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标准
《物流学》课程标准
《物流学》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物流学二、课程性质、学分、课时本课程是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物流管理中一些基础性的概念和理论观点,目的是通过对这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阐述和拓展,使学生能够基本上掌握现代物流管理中的核心概念、理论观点和一些重要方法。
本课程标准,适用于现代物流高级技工专业。
本课程120学时,计7.5个学分。
(其中理论120学时,实操0学时)三、课程设计思路使学生了解《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并了解国内外物流企业现代化管理的新发展、新动向。
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企业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物流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真正掌握课程的核心内容,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做出贡献。
四、课程教学目标系统了解我国物流的发展现状,掌握物流的基本概念、物流研究的基本方法、物流各功能的主要内容,物流合理化的实施,了解当前国际先进水平的物流技术和管理方法,结合案例分析和训练,使学生对现代物流有一个比较全面地认识,并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物流,进行物流实务操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六、课程考核办法本课程为学期考试课,采用百分制形式计分。
该课程考核内容与所占比重如下表:七、课程建议(1)教学建议: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一周安排6个课时,每2个课时连堂,有条件的话,可以安排到物流企业参观学习。
(2)教材建议:建议采用《现代物流基础》化学工业出版社;陈百健主编;ISBN:9787502596491;八、实训教学资源要求无需实训。
九、其它说明。
现代物流基础物流课程标准
大连电子学校《现代物流基础》课程标准一、基本信息二、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物流一直是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问题,《现代物流基础》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职业技术能力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熟练地、系统地掌握现代物流管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相关方法和技能,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从事电子商务工作打好基础。
(二)设计思路现代物流基础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基础课程,为学生讲授关于电子商务所涉及的物流相关方面知识,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物流,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课程设计理念:(1)课程目标既要明确知识点,更要突出能力点。
(2)课程内容主要是“是什么”和“怎么样"。
(3)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教学和实践教学等手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动脑、动手、动口。
(4)在教学方法上,为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流出充分的时间。
三、课程目标与核心素养(一)总体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识,熟悉这些知识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具备物流管理的基本技能,并能有效解决物流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归纳总结形成经险的能力;具有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和与他人合作的意志品质,逐步建立创业就业自信;具备探索未知的兴趣和意志力,养成崇尚科学的态度,增强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具体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运输配送、储存保管、装卸搬运、现代包装、流通加工等物流基本业务(2)基本掌握物流信息、物流系统、物流网络系统、企业物流(3)初步会知第三方物流、城市物流、区域物流、国际物流、绿色物流(4)了解消费者物流、物流政策、现代物流现代物流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组织管理原则2. 能力目标(1)专业能力:掌握现代物流理论与观念、运输配送、储存保管、装卸搬运、现代包装、流通加工等物流基本业务的作业,理解现代物流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组织管理原则(2)方法能力:教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具有分析和解决的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标准
《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按照立德树人根本要求,以“三全育人”为路径,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价值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对大物流管理理论有足够的认知,为未来的专业课程学习和就业打下基础。
后续课程为《理货业务》、《集装箱码头业务管理》、《港口库场管理》、《国际货运代理实务》、《港口装卸工作组织》、《船舶代理业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企业管理一般业务内容和流程;2.掌握必需的物流信息技术知识;3.了解仓储、配送企业的一般业务内容和流程;4.具备物品、物流设施设备、物流与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识。
(二)能力目标1.能够对物流服务市场需求做出调查与分析、对物流客户进行服务管理;2.能完成与包装、装卸、搬运、运输、配送、仓储、流通加工、信息服务相关的工作,并对这些作业做合理化的设计;3.能够完成企业一线运营管理工作;4.能够收集、处理管理物流信息。
(三)素质目标1.具备团队协作意识;2.具有人际交往意识。
三、参考学时参考课时:36学时四、课程学分课程学分:2学分五、课程内容和要求六、教学建议(一)教学方法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更多的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入移动信息化教学手段。
建议采用“教、学、做”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建议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模拟、实境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营造开放仿真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建议进行分组教学,项目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及团队精神。
(二)评价方法引入行业标准和作业规范,建设课程在线题库,实现教考分离。
注重过程考核和能力评价。
(三)教学条件1.实验实训条件建议2.师资条件教师应来自于港航企业的管理岗位,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熟悉整个物流流程。
