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折线统计图课时》课件
![《折线统计图课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6c95980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1f.png)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去除 异常值、缺失值和重复值,确保 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确定坐标轴
选择合适的轴
根据数据的特点和展示需求,选择合 适的横轴和纵轴,确保能够清晰地表 达数据的趋势和变化。
设置坐标轴范围
根据数据的大小和展示需求,合理设 置坐标轴的范围,使数据在图表中能 够得到适当的展示。
详细描述
通过观察折线统计图上的趋势,可以尝试预测未来的数据走向。例如,如果过去的数据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可以 合理推测未来的数据将继续保持增长。这种预测可以为决策提供依据,但需要注意数据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
04
折线统计图的优化与改进
调整坐标轴范围
坐标轴范围调整
根据数据特点,合理调整坐标轴的范 围,使得数据点在图表中分布更加均 匀,便于观察数据变化趋势。
折线统计图的应用场景
时间序列分析
用于分析时间序列数据, 如股票价格、销售数据等 。
趋势分析
用于分析数据随时间或其 他变量的变化趋势,如气 温变化、人口增长等。
比较分析
用于比较不同数据集之间 的变化情况,如不同地区 、不同年份的销售数据。
02
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数据准备
收集数据
首先需要收集需要展示的数据, 这些数据通常以表格形式呈现, 包括时间序列数据和对应的数据 值。
03
折线统计图的分析与解读
识别趋势
总结词
通过观察折线统计图上的数据点,可以识别出数据的趋势和走向。
详细描述
折线统计图通过连接数据点形成线段,能够直观地展示数据随时间或其他因素的 变化趋势。例如,如果数据点呈现上升趋势,则说明某一指标在逐渐增加;如果 数据点呈现下降趋势,则说明该指标在逐渐减少。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折线统计图 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折线统计图 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f35e4662b52acfc789ebc9f9.png)
《折线统计图》知识点归纳
1、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反映出数量的多少,更能反映出数据的变化趋势。
2、折线统计图包括:单式折线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
3、单式折线统计图与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区别:单式折线统计图中只有一组数据,而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两组或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来比较几组数据的变化趋势。
4、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步骤:
①过一点,画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一条向右,叫做横轴,一条向上,叫做纵轴。
在折线统计图中间正上方的位置写上这个折线统计图的标题。
②在横轴和纵轴两条射线的方向上画上箭头,分别写上数据的种类名称和要统计的数量的名称(可带单位)。
③在横纵上,每隔一定的距离记录一种数据,并在横纵下方写上该组数据的名称。
④在纵轴上,根据数据的数量分好小格,并在纵轴左侧分别写上对应的数值。
每一小格表示的数值都相等,每一小格表示几,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⑤根据数据的数量,在相应的位置描点。
⑥将每一组数据的点依次用线段连接起来。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讲折线统计图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讲折线统计图](https://img.taocdn.com/s3/m/f9fec4c26c175f0e7dd13743.png)
第三讲:折线统计图知识提纲:本单元在认识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教学折线统计图,并已积累较多的统计活动经验的基础上要求同学了解其特点;能够看懂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内容,并利用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能够在提供的方格纸上画折线表示数据及其变化态势。
知识点一:单式折线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仅能够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画法: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数量,根据数量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知识点二:完整的折线统计图由哪些部分组成?在制作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明确:(1)横轴:一般用于标明数字,每个段都要平均分;(2)纵轴:标明数据(相同间隔);(3)描点、连线:要找准数据,看清横轴和纵轴后再进行描点;(4)标注数据;(5)填写制表日期。
例题:双休日期间,明明和爸爸开车去动物园,在去的路上,明明画出了汽车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1)汽车行驶了( )分?它的最大速度是( )。
(2)汽车在哪个范围内保持匀速行驶?速度是多少?(3)出发后8~10分钟这段时间可能出现什么情况?分析:(1)根据这幅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汽车行了(8-0)+(18-10)=16(分),它的最大速度是30千米/时;(2)这个折线统计图在2~6分、12~16分两段的折线与横轴平行,且与横的距离最远,说明这两时间段速度最大,且保持匀速行驶,所对应的速度是30千米/时;(3)在8~10分这段时间内汽车停下,可能是加油、与熟人说话、或其他事情。
知识点四:复式折线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和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基本结构大体上是一样的,都是由图形名称和图形组成。
不同的是单式折线统计图中只有一条折线,表示一组数据,而复式折线统计图中有两条折线,表示两组数据,复式折线统计图中还增加了图例。
复式折线统计图便于进行两个统计项目的相关数量的比较。
(这里注意要加图例)例题:如图是一张甲、乙两车的行程图,仔细阅读后解答下列问题。
五年级数学下《折线统计图》知识点总结归纳
![五年级数学下《折线统计图》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6a7b3b63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2c.png)
五年级数学下《折线统计图》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折线统计图的概念
折线统计图是一种用线段的升降来表示指标的连续变化的统计图。
与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不同,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够表示数量的多少,还能够清晰地反映数据的变化趋势和规律。
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1.表示数据随时间或其他因素的变化情况。
2.便于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和规律。
3.制作较为简单,易于理解。
三、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1.确定数据:确定需要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数据。
2.确定坐标轴:根据数据确定横轴和纵轴,通常横轴表示时间或类别,纵轴表示
数值。
3.绘制线段:根据数据在坐标系中绘制线段,注意线段的连接点要准确,线段的
斜率要适当。
4.标注数据:在线段上标注相应的数据,包括点、线、数字等。
5.添加标题和说明:在图上添加标题和必要的说明,以便更好地理解图形所表达
的含义。
四、折线统计图的应用
1.表示某一事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2.比较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的变化情况。
3.分析数据的规律和趋势。
4.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五、折线统计图的读图方法
1.观察折线的升降变化,了解数据的变化趋势和规律。
2.注意折线的起点和终点,了解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3.结合图例和文字说明,了解各折线所代表的含义和数据单位。
4.根据折线统计图所表达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推断或预测。
各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各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fc688a9902d276a200292e76.png)
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1、扇形统计图 特点: 用一个圆的面积来表示总数; 用扇形面积的大小来表示占总数的百分比. 作用: 可以清楚地表示各个部分和总体的关系.
