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药物相互作用及配伍禁忌
药物配伍禁忌
![药物配伍禁忌](https://img.taocdn.com/s3/m/eae12e2f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b5.png)
药物配伍禁忌药物配伍禁忌是药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在使用多种药物时,存在一些不得不避免的药物相互作用问题。
药物相互作用是指当多种药物在同一时间和环境下接受使用时,它们之间会产生某些不利的影响。
这些影响可能会影响药物的疗效、安全性和生物利用度等方面。
药物配伍禁忌通常包括以下方面:1. 药物之间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风险。
2. 药物之间可能产生的副作用:药物相互作用可能会使药物的副作用加强或出现新的副作用,增加患者的不适程度。
3. 药物相互作用可能会影响药物的疗效:药物相互作用可能会削弱某些药物的疗效,这可能会导致患者治疗失败。
4. 药物相互作用可能会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药物相互作用可能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从而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疗效。
5. 药物相互作用可能会影响药物的药动学特性:药物相互作用可能会影响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理动力学特性,从而影响药物的药效学特性。
药物配伍禁忌主要涉及到如下几个方面:1. 同类药物的搭配使用同类药物一般来说是指化学结构相似、治疗目标相同的药物。
虽然在某些情况下,同类药物的搭配使用可以产生协同作用,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同类药物的搭配使用很容易导致药物相互作用而加剧不良反应。
2. 互相影响代谢的药物搭配使用在一些情况下,不同的药物可能会影响同一代谢酶的功能,从而导致药物之间的代谢相互影响。
这种情况下,不同的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加强或抑制药物的代谢,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3. 不同药物的化学反应有些不同的药物之间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一些有害物质。
这些有害物质可能会削弱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甚至导致不良反应。
4. 性质相似的药物搭配使用性质相似的药物,例如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在一些情况下可以加强化疗效果。
但是,在其他情况下,它们的联合使用可能会加剧心脏负荷,引起心脏衰竭等不良反应。
四联合用药及药物相互作用
![四联合用药及药物相互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b2f198ee8bd63186bcebbc65.png)
9
药理效应相同的两药合用时,它们的效应
可以协同,如不减量使用,有可能中毒。
例:阿托品与氯丙嗪合用时,可引起胆碱
能神经功能过度低下的中毒症状;氨基糖
苷类抗生素与硫酸镁合用,可加强硫酸镁
引起的呼吸麻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互相 配伍,抗菌作用相加,但耳、肾霉性亦增 10
(三)药动学中药物相互作用 1、影响吸收 2、竞争与血浆蛋白结合 3、影响生物转化
(一)配伍禁忌
是指在患者用药前,药物相互间发生化
学或物理性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疗 效或产生毒性反应。 本类反应多发生于液体制剂,如在静脉 输液中或注射器内。
静脉输液中加入药物,药物相互作用 可产生的沉淀反应、变色和浑浊,注 入血管内就能引起意外,应力求避免
发生。
也可发生一种药物使另一种药物失效,
氢氧化铝凝胶影响乙胺丁醇、地高辛的吸
收。
14
② 胃排空或肠蠕动的影响 改变胃排空或肠蠕动速度的药物能影响其他口 服药的吸收。例如吗丁啉加速胃的排空,从而
可使某些药物的吸收减少。
例:抗胆碱药物(阿托品)可使胃排空延缓,
使有些药物的峰浓度降低,达峰时间变慢;也
可使肠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减少,从而使其
药物效应的协同作用 药理效应相同或相似的 药物,如合用可发生协同作用,表现为联合 用药的效果等于或大于单用效果之和。 复方 新诺明
药物效应的拮抗作用 药物效应相反,或发
生竞争性或生理性拮抗作用的药物合用,表
现为联合用药时的效果小于单用效果之和。
阿托品拮抗M胆碱受体激动剂。
普萘洛尔拮抗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另一种药的代谢而干扰该药的作用。(苯巴比 妥、苯妥英钠 ) 酶抑制 肝微粒体酶的活性能被某些药物抑制, 使另一药物的代谢减少,作用加强或延长。
浅谈中西药联用及配伍禁忌
![浅谈中西药联用及配伍禁忌](https://img.taocdn.com/s3/m/6858f258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2c.png)
浅谈中西药联用及配伍禁忌药物联用一直是医学领域中一个备受争议和关注的话题。
中西药联用及配伍禁忌更是在实践中需要谨慎对待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中西药联用的优势、注意事项以及配伍禁忌进行探讨。
一、中西药联用的优势中西药联用即中医药与西药相结合的治疗方式。
中西药各有其独特的优势,在某些情况下,结合使用可以发挥双方的最佳效果。
中药通常以中药颗粒、药饮等形式应用,有温和疗效、副作用小的特点;而西药则有剂量准确、起效快的特点。
因此,中西药联合使用可以综合体现中西医学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病痛,提高治疗满意度。
二、中西药联用的注意事项1.专业医师指导:中西药联用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医师需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用药史等信息,结合中西医诊断进行合理用药。
2.明确疗效和副作用:使用中西药联用时需明确药物的疗效目标和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合理选择药物种类和剂量,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
