答题技巧1500字高考化学实验类试题答题技巧在高考化学试卷中,实验类试题是学生们普遍较为头疼的问题。
这类试题强调学生对实验现象的理解和实验操作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全面地回答问题。
下面介绍一些答题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化学实验类试题。
1. 阅读题目和实验条件首先,仔细阅读题目和实验条件,理解试题要求以及实验装置和反应的基本原理。
要特别关注试题中所提及的实验条件,例如温度、催化剂等,这些条件对于后续的问题回答可能有重要的影响。
2. 绘制实验装置图在回答实验类试题之前,可以先根据题目中所给的实验条件和描述,绘制出实验装置图。
这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理解实验的整个过程,从而更好地回答问题。
3. 确定实验的目的和方法根据题目中的要求,确定实验的目的和方法。
目的即要回答什么问题,方法即如何操作实验装置来得到需要的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将实验条件与实验步骤相结合,确保操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4. 注意实验现象和反应机理在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和反应机理。
实验现象可以通过观察颜色变化、气体释放等方式得到,而反应机理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类型来理解。
在分析实验现象和反应机理的基础上,可以更准确地回答问题。
5. 综合分析并得出结论在完成实验操作之后,要对实验所得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得出结论。
这个过程可以包括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和计算,以及对实验结果的解释和比较。
通过综合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实验现象和反应机理,并能够更准确地回答试题中的问题。
以上是一些高考化学实验类试题的答题技巧,希望对学生们在备考和应对考试时有所帮助。
通过认真理解题目要求、绘制实验装置图、注意实验现象和反应机理、综合分析实验结果等步骤,可以更好地处理实验类试题,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同时,在备考过程中要多进行实验操作的练习,加强对实验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为应对实验类试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4年高考化学实验题解题方法总结
2024年高考化学实验题解题方法总结(____字)一、前言在高考化学考试中,实验题是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实验原理理解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
实验题分为单项选择题和解答题两种形式,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回答出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和实验原理等问题。
对于学生来说,如何解答实验题,需要具备一些技巧和方法。
本文将以2024年高考化学实验题为例,总结解题方法,希望能给同学们提供一些帮助。
二、解题方法(一)了解实验原理和基本概念在回答实验题之前,首先要对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和实验结论有所了解。
通常,实验题中会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学生需要根据这些信息去推测实验原理和基本概念,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因此,在做实验题之前,可以先通读一遍实验题,了解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然后再回过头去复习相关的实验原理和基本概念,对于今后的实验题解答会起到很大的帮助。
(二)分析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在做实验题时,要仔细阅读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并结合实验原理进行分析。
实验步骤通常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学生可以根据这个顺序来确定每一步操作的目的和原理,从而推测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通常是一些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学生需要根据这些数据来推测实验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和化学物质。
通过对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原理,从而回答实验题。
(三)注重实验操作细节在回答实验题时,要注重实验操作的细节。
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中往往会包含一些关键的操作细节,比如溶液的浓度、温度和体积等。
学生需要认真阅读题目,注意这些细节的描述,然后根据这些细节来进行答题。
如果对实验操作细节有一些疑问,可以通过查阅资料或向老师请教来加深理解。
(四)用图像法解决实验题在解答实验题时,有时候可以用图像法来辅助解题。
具体地说,就是通过绘制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简单示意图来帮助理解。
通过图像法,可以直观地看到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实验原理。
图像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解题方法,值得学生尝试和应用。
2020届高三化学实验分类整理与解题要点介绍
大题题型一:实验大题(1)以气体制备为基础的实验题考试大纲要求:5、化学实验 (2)了解化学实验室重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4)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反应原理、仪器和收集方法) 高考化学实验大题常见题型:一)、以气体制备为基础的实验题 二)、有机物质的制备 三)、定量实验题 四)、实验探究题解题基本思路: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操作—数据处理—误差分析—创新设计【课前演练】【2013年山东30题改编】无水AlCl 3(183℃升华)遇潮湿空气即产生大量白雾,实验室可用下列装置制备:【小结】①目的—②原理—③装置—④操作—⑤数据处理—⑥误差 目的:注意审题,读懂有效信息ab原理:书写方程式:主反应、制气反应、尾气处理反应、变质反应。
装置:仪器名称:圆底烧瓶、蒸馏烧瓶;分液漏斗、长颈漏斗;直形冷凝管、球形冷凝管;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装置作用:气体发生、净化、反应、收集、隔离、尾气处理。