2、条形统计图
特点: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 用直线的长短来表示数量的多少. 作用: 用于表示各个数量的多少,对比鲜明.
3、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说课稿
![折线统计图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22d19fb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1f.png)
折线统计图说课稿引言折线统计图是一种常见的数据可视化工具,可以直观地呈现数据随时间变化的趋势。
在本篇说课稿中,我将介绍折线统计图的基本概念、使用方法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一、折线统计图的定义和特点折线统计图是一种使用折线连接数据点的图表,通常用于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横轴表示时间或有序的离散变量,纵轴表示数值。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包括: 1. 可以显示数据的趋势和波动情况; 2. 适用于连续的数据,尤其是时间序列数据; 3. 可以同时显示多个数据系列,方便对比分析; 4. 可以通过添加标记点和标签来突出关键数据。
二、折线统计图的构成要素折线统计图由以下几个要素组成: 1. 标题:简洁明了地描述图表主题;2. 横轴和纵轴:用于表示数据的变量;3. 折线:连接数据点的线段,用于表示数据的趋势;4. 标记点和标签:突出关键的数据点; 5. 图例:用于解释不同颜色或标记的线段所代表的数据系列。
三、折线统计图的使用方法使用折线统计图可以进行以下几个步骤: 1. 收集数据:获取需要呈现的数据,可以是实际观测值或模拟数据; 2. 绘制坐标轴:确定横轴和纵轴的刻度范围,并绘制坐标轴; 3. 绘制折线:根据数据点的数值,绘制连接折线; 4. 添加标记点和标签:标记关键的数据点,并添加相应的标签; 5. 添加图例:解释不同颜色或标记的线段所代表的数据系列; 6. 添加标题和注释:为图表添加标题,以及必要的解释和注释。
四、折线统计图的实际应用案例折线统计图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以下是一个真实的应用案例:分析公司销售趋势假设一个公司想要分析最近两个季度的销售趋势。
他们收集了每个月的销售额数据,希望通过折线统计图来呈现数据。
首先,他们将销售额数据整理成一个数据表格,每一行代表一个月份,每一列代表一个数据系列(例如,不同产品的销售额)。
然后,他们使用数据表格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横轴表示月份,纵轴表示销售额。
他们使用不同的颜色或标记表示不同的产品。
2.折线统计图-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专题讲义
![2.折线统计图-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专题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a4ce1372da38376bae1fae68.png)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专题讲义-2.折线统计图【知识点归纳】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够反映物体的变化趋势情况。
作图时要注意描点、写数据、连线。
【典例讲解】例1.乌鸦到处找水喝,它看到一个装有水的瓶子,但水位较低,且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沉思了一会儿后,聪明的乌鸦衔来一个个小石子放入瓶中,水位上升后,乌鸦喝到了水.在这个故事中,从乌鸦看到瓶子的那刻开始计时,下面统计图中,()最能反映时间和瓶中水面高度的关系.A.B.C.D.【分析】由于原来水位较低,乌鸦喝不着水,沉思了一会儿才想出办法,说明在乌鸦沉思这段时间水位没有变化,乌鸦衔来一个个小石子放入瓶中,水位将会上升,乌鸦喝到了水后,水位应不低于原来的水位,据此解答.【解答】解:因为乌鸦沉思这段时间水位没有变化,所以首先排除C;因为乌鸦衔来一个个小石子放入瓶中,水位将会上升,所以排除A;因为乌鸦喝水后水位不低于原来的水位,所以排除B;因此,只有D能反映时间后瓶中水面高度的关系.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首先看清横轴和纵轴表示的量,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排除法求解.例2.李叔叔9:00驾车从甲地出发,15:00到达乙地.下面是汽车行驶情况的路程图.(1)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是220km.(2)李叔叔上午行了3小时,下午行了1小时,中间休息了2小时.(3)李叔叔休息前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50km.【分析】(1)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是220千米.(2)李叔叔上午行了3小时,下午行了1小时,中间休息了2小时.(3)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据此列式解答.【解答】解:(1)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是220千米.(2)李叔叔上午行了3小时,下午行了1小时,中间信息了2小时.(3)150÷3=50(千米/时)答:李叔叔休息前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行驶50千米.故答案为:220;3、1、2;50.【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例3.任意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都可以合成一个复式折线统计图.×(判断对错)【分析】折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用线段把各点顺次连接起来;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项目的具体数量,又能清楚地反映事物变化的情况;易于显示数据的变化的规律和趋势;由此依次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任何一幅复式折线统计图都能分成多幅单式折线统计图,但是任意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不一定合成一个复式折线统计图,所以本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明确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例4.如图是某便利店两种品牌的纯牛奶1﹣6月销售情况统计表.月份123456销量甲202535405055乙151820161210请制成复式折线统计图,并回答问题:(1)你了解到哪些信息?(2)如果你是便利店经理,下月你准备怎样进货?为什么?【分析】首先根据数据描出各点,再顺次连接即可.