3.个体化用药:不同患者体质和病情差异较大,中西药的选择和搭配需要个体化,避免盲目跟风,尽量减少不适反应产生。
4.遵医嘱服用:患者在接受中西药联用治疗时,需严格按照医师的用药建议进行规范用药,坚持治疗过程中的用药计划,避免漏服或过量用药。
三、中西药的配伍禁忌1. 避免药物相互作用:中西药物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相互作用,导致药效增强或削弱,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因此,避免禁忌药物的搭配,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2. 中药禁忌:有些中药成分在配伍过程中可能会与某些西药发生化学反应,导致疗效降低或不良反应加剧。
如某些中药禁忌与抗生素、镇静药物等西药联用。
3. 西药禁忌:有些西药在配伍中可能会与中药产生不良反应,导致中药疗效受损。
如某些西药禁忌与中药补益药物、滋补药物等联合使用。
4. 老少禁忌:老年人和儿童的身体机能较弱,耐受能力差,对于中西药的使用需要特别慎重。
应避免禁忌药物的使用,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
结语:中西药联用是一种新颖的治疗方式,在实践中需要慎重对待。
配伍禁忌概念
![配伍禁忌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b03ed64c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52.png)
配伍禁忌概念
摘要:
1.配伍禁忌的定义
2.配伍禁忌的分类
3.配伍禁忌的原因
4.配伍禁忌的注意事项
5.结论
正文:
一、配伍禁忌的定义
配伍禁忌,是指在药物使用过程中,某些药物之间由于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不良反应或降低药效的现象。
这种禁忌在中医药领域尤为重视,是中医药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二、配伍禁忌的分类
根据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配伍禁忌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药物相互拮抗,降低或丧失药效。
2.药物相互增强,导致药效过强,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3.药物相互抵消,使一种药物的疗效被另一种药物所抵消。
4.药物相互促进,使药物在体内代谢加快,降低药效。
5.药物相互干扰,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三、配伍禁忌的原因
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取决于药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药代动力
学和药效学等方面的因素。
在药物配伍过程中,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药物之间的相互干扰、拮抗或协同,从而产生配伍禁忌。
四、配伍禁忌的注意事项
为了避免药物配伍禁忌,医护人员和患者在使用药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严格遵守医嘱,遵循药物的使用说明,不要擅自更改药物剂量或种类。
2.在使用多种药物时,应了解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产生配伍禁忌。
3.如有疑问,应及时向医生咨询,寻求专业意见。
五、结论
药物配伍禁忌是药物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
配伍禁忌名词解释
![配伍禁忌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049ad121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c6.png)
配伍禁忌名词解释配伍禁忌(Drug Interaction)是指在药物使用过程中,由于两种或以上的药物同时使用而导致它们相互干扰或合并作用,引起药效增强或降低或产生新的毒副作用的现象。
配伍禁忌存在于各个药物领域,是临床医生必须重视和防范的问题。
以下是配伍禁忌中常见的一些名词解释,供医护人员参考:1. 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是指多种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吸收、分布和排泄等过程中的相互影响的现象。
这些影响会改变药物的药效和毒副作用,并增加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风险。
常见的药物相互作用类型包括药物代谢互相影响、药物吸收与分布受到影响等。
2. 药物合并使用药物合并使用是指患者同时使用两种或以上的药物。
这些药物可以是处方药、非处方药、保健品等。
但由于药物的药效不同,如果药物合并使用时不注意,可能会导致药物相互作用或毒副作用等问题。
因此,在患者同时使用多种药物之前,医生应该对药物的成分、药物相互作用等进行充分了解。
3. 禁忌症禁忌症是指某些药物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的使用是有害或不安全的。
例如,某些药物对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等易受伤害的人群禁用;某些药物对有肝肾功能损害、贫血、心血管疾病或过敏体质等症状的患者使用也是禁忌的。
4. 药物剂量药物剂量是指患者使用药物时所需的最小有效剂量。
不同药物的剂量是根据药物的作用机制、体重、年龄和病情等因素而决定的。
药物剂量不当可能会导致药效不佳或毒副作用等问题。
5. 老年人药物使用老年人药物使用是指老年人在治疗某些疾病时所使用的药物。
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药物代谢能力减弱等因素,因此老年人在使用药物时特别容易出现药物相互作用、毒副作用等问题。
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并定期进行药物复查。
总之,医方在选药上要特别注意,了解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副作用。
如果发现可能会出现药物相互作用的情况,应该尽快停止药物的使用,并及时咨询医生。
配伍禁忌名词解释药理
![配伍禁忌名词解释药理](https://img.taocdn.com/s3/m/59be8516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85.png)
