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生物农药剂型..
农药的剂型和使用方法PPT课件
2.润湿剂(wetting agents)
又称湿展剂,降低水的表面张力, 使药液易于在固体表面润湿与展布 (属于表面活性剂),用于可湿性粉 剂、可溶性粉剂等。如茶枯、纸浆废 液、洗衣粉、拉开粉等。
16
3.乳化剂(emulsifier)
➢ 能使原来不相混溶的两相液体(如油与 水),其中一相液体以极小的液珠稳定 分散在另一相液体中,形成不透明或半 透明乳浊液,起这种作用的助剂称为乳 化剂,如烷基苯磺酸钙,聚氧乙基脂肪 酸酯等。
➢ 从物理学角度讲,固 体被湿润的难易程度 决定于三种作用力。
➢ T1—液体与空气的界 面张力(即液体的表 面张力),T2—气、 固界面张力,T3—固、 液界面张力。
37
COSθ=(T2-T3)/T1
➢ 当0°<θ≤90°时,0<cosθ<1,表示以浸 透润湿为主,这种情况在农药加工和使 用过程中是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润湿现 象;
➢ 能防止农药制剂在贮藏过程中物理性 能变坏,如粉状制剂结块、乳剂分层 等。
21
8.防分解剂(anti-decomposition agent) 能防止农药制剂在贮藏过程中
有效成分发生分解的助剂,有的防 解剂列ts)
本身无生物活性,但能抑制生物体 内解毒酶的活性,与某些农药混用时, 能大幅度提高农药毒力和药效的一类助 剂,对防治抗性害虫及延缓害虫抗药性 等具有重要意义。
9
三、分散度对药剂性能的影响
(一)提高分散度对药剂性能的影响 1.增加覆盖面积 2.增加药剂颗粒在处理表面的附着性 3.改变颗粒的运动性能 4.提高药剂颗粒的表面能 5.提高悬浮液及乳油的稳定性
10
(二)适当控制农药的分散度对药剂性能 的影响
1.充分发挥农药中有效成分的作用 2.提高使用农药的安全性 3.增强施药时着药部位的目标性和
生物药品剂型分类
生物药品剂型分类生物药品剂型是根据药物的性质、用药目的和给药途径等因素进行分类的。
以下是常见的生物药品剂型分类:1.注射剂注射剂是指通过注射方式给药的剂型,包括注射液、注射用无菌粉末和注射用浓溶液等。
注射剂具有药效迅速、剂量准确和作用可靠等优点,但注射疼痛和操作不便限制了其应用。
2.片剂片剂是指口服药物经过压制而成的药剂,具有制备简单、剂量准确、稳定性好等优点。
片剂适用于大多数药物,如抗生素、抗病毒药、抗肿瘤药等。
3.胶囊剂胶囊剂是指将药物装入胶囊壳中的药剂,具有保护药物稳定性、减少药物刺激性等优点。
胶囊剂可分为硬胶囊和软胶囊两种,硬胶囊是指普通的胶囊剂,软胶囊是指具有弹性的胶囊剂,如鱼油软胶囊等。
4.颗粒剂颗粒剂是指将药物与适宜的辅料混合制成的颗粒状药剂,具有服用方便、剂量准确等优点。
颗粒剂适用于儿童和吞咽困难的患者,如感冒颗粒、板蓝根颗粒等。
5.口服液口服液是指将药物溶解于适宜溶剂中制成的液体制剂,具有药效迅速、吸收良好等优点。
口服液适用于需要快速起效的药物,如感冒药、抗生素等。
6.粉雾剂粉雾剂是指将药物以粉末形式装入容器中的药剂,使用时借助气流喷入呼吸道或肺部发挥治疗作用。
粉雾剂具有用药方便、药物在局部浓度高等优点,如治疗哮喘的吸入性激素类药物等。
7.贴剂贴剂是指将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制成膏状或贴片状的药物贴敷剂,通过皮肤吸收发挥治疗作用。
贴剂具有用药方便、药物在局部浓度高等优点,适用于外用药物,如止痛贴、减肥贴等。
8.滴眼剂滴眼剂是指将药物与适宜的辅料混合制成的滴眼液,通过滴眼方式给药,具有直接作用于眼部、疗效迅速等优点。
滴眼剂适用于眼部疾病的治疗,如抗生素滴眼液、抗病毒滴眼液等。
9.注射液注射液是指将药物溶解于适宜溶剂中制成的静脉注射制剂,具有药效迅速、直接进入血液等优点。
注射液适用于需要快速起效且剂量较大的药物,如抗生素、抗肿瘤药等。
10.肌注剂肌注剂是指将药物注射到肌肉组织中的制剂,具有药效迅速、直接进入血液等优点。
农药剂型名词解释
农药剂型名词解释农药剂型是农药的重要分类标准,它可以有效地提供农药的科学管理、安全使用、丰富农后效果和分类研究,从而更好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般来说,农药剂型包括液体状剂型、固体状剂型、悬浮剂型、乳剂型、微乳剂型、气雾剂型和其他剂型等。
液体剂型是指农药的溶质或溶剂以液体形式准备的剂型,例如罐装液体、瓶装液体、注射液、粉剂、水剂、悬浮剂等。
液体剂型以水为主要溶剂,可分为水溶性液体和油溶性液体两大类,微乳剂和乳剂也可视为液体剂型。
固体剂型是指农药溶质以固体状制成的剂型,例如散剂、粉剂、糊剂、糊粉剂、膏剂等。
固体剂型的主要溶剂为水和油,可分为水溶固体和油溶固体两大类。
悬浮剂型是指农药溶质以胶体或悬浮液体状准备的剂型,可以有效溶解农药,具有很高的混合性和易溶解性。
悬浮剂型主要有水溶性悬浮剂、气雾剂等。
乳剂型是指农药溶质以乳状制成的剂型,可用于农药的长效稳定,乳剂型可分为水性乳剂和油性乳剂。
微乳剂是指将农药溶质以粒子微细的乳状制成的剂型,具有较强的溶解性、高活性和低腐蚀性。
气雾剂是指将农药以粉末形式加入喷雾容器中,以气流压力将粉末状农药喷出的剂型,具有良好的散布性和分散性,能较好的利用农药成分,还能有效防止污染环境。
其他剂型是指农药溶质在制备过程中,由于工艺条件所致,生成的特殊剂型,如逆悬剂、穿孔剂、糊剂、颗粒剂等。
根据上述内容,可以总结,农药剂型主要分为液体剂型、固体剂型、悬浮剂型、乳剂型、微乳剂型、气雾剂型和其他剂型等七类。
每种农药剂型都有其独特的性质和优点,在不同的批次农药投入中,农药剂型的选择应结合农药的性质和投入的量大小,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农药剂型,以达到安全有效的投入应用,从而起到农药管理的实际作用。
农药在农业生产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可能带来巨大的危害,因此科学管理农药,特别是正确按照农药剂型的要求选择、应用农药剂型,对促进农药的安全使用、减少农药污染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农药投入应当通过科学管理,全面考虑到农药的性能、病害的发生情况和农药的安全性等,以此来实现农药的合理有效投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物农药》课件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生物农药的发展前景将充满希望。
1
生物农药的研究热点
研究人员正致力于开发和改进生物农药的制备技术,提高其防治效果和稳定性。
