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4.3积的变化规律练习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数学《积的变化规律》知识点+练习

四年级上册数学《积的变化规律》知识点+练习

四年级上册数学《积的变化规律》知识点+练习知识点:●发现: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

●发现: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也除以几。

专项练习一、填空1、两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2倍,另一个因数不变,则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2、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5,则积(除以5)3、两数相乘的积是150,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为( 450 )二、根据18×20=36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36×20 =72072×20=1440三、根据25×28=70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50×28=140025×14=35025×84=21005×28=14025×(28×10 )=700025×(28÷10)= 70四、解决问题1、一辆汽车3小时行驶178千米,照这样的速度9小时行驶多少千米?178×(9÷3)=534(千米)答:照这样的速度9小时行驶534千米。

2、水果店2千克苹果售价5元,3千克葡萄售价20元,张阿姨想买6千克苹果和9千克葡萄,需要多少钱?6千克苹果的价钱:5×(6÷2)=15(元)9千克葡萄的价钱:20×(9÷3)=60(元)15+60=75(元)答:需要75元。

3、一套《格林童话》原来售价150元,现在促销降价,每套售价90元,原来买12套的价钱,现在可以买多少套?12×150÷90=1800÷90=20(套)答:现在可以买20套。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积的变化规律》同步练习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积的变化规律》同步练习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第4课时积的变化规律一、填一填。

1、算一算。

3×50= 3×500= 3×5000=3×5= 3×10= 3×25=发现: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或()(0除外),积也随着()或()。

2、一个因数乘100,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

3、两个因数相乘的积是240,现在一个因数除以6,另一个因数不变,积是()。

4、在○里填上“>”“<”或“=”。

70×16○7×16 20×40○30×3028×30○280×3 90×50○100×505因数16 16 32 16 64 16因数 2 10 10 8 8 200积326、两个因数的积是16,现在两个因数都乘4,那么现在的积是()。

二、判断题。

1、一个因数变大,另一个因数变小,积不变。

()2、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乘4,另一个因数也乘4,那么积乘8。

()3、两数相乘,积为450,其中一个因数除以9,另一个因数不变,积是50。

()三、列竖式计算。

428×26= 303×40=260×40= 628×11=330×80= 207×39=四、解决问题。

1、有一块长方形的菜地,现在宽增加到32米,长不变,现在菜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8米320平方米2、一小瓶洗发液30毫升,10瓶多少毫升?如果一瓶300毫升,那么10瓶多少毫升?20瓶呢?3、一个食堂,已知3天吃了20千克大米,照这样计算,9天吃多少千克大米?12天呢?4、已知6斤葡萄41元,现在要买18斤,需要花多少钱?。

4.3积的变化规律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4.3积的变化规律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4.3积的变化规律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如图中,如果在左边“3”处挂上6个钩码。

要保持平衡,需要在右边数字“2”处挂上()(每个钩码重量都同)A.6B.8C.9D.102.b是非零的自然数,下面算式中得数最大的是()。

A.b×917B.b÷925C.b÷917D.b-9173.一个三角形的底扩大到原来的5倍,高不变,面积会()。

A.扩大到原来的5倍B.扩大到原来的25倍C.不变D.缩小到原来的1 54.下面各算式中,计算结果与38.4×0.16的得数相等的算式是()A.3.84×0.16B.38.4×1.6C.0.384×165.甲数的35等于乙数的34,甲、乙两数都不等于0,甲数与乙数比较,()。

A.甲数小B.甲数大C.两数一样大二、判断题6.12×68与34×24的积相等。

()7.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应该扩大10倍.()8.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有一个零,那么它们积的末尾一定只有两个零.( )9.两个数相乘的结果一定比其中一个乘数大。

()10.一个数乘以7的积是210,这个数乘以14的积等于420 。

()三、填空题11.10枚5分硬币叠放在一起的高度大约是1厘米。

照这样,10000枚5分硬币叠放在一起的高度大约是米,1亿枚叠放在一起的高度大约是千米。

12.2.5缩小到原来的110,再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是。

13.在横线上填上“>” “<”或“=”。

6÷1.5 6 56×1.256 1×0.940.945.04÷6 1 45÷36 1 1.455… 1.45⋅⋅14.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2平方米,如果将它的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宽扩大到原来的2倍,现在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米。

15.两个乘数的积是10.5,其中一个乘数扩大为原来的100倍,另一个乘数缩小到原来的110,积是。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4.3 积的变化规律练习卷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4.3 积的变化规律练习卷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4.3 积的变化规律练习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选择题1 . ()的商中间有一个0.A.106÷2B.360÷3C.832÷42 . 在计算101×75时,用简便方法计算正确的是()。