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把实际状况和教材的内容联系起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丰富课堂内容。
《物流管理》课程标准
《物流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目标物流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科学、有效的物流管理,实现企业物流活动的顺畅运作、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旨在培养具备物流管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课程目标包括:1. 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工具,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分析物流管理问题;2. 具备物流管理实践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物流作业流程、物流信息系统等操作;3. 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有效地与团队成员、客户、供应商等进行沟通和协作;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根据企业需求和市场变化,提出新的物流管理思路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1. 物流基础理论:介绍物流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原则,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2. 物流作业流程:讲解物流作业的基本流程,包括采购、库存、运输、包装、配送等环节;3. 物流信息系统:介绍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包括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和维护等;4. 供应链管理:介绍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供应链风险管理等;5. 案例分析与实践: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教学,加深学生对物流管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1. 认真听课,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2. 做好课堂笔记,及时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3. 独立完成作业和案例分析,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4. 积极参与课外实践活动,增强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实践能力,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1. 案例教学: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了解物流管理的实际应用;2.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物流作业流程的模拟操作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 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4.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资源,包括视频、图片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物流教学大纲
物流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物流是现代经济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本课程将重点介绍物流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相关理论,以及物流管理的流程和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物流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应用物流管理在实际生产和运输中。
二、课程目标1. 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了解物流系统的组成和各个环节的关系;3. 熟悉物流运输和仓储的管理流程;4. 掌握物流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的方法;5. 培养物流规划和协调能力。
三、课程大纲和安排1. 物流管理概述1.1 物流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2 物流管理的基本原则和目标1.3 物流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和意义2. 物流系统与环节2.1 物流系统的组成和运作原理 2.2 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环节的协调2.3 物流信息系统的应用和管理3. 物流运输管理3.1 运输方式及其选择3.2 运输网络设计与优化3.3 运输合同管理与运费结算4. 物流仓储管理4.1 仓储设备与布局规划4.2 库存管理与控制4.3 订单管理和配送5. 物流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5.1 物流成本结构与控制方法5.2 物流效率评价和改进5.3 物流技术与装备的应用6. 物流规划与协调6.1 物流网络设计与规划6.2 物流需求调查和预测6.3 各环节协调与决策四、教学方法1. 授课:通过讲授理论知识,引导学生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加深对物流管理实际问题的认识。
3. 实践: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和实习,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4. 学习资料:提供相关教材、论文和案例资料进行学习和研究。
五、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参与讨论、完成作业和实验报告。
2. 期中考试:考察对物流管理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掌握。
3. 期末论文: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实际物流案例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或改进建议,并撰写论文。
六、参考教材1. 《现代物流管理》(第三版),作者:李晓红,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年份:2018。
《物流管理》课程标准
《物流管理》课程标准物流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简介物流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旨在介绍和培养学生对物流运作和供应链管理的理解和技能。
本课程将涵盖物流管理的基本原则、流程优化、运输与仓储管理、信息技术应用以及供应链策略等内容。