2
生物农药的创新技术
新技术的应用,如基因工程和纳米技术,有望提高生物农药的可行性和使用效果。
生物农药的研究成果
生物农药在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实例
许多研究已经证明,生物农药对病虫害的防治具有 很大的潜力,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效果。
与化学农药的比较
相比化学农药,生物农药更为健康环保,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农业中的应用
生物农药被广泛用于农作物的保护和生长调节,有 效控制病虫害的危害。
生物农药的优势与局限
生物农药不会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长期危害,但 其防治范围和持久性有一些限制。
生物农药的发展趋势
《生物农药》PPT课件
这是一份关于生物农药的PPT课件,它将带你了解什么是生物农药,它们的种 类和特点,并与化学农药进行比较。
简介
什么是生物农药
生物农药是从天然的生物资源中提取或合成的具有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特殊化合物。
生物农药的种类及特点
生物农药包括微生物农药、昆虫激素类农药、植物源农药等。它们通常具有高效性、环境友 好性和生物安全性。
生物农药的市场前景
生物农药市场正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因为人们 越来越重视环境和食品的安全性。
生物农药的安全性评价
生物农药的环境效应 生物农药的使用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减少了农业活 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生物农药的毒性评价和风险评估 通过严格的毒性评估 和风险评估,可以确保生物农药的使用安全性和合规性。
生物农药的未来发展
生物农药在可持续农业中的作用
生物农药施用技术
一、生物农药的定义生物农药是指可用来防除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的生物体本身及来源于生物体内并可作为“农药”的各种生理活性物质,主要包括生物体农药和生物化学农药。
生物体农药指用来防除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的活体生物,可以工厂化生产,有完善的登记管理方法及质量检测标准,这样的活体生物称为生物体农药。
具体可分为微生物体农药、动物体农药、植物体农药。
生物化学农药是指从生物体中分离出的具有一定化学结构的、对有害生物有控制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
该物质若可以人工合成,则合成物结构必须与天然物质完全相同(但允许所含异构体在比例上的差异)。
这类物质开发而成的农药可称为生物化学农药。
二、生物农药的分类从来源上讲,有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微生物源农药。
从功能上讲,包括抗生素类、信息素类、激素类、毒蛋白类、生长调节剂类和酶类等。
(一)生物体农药1.微生物体农药微生物体农药指用来防治有害生物的活体生物,主要有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微孢子虫等。
2.动物体农药动物体农药主要指天敌昆虫、捕食性螨类及采用物理方法或生物技术方法改造的昆虫等。
3.植物体农药植物体农药指具有防治农业有害生物功能的活体植物。
目前,仅转基因抗有害生物的活体植物或抗除草剂的作物可称为植物体农药。
(二)生物化学农药1.植物源生物化学农药此类农药主要包括植物毒素,即植物产生的对有害生物有毒杀作用及特异作用(如拒食、抑制生长发育、忌避、驱避、抑制产卵等)的物质;植物内源激素,如乙烯、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芸薹素内酯等;植物源昆虫激素,如早熟素;异株克生物质,即植物体内产生并释放到环境中的能影响附近同种或异种植物生长的物质;防卫素,如豌豆素。
2.动物源生物化学农药此类农药指将昆虫产生的激素、毒素、信息素或其他动物产生的毒素经提取或完全仿生合成加工而成的农药,如昆虫保幼激素、性信息素、蜂毒等。
3.微生物源生物化学农药此类农药主要是指微生物产生的抗生素、毒蛋白等物质。
农药剂型基础知识.ppt
◆8、 混合制剂具有兼治,延缓抗药性发展,提高安全性的 作用。将两种以上作用机制不同的原药加工成一种混合制 剂,能兼治多种有害生物;有的具有增效作用,配合不同 农药轮换使用,能够延缓抗药性发展,是治理有害生物抗 药性的重要技术措施;对于降解慢的农药加工成混合制剂 后,可减少施药量,降低残留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
(一)农药助剂 ◆定义:又称辅助剂,是农药制剂加工和应用中使用的除农
药原药之外的其它辅助物总称。 ◆特点:①改善农药理化性质和使用性能的辅助物质。
②本身无生物活性,能增强防治效果,对环境更为 安全,在最小使用量下达到最佳效果。 ◆分类:按表面活性作用可分二类: ①表面活性剂类助剂:包括分散剂、乳化剂、湿润剂、渗透 剂、展着剂、粘着剂、消泡剂等。 ②非表面活性剂类助剂:包括稀释剂、载体、填料、溶剂、 助溶剂、抗冻剂、pH调节剂、防腐剂、警戒色、安全剂、 解毒剂、增效剂等。
五、农药加工发展简史
◆1. 原始阶段:19世纪前,为农药剂型加工的雏形阶段;人类 利用多种植物性、矿物性及动物性药物,如烟草水、除虫菊 花粉、鱼藤根粉、矿物油等。
◆ 2. 初级发展阶段:19世纪中期~20世纪40年代中期,农药仍 以植物性杀虫剂和无机化合物为主,但农药已成为化工产品 进入市场;农药使用技术及毒理学研究也取得一定进展;应 用的剂型约有15种,主要包括水剂、粉剂、浓乳剂、乳油等。
农药剂型基础知识
一、农药剂型加工的定义
◆农药加工定义:农药原药除少数挥发性大的和水中溶解度大 的可以直接使用外,绝大多数必须加工成一定形态方可使用, 在原药中加入适当的辅助剂,制成便于使用的形态,这一过 程叫做农药加工。
生物农药
生物农药一、什么是生物农药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资源开发的农药。
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因而生物农药相应地可分为动物农药、植物农药和微生物农药(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或其代谢产物对害虫、病菌、杂草、线虫、鼠类等有害生物进行防治的一类农药制剂,或者是通过仿生合成具有特异作用的农药制剂。
