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与配合》
极限配合
![极限配合](https://img.taocdn.com/s3/m/00200961f5335a8102d22013.png)
一.极限与配合配合制同一极限制的孔和轴组成配合的一种制度,称为配合制。
轴通常,指工件的圆柱形外表面,包括非圆柱形外表面(由二平行平面与切面形成的被包容面)基准轴在基轴制配合中选作基准的轴,即上偏差为零的轴。
孔通常,指工件的圆柱形内表面,也包括非圆柱形内表面(由二平行平面或切面形成的包容面)基准孔在基孔制配合中选作基准的孔,即下偏差为零的孔尺寸以特定单位表示线性尺寸值的数值基本尺寸通常它应用上,下偏差可算出极限尺寸的尺寸实际尺寸通过测量获得的某一孔,轴的尺寸局部实际尺寸一个孔或轴的任意截面中的任一距离,即任何两相对电之间测得的尺寸极限尺寸一个孔或轴允许的尺寸的两个极端,实际尺寸也应位于其中,也可达到极限尺寸最大极限尺寸孔或轴允许的最大尺寸最小极限尺寸孔或轴允许的最小尺寸极限制经标准化的公差与偏差制度零线在极限与配合图解中,表示基本尺寸的一条直线,以其为基准确定偏差和公差。
通常,零线沿水平绘制,正偏差位于其上,负偏差位于其下偏差某一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等等)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极限偏差上偏差和下偏差上偏差(ES,es)最大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下偏差(EI,ei)最小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基本偏差确定公差带相对零线位置的那个极限偏差(可以是上偏差或下偏差,一般是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尺寸公差(简称公差)最大极限尺寸减最小极限尺寸之差,或上偏差减下偏差之差。
它是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尺寸公差是一个没有符号的绝对值)标准公差(IT)本标准极限与配合制中,所规定的任一公差(字母IT为“国际公差”的符号)标准公差等级在本标准极限与配合制中,同一公差等级对所有基本尺寸的一组公差被认为具有同等精度公差带在公差带图解中,由代表上偏差和下偏差或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的两条直线所限定的一个区域。
它是用公差大小和其相对零线的位置来确定基准公差带因子(I,i)在本标准极限与配合制中,用以确定标准公差的基本单位,该因子是基本尺寸的函数标准公差因子i用于基本尺寸至500mm标准公差因子I用于基本尺寸大于500mm间隙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的轴的尺寸之差为正最小间隙在间隙配合中,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减轴的最大尺寸之差最大间隙在间隙配合或过渡配合中,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减轴的最大极限尺寸之差过盈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的轴的尺寸之差为负最小过盈在过盈配合中,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减轴的最小极限尺寸之差最大过盈在过盈配合或过渡配合中,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减轴的最大极限尺寸之差配合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间隙配合具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
极限配合备课本教案
![极限配合备课本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e79cf6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26.png)
极限配合备课本教案章节一: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1. 引入极限与配合的概念,解释其在机械制造和维修中的重要性。
2. 解释极限的定义,说明极限的表示方法。
3. 解释配合的定义,介绍配合的种类和特点。
4. 介绍公差和基本偏差的概念,解释其在极限配合中的应用。
5. 通过实例讲解如何确定零件的公差和基本偏差。
章节二:尺寸公差和形状公差1. 介绍尺寸公差的概念,解释尺寸公差的作用。
2. 解释上偏差和下偏差的定义,说明其表示方法。
3. 介绍形状公差的概念,解释形状公差的作用。
4. 解释直线度、平面度、圆度等常见形状公差的概念。
5. 通过实例讲解如何确定零件的尺寸公差和形状公差。
章节三:位置公差和跳动公差1. 介绍位置公差的概念,解释位置公差的作用。
2. 解释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等常见位置公差的概念。
3. 介绍跳动公差的概念,解释跳动公差的作用。
4. 解释圆跳动和直线跳动的概念,说明其表示方法。
5. 通过实例讲解如何确定零件的位置公差和跳动公差。
章节四:表面粗糙度1. 介绍表面粗糙度的概念,解释表面粗糙度对零件性能的影响。
2. 解释表面粗糙度的表示方法,介绍表面粗糙度的单位。
3. 介绍常见表面粗糙度等级,解释其含义。
4. 讲解如何测量表面粗糙度,介绍常用的测量工具和方法。
5. 通过实例讲解如何确定零件的表面粗糙度要求。
章节五:极限配合的应用1. 介绍极限配合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解释其在保证零件性能和互换性中的重要性。
2. 讲解如何选择适当的配合类型,确定零件的公差和基本偏差。
3. 介绍极限配合在机械制造和维修中的实际应用案例。
4. 解释极限配合在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中的作用。