二、课程目标1. 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发展趋势;2. 掌握物流运作的各个环节,包括采购、生产、配送和售后服务等;3. 熟悉运输与仓储管理的各种方法和技术,包括货物运输方式选择、仓库布局和管理等;4. 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和运用,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与准确性;5. 了解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和策略,包括供应链设计与协调等;6.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安排1. 物流管理概述- 定义物流管理及其作用- 物流管理的发展历程- 物流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性2. 物流运作与优化-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 生产与制造管理- 配送与运输管理- 售后服务与逆向物流管理3. 库存管理与仓储技术- 仓库的布局与设备选择- 仓储管理的优化与效率提升- 仓储安全与风险控制4. 物流信息系统与技术应用- 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RFID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 电子商务与物流跟踪技术5. 供应链管理与策略- 供应链的概念与特点- 供应链设计与协调- 合作伙伴选择与关系管理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和个人作业等。
学生将通过课堂活动和实践任务来培养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20%):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等;2. 个人作业(30%):综合应用课程所学知识,完成相关的个人作业;3. 课程论文(20%):对某一物流运作环节或企业实践进行案例分析并撰写论文;4. 期末考试(30%):对课程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性的考核。
六、参考书目1. 《物流管理导论》(李宁著)2. 《供应链管理与实践》(陈海平著)3. 《现代物流管理》(冯威著)4. 《物流信息系统与应用》(周国栋著)以上是《物流管理》课程的标准,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们能够对物流管理的原理和实践有全面的了解,并具备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相关知识的能力。
《物流管理》课程标准
《物流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简介《物流管理》课程是一门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物流管理领域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的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现代物流体系的组成结构、流程和相关策略,为将来从事物流管理相关职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目标1. 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物流体系的组成结构和基本原理;3. 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流程和核心功能;4. 学会运用物流策略和技术工具来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成本;5. 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课程内容1. 物流管理概述概念、发展历程、意义和作用、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等。
2. 物流体系与基本原理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等环节,以及库存管理、供应链协调等原理。
3. 物流管理流程订单管理、运输计划、货物配送、售后服务等流程及其关键环节。
4. 物流策略与技术应用供应链管理、跨国物流、绿色物流、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等。
5. 物流绩效评价与优化物流成本、服务水平和客户满意度等绩效指标的评价与优化方法。
6. 物流风险管理天灾人祸、市场需求波动等因素对物流系统的影响及相应的应对策略。
7. 物流管理案例分析实际物流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以及典型企业物流管理的案例研究。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课堂讲授,介绍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 实践案例: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物流管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物流管理中的问题。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实际物流企业,亲身体验物流管理的实际运作。
五、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
2. 课堂测试:针对课程内容进行定期的知识测试。
3. 项目报告:学生可根据实际案例或企业调研,撰写物流管理相关的项目报告。
4. 期末考试:对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进行综合性考核。
六、参考教材1. 张力,卢旺达编著. 《物流管理导论》.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
《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标准
《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标准1. 课程性质该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也是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之一。
该课程在整个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培养综合物流管理能力作用。
现代物流的本质是对原来分散管理的运输、仓储、采购、配送、包装、装卸搬运、物流信息等要素进行综合管理,实现资源整合和流程优化的目的,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唯一体现集成管理思想的综合实务课,为学生走上企业综合物流岗位和其他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2。
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的构建以物流师国家职业标准(助理物流师等级)为指导,结合企业相应岗位所必需的现代物流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依据专业标准,结合学院课程标准原则意见而构建其课程标准.本课程的建设思路是:根据教育部16号文件,开展基于岗位能力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在对相关岗位任职要求进行分析、归纳的基础上,将工作任务分解为知识、能力、素质的具体要求,同时参照职业标准进行课程模块设计,校企合作制定课程考核标准,以此为基础组织课程教学资源,进行实训条件与教学团队建设,并组织实施,校企合作完成对学生的评价。
物流管理实务课程标准构建思路图3. 课程目标本课程立足于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基层管理岗位及工商企业综合物流部门基层管理岗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工商企业的物流管理及物流企业的运营管理,能够正确分析和解释物流网络的构建与管理,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使用,能够对物流成本进行分析,了解逆向物流与绿色物流管理.要求学生要有全局观念,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集成能力,物流资源集成能力,计划与执行能力及沟通能力等。
根据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将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划分,使学生具备以下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3.1 专业能力3.1.1熟悉物流网络及物流结点的构建3.1.2了解供应链管理的概念3.1.3了解逆向物流管理的基本思路3。
1.4关注并掌握逆向物流的操作流程与绿色物流管理理念3.2 社会能力3。