)。
生物农药的范围主要包括(1)直接利用生物产生的天然活性物质,经提取加工作为农药,如从烟草中提取烟碱;(2)鉴定生物产生的天然活性物质的化学结构之后,用人工合成方法生产的农药,或以天然活性物质作先导化合物的模型,进行衍生物的类似物合成,开发出比天然活性物质性能更好的仿生合成农药如从沙蚕毒素衍生物开发的杀螟单和杀虫环等;(3)直接利用生物活体作为农药,例如将天敌昆虫通过商品化繁殖,施放起到防治害虫的作用;利用微生物、线虫、病毒等使有害生物被感染或被侵蚀而死。
二、生物农药的特点生物农药的特点比化学农药更适合在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策略中应用。
因为生物农药一般在环境中较易降解.其中的不少品种具有靶标专一的选择性,使用后对人畜和非靶标生物相对安全。
某些生物农药的作用方式是非毒杀性的,比化学合成农药的作用更为广泛。
但是这些非毒杀性的生物农药作用缓慢,在有害生物大量迅速蔓延时,难以控制住为害,届时需要施用化学合成农药以降低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或是与化学农药混用。
生物农药作用特点有四点:(1)对人畜无毒,无污染。
(2)选择性强,不杀伤天敌;(3)无抗药性。
(4)使用简便,残效期长。
生物农药的发展被列为继无机化学农药和有机合成农药的第三个时代,称为第三代农药,随着人们对无公害农产品需求的日益增多,生物农药将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植保工作的新方向。
三、生物农药分类中国生物农药按照其成分和来源可分为微生物活体农药、微生物代谢产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四个部分。
按照防治对象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螨剂、杀鼠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农药剂型基础知识》课件
农药剂型加工的主要工艺
包括混合、粉碎、溶解、乳化、造粒等工艺,每种工艺都有其特定 的作用和要求。
农药剂型加工的设备
包括混合设备、粉碎设备、溶解设备、乳化设备、造粒设备等,每 种设备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农药剂型的质量控制
农药剂型的包装与储存
包装材料的要求
包装材料必须对光、热、水、气等外界因素具有可靠的阻隔性能, 同时也要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加工适应性。
包装形式的多样性
包装形式主要有瓶装、袋装、桶装等,根据农药剂型的特点和使用 要求选择合适的包装形式。
储存环境的考虑
储存环境应干燥、阴凉、通风良好,远离火源和热源,避免阳光直射 和高温。
可分为杀虫剂剂型、杀菌剂剂型、除草剂 剂型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剂型等。
按分散程度分类
按加工方法分类
可分为分散剂型和胶悬剂型。分散剂型如 可湿性粉剂、泡腾片剂等;胶悬剂型如悬 浮剂等。
可分为混合加工剂型和复合加工剂型。混 合加工剂型如可湿性粉剂、粉剂等;复合 加工剂型如复配乳油、复配悬浮剂等。
PART 02
2023 WORK SUMMARY
《农药剂型基础知识 》ppt课件
REPORTING
目录
• 农药剂型定义与分类 • 农药剂型的组成与特点 • 农药剂型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 农药剂型的选择与应用 • 农药剂型的生产与质量控制 • 农药剂型的安全与环保问题
PART 01
农药剂型定义与分类
农药剂型的定义
农药剂型
指农药原药加入或融合进其他辅 助成分后,经过加工制成的各种 物理形态的农药制品。
农药剂型的重要性
农药剂型是农药发挥防治作用的 关键,直接影响农药的防治效果 、使用安全性和经济效益。
农药剂型和使用方法
农药剂型和使用方法农药是农业生产中用来防治病虫害的化学物质,而农药剂型则是指农药的物理、化学形态以及制剂形式。
不同的农药剂型适用于不同的使用方法。
以下是常见的农药剂型和使用方法。
1.悬浮剂(SL):悬浮剂是将农药颗粒悬浮在溶液中形成的剂型,常见的如农药丁乳油。
使用时,需先将制剂倒入适量水中,搅拌均匀后喷洒于作物上。
悬浮剂具有较好的附着性和持久性,能够长时间地附着在作物表面。
2.乳油剂(EC):乳油剂是将农药溶解在油相中形成的剂型,常见的如农药敌敌畏乳油。
使用时,需将制剂稀释后喷洒于作物上。
乳油剂具有较好的渗透性和扩散性,能够快速渗入作物组织并迅速有效地防治病虫害。
3.水剂(WP):水剂是将农药制成颗粒状悬浮物质,常见的如农药多菌灵水剂。
使用时,需将制剂溶解于适量水中,搅拌均匀后喷洒在植物上。
水剂具有较好的附着性和可见性,可以方便地观察到喷洒的区域和程度。
4.粉剂(WP):粉剂是将农药制成粉末状物质,常见的如农药硫黄粉剂。
使用时,需将适量粉剂溶解于一定量水中,搅拌均匀后喷洒于作物上。
粉剂具有较好的渗透性和附着性,能够更好地附着在作物表面,并通过气体和液体传导方式起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
5.颗粒剂(WG):颗粒剂是将农药制成颗粒状物质,常见的如农药杀虫宁颗粒剂。
使用时,将适量颗粒剂均匀撒播在种植土壤上,然后轻轻埋入土中。
颗粒剂具有较好的附着性和稳定性,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的防治效果。
农药的使用方法主要有喷洒、撒播和浸泡等。
喷洒方法是以液态制剂为主,将农药喷洒在植物的叶面、茎干等部位。
喷洒时要注意均匀、全面覆盖植物表面,并且避免喷洒于高温时段。
撒播方法适用于颗粒剂、粉剂等剂型,将农药喷洒或撒播在土壤表面,使其与土壤接触。
浸泡方法适用于水剂等剂型,将农药浸泡在水中,再将作物或种子浸泡在农药溶液中。
浸泡时间应根据农药的使用说明进行控制。
总之,农药剂型和使用方法是根据不同的农作物、病虫害以及使用要求而选择的。
正确选择和使用农药剂型和方法,能够提高农药的防治效果,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更为友好。
农药剂型及特点介绍
农药剂型及特点介绍
农药剂型是指农药制剂的一种表述形式,包括溶液、悬浮剂、粉剂、乳剂、微胶囊剂、颗粒剂、水分散粒剂等。