配伍禁忌名词解释药理
配伍禁忌是指在给药过程中,某些药物之间的组合或同时使用可能产生不良的相互作用或副作用,从而导致治疗效果下降或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配伍禁忌是药物安全性的重要考虑因素,以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和疗效。
配伍禁忌通常基于药物的药理学性质和相互作用机制,包括药物的化学性质、药代动力学、药效学以及对体内酶系统和受体的影响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配伍禁忌情况的解释:
1.药物相互作用:某些药物的相互作用可能会改变其药效
、代谢或排泄途径,导致不良反应或降低治疗效果。
例如,
某些药物之间可能发生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导致血药浓度
增加或降低,进而影响药物的疗效或毒性。
2.化学不稳定性:某些药物在特定的条件下可能发生化学
反应,导致药物失效或产生有害物质。
因此,在给药过程中
需要注意避免药物的混合或共同使用,以防止药物的降解或
转化。
3.药物不相容性:某些药物在混合使用时可能发生物理性
相互作用,导致沉淀、溶解度降低或药物的稳定性受损。
这
可能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或释放特性,从而影响治疗效
果。
4.特殊人群禁忌:由于特定人群的生理特征或病理状态,
某些药物的使用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或副作用。
例如,儿童
、孕妇、老年人或患有特定疾病的患者可能对某些药物更为
敏感或存在特殊的禁忌情况。
遵守配伍禁忌的原则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的风险,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在给药前,医生和药师通常会评估药物的相互作用和禁忌情况,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
如果有任何关于药物配伍禁忌的疑问,建议咨询医疗专业人士或药师。
配伍禁忌的名词解释
![配伍禁忌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c2b20d29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9d.png)
配伍禁忌的名词解释配伍禁忌是指药物在一起使用时可能产生不良反应或影响药效的情况。
药物配伍禁忌的发生往往与药物之间的化学性质、药理作用、代谢途径等因素有关。
在临床上,了解和避免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非常重要,以确保药物治疗取得最佳的效果并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一、药物配伍禁忌的原因1. 化学反应原因:某些药物在一起使用时,可能发生化学反应,导致药物的活性发生改变或产生毒性物质。
例如,某些药物在与酸性药物一起使用时,可能发生酸碱反应,导致药物分解或失去活性。
2. 相互作用原因:药物在体内可能通过相互作用的方式,改变其药理作用、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药动学参数。
当某些药物相互作用时,可能改变其药效,增加药物浓度,导致过量或中毒。
3. 代谢酶互相影响原因: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主要依赖于肝脏的代谢酶系统。
当某些药物同时使用时,可能影响代谢酶的活性,导致药物代谢速度发生改变。
这可能会导致药物积累,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4. 药物互相竞争原因:某些药物可能与其他药物竞争蛋白结合位点,使其他药物的药效发生改变。
这种情况下,药物的疗效可能降低或失去作用。
二、常见的药物配伍禁忌1. 阿司匹林与氨基酚:阿司匹林与氨基酚同时使用可能导致氨基酚的清除减慢,从而增加氨基酚中毒的风险。
2. 抗生素和乳制品:某些抗生素(如四环素类)与乳制品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盐类。
因此,在服用这些抗生素期间,应避免同时食用乳制品,以免影响抗生素的吸收。
3. 胺碘酮和利多卡因:胺碘酮可能引起心律失常,而利多卡因是一种抗心律失常的药物。
但是,这两种药物在体内同时使用可能产生不可预测的相互作用,导致心律失常的风险增加。
4. 口服避孕药和抗生素:某些抗生素可以影响口服避孕药的药效,从而导致避孕失败。
因此,在口服避孕药期间使用抗生素时,应采取其他避孕方法。
5.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和β受体阻滞剂:这两类药物广泛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
然而,它们的同时使用可能增加心脏传导阻滞和心动过缓的风险。
药物治疗中的药物配伍禁忌与风险
![药物治疗中的药物配伍禁忌与风险](https://img.taocdn.com/s3/m/63f82229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ae.png)
药物治疗中的药物配伍禁忌与风险药物配伍禁忌是指两种或更多药物同时使用时可能产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情况。
在药物治疗中,药物配伍禁忌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知识,医护人员需要充分了解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避免因错误的药物配伍而导致患者的健康风险。
本文将探讨药物治疗中的药物配伍禁忌与风险,以提高读者对药物治疗的认识。
一、药物配伍禁忌的概念药物配伍禁忌是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在同时使用时,由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
这些不良反应可能出现在药物的药理作用、代谢或排泄等方面。
药物配伍禁忌是由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引发的,其结果可能导致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或健康状况恶化。