(1)了解到甲品牌的销售量越来越多,乙品牌的销售量越来越少.(2)如果是便利店经理,下月准备多进一些甲品牌的纯牛奶,因为甲品牌的销售量越来越多.【解答】解:画图如下,(1)了解到甲品牌的销售量越来越多,乙品牌的销售量越来越少.(2)如果是便利店经理,下月准备多进一些甲品牌的纯牛奶,因为甲品牌的销售量越来越多.【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统计图表的填补,以及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要熟练掌握.例5.平行四边形的底一定,它的面积和高如下表所示.(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中描出表示平行四边形面积和相对应高的点,并把这些点按顺序连起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cm21015202530平行四边形的高/cm23456(2)你能求出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多少厘米吗?(3)当平行四边形的高是1cm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分析】(1)根据统计表的中的数据,在图中描出表示平行四边形面积和相对应高的点,并把这些点按顺序连起来.完成统计图.(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ah,那么a=S÷h,据此解答.(3)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ah,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解答】解:(1)作图如下:(2)10÷2=5(厘米)答:平行四边形的底是5厘米.(3)5×1=5(平方厘米)答: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5平方厘米.【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同步测试】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如图是张璐某一周内每天30秒跳绳成绩.如图中能表示张璐这一周内每天30秒跳绳平均成绩的虚线是()A.①B.②C.③D.④2.甲和乙在一次赛跑中,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为()①甲比乙先出发②甲比乙先到终点③甲速是乙速的2倍④甲、乙所行路程一样多A.1B.2C.3D.43.如图是小明每天上学走的路程统计图,那么他从家到学校需要走()千米.A.5B.2.5C.104.淘气家的热水器中有60L水,晚上,爸爸先洗了10min澡,用了一半的水.5min后,淘气也去洗澡,他洗了15min,把热水器中的水刚好用完了.下面能描述热水器中水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的是()A.B.C.D.5.学校教学楼有四层.六(1)班的同学第一节课到三楼上数学课,第二节课到二楼上美术课,第三节课到四楼上音乐课,第四节课回到三楼上语文课,中午到一楼食堂吃饭.下面哪一幅图比较准确地描述了这一过程?()A.B.C.6.如图所示的统计图表示斑马和长颈鹿的奔跑情况,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长颈鹿20分钟跑了16千米B.长颈鹿比斑马跑得快C.斑马跑12千米用了10分钟7.星期天王叔叔和李叔叔两家自驾车去游玩.两辆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行至十字路口时,王叔叔的车刚刚驶过,红灯亮起,李叔叔只能停下.绿灯亮起时,李叔叔继续前行追赶王叔叔,结果李叔叔比王叔叔提前到达目的地与上述文字描述相吻合的图是()A.B.C.8.小军从家出发到书店买书,走到一半发现忘了带钱,于是他回家取钱,然后再去书店,选购好书后回家,下图()能比较准确的表示小军离家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A.B.C.D.9.如图是吴先生国庆节开车从深圳回老家F市的过程.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F市距离深圳640kmB.9:00﹣10:00车速最快C.14:00﹣15:00行驶了60kmD.开车4小时后体息了20分钟10.如图表示游隼和雨燕飞行的情况.从图象上看,()飞行的速度慢.A.游隼B.雨燕C.无法确定二.填空题(共8小题)11.下面是红星服装店和绿光服装店2018年下半年皮衣的月销售量情况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填一填.(1)这是一幅统计图.(2)从上图中看出,月是销售皮衣的淡季.(3)11月绿光服装店的销售量比红星服装店多件.12.某车站甲、乙两车从A地开往B地行驶路程统计图.(1)甲车平均每小时行千米,乙车平均每小时行千米.(2)11:00时候,车更接近B地.13.从下面统计图中可知,星期的利润最少,星期六的利润大约是万元.14.如图是两架飞机模型在一次飞行中飞行时间和高度的记录.(1)甲飞机飞行了秒,乙飞机飞行了秒,从第秒到第秒,甲飞机飞行的高度没有变.(2)从图上看,起飞后第10秒甲飞机的高度是米,第秒两架飞机处于同一高度.15.依依和妈妈从家出发一起步行去离家600m的遗爱湖公园,用时15分钟.依依沿遗爱湖边跑步5分钟后就步行回家,还是用了15分钟.妈妈在遗爱湖公园散步15分钟后乘公共汽车回家,用时5分钟.下面两幅图中,图描述依依离家的时间和离家距离的关系,图是描述妈妈的.16.图中的这条线段表示一辆小轿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1)这辆汽车的速度是;(2)点B表示,汽车3.5小时行驶了千米.(3)点(9,810)这条直线上(填“在”或“不在”)17.如图是六年级两个班同学8~12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数统计图六(1)班8~12月平均每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有人.18.文文把去年5月12日阳光小区室外的气温变化情况制成了下面的统计图.(1)文文每隔小时测量一次气温.(2)时气温最高,时气温最低.(3)时到时气温升得最快,时到时气温降得最快.三.判断题(共5小题)19.如图图是小林同学放学骑车回家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小林前3分钟与后3分钟骑车的平均速度和所走的距离相同..(判断对错)20.医生要记录一位发烧病人体温变化情况,选择折线统计图表示最合适..(判断对错)21.折线统计图便于直观了解数据的大小及不同数据的差异.(判断对错)22.折线统计图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也可以表示数量的增减情况..(判断对错)23.在折线统计图中,折线越陡,变化越大..(判断对错)四.应用题(共8小题)24.如图,电车从A站经过B站到达C站,然后返回.去时在B站停车,而返回时不停车.已知去时的车速为48千米/小时,则返回时的车速是多少千米/小时?25.如图是一辆货车从A城经B城再到C城送货,最后从C城原路返回A城的“路程﹣时间”关系图象,请看图回答和计算:(1)这辆货车全程共停留了小时.(2)请计算货车从C城启程返回A城,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3)A﹣B、B﹣C、C﹣A,这三段路程中,汽车在段行驶时的平均速度最快.