不同的剂型适用于不同的农药应用方式和作物类型,具有各自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1.溶液剂型:农药在溶剂中完全溶解的剂型。
其特点包括易于使用、混合均匀、喷洒均匀,但容易挥发、流失、降解和污染环境。
2.悬浮剂型:农药悬浮于溶液中,并通过搅拌或摇动保持悬浮状态的剂型。
其特点包括分散性好、吸附性佳、较稳定,适用于喷洒和喷雾。
3.粉剂型:农药以固体粉末形式出现的剂型。
其特点包括易于制备、储存和运输,适用于土壤施药、种子处理和直接撒布。
4.乳剂型:农药悬浮于水中形成乳状液体的剂型。
其特点包括稳定性好、着附性强、使用方便,适用于喷洒、涂抹、沾膜和浸种等作业方式。
5.微胶囊剂型:农药包裹于胶囊中,通过喷雾或摇晃破裂胶囊释放的剂型。
其特点包括保护农药、减少挥发和降解,适用于植物表面处理和害虫控制。
6.颗粒剂型:农药颗粒化成颗粒状的剂型,可溶于水或附着于植物表面。
其特点包括储存方便、施药方便、适用范围广,适用于土壤处理、种子保健和植物体内吸收。
7.水分散粒剂型:农药以颗粒状分散于水中形成悬浮液的剂型。
其特点包括悬浮性好、使用方便、作用快速,适用于喷雾、洗蘸和涂抹等应用方式。
不同的农药剂型适用于不同作物类型和作业方式,可以提高农药的有效性和使用效果。
同时,农药剂型的选择也涉及到环境、经济和安全等因素,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为了达到最佳效果,使用农药剂型应按照使用说明,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措施。
生物农药重点
绪论1.什么是生物农药答:指用生物活体、或生物代谢过程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或从生物体中提取的物质;防治农林作物病虫草鼠害;并可以制成商品上市流通的制剂2.生物农药特点环境相容性;不易产生抗性;资源丰富;开发成本低..3.什么是环境相容性答:指农药对非靶性生物的毒性低;影响小;在大气、土壤、水体、作物中易于分解;无残留影响4.生物农药分类三种分类依据各分哪些类答:1按生物农药的用途来分类;分为生物杀虫剂、生物杀菌剂、生物杀螨剂、生物杀病毒剂、生物杀鼠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生物杀草剂等2按生物农药的来源分类;分为植物源农药、微生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3按生物农药的活性成分来分类;分为活体生物农药、生物代谢产物类生物农药、生物体内提取农药5.生物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植物保护、生产无公害绿色食品、维护农业生态平衡6.病毒杀虫剂病原体的条件答:有很强而又稳定的活性;便于生产和运输;对环境安全无害病毒农药7.昆虫的病原病毒并不都能研制成为杀虫剂;真正可以开发为杀虫剂的病毒主要集中在哪四个科答:杆状病毒科、痘病毒科、细小病毒科、呼肠孤病毒科8.NPV病毒粒子具有的两种表现型答:出芽型病毒粒子、包涵体来源型病毒粒子9.NPV杀虫剂的致病机理答:将Bt抗虫基因克隆到构建的家蚕NPV载体;然后用野生NPV病毒与基因工程重组NPV进行同源重组综合改造后获得基因重组核型多角体病毒第二代生物杀虫剂10.主要的DNA病毒杀虫剂有哪几种答:NPV、GV、EPV、DNV11.主要的RNA病毒杀虫剂有哪几种答:CPV、双RMA病毒科、野田村病毒科、四对称病毒科12.病毒杀虫剂遗传改造的方法答:1插入外源基因2应用RNA干扰技术提高昆虫病毒杀虫效率3修饰或缺失病毒基因4异源病毒重组细菌农药1.细菌农药按用途或防治对象分为哪几类答:细菌杀虫剂、细菌杀菌剂、细菌杀线虫剂、细菌杀鼠剂、微生态制剂2.苏云金芽孢杆菌Bt产生的主要活性物质:杀虫晶体蛋白Cry蛋白、溶细胞蛋白Cyt蛋白、营养期杀虫蛋白VIPs、苏云金素3.Cry蛋白的作用机制答:昆虫肠道溶解、酶解活化、与受体结合、膜孔形成、细胞裂解4.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制剂生产工艺液体发酵、固体发酵;两种发酵过程的主要阶段及关键注意事项答:1液体发酵:主要阶段:菌种的制备、培养基的选择及灭菌、发酵、后处理;注意事项:2固体发酵:主要阶段:第一阶段发酵初期6h~10h;第二阶段发酵高峰10h~24h;第三阶段稳定期24h~34h第四阶段后熟期34h到发酵结束;注意事项:前期室温保持在30℃左右;最低不能低于26℃最高不超过32℃;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左右;发酵中期室温保持在28℃~30℃之间;料温不超过32℃..5.球形芽孢杆菌Bs产生的两类毒素蛋白:晶体毒素蛋白和Mtx毒素蛋白6.球形芽孢杆菌灭蚊工程蓝藻的构建方法和灭蚊原理答:灭蚊原理:①芽孢晶体复合物被幼虫吞食②伴孢晶体在中肠碱性PH 下溶解③50K和42K原毒素蛋白质分别被胰蛋白酶降解成43K和39K多肽④毒性肽与胃盲囊和中肠后段结合⑤通过目前尚不知道的方式实现其毒性作用构建方法:将Bti和Bs杀虫毒素基因转到蓝藻中;使杀蚊工程蓝藻在蚊虫滋生地正常生长和繁殖;并能杀灭蚊幼虫..7.假单胞菌的抗病机理;及书本上对每种抗病机理的具体解释答:抗病机理:主要通过活性物质的抑制和抗菌作用以及竞争作用和诱导寄生对病原产生抗性作用①竞争作用:包括营养竞争与位点竞争②诱导植物系统抗性:一些荧光假单胞菌在根部的定殖能诱导植物对病原菌产生系统抗性;从而抑制微生物的侵染..③抗生作用:荧光假单胞菌通过产生此生代谢物抑制植物病原物的生长..8.可用于杀线虫剂的细菌:穿刺巴斯德氏柄菌9.细菌杀鼠剂:肉毒梭菌;它主要产生的毒素物质是肉毒毒素10.什么是微生态制剂及常用的几种微生态制剂答:利用正常微生物或促进微生物生长的物质制成的活的微生物制剂常用的微生态制剂:乳酸菌制剂、芽孢杆菌制剂、酵母类制剂、光合细菌制剂抗生素农药1.什么是农用抗生素答:指微生物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可用于防治农业有害生物的一类特殊的次级代谢产物..2.抗生素农药的分类:按来源分、按作用对象分、按作用机理分;每种分类方式可分为哪几类;及每类中的几个典型代表答:按来源分:①细菌产生的抗生素如多黏菌素、枯草菌素、杆菌肽、短杆菌肽②真菌产生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霉素、灰黄霉素③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素如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四环素、土霉素、庆大霉素④植物和动物产生的抗生素如地衣和藻类植物产生的吴耳酸和小球藻素;从高等植物中提取的大蒜素、长春花碱、美登木素;以及动物中提取的鱼素按作用对象分:①作为杀菌剂的抗生素a.