《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标准
《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课程性质和价值)《现代物流管理》是五年制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学生在掌握物料流、人员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主要学习各种现代物流管理的理论、发展水平与趋势,通过学习,学生具有现代物流管理理念、经营管理模式,为提高我国物流配送服务水平、为行业输送现代型人才服务。
(二)课程基本理念1.坚持高职性,体现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的特色.高职性的内涵包括高素质和技能型.课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理实一体化为特色,注重发挥五年一贯制的优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坚持主体性,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坚持主体性,首先体现在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是,课程要从学习内容安排上,在低起点的学生和高素质的培养目标之间搭建递进式阶梯。
坚持主体性,其次体现在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力上,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激发学习的内驱力。
坚持主体性,还体现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上,课程要尊重学生在学习动机、兴趣爱好、身心素质等方面的个性差异,确定适宜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3.坚持全面性,培养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能力。
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
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课程设计到教学实施的诸个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课程还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4.坚持综合化,力求实现“所学即所用”通过社会调研,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对物流管理岗位进行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物流管理岗位任务为基础选定学习项目、组织学习内容,以具体的管理岗位为单元模块,把物流与物流管理进行整合,实现整体观念性地呈现。
《 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标准
学院课程教学标准课程编号: 20641 课程名称: 物流管理开课系: 商务系制订人:审核人:批准人:2019年 8月21日制(修)订学院《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物流管理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进入21世纪以来,物流在我们呈现高歌猛进之势,现代物流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的利润源和竞争资源,其所蕴含的巨大潜力正在得到政府、企业和学术研究领域越来越多的重视,物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领域发展最快、最活跃、最具特点的行业。
学生应掌握本领域所需的基本知识和职业技能。
适用专业:经管类及其他专业(本科)先修课程:管理学、经济学开课系:经管系总学时:48周学时:3学分:3二、课程的目标和任务本节课共14章,主要有物流的基本概念、物流系统、物流类型、包装、装卸搬运、运输、仓储保管、流通加工、配送与配送中心、企业物流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物流客户服务、物流信息管理、供应链管理。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物流基本概念教学内容:1、现代的概念与理论基础2、现代物流的特点3、物流职能的内容与实现方式教学重点:现代物流的含义,现代物流的职能教学要求:1、掌握物流的定义及内涵2、了解现代物流的形式及其发展3、了解现代物流的职能4、掌握现代物流合理化的目标第二章物流系统教学内容:1、物流系统的定义2、物流系统性要求教学重点:系统物流系统物流系统评价教学要求:1、了解物流系统的定义和系统的特征2、了解物流系统的定义和物流系统的构成3、阐述物流系统性要求的理由第三章物流类型教学内容:1、物流不同类型2、第三方物流3、国际物流教学重点:社会物流第三方物流国际物流教学要求:1、了解现代物流的不同类型2、懂得第三方物流的概念3、懂得第三方物流是如何创造价值的4、了解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第四章包装教学内容:1、包装概念2、包装材料容器机械3、包装技术、包装合理化4、绿色包装和集成包装教学重点:包装包装机械设备包装技术包装合理化绿色包装集成包装教学要求:1、掌握包装的概念2、掌握包装材料、包装容器、包装机械知识3、包装技术、包装合理化4、了解绿色包装和集成包装第五章装卸搬运教学内容:1、装卸搬运的特点概念2、装卸搬运合理化3、装卸搬运机械教学重点:装卸搬运教学要求:1、明确装卸搬运的概念和特点2、熟悉装卸搬运的分类和方法3、掌握装卸搬运的原则和合理化4、熟悉装卸搬运合理化5、了解装卸搬运机械及选择第六章运输教学内容:1、运输的概念作用2、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教学重点:运输方式运输工具运输技术运输管理教学要求:1、掌握有关约运输的概念、各种运输方式的分类和作用2、掌握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技术3、了解字物流运输中所使用的技术和决策方法第七章仓储保管教学内容:1、仓库保管概念2、仓库保管3、仓库温度管理4、仓库库存合理化教学重点:仓储仓库货物养护零库存教学要求:1、掌握仓储保管的概念,了解仓储在现代物流中的作用2、仓库的基本概念、功能、分类3、掌握仓库管理的基本制度4、掌握仓库温度的控制和调节方法5、掌握仓储货物保养和维护的基本知识6、掌握库存合理化和库存管理的基本方法第八章物流加工教学内容:1、流通加工概念2、流通加工地位作用3、流通加工类型方式教学重点:流通加工流通加工合理化教学要求:1、明确流通加工的概念和其与一般生产加工的区别2、明确流通加工在物流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3、熟悉流通加工的类型和方式4、掌握流通加工的合理化要求了解流通加工的管理和可行性分析第九章配送和配送中心教学重点:配送配送中心分拣作业自动分拣机自动化立体仓库教学要求:1、掌握配送和配送中心的有关概念2、掌握配送计划的制定3、掌握分拣作业和车辆装配的操作4、掌握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和订单的管理5、了解配送中心的种类和配送中心的种类第十章企业物流管理教学内容:1、企业物流管理的内容2、企业物流管理的现状及改进措施教学重点:企业物流管理企业物流管理的趋势教学要求:(1)掌握企业物流管理的概念2、了解企业物流的特点和发展趋势(3)掌握企业物流管理的内容4、了解我国企业物流管理的现状和改进措施第十一章物流成本管理1、活动推广的定义2、活动推广的作用3、活动推广的要点和形式教学重点:物流成本管理第三利润源作业成本法物流成本预测物流成本控制教学要求:1、理解物流成本与物流成本管理的概念2、了解物流成本的构成和分类3、了解物流成本管理的内容与方法4、掌握物流成本的计算第十二章物流客户服务教学重点:物流客户服务客户关系管理教学要求:1、明确物流客户服务的概念2、掌握物流客户服务重要性3、说明物流客户服务的内容4、掌握物流客户关系管理与客户满意度第十三章物流信息管理教学内容:物流信息教学重点:物流信息物流信息技术教学要求:1、掌握物流信息和物流信息管理的概念特征2、了解物流信息的分类,熟悉工作原理及应用3、掌握物流电子商务的概念和功能4、第十四章供应链管理教学内容:1、供应链概述2、供应链管理的步骤教学重点:供应链供应链管理教学要求:1、掌握供应链的概念、特征和类型2、供应链管理的原则、实施步骤3、物流与供应链的关系四、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总学时:48五、成绩考核方法本课程考试由日常考核和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标准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标准物流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物流规划、采购、生产、仓储、运输、配送、售后服务等多个环节。