装置的改进方向:防爆炸、防堵塞、防污染、防倒吸、防腐蚀、简洁操作:①连接仪器(顺序:从下到上,从左到右拆仪器:从右到左,从上到下)②检查装置气密性基本套路是:形成密闭体系,产生压强差,现象,则气密性良好;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根本原理都是形成封闭的空间,利用压强差造成的液面差维持不变作为气密性良好的标志。
(1)微热法将待检装置导气管的一端放入盛水烧杯中,用酒精灯微热(双手或热毛巾捂住)装置,若导气管口有气泡逸出,停止加热后在导气管口形成一段水柱,且维持一段时间不变,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液差法①若是有分液漏斗的装置:用止水夹夹紧导气管的橡皮管,打开分液漏斗玻璃塞向××中加水,一段时间后,漏斗中的水不再滴下,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启普发生器型(简易)的装置:关闭导气管的旋塞(或用弹簧夹夹住橡皮管),往长颈漏斗中加适量水,若长颈漏斗和容器中液体形成液面差,一段时间后液面差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高考化学实验题解题方法与技巧分析
高考化学实验题解题方法与技巧分析高考化学实验题解题方法与技巧1、瞄准实验原理或实验目的,它是实验的灵魂;只有充分解读透了实验原理或目的,再结合题中所给装置的作用,才能顺利解答实验仪器的连接问题;只有充分解读透了实验原理,才能结合装置内的试剂,回答装置的作用或实验现象。
2、反复阅读,提取有效信息,不要企望读一遍题目,就能很顺利的完成作答,有时答案就在题目信息中寻找,通过反复阅读,找到题目的答案与已知信息之间的联系。
3、要善于联想,前后联系,以前是否做过相同类型的题目或者相同的解题思路,任由思维的翅膀自由的飞翔,忌思路不开阔、僵化。
4、实验题是考查语言表达能力的窗口,在回答实验现象或每一步的作用时,要全面、准确、规范,避免词不达意,掉以轻心。
高中化学重点知识有哪些1.结晶和重结晶: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NaCl,KNO3。
2.蒸馏冷却法:在沸点上差值大。
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馏。
3.过滤法:溶与不溶。
4.萃取法:如用CCl4来萃取I2水中的I2。
5.溶解法:Fe粉(A1粉):溶解在过量的NaOH溶液里过滤分离。
6.增加法:把杂质转化成所需要的物质:CO2(CO):通过热的CuO;CO2(SO2):通过NaHCO3溶液。
7.吸收法: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气体杂质,气体杂质必须被药品吸收:N2(O2):将混合气体通过铜网吸收O2。
8.转化法:两种物质难以直接分离,加药品变得容易分离,然后再还原回去:Al(OH)3,Fe(OH)3:先加NaOH溶液把Al(OH)3溶解,过滤,除去Fe(OH)3,再加酸让NaAlO2转化成A1(OH)3。
高考化学易错重要知识点总结常错点1 错误地认为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辨析酸性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是两种不同的分类方式,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CrO3、Mn2O7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和NO2等。
高考化学实验题型答题技巧
高考化学实验题型答题技巧高考化学实验题型答题技巧高考化学的实验题型在试卷中占据很重要的比例。
它不仅考察了学生们对化学实验知识的掌握,同时也考验了学生们对化学实验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在高考中,如果能够掌握一些解题技巧,对我们的高考考试会有很大的帮助。
下面,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高考化学实验题型答题技巧。
一、注意实验步骤及数据的逻辑性在高考化学实验题型中,经常会要求我们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并给出某些结论。
我们在答题时,需要先通过观察数据,再根据实验步骤进行逻辑推理。
要注意检查各实验步骤的正确性和数据之间的逻辑性。
如果发现有矛盾,一定要重新检查实验步骤或数据记录是否存在问题。
二、了解实验方法在高考化学实验题型中,题目描述往往不会给出所有的实验内容,仅给出必要的实验方法和数据,因此对于那些常见实验的操作步骤要熟记于心,以便快速推导出实验过程的各个环节,并进一步分析实验结果。
三、运用化学原理分析高考化学实验题型答题还需要掌握化学原理,这包括化学反应的牛顿定律、电化学反应、化学平衡等。
要善于将实验数据结合化学理论进行分析。
例如,如果题目给出酸度变化和电导率数据,就需要用知识推出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电极反应确定氧化还原数,再根据化学平衡得出酸度的计算式。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各种化学原理的运用。
四、认真分析问题,善于归纳总结在高考化学实验题型答题时,也要注意认真分析问题,不仅要知道题目所问是什么,还要想清楚答案需要哪些内容和思路。
同时,答题过程中还要善于归纳总结,对问题进行总体考虑和思考,形成完整和逻辑严密的解答。
五、注意实验数据的计算精度在高考化学实验答题时,计算时刻不能忽略实验数据的计算精度。
例如,如果实验数据给出的溶解度为5.12mol/L,那么在计算时,一定要保留小数点之后第三位,不要直接把5.12当做5处理。
这样做不仅可以保证答案的准确性,还可以避免出现数据误差带来的计算偏差。
总之,对于高考化学实验题型答题,需要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
高考化学实验技巧如何合理操作与应对实验题
高考化学实验技巧如何合理操作与应对实验题高考化学是许多考生心中的一大难题,其中实验题更是令人头疼的部分。
在应对高考化学实验时,合理的操作技巧和应对策略是关键。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如何合理操作和应对高考化学实验题,希望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一、实验前的准备在进行实验之前,我们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1.熟悉实验要求在进行高考化学实验前,要仔细阅读实验要求和操作步骤,确保对实验的要求有清晰的理解。
特别是注意实验中的关键点和常见问题,有助于避免实验错误。
2.掌握实验原理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和背后的化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实验。
尤其是对实验中涉及的化学反应、物质性质等内容要有深入的了解。
3.检查实验器材在实验开始之前,要检查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使用状态,确保实验器材没有任何问题。
同时,熟悉各种实验器材的用途和使用方法,使实验中能够熟练操作。
二、实验中的操作技巧在进行高考化学实验时,合理的操作技巧能够帮助我们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效率。
1.精确称量在进行反应物的称量时,要使用准确的天平,并注意调整天平的零点。
同时,使用干净的皿具,并避免用手直接接触试剂,以防止出现误差。
2.稳定搅拌在进行反应时,适当的搅拌可以促进反应的进行。
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搅拌速度和方向,以保证反应均匀发生,避免出现反应不完全的情况。