章节六:极限配合与测量技术1. 介绍测量技术在极限配合中的重要性,解释测量误差的概念。
2. 讲解常用的测量工具和方法,如卡尺、千分尺、测微螺纹卡尺等。
3. 解释测量误差的原因,讨论如何减小测量误差。
4. 介绍三坐标测量机等现代测量技术,解释其在极限配合中的应用。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c7bb7ed52d380eb63946d14.png)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二、课程性质、学分、课时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技术基础课,它包括:“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两大部分。
“公差配合”属标准化范畴;“测量技术”属计量学范畴。
是学生学习机械类其它课程的基础课程。
其功能让学生从整体上对公差配合和技术测量有一个全面的认知,能掌握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的基础知识,会用公差配合标准,具有选用公差配合的初步能力,能正确选用量具量仪,会进行一般的技术测量工作,为后续的学习、实训与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标准,适用于机械类各专业的中技学生。
本课程共计72课时,4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对机械类各专业方向所涵盖的岗位进行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实际任务为引领,以“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为课程主线,以各专业方向应共同具有的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层层递进的结构来展现教学内容,通过课堂讲解、多媒体演示、实际操作来组织教学,倡导学生在边学边做中理解标准化的作用,培养学生初步具备操作和测量能力。
注重学生正使用量具能力的训练。
四、课程教学目标通过学生学练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觉学习的积极性认识。
以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清楚关于互换性、公差、精密测量及其误差处理等方面的术语及定义;2、了解相关公差标准的内容及特点、标注代号;3、熟悉典型几何量的精密测量方法及量器具使用。
五、课程内容与项目学习目标六、课程考核办法本课程为学期考查课,采用百分制形式计分。
该课程考核内容与所占比重如下表:七、课程建议(1)教学建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突出“提高实际应用能力”为主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结合实验、实训教学,创造真实的加工、使用、检测氛围,理论课程体系与实践课程体系相辅相成。
采用多媒体教学,使用教具、挂图等工具,并使用动画等手段,将“形位公差的公差带”等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立体化;通过学生自行对实验进行分析、设计,提高其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第三讲--极限与配合-各种配合
![第三讲--极限与配合-各种配合](https://img.taocdn.com/s3/m/d8a360fb50e2524de5187eda.png)
5. 配合公差 配合公差是指允许间隙或过盈的变动量。它是设计 人员根据机器配合部位使用性能的要求对配合松紧变动程 度所给定的允许值。它反映配合的松紧变化程度,表示配 合精度,是评定配合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指标。 在数值上,它是一个没有正、负号,也不能为零的 绝对值。它的数值用公式表示为: (1)对于间隙配合 Tf = | Xmax-Xmin | (2)对于过盈配合 Tf = | Ymin -Ymax | (3)对于过渡配合 Tf = | Xmax-Ymax |
平均间隙更能体现其配合性质:
Xav =(Xmax +Xmin)/2 >0
间隙的作用: 储存润滑油 补偿温度变化引起的尺寸变化 补偿弹性变形、制造与安装误差
3. 过盈配合 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轴的尺寸,其差值为负时叫 做过盈。具有过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称 为过盈配合。此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 特征参数:最大过盈Ymax和最小过盈Ymin。 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减去轴的最大极限尺寸所得的 代数差称为最大过盈。 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减去轴的最小极限尺寸所得的 代数差称为最小过盈。
将最大、最小间隙(过盈)分别用孔、轴极限尺寸 或极限偏差换算后代入上式,则得三类配合其配合公差的 共同公式为: Tf = |ES-ei-(EI-es)|=TD +Td 配合公差:允许间隙或过
配合的精度要 求、功能要求 (设计要求)
盈的轴公差之和。
孔尺寸合格 dmax 29.980mm da 29.970mm dmin 29.959mm 所以轴合格
X max 74μm X a 51μm X min 20μm
X a Da da 31.021 29.970 0.051mm 51μm
极限与配合的选择
![极限与配合的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ee19ca19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2c.png)
