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摘要:社会主义是科学理论、现实运动和社会制度的统一体。在其曲折前进的漫长征程上,随着实践的深入和扩展,先后经历了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现实、由一国到多国、由照搬他国模式到与本国实际相结合的四次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发展起指导作用。
关键字:社会主义定义内涵本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社会主义的定义
从“社会主义”这一概念的历史发展来看,它在科学的意义上具有三个方面的涵义:一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历史条件、基本途径和根本任务的科学理论和学说体系;二是无产阶级领导广大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推翻资本主义统治、建设新社会的斗争实践和现实运动;三是胜利的无产阶级遵循历史发展规律而在上升为统治阶级以后建立的,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阶级,消除剥削,实现共同富裕为目的的社会制度。因此,社会主义是科学理论、现实运动和社会制度的统一体。
二、社会主义的内涵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和资本主义相对立的崭新的社会制度,是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有机统一体。根据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基本理论以及20世纪社会主义尤其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检验和理论创新,社会主义制度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基本内涵是:
政治上: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和团结广大劳动人民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用无产阶级或人民民主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就要巩固和发展工农联盟,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实行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反对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经济上: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晚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思想文化上: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就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努力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逐步建设立足本国国情、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收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三、社会主义的本质
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人们经历了一个从探讨社会主义特征到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在科学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演变趋势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的特征作了科学预测: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全部由社会直接占有;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社会主义社会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社会主义社会国家开始消亡;社会主义社会人们将获得自由和全面的发展。所有这些设想,都是一种科学预测,是对理想形态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质的规定性的理论概括,是对成熟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特征的超前研究。这种预测的科学性就在于这一学说是从全部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导出的,不是空想和幻想。而且后来的实践也证实了这些设想的科学性。
列宁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更深入一步,提出社会主义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社会主义就是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合作制本身就是社会主义;在存在多种经济成分的情况下,要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要利用资本主义,吸取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社会主义还需要国家,国家还不会消亡;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加全国电气化等。
斯大林发展了列宁的思想,提出社会主义公有制存在两种形式;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把过渡时期的下限确定为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36年宣布苏联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国家的职能发生重大变化,组织经济和文化建设的职能应大大加强和发展。但由于他超越阶段,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认识存在重大失误,作出了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阶级斗争越来越尖锐的错误论断;建立了以高度集中为特征的社会主义模式,僵化地理解了马恩对未来社会主义的设想,偏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轨道。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作过许多有益的探索,
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实行逐步和平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政策获得成功;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等。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没有也不可能突破苏联模式的基本框架。
我们党根据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特别是近二十年改革开放的实践,逐步形成了对社会主义社会特征的新概括:(1)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2)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法治国家;(5)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表现形式,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理论概括,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和其他一切社会形态的重要标志。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社会主义特征的探索一直没有间断过,而且越来越深入。但是,有的学者认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过去根本没有研究过社会主义本质问题,这不符合实际,是不对的。然而也不像有的学者说的那样,肯定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已经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这种看法业不符合实际,也是不对的。邓小平同志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对社会主义本质这一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深邃的思考,在1992年初南巡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这一重大问题作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个论断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完整地论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内涵,标志着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登上了一个新台阶。
四、社会主义的两次转变
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从1516年英国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到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在这300多年中,空想社会主义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16到17世纪以莫尔和康帕内拉为代表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8世纪以摩莱里、马布利和巴贝夫为代表的平均的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为代表的批判的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