3.恰当加热在需要加热的实验中,要注意控制加热的时间和温度。
避免过度加热导致反应速率过快或产生不需要的副反应。
4.细致观察在观察实验现象时,要细致入微地观察,并注意观察点的数量和位置。
避免因观察不仔细导致错过关键信息。
三、应对高考化学实验题在高考化学试卷中,实验题是占有一定比重的,因此我们要合理应对这一部分。
1.审题细致在开始做实验题前,要仔细阅读题目要求和实验步骤,确保对题目有清晰的理解。
尤其是关键信息和操作要求,要特别注意。
2.思路清晰根据实验步骤和要求,理清实验思路,避免在实验过程中出现混淆和错误。
2020年高考化学必背知识与解题方法:化学实验操作答题模板
模块四化学实验操作答题模板一、容量瓶查漏操作向容量瓶中加适量水,塞紧瓶塞,用手指顶住瓶塞,倒立,用吸水纸检查是否有水珠渗出;如果不漏,再把塞子旋转180°,塞紧,倒置,用同样方法检查。
二、分液漏斗检漏操作加水,观察分液漏斗活塞是否漏水,盖上上口瓶塞,倒置,看是否漏水,旋转分液漏斗活塞180度,观察是否漏水,正放后旋转分液漏斗上口旋塞180度,再倒置,观察是否漏水,如果均不漏水,说明分液漏斗不漏水。
三、滴定管检漏操作(1)酸式滴定管:关闭活塞,向滴定管中加入适量水,用滴定管夹将滴定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观察是否漏水,若2分钟内不漏水,将活塞旋转180°,重复上述操作。
(2)碱式滴定管:向滴定管中加入适量水,用滴定管夹将滴定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观察是否漏水,若2分钟内不漏水,轻轻挤压玻璃球,放出少量液体,再次观察滴定管是否漏水。
四、滴定管的润洗从滴定管上口加水3~5 mL,旋转滴定管,使润洗液湿润滴定管内壁,然后将液体从下口放到废液缸,重复操作2~3 次。
五、滴定管排气泡操作(1)酸式滴定管:右手将滴定管倾斜30°左右,左手迅速打开活塞使溶液流出,从而使溶液充满尖嘴。
(2)碱式滴定管:将胶管弯曲使玻璃尖嘴向上倾斜,用两指捏住胶管,轻轻挤压玻璃球,使溶液从尖嘴流出,即可排出碱式滴定管中的气泡。
六、萃取分液操作将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打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沿烧杯壁流下,当下层液体恰好流尽时,迅速关闭活塞。
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七、焰色反应操作八、沉淀物的洗涤用玻璃棒引流加水没过沉淀物,待水流尽,重复2~3次。
九、洗涤洁净的检验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加××(检测液),观察到××(现象),则××(结论)。
十、滴定终点判断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溶液后,溶液由×××色变成×××色,或溶液×××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高考化学实验题怎样拿高分
高考化学实验题怎样拿高分对于广大高考考生来说,化学实验题一直是化学学科中的重点和难点。
要在高考化学实验题中拿到高分,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还需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和策略。
下面就来详细探讨一下如何在高考化学实验题中取得高分。
一、打牢基础知识高考化学实验题往往基于教材中的基础实验,因此熟练掌握教材中的实验内容是至关重要的。
1、化学仪器的认识与使用要清楚各种化学仪器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比如常见的量筒、滴定管、容量瓶在测量液体体积时的精度和使用条件就有所不同;而酒精灯、水浴锅等加热仪器在使用时的温度控制和适用范围也有差异。
2、化学试剂的性质与保存了解常见化学试剂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保存方法。
例如,一些易挥发的试剂如浓盐酸、浓硝酸需要密封保存;一些见光易分解的试剂如硝酸银溶液要存放在棕色瓶中。
3、实验基本操作熟练掌握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分液等基本操作的步骤和要点。
比如过滤时“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蒸馏时温度计的位置、冷凝水的流向等。
4、化学反应原理明白实验中所涉及的化学反应的原理,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反应条件、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
只有对这些基础知识了如指掌,才能在面对实验题时迅速做出准确的判断。
二、培养实验思维1、学会分析实验目的拿到一道实验题,首先要明确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制备某种物质,还是为了探究某个化学反应的条件或性质?只有清楚了实验目的,才能有的放矢地去分析实验步骤和回答问题。
2、理解实验原理在明确实验目的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实验所依据的原理。
这包括化学反应原理、物理原理等。
例如,在制取氧气的实验中,利用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的化学反应来产生氧气,同时还要考虑氧气的收集方法,这就涉及到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等物理性质。
3、关注实验细节实验题中往往会有一些关键的细节,这些细节可能决定了实验的成败或者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比如在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滴定管的润洗、指示剂的选择、滴定终点的判断等都是需要特别关注的细节。
(完整版)高考化学实验题解题技巧
高考化学实验题解题技巧一.制备型实验题实验考察以某一物质的制备为中心来展开。
步骤:原料制备和净化过程→物质制备过程→净化除杂过程→物质收集过程→尾气处理过程在原料处理过程中,从实验原理出发,找到所需要的实验原料,例如氮气的制备,可以从空气来提纯,也可以采用按盐和亚硝酸盐来制备,还要除去其中的杂质氧气和水。
物质制备过程中,主要考察包括实验仪器的选择和组装,实验试剂的选择和加入的先后顺序。
例如氯气的制备,根据实验原理,采用固液加热装置,选用圆底烧瓶和分液漏斗及酒精灯加热的装置组合;在氨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就要采用直玻璃管通氨气及酒精喷灯加热的装置组合。
在净化除杂过程中,首先要分析物质中所含的杂质有哪些,每种杂质所采用的除杂试剂以及除杂的先后顺序等,例如在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时,制备的氯气中混有氯化氢和水,采用的除杂试剂是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先后顺序是先除氯化氢,最后除水。
在物质的收集过程中,分析物质的状态和性质,采用合理的方法来收集产物。
例如氨气的收集就根据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来收集或集气瓶的导气管是短进长出的方式;如氯化铝的收集,根据其易凝华的性质,在收集氯化铝时,应采用装置浸泡在冰水中的方式来提高收集效率。
尾气处理过程中,从尾气性质入手,分析所采用的试剂。