1.3 配合的选择
1.配合类别的选择 选择配合时,应首先根据配合的具体要求,参考表3-17 所示确定配合类别。
表3-17 配合类别选择的一般方法
2.非基准件基本偏差代号的选择 在确定了配合类别后,需进一步通过类比,确定应选哪 一种配合。课本中表3-18和表表3-19列出了各种基本偏差的 特性及应用,以及公称尺寸≤500 mm常用和优先配合的特征 及应用,可供选择时参考。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极限与配合的选择
极限与配合的选择主要包括配合制的选择、公差等级的 选择及配合种类的选择三个方面,其选择原则是在充分满足 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极限 与配 合的 选择 方法
计算法 试验法 类比法
是指按一定的理论与公式,通过计算来确定所需的间 隙或过盈。计算法理论根据比较充分,但计算较麻烦,且 计算时对许多条件作了近似处理,因此,计算结果不一定 完全符合实际。计算法生产中应用较少
图3-16 非配合制配合
1.2 公差等级的选择
公差等级的选择原则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 能选择较低的公差等级。设计时,可参考公差等级的划分范 围、公差等级的应用范围,以及各种加工方法的加工精度等 情况进行选择。此外,还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孔和轴的工艺等价性
孔和轴的工艺等价性是指孔和轴的加工难易程度应相当。 在公称尺寸≤500 mm、标准公差等级高于IT8时,由于相同 尺寸、同一公差等级的孔比轴难加工,因此应选用孔比轴低 一级配合;但公称尺寸≤500 mm、标准公差等级低于IT8或 公称尺寸>500 mm时,由于孔的测量精度比轴容易保证, 因此应采用同级孔、轴配合。
图3-17 锥齿减速器
【解】 (1)配合制的选择 由于四处配合均无特殊要求,所以优先采用基孔制。
极限与配合教案
![极限与配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7a8f2f580216fc710afd14.png)
第周课题绪论所需课时 2教学目的 1.掌握互换性的定义。
2.理解加工误差的产生及公差的概念。
重点互换性的定义难点公差的概念教学过程:【复习导入】本课程是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主要讲述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等技术加工要求以及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
【讲授新课】一、互换性的概述1.互换性的概念(1)举例:螺钉,灯泡,汽车,飞机,彩电等互换性的例子。
装配方面:维修方面:(2)定义:制成的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不需作任何挑选、调整或辅助加工(如钳工修配)就能进行装配,装配后并能满足使用要求的一种特性。
具有这种特性的零(部)件称为具有互换性的零件。
如:螺母、轴承、轮胎等。
(3)互换性的优点:维修方便,缩短维修时间可分散加工,集中装配,提高生产率,有利于专业化大生产,降低生产成本等。
采用有互换性的标准件和通用件,使设计工作简化思考:具有互换性的零件是否必须加工成完全一样??2.几何量的误差、公差与测量(1)几何量的误差:零件加工误差由哪些因素造成?误差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尺寸可以为25~25.02 mm,有0.02mm的变动范围。
(3)区别:误差在加工中产生,而公差是在设计中给定。
联系:公差是误差的最大允许值。
结论:只要将误差控制在公差范围内,零件就合格,就满足互换性,不需要完全一样。
(4)公差标准零件的公差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各部门、各企业共同遵守的依据。
公差标准:对零件的公差和相互配合所制订的标准,称“极限与配合”标准。
国家标准(GB)、部门标准(专业标准,如JB)、企业标准(QB)。
(5)测量通过测量,判断零件几何参数是否在规定的公差范围内,在公差范围内便合格,就能满足互换性的要求。
二、了解本课程任务掌握极限与配合的基本计算及代号的标注和识读。
掌握形位公差代号的含义及标注。
掌握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的标注。
掌握常用量具的使用方法。
理解螺纹标记的组成及其含义。
【练习】【小结】1、互换性的概述互换性简单的说就是同一规格的零件或部件具有能够彼此互相替换的性能2、实现互换性的前提由于加工误差的存在,故必须对误差进行限制,那就是公差。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cb3ce8b919e8b8f67d1cb908.png)
渡 配 合
Ymax Dmin dmax ESei
X av (Yav )
Xmax Ymax 2
配 合
对于间隙配合 Tf X max X min
公
差
对于过盈配合 Tf Ymin Ymax
带
图
对于过渡配合 Tf 合
1.2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内容
返回
1.2.1 基准
基孔制是指以孔的公差带位 置为基准固定不变,与不同基本 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不同配合 的一种制度。
基轴制是指以轴的公差带位置为 基准固定不变,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 的公差带形成不同配合的一种制度。
第1章 孔、轴的极限与配合
1.2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内容
1.2.2 标准公差系列
