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群体性事件研究综述
国外境外关于集群行为和群体性事件之研究
在现有的研究中,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了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原因、 特点、影响等。然而,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辅导、校园管理 等方面,对于法律防治对策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次演示将从法律角度出发, 深入探讨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法律防治对策。
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问卷调查主要针对高校学 生和教师,从学生视角了解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原因、特点和影响,从教师视 角了解学校在处理群体性事件中的措施和不足。案例分析则选取了近年来高校学 生群体性事件的典型案例,深入剖析其发生原因、演化过程和解决方案。
3、组织机构的推动:在很多情况下,群体性事件的动员还受到特定组织或 机构的影响。这些组织或机构通过宣传、组织策划等方式,推动群体行动的发展。
三、群体性事件集群行为的组织 机制
1、非正式组织:在群体性事件中,非正式组织是常见的组织形式。这些组 织通常由具有相似观点或利益的人组成,他们通过共享信息、协调行动等方式, 实现对群体行动的控制和引导。
一、研究现状和热点问题
国外境外关于集群行为和群体性事件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集群行 为是指人们在特定场合下,由于情绪、观念、价值观等方面的共同性,相互之间 产生共鸣,形成一种临时性的集体行为。而群体性事件则是指一种有组织、有计 划、有目的的集体行动,通常会采取和平或非和平的方式表达对某种问题的不满。
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对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一方面,这些 事件可能导致民众生命财产的损失,破坏社会秩序;另一方面,它们可能引发公 众的恐慌情绪,对社会信任和政府形象造成负面影响。为有效应对群体性事件, 我们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本次演示采用文献回顾、案例分析、问卷调查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我国近五 年群体性事件进行了深入研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民众对群体性事件持 中立态度,但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政府在处理这些事件时存在不当行为。此外,案 例分析也发现,很多群体性事件可以通过有效的信息公开、政策沟通和合理补偿 等方式得到妥善解决。
近年来我国网络暴力问题研究综述
近年来我国网络暴力问题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普及,网络暴力问题在我国日益凸显,对个体权益和社会秩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学者和实务界对网络暴力问题的研究逐渐深入,旨在揭示其成因、特征、危害及防治策略。
本文旨在对近年来我国网络暴力问题的研究进行综述,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评价,以期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首先对网络暴力的定义和类型进行界定,明确网络暴力的内涵和外延。
在此基础上,综述了我国网络暴力问题的研究现状,包括网络暴力的成因分析、影响评估、防治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同时,本文也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研究方法单研究视角局限等。
通过综述分析,本文认为,网络暴力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强对网络暴力行为的监管和打击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社会各界应积极参与到网络暴力的防治工作中,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个人应提高网络素养和道德意识,自觉抵制网络暴力行为。
本文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包括加强跨学科研究、拓展研究视角、丰富研究方法等,以期为我国网络暴力问题的防治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网络暴力的类型与特点网络暴力作为一种新型的暴力形式,近年来在我国社会中呈现出愈发严重的趋势。
其类型多样,特点鲜明,对社会和个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类型上看,网络暴力主要包括网络谩骂、网络谣言、网络人肉搜索、网络欺凌等多种形式。
网络谩骂表现为在网络空间中对他人进行恶意辱骂、攻击,严重损害他人名誉。
网络谣言则是指通过网络平台散布虚假信息,误导公众,对他人或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网络人肉搜索则是指通过网络技术手段,非法获取并公开他人的个人信息,侵犯他人隐私权。
网络欺凌则主要表现为在网络空间中对他人进行恶意恐吓、威胁,造成他人心理压力。
从特点上看,网络暴力具有匿名性、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等特点。
匿名性使得网络暴力行为者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从而逃避法律和道德的制裁。
网络群体性事件聚合效应研究
网络群体性事件聚合效应研究*■张传香一、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聚合效应从聚合的角度来看,网络群体性事件应是指由某些社会矛盾或敏感事件引发的网络特定群体或临时形成的偶合群体的规模性聚集。
网络传播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传者与受众的角色划分,整合了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等传统传播方式,形成了以融合同步传播、异步传播为特点的新的网络传播方式。
网络文本的传播特性对聚合网络异质人群,形成网络群体性事件,最终影响传播致效的过程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网络聚合规律直接关系到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分析治理。
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一般的聚合规律来看,聚合性应是多样化的统一,也具有离散性的本质。
网络群体的聚合更多表现为不同个体的暂时统一,这种带有特殊语境的聚合性意味着群体性事件是可以从网络群体聚合特性中找到化解之法的。
在网络聚合效应过程中,不同因素的组合成为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主要诱因。
1.聚合效应中的不稳定性因素直接导致群体极化倾向现实的群体聚合以网络聚合为基础,群体性聚合以个体聚合为基础,同步聚合以异步聚合为基础,聚合以离散为基础。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盲目聚合会产生极端的负面效应。