例如氯气的处理采用碱液来反应除去;如氨气的处理采用湿润的棉花或倒扣漏斗的盛水烧杯。
制备型实验题:26.(2013年全国新课标1卷)醇脱水是合成烯烃的常用方法,实验室合成环己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下: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如下:合成反应:在a中加入20g环己醇和2小片碎瓷片,冷却搅动下慢慢加入1 mL浓硫酸。
B中通入冷却水后,开始缓慢加热a,控制馏出物的温度不超过90℃。
分离提纯:反应粗产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5%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分离后加入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
最终通过蒸馏得到纯净环己烯10g。
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b的名称是。
高考化学实验题解题技巧
高考化学实验题解题技巧在高考化学考试中,实验题是考查考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化学实验原理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解决实验题需要考生掌握一些技巧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解题技巧,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仔细阅读题目要求和实验项目首先,对于实验题,我们要重点关注题目要求和实验项目。
仔细阅读题目要求,明确出题者给出的背景信息和考点,以便确定解题思路。
然后,针对实验项目,要详细了解实验的步骤、原理和所用仪器设备,这有助于考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和操作要求。
二、揣摩实验过程中的可能问题在解决实验题时,还要预测和判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根据题目要求和实验原理,考生需要揣摩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反应难度大、仪器操作要求严格等。
有了这种预判能力,考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准备、取舍重点难点,提高解题的效率。
三、掌握实验相关知识和技能要解决实验题,考生必须掌握实验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首先,要熟练掌握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如称量、溶液配制、装置搭建等。
其次,要了解实验中涉及的化学知识,如酸碱中和、氧化还原等。
最后,还需掌握一些实验中的定量分析方法,如滴定、分光光度法等。
只有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才能对实验题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解答。
四、注重实际操作中的安全问题在高考的实验题解答中,注意实际操作中的安全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
考生要了解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化学品性质和操作规程,正确佩戴实验用品,严格控制实验中的温度、浓度和反应速度,以保证实验过程的安全。
另外,要熟悉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如发生火灾、泄漏等意外情况时的应急处置措施。
这些操作和安全知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实验题解题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五、理论联系实际在解答实验题时,考生还要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从实验现象中找到规律。
可以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寻找规律和关联性。
同时,要能够将实验过程中的实际现象和化学知识相联系,解释反应原理和化学现象之间的关系。
只有实践和理论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解决实验题目。
总之,解决高考化学实验题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化学知识。
高中化学高考实验题解题技巧及实验操作原则
高中化学高考实验题解题技巧及实验操作原则高考化学实验题解题技巧1、读总标题目的是什么,材料有哪些,题目给出了它们的哪些性质(信息),实验原理(方程式)。
原理最重要,什么都离不开目的和原理。
2、读小题瞄一眼大概是什么方面:填物质?步骤/物质的作用?计算产率产量等?新的设计?这些就是出题人的思路和题目的结构。
3、分析流程分析流程,每一步在做什么,带入物质,写方程式,知道生成了什么、剩余了什么,又可能带来什么新的杂质。
元素的“流向”是关键,开始的时候是需要花很久研究几道经典的题比如高考题,后来就发现规律了,思路、方式大致一样。
4、答题填物质注意是名称还是化学式;方程式可能有多个的情况。
配平当然是得又快又准(这个到高三应该可以做到了);常见的模版答案自然是积累,还有从各种资料提炼;作用:在看懂流程的基础上,在明白物质变化的基础上,应该就不难了;设计:结合物质的性质,考点其实是最基础的实验;计算:知道物质的变化就知道最终状态下物质组成。
前三条类型题目是送分题型。
高中化学实验操作七原则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
1.“从下往上”原则。
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
装配复杂装置遵循从左到右顺序。
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
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
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
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
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
如上例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高考化学实验题解题技巧
高考化学实验题解题技巧在高考化学考试中,实验题通常是考察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化学知识应用能力的一种题型。
解答实验题需要掌握一定的实验技巧和化学原理,下面将介绍几种解题方法和技巧,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高考化学实验题。
一、实验题解题步骤1. 仔细阅读题目:在解答实验题之前,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并理清实验内容和要求。
了解题目中给出的实验步骤和操作要点,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