抗真菌病害的抗生素:如防治苹果火伤病、蔬菜软腐病、烟草野火病等有特效的链霉素b.抗真菌病害的抗生素:如防治稻瘟病的灭瘟素S、春雷霉素、防治水稻纹枯病有特效的井冈霉素、农抗5102;防治烟草赤星病的多抗霉素;防治茶叶云纹病的放线菌酮c.抗病毒病害的抗生素:月桂菌素、比奥罗美素、阿博霉素..②作为杀虫剂的抗生素如金链霉素、杀粉蝶素、四环菌素、阿维菌素③作为杀草剂的抗生素如茴香霉素、丰加霉素、除草霉素、双丙氨膦④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的抗生素如土霉素、杆菌素、莫能菌素、阿维菌素、泰乐菌素⑤作为食品保藏和防腐的抗生素如金霉素⑥作为刺激植物生长的抗生素如赤霉素按作用机理分:①抑制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如多氧霉素、井冈霉素、青霉素②阻碍细胞膜合成的抗生素如多粘菌素、杆菌肽等碱性多肽类抗生素和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等多烯类抗生素③抑制核酸合成的抗生素如灰黄霉素、利福霉素、丝裂霉素C、博来霉素按抗生素的化学结构分:①β-内酰胺类抗生素②氨基糖苷类抗生素③四环类抗生素④大环内脂类抗生素a.多氧大环内脂抗生素b.多烯大环内脂抗生素⑤多肽类抗生素⑥多醚类抗生素⑦核苷类抗生素⑧化学合成类3.抗生素农药的特点答:①选择性高②无残留③高效;低毒;活性高;使用量极少而对环境污染少④生产原料来源方便;且能直接利用太阳能的产物⑤各品种生产工艺相似;同一类设备可生产多个品种4.井冈霉素的产生菌是什么答:吸水链霉菌5.井冈霉素的作用机制答:一种是井冈霉素作用于病原菌本身;另一种是井冈霉素能够持续诱导植物防御反应相关酶—过氧化氢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增高;从而激发水稻对纹枯病病原菌的抗性防御反应;达到抗病的目的..6.嘧啶核苷类抗生素主要有哪几种、多组分农药主要有哪几种答:主要有农抗120、武夷菌素;公主岭霉素、梧宁霉素、抗腐菌素7.阿维菌素的杀虫特征:杀虫谱广、杀虫机制独特、良好的层移活性8.阿维菌素的杀虫机制答:阿维菌素具有独特的杀虫机制;除了胃毒和触杀作用外;还有神经毒作用;它无杀卵作用;但对叶片有较好的穿透性;能渗入叶内;杀死潜藏在叶内的幼虫;并且抑制新生的幼虫潜入叶内;阿维菌素还能使接触叶片上药液的雌性成虫的食量和产卵量均下降;影响繁殖能力..9.什么是层移活性答:指在喷施后能渗入作物叶片组织中;在表皮薄壁细胞内形成药囊;长期贮存..真菌农药1.什么是真菌农药答:主要指以真菌的活体制成的农药2.真菌杀虫剂的活性成分是什么活的孢子3.真菌杀虫剂是利用什么昆虫病原真菌经生物发酵和制剂加工制成的4.真菌侵染昆虫寄主的致病过程答:五个阶段:①分生孢子附着②分生孢子萌发③穿透表皮④菌丝在血腔中生长和致死寄主⑤菌丝穿出表皮5.真菌杀虫剂的生产:双相发酵工艺过程的主要阶段;及各阶段关键注意事项6.固态浅层发酵的几种主要工艺浅盘发酵、发酵床发酵、固态发酵反应器发酵、载体吸附固态发酵7.真菌杀虫剂在综合治理中的应用方式淹没式放菌、引种定殖、接种式放菌、寄主调控、环境调控;且要重点掌握什么是接种定殖、什么是淹没式放菌、什么是接种式放菌8.食线虫真菌具有的线虫捕食器官有哪些答:黏性菌丝、黏性分枝、黏性菌网、黏球、非收缩性环、收缩性环、冠囊体9.利用真菌防治植物病害的作用方式:拮抗和重寄生;拮抗包括抗生、竞争、占领、诱导植物产生免疫力;注意竞争与占领的不同之处植物农药、动物农药1.最为重要的几个科的植物农药资源:楝科、菊科、豆科、卫矛科、杜鹃花科2.植物杀虫剂的主要三类:毒素类、拒食类、绝育类;及每一类中的典型代表答:毒素类:除虫菊素、鱼藤酮、烟碱、鱼尼汀拒食类:印楝素、川楝素、茴蒿素、苦皮藤素绝育类:蜕皮素A、螟蜕素、棉籽醇、蜕皮酮3.什么是植物杀菌剂及几种主要的植物杀菌剂答:指利用有些植物里含有的某些抗菌物质或诱导产生的植物防卫物质;杀死或有效抑制某些病原菌的生长发育;主要的植物杀菌剂:银杏、大蒜素、芦荟杀菌剂4.植物在鼠害防治中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害鼠的驱避、毒杀和对害鼠产生不育作用..5.什么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及重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哪几种答:指植物产生的调节自身生长发育的非营养微量活性物质;主要有芸台素内酯、6-苯甲基嘌呤、玉米素、吲哚乙酸、赤霉素、植物脂肪酸、脱落酸6.动物农药资源主要包括哪些答:天敌动物、动物病原体、昆虫内源激素、动物毒素、昆虫信息素、动物蛋白及蛋白酶抑制剂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1.什么是农药剂型答:具有一定组分和规格的农药加工形态2.剂型加工的原因答:①使高毒农药低毒化②扩大使用方式和用途③缓释作用④稳定作用⑤提高生物活性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⑦赋形作用3.什么是农药助剂答:农药制剂加工或使用中用于改善药剂理化性质的辅助物质4.几种主要的农药助剂:填充剂、润湿剂、分散剂、粘着剂、稳定剂;及每种助剂各自的作用答:填充剂:稀释农药原药以便于加工;改善理化性状以便于使用润湿剂:降低谁的表面张力;使农药很快被水润湿的物质分散剂:能提高和改善药剂分散性的农药助剂粘着剂:增强农药在生物体表面上黏着性能的助剂稳定剂:能防止农药有效成分在贮存过程中发生分解或制剂物理性能发生改变的助剂5.生物农药主要的几种剂型答:粉剂D、可湿性粉剂WP、油剂OS、颗粒剂GR、水剂AS、乳油EC6.21世纪新农药的特点答:环境相容性好、活性高、安全性好、市场潜力大7.什么是生物农药的离体筛选与活体筛选;为什么要二者结合进行生物农药的筛选答:离体筛选:在试管内或其他人工环境中进行生物测定的方法活体筛选:以活的生物个体为试验对象测定生物样品的毒效因为离体生物测定快速、客观;能准确比较待测物质在没有外来干扰情况下的生物活性;但不能比较有机体的免疫力和抗性的影响;最后还是要进行活体生物测定..8.生物农药的残毒、残留及安全性评价内容有哪些答:①急性毒性试验②蓄积毒性试验③致突变试验④亚慢性毒性试验⑤慢性毒性试验⑥残留试验⑦基因安全试验⑧环境安全评价试验9.什么是生物测定;主要的几个生物测定计量方式:LD50、LC50、TCID50、PFU;了解这几个计量方式的涵义答:生物测定:以试剂与生命物质相互作用的方法来估测物质的性质、质量和效力LD50::引起实验动物50%的死亡率所需试样的剂量LC50:引起实验动物50%的死亡率所需试样的浓度TCID50:引起半数组织培养细胞出现感染病变所需试样的剂量PFU:产生一个空斑所需病毒感染剂量10.为什么要对生物农药的环境安全性进行评估答:一般来说生物农药对有害生物高效;对人畜及非靶标生物安全;不污染环境;在有害生物可持续治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不是所有的生物农药都是无毒或低毒的;每一种农药的毒性如何;对环境上有无不良影响;都要经过严格的环境安全评价才能得出结论..。