网络个体的原子化生存导致大多数网络群体事件自发性强,缺乏主流组织嵌入。
聚合中的成员一开始就有某些偏向,在看客和从众心理的驱使下,人们朝偏激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群体极化倾向。
群体极化倾向在虚拟世界发生的可能性要比在现实世界大得多。
这主要是由于虚拟世界“置身其中的人往往倾向于把意见群体的力量夸大,从而完成自我肯定,并且这种自我肯定还会很快地复制,以至于事实本身常常被淹没于口水之中,导致情绪型舆论在网络中不断弥漫。
”①然后逐步升级到“人肉搜索”并延伸到现实世界当中。
因此,网络群体性事件延伸到现实当中的具体表现规律常体现为在爆发之前利用网络组织串联,或者在造成影响后为寻求支持而利用网络大肆炒作,短期内形成网上讨论热点,很难控制其蔓延速度和影响力,极大干扰了社会的正常秩序。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研究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研究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指在网络环境中,大量网络用户或群体之间发生的集体行动或事件。
其发生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网络相互作用的过程。
以下是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的一些研究方向和理论:
1.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关注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认知、观念、信念和态度等因素对行为的影响。
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个体的社会认知会受到网络上信息的影响与传播,从而产生行动的动机和决策。
2. 信息传播与扩散: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一个重要机制是信息在网络中的传播和扩散。
网络上的信息流动可以迅速影响到大量的网络用户,进而激发行动的参与和扩大。
3. 社交影响力理论:社交影响力理论探讨了个体在社交网络中相互影响的过程。
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社交影响力可以通过个体和群体之间的互动和信息共享而产生,推动群体行动的形成和扩大。
4. 群体动力学与动员机制:群体动力学研究了群体行为中的集体动力与行动的演化过程。
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群体动力学可以从个体行为的聚集、信息交流和互动等方面解释行动的产生和发展。
5. 社会网络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研究了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关系、连接和交互等社会结构。
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社会网络分析可以揭示网络中的关键节点、信息流动路径和集群结构等,从而解释事件的形成和传播。
以上仅是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的一些研究方向,实际的发生机制可能受到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研究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需要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传播学视野中的网络群体事件研究
社会处于竞争 白热化状态 ,为了国
家利益 ,其他国家总是想尽一切办
法遏制其他国家发展。中国的网络 群体事件一发生 。刚好给其他 国提 供了丑化 中国的机会 ,外媒可能进 行虚假报道或夸张报道 ,并 以最快 的速度在世界各地传播 ,导致我国 的政治权利恶化 ,在一定程度上造 成我国国内政治气氛紧张 ,影响我
正义 。 一 方面 , 络 成 为 了 民众 反 另 网
应 问题的重要途径 ,虽然 网络并不 能从根本上帮他们解决问题 ,却能 引起舆论关注 ,甚至可以避开正规 渠道的层层阻碍 , 直接为高层所知。 由此 网络 成为参 与者 的主要场所 , 这是 网络有着更大的 自由空间所决
定 的。
我 国 网 络 群 体 事 件 发 生 的 主 要 原
因 为此 . 规 范 网民的 表 达 行 为 、 应
重塑 媒 体 的 自主 报道 权 以及 化 解舆
地发布和传播某一方面信息,以制 造舆论 、 发泄不满 , 具有群体性事件
的主 要特 征 , 在相对 自发 的、 即“ 无
பைடு நூலகம்
论 失衡 以防 范和 消 解 网络 群 体 事 件
随着 改革开放的不 断深 入 , 市 场经济的转型和社会利益格局 的调 整 。人们种种利益关系都发生了深 刻 的变化。作为社会矛盾和冲 突的 各种群体事件 , 数量正不断上升。 这 对人 民安全 、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 已经造成了很大威胁 ,直接考验着 政府 的执政能力和公信 力。 基于此 , 运用传播学理论探索网络群体 性事 件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科学发展
稳定 。
月2 9日, 国新办首次透露 , 已在重 点新闻网站和主要商业 网站取消 了 新闻跟帖“ 匿名发言” 功能。[] 5接下 来还需在各个 网络论坛和个人博客 推行实行实名发言制 ,完善道德规 范能有效地减少网络群体中的垃圾
法治背景下网络群体性事件防治研究
20126201152013·1理论与改革基金项目:本文为辽宁省社科联2011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课题《法治背景下网络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制度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111slktfx-07。
作者简介:董琳(1978-),女(汉),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讲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刑事诉讼法学。
【摘要】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频发,对现实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也显现出我国在网络群体性事件解决机制中存在的诸多不足。
本文通过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内涵和特点的分析,探讨法律规制的必要性,进而构建网络群体性事件法律防治的框架。
【关键词】网络群体性事件;法治化;行政问责;刑事追究【中图分类号】D92【文件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426[2013]01-0167-03法治背景下网络群体性事件防治研究董琳(沈阳师范大学辽宁沈阳110034)■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矛盾突显,各种由网络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
但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缺乏对网络群体性事件防范和治理的规定,在以法律手段化解纠纷,整合社会矛盾冲突时,法律制度并没有达到预期的规制效果。