(停留时间除外)(请写出思考过程)26.如图是某地区上半年各月份的最高气温统计图.(1)月份的最高气温最高,是℃;月份的最高气温最低是℃.(2)月份的最高气温比上月份的最高气温增加的最多.(3)从统计图可以看出,这个地区上半年最高气温的变化呈什么趋势?27.下面是某粮店2017年月平均收人情况统计图.(1)几月份的收入最少,是多少万元?几月份的收人最多,是多少万元?(2)上半年和下半年的收入相比,哪个多?多多少?28.下面是某市一中和二中篮球队的五场比赛得分情况统计图.(1)两个学校的篮球队第二场比赛时成绩相差多少分?(2)哪场比赛两个学校的篮球队成绩相差最大?29.平阳小学2014﹣2018年购买图书情况统计图如图所示,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1)年购买图书最多.(2)从2014年到2018年购买图书的数量是逐年增多的吗?(填“是”或“不是”)(3)购买图书的总体趋势是.(填“增加”或“减少”)30.六年级(1)班从学校出发,乘大巴车去农场进行实践活动,之后返回学校(大巴车行驶速度不变),如图反映的是大巴车行驶路程与时间之间的关系.请同学们观察图象,进行数据分析,求大巴车离开学校多少小时时,大巴车与农场相距10km.31.(1)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A城和B城的气温变化趋势(填“相同”或“相反”).(2)“A城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6~8月为夏季,气候炎热”.根据这条信息可以看出,统计图中折线表示的是A城的气温变化情况,折线表示的是B城的气温变化情况.(3)A城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月份是月,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月份是月.(4)B城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月份的平均气温是℃,这时A城的月平均气温是℃.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分析】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可知:一组数的平均数应该比这组数中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所以①和④不对.张璐跳绳的个数大部分在②的上面,所以②的值应该偏低.由此解答即可.【解答】解:由图可知,④比张璐所跳个数都多,所以不对;①比张璐所跳个数都少,所以也不对;张璐所跳个数大部分在②的上方,所以②的值偏小一下,②错.所以应该选C.答:图中能表示张璐这一周内每天30秒跳绳平均成绩的虚线是③.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应用,关键运用平均数的意义做题.2.【分析】根据图示可知,甲乙是同时出发的,所以①错;因为甲到达终点用时t1,乙到达终点用时2t1,(由题意知t1≠0),所以甲比乙先到终点,乙用时是甲的2倍,所以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所以②、③对;有图示可知,甲乙所行路程一样多,所以④对.由此判断.【解答】解:根据图示可知,甲乙是同时出发的,所以①错;因为甲到达终点用时t1,乙到达终点用时2t1,(由题意知t1≠0),所以甲比乙先到终点,乙用时是甲的2倍,所以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所以②、③对;有图示可知,甲乙所行路程一样多,所以④对.答:正确的结论有3个.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复式折线统计图,关键根据统计图找对解决问题的条件,解决问题.3.【分析】观察图可知,小明离的路程越来越多,走到5千米的地方路程不再增加,也就是到了学校,然后在学校里面待了一段时间,然后回家,离家的距离越来越少,由此求解.【解答】解:观察图可知,小明离的路程越来越多,走到5千米的地方路程不再增加,也就是到了学校所以他从家到学校需要走5千米.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理解图中折线表示的含义,得出结论.4.【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将热水器中的水量看作单位“1”,爸爸用了水量的(60×)剩下的水是淘气用去的,爸爸和淘气共用去了(10+15)分钟,另为中间停止了5分钟,所以图中的时间应该是(10+5+15)分钟,列式解答再对照上图进行选择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热水器内剩余水量为:60×=30(升)时间为:10+5+15=30(分钟)答:爸爸洗完澡水箱内的水量是30升,爸爸淘气都洗完澡所用的时间是30分钟.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小军洗完澡后水箱内的水量与小军、爸爸都洗完澡所共有的时间.5.【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六(1)班的同学第一节课到三楼,第二节课到二楼,第三节课到四楼,第四节课到三楼,可根据六(1)班的同学先后到达的楼层进行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然后再进行选择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六(1)班的同学第一节课到三楼,第二节课到二楼,第三节课到四楼,第四节课到三楼,则B比较准确地描述了这一过程.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根据题意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6.【分析】由统计图给出的信息可知,再10分钟的时候斑马跑了12千米,长颈鹿跑了8千米,20分钟的时候斑马跑了24千米,长颈鹿跑了16千米,所以斑马比长颈鹿跑的快.【解答】解:由统计图给出的信息可知:A.长颈鹿20分钟跑了16千米,说法正确.B.长颈鹿比斑马跑得快.说法错误.C.斑马跑12千米用了10分钟.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根据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能够根据图象提出问题并能解决问题的能力.7.【分析】根据题意和各个统计图中的图象,可以判断出哪个统计图中的图象与题目中的文字描述相吻合.【解答】解:A统计图符合题意;B统计图中李叔叔到达终点晚于王叔叔,与题目中果李叔叔比王叔叔提前到达目的地矛盾,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C统计图中刚开始李叔叔比王叔叔行驶的快,与题干中两辆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行至十字路口时,王叔叔的车刚刚驶过,红灯亮起,李叔叔只能停下矛盾,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复式折线统计图,明确题意,可以判断出哪个选项中的图象与题目中的文字吻合是解答本题的关键.8.