二、药物配伍禁忌的分类1. 药物相互作用的禁忌药物相互作用的禁忌是指同时使用两种或多种药物时,其中一些药物会干扰另一些药物的作用,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例如,某些药物在酶的作用下会被代谢成无效的代谢产物,而其他药物可能会干扰这些酶的活性,从而导致药物的代谢速率减慢,进而影响药物的疗效。
2. 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是指同时使用两种或多种药物时,其中一些药物可能加剧其他药物的不良反应。
例如,一些药物可能通过减慢另一些药物的代谢来提高其浓度,从而增加了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
三、常见的药物配伍禁忌与风险1. 抗凝药物与抗血小板药物的配伍禁忌与风险抗凝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药物,它们通过不同的机制来减少凝血,从而预防血栓形成。
然而,当这两类药物同时使用时,会增加患者出血的风险。
因此,在使用抗凝药物或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中,医生需要权衡治疗效果和出血风险,并根据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决策。
2. 口服避孕药与抗癫痫药物的配伍禁忌与风险口服避孕药中含有雌激素和孕激素,可以有效地避免怀孕。
然而,某些抗癫痫药物可能会影响口服避孕药的药效,降低其避孕效果。
这是因为抗癫痫药物诱导肝酶活性,加速口服避孕药的代谢,从而降低了其在体内的浓度。
配伍禁忌的名词解释药理学
![配伍禁忌的名词解释药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b0618572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17.png)
配伍禁忌的名词解释药理学
配伍禁忌是指在药物相互作用中,两种或多种药物在一起使用时会产生不良或不可预测的反应,称为药物配伍禁忌。
在药理学中,配伍禁忌是指不同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干扰或排斥反应,这种反应可能导致药物的疗效下降、不良反应增加或药物失效。
药物配伍禁忌可能是由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药物代谢途径的改变、药物剂量的变化等原因引起的。
例如,甲药物与乙药物在一起使用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因为甲药物和乙药物可能会影响彼此的代谢和排泄途径,导致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升高或降低。
在药理学中,配伍禁忌通常是通过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相互作用和药物反应等方面的研究来确定的。
药物相互作用是药物之间相互影响的一种现象,可以通过研究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来确定不同的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
此外,通过研究药物的反应特征,如不良反应、药物失效等,也可以确定不同的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
在药物治疗中,配伍禁忌的存在是需要注意的,特别是在需要多种药物一起使用的治疗中。
如果存在配伍禁忌,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最佳的药物组合,避免产生不良反应或药物失效。
因此,在药物治疗中,医生通常会仔细询问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并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和药物过敏史等因素来确定最佳的药物组合。
药物配伍禁忌以及相互之间作用
![药物配伍禁忌以及相互之间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35221866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0d.png)
11% 0.9%NS 500ml 扑尔敏针20mg 5%GS500ml,维生素B1 10mg
二、西药注射剂配伍问题
一、注射液的配伍变化
目前药物治疗上广泛采用注射给药,而 且常常多种注射液配伍在一起注射。注射 液中产生配伍变化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 有以下四个方面:
(1)输液的组成 ; (2)输液与添加注射液间的相互作用; (3)注射液之间的相互作用; (4)影响配伍变化的其它因素。
易被人忽略;
❖盲目杂乱地并用药物越多,不良反应的
几率越高;
❖病人自行添用药物或同时接受几位互不
联系的医生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的机 会增加
药剂学的相互作用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制剂可以发生 物理、化学反应(沉淀)
有时沉淀不易察觉 20% 磺 胺 嘧 啶 钠 注 射 液 (pH9.5~11.0) 与10%葡萄糖注射液(pH3.2~5.5)混合后, pH值改变,磺胺嘧啶结晶析出,进入微血 管后引起栓塞,导致周围循环衰竭
❖ 双向相互作用:两药互相影响,各自都兼具 “目标药”和“相互作用药”的性质
药物相互作用的结果
❖药效增强或减弱 ❖毒副作用增加或减轻 ❖药物理化性质变化 ❖出现始料不及的不良反应
❖有利于临床治疗的相互作用 ❖不利于临床治疗的相互作用 ❖两者兼有的相互作用
体内药物相互作用的特点
❖体内的药物相互作用远比体外隐蔽; ❖间隔较长时间用药引起的相互作用,更
药物配伍禁忌以及 相互之间作用
提要
• 一、药物配伍基础知识 • 二、西药注射剂配伍问题 • 三、中药注射剂配伍问题
•
目前,临床用药几乎不存在一次只用一种药
物的情况,合并用药的核心是增强药效,减少用
量以及不良反应,降低副作用。但随着多种药物
浅谈中西药联用及配伍禁忌
![浅谈中西药联用及配伍禁忌](https://img.taocdn.com/s3/m/b0cef1cc0c22590102029dd8.png)
浅谈中西药联用及配伍禁忌近年来随着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深入发展,中西药联用的情况日趋普遍,且已成为我国临床治疗的重要和普遍的手段。
中西药联合若用之得当则可产生协同作用甚至相加作用,达到增强疗效的目的,减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反之如不了解各药物成分的性质,配伍不当,可降低药效甚至产生毒性[1]。