因此,如何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网络群体性事件法律防治的手段,有效地运用法律制度规制网络群体性事件,是我们必须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概念及特点分析网络群体性事件是现实社会中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形成的网民群体为了共同的利益或其他相关目的,利用网络进行串联和组织、公开干扰网中网外秩序,干扰网络正常运行,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乃至可能危及社会稳定的集群事件。
[1]网络群体性事件相对于现实生活中的群体性事件,具有明显的特殊性。
(一)主体特征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参与主体是网民。
近几年,我国网民总体规模呈持续发展的态势,并逐渐呈现出年龄低、收入低、社会地位低的特点,这些特点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
网络暴力研究地文献综述
网络暴力研究的文献综述摘要:网络的快速传播与范围之广成为网络暴力的推手,最明显的表现形式是人肉搜索与人身攻击,由于网络缺乏制度和道德约束,网络暴力迅速泛滥,与社交舆论相互打脸。
前言:网络暴力是指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话语暴力在生活中广泛存在,而值得一提的是,为什么它挂上“网络”这两个字,就立即成为公众视野中的焦点?这可以从网络舆论的发展过程说起。
21世纪,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为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广泛地进行信息的交流和沟通提供了便利,人们只要坐在电脑前运用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就能知晓世界各地的新闻,使网上的信息杂而广却快速地充斥着人们的头脑。
互联网不仅带给人类一场技术革命,它也重新构建了人类的互动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形态。
21世纪互联网已经深入人心,虚拟社会就像现实社会一样复杂。
每一位网络使用者都具有最基本的信息发布权,可以发布信息。
但是,这些信息首先会在小范围内(某论坛版面等)进行竞争,只有那些受到大家关注的才可能在小范围内脱颖而出;然后进一步在具有同样地位的信息间进行竞争,幸运的话被更多转载、吸引更多的注意力和讨论;最终,极其幸运的个别信息,从发源的小论坛、页面开始,蔓延到整个网络空间。
关键词:侵权行为信息发展暴力特征一、网络暴民的由来及特征2006年4月,一位悲情丈夫在网上发表了一封五千字的长信,痛斥一位网名为“铜须”的大学生与他妻子有染。
随即,数百人在未经事实验证的前提下,轻率地加入网络攻击的战团,其中一人更建议“以键盘为武器砍下奸夫的头,献给那位丈夫做祭品”。
短短几天内,数十万网民组队对“铜须”发出网络追杀令,搜寻并发布了这名学生的真实姓名、身份、住址和生活细节,并呼吁社会封杀“铜须”“呼吁广大机关、企业、医院……对××(铜须原名)及其同伴进行抵制。
不录用、不认可、不理睬……”。
针对此事,《纽约时报》《国际先驱论坛报》等欧美报纸,相继刊发报道,质疑中国网民的做法是对个人权利(隐私权、情感和生活方式选择权等)的严重侵犯。
网络群体事件研究——以“犀利哥”事件为例
言 词 鼓 动群 众 , 行 政 治 诉 求 和 干 扰 社 会 活 动 。 俊 飞 主 进 ”杜 要 是 在 分 析 了 网 络 群 体 的心 理 特 征 和 行 为 特 征 的 基 础 上 给 网 络 群 体 事 件 下 定 义 的 。裘 伟 廷 以是 否具 有 反 社 会 性 为 标 准 把 网 络群 体 性 事 件 分 为 广 义 与 狭 义 两 种 。通 过 这 两 位 学 者 给 出 的 定 义 , 们 对 网 络 群 体 性 事 件 就 基 本 有 了 一 个 认 我 识 。 我 们发 现这 些 网 络群 体 性 事 件 主要 有 以下 一 些 特 点 : 相 对 自发 无 组 织 性 、 间爆 发 性 、 播 范 围 在 短 时 间 内 迅 速 扩 瞬 传
b c m e o e c n e i n n f c e t n e n t g o p e e t p e r d o fe n h r i r n f U .W h n eo s m r o v n e ta d e i i n .I t r e r u v n s a p a e ne a t r a ot e n fo to S e we
新 闻界 IS 0—48 21年 期 2 年 月 SN 723 0o 第4 ,们。 8 1 0
Pr s Cice I SN1 7-2 38 es r ls S 00 4 NO4201 . u .01 . OA g2 0.
网 络 群 体 事 件 研 究
— —
以“ 利 哥 ” 件 为例 犀 事
t e ee e t . h s v n s
Key wo dsn t r ru v ns ewo kc r ewo kg o p e e t n t r ommu iain s r n nc t hap ma o
群体性事件研究
群体性事件研究近年来,群体性事件频频发生,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社会热议。
这些事件不仅令人震惊,更引发了人们对群体行为和社会心理的思考。
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既与个体的行为特征有关,也与社会环境的因素息息相关。
因此,对群体性事件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对群体性事件展开研究,旨在深入理解群体性事件的形成机制和心理过程。
群体性事件一般指涉及较大规模的群体行为,例如群体暴力事件、群体骚乱、集体性自杀等。
这些事件需要足够的人数参与,其行为具有集体性和规模化的特点。
触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主要可以归结为个体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首先,个体因素在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个体的心理特征、认知偏差和行为倾向都会影响其对群体行为的参与。
对于一些个体而言,参与群体性事件可以满足其心理需求,如寻求认同感、满足权力欲望等。
此外,个体的心理建构也可能导致对群体性事件的乐观解读,从而对事件产生吸引力。
例如,一些个体可能认为通过参与群体性事件可以改变现状、实现理想,或者认为这是一种激发社会关注和改善社会问题的方式。
因此,了解个体的心理特征对于预防和干预群体性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社会环境也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社会环境的缺乏公平与公正、社会压力、权力结构与等级制度的存在,都可能为群体性事件提供土壤。
社会环境中的不平等和不公正会导致一部分人的不满和不信任,引发他们对社会的抗议和报复行动,从而形成群体性事件。
此外,媒体的报道和社交网络的传播也会影响个体的行为。
一些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是由于信息传播的加速和扩大,导致更多人参与其中。
因此,社会环境的改善和舆论引导对于预防和控制群体性事件具有重要作用。
了解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机制有助于我们预防和控制这类事件的发生。
对于个体而言,提高其心理的自我控制能力、增强对风险判断的敏感性和批判思维的能力,能够减少其参与群体性事件的可能。
对于社会环境而言,需要加强社会公平与公正的建设,减少社会不平等,增加人们对社会制度的信任感。
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网民心理及行为研究