A.100×75×1B.100×75-1×75C.100×75+1×753 . 下面()算式的积与其他算式的积不一样.A.4×600B.60×40C.120×3D.300×8二、填空题4 . 一个两位数乘3后得到的积是三位数,这个两位数最小是,最大是.5 . 找规律完成下面各题。

1+2+3+11=2×3+113+4+5+19=(_______)×(_______)+(_______)4+5+6+21=(_______)×(_______)+(_______)5+6+7+17=(_______)×(_______)+(_______)6 . 竖式计算55×48时,4与55的积的末位要与48中的“4”对齐..7 . 在里填上“>”“<”或“=”.24×4033×30120×32240×17180×2519×260960×5320×158 . 在下列乘法算式的A和B分别是多少?A=(______) B=(______)三、判断题9 . 240×30=720。

(_____)10 . 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也要除以几。

(__________)11 . 两个因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的末尾有一个0,则积的末尾至少也有一个0._____四、计算题12 . 竖式计算。

2023年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4.3 积的变化规律 同步练习

2023年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4.3 积的变化规律 同步练习

2023年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4.3积的变化规律同步练习一、单选题(共5题;共10分)1.(2分)两个数的积是280,将其中一个乘数乘7,另一个乘数不变,积是()。

A.40B.280C.1960D.无法确定2.(2分)下面结果与250×64的结果不相等的是()。

A.25×640B.500×32C.520×46D.1000×163.(2分)100粒大米大约重400克,一亿粒大米大约重()A.4吨B.40吨C.400吨D.4000吨4.(2分)△×☆=300,△和☆怎样变化能使算式的积变为30000?下面方法正确的是()。

A.△和☆同时乘10B.△乘10,☆乘100C.△乘10,☆除以10D.△和☆同时乘1005.(2分)把一个面积为48平方厘米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扩大到原来的3倍,扩大后的长方形面积是()平方厘米。

A.48B.144C.288D.432二、判断题(共5题;共10分)6.(2分)5只猫5天吃5只老鼠,10只猫10天吃20只老鼠。

()7.(2分)如果A×105=105,那么A×45=315。

()8.(2分)两个数相乘积为20,两个乘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则积是2000。

()9.(2分)两个因数的积一定大于这两个因数。

()10.(2分)如果两个因数都扩大到原来的3倍,那么积扩大到原来的9倍。

()三、填空题(共5题;共26分)11.(4分)两数相乘的积是80。

如果一个乘数乘9,另一个乘数不变,那么积是;如果一个乘数乘2,另一个乘数乘3,那么积是。

12.(6分)已知a×b=240,若a乘2,b不变,则积是;若a不变,b除以3,则积是;若a乘4,b除以4,则积是。

13.(6分)如果□×△=240,那么□×(△×6)=,□×(△÷6)=,(□×4)×(△÷8)=。

四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3课时《积的变化规律》精选习题+详细解析

四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3课时《积的变化规律》精选习题+详细解析

四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3课时《积的变化规律》精选习题+详细解析积的变化规律在四年级上册数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数学运算的知识。

在第4单元的第3课时中,我们将探索积的变化规律。

在本文中,我们将提供一些精选习题,并对其进行详细解析,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1. 习题1小明有7个小袋子,每个袋子里有3颗糖果。

请问小明一共有多少颗糖果?解析:我们可以使用乘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因为小明有7个小袋子,每个袋子有3颗糖果,所以需要计算7乘以3。

答案:7 × 3 = 21所以,小明一共有21颗糖果。

2. 习题2花园里有6排花盆,每排花盆有4盆花。

请问花园里一共有多少盆花?解析:同样地,我们可以使用乘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花园有6排花盆,每排有4盆花,所以需要计算6乘以4。

答案:6 × 4 = 24所以,花园里一共有24盆花。

3. 习题3一个竹筐装满了8扎花。

每个扎花有5朵。

请问竹筐里一共有多少朵花?解析:继续使用乘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竹筐里有8扎花,每扎花有5朵,所以需要计算8乘以5。

答案:8 × 5 = 40所以,竹筐里一共有40朵花。

4. 习题4一面墙上有9行书架,每行书架上有6本书。

请问这面墙上一共有多少本书?解析:同样使用乘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墙上有9行书架,每行书架上有6本书,所以需要计算9乘以6。

答案:9 × 6 = 54所以,这面墙上一共有54本书。

5. 习题5小明用金币堆成了一个9层的金塔。

每一层金塔上的金币数量依次递增,第1层是1枚金币,第2层是2枚金币,以此类推。

请问小明一共用了多少个金币?解析:这道题需要我们计算1+2+3+4+5+6+7+8+9的和,即求这9个数的总和。

答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45所以,小明一共用了45个金币。

通过以上的习题和解析,我们可以看到积的变化规律很常见,并且可以通过乘法来解决。

小学人教四年级数学积的变化规律练习题

小学人教四年级数学积的变化规律练习题

积的变化规律练习题
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几倍,积扩大()相同的倍数。

一个因数扩大a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b倍,积也扩大()倍。

2、货车在普通公路上是以5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3小时可以行()千米;小轿车在高速公路上的速度是货车的2倍,小轿车用同样的时间可以行()千米。