因此,为了培养具备优秀物流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各个高校和相关机构都制定了相应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标准。
首先,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标准应该包含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学生需要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同时,还需要学习物流管理的基本原理,包括供应链管理、库存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其次,课程标准应该包括物流管理的相关技术和工具的学习。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物流管理中涉及到的技术和工具越来越多,如物流信息系统、仓储设备、运输工具等。
学生需要通过课程学习掌握这些技术和工具的使用方法,以便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熟练运用。
另外,课程标准还应该包括物流管理中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教学。
通过真实的案例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物流管理中的问题和挑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实践教学也非常重要,学生需要通过实地考察、实习实训等方式,了解物流管理的实际操作和管理技巧。
此外,课程标准还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除了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等。
因此,课程标准应该在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总的来说,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标准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能够培养学生具备优秀的物流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
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满足企业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推动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和进步。
希望各个高校和相关机构能够不断完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标准,为培养更多优秀物流管理人才做出贡献。
《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标准
《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课程性质和价值)《现代物流管理》是五年制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学生在掌握物料流、人员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主要学习各种现代物流管理的理论、发展水平与趋势,通过学习,学生具有现代物流管理理念、经营管理模式,为提高我国物流配送服务水平、为行业输送现代型人才服务.(二)课程基本理念1.坚持高职性,体现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的特色。
高职性的内涵包括高素质和技能型。
课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理实一体化为特色,注重发挥五年一贯制的优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坚持主体性,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坚持主体性,首先体现在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是,课程要从学习内容安排上,在低起点的学生和高素质的培养目标之间搭建递进式阶梯。
坚持主体性,其次体现在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力上,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激发学习的内驱力.坚持主体性,还体现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上,课程要尊重学生在学习动机、兴趣爱好、身心素质等方面的个性差异,确定适宜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3.坚持全面性,培养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能力.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课程设计到教学实施的诸个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课程还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4.坚持综合化,力求实现“所学即所用”通过社会调研,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对物流管理岗位进行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物流管理岗位任务为基础选定学习项目、组织学习内容,以具体的管理岗位为单元模块,把物流与物流管理进行整合,实现整体观念性地呈现。
《现代物流与仓储管理》课程标准
《现代物流与仓储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与设计1.课程性质《现代物流概论》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程,也是物流管理相关专业群的知识拓展课程,在物流管理专业处于先导地位,对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物流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现代物流管理的理念、现代物流的功能及环节、物流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物流管理领域的基本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能就采购、运输、仓储、库存管理、配送、物流信息技术等实务方面的一些知识和技能,为以后进一步深入学习物流相关专业课程打下理论和实践基础。
因为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第一门课,所以它没有前导课程。
2.课程设计关键词:课程开设依据、工学结合课程开发、课程内容选择标准、项目(载体)设计思路、内容编排顺序、学习程度用语说明、课时和学分等。
本课程在教学研究、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和吸收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如下教学设计:1.明确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突出自主探索式学习。
引入目标式教学法的先进理念,提出课堂教学价值目标的原则,即: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集成和创新能力为中心;以将传授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自身素质为目标。