生物农药
物杀虫剂--烟碱中文通用名称: 烟碱英文通用名称: nicotine其他名称: 蚜克、尼可丁生产厂家: 山东京蓬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性状 : 本剂为植物源杀虫剂,其有效杀虫成分为由烟草中提取的烟碱。
纯品为无色油状液体,沸点247℃,性质不稳定。
易挥发,能溶于水和有机溶剂。
对害虫有胃毒、触杀和熏蒸作用,还有杀卵作用。
烟碱易挥发,故残效期较短,而它的盐类(如硫酸烟碱)则较稳定,残效期长。
毒性: 纯烟碱对人、畜中等毒。
大白鼠急性经口LD50为50~60 mg/kg,兔急性经皮LD5050mg/kg。
对鱼、贝类毒性小,对作物药害轻。
制剂因烟碱含量低,相对安全,无残留,不污染环境。
剂型: 2%水乳剂。
除虫菊素中文通用名称: 除虫菊素英文通用名称: pyrethrins其他名称: 除虫菊、除虫菊酯、扑得研制单位: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性状: 本剂是用多年生草本植物除虫菊的花,经加工制成的植物源杀虫剂。
主要有效杀虫成分为除虫菊素Ⅰ和除虫菊素Ⅱ。
除虫菊素Ⅰ的毒力比除虫菊素Ⅱ的约高1倍。
原药为黄色黏稠油状液体,具清香味,与除虫菊干花的气味相同。
不溶于有机溶剂。
不稳定,遇碱易分解失效。
在强光和高温下也分解失效。
制剂有粉剂、乳油等剂型。
除虫菊杀虫谱广,击倒力强,残效期短,具有强力触杀作用,胃毒作用微弱,无熏蒸和传导作用。
主要用于防治卫生害虫,如蚊、蝇、臭虫、虱子、跳蚤、蜚蠊、衣鱼等。
在农业上主要用于防治蚜虫、蓟马、飞虱、叶蝉和菜青虫、叶蜂、猿叶虫、金花虫、椿象等。
为了开发这种生物农药,近年来我国在云南省曲靖市大量种植除虫菊,并用最先进工艺加工,供应全国需要。
这种古老的植物杀虫剂将得到迅速发展和推广。
毒性: 本剂为低毒杀虫剂。
大鼠急性经口LD50584~900mg/kg,大鼠急性经皮LD50>1500mg/kg,对人、畜安全,因分解快,残效期短,无残留,不污染环境,但对鱼有毒。
剂型: 0.5%粉剂、3%乳油。
鱼藤酮中文通用名称: 鱼藤酮英文通用名称: rotenone其他名称: 鱼藤、毒鱼藤生产厂家: 广东省去浮县去城农药厂性状: 本剂为植物源杀虫剂,有效成分是从鱼藤根的萃取液中结晶得到。
农药常用剂型及应用
农药常用剂型及应用农药剂型是指农药制剂的物理形态和化学性质的总和,常用剂型有液态剂型、固态剂型和气态剂型。
下面将详细介绍农药常用剂型及其应用。
一、液态剂型1. 悬浮剂:悬浮剂是指农药活性成分被均匀地悬浮在溶剂中,形成悬浮液。
悬浮剂具有悬浮性好、便于使用、剂量准确等优点,适用于防治多种病虫害。
常见的悬浮剂有苏力菌素、石硫合剂等。
2. 可湿性粉剂:可湿性粉剂是指农药活性成分和其他辅助成分通过混合搅拌,形成颗粒状或粉末状的制剂。
可湿性粉剂具有分散性好、使用方便、储存稳定等特点,适用于防治蚜虫、飞虱等。
常见的可湿性粉剂有敌敌畏、乐果等。
3. 浸膏剂:浸膏剂是指农药活性成分被溶于溶剂中,形成胶状或膏状的制剂。
浸膏剂具有均匀性好、渗透力强、持效期长等特点,适用于防治果树病虫害。
常见的浸膏剂有溴硫磷、氯硫丹等。
4. 可溶性液剂:可溶性液剂是指农药活性成分被完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透明或微浑浊的制剂。
可溶性液剂具有药效快、吸收率高、处理方便等优点,适用于防治病毒病、杂草等。
常见的可溶性液剂有吡蚜灵、草甘膦等。
二、固态剂型1. 粉剂:粉剂是指农药活性成分和辅助成分通过混合搅拌形成的粉末状制剂。
根据粒径的不同,可分为超微粉剂、微粉剂和粗粉剂。
粉剂具有药效稳定、使用方便等特点,适用于防治多种病虫害。
常见的粉剂有杀菌粉、硫磺粉等。
2. 颗粒剂:颗粒剂是指农药活性成分和辅助成分通过混合搅拌形成的颗粒状制剂。
根据颗粒粒径的不同,可分为微型颗粒剂、粉型颗粒剂和块状颗粒剂。
颗粒剂具有药效稳定、携带方便等优点,适用于防治病虫害。
常见的颗粒剂有杀虫剂、杀菌剂等。
3. 片剂:片剂是指农药活性成分和辅助成分通过混合成型形成的片状制剂。
片剂具有溶解速度慢、持效期长等特点,适用于防治病虫害。
常见的片剂有杀虫片、除草片等。
4. 微胶囊剂:微胶囊剂是指将农药活性成分包裹在微胶囊中,形成液态或固态的制剂。
微胶囊剂具有释放控制、药效持久等特点,适用于防治果树病虫害。
生物农药的剂型与制备考核试卷
B.植物源
C.动物源
D.化学合成
3.生物农药制备过程中,以下哪个步骤不是微生物源生物农药的常见制备步骤?()
A.菌种筛选
B.发酵
C.提纯
D.化学合成
4.下列哪种剂型对环境友好度最高?()
A.水剂
B.乳油剂
C.粉剂
D.气雾剂
5.生物农药的活性成分主要是()
A.化学成分
B.微生物成分
C.植物成分
2.发酵是生物农药制备的关键步骤,涉及菌种筛选、培养基配置、发酵条件控制等。影响发酵效果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湿度、氧气供应和pH值等。
3.剂型设计影响药效的发挥,如水剂适合叶面喷雾,粉剂适合土壤处理。不同剂型在不同场景下具有不同的渗透性、持效期和作用速度。
4.生物农药有助于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生态系统平衡。通过生物防治,可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维护生物多样性。
A.温度
B.风速
C.湿度
D.土壤类型
17.以下哪些剂型适合用于种子处理?()
A.水剂
B.粉剂
C.液剂
D.乳油剂
18.生物农药的提取过程中可能涉及到以下哪些步骤?()
A.破碎
B.过滤
C.浓缩
D.纯化
19.以下哪些是生物农药的常见剂型?()
A.水剂
B.乳油剂
C.粉剂
D.颗粒剂
20.生物农药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D.剂型只与农药制备方法有关
9.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生物农药的优点?()
A.对环境友好