【分析】分析:离家的距离是随时间是这样变化的:先离家越来远,到了最远距离一半的时候;然后越来越近直到为0;到家拿钱有一段时间,所以有一段时间离家的距离为0;然后再离家越来越远,直到书店;在书店买书还要一段时间,所以离家最远的时候也是一条线段;然后回家直到离家的距离为0.解答:【解答】解:符合小军这段时间离家距离变化的是D.故选:D.【点评】本题需要考虑到在家和在书店都有一段时间离家的距离不会变化.9.【分析】由图可以看出:F市离深圳是640千米.7:00~8:00行驶了75千米,时速75÷1=75千米/时;8:00~9:00行驶了180﹣75=105千米,时速105÷1=105千米/时;9:00~10:00行驶了300﹣180=120千米,时速为120÷1=120千米/时;10:00~11:00行驶了410﹣300=110千米,时速为110÷1=110千米/时;11:00~12:00路程没有变化,时速为0,即休息了1个小时;12:00~13:00行驶了500﹣410=90千米,时速为90÷1=90千米/时;13:00~14:00行驶了580﹣500=80千米,时速为80÷1=80千米/时;14:00~15:00行驶了640﹣580=60千米,时速为60÷1=60千米/时.再通过比较即可确定哪个时段速度最快;开车4小时后休息的时间.【解答】解:如图各时间段行驶的路程、速度计算如下:7:00~8:00行驶了75千米,时速75÷1=75千米/时;8:00~9:00行驶了180﹣75=105千米,时速105÷1=105千米/时;9:00~10:00行驶了300﹣180=120千米,时速为120÷1=120千米/时;10:00~11:00行驶了410﹣300=110千米,时速为110÷1=110千米/时;11:00~12:00路程没有变化,时速为0,即休息了1个小时;12:00~13:00行驶了500﹣410=90千米,时速为90÷1=90千米/时;13:00~14:00行驶了580﹣500=80千米,时速为80÷1=80千米/时;14:00~15:00行驶了640﹣580=60千米,时速为60÷1=60千米/时.F市距离深圳640km,先项A正确9:00﹣10:00车速最快,选项B正确14:00﹣15:00行驶了60km,选项C正确开车4小时后体息了1小时,选项D不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是考查如何从拆线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10.【分析】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分别求出游隼和雨燕平均每分钟飞行的速度,然后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解:60÷30=2(米/分)45÷30=1.5(米/分)2米>1.5米答:雨燕飞行的速度慢.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二.填空题(共8小题)11.【分析】(1)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这是一幅复式折线统计图;(2)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从上图中看出,9月是销售皮衣的淡季;(3)从折线统计图可知,11月绿光服装店的销售量40件,红星服装店的销售量是25件,再根据减法的意义解答即可.【解答】解:(1)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这是一幅复式折线统计图;(2)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从上图中看出,9月是销售皮衣的淡季;(3)11月绿光服装店的销售量40件,红星服装店的销售量是25件,40﹣25=15(件)答:11月绿光服装店的销售量比红星服装店多15件.故答案为:复式折线,9,15.【点评】本题考查对折线统计图的掌握,以及根据统计图获取信息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虚线和实线分别表示不同的服装店,不要弄混.12.【分析】(1)甲车5小时行驶了240千米,用“路程÷时间﹣速度”即可求出它的速度;乙车4小时行驶了240千米,用“路程÷时间﹣速度”即可求出它的速度;(2)观察统计图可以发现:11:00时候,乙车更接近B地.【解答】解:(1)240÷5=48(千米)240÷4=60(千米)答:甲车平均每小时行48千米,乙车平均每小时行60千米.(2)观察统计图可以发现:11:00时候,乙车更接近B地.故答案为:48,60;乙.【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并且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然后再进行计算、解答即可.13.【分析】根据图可知,星期一的点最低,所以利润最少,星期六的利润大约是10万元.【解答】解:星期一的利润最少,星期六的利润大约是10万元.故答案为:一,1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然后再根据所得到的信息进行解决问题.14.【分析】(1)首先要明确,实线表示甲飞机的飞行记录,虚线表示乙飞机的飞行记录,由折线统计图可知,甲飞机飞行了35秒,乙飞机飞行了40秒;从15秒到20秒,甲飞机飞行的高度没有变;(2)由统计图可知,横轴表示飞行时间,纵轴表示飞行高度;观察可知,起飞后第10秒甲飞机的高度是20米;起飞后第15秒,两折线相交,说明此时两架飞机的高度相同,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与分析可得:(1)甲飞机飞行了35秒,乙飞机飞行了40秒,从第15秒到第20秒,甲飞机飞行的高度没有变.(2)从图上看,起飞后第10秒甲飞机的高度是20米,第15秒两架飞机处于同一高度.故答案为:35,40,15,20;20,15.【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观察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并能依据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15.【分析】根据运动的路程与时间判断折线的走势,注意几个时间段:去时都用时15分钟,依依沿遗爱湖边跑步5分钟后就步行回家,还是用了15分钟,由此看出图B描述的是依依离家的时间和离家距离的关系;妈妈在遗爱湖公园散步15分钟后乘公共汽车回家,用时5分钟,可以看出图A描述妈妈的行程,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得:依依沿遗爱湖边跑步5分钟,所以图B描述的是依依的行程;因为妈妈在遗爱湖公园散步15分钟,返回用的时间是5分钟,图A描述了妈妈的行程答:所以图B描述的是依依的行程,图A描述了妈妈的行程答.故答案为:B,A.【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二人去时用的时间,在公园游玩的时间,返回的时间判断出折线的走势.16.【分析】(1)根据统计图可知,这辆汽车是匀速行驶的,行驶的速度为每小时80千米.(2)点B表示汽车行驶5小时行驶了400千米,汽车3.5小时行驶的路程可根据公式,路程=速度×时间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3)因为点(9,810)表示9小时行驶路程810千米,810÷9=90(千米),求出速度与这辆汽车的速度比较即可得到答案,本车速度是80千米/小时,所以点(9,810)不在这条直线上,【解答】解:(1)这辆汽车每小时行驶的速度是80千米/小时.