3、一个长方形,如果长不变,宽扩大5倍,那么它的面积
();如果宽不变,长缩小8倍,那么它的面积
()。

4、一块长方形绿地的宽是6米,面积是180平方米,把这块绿地的宽要增加了12米,长不变,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5、如图,正方形的边长是25厘米,阴影部分的面积是481平方厘米。

空白长方形的宽是9厘米,长是多少厘米?
6、根据12345679×9=111111111,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
积。

12345679×18=
12345679×27=
81×12345679=
12345679×( )=444444444
12345679×( )=666666666。

小学人教四年级数学《积的变化规律》练习题

小学人教四年级数学《积的变化规律》练习题

《积的变化规律》练习题
一、填空
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6,则积()
2、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8,则积()
3、两个数相乘的积是25,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9,则积是()
4、两个数相乘的积是65,其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则积是()
5、两个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乘2,另一个因数乘,3,则积()
6、两个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乘3,另一个因数除以,3,则积()
7、先找出规律,再填空。

⑴58x90=5220 (2)15x7=105
58x18=( ) 45x7=( )
58x45= ( ) 75x7=( )
29x90=() 15x63=( )
二、解决问题
1、8本新华字典重2千克,那么16本新华字典重多少千克?
2、买4支钢笔需要85元,那么买8支钢笔要多少钱?买12支钢笔呢?
3、买4千克梨需要35元,买3千克苹果需要44元,妈妈买了8千克梨和6千克苹果,一共用了多少元钱?
4、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576平方米,已知长方形的宽是18米,现在将长方形的宽增加到54米,那么增加后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5、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576平方米,已知长方形的长是32米,现在将长方形的长增加到64米,那么增加后的长方形的面积比原来的长方形的面积多多少平方米?。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积的变化规律》习题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积的变化规律》习题

一、基础过关1.两个因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扩大2倍,另一个因数不变,则积()。

2.两个数相乘,积是150,一个因数扩大3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为()。

3.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的倍数。

4.一个正方形花坛,边长扩大3倍,它的面积扩大()倍,它的周长扩大()倍。

二、综合训练算一算,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9×5= 6000×7= 3600×8=9×50= 600×7= 360×8=9×500= 60×7= 36×8=9×5000= 6×7= 36×80=三、拓展应用1.一辆汽车3小时行驶177千米,照这样的速度,9小时可以行驶多少千米?2.水果店2千克苹果售价5元,3千克葡萄售价18元,张阿姨想买6千克苹果和9千克葡萄,需要多少钱?3.下图中长方形地的长增加到56米,宽不变,扩建后的面积是多少?252平方米28米四、基础过关根据算式58×26=1508,直接写出下列各题的结果。

580×26=()58×260=()5800×26=()5800×260=()58×2600=()580×260=()二、综合训练1.炼钢厂运来2060吨煤,每天烧100吨,20天后还剩多少吨?2. 学校买来科技书480本,是故事书的2倍。

学校买来科技书和故事书共多少本?三、拓展应用一个车队有8辆汽车,三月份共用汽油800千克,比四月份少用了100千克。

这两个月一共用油多少千克?参考答案一、基础过关略二、综合训练1.60吨2.720本三、拓展应用1700千克。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4.3《积的变化规律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4.3《积的变化规律

12×3= 36
48×5= 240 8×50= 400
120×3= 360 48×50= 2400 8×25= 200
120×30= 3600 48×500= 24000 4×50= 200
三、知识运用
2. 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
200平方米
8米
三、知识运用
你能利用今天学的知识 解决这个问题吗?
关于此传的主旨,在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 》中,只谈到“曹子匕首,鲁获其田,齐明其信;豫 让不为二心”,专诸、聂政、荆轲之事不及一语。显 然,这不是此传的全部传旨。
细味全传,尽管这五人的具体事迹并不相同, 其行刺或行劫的具体缘由也因人而异,但是有一点则 是共同的,这就是他们都有一种扶弱拯危、不畏强暴 、为达到行刺或行劫的目的而置生死于度外的刚烈精 神。而这种精神的实质则是“士为知己者死”。所以 太史公在本传的赞语中说:“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 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这
2. 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
200平方米
8米
24米
200平方米
8米
200平方米
8米
我是我这是样这解么决想的的::扩先大求后出的原宽来是长2方4米形,的2长4米,是 原来再宽用的长3乘倍扩,大长后不的变宽,,宽就乘是3,扩面大积后也的乘绿3地。 我的面列积式。:我2的4÷列8式=:3 200÷8=25(米)
1、今天我学习了利息的有关知识。我知道存入银行的钱叫做