基于机器学习的仿真方法是一种以机器学习算法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它通过 训练大量数据来模拟人类行为。这种方法可以利用大量的历史数据进行训练,从 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模拟的精度和效率。但这种方法需要足够的数据支持,并且 难以模拟个体的情感和情绪变化。
三、结论与展望
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过程中网民群体行为的仿真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 实践意义。通过对网民群体行为的模拟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网络舆情的 演变规律和社会影响机制,为政府决策和社会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3、宣泄心理:许多网民在现实生活中可能面临各种压力,网络群体性事件 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宣泄的平台。在事件中,网民通过发表言论、分享观点来释放 情绪,寻求心理安慰。
4、看客心理:部分网民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抱有“事不关己”的心态,他 们以旁观者的身份浏览信息,并不参与到事件的讨论中。这类网民往往对事件保 持距离,以冷漠的态度对待。
鉴于网络舆情与网民群体行为的密切关系,对网民群体行为的仿真研究成为 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目前,常见的仿真研究方法包括基于主体的仿真、基于 网络的仿真、基于机器学习的仿真等。
1、基于主体的仿真方法
基于主体的仿真方法是一种以个体行为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它通过构建具有 一定智能水平的仿真个体来模拟人类行为。这些仿真个体可以根据自身的状态和 环境变化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和决策。这种方法在模拟复杂的社会现象方面具有较 高的逼真度,但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
2、媒体报道:媒体是网络群体性事件传播的重要推手。媒体报道的方式和 角度直接影响了网民对事件的理解和判断。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报道可能误导网 民,导致网络舆论的波动。
3、技术手段: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网民提供了多样化的参与方式。例 如,实时评论、转发等功能使得网民能够迅速表达观点并与其他人互动。然而, 这也为网络水军、虚假信息等问题的出现提供了土壤。
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研究
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深入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公众表达意见、交流信息的重要平台。
群体性事件,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发生和发展往往伴随着网络舆情的形成和演变。
对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社会矛盾的演变过程,也能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有效应对和化解网络舆情危机。
本文旨在全面系统地研究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生成机制、传播规律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我们将对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定义、特点和类型进行界定和梳理,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网络舆情数据,我们将深入探讨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生成机制,揭示其背后的社会心理、政治经济等因素。
同时,我们还将研究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包括传播路径、传播速度和传播效果等。
我们将对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社会影响进行评估,提出应对和化解网络舆情危机的策略和建议。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实证研究等。
我们将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在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和进展;通过案例分析,深入剖析具体事件的舆情演变过程;通过实证研究,验证我们的理论假设和分析模型。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和化解网络舆情危机;我们也希望能够推动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为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研究贡献新的力量。
二、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机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深入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公众表达意见、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
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往往源于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矛盾和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在网络空间中得以放大和扩散,进而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网络舆情。
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离不开社会热点事件的触发。
这些热点事件可能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如拆迁、环境污染、食品安全、腐败问题等。
这些事件一旦引发公众的不满和抗议,就可能成为网络舆情的导火索。
网络传播的特性为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提供了便利。
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及其治理模式与机制研究
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及其治理模式与机制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深入发展,网络已经成为民众表达观点、传播信息的重要平台。
在这种背景下,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逐渐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
本文旨在探讨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及其治理模式与机制。