我们对本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把自主探索式学习放在了与理论知识学习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两者并重,并且课程中包含大量的课程设计与案例分析。
2.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平台,激发学生创造能力。
本课程十分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充分利用我系的实验室平台作为培养学生自主性、创新性的硬件支持,采用开放式的实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3.依靠校内外实训基地,突出实训效果,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本课程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并针对其具体的各项要求提出了实训课程计划,依靠校内外实训基地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以了解和掌握实际工作当中应具备的各项能力。
4.建立系统的、动态的评价制度,综合考查学生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课程性质和价值)《现代物流管理》是五年制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学生在掌握物料流、人员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主要学习各种现代物流管理的理论、发展水平与趋势,通过学习,学生具有现代物流管理理念、经营管理模式,为提高我国物流配送服务水平、为行业输送现代型人才服务。
(二)课程基本理念1.坚持高职性,体现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的特色.高职性的内涵包括高素质和技能型.课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理实一体化为特色,注重发挥五年一贯制的优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坚持主体性,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坚持主体性,首先体现在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是,课程要从学习内容安排上,在低起点的学生和高素质的培养目标之间搭建递进式阶梯。
坚持主体性,其次体现在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力上,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激发学习的内驱力。
坚持主体性,还体现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上,课程要尊重学生在学习动机、兴趣爱好、身心素质等方面的个性差异,确定适宜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3.坚持全面性,培养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能力。
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
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课程设计到教学实施的诸个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课程还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4.坚持综合化,力求实现“所学即所用”通过社会调研,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对物流管理岗位进行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物流管理岗位任务为基础选定学习项目、组织学习内容,以具体的管理岗位为单元模块,把物流与物流管理进行整合,实现整体观念性地呈现。
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知识拓展的形式,注重国际物流管理和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
(三)课程设计思路1、课程设计思路(1)根据岗位要求,制定学习目标。
通过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的共同研讨,对现代物流管理的各岗位能力进行能力分析,根据岗位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建立学习目标。
(2)以管理为主线,确定教学项目。
通过调研,邀请行业、企业对物流管理的职业岗位进行细分,以管理的内容和方式为主线,确定课程结构,根据项目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确定了物流和物流系统、物流管理基本原理、流通业物流管理、制造业物流管理、第三方物流管理等十一个项目。
(3)以任务为引领,组织学习内容。
通过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和管理人员的反复研讨,对现代物流管理的各岗位进行任务分析,形成任务包。
由专业教师以现代物流管理的内容为主线,以物流管理和管理人员为纬线组织课程内容,把物流管理的各个方面和组织实施两方面进行融合,全面、完整地呈现给学生。
(4)以学生为本位,选择教学方法。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的基本表现就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益,以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学中要深入研究五年制高职学生在身心素质、学习动机、学习能力、知识基础等方面的实际,灵活采取实验演示、案例分析、专题研讨、项目设计、小组合作、参观见习、情境模拟、工学结合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
(5)重视学习过程,建构评价体系。
课程应提倡学生在“做中学”,在实现管理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专业技能的应用。
着力突破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的状况,强化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而淡化其甄别、选拔功能,把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表现与合作精神也纳入学习评价的范围。
二、课程目标(一)总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识,熟悉这些知识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具备物流管理的基本技能,并能有效解决物流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归纳总结形成经险的能力;具有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和与他人合作的意志品质,逐步建立创业就业自信;具备探索未知的兴趣和意志力,养成崇尚科学的态度,增强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具体目标1.素质教学目标1、巩固专业思想,熟悉职业规范和道德。
2、培养吃苦耐劳、锐意进取的敬业精神。
3、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计划组织能力。
4、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和敢于创业的意识。
5、提高对国家经济实力的信心和责任感。
2.知识教学目标1、理解物流的概念,掌握物流系统的组成和目标。
2、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明确物流质量的衡量和指标体系。
3、知道流通业物流的运输方式与服务方式。
4、掌握采购物流管理、退货与回收物流管理、生产物流管理、销售物流管理。
5、熟悉第三方物流管理双赢原则6、了解国际物流特点,掌握国际物流运输管理和国际物流保管管理。
7、掌握物流信息的特点和内容,8、理解供应链管理原则、推式与拉式市场原理。
9、掌握ERP的定义、作用、功能。
10、明确CRM的内容,比较CRM与物流的关系。
3.能力教学目标1、能区分商流与物流的关系。
2、具有竞争优势的物流服务水平。