(2)点B表示汽车行驶5小时行驶了400千米行驶的路程为:80×3.5=280(千米),(3)810÷9=90(千米)本车速度是80千米/小时,所以点(9,810)不在这条直线上.故答案为:80千米/小时,汽车行驶5小时行驶了400千米,280,不在.【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观察统计表并从统计表中获取信息,然后再根据所得到的信息进行计算即可.17.【分析】首先把六(1)班8~12月每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数相加,求出六(1)班8~12月一共有多少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然后用它除以5,即可求出六(1)班8~12月平均每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有多少人即可.【解答】解:(8+10+12+15+20)÷5=65÷5=13(人)答:六(1)班8~12月平均每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有13人.故答案为:1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应用,以及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要熟练掌握.18.【分析】(1)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文文每隔2小时测量一次气温.(2)13时气温最高,19时气温最低.(3)9时到11时气温升得最快,17时到19时气温降得最快.据此解答.【解答】解:(1)文文每隔2小时测量一次气温.(2)13时气温最高,19时气温最低.(3)9时到11时气温升得最快,17时到19时气温降得最快.故答案为:2;13、19;9、11,17、19.【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三.判断题(共5小题)19.【分析】由图意可知,小林放学时后3分钟走的路程大于前3分钟走的路程,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小林放学时后3分钟走的路程大于前3分钟走的路程,所以本题错误.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看懂函数图象,根据图意进行分析.20.【分析】条形统计图能让人清楚地看出每一组数据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但能反映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看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解答】解: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可得,医生要记录一位发烧病人体温变化情况,选择折线统计图表示最合适.所以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折线统计图的优点.21.【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解答】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折线统计图便于直观了解数据的大小及不同数据的差异,所以本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22.【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可知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也可以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趋势.因此,折线统计图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也可以表示数量的增减情况.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和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并且能够根据它的特点和作用,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23.【分析】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由此解答即可.。
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https://img.taocdn.com/s3/m/07604952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e4.png)
折线统计图的种类与用途
种类
根据数据的特点和需要,折线统计图可以分为简单折线图、分组折线图、堆叠折 线图、面积折线图等。
用途
折线统计图通常用于表示和比较连续数据的变化趋势,分析时间序列数据的长期 趋势、季节性变化等特点,以及探索类别变量上的关联关系等。
02
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数据准备
收集数据
从可靠来源获取需要的数据,确保数据具有代表性。
整理数据
对数据进行清洗、排序和分组,以备绘制图表。
选用合适的软件
Microsoft Excel
01
适合制作简单折线图,操作方便,易于学习。
Origin
02
适合科学数据分析,支持多种图形绘制。
GraphPad Prism
03
专为生物统计学设计,绘制出的折线图专业美观。
输入数据
打开软件
打开所选软件,并选择创建新图表。
导入数据
将数据导入到软件中,通常是将数据复制并粘贴到指定区域。
调整格式
根据需要对数据进行格式调整,如设置数据标签、颜色等。
生成图表
选择折线图
在软件中选择折线图模板,并调整图表 的参数和样式。
添加标题和图例
为图表添加标题和图例,以明确表示图 表的主题和数据。
调整布局
根据需要调整图表的布局和元素,使其 更加美观易读。
医学领域
疾病发病率分析
医生可以通过折线图观察某种疾病的发病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以便制定出 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方案。
药物疗效对比
在临床试验中,可以使用折线图来比较不同药物治疗效果的差异,为医生提 供参考。
气候领域
气温变化趋势
通过绘制气温折线图,气象学家可以研究全球气温变化的趋势,以评估气候变化 的影响。
《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https://img.taocdn.com/s3/m/ab21c977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10.png)
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晰地显示出数据的变化趋势和规律,特别是对于具有时间 关联性的数据更为适用。
折线统计图的作用
01
02
03
显示数据变化趋势
折线统计图能够清晰地展 示数据的趋势和走向,帮 助人们了解数据的长期变 化规律。
对比不同数据
通过将不同数据点连接成 线,可以直观地对比不同 数据之间的差异和相似性 。
案例三:销售数据的比较分析