我们将对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进行界定,分析其特点和发展趋势。
然后,我们将深入研究网络舆情的形成机制,包括信息传播、意见领袖的作用、网民心理等因素。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探讨当前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治理模式,分析各种治理模式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我们将构建一个有效的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治理机制,以期更好地应对网络舆情挑战,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认识,也为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群体性事件与网络舆情的关联分析在当今社会,群体性事件与网络舆情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塑造。
群体性事件作为社会矛盾的集中体现,往往伴随着公众情绪的激烈波动和意见表达的需求,而网络舆情则为这些情绪的释放和意见的传播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渠道。
一方面,群体性事件是网络舆情的重要触发器和放大器。
当社会事件或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容易引发群体性的抗议或冲突。
这些事件往往能够迅速吸引公众的关注,成为网络舆情的焦点。
在网络的传播特性下,事件的相关信息迅速扩散,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
公众通过社交媒体、论坛、博客等平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情绪,形成多元、复杂的网络舆情。
另一方面,网络舆情也对群体性事件产生深刻影响。
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能够迅速聚集大量的意见和情绪,对群体性事件的走向和结果产生重要影响。
当网络舆情中出现大规模的负面情绪或极端观点时,可能激发更多的公众参与到群体性事件中,使事件升级和扩大化。
网络舆情中的理性声音和建设性意见也有可能对群体性事件起到缓解和化解的作用。
因此,群体性事件与网络舆情之间的关联是复杂而微妙的。
关于网络欺凌的研究综述
三、校园欺凌的成因
2、家庭因素:家庭环境、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情感支持等因素也会影 响孩子是否会成为欺凌的受害者或实施者。
三、校园欺凌的成因
3、社会因素:社会文化、媒体影响、社区环境等也会对校园欺凌产生影响。 例如,媒体对暴力和攻击行为的过度渲染可能会使年轻一代更容易接受和模仿这 些行为。
四、校园欺凌的干预
四、校园欺凌的干预
5、社会支持:社会各界应共同参与解决校园欺凌问题。政府机构、社区组织 和非政府组织可以提供支持和资源,帮助学校和家庭应对校园欺凌。
五、结论
五、结论
校园欺凌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的问题。理解其概念、成因和现有的干预策 略对于预防和处理这一问题至关重要。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如何制定更全面、更 有效的干预策略,以保护每一个学生的安全和健康成长。通过不断提高对校园欺 凌的认识和教育水平,我们能够为所有的学生创造一个安全、平等和尊重的学习 环境。
2、网络欺凌的原因和动机
2、网络欺凌的原因和动机
网络欺凌的原因和动机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因素:一些网络欺凌者存在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通过网络进行宣 泄和寻求安慰;
2、网络欺凌的原因和动机
(2)社会因素:部分网络欺凌者受到家庭、学校或职场等环境中的负面影响, 通过网络进行报复或发泄不满;
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和研究机构开始区块链技术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应用。 研究内容包括区块链技术的安全性、效率、去中心化等方面。然而,仍存在一些 问题,如性能瓶颈、隐私保护等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四、区块链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四、区块链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1、去中心化:未来,区块链技术将更加注重去中心化,以实现更加公平、透 明的网络环境。
我国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理论研究述评
事 件的意见 、 情绪、 观 念等 , 并通过 线上、 线下结合 引发大学生 群 体事件 , 或 者围绕 已经发生 的大学生群体 事件发 布视频 、 图 片、 文字 等信息, 表达 自己的意见 、 情绪 、 态度 等, 这些意见 、 情
绪、 态度又反作用 于线下的群体 事件, 使得其通 过网络发 酵 、 做 大、 做强 , 达到一定的影响范围和影响力。 _ 4
握与控制 网络舆情是 " 3 - 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 梳理了 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研究现状 , 就如何应对网络对传统 思想
政 治教育的挑战 , 运 用网络技术和 实践课程开辟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进行 了 探讨。
关键词 : 大学生; 网络群 体事件 ; 述评 作者简介: 余芮 ( 1 9 8 9 ~) , 女, 土 家族, 湖北五峰人 , 三峡 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林畅 ( 1 9 7 8 一 ) , 男, 湖北黄冈人 , 三峡 大
“ 触 网” 人数 较多 的群体 , 大 学生在 网络 中获取信息 、 发 表 观 点、 彼此交流 , 庞大 繁杂的网络虚拟群体便 应运而生。 为了加强 对 大学生网络虚拟群 体的教育和 引导 , 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必须
跟上 网络发展的步伐 。
一
综上所 述 , 可以把 大学生 网络群 体性事件定 义为 由现实或
只有加 快思 想政 治 教育 工作研 究 的步 伐 , 跟 上 当前 网络 术发 展的节奏 , 主动适应 新时期思想政 治教育形势发展 的要
求, 才能加强 对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 的教育和引导。
1 大学生网络群 体性事件的含义
如何, 由于网络 因素 的存在 , 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都远远超 过一
网络群体性事件形成机制及政府应对策略研究——以上海仁济医院赵晓箐事件为例