3、能核算运输成本及运输订价4、正确进行运输包装5、会制订分销需求计划DRP6、掌握物流信息技术,识别条形码的作用。
7、能够参与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
8、识别企业导入CRM的重要性。
三、内容标准实施建议根据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提出教材编写、教与学、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建议,并提供典型案例,体现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
(一)教学建议:1、加强对人才培养培养的学习和研究,全面把握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加强对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高职教育《汽车运用专业人才培养》的学习和研究,树立全局的观念,全面把握本课程的性质和功能以及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
2、加强对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理解,认真做好教学的整体设计。
全面地贯彻《标准》的精神,理解每个项目和学习目标,从地区、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力求实现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和趣味性的统一。
3、深刻领会理实一体化的精神,全面落实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现代物流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核心课程,要求保证实践教学时数和效度。
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实践教学资源,为理实一体化教学创造真实或仿真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
4、凸显课程改革和精神,实现教学内容的整体呈现。
本课程改革突破了各物流内容割裂的做法,以为管理主线,把物流和具体实施结合起来,给学生呈现与实际物流过程相一致的知识体系。
5、坚持全面发展的理念,关注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深刻理解关键能力在学生职业生涯中的重要作用,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结合专业教学注意挖掘相关的典型材料,有目的性地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6、全面落实课程目标,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
教师要认真研究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特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发扬教学民主,经常听取学生的意见,与学生一起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以适当的方式参与课程设计和教学评价,不断地改进教学工作。
根据学生个性特点与发展的需要,本门课程可灵活地采取全班学习、分组学习等学习形式,也可以组建课外兴趣小组进行知识拓展学习。
(二)考核方式和评价方法建议:1、学生学习评价。
学生成绩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表现以及学习目标的达成进行的判断与等级评定。
要从知识技能、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全面的评价。
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的方法。
其中过程性评价主要为十一个项目的完成情况,占50%。
39456 9A20 騠23467 5BAB 宫31419 7ABB 窻,"35969 8C81 貁,过程性评价要重点评价学生对实践训练的参与度。
终结性评价主要包括笔试、技能考核等,占50%。
终结性评价要以评价学生解决物流管理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
2、教师教学评价本《标准》所指的教师教学评价,主要指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学能力、教学效果和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尤其要关注对教师解决物流管理中实际问题能力的评价。
(三)教材编写建议:本标准是依据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高职教育《汽车运用专业人才培养》制订的,《现代物理管理》教材的编写要以本标准为依据。
全面理解课程理念,充分把握本课程性质的价值,深刻领会课程目标是编写有特色的教材的基础。
1、编写原则教材编写要有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物流管理的有关知识和技能;要立足于现代物流当前和未来发展需要;要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
2、内容组织教材内容的组织要依据本标准中列举的十一个模块的学习目标,精选物流管理中各工作岗位紧密相关的教学内容。
教材内容应处理好与专业基础的纵向衔接,以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
应处理好与其他专业课的横向联系,课程之间、项目之间要有效地避免重复。
教材内容要体现开放性,注意吸收先进的管理经验。
要有利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本课程的特点是实践教学的目标高、内容多,积极参与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是顺利课程实施的重要保障。
因地制宜地开发与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各种课程资源互补优势,有利于形成课程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人才资源的开发本课程在实施的初期,将专业教师进行整合,形成合作优势,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然后再逐步地到由一位教师独立完成本门课程的教学任务。
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除了校内老师,还应注意开发和利用社会人力资源,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如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和企业一线的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师或课外辅导员。
2、内容资源的开发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做好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工作,特别要做好传统物流管理、现代物流管理等信息的搜集与整理工作,并有效地充实到教学中支,做到传统与现代相得益彰,课堂与实践互为补充。
34582 8716 蜖31818 7C4A 籊26544 67B0 枰 a23419 5B7B 孻 y3、实践资源的开发本课程对实践教学设备设施的条件要求较高,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实践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除了校内的资源外,要建立数量充足、质量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作为校内基地的补充。
(五)实验实训设备配置建议:五、其他说明1、适应专业本标准按照本标准是依据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高职教育《汽车运用专业人才培养》制订的,适应于五年制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
2、实习安排除了72学时的在校学习外,还可以安排2周的工学结合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