2. 理清实验原理:通过题目中的描述,确定实验所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和化学原理。
根据已掌握的化学知识,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物质转化等现象,为解题提供理论基础。
3. 分析数据和结果:根据实验过程中得到的数据和结果,进行分析和推理。
将实验数据与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对照,判断实验中所测得的物质性质或化学变化。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找出关键性质和变化,为后续解题提供依据。
4. 解答问题:根据题目所给的要求,结合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问题解答。
可以采用推理、分析、综合等方法,回答实验中所遇到的问题。
解答时要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确保答案准确无误。
二、常见类型实验题解题技巧1. 实验现象判断类题目:根据题目所描述的实验现象,结合已有的化学实验经验,判断实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或物质性质变化。
关键是观察、分析和判断。
2. 实验数据处理类题目: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实验数据,进行计算、比较和分析。
要注意单位的转换、数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采用适当的计算方法和模型,解决实验数据处理问题。
3. 实验装置结构类题目: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实验装置图或文字描述,理解实验装置的结构和原理。
要分析各组分的作用和关系,确定实验目的和要求,解答实验装置结构类问题。
4. 实验步骤优化类题目:通过对实验步骤的分析和比较,找出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实验步骤优化方案。
要关注实验步骤的合理性、操作方法的准确性和实验条件的控制。
5. 实验误差分析类题目: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实验数据和误差范围要求,分析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高考化学实验题解题技巧-高考化学实验题重要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实验题解题技巧|高考化学实验题重要知识点总结从近几年的化学高考试题看,在试验题和理论试题中都消失了用文字正确表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或结论的题目,试验题对大多数(同学)来说都是一个难点。
下面是百分网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化学必备学问点,盼望对大家有用!高考化学试验题学问1、浓硫酸的稀释:向烧杯中加入肯定量的蒸馏水,沿烧杯内壁缓慢倒入浓硫酸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2、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性:用干燥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中部,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溶液的pH。
3、用试纸检验气体:(以NH3为例)用玻璃棒贴取潮湿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或试管口,看试纸是否变蓝。
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大试管单孔塞为例):①微热法:将导管插入水槽中,手握大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时导管口回流一段水柱,说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液差法:塞紧橡皮塞,用止水夹夹住导气管的橡皮管部分,从长颈漏斗中向试管中注水,使长颈漏斗中液面高于试管中液面,过一段时间,液面差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
(若为分液漏斗,塞紧橡皮塞,用止水夹夹住导气管的橡皮管部分,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肯定量的水,打开活塞,若分液漏斗中液体滴下的速率渐渐减慢至不再滴下,说明气密性良好。
)5、闻气体的气味:用手在集气瓶口上方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入鼻孔。
6、焰色反应:(以K元素为例)用干净的铂丝蘸取待测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看火焰是否为紫色。
(注:洗涤铂丝用盐酸溶液)。
7、洗涤沉淀:把蒸馏水沿着玻璃棒注入到过滤器中至浸没沉淀,静置,使蒸馏水滤出,重复2~3次即可。
8、推断沉淀剂是否足量的操作:在上层清液中(或取少量上层清液置于小试管中),滴加沉淀剂,若不再产生沉淀,说明沉淀完全。
如:粗盐提纯试验中推断BaCl2已过量的方法是:在上层清液中再连续滴加BaCl2溶液,若溶液未变浑浊,则表明BaCl2已过量。
9、推断沉淀是否洗涤洁净的操作:取少量最终一次洗涤洗液,滴加相应试剂10、萃取分液操作: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混合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充分振荡、静置、分层,在漏斗下面放一个小烧杯,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使下层液体从下口沿烧杯壁流下;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高考化学实验题实操技巧总结
高考化学实验题实操技巧总结随着高考化学试卷中实验题所占比例的逐年增加,考生们对于实验技巧的掌握也越来越重视。
成功完成实验题不仅可以增加加分机会,更能显示出考生对化学知识的全面掌握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水平。
下面是本文的主要内容,详细总结高考化学实验题实操技巧。
一、实验前准备在操作实验之前,考生应仔细阅读实验室的安全规章制度,了解实验器材的性质及使用方法,并按照实验要求经过大量练习,熟练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方法。
另外,考生在实验前还需要检查实验仪器和药品,保证实验时器材干净、完整、无损坏,药品纯度达标。
这也是成功完成实验题的重要保证。
二、实验中的具体操作技巧1. 确保实验结果准确在实验过程中,考生应注意记录每个实验步骤所加入的试剂量,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应注意控制实验台上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对实验造成的影响,从而得到更加可靠的数据。
2. 正确操作实验器材不同实验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的实验器材,考生需要掌握各个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