1.标准公差的等级和作用 GB/T 1800.1—2009在公称尺寸不大于500 mm内规定了IT01、IT0、IT1、 IT2、…、IT17、IT18共20个标准公差等级,在公称尺寸500~3 150 mm内规 定了IT1~IT18共18个标准公差等级。其中,IT01等级最高,依次降低, IT18为最低级。标准公差的大小,即标准公差等级的高低,决定了孔、轴 的尺寸精度和配合精度。在确定孔、轴公差时,应按标准公差等级取值, 以满足标准化和互换性的要求。 2. 为了减少公差数目,统一公差值,简化公差表格,特别考虑到便于应 用,国标对基本尺寸进行了分段。尺寸分段内的所有基本尺寸,在相同公 差等级的情况下,规定相同的标准公差值。
第1章 孔、轴的极限与配合
1.2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内容
1.2.3 公差带与配合在图样上的标注
对功能上无特殊要求的要素可给出一般公差。一般公差可应用在 线性尺寸、角度尺寸、形状和位置等几何要素。为了明确而统一地处 理这类尺寸的公差要求问题,国家标准GB/T 1804—2000中规定了线 性尺寸一般公差的等级和极限偏差。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教学大纲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f71f136eefdc8d376ee3252.png)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教学大纲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本课程是一门传授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相关理论知识与培养技术测量能力的专业课。
主要内容包括:光滑圆柱形结合的极限与配合,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及常用计量器具,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以及螺纹结合的公差与检测等。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为学习专业理论、掌握专业技能打好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掌握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的基本术语、定义,配合的种类及选用,基本偏差和标准公差的查表及相关计算。
(2)理解长度和角度的常用测量器具的测量原理并掌握其使用方法和范围。
(3)掌握常形状和位置公差的项目、应用场合并熟悉其公差带的特征。
(4)了解与公差原则有关的术语,能根据图样上所标注的符号确定所采用的公差原则,并能根据标注公差值确定被测要素的理想边界尺寸和补偿值的大小。
(5)了解表面粗糙度概念以及与其有关的术语、概念、符号及代号的意义,掌握表面表面粗糙度符号和代号的标注方法及选用原则。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间题(1)教师在讲授中要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加强对基本知识的教学。
特别是对有关的术语及定义,要以国家标准为依据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以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2)在教学过程中,要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3)要充分运用挂图、教具、实物和各种电化教学手段,加强直观性教学的力度。
(4)要布置学生做一定量的习题,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有条件的学校,要组织学生对实际工件进行检测,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二、学时分配表三、课程内容与要求绪论课教学要求:1、理解互换性的概念以及互换性在机械制造中的重要作用。
2、了解几何量误差的概念,了解规定几何量公差和制定公差标准的目的,了解几何量测量的作用。
3、明确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教学内容(一)互换性概述(二)本课程的任务一光滑圆柱形结合的极限与配合教学要求1、理解孔和轴的概念2、理解和掌握有关尺寸的概念及其关系。
《极限与配合》课件
![《极限与配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e9b49fc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f1.png)
间隙配合主要用于孔与轴的活动 连接,如滑动轴承、气瓶压力表
等。
间隙配合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工作 条件、材料性能和加工工艺等因
素。
过盈配合
过盈配合是指孔与轴的基本偏差代号相同的配合,其特点是孔的实际尺寸小于轴的 实际尺寸,装配后存在过盈量。
过盈配合主要用于固定连接,如齿轮、键等。
过盈配合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过盈量的大小、工作温度的变化以及材料性质等因素。
在选择配合时,需要考虑孔与 轴的相对运动方式、载荷大小 和方向、工作温度等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的 工作条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配 合类型,以保证机器或部件的 正常工作。
04
CATALOGUE
极限与配合的检测
检测方法
01
02
03
04
尺寸检测
通过测量工具对零件的尺寸进 行精确测量,确保其符合设计
概念
极限与配合旨在确保机械零件在 制造、装配和使用过程中的互换 性和功能性,以满足机械系统的 性能要求。
极限与配合的分类
01
02
03
尺寸极限与配合
涉及零件尺寸的公差和偏 差的确定,以确保零件之 间的尺寸匹配。
功能极限与配合
根据使用要求,确定零件 之间的功能参数,如间隙 、过盈等。
几何公差与配合
涉及形状、位置、方向等 几何参数的公差和配合。
表面粗糙度检测