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避免不合理的中西药配伍使用,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笔者就中西药联用的研究方法及临床常见的中西药配伍禁忌分析如下。
1 中西药联用的研究方法1.1 药效学方法此类研究方法是通过对如血压、血糖、血沉等临床可测数值的测定;或者通过对如头痛、咳嗽、溃疡愈合、抗菌活性等患者可感觉或临床可观察到的症状或现象的改变来评价配伍用药的结果。
1.2 药效学和药动学相结合的方法这种方法既有药动学参数的采集,又有临床疗效的客观表现,使药物相互作用结果的判断更加趋于正确。
2 药物相互作用分类2.1 传统的药剂配伍分类①理化的配伍变化:主要指药物伍用后产生沉淀、吸附、螯合、缩合、水解等理化反应;②药理的配伍变化:不利的药理伍用其结果可产生拮抗作用而影响疗效,使病情延误。
如吗丁啉与654-2伍用可促进胃动力作用抵消;相加、协同作用增加毒副作用,如链霉素与庆大霉素伍用,抗菌作用增强,但耳毒性相加。
2.2 按药效学分类主要指药物的药理作用相加、协同、拮抗。
中西药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可产生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临床用药追求中西药的协同作用,但拮抗作用的机会同样也很多,这不但降低药效,而且还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甚至诱发某些药源性疾病。
例如:含钙离子的中药石膏、牡蛎、珍珠母等,对神经有抑制作用。
与某些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西药,如洋地黄类强心苷、心可定、心痛定等合用时可引起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
甘草、鹿茸具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呈现水钠潴留和排钾效应,还可促进糖原异生,加速蛋白质和脂肪的分解,使甘油、乳酸及各种成糖氨基酸转化为葡萄糖。
与水杨酸钠合用,能诱发或加重消化道溃疡的发病率;与强心苷类西药同服,可加重其毒性反应;与降糖药胰岛素、D860、优降糖等同服时,能产生相互拮抗,减弱降糖药的效应。
浅谈中西药合用禁忌及相互作用
![浅谈中西药合用禁忌及相互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1857c19a6529647d27285269.png)
此 外 ,由于 大多数 中 药来源 于动 植物 ,可 能仍保 留着 某些 作物 调 联用 , 会 导致 作用 增加 、 毒性增 加 , 致 心率失 常 、 心衰 等不 良反应 。 节 的特 性和 基础 ,故 即便是 单味 药物 ,也 常能发 挥双 向的调节 效 乙醇 能增加 肝脏 药 酶的 活性 ,故与 含 乙醇的 酒大 黄、酒 当归 及 药
1 . 3 . 2 药 效学变 化 也不 一样;不 同产 地及不 同加工 方法 , 其人 参提取 物的量 也不 同。 会 对 中枢 产生抑 制 。
麻黄及 含有 麻黄 碱 的中药制 剂 可使 心肌 B受体 兴奋 而加 强心
用。 中药作 用的双 向性与 所用剂量 大小 和所含不 同化学 成分有关 , 肌收缩 力 ,所 以复方 川 贝精片 、复方 枇杷 糖浆 以及 半夏 露等 含有 可 出现小剂 量兴奋 , 大剂 量抑制 , 或 大剂量 兴奋 , 小剂量抑 制现象 。 丰富 麻黄碱 的中药制 剂 ,如与其 他 强心 药 ( 洋 地黄 、地 高辛 等 )
系和 应用 形式 ,它根据 药物 的性 能 组合 成为方 剂 ,其特色 和优 势 碱性西 药合用 , 煅 龙骨 、 煅牡蛎 、 硼砂 等碱性 中药 与胃蛋 白酶合剂 、 在于 整体观 与辨 证论 治 。因此 ,中 药最本 质 的特 点是在 中医 学理 乙酰 水杨 酸等 酸性 西药 合用 都会起 中和 反应 ,使 药效 降低 甚至 失
理平衡 ,而达 治疗 目的 这 是运用 中药治病 的基本 原理 。 1 . L 2 中药 组分 多且 化学 成分 结构 复 杂 中药 庞大 的混 合物
起 中毒 。
乙醇能 增加 肝脏 药酶 的活性 ,故 与含 乙醇 的酒 大黄 、酒 当 归
处方 , 造成 了有效成 分的不确 定性 同时造 成临床 治疗 的多靶点性 。 及 药酒 等 乙醇制 剂 同服 ,会 使上 述西 药在 体 内代谢 增强 ,半衰 期
肠内营养制剂与icu常用口服药物的相互作用与配伍禁忌【35页】
![肠内营养制剂与icu常用口服药物的相互作用与配伍禁忌【35页】](https://img.taocdn.com/s3/m/5a8ac3e4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f8.png)
间隔:铝制剂//维生素A、铁、地高辛、PPI、华法林、异烟肼增量:维生素B6//异烟肼间隔:药用炭片//维生素、抗生素、洋地黄、乳酶生、微生态制剂、消化酶间隔3h:微生态制剂//维生素、铋制剂、药用炭、鞣酸(中药)
参考文献
[1]徐彦贵,卜一珊,张伟彦. 重症监护患者口服药物与肠内营养物质的相互作用[J].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1,01:35-38.[2]谢静,韩方璇,邓立新,云雄.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患者口服药物与肠内营养物质相互作用[J]. 医药导报,2015,03:410-412.[3]卜一珊,张伟彦,高仲阳. 重症监护病房神经精神类口服药物与肠内营养相互作用的研究[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03:252-253.[4]眭玉霞,黄旭慧,庄捷. 重症监护病房口服药物与肠内营养剂相互作用调查分析[J]. 中国药房,2013,38:3580-3582.[5]眭玉霞,黄旭慧,庄捷. 重症监护病房口服药物与肠内营养剂相互作用调查分析[A]. 中国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2013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九届临床药师论坛论文集[C].中国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2013:5.[6] Bushra, R., Aslam, N., & Khan, A. Y. (2011). Food-drug interactions. Oman Med J, 26(2), 77-83. doi: 10.5001/omj.2011.21[7] Boullata, J. I., & Hudson, L. M. (2012). Drug-nutrient interactions: a broad view with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 J Acad Nutr Diet, 112(4), 506-517. doi: 10.1016/j.jada.2011.09.002