),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
)。
2、(
)与(
)的比值叫做利率。
本金 3、利息的计算公式是(
)。
利息
利息
本金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返回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分层作业】4.3 积的变化规律(同步练习) 四年级上册数学同步课时练 (人教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分层作业】4.3 积的变化规律(同步练习) 四年级上册数学同步课时练 (人教版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4.3 积的变化规律【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两个因数相乘的积是260,如果一个因数乘10,另一个因数除以100,积是()。

A.26 B.260 C.2600 D.260002.已知〇×3=221,那么〇×9=()。

A.221 B.442 C.663 D.19893.两个因数的积是540,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3,积是()。

A.540 B.180 C.19204.如果A×40=2400,那么A×4=()。

A.24000 B.24 C.2405.下面算式,与240×12的积不相等的是()。

A.240×6×2 B.(240×3)×(12×3)C.(240÷3)×(12×3)D.(240×4)×(12÷4)二、填空题6.如果×8=24,那么×80=( ),800×=( )。

7.两个因数的积是80,若其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2,则积就( ),现在的积是( )。

8.两个数相乘,积是126,如果一个因数除以4,另一个因数乘4,则积是( )。

9.根据23×4=92,在横线上填正确的数。

23×40=______ 230×______=920 230×40=______⨯=,如果A乘3,B除以3,则积是( )。

10.已知A B210三、计算题11.根据算式15×16=240,直接写出下列各题的积。

15×160=15×32=30×16=150×16=15×48=30×160=【能力提升】四、解答题12.李亮家今年前4个月的电费是500元,照这样计算,李亮家一年的电费是多少元?13.两个数相乘,若是一个因数增加3,另一个因数不变,积就增加90,若是另一个因数减少6,前一个因数不变,积就减少120,原来两个数的乘积是多少?【拓展实践】14.下图中长方形花圃的长增加到54米,宽不变,扩建后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①你认为谁的想法是正确的,请在她名字后面的括号里打√②你喜欢谁的想法,说说她解决问题的思路。

小学人教四年级数学《积的变化规律》练习题

小学人教四年级数学《积的变化规律》练习题

《积的变化规律》练习题
一、填空
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6,则积()
2、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8,则积()
3、两个数相乘的积是25,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9,则积是()
4、两个数相乘的积是65,其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
则积是()
5、两个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乘2,另一个因数乘,3,则积()
6、两个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乘3,另一个因数除以,3,则积()
7、先找出规律,再填空。

⑴58x90=5220 (2)15x7=105
58x18=( ) 45x7=( )
58x45= ( ) 75x7=( )
29x90=() 15x63=( )
二、解决问题
1、8本新华字典重2千克,那么16本新华字典重多少千克?
2、买4支钢笔需要85元,那么买8支钢笔要多少钱?买12支钢笔呢?
3、买4千克梨需要35元,买3千克苹果需要44元,妈妈买了8千克梨和6千克苹果,一共用了多少元钱?
4、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576平方米,已知长方形的宽是18米,现在将长方形的宽增加到54米,那么增加后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5、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576平方米,已知长方形的长是32米,现在将长方形的长增加到64米,那么增加后的长方形的面积比原来的长方形的面积多多少平方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 第三课时积的变化规律
一、找出规律再填空。

16×17=272 16×68=()
16×34=() 16×85=()
16×51= () 16×102=()
二、下面的答案各是多少?
15扩大10倍是()。

120缩小6倍是()。

20扩大()倍是100。

80缩小( )倍是20。

已知A×B=380,如果A扩大3倍,则积是();如果B缩小5倍,则积是()。

已知 26×37=962 260×37=() 2.6×3.7=()
三、判断。

1、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乘以5,另一个因数除以5,积不变。

()
2、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以10,积也乘以10。

()
3、一个因数扩大4倍,积一定扩大4倍。

()
5、填写下表
四、利用规律,直接写出答案
25×20=500
25×()=1000
()×20=2000
25×()=250
()×()=100
五、在○中填上运算符号,在□中填上数。

24×75=1800 36×104=3744
(24○6)×(75×6)=1800 (36×4)×(104○4)=3744 (24○3)×(75○□)=1800 (36○□)×(104○□)=3744
六、解决问题。

1、一块长方形绿地的面积是320平方米,宽8米,如果将这块长方形绿地的宽
增加到24米,长不变。

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
2、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56平方厘米,如果长缩小4倍,宽扩大4倍,这个长
方形就变成了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它的边长是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