在零件表面选取几个代表 性位置进行测量,取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值作为结果。
检测步骤与注意事项
形位公差检测
材料成分检测
根据图纸要求,检查零件的形状和位置公 差,判断是否满足要求。
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检测,确保数据的 准确性和可靠性。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第一章极限与配合试卷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第一章极限与配合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c7021e5e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d9.png)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第一章极限与配合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关系式中,能确定孔与轴的配合一定不是过渡配合的是( )。
(2 分)A.EI=esB.ES≥esC.EI>eiD.ei<ES<es2.对标准公差的论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2 分)A.标准公差的大小与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级有关,与该尺寸是表示孔还是轴无关B.在任何情况下,基本尺寸愈大,标准公差必定愈大C.基本尺寸相同,公差等级愈低,标准公差愈大D.某一基本尺寸段为>50~80mm,则基本尺寸为60mm和75mm的同等级的标准公差数值相同。
3.尺寸公差带图的零线表示( )。
(2 分)A.最大极限尺寸B.最小极限尺寸C.基本尺寸D.实际尺寸。
4.当孔的下偏差大于相配合的轴的上偏差时,此配合性质是( )。
(2 分)A.间隙配合B.过渡配合C.过盈配合D.无法确定5.确定不在同一尺寸段的两尺寸的精确程度,是根据( )。
(2 分)A.两个尺寸的公差数值的大小B.两个尺寸的基本偏差C.两个尺寸的公差等级D.两尺寸的实际偏差6.基本尺寸是( )。
(2 分)A.测量时得到的B.加工时得到的C.装配后得到的D.设计时给定的7.对于孔公差带ZA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2 分)A.其标准公差等级为IT8B.其基本偏差是下偏差C.其另一偏差由标准公差确定D.其公差带在零线以下8.下列各关系式中,能确定孔与轴的配合为过盈配合的是( )。
(2 分)A.EI<esB.ES=eiC.ES>esD.EI<ei9.关于实际尺寸,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 分)A.零件的实际尺寸就是零件的真实尺寸B.当零件的实际尺寸正好等于其基本尺寸时,该尺寸必然合格C.实际尺寸是零件加工后通过测量获得的D.孔、轴的实际尺寸分别用符号d a、D a表示10.关于偏差与公差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 分)A.上偏差越大,公差越大B.实际偏差越大,公差越大C.下偏差越大,公差越大D.上、下偏差之差的绝对值越大,公差越大二、判断题11.( )基轴制的常用配合是由基准轴和孔的常用公差带形成的,孔的常用公差带有44种,因而基轴制的常用配合就有44种。
极限与配合
![极限与配合](https://img.taocdn.com/s3/m/8053f161561252d380eb6ec0.png)
极限与配合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配合公差与配合在图样上的标注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为什么要制定极限与配合的标准?1. 零件的互换性在相同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中,不需选择,不经修配就能装在机器上,达到规定的性能要求,零件的这种性质就称为互换性。
零件的互换性是现代化机械工业的重要基础,既有利于装配或维修机器又便于组织生产协作,进行高效率的专业化生产。
极限与配合制度,是实现互换性的一个基本条件。
零件的互换性2. 尺寸公差为保证零件的互换性,必须将零件的尺寸控制在允许的变动范围内,这个允许的尺寸变动量称为尺寸公差。
1)基本尺寸D(d)30基本尺寸设计给定的尺寸。
2)实际尺寸零件制成后,通过测量所得的尺寸。
3)极限尺寸允许零件实际尺寸变化的两个极限值,其中较大的一个尺寸称为最大极限尺寸,较小的一个称为最小极限尺寸。
φ30.020φ30本尺寸φ29.980小极限尺寸大极限尺寸零件合格的条件:最小极限尺寸≤实际尺寸≤最大极限尺寸4)尺寸偏差某一尺寸减去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上偏差= 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上偏差代号:孔为ES,轴为es下偏差= 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下偏差代号:孔为EI,轴为ei实际偏差= 实际尺寸—基本尺寸。
上偏差与下偏差统称为极限偏差。
4)尺寸偏差最小极限尺寸最大极限尺寸φ30.020φ30基本尺寸φ29.980+0.020上偏差–0.020下偏差5)尺寸公差允许的尺寸变动量。
公差= 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 上偏差—下偏差5)尺寸公差最小极限尺寸最大极限尺寸φ30.020φ30基本尺寸φ29.980+0.020上偏差–0.020上偏差0.016公差6)尺寸公差带公差带表示公差范围和相对零线位置的一个区域。
6)尺寸公差带为简化起见,一般只画出孔和轴的上、下偏差围成的方框简图,称为公差带图。
其中零线是表示基本尺寸的一条直线。
6)尺寸公差带下偏差公差带+0.008-0.008+0.008+0.024-0.006-0.022公差带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出公差的大小及公差带相对于零线的位置。