目录1 绪论 (1)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1研究的背景 (1)1.1.2 研究的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2)1.2.1 国内研究现状 (2)1.2.2 国外研究现状 (2)1.3 研究方法 (3)1.3.1 文献分析法 (3)1.3.2 案例分析法 (3)1.4相关概念界定 (3)1.4.1群体性事件 (3)1.4.2网络群体性事件 (3)2“上海仁济医院赵晓箐事件”回顾 (4)2.1潜伏期 (4)2.2扩散期 (5)2.3衰退期 (5)3“上海仁济医院赵晓箐事件”中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 (5)3.1潜伏期的媒体关注度与舆情预防机制 (5)3.2扩散期的意见领袖影响力与舆情疏导机制 (6)3.3衰退期的善后度与政府回应机制 (7)4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政府应对策略 (7)4.1潜伏期的政府应对策略 (8)4.1.1加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预防 (8)4.1.2促进经济发展,维持社会和谐稳定 (8)4.1.3积极引导网络群体性事件 (9)4.2扩散期的政府应对策略 (9)4.2.1加强对网民群体的引导和教育 (9)4.2.2畅通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动通道 (9)4.3消退期的政府应对策略 (10)4.3.1提升政府管理水平 (10)4.3.2及时消除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影响 (11)5 结语 (11)网络群体性事件形成机制及政府应对策略研究——以上海仁济医院赵晓箐事件为例摘要:当前我国的网络发展是飞速的,网络文化的盛行改变了社会中各层面的矛盾的表现形式,它既打破了现实社会的空间限制,自身又缺乏一定的行为规范,所以发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可能性大幅度提高了。
如何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负面影响控制到最小,成为人们越来越重视的研究课题。
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部分则介绍了“上海仁济医院赵晓箐事件”并指出政府在应对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部分是“上海仁济医院赵晓箐事件”中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分析。
近年来国内高校群体性事件研究综述
近年来国内高校群体性事件研究综述摘要:高校群体性事件是群体性事件研究中的重要议题,关系着高校的和谐稳定,也影响着学生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高校群体性事件的研究成果逐渐增多,集中于讨论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内涵、诱因、预防和处置策略等方面。
本文尝试梳理高校群体性事件的研究成果,总结研究中的特点和问题,以期进一步深化对该议题的讨论。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成因分析;预防措施;处置策略转型期的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的社会问题,其中最显著的一个现象是全国各地群体性事件的大量出现。
在此背景下,群体性事件受到了学界和各方人士的广泛关注,国内的相关研究进展迅速,并已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
特别是近年来,环保、拆迁等群体性事件大量出现,群体性事件的参与主体、目的和方式等已经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征,又推动着群体性事件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总的来说,学界关于群体性事件的研究既有从宏观上探讨群体性事件的概念、特点、发生原因、预防与处置策略等问题,也有分析某种类型的群体性事件,或者从更微观的角度具体分析某一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
其中,高校群体性事件由于关涉高校的安全稳定,也逐渐引起各方的关注,研究成果日益增多。
在中国知网中,从2000年到现在以“高校群体性事件”为主题的论文共147篇,其中博士论文1篇、硕士论文11篇、各种会议优秀论文4篇。
本文试图梳理近年来国内关于高校群体性事件的研究成果,并总结了研究中的基本特征。
一、高校群体性事件内涵的研究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内涵探讨是高校群体性事件研究的起点,但由于高校群体性事件是一般性群体性事件中的一部分,因而研究者在界定其内涵的时候,大多以群体性事件的概念研究为基础,又强调高校这一特殊场域。
但研究者们关注的侧重点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观点。
有的研究者从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参与主体、原因和目的等角度来界定,如陈校、章志图把高校群体性事件定义为“受政治形势、高校管理或其他意外事件影响,以高校学生为主体的群体,出于表达情感或维护利益的目的,采取临时聚众的方式向高校、国家机关或其他机构施加压力,并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或重大影响的行为” 。
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社会心理认知研究
对 不 同年 级 大 学 生 进 行 方 差 分 析, 发 现在 各维 度 上年 级 的主 效应 均 不显著 。 二 是性 别 、 年 级、
研 究被试。本课题研 究采 用分层取样, 以浙江省5 所 高校 专 业 等人 口特 征 变 量 对 因 变 量 的 多 因素 方 差 分 析 方 面 。 研 究
5 所 高 校 大 学 生 进 行 了问卷 调 查 , 分 析 大 学生 网络 群 体 性事 件 否 学 生干 部 与不 同政 治 面 貌 的大 学生 在各 个 因子上 差 异 均 小 社会 心 理认 知 在性 别 、 专业 和 年 级 等人 口学特 征 因 素上 的差异 显 著。 不 同学历 的 大学 生在 社会 责任 感 维度 和 群 体压 力维 度 存 ( 主 效应) , 并 探 讨 了性 别 、 专业 和 年 级 之 间 的交 互 ( 作 用) 效 在 显 著 差异 。 网 络版 主与非 版 主 的 大学 生在情 绪 感 染 、 社 会 责 应。 该调 查 共 有5 9 8 名 有 效被 试 者 参与 。 任感、 群 体压 力 等维 度 上均 达 到 显著 差 异 。 通 过 对不 同专业 大 学 生 的方 差分 析, 发 现 在群 体压 力 与社 会 责任 感这 两个 维 度
表 达不满、 在 网络上大肆炒 作、 宣传, 使一些现实事件在非常 络群体性事件社会心理认知差异方面。 研究结果表 明, 不同性 短的时 间内成为网络上讨论的敏 感和热点话题。 为研究大学 别大学生在群体压 力维度和社会 责任感维度存在显著差异。 生对高校B B S 网络群体性事件 的社会心理认知, 笔者对 浙江省 在 情 绪 感 染 维 度 上不 同家 庭 来 源 的 大 学生 存 在 显 著 差 异 。 是
【 关键词 】 大学生 社会心理认知 网络群体性事件
网络群体性事件演变机制研究
CHEN a g XU a l WANG o u Qin Xioi n Gu h a
( ol eo u l mii rt n H ah n nv r t f c n ea d T c n lg , u a 4 0 7 ) C l g f bi Ad ns a o , u z o gU ies yo i c n e h oo y W h n 3 0 4 e P c t i i S e
关 键 词 网络 中图分类号 群体性事件 1 3 9 5 0 演 变机 制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章编号 10 - 9 5 2 1 )3 0 3 - 4 0 2 16 (0 10 - 0 5 0
A t dy o h o u i n M e h nim fI e ne a sEv nt S u n t e Ev l to c a s o nt r tM s e
