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感染病人地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外科感染病人护理

第一节概述

外科感染是指需要外科治疗的感染,包括创伤、烧伤、手术、器械检查或有创伤性检查、治疗后等并发的感染。外科感染的特点:①多数为几种细菌引起的混合感染,少数在感染早期为单一细菌所致,以后发展为几种细菌的混合感染;②大部分感染有明显而突出的局部症状和体征;③感染常较局限,随着病理发展引起化脓、坏死等,使组织遭到破坏,愈合后形成瘢痕组织而影响局部功能。

(一)分类

1.按致病菌种类和病变性质分类

(1)非特异性(又称化脓性)--多见。

(2)特异性:由特殊病菌、真菌等引起的感染。

2.按病变进程分

(1)急性感染:以急性炎症为主,病程多在3周。

(2)慢性感染:病程超过2个月。

(3)亚急性感染:介于急性与慢性间。

(二)病理生理

1.感染后的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的作用--使入侵微生物局限化并最终清除;局部组织出现红、肿、热、痛等炎症的特征性表现;体温升高、血白细胞计数增加。

2.感染的转归感染的病程演变受致病菌毒力、局部抵抗力、全身免疫力及治疗措施等诸多因素影响。

(1)炎症局限:

当人体抵抗力占优势、治疗及时或有效,炎症即被局限、吸收或局部化脓。着局部形成小脓肿,可自行吸收;而较大的脓肿可破溃或经手术切开排脓后,转为修复过程,感染部位逐渐长出肉芽组织、形成瘢痕而痊愈。

(2)炎症扩散:

致病菌毒性大、数量多和(或)宿主抵抗力低下时.感染难以控制并向感染灶周围或经淋巴、血液途径迅速扩散,导致全身感染,如脓毒血症或菌血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3)转为慢性感染:

当人体抵抗力与致病菌毒性处于相持状态,感染灶可被局限,但其仍有致病菌,组织炎症持续存在,局部由于中性粒细胞浸润减少、成纤维细胞增加而被瘢痕组织包围,形成慢性感染。一旦人体抵抗力下降,致病菌可再次繁殖,慢性感染又重新变为急性过程。

(三)临床表现

1.局部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2.全身症状轻重不一。

3.可引起肺、肝、肾、脑、心等器官的功能障碍。MODS

(四)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当WBC<4×109/L时,应警惕病情加重。

(2)细菌培养:

表浅感染灶可取脓液或病灶渗出液做涂片或细菌培养以鉴定致病菌。较深的感染灶,可经穿刺取得脓液。全身性感染时,可取血、尿或痰做涂片、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必要时重复培养。

2.影像学检查

(1)超声:

探测肝、胆、胰、肾、阑尾等病变;

胸腔、腹腔、关节腔有无积液。

(2)X线:

检测胸腹部或骨关节病变。

(3)CT和MRI:

有助于诊断实质性脏器的病变。

(五)治疗原则

局部治疗与全身性治疗并重。消除感染因素和毒性物质(脓液、坏死组织等),积极控制感染,增强人体抗感染和组织修复能力。

1.局部处理

(1)非手术治疗

1)患部制动;2)局部用药;3)物理治疗。

(2)手术治疗:脓肿切开引流和严重感染器官切除。

2.全身治疗支持疗法和抗菌药物治疗。

第二节浅部软组织化脓性感染

一、疖

(一)病因

单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二)临床表现

初起时,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痛的小结节,以后逐渐增大呈圆锥形隆起,数日后结节中央因组织坏死而变软,出现黄白色脓栓,脓栓脱落、脓液流尽后,局部炎症即可消退愈合。

疖一般无全身症状,发生在面部“危险三角区”的疖(上唇疖、鼻疖)。如被挤压或处理不当时,致病菌可经眦静脉、眼静脉进入颅的海绵状静脉窦,引起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出现延及眼部及其周围组织的进行性红肿。伴有疼痛和压痛,并有寒战、发热、头痛、呕吐、意识异常甚至昏迷等表现。

(三)治疗

促进炎症消退、及时切开引流。

二、痈

(一)病因

多个相邻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

(二)临床表现

痈呈一片稍隆起的紫红色浸润区,界限不清,表面有几个突出点或脓点,疼痛较轻,继之,皮肤肿硬围增大,脓点增大、增多,中央部为紫褐色凹陷,破溃后呈蜂窝状,其含坏死组织和脓液。痈可向周围和深部组织发展,伴区域淋巴结肿痛。此时病人多伴有全身症状,包括寒战、发热、食欲不佳和全身不适,周围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严重者可致脓毒血症或全身性化脓性感染而危及生命。

(三)治疗

1.局部处理

初期只有红肿时,局部可涂以2%碘酊。痈围大、中央坏死组织较多者,应及时手术切开排脓,清除坏死组织,可敷生肌散.促进肉芽生长。但唇痈不宜采用。

2.全身治疗

包括休息、加强营养和及时给予足量和有效的广谱抗生素以控制脓毒血症。

三、急性蜂窝织炎

(一)病因

急性蜂窝织炎是指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疏松结缔组织的一种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常因皮肤或软组织损伤而引起,亦可由局部化脓性感染灶直接扩散或经淋巴、血液传播而发生。致病菌多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或其他类型链球菌。感染灶近侧的淋巴结亦常被累及,引起脓毒血症或菌血症。

(二)临床表现

病变表浅者,局部皮肤和组织红肿、剧痛、向四周蔓延、边界不清,中央部位常出现缺血性坏死,若病变部位的组织疏松则疼痛较轻;病变深者表面皮肤红肿不明显,但有局部组织肿胀和深压痛;全身症状明显.如寒战、高热、乏力、血白细胞计数增高等。

口底、颌下、颈部等处的急性蜂窝织炎,可发生喉头水肿而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甚至警息。炎症亦可蔓延至纵隔影响心、肺功能.预后较差。

(三)治疗

局部制动,中西药湿、热敷,理疗;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及时应用有效抗生素。经上述处理仍不能局限的病变,应尽早做切开引流和清除坏死组织。对厌氧菌感染者,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伤口和湿敷。口底、颌下急性蜂窝织炎力特别高,应尽早切开减压,以防喉头水肿、窒息死亡。

四、丹毒

(一)病因

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

β-溶血性链球菌。

(二)临床表现

起病急、进展快,先有畏寒、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高热可达39~40℃,继之局部出现片状红疹,颜色鲜红,中央较淡、边界清楚并略隆起。手指轻压发红区颜色变白,松手后红色很快恢复,当红肿向周围蔓延时,中央红色消退、脱屑,颜色转为棕黄;红肿区有时可发生水泡,局部有烧灼样痛。常伴有周围淋巴结肿大、疼痛。感染加重可导致全身脓毒血症。反复发作可使淋巴管受阻而发生橡皮肿。

(三)治疗

休息,抬高患肢,全身应用足量抗生素,局部消炎、消肿、止痛。具有传染性。应予以接触隔离。

五、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一)病因

大多继发于其他急性感染病灶。致病菌从破损皮肤或黏膜侵入,或由其他感染病灶(疖、足癣等)侵入,经组织的淋巴间隙进入淋巴管,引起淋巴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炎症,称为急性淋巴管炎。若急性淋巴管炎扩散至局部淋巴结,或化脓性感染经淋巴管蔓延至所属区域淋巴结,即为急性淋巴结炎。致病菌常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二)临床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