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实验器具的清洁度和干燥度,否则将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不良影响。
3. 熟练掌握实验技巧在高考化学实验过程中,一些操作熟练度非常重要,比如实验操作的时间控制、复杂反应情况的判断和平衡状态的调整等。
考生需要在实验前多做练习,积累实验技巧,提高实验水平。
4. 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数据的处理需要考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和数据分析技巧,对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到正确的结果。
考生还需要注意记录实验数据的整齐性和完整性,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过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更好地展示实验的操作水平。
三、实验完成后的工作实验完成后,考生需要及时整理实验仪器和药品,注意器具的清洗、消毒和保存,保证实验器具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同时,考生还需要及时汇总实验数据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掌握实验结果的规律和性质,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为未来的学习和科研打下坚实基础。
总之,高考化学实验题的实操技巧是考生成功完成试题的重要保障。
高考化学常见实验题操作技巧与答题要点
高考化学常见实验题操作技巧与答题要点在高考化学的考试中,实验题是一项重要的考察内容。
掌握实验题的操作技巧和答题要点对于获得高分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高考化学常见实验题,从实验操作技巧与答题要点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 实验操作技巧1.1 仔细阅读题目要求:在实验题中,题目往往对实验的目的、材料、仪器和操作步骤有详细的要求。
在进行实验之前,首先要耐心阅读题目要求,确保自己对实验的目标和要求有清晰的认识。
1.2 注意实验操作步骤:实验操作步骤是实验题中最关键的部分。
在进行实验时,应严格按照题目要求的步骤进行操作,注意各个步骤的顺序和细节。
在进行物质的称量、溶液的制备、反应的进行等环节,要精确掌握操作技巧,避免失误。
1.3 注意实验条件:实验条件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进行实验时,要特别注意环境条件的控制,如温度、压力、光照等。
合理控制实验条件可以提高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准确度。
1.4 注意实验安全:在进行实验时,安全第一。
要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佩戴好实验室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实验手套、护目镜等。
同时,要注意实验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性,如有毒气体、剧毒化学品等,做好充分的防护措施。
2. 答题要点2.1 分析实验题目:在答题时,要先分析实验题目,确定所给条件和要求。
了解实验的目的和方法,搞清楚实验中涉及到的反应、物质和操作。
2.2 运用化学知识:将所学的化学知识与实验题目进行结合,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和要求,运用化学知识分析问题,确定实验的步骤和方法。
在答题时,可以结合化学反应原理、溶解度规律、氧化还原反应等基本概念进行推断和解答。
2.3 细致思考,准确答题:在回答实验题目时,要细致思考,避免粗心大意导致答案错误。
要准确理解实验题目的要求和条件,确定实验的关键步骤和操作过程。
答题时要注意语句的准确性和清晰度,以避免答案的歧义性。
2.4 确保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在答题时,需要根据所学化学理论判断实验结果的合理性。
2020高考化学实验题答题技巧套路
2020高考化学实验题答题技巧套路1.增加浸出率的方法包括搅拌、升高温度、延长浸出时间、增加浸出液浓度和固体粉碎以增大接触面积。
提高焙烧效率的措施包括增加氧气量、充分粉碎固体、逆流焙烧和适当升温等。
2.加热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或促进平衡向有利于生成物的方向移动。
3.适当升温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但温度过高会导致某些溶质挥发(如浓硝酸)、分解(如H2O2、NH4HCO3)或氧化(如Na2SO3),或促进水解(如AlCl3),从而影响产品的生成。
而适当升温也可以对吸热反应平衡正移有利,增加产率。
4.从滤液中提取晶体的方法包括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和干燥。
而从滤液中提取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或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溶质的方法则包括蒸发结晶、趁热过滤、洗涤和干燥。
5.一些仪器用于溶液配制、蒸发、过滤和固体灼烧,不再赘述。
6.调节某反应的pH值可以使某些金属离子以氢氧化物的形式沉淀。
调节pH时应使用主要元素对应的氧化物、碳酸盐或碱,以避免引入新的杂质。
pH的范围应当确定,因为pH过小会导致某离子沉淀不完全,而pH过大则会导致主要离子开始沉淀。
7.减压蒸馏(减压蒸发)的原因是减小压强,使液体沸点降低,防止一些溶质受热分解挥发。
8.检验溶液中离子是否沉淀完全的方法是将溶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向其中滴入沉淀剂,若无沉淀生成,则离子沉淀完全。
9.洗涤沉淀的目的是除掉附着在沉淀表面的可溶性杂质。
10.冰水洗涤的目的是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并降低被洗涤物质的溶解度,减少其在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
11.乙醇洗涤的目的是降低被洗涤物质的溶解度,减少其在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得到较干燥的产物,并且除去固体表面的水。
12.蒸发时的气体氛围不再赘述。
为了获得AlCl3,需要在HCl气流中加热蒸发AlCl3溶液以抑制某离子的水解。
在实验前,需要通入N2以赶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O2、H2O等干扰实验。
实验后也需要通入N2,将产生的某气体全部赶入至后续某个装置,保证产生的气体被后续某个装置的溶液完全吸收。
高考化学实验题答题技巧有什么
高考化学实验题答题技巧有什么高考化学实验题答题技巧有什么高考化学实验题,在化学试题内容中占有很大的分值,但是实验题能拿到高分的同学却不是很多。
那么,高考化学实验题要怎么做呢?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考化学实验题答题技巧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高考化学实验题解题方法与技巧1、瞄准实验原理或实验目的,它是实验的灵魂;只有充分解读透了实验原理或目的,再结合题中所给装置的作用,才能顺利解答实验仪器的连接问题;只有充分解读透了实验原理,才能结合装置内的试剂,回答装置的作用或实验现象。