药物相互作用与配伍禁忌
![药物相互作用与配伍禁忌](https://img.taocdn.com/s3/m/aeb5ef31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92.png)
药物相互作用与配伍禁忌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并或先后序贯使用时,所引起的药物作用或效应的变化。
(一)药物相互作用对临床药效学的影响1.作用相加或增加疗效(1)作用不同的靶点①磺胺甲嗯唑(SMZ)类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甲氧苄啶(TMP)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二者联用使细菌叶酸代谢受到双重阻断,抗菌作用增强。
②硫酸阿托品联用解磷定或氯磷定(胆碱酯酶复活剂),解除有机磷中毒的作用互补,可减少阿托品用量和不良反应。
(2)保护药品免受破坏①西司他丁钠为肾肽酶抑制剂,可阻断亚胺培南在肾脏被肾肽酶破坏,保证药效。
②克拉维酸钾、舒巴坦为P -内酰胺酶抑制剂,使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P -内酰胺环免受破坏,活性增强。
(3)促进机体的利用①苄丝肼或卡比多巴为外周脱羧酶抑制剂,抑制左旋多巴在外周转化为多巴胺,使血循环中左旋多巴含量增加,左旋多巴与二者联用,可减少左旋多巴的用量和不良反应。
②维生素。
促使铁剂转变为二价铁,二者联用增加铁吸收。
(4)延缓或降低抗药性能①青蒿素可诱发抗药性,联用乙胺嘧啶、磺胺多辛可延缓青蒿素抗药性。
②磷霉素能使细菌细胞壁受损变薄,使。
-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容易透过细菌细胞壁,联用作用相加。
2.协同作用或减少不良反应(1)协同作用甲氧氯普胺与硫酸镁有协同利胆作用;普蔡洛尔与美西律用于室性早搏和室性心动过速有协同作用;普蔡洛尔与硝苯地平联用提高抗高血压效果。
(2)协同作用及减少不良反应阿托品与吗啡联用减轻吗啡引起的平滑肌痉挛,增强镇痛作用;阿托品与普蔡洛尔联用,可消除普蔡洛尔引起的心动过缓以及阿托品引起的心动过速;普蔡洛尔与硝酸酯类联用,可减少二者的不良反应,增强抗心绞痛作用。
3.敏感化作用①排钾利尿药使血浆中钾离子浓度降低,使心脏对强心苷作用敏感化,容易发生心律失常。
②利血平或胍乙啶可导致肾上腺素受体敏感化,使拟肾上腺素药升压作用增强。
4.拮抗作用(1)竞争性拮抗作用甲苯磺丁脲促进胰岛。
药物相互作用、配伍与安全用药
![药物相互作用、配伍与安全用药](https://img.taocdn.com/s3/m/2b37e299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38.png)
PH 值
葡萄糖注射液
3.2~5.5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3.5~5.5
氯化钠注射液
4.5~7.0
复方氯化钠注射液
4.5~7.7
乳酸钠林格注射液
6.0~7.5
灭菌注射用水
5.0~7.0
pH的改变:注射液pH值是一个重要因素,在不适当的pH下,有些药物会产生沉淀或加速分解。许多抗生素类药物在不同pH条件下其分解速度不同。 输液本身pH是直接影响配伍后pH的因素之一。而各种输液有不同的pH值范围,而且所规定的pH范围较大。 pH为3.2则与酸不稳定的抗生素配伍时会引起分解失效的百分数较大。如青霉素G在pH值为4.5的溶液中在4小时内损失10%,而在pH3.6时,1小时即损失10%;4小时损失40%的效价。pH对药物稳定性影响极大。
有的药物本身的溶解度很小,在做成注射剂时需加增溶剂,此注射剂加入其他静脉输注用液体,使增溶剂实际上被稀释。
如氢化可的松注射剂可作成50%乙醇的溶液,如与其他水溶性注射剂混合,乙醇被稀释,氢化可的松的溶解度降低可发生不易觉察的沉淀,引起不良反应。
酸碱反应:磺胺嘧啶钠——氯化钙注射液 ;盐酸氯丙嗪——氨茶碱、苯妥英钠、肝素钠、 氨苄西林钠;头孢哌酮——5%葡萄糖。 水解反应:盐酸普鲁卡因、氯化琥珀酰胆碱、青霉素类。 氧化反应:盐酸肾上腺素、维B6、维C、奥美拉唑、酚磺乙胺(变红)。
沉淀:常见于溶剂的改变 与溶质的增多,如樟脑酒 精溶液和水混合,由于溶 剂的改变,而使樟脑析出 发生沉淀;又如许多物质 在超饱和状态下,溶质析 出产生沉淀,这种现象既 影响药物的剂量又影响药 物的应用。
物,在相互配伍中由 于条件的改变使其中 的结晶水被析出,而 使固体药物变成半固 体或成糊状,如碳酸 钠与醋酸铅共同研 磨,即发生此种变化。
抗菌药物的药物相互作用及禁忌症
![抗菌药物的药物相互作用及禁忌症](https://img.taocdn.com/s3/m/70c1ca54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a3.png)
抗菌药物的药物相互作用及禁忌症抗菌药物是临床治疗感染症最常用的药物之一,但是在使用抗菌药物过程中,我们需要特别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潜在的禁忌症。
本文将探讨抗菌药物的药物相互作用及禁忌症的相关问题。
一、药物相互作用1. 药物代谢酶的相互作用抗菌药物可以通过影响药物代谢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其他药物的代谢,进而改变其药效。
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与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的相互作用。
例如,庆大霉素与红霉素等药物会抑制CYP3A4酶的活性,导致与其代谢途径相同的其他药物的浓度升高,从而增加了不良反应的风险。
2. 药物的相加效应或相反效应同时使用多种抗菌药物可能会出现相加效应或相反效应。
相加效应指的是两种或多种药物具有相同的药理作用,以增强或扩大疗效。
而相反效应指的是两种或多种药物具有相反的药理作用,以产生更强或更弱的治疗效果。
在使用多种抗菌药物时,需要充分了解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药物效应。
3. 药物的协同作用某些抗菌药物之间可以发生协同作用,即它们的综合疗效大于单独应用时的效果之和。
例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头孢菌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克拉维酸钾联合使用,可以提高抗菌作用,增加细菌的杀灭率。
二、禁忌症1. 过敏反应抗菌药物使用中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就是过敏反应。
有些人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过敏反应,如荨麻疹、药疹、呼吸道症状等。