第一章 极限配合
![第一章 极限配合](https://img.taocdn.com/s3/m/74380d9c0b1c59eef9c7b410.png)
线性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
倒圆半径与倒角高度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
3.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的表示方法
可在图样上、技术文件或技术标准中用线性尺寸的 一般公差标准号和公差等级符号表示。
七、温度条件
《极限与配合》标准中明确规定:尺寸的基准温度为 20℃。
规定的含义:图样上和标准中规定的极限与配合是在 20℃时给定的,因此测量结果应以工件和测量器具的温度 在20℃时为准。
如φ50H8/f7或φ50 ,其含义是:基本尺寸为 φ50mm,孔的公差带代号为H8,轴的公差带代号为f7,为 基孔制间隙配合。
3.常用和优先配合
国标在基本尺寸至500mm范围内,对基孔制规定了59 种常用配合,对基轴制规定了47种常用配合。这些配合分 别由轴、孔的常用公差带和基准孔、基准轴的公差带组合 而成。在常用配合中又对基孔制、基轴制各规定了13种优 先配合,优先配合分别由轴、孔的优先公差带与基准孔和 基准轴的公差带组合而成。
轴——通常指工件各种形状的外表面,包括 圆柱形外表面和其它由单一尺寸形成的非圆柱形 被包容面。
包容与被包容
二、尺寸的术语及其定义
1.尺寸 2.基本尺寸(D,d) 3.实际尺寸(Da,da) 4.极限尺寸
1.尺寸
尺寸——用特定单位表示长度大小的数值。长度包括 直径、半径、宽度、深度、高度和中心距等。
解题过程
【例1-2】 计算轴φ60mm
的极限尺寸。若该轴加工
后测得实际尺寸为φ60.012mm,试判断该零件尺寸是否合格。
解题过程
2.尺寸公差(T)
尺寸公差——是允许尺寸的变动量,简称公差。
孔的公差 Th=│Dmax-Dmin│ =│ES-EI│ 轴的公差 Ts=│dmax-dmin│ =│es-ei│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复习(含答案)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复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2a8f6879563c1ec5da71f6.png)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本章重点内容:1、(光滑圆柱体)尺寸公差、偏差、配合的基本概念及有关计算。
2、标准公差、基本偏差、公差带代号及基准制。
3、尺寸公差带、配合公差带作图。
4、配合性质的判别方法。
5、游标卡尺、千分尺、百分表的刻线原理及读数方法。
6、技术测量基础知识。
!7、形位公差概念、种类、符号、标注及形位公差四要素。
8、表面粗糙度的概念、标注及识读。
本章内容提要:一、尺寸公差、偏差、配合的基本概念及有关计算1、尺寸:以特定单位表示线性尺寸的数值称为尺寸。
(机械工程中以毫米mm作为特定单位)基本尺寸:指设计时给定的尺寸。
孔基本尺寸用“L”表示,轴用“l”表示。
实际尺寸:指通过测量获得的某一孔、轴的尺寸。
极限尺寸:指一个孔或轴允许的尺寸的两个界值,较大的一个叫最大极限尺寸,较小的一个叫最小极限尺寸。
、2、尺寸公差:指尺寸允许的变动量。
尺寸公差是一个正值,公差的大小反映了工件的加工难易程度,公差大加工容易,反之加工困难。
孔用“Th”表示,轴用“Ts”表示。
尺寸公差=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上偏差—下偏差>0即:Th =Lmax–Lmin=ES-EI>0 Ts=lmax-lmin=es-ei>03、尺寸偏差:某一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等)减去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实际偏差=实际尺寸-基本尺寸极限偏差=极限尺寸-基本尺寸(1)、上偏差:ES= Lmax -L es= lmax-l(2)、下偏差:EI= Lmin -L ei= lmin-l/注意:公差和极限偏差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公差大小决定允许尺寸的变动范围,公差值是绝对值。
极限偏差决定极限尺寸相对其基本尺寸的位置(在公差带图中),极限偏差可以是正值、负值或零。
4、配合(1)配合:是指基本尺寸相同、相互结合的孔轴公差带之间的位置关系。
(2)配合这一概念来反映零件组装后的松紧程度。
(3)分类:间隙配合过盈配合过渡配合间隙配合》过盈配合过渡配合极限盈隙Xmax=Lmax-lmin=ES-ei>0Xmin=Lmin-lmax= EI-es>0或=0(零间隙)Ymax= Lmin-lmax=EI-es<0Ymin= Lmax-lmin=ES-ei<0或=0(零过盈),Xmax=Lmax-lmin=ES-ei>0Ymax= Lmin-lmax=EI-es<0配合公差Tf= Xmax-Xmin>0Tf= Ymin-Ymax>0Tf= Xmax-Ymax>0(Tf= Th+ Ts>0平均盈隙Xa= Xmax+ Xmin/2>0实际间隙是通过测量相配合的零件的实际尺寸得到的,最佳的配合应处在平均间隙附近,保证配合松紧适度Ya= Ymax+ Ymin/2<0—实际过盈是通过测量相配合的零件的实际尺寸得到的,最佳的配合应处在平均过盈附近Xa= Xmax+ Ymax/2>0(|X max|>|Y max|时)Ya= Xmax+ Ymax/2<0(|X max|<|Y max|时)配合特点1除零间隙外,孔的实际尺寸永远大于轴的实际尺寸。
第一章—极限与公差配合(新)
![第一章—极限与公差配合(新)](https://img.taocdn.com/s3/m/7cbe9ca7c77da26925c5b097.png)
孔:La 轴:la
孔:Ea=La-L 轴:ea=la-l
第一章 §1-1极限与配合 想一想:
轴的尺寸只能在32.026mm—32.042mm之间 变化才能称为合格件,那么这个合格件的尺 寸变动范围是多大呢?你是怎么算的?