2、反复阅读,提取有效信息,不要企望读一遍题目,就能很顺利的完成作答,有时答案就在题目信息中寻找,通过反复阅读,找到题目的答案与已知信息之间的联系。
3、要善于联想,前后联系,以前是否做过相同类型的题目或者相同的解题思路,任由思维的翅膀自由的飞翔,忌思路不开阔、僵化。
4、实验题是考查语言表达能力的窗口,在回答实验现象或每一步的作用时,要全面、准确、规范,避免词不达意,掉以轻心。
高考化学实验操作要点总结一、浓稀关系1、制氢气时,用稀HCl或稀H2SO4与锌反应。
2、制氯气时用浓HCl和二氧化锰共热。
3、制氯化氢气体时,用浓H2SO4与食盐共热。
4、制二氧化碳气体时,用稀HCl与大理石反应。
5、制硫化氢气体时,用稀HCl或稀H2SO4与硫化亚铁反应。
6、制二氧化硫气体时,用浓H2SO4与亚硫酸钠反应。
7、制二氧化氮气体时,用浓HNO3与铜反应;而制一氧化氮时则用稀HNO3与铜反应。
8、制乙烯、硝基苯、苯磺酸,酯化反应、蔗糖脱水,都要用浓H2SO4;而酯的水解、糖类的水解则要用稀H2SO4。
二、先后关系1、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先验纯后点燃。
2、除杂质气体时,一般先除有有毒气体,后除其它气体,最后除水蒸气。
3、制备气体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药品,加药品时应先放固体,后加液体。
4、拆除装置时,先把导气管撤出液面,后熄灭火源。
5、用H2、CO等还原金属氧化物时应先通气后点燃酒精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化学实验题解题技巧一.制备型实验题实验考察以某一物质的制备为中心来展开。
步骤:原料制备和净化过程→物质制备过程→净化除杂过程→物质收集过程→尾气处理过程在原料处理过程中,从实验原理出发,找到所需要的实验原料,例如氮气的制备,可以从空气来提纯,也可以采用按盐和亚硝酸盐来制备,还要除去其中的杂质氧气和水。
物质制备过程中,主要考察包括实验仪器的选择和组装,实验试剂的选择和加入的先后顺序。
例如氯气的制备,根据实验原理,采用固液加热装置,选用圆底烧瓶和分液漏斗及酒精灯加热的装置组合;在氨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就要采用直玻璃管通氨气及酒精喷灯加热的装置组合。
在净化除杂过程中,首先要分析物质中所含的杂质有哪些,每种杂质所采用的除杂试剂以及除杂的先后顺序等,例如在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时,制备的氯气中混有氯化氢和水,采用的除杂试剂是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先后顺序是先除氯化氢,最后除水。
在物质的收集过程中,分析物质的状态和性质,采用合理的方法来收集产物。
例如氨气的收集就根据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来收集或集气瓶的导气管是短进长出的方式;如氯化铝的收集,根据其易凝华的性质,在收集氯化铝时,应采用装置浸泡在冰水中的方式来提高收集效率。
尾气处理过程中,从尾气性质入手,分析所采用的试剂。
例如氯气的处理采用碱液来反应除去;如氨气的处理采用湿润的棉花或倒扣漏斗的盛水烧杯。
制备型实验题:26.醇脱水是合成烯烃的常用方法,实验室合成环己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下: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如下:合成反应:在a中加入20g环己醇和2小片碎瓷片,冷却搅动下慢慢加入1 mL浓硫酸。
B中通入冷却水后,开始缓慢加热a,控制馏出物的温度不超过90℃。
分离提纯:反应粗产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5%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分离后加入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
最终通过蒸馏得到纯净环己烯10g。
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b的名称是。
(2)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时(填正确答案标号)。
A.立即补加B.冷却后补加C.不需补加D.重新配料(3)本实验中最容易产生的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4)分液漏斗在使用前须清洗干净并;在本实验分离过程中,产物应该从分液漏斗的(填“上口倒出”或“下口放出”)。
(5)分离提纯过程中加入无水氯化钙的目的是。
(6)在环己烯粗产物蒸馏过程中,不可能...用到的仪器有A.圆底烧瓶B.温度计C.吸滤瓶D.球形冷凝管E.接收器(7)本实验所得到的环己烯产率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A.41% B.50% C.61% D.70%答案:O(1)直形冷凝管(2)防止暴沸;B (3)(4)检漏;上口倒出(5)干燥(或除水除醇)(6)CD (7)C解析:(2)如果立即补加碎瓷片,可能使反应液暴沸,发生危险,A选项错误;C选项不能防止暴沸,错误;D选项浪费药品,错误;(3)醇在浓硫酸作催化剂时,加热条件下可能发生分子内脱水生成烯烃,也可能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醚;(4)环己烯的密度比水小,位于分液漏斗中液体的上层,分液时先把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再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防止从下口放出时混有部分下层液体;(5)无水氯化钙能与水结合,也能与乙醇结合;(7)n(环己醇)=20g÷100g·mol-1=0.2 mol、n(环己烯)=10g÷82g·mol-1=0.122 mol产率=0.122mo l÷0.2mol×100%=61%26. 正丁醛是一种化工原料。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合成正丁醛。
发生的反应如下: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列表如下:实验步骤如下:将6.0g Na2Cr2O7 放入100mL烧杯中,加30mL水溶解,再缓慢加入5mL 浓硫酸,将所得溶液小心转移至B中。
在A中加入4.0g正丁醇和几粒沸石,加热。
当有蒸汽出现时,开始滴加B中溶液。
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温度为90—95℃,在E中收集90℃以下的馏分。
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有机层干燥后蒸馏,收集75—77℃馏分,产量2.0g。
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能否将Na2Cr2O7溶液加到浓硫酸中,说明理由。
(2)加入沸石的作用是。
若加热后发现未加沸石,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
(3)上述装置图中,B仪器的名称是,D仪器的名称是。
(4)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a.润湿b.干燥c.检漏d.标定(5)将正丁醛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分水时,水在层(填“上”或“下”)(6)反应温度应保持在90—95℃,其原因是。