探 讨 却 几 乎 没有 。 而事 实 上要 实现 对 网络 群 体 性 事 件 的 有 效 防 范 和 干 预 , 先 就 应 该 对 其 演 变 的 的机 制 进 首 行 探 讨 , 而提 高 治理 策 略 的针 , 互联 网普及 率持 续 上升 增 至 3 . % , 联 网 18 J互
正成 为 公众 重 要 的 活动 平 台 和场 所 。 网络 的 匿名 特 性
1 网络群体 性 事件 : 概念梳 理 与界定
网络 群 体 性 事 件 的 研 究 国 内 刚 刚 兴 起 。 于 其 概 对 念 并 未形 成共 识 , 者 大 多 从 有 利 于 自身 研 究 的 角 度 学 出发 来 对 网络 群 体 性 事 件 进 行 界 定 。作 为具 有 中 国 特
Ab t a t I t n i e r s a c s ma e i h s p p r o h v l t n me h n s o tm e s v n n t e b sso e i i g t e i tr e sr c n e sv e e r h i d n t i a e n t e e o u i c a im fi e t o n ma se e t h a i f d fn n h n e n t 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群体性事件研究综述【摘要】近年来,网络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其发生原因的多样性给我国政府治理带来一定困难,尤其是网络的匿名性给参与者存在侥幸心理,法不责众观念的存在使得网络群体性事件从原始的小事件升级到大规模的网络舆论恶战,在短时间内波及各大网站,一些利益团体利用网络舆论进行传播谣言,使得网络群体性事件事态升级加快,这也是我国政府治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一大考验。
所以本研究通过梳理近几年国内学者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研究,进行系统综述,提出一些展望,给以后学者研究网络群体性事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网络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综述引言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显示, 截至2011年12月底, 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人, 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并呈逐年上升趋势①。
网民规模增大的同时, 其活跃度也正在提高, 并由自在群体向自为群体转变。
在此背景下, 由网络舆情所产生的一系列网络群体性事件频发, 不仅影响着网络社会, 也对现实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给政府的网络治理带来了挑战。
一、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研究是一个新兴领域,国内学者主要以社会学、政治学、公共管理领域的研究为多,本研究在“中国知网”以“网络群体性事件”为主题词进行搜索,2010年-2012年有154篇相关文献。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1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内涵分析国内学者研究网络群体性事件,首先从概念本身去解释这个现象,进而以这种方法论去分析产生这些事件的内在因素,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自己的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定义,是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定义不断完善。
王泽芝(2012)认为网络群体性事件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基于一定的利益或目标,网民群体围绕某个主题,通过网络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以制造社会舆论并诱发社会行动、产生社会危机的集体行为[1]。
陈强,徐晓林(2011)网络群体性事件主要是指反映现实社会矛盾的事件在网络的聚焦、放大、扭曲、强调等的作用下引起网民大量集聚并采取行动干扰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秩序的集群行为[2]。
房宇(2011)通过分析国内多数学者对网路群体性事件定义的缺陷,认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本质应该是在网络上以某一人或者某一事件展开讨论,形成一定的舆论氛围,发布-热议-反馈-平静的过程,而参与者大多是青年人,这也体现了青年人的强烈的参与欲望,而参与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应当予以保护[3]。
徐玉(2011)认为网络群体事件,是指一定数量的网民由于兴趣、爱好、思想观念相同等原因或为了表达某种共同的要求或是宣泄某种共同的情绪而聚集在一起,并利用网络载体这一平台进行联络和沟通的一种群体组织活动。
其产生原因主要有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等,网络群体一般都是为了某种目的组成的,其目的可能是正面积极的,也可能是负面消极的。
在一些重大的突发事件中,网络群体事件往往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4]。
张莉(2010)认为网络群体性事件指某些群体为了实现某一目的,利用网络大规模发布、传播某一方面信息,制造舆论、发泄不满或发表评论,以达到轰动效应或实现某一诉求[5]。
赵亚琼(2010)网络群体性事件是群体性事件的一种新的特殊形式。
广义上它泛指在互联网上有较多网民参与讨论并产生一定社会影响的事件。
从狭义上来看, 特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形成的网民群体为了共同的利益或其他相关目的, 利用网络进行串联、组织、呼应, 乃至可能或已经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群体性非正常事件。
目前, 网络群体性事件主要发源于一些全国性的、访问和在线人数密集的论坛、社区以及博客。
从已经发生的网络群体性事件来看, 它主要有三种类型: 网络舆论诱发型群体性事件;现实事件诱发型群体性事件;现实与虚拟并存型群体性事件[6]。
综合上诉学者对网络群性事件的定义,本研究认为:网络群体性事件指的是不同利益群体性利用网络制造舆论并扩散,导致无直接利益群体不断参与其中,使事态升级并走向危害社会稳定的一个过程。
1.2 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分析近年来,诱发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因素呈多样性,我国学者研究其产生的原因主要从不同的视角去分析,比如法律、社会学、传播学等角度去挖掘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
尹易雯(2011)通过权力视角分析网络群体性事件,其原因主要有:我国公民权利意识的增长,现有公民权利保障机制难以发挥保障公民权利的作用,网络的兴起为公民保障自身权利方式带来了契机[7]。
生奇志(2011)认为网络传播的特性促使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 网民的从众心理诱使群体性事件不断出现, 利益诉求渠道缺失导致网络群体性事件多发网民政治参与意识提高引领网络群体性事件走势[8]。