第一章 §1-1极限与配合
6.合格件: 实际尺寸
Lmax≧La≧Lmi lmax≧la≧lmi
2.轴在孔之上
3.相互交叠
第一章 §1-1极限与配合 2.配合
(1)定义:公称尺寸L/l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 间的关系。
(2)分类:间隙配合—孔的公差带在轴之上(最小间隙为零)。 过盈配合—轴的公差带在孔之上(最小过盈为零)。 过渡配合—公差带相互交叠。
第一章 §1-1极限与配合 间隙配合
孔L 轴l
ES EI es ei
解释:公称尺寸为φ32mm 上极限偏差为+0.042mm 下极限偏差为+0.026mm
第一章 §1-1极限与配合 (1)上极限偏差——上极限尺寸减其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孔: ES=Dmax - D 轴: es=dmax -d (2)下极限偏差——下极限尺寸减其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第一章 §1-2几何精度 一、几何精度 在零件加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零件的 几何要素不仅会产生尺寸误差还存在几何误差,几何误 差越大,零件几何精度越低。 简称要素,是指 构成零件几何特 征的点、线、面
第一章 §1-2几何精度 1.几何公差
(1)形位公差: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线轮廓度 面轮廓度 (2)方向公差: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
(3)位置公差:同心度、同轴度、对称度、位置度、线轮廓度、 面轮廓度 (4)方向公差:圆跳动、全跳动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01+项目一 极限与配合+练习题及答案要点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01+项目一 极限与配合+练习题及答案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abb3004e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ea.png)
项目一极限与配合练习题及答案要点一、填空题1.机械产品中,从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中任取一件,不经修配就能直接装配到机器或部件上,并能保证使用要求,零件的这种性质称为互换性。
2.查国家标准中轴和孔的极限偏差数值表,直接可以查出轴和孔的两个极限偏差数值。
3.由图样规范确定的理想的形状要素的尺寸,即设计给定的尺寸叫公称尺寸。
4. 尺寸公差是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公差的数值等于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之差的绝对值。
5.在公差带中,表示公称尺寸的一条直线称为零线。
6. 公称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称为配合。
7.外圆φ45+0.02,公称直径是φ45 ,最大极限尺寸是φ45.02 mm,最小极-0.03限尺寸是φ44.97 mm,上偏差是 +0.02 mm,下偏差是 -0.03 mm,公差是 0.05 mm。
8. 在公差带图中,由代表上极限偏差和下极限偏差或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的两条直线所限定的区域称为公差带。
9.在公称尺寸后面,既注出公差带代号,又注出极限偏差数值(偏差数值加括号)的复合标注形式,这种形式用于生产批量不定的零件图上。
10.过渡配合,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
11.过盈配合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的下方,孔的实际尺寸总是比轴的实际尺寸小或者相等。
12.为了满足不同的配合要求,国家标准规定,公差带由公差大小和基本偏差组成的。
13.公差带的大小由标准公差(IT)确定,公差带的位置由基本偏差确定。
14.国家标准列出的用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任一公差称为标准公差。
15.在公称尺寸后面注出极限偏差值,这种形式用于单件或小批量生产的产品零件图上,应用较为广泛。
16. 基本偏差是指用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上极限偏差或下极限偏差,一般是指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
17.当公差带在零线上方时,基本偏差为下极限偏差;当公差带在零线下方时,基本偏差为上极限偏差。
18. 基本偏差的代号用拉丁字母表示,国家标准对孔和轴各规定了 28 个基本偏差。
机械制图第七章 第4节 极限与配合
![机械制图第七章 第4节 极限与配合](https://img.taocdn.com/s3/m/c324391858fafab069dc02b5.png)
配合代号识读举例
下极限尺寸 Φ79.94
在公分差析带公图差中时,表为示了公形称象尺地寸表的示一公条称直尺线寸,、称偏为差零和线公。差零三线者上的方关的系偏, 差常为画正出,公零差线带下图方。的偏差为负。
2.配合
公称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称为配合。
孔
轴
φ80
间隙配合
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 (轴比孔细)
第四节 极限与配合
一、基本概念
孔
1.尺寸及其公差
轴
(1)公称尺寸
通过它应用上、下 极限偏差可算出极限尺 寸的尺寸,如:φ80 。
φ80
(2)极限尺寸 孔、轴允许的最大尺寸,称为上极限尺寸。 孔、轴允许的最小尺寸,称为下极限尺寸。
上极限尺寸 Φ80.065
下极限尺寸 Φ80.020
下极限尺寸 Φ79.94
(5)公差带
由代表上极限偏差和下极限偏差(或上极限尺寸和下极限尺寸)的两 条直线所限定的一个区域,称为公差带。
孔的公差带(可用斜线填充)
+
+0.065 +0.020
轴的公差带(可用涂黑填充)
0
零线
-
-0.03 -0.06
尺寸公差带图
上极限尺寸 Φ80.065
下极限尺寸
Φ8公0.0称20尺寸
上极限尺寸 Φ79.97
用于孔、轴间有相对运动的活动 联结
过盈配合
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 (轴比孔粗)
用于孔、轴间不许产生相对运动 的紧固联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轴)时大时小
孔小轴大
最小间隙
孔公差带
最大间隙 孔径
孔公差带
轴径
轴公差带
轴公差带 最小间隙等于零
最大间隙