对于已经出现过敏反应的患者,应避免再次接触相同或相近结构的药物。
2. 肝肾功能损害一些抗菌药物可能会对肝脏或肾脏产生损害,因此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来说,使用这些药物可能会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在选择抗菌药物时,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肝肾功能情况,避免出现药物引起的进一步损伤。
3. 药物耐药性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多重耐药的细菌感染,这是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或不当使用所致。
为了避免细菌耐药性的进一步传播,需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遵循临床治疗指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保健营养论 著 CHINA HEALTH CARE & NUTRITION 2014 · 6(中)·3457·浅谈药物相互作用及配伍禁忌熊新荣 熊新成(甘肃省山丹县中医医院 734100)【关键词】药物相互作用;药物配伍禁忌;用药安全【中图分类号】B 【文献标识码】R977.2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457-02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药物相互作用包括中西药的相互作用及西药相互作用。
中西医结合发展的今天,怎样合理应用中西药才能增强疗效、避免产生不良反应,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已经成为困扰临床医师的问题,也是临床药师研究的重要内容。
中西药配伍,已成为当今临床治疗的一个手段,中西药配伍,有些能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但有些却降低疗效或产生毒副反应,而中西药的配伍禁忌在临床上却重视不够,常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
分析中药使用中的安全性问题,存在中药无毒或毒性小的偏见、有效成分不清楚,重复用药、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不当、中西药配伍不合理等几个方面加以分析论证。
结果与结论中药安全性问题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更为我国大力发展传统中医药医学设置了障碍,为使国药继续焕发生命力,医护人员应提高安全意识,恪守合理用药原则,使中、西药真正安全、有效。
本文将就不恰当的药物联用时药物所发生的理化性质的改变、药理变化,导致药物的治疗效果的降低、毒性反应的增加及药理化学和药理学几方面讨论药物的相互作用、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等问题进行总结讨论。
1 理化性质改变1.1 形成沉淀含有鞣质的地榆、石榴皮、五倍子、大黄等中药以及麻仁丸、利胆片等中成药与某些西药制剂联用会使其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如与四环素类、红霉素类、麻黄素、阿托品等生物碱以及亚铁盐制剂联用会产生沉淀,影响吸收。
1.2 形成络合物含有槲皮素的中药柴胡、桑叶、槐角及含有这些中药的制剂与含各种金属离子的西药合用会形成络合物,影响吸收。
1.3 酸碱中和五味子、女贞子等酸性中药与氧氧化铝、氨茶碱等碱性西药合用,煅龙骨、煅牡蛎、硼砂等碱性中药与胃蛋白酶合剂、乙酰水杨酸等酸性西药合用都会起中和反应,使药效降低甚至失去药效。
2 药理变化2.1 药效学变化2.1.1 麻黄及含有麻黄碱的中药制剂可使心肌β受体兴奋而加强心肌收缩力,使洋地黄、地高辛等强心类药物作用增加、毒性增加,致心率失常、心衰等不良反应。
2.1.2 牛黄及牛黄制剂与水合氯醛、乌拉坦、吗啡、苯巴比妥合用会对中枢产生抑制。
2.1.3 乙醇能增加肝脏药酶的活性,故与含乙醇的酒大黄、酒当归及药酒等乙醇制剂同服,会使上述西药在体内代谢增强,半衰期缩短:疗效降低,毒副作用增加。
此类中药亦不宜与水合氯醛同服,因乙醇与水合氯醛能生成具有毒性的醇合氯醛,使毒性加剧,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2.1.4 甙类中药,如人参、苦参,大黄等以及罗布麻片、速效救心丸、鹿茸制剂等与可待因、吗啡、杜冷丁联用会加重麻醉,抑制呼吸,而与强心甙联用会导致药效累加,增加毒性。
祖师麻以及含有瑞香素的中药制剂与维生素K联用也会产生拮抗作用。
2.2 药动学变化2.2.1 硼砂、海螵蛸、瓦楞子、皂角等碱性中药及其制剂与心得安、氯丙嗪、硫酸亚铁等联用会使其吸收降低,与奎宁、氯奎、强力霉素、新斯的明联用会使其从尿排出,促使血药浓度降低,与奎尼丁联用会导致排出减少,血药浓度增加而引起中毒。
2.2.2 中西药配伍后,不同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不同,使药物的血药浓度有所变化,从而影响其组织结合。
如含有鞣质类化合物的中药在与磺胺类药物合用时,导致血及肝脏内磺胺类药物浓度增加,严重者发生中毒性肝炎。
2.2.3 碱性中药如硼砂、煅牡蛎等,使尿液酸化药等解离增多,排泄加快,使作用时间和作用强度降低。
2.2.4 尿酸碱度影响药物的重吸收,酸化或碱化体液,从而影响药物的排泄。
双黄连与氨苄青霉素合用,双黄连竞争性抑制氨苄青霉素从肾小管分泌,从而提高了氨苄青霉素的血药浓度,并经试验测定的血药浓度高于单用。
3 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3.1 严重低血压反应氯丙嗪不宜与氢氯噻嗪,呋喃苯胺酸的利尿酸等合用,这些利尿药均具有降压作用,明显增强氯丙嗪的降压反应,引起严重的低血压。
普萘洛尔不宜与氯丙嗪或哌唑嗪合用。
普萘洛尔可阻滞β肾上腺素受体,氯丙嗪与哌唑嗪则阻滞a肾上腺素受体,两药合用降压效果明显增强。
3.2 出血香豆素类,包括双香豆素、硝苄丙酮香豆素、华法林等,为常用的口服抗凝药,它们与不少药物产生相互作用,从而增强药效,引起出血。
例如:消胆胺液体石腊,抑制维生素K由胃肠道吸收;氨基甙类抗生素,四环素类、红霉素、头孢菌素、磺胺类抑制肠道细菌,使维生素K合成减少;乙酰水扬酸、吲哚美辛、布洛芬、萘普生、甲苯磺丁脲、苯妥英钠等可将与血浆结合的香豆类置换出来使血浆中游离型香豆索类浓度增高;甲氰咪胍、利他林、氯霉素、抑制肝微粒体酶活性,减慢香豆类的生物转化;乙酰水杨酸、潘生丁抑制血小板聚集,与香豆索类发生协同作用。
肝素与乙酰水杨酸潘生丁合用,应十分谨慎,后两者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合用后,抗凝作用大大增强,有出血的危险,与利尿酸合用更易引起胃肠道出血。