李晓芬(2011) 认为现实社会中利益表达机制不够畅通,民众维权难, 网络管理制度不完善,对网群事件监管存在空白, 处置网络突发事件的方式方法不够科学, 人们互信程度不高,价值尺度不定[9]。
杨兴魁(2011)认为发生的原因主要有:利益的重新分配,现实社会中的表达、发泄通道受阻,网络的发展成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现实基础,公民权利意识增强与少数公职人员滥用公权,网络监管困难,网络立法工作滞后[10]。
姚伟达(2010)认为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有,少数公职人员滥用公共权力,部分群体的利益诉求难以通过正常渠道表达,网络立法工作发展滞后,敌对势力煽动挑拨[11]。
赵亚琼(2010)同样也认为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有:现实社会中的利益诉求和表达渠道不畅,部分群众的具体利益受到非法侵犯,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处置方法不够合理,境内外敌对势力挑拨引发网络群体性事件[12]。
马志敏(2012)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群体性事件的一种新的特殊形式,它是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形成的网民群体,为了共同的利益或其他相关目的,利用网络进行串联、组织,并在现实中非正常聚集,扰乱社会正常秩序,乃至可能或已经产生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群体性非正常事件,其产生的原因包括:(一)网络的普及客观上加大了群众参与群体性事件的可能性, (二)利益受害群体通过网络使不满情绪快速蔓延,引发群体性事件, (三)有些群体为实现某一目的,鼓动群众参加群体性事件[13]。
通过对上述学者的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梳理,本研究认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产生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存在于现实的诉求得不到及时回应,网民不得已才利用网络舆论手段来表达自己的诉求,由于网络的匿名性给网民制造一种安全的意识,再者法不责众的心理给网民提供了保障,所有网络群体性事件在短时期内得到迅速发展与升级。
1.3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心理机制分析从近几年爆发的群体性事件来看,盲目从众与法不责众心理一直影响着人们,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大多数是由于不明真相的网民在这种心理机制影响下制造舆论。
徐玉(2011)认为一般群体的心理特征主要有:盲目从众心理,渴望得到认同的竞争心理,渴望成为领袖的心理,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同情弱者的支持心理[14]。
孙静(2010)认为网络群体性事件参与者的心理特点主要有:“意见领袖”的心理特点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意见领袖”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般参与者的心理特点:宣泄与诉求心理,在一般群体性事件中, 很多参与者的行为具有明显的群体娱乐特征, 怀有一种唯恐天下不乱的看客心理, 从事件混乱发展的过程中取乐[15]。
邬心云(2010)认为转型时期社会心理背景下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心理成因:群体间对抗情绪激烈,对权势的不信任感增加,话语权意识增强。
网络心理因素影响主要有:缺乏归属感与认同感,“把事情闹大”心理,同情心的弱者偏向[16]。
经过对心理机制的梳理,本研究认为,我国应该加大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治理力度,积极诱导网民,特别是在心理诱导方面做到更好的规范。
1.4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处理对策分析刘雅静(2012)认为处理网络群体性事件应该从五个方面入手:转变治理理念,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 构建利益协调机制,从根本上防范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搭建网络对话平台,畅通官民互动渠道, 完善信息安全立法,净化网络空间, 建立健全网络群体性事件预警与处置机制[17]。
唐逢九(2011)通过对政府、媒体、网民和ngo 三个主体分析,认为政府应该从完善相关法律基础,健全网络法制体系,健全信息公开体系,畅通官民沟通渠道,加强舆论监督管理,建立长效信息反馈机制,加强官员素养建设,提升官员服务能力,媒体应该拓展信息互动,引导健康舆论,加强舆论监督,规范政府行为,网民应该提高自身的素质,提升参与能力和监督意识,ngo 应该依据自身宗旨,积极介入网络群体性事件治理,利用自身优势,抓住发展机遇[18]。
丁文喜(2011)政府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应该转变网络管理理念,树立政府形象,建立健全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加强网络引导,掌握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主动权,加快政治体制改革步伐,加强制度供给[19]。
1.5 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网络舆情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分析近年来,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案例比较多,政府部门也是体现决策民主话,科学化,而积极采用网络参与模式,让更多的网络参到政府制定政策过程中去,也体现了政府与群众的互动,加强了联系,国内学者主要针对这些政策制定过程中网民参与进行研究。
田艳珍(2012)从公民网络参与角度出发,认为公民网络参与对公共政策制定的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积极影响:公民网络参与促进社会公共问题向政策问题的转化,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与降低政策执行的成本,有利于政策的评估和调整,而消极影响主要有:“数字鸿沟”导致网络民意的局限性,公民非理性的网络参与和自由无序的参与状态,政府获取有效网络信息的能力有限[20]。
张凡(2011)认为网络民意对公共政策的积极影响也有负面影响,积极的影响主要有:有利于公民利益诉求的表达,为制定公共政策提供新来源,有利于公共政策的评估和调整。
但是网络民意也对公共政策产生负面影响,主要是在网民在网络上发表发泄情绪的偏激言论,将网络舆论监督引入歧途,对政府部门的理性判断造成干扰,甚至造成严重后果[21]。
张苗苗(2011)同样也认为网络舆论对政府公共政策影响的两面性,积极的方面主要有: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和共享性,有利于做出更加真实、充分贴近民意的公共政策;网络舆论的监督作用能够减少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变形,消极方面:网络主体的“草根化”以及网络舆论的非理性表达,不利于做出真实、真正贴近民意的公共政策。
同时提出了处理方案,一,提高政府决策透明度,丰富信息来源,形成积极的网,为公共政策提供方向和内容,二,从立法层面,实行网络实名制,加强对网络传播的法律法规建设,使网络管理有法可依[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