• 总结词:折线统计图可以用于比较不同产品或不同销售渠道的销售数据,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产品的销售 情况和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 详细描述:在企业经营中,销售数据的比较分析对于制定营销策略和优化产品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将不 同产品或不同销售渠道的销售数据以折线统计图的形式展示,可以清晰地比较它们之间的销售情况和趋势 。例如,通过比较不同产品的销售额数据,可以看出哪些产品销售情况较好,哪些产品销售情况较差,从 而帮助企业更好地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和优化产品。同时,折线统计图还可以用于比较不同时间段内的销 售数据,了解产品销售的季节性和趋势性变化情况。这些变化情况对于企业制定长期营销策略和预测未来 的销售趋势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折线统计图》
2023-11-05
目录
• 折线统计图概述 • 折线统计图的制作 • 折线统计图的应用场景 • 折线统计图的解读与分析 • 折线统计图的优化与改进建议 • 折线统计图案例研究
01
折线统计图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折线统计图是一种用线段连接各数据点的图表形式,通常用于显示时间序列 数据。
设置图表元素
添加标题、轴标签、图例等必要的图表元 素。
格式化图表元素
调整图表布局
根据需要调整图表的布局,使 其看起来清晰易读。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a7b75046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ea.png)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易于显示数据变化趋势以及变化幅度,可以直观地反映这种变化以及各组之间的差别。
折线统计图更加直观,弯弯曲曲的线条,能很清楚的看到每个数值之间的变化和振幅。
一般来说,折线统计图多用于降水量这些数值的统计。
比如说一年12个月,每个月的降水量都不一样,就可以用折线统计图来统计。
折线统计图统计非常直观,12个月的降水情况,哪个月最多,哪个月最少一眼就能看出来。
折线统计图一般采用直角坐标系,横坐标用来表示事物的组别或自变量x,纵坐标常用来表示事物出现的次数或因变量y。
套在降水量的折线统计图中,x表示月份,y则表示降雨量。
当然了,除此之外,在销量这方面也可以用折线图来统计。
关于折线统计图的绘制,其实也非常的简单。
一方面,横坐标基本都是固定的,所以只需要将纵坐标标出来,然后再将它们连起来,就可以绘制出一张折线统计图了。
关于折线统计下,一般来说小学考的还是非常多的,也比较简单,还是希望各位小伙伴都能掌握。
绘制折线统计图教学后的认识与反思
![绘制折线统计图教学后的认识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5d2517831126edb6e1a1021.png)
绘制折线统计图教学后的认识与反思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增减变化。
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够清楚的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折线统计图分单式或复式。
复式的折线统计图有图例,用不同颜色或形状的线条区别开来。
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是:(1)整理数据。
(2)画出纵轴和横轴,用一个长度单位表示一定的数量。
(3)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再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4)写出统计图的名称和制图时间[日期],并标出图例。
教学反思:统计问题是最常见的生活问题,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知识是新课改的目标。
如何真正让数学贴近学生生活,让数学理论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数学与学生生活触觉、碰撞和交融,如何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情感教育是我这节课主要研究的内容。
1、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出发,使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
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过程,这是我的第一想法。
因此,我不管在课前的谈话引入还是新授时的引导学生走进观测气温这个生活情境中,以及巩固运用时所选择的三个题目,都是有目的而选取的与生活紧密联系的题,从而培养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看懂折线统计图,会根据折线统计图上的数据去分析、预测事件的发展,并且使学生体会到折线统计图的优势和作用。
让学生在现实、有趣、富挑战性的情境中学习折线统计图,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近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同在,有效地调动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深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理解和掌握。
体现“数学从生活中来,并服务与生活”的课标理念。
2. 注重共性和学生个性的发展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注重学生整体的发挥,而对于每个学生独特的思考和做法,我又不急于给予评价孰优孰劣,而是留给学生自己思考、判断、比较的思维空间。
常见的统计图有长条图四方直方图圆形图曲线图和散点图
![常见的统计图有长条图四方直方图圆形图曲线图和散点图](https://img.taocdn.com/s3/m/aa8dfc55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f7.png)
常见的统计图有长条图四方直方图圆形图曲线图和散点图常用的统计图有哪几种?1.扇形统计图特点:用一个圆的面积来表示总数用圆内扇形的大小来表示占总数的百分比作用: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个部分与总体的关系 2.条形统计图特点: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用直条的长短来表示数量的多少作用:用于表示各个数量的多少对比鲜明 3.折线统计图特点: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用折线得上升或下降表示数量的多少和增减变化情况作用:即可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又可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趋势统计图有名多少种类?统计图的种类:常见统计图的有线状图、直条图、饼状图和散点图。