(7)本实验中,正丁醛的产率为%。
【答案】(1)不能,易迸溅;(2)防止爆沸;冷却后补加;(3)滴液漏斗;直形冷凝管;(4)c;(5)下;(6)即可保证正丁醛及时蒸出,又可尽量避免其被进一步氧化;(7)51。
【解析】(1)将重铬酸钠溶液和浓硫酸混合时,相当于对浓硫酸进行稀释。
若将重铬酸钠溶液加到浓硫酸中,水的密度比浓硫酸小,会引起液滴飞溅,造成危险。
(2)实验装置中沸石的作用是防止溶液暴沸。
若加热后发现未加沸石,应该停止加热,等溶液冷却后再加入沸石。
(3)装置中B仪器叫滴液漏斗,D仪器叫直形冷凝器。
(4)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检查是否漏液。
(5)由题意知正丁醛微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所以分液时水在下层,正丁醛在上层。
(6)反应时温度保持在90—95℃,既可以保证正丁醛变成蒸汽及时分离出去,同时还可以避免正丁醛被继续氧化。
(7)若4.0g的正丁醇完全反应产生的正丁醛应为4÷74×72=3.89g,则正丁醛的产率应为2÷3.89×100%=51%。
二.验证性实验题考查物质性质,一般还包括物质制备过程。
根据实验要求来分析验证每一种性质的实验原理,根据实验原理寻找所需要的实验试剂,再根据互不干扰原则来确定性质验证的先后顺序。
步骤:物质制备过程→性质验证过程→尾气处理过程物质制备过程与第一类相似。
在性质验证过程中,关键在于分析不同性质验证的先后顺序的处理。
例如验证碳和浓硫酸反应产物的验证实验中,首先产物有水、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先分析每种物质验证所需的试剂,试剂的选择需要反应中有明显的实验现象,验证水用无水硫酸铜,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硫用品红溶液,再分析相互之间是否存在干扰,就会发现二氧化硫也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就要求在验证二氧化碳前先验证二氧化硫且将二氧化硫除尽,防止干扰二氧化碳的验证。
验证性实验题:9. (2013年四川理综)为了探究AgNO3的氧化性和热稳定性,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Ⅰ. AgNO3的氧化性将光亮的铁丝伸入Ag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将铁丝取出。
为检验溶液中Fe的氧化产物,将溶液中的Ag+除尽后,进行了如下实验。
可选用的试剂:KSCN 溶液、K3[Fe(CN)6]溶液、氯水。
(1)请完成下表:【实验结论】Fe的氧化产物为Fe2+和Fe2+。
Ⅱ.AgNO3的热稳定性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A加热AgNO3固体,产生红棕色气体,在装置D中收集到无色气体。
当反应结束后,试管中残留固体为黑色。
(2)装置B的作用是。
(3)经小组讨论并验证该无色气体为O2,其验证方法是。
(4)【查阅资料】Ag2O和粉末状的Ag均为黑色;Ag2O可溶于氨水。
【提出设想】试管中残留的黑色固体可能是:①.Ag;②.Ag2O;③.Ag和Ag2O。
【实验验证】该小组为验证上述猜想,分别取少量黑色固体放入试管中,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操作现象a 加入足量氨水,振荡黑色固体不溶解b 加入足量稀硝酸,振荡黑色固体溶解,并有气体产生【实验评价】根据上述实验,不能确定固体产物成分的实验是①(填实验编号)。
【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该小组得出AgNO3固体热分解的产物有②。
【答案】(1)①溶液呈红色②K3[Fe(CN)6]溶液③产生蓝色沉淀(2)防倒吸(3)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并取出,正放在桌面上,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证明无色气体为O2(4)① b ②Ag、NO2、O2【解析】(1)取少量除尽Ag+ 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振荡,若含有铁离子,溶液会变血红色,验证亚铁离子实验是取少量除尽Ag+ 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K3[Fe(CN)6]溶液会和亚铁离子反应生成蓝色沉淀;(2)装置导气管略露出胶塞,是安全瓶,可以防止C装置中的液体到吸入发生装置A:(3)氧气具有助燃性,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证明无色气为氧气;(4)①实验a加入氨水,银不能溶解于氨水溶液,Ag2O能溶于氨水中形成银氨溶液,加入足量氨水,振荡黑色固体不溶解,说明生成的固体为Ag;实验b加入的硝酸可以溶解Ag2O,也可以溶解Ag,不能检验固体成分,故答案为b;②装置A加热AgNO3固体,产生红棕色气体为二氧化氮,在装置D中收集到无色气体为氧气,结合实验a的结论,AgNO3固体热分解的产物有Ag、NO2、O2 27.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盛放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是,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实验过程中,装置B、C中发生的现象分别是、,这些现象分别说明SO2具有的性质是和;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装置D的目的是探究SO2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4)尾气可采用溶液吸收。
答案:(1)蒸馏烧瓶,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2)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无色溶液中出现浅黄色浑浊,还原性、氧化性;5 SO2+2 MnO4 -+2 H2O=2 Mn2++5 SO42+ + 4 H+;(3)品红溶液褪色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旋塞,点燃酒精灯加热,溶液恢复为红色;(4)NaOH解析:1. 本题要求是探究SO2的性质,那么SO2有哪些性质呢?学生必须清楚。
(SO2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有毒、易溶于水、污染大气、形成酸雨。
化学性质:由于SO2分子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正四价,因而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以还原性为主;SO2有漂白性,漂白具有可逆性)。
2. 原理:①制SO2: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②SO2的还原性表现在其与强氧化性物质的反应上,如酸性KMnO4 ,Cl2,Br2等;氧化性则表现在与强还原性物质的反应上,如H2S等。
③由于SO2有毒,污染大气,故尾气必须处理,一般用碱液吸收。
3.仪器用途:结合原理已看出,A装置是SO2的制取装置,B装置是探究SO2的还原性装置,C装置是探究SO2的氧化性装置,D装置是探究SO2的漂白性和漂白的可逆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