B.对人体低毒
C.高效
D.成本高
10.生物农药的剂型设计主要考虑以下 Nhomakorabea些因素?()
农药剂型及特点介绍
农药剂型及特点介绍农药剂型是指农药的外观形态和制剂形式。
根据农药的活性成分和应用方式的不同,农药剂型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每种剂型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下面将分别介绍几种常见的农药剂型及其特点。
1.悬浮剂:悬浮剂是将固体农药活性成分通过研磨等方法分散均匀在液体中而制成的制剂。
其特点是颗粒悬浮于水中形成一定浓度的悬液,稳定性好,易于悬浮和喷雾。
适用于农作物的叶面喷雾和根系施药。
悬浮剂的粒径大小会影响药液的质量,因此要求制备过程中的物理运动力要适度,以免药物颗粒过度细化或聚集。
2.乳剂:乳剂是将农药活性成分悬浮在油性或水性介质中形成稳定液体的制剂。
乳剂可以分为水乳剂和油乳剂两类。
水乳剂它的乳液颗粒的平均粒径一般不超过5微米,相对于悬浮剂的颗粒来说要更细,乳液的稳定性也要好得多。
油乳剂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和高的粘度,适用于减少药物流失,并能在植物表面形成稳定的保护膜。
3.粉剂:粉剂是将农药活性成分粉碎、调配后制成的固体农药制剂。
根据粉末颗粒的粒径,粉剂又可分为粗粉剂、细粉剂和微粉剂。
粉剂易于储存和运输,使用时可直接撒布在植物表面,灵活性较高。
但粉剂对环境和施用人员的污染风险较大,且易受湿度和草食动物的影响。
4.溶液剂:溶液剂是将农药活性成分溶解于溶剂中制成的制剂。
溶液剂的特点是操作方便,药液分布均匀,喷雾效果好。
但相比于悬浮剂和乳剂,溶液剂需要使用较大浓度的农药,溶剂的挥发及植物表面的吸附等问题也需要注意。
5.颗粒剂:颗粒剂是将农药活性成分制成一定大小的颗粒状固体制剂。
颗粒剂可根据颗粒的大小和形状进一步细分为颗粒剂、微粒剂和糖果剂等。
颗粒剂具有易于储存和运输,施药无尘尘,使用方便等优点。
同时,颗粒剂也容易受到湿度和温度的影响,存放时需要注意防潮。
综上所述,不同的农药剂型适用于不同的农业实践需求。
农药剂型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农药的属性、目标作物、施用方式、环境因素等多个因素,以确保农药可以有效地施用、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并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潜在危害。
生物的农药
绪论1.农药:即杀害物剂,指用于防治危害农林牧业生产和卫生上的有害生物与调节植物生长的药剂。
2.生物农药:指用生物活体、或生物代谢过程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物质、或从生物体中提取的物质,防治农林作物病虫草鼠害,并可以制成商品上市流通的制剂。
3.3R:即三害(resistance,resurgence,residue)=(抗性、再猖獗、残留)由于大量不科学地施用合成化学农药,有些病虫对化学农药产生了抗药性,引起害虫再猖獗或次级虫害爆发成灾,而且环境遭到污染,人畜健康受到威胁。
4.生物农药的特点:①对病虫害防治效果好,而对人畜安全无害,不污染环境,无残留;②对病虫害特异性强,不杀伤害虫的天敌和有益生物,保护生态平衡;③生产原料和有效成分属于天然产物,能保证可持续发展;④可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对生产菌及其发酵工艺进行改造,不断改进性能和提高品质;⑤由多种因素和成分发挥作用,害虫和病菌难以产生抗药性。
5,生物农药分类按生物农药的用途分类:生物杀虫剂、生物杀菌剂、生物杀螨剂、生物杀病毒剂、生物杀鼠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生物杀草剂。
6.使用化学农药造成的三大问题:①.环境污染,残毒上升,人畜均遭毒害;②.害虫抗药性直线上升,用药浓度不断提高,防治费用不断增加,不得不无休止地研制新型农药;③.杀伤天敌,破坏了生态平衡,引起害虫再猖獗和次级害虫大爆发。
7.生物农药的发展方向:①.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改造生物农药②科学使用生物农药,扬长避短③以化学和生物相结合的方法开发与创制新农药。
第一章1.可以开发为杀虫剂的病毒主要集中在杆状病毒科、痘病毒科、细小病毒科和呼肠孤病毒科。
2.野生病毒杀虫剂的缺点:①由于病毒本身是一类专性寄生的生物,宿主范围窄,寄主昆虫主要是鳞翅目;②通常病毒感染之后都有一段潜伏期,杀虫速度慢;③病毒需要活体生物才能培养,不能用人工培养基增殖,给工业生产带来困难。
3.NPV(核型多角体病毒)的致病机理:NPV主要以多角体存在于植物的表面当昆虫吞食植物的叶片时,多角体也随之被吞食进入昆虫体内。
生物农药的环境友好性评价考核试卷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五、主观题(参考)
1.生物农药是来源于自然界的生物或其代谢产物,用于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农药。其作用在于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农产品质量。
2.主要指标包括对人类安全性、对非靶标生物影响、降解性、残留量等。评价方法有实验室测试、田间试验、生态风险评估等。
D.所有以上选项
18.以下哪种生物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
A.植物源农药
B.动物源农药
C.微生物源农药
D.昆虫生长调节剂
19.生物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原则是什么?()
A.安全、有效、经济
B.安全、有效、环保
C.经济、环保、便捷
D.所有以上选项
20.以下哪种生物农药在环境中的降解速度较快?()
B.作物生长周期
C.农药的安全间隔期
D.农药的使用剂量
6.以下哪些是生物农药环境友好性评价的内容?()
A.农药的降解性
B.农药的残留量
C.农药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D.农药的生产成本
7.生物农药按来源可以分为以下哪些类型?()
A.植物源农药
B.动物源农药
C.微生物源农药
D.合成源农药
8.以下哪些情况下不宜使用生物农药?()
B.土壤、植物、动物
C.土壤、空气、人类
D.植物、动物、人类