3.3 高血压危象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优降糖,呋喃唑酮等)与麻黄碱、间羟胺、哌醋甲酯等合用,可使去甲肾上腺素自贮存部位大量释放而出现高血压危象,并可致死。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与三环类抗抑郁药,左旋多巴合用亦能引高血压危象。
据报道,15例高血压危象,其中6例应用三环类抗抑郁药后,进行牙科局部麻醉,局麻药液内含有0.4 ms /rIll的去甲肾上腺素所引起,因此,应用三环类抗抑郁药后,局麻药液中不宜加入去甲肾上腺素与血管收缩药。
胍乙啶,苄甲晴等抗高血压药物均能经胺泵被摄取而进入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的囊泡,从而阻止递质的释放,使血压下降。
三环类抑郁药能抑制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膜上的胺泵,妨碍这些药物被摄入末梢内,因而使之不能发挥降压作用,血压可迅速升高。
3.4 严重骨髓抑制甲氨喋呤不宜与水杨酸类、磺胺类、呋喃苯胺酸合用,后者可从血浆蛋白结合部位将甲氨喋呤置换出来,血中游离型甲氨喋呤的浓度升高,对骨髓的抑制明显增强,可引起全血细胞减少。
别嘌呤醇不宜与硫唑嘌呤,巯嘌呤合用,别嘌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使后两药代谢减慢,血浓度提高,对骨髓抑制加强。
如需合用,必须把硫唑嘌呤,巯嘌呤的用量减少。
别嘌醇亦能加强环磷本酰胺对骨髓的抑制作用。
4 中西药注射剂合理应用4.1 听力反应利尿的呋喃苯胺酸不宜与氨基甙类抗生素合用,两者在听神经损害方面有相加作用,合用后耳聋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尤其在尿毒症病人更易发生,氨基甙类抗生素不宜与抗组织胺药(尤其苯海拉明)合用,抗组织胺药可掩盖这类抗生素的听神经毒性症状,不易及时发觉。
4.2 呼吸麻痹全身麻醉药(乙醚、硫喷妥钠等),琥珀胆碱或硫酸镁不宜与氨基甙类抗生素合用,因为这类抗生素具有神经肌肉接点传递阻滞作用,注射时对呼吸肌作用更明显,故可协同引起呼吸麻痹。
氨基甙类抗生紊不宜与普鲁卡因胺合用,因两者合用可加强神经肌肉接点阻滞作用,引起肌无力和呼吸麻痹。
多粘菌素不宜与氨基甙类或肌松剂合用,合用时易引起肌无力和呼吸暂停。
利多卡因可加强琥珀胆碱的骨胳肌松弛作用,合用时可引起呼吸麻痹。
环磷酰胺能抑制伪胆碱酯酶的活性,使琥珀胆碱不易灭活,从而加强其骨胳肌松弛作用。
两药合用有可能导致呼吸麻痹。
4.3 低血糖反应口服降血糖药甲苯磺丁脲不宜与长效磺胺类,水杨酸类、保泰松、呋喃苯胺酸等合用。
这些药物与血浆结合率高,可将与血浆相结合的甲苯磺丁脲置换出来,使血中游离型D860浓度升高,降血糖作用明显增强,从而引起低血糖反应。
保泰松还能抑制肝微粒体酶对D860的代谢,可能增强药效。
降血糖药不宜与心得安合用,两者合用除可加重低血糖反外,并可使降血糖病引起的急性低血糖先兆掩盖起来,因而危险性更大,胍乙啶也能加强降血糖药的降血糖作用,合用时降血糖药应减量,否则易引起低血糖反应。
4.4 心律失常强心甙不宜与排钾利尿药或糖皮质激素合用,后两者均可促进钾排出,使血钾降低,如失钾不予纠正。
由心脏对强心甙的作用更为敏感,易发生心律失常。
静滴葡萄糖溶液与两性霉素亦可使血钾降低,应加注意。
强心甙不宜与利血平合用,因两药均可使心动过缓,易诱发心律失常。
强心甙不宜与钙盐合用,特别禁忌注射钙盐。
因为血钙升高可使心脏对强心甙敏感性增强,易发生心律失常。
奎尼丁不宜与氯丙嗪合用,氯丙嗪对心脏具有奎尼丁样作用,两药合用可致室性心动过速。
奎尼丁不宜与氢氯噻嗪等碱化尿液的利尿药合用,由于尿液碱化,可促进奎尼丁由肾小管重吸收,提高血浓度,引起心脏毒性反应。
维拉帕米不宜与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合用,因用过β受体阻滞药患者,静脉注射维拉帕米易引起心动过缓、低血压、房室传导阻滞、心力衰竭、甚至心脏停搏。
5 随着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中西药注射剂混合配伍应用也逐渐增多,由于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与其他药物配伍引起的PH值的变化、溶媒的改变使有效成分或杂质析出、配伍浓度及配伍条件的影响都可能产生不溶性微粒。
这些微粒沉积在毛细血管中可造成局部循环障碍,引起血管栓塞,产生静脉炎、肉芽肿并可引起过敏和热原样反应。
故联用的中西药注射剂静脉输注后的稳定性应引起临床上的重视。
5.1穿琥宁注射液与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配伍:产生沉淀,不宜配伍。
5.2 双黄连注射液与氢化可的松、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维生素C、硫酸卡那霉素配伍:与维生素C、氢化可的松配伍后紫外线吸收度大幅降低、可能发生了化学反应,与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硫酸卡那霉素配伍后有沉淀生成,故不宜配伍。
5.3 复方丹参注射液与环丙沙星、氧氟沙星配伍:配伍后产生大量棕色黑色絮状沉淀,应分别静滴。
5.4 清开灵注射剂与青霉素、林可霉素,维生素C,维生素B6,丁胺卡那霉素配伍影响疗效:与丁胺卡那霉素、维生素B6配伍沉淀生成,与青霉素、林可霉素、维生素C分别配伍8h内pH呈下降趋势,配伍2h时紫外线吸收度在276nm处有不同程度下降,故不宜配伍。
6 对中药使用中的安全性问题作以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6.1 有效成分不清楚,重复用药有关杂志报道了口服中成药与中药注射剂是医院内科不合理用药医嘱中比例最大的一类,其中含有相同成分的口服中成药与中药注射剂同时使用(如复方丹参滴丸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等),由于药物剂量过大和合并过多用药,均可加重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的负担,其潜在的危害都大大提高。
6.2 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不当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与辨病施治相结合,采用现代制剂方法研制的中药注射剂仍保留了传统中药的特点,而西医师往往只强调辨病施治,忽略或抛弃辨证论治,如清开灵等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液具有阴寒药性,用于表证有遏制阳气之弊,无论表热、表寒、或表里同病等表证患者,都不易使用,否则违背中医辨证原则的用药会增加不安全情况发生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