符 号
表 示
最大间隙:Xmax =Dmax -dmin =ES-ei 最小间隙:Xmin =Dmin -dmax =EI-es
最大间隙
最大间隙
最大过盈
最大过盈
最大过盈
最大间
符 号
c cd b a
3)公差带号图例
四、配合制
1.定义:
在制造互相配合的零件时,使其中一种零件作为基准件, 它的基本偏差固定,通过改变另一种非基准件的基本偏差 来获得各种不同性质的配合制度
2.分类:
1)基孔制配合
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 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基本偏差代号:H,下偏差为零,即最小极限尺寸等于基 本尺寸。
(µ m)
IT10 IT11 IT12 .... IT18
3
1.5 2 2.5 2.5
2
2.5 2.5 3 4 4
3
4 4 5 6 7
4
5 6 8 9 11
6
8 9 11 13 16
10
12 15 18 21 25
14
18 22 27 33 39
25
30 36 43 52 62
A B
C
CD
0-
+
D E EF F FG
孔
零线
G H JS UV X Y Z ZA J K M N P R S T ZB ZC
0
基本尺寸
zc
A~H(a~h): 间隙配合
0
+
p r s t m n k g h js fg f j d e ef
-
zb z za 零线 uv x y
轴
基本尺寸
0
J~ZC(j~zc): 过渡和过盈配合
《机械制图》 极 限 与 配 合
GB/T1800.1~4
极 限 与 配 合GB/T1800.1~4
互换性:
从一批规格相同的零件中任取一件,不经修配 就能立刻装配到机器或部件上,并能保证使用要
求,零件的这种性质叫作互换性。有完全互换和
不完全互换。 保证零件具有互换性的措施: 由设计者确定合理的配合要求和尺寸公差大小。
5).公差带和零线
公差带:由代表上偏差和下偏差的两 条直线所限定的一个区域
零线:是表示基本尺寸的一条直线
零线上为正,下为负
6).极限制
经标准化的公差与偏差制度
上偏差 下偏差
基本尺寸
二、配合
1.定义:
基本尺寸相同的、互相结合的孔 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称为配合
2.配合种类:
1)间隙配合 孔大轴小
2)过渡配合
小
结
1、一定要基本尺寸相同的孔和轴装配到一起才叫配合。 2、由公差带图判断配合的种类: 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上方——间隙配合 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下方——过盈配合 孔和轴的公差带有一部分重合——过渡配合 3、要能根据基本尺寸,通过查表,将公差带代号转换为 偏差的形式标注在零件图上;或将偏差值转换为代号的形 式在装配图上进行标注。 4、基准制的选择,主要是从经济角度考虑,国家标准明 确规定,在一般情况下,优先选用基孔制配合。特殊情况 下亦可采用基轴制或任一孔、轴公差带组成的配合。
六、极限与配合的标注与查表
1.在装配图上的标注形式
组合式标注。
2.在零件图上的标注形式
基本公差 代号和公 差等级; 大批量。
偏差值; 单件或小 批量。
基本公差、 公差等级、 偏差值; 批量不定。
3.极限偏差值的查表方法示例
基孔制过盈配合
基轴制间隙配合
查孔Ø40H7的极限偏差数值
φ40 +0.025 0
表 示
最大间隙:Xmax =Dmax -dmin =ES-ei 最大过盈:Ymax =Dmin -dmax =EI-es
过盈
最大过盈 轴径
轴公差带
最小过盈等于零 轴公差带
最大过盈 最小过盈
符 号
孔公差带
孔公差带
表 示
最大过盈:Ymax =Dmin -dmax =EI-es 最小过盈:Ymin =D max -dmin =ES-ei
40
48 58 70 84 100
60
75 90 110 130 160
100
120 150 180 210 250
1400
1800
10 1 18 1.2 30 1.5 50 1.5
... ... ... ...
2200 2700 3300 3900
2)基本偏差
用来确定公差带相对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 一般指孔或轴的公差带中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 公差带在零线上方时为下偏差,反之为上偏差。 基本偏差代号用字母表示,大写为孔,小写为轴,各 28个。
2)基轴制配合
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 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基本偏差代号:h,上偏差为零,即最大极限尺寸等于基 本尺寸。
基轴制配合图例
基孔制配合图例
五、优先、常用配合 GB/T1800.4—1999
基本尺寸至3150mm的孔、轴公差带,分为优先、常用(含优 先)和一般(含优先、常用)三类,并相应地规定了基孔制 常用配合共59总,其中优先配合13种,基轴制常用配合47种, 其中优先配合13种。
三、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
1.孔(轴)公差带组成
1)标准公差(IT) 确定公差带大小 2)基本偏差 确定公差带位置 下偏差 EI
孔:上偏差 ES
轴:上偏差 es
下偏差 ei
2.标准公差
1)标准公差 (IT)
由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级来确定,公差等级确定尺寸的精确程度。
标准公差分20个等级,IT表示公差,数字表示公差等级。 IT01
一、尺寸公差
1.定义:
零件在制造过程中,由于加工或者测量等因素
的影响,完工后的实际尺寸总存在一定的误差,
为保证零件的互换性,必须将零件的实际尺寸控
制在允许的范围内,这个允许尺寸的变动量称为
尺寸公差。
2.基本名词
1).基本尺寸 设计给定的尺寸。 2).极限尺寸 允许尺寸变动的两个极限值。
最大极限尺寸 最小极限尺寸
3).极限偏差 极限尺寸减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孔:上偏差 ES 轴:上偏差 es 下偏差 EI 下偏差 ei
4).尺寸公差(公差) 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即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
TH = Dmax-Dmin TS = dmin-dmin = = ES-EI es-ei
公差 公差 等级
IT01:公差值最小,精度最高;IT18:公差值最大,精度最低。 IT01~IT11用于配合尺寸; IT12~IT18用于非配合尺寸。
标准公差数值
基本 尺寸 mm
—
>3 >6 >10 >18 >30
GB/T 1800.4—1999
标准公差等级
IT1 IT2 IT3 IT4 IT5 IT6 IT7 IT8 IT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