8.以下哪种生物农药在环境中较容易降解?()
A.植物源农药
B.动物源农药
C.微生物源农药
D.昆虫生长调节剂
9.生物农药中的真菌源农药对哪种害虫具有防治作用?()
A.蚜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9/15
12
五、稳定剂
稳定剂是能防止农药有效成分在贮存过程中发生分解 或制剂物理性能发生变化的助剂,按作用性能可以 分为二大类: 1、有效成分稳定剂,又称为抗分解剂或防解剂,包 括抗氧化剂、抗光解剂、减活性剂等 2、制剂性能稳定剂,包括防止粉剂絮结和悬乳剂、 可湿惦粉剂悬浮率降低的抗凝剂,能降低液态农药 制剂的凝固点,防止农药有效成分分离析出的抗凝 剂,能提高颗粒剂的机械强度,防止颗粒崩解的防 崩解剂,能防止微生物农药制剂发生霉变的防霉变 剂等。
2018/9/15
15
第三节、主要生物农药剂型
不同剂型对于环境条件要求也各异,我国南 方潮湿高温,北方严寒低温,对于各类农药 剂型的贮存都很不利。可湿性粉剂及喷撒用 粉剂在贮存不当的情况下发生粉粒结块现象, 从而影响粉粒在水中的悬浮能力,以及粉粒 在空中的飘滔能力;乳油制剂、悬浮剂等液 态制剂,在冬季低温贮存时间过长,容易发 生分层结块、结晶等剂型破坏现象;一些乳 油制剂在高温下会逐渐蒸发散失,使乳油制 剂的含量浓度发生变化,导致有效成分析出。
2018/9/15
10
三、分散剂
一类表面活性剂,其功能是保持粉粒分散、 防止凝聚结团。常用的有烷基芳基磺酸盐及 其甲醛缩合物、木质素磺酸盐、烷基酚聚氧 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等。
2018/9/15
11
四、黏着剂
能增加农药在生物体表面上黏着性能的助剂。 农药制剂中加入黏着剂可提高药剂的防治效 果和残效期,提高耐雨水冲刷性能。有天然 黏着剂,如矿物油、动植物油、淀粉糊、树 胶、骨胶、废糖蜜等,还有合成黏着剂,如 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等。
2、影响农药药效的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
粉粒细度 飞散性 黏着性 展着性 悬浮率
2018/9/15
分散性 附着性 润湿性 乳化性
3
二、剂型种类
1、剂型的发展情况 随着农药的发展。剂型的功能得到体现,农 药工作者愈来愈认识到剂型研究对农药新品 种推广应用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开 发新品种的同时进行剂型研究,新农药一旦 开发成功,就能以一种或多种制剂或剂型推 向市场。
2018/9/15 5
1、剂型的发展情况
一些农药品种在中试同时进行了剂型研究。如安徽 省化工研究院承担的省“九五”攻关项目(除草剂 恶草酮)和(杀虫剂蔬果膦)都由化工部农药剂型 中心完成复配乳油恶草酮· 丁草胺、乙草胺· 恶草酮 等研究,均居世界第2,仅次于美国。各类农药品 种基本配套,1996年达181种,新品种不断增加, 高效农药和除草剂的发展迅速。还有吡虫清、阿维 菌素、异丙隆、哇禾灵、快杀稗、抗蚜威高效氯氰 菊酯等,都在积极开发新的剂型品种。
2018/9/15
13
六、其它助剂
乳化剂:一类表面活性剂,能使一种流体以极微小 的液珠稳定地分散在另一种与之互不相溶的液体 (例如油在水中)中,形成乳浊液。 助溶剂:能提高农药原药在主溶剂中的溶解度的助 剂 增效剂:本身无生物活性,但与某种农药混用时, 能大幅度提高农药的毒力和药效的助剂。如增效醚、 增效敏、八氯二丙醚、增效磷(SVl)、增效酯、增 效胺等。正确使用增效剂可以降低农药的用量,缓 解有害生物的抗药性,并可减轻农药对环境的毒性 压力。
2018/9/15 16
第三节、主要生物农药剂型
农药剂型的研究包括四个方面: 剂型加工技术和方法、剂型加工所需助剂的 研究开发、剂型加工的工业化生产工艺和设 备、同剂型和制剂相关的毒理学和农药应用 工艺学研究。 每种制剂的名称是由有效成份含量、农药名 称和剂型三部分组成,例如50%乙草胺乳 油;5%甲拌磷颗粒剂;15%三唑酮可湿 性粉剂;0.025%敌鼠钠盐毒饵等。
8
一、填充剂
又称为填料和载体
在剂型加工中用于稀释原药的惰性固体填充 物称为填料;能吸附或承载有效成分的填料 称为载体。填料不仅起稀释作用,而且还能 改善物理性能,有利于原药的粉碎和分散。 填充料的理化性质与制剂的稳定性有关,应 选择性使用。粉剂加工多采用中性无机矿物 如陶土、高岭土、硅藻土、滑石粉等。浸渍 法颗粒剂采用吸油性强的活性白土、膨润土 等。包衣法颗粒剂采用非吸油性的粒状硅砂 为载体。
2018/9/15
4
1、剂型的发展情况
如90年代初的超高效磺酰脲类除草剂苄黄 隆、甲黄隆、绿黄隆、乙黄隆等,除单一的 可湿性粉剂外,相应开发了系列混合制剂, 像灭草王(苄+甲)、天草威(苄+乙)、 双黄隆(绿+甲)等多种不同配比不同含量 的可湿性粉剂;吡虫啉问世后,相继出现了 乳油、可湿性粉剂、可溶性浓剂、高渗吡虫 啉制剂等剂型,而且各种复配制剂如吡虫啉 +杀虫单、吡虫啉+仲丁威、吡虫啉+三唑 磷等制剂都先后登记生产。
第七章、生物农药剂型
2018/9/15
1
第一节 生物农药剂型的原理
农药剂型:具有一定组分和规格的农药加工 形态。 一、剂型作用 1、剂型加工原因 使高毒农药低毒化、扩大使用方式和用途、 缓释作用、稳定作用、提高生物活性、降低 对环境的污染、赋形作用
2018/9/15
2
一、剂型作用
2018/9/15
9
二、润湿剂
一类表面活性剂,其功能是降低药液的表面 张力,使药粒迅速湿润,并使药液容易在施 用目标的表面湿润和展布,帮助药剂渗透。 常用的有含皂素的皂角粉、茶子饼粉和含木 质素的亚硫酸纸浆废液,以及合成的表面活 性剂如聚氧乙烯基烷基芳基醚、聚氧乙烯基 烷基醚、烷基苯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等。
2018/9/15 14
第三节、主要生物农药剂型
每种农药可以加工成几种剂型。各种剂型都 有一定的特性和使用技术要求,不宜随意改 变用法。例如颗粒剂只能抛撒或处理土壤, 而不能加水喷雾;可湿性粉剂只宜加水喷雾, 不能直接喷粉;粉剂只能直接喷撒或拌毒土 或拌种,不宜加水;各种杀鼠剂只能用粮谷 等食物拌制成毒饵后才能应用。
2018/9/15
6
2、主要剂型简介
粉剂 可湿性粉剂 油剂 颗粒剂 乳油 悬浮剂 水剂
2018/9/15 7
第二节、农药助剂
农药助剂:是农药制剂加工或使用过程中用 于改善药剂理化性质的辅助物质,又称农药 辅助剂。 一般农药助剂有以下功能:
2018/9/15
有助于有效成分的分散 有助于处理对象接触和吸收农药 有助于发挥、延长和增强药效 增进使用的安全性和方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