1、线状图是以坐标系中曲线的形状、斜率变化,位置高低等来表现统计资料。
线状图可以形象、直观地显示出事物的变化发展趋势。
研究对象中不同的各组可以用不同颜色或线型的线条表示。
2、直条图是在直角坐标系中,用相同宽度长条的不同长短来表示数量资料的多少,还可在同一张图表中用不同颜色或阴影的条形表示研究对象中不同的各组,能直观地进行数量多少的对比。
如果用柱形代替条形就得到柱形图,其原理与直条图相同。
统计数量刻度比例要合适,并在适当位置作必要说明,如图例、单位等。
3、饼状图是以圆形代表研究对象的整体,用以圆心为共同顶点的各个不同扇形显示各组成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要注明各扇形所代表的项目的名称(可用图例表示)及其所占百分比。
4、散点图是在坐标系中点出各个分析数据的相关位置,直观地显示出一组数据的分布情况。
有哪几种形式统计图?统计图的类型(1)条图:又称直条图,表示独立指标在不同阶段的情况,有两维或多维,图例位于右上方。
(2)百分条图和圆图:描述百分比(构成比)的大小,用颜色或各种图形将不同比例表达出来。
(3)线图:用线条的升降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主要用于计量资料,描述两个变量间关系。
(4)半对数线图:纵轴用对数尺度,描述一组连续性资料的变化速度及趋势。
(5)直方图:描述计量资料的频数分布。
折线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ppt
![折线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ppt](https://img.taocdn.com/s3/m/157140ef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65.png)
标题与图例设置
标题设计
为图表添加标题,概括图表展示的内容和目的。
图例设计
添加图例,说明各个数据系列的含义和代表的类别。
04
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数据准备
收集相关数据
为了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您需要准 备两组或更多组的数据。这些数据可 以来自于任何您需要分析的领域,例 如金融、销售、人口统计等。
可用于展示和分析各种产品的销售数据、市场份 额等。
03
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数据准备
收集数据
从数据库、报表或其他资料中收集需要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数据。
数据清洗
处理缺失值、异常值和重复数据,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数据转换
对数据进行必要的转换,以便更好地表达和展示。
图表选择与布局
选择图表类型
根据数据特点和展示需求,选择适合的折线统计图类型。
适用于分析时间序列数据的周期性变化和趋势,例如:分析销售额的年增长率和 趋势。
对比数据的展示
比较不同类别或不同地区之间的数据,例如 :比较不同产品线的销售额、比较不同城市 的空气质量等。
可以清晰地展示各数据点之间的差异和相似 性,帮助用户发现数据中的模式和趋势。
数据趋势的展示
描述数据随时间或其他变量的变化 情况,例如:某产品在一个月内的 销售趋势、某病人在一年内的血压 变化等。
用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 如气温、汇率、价格等。
用于观察和预测趋势,以及 找出数据中的异常值。
用于比较不同时间序列数据 的变化趋势。
02
复式折线统计图概述
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概念
复式折线统计图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折线图组合在一 起,用于比较和分析多个数据系列的趋势和变化。
认识折线统计图:什么是折线统计图?如何绘制?
![认识折线统计图:什么是折线统计图?如何绘制?](https://img.taocdn.com/s3/m/70dae377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fd.png)
**折线统计图的认识与绘制****一、什么是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又称线形图,是一种以折线的升降来表示统计数据变动趋势的图形。
它主要用于表示数据随时间或其他因素而变化的趋势,通过连续的折线展示数据的起伏和波动。
在折线统计图中,数据点用线段连接起来,形成一条或多条折线,每条折线代表一组数据的变化趋势。
折线统计图具有以下特点:1. **直观性**:通过折线的升降,可以直观地看到数据的变化趋势,方便观察者快速了解数据走势。
2. **连续性**:折线统计图能够展示数据的连续变化,而不是孤立的数据点,这使得折线图在展示时间序列数据时尤为适用。
3. **对比性**:当多条折线出现在同一个图表中时,可以方便地进行数据间的对比,观察不同数据集之间的变化差异。
4. **趋势分析**:通过对折线图的观察和分析,可以预测未来数据可能的走向和趋势。
**二、如何绘制折线统计图**绘制折线统计图的基本步骤如下:1. **收集数据**:首先需要收集需要展示的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来自调查研究、实验测量、历史记录等各种来源。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于绘制准确的折线统计图至关重要。
2. **确定变量**:确定图表的横轴和纵轴代表的变量。
横轴通常表示时间或其他连续变量,纵轴表示需要展示的数据值。
3. **选择比例尺**:为横轴和纵轴选择合适的比例尺,这取决于数据的范围和需要展示的细节。
确保比例尺能够清晰地展示数据的变化和趋势。
4. **绘制坐标轴和网格**:在图纸或绘图软件上绘制坐标轴和网格。
横轴表示时间或其他连续变量,纵轴表示数据值。
根据需要可以绘制刻度线和刻度标签。
5. **绘制折线**:按照数据顺序,在坐标轴上标出各个数据点的位置。
然后用线段将相邻的数据点连接起来,形成一条或多条折线。
确保线条整洁、流畅。
6. **标注数据点和特殊值**:在折线上标注关键的数据点或特殊值,这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数据变化和趋势。
同时可以在图表旁边添加注释或说明,对图表中的数据或趋势进行解释和分析。
认识折线统计图
![认识折线统计图](https://img.taocdn.com/s3/m/5aee40e8aeaad1f346933f46.png)
相同点:都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 定的数
量(如例1中一个单位长度表示1万人 )
折线统计图
1.你发现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答:(各点)不仅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 能够以折线的起伏,清楚的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 情况。
2.中小学生参观科技展的人数有什么变化?你 有什么感想?
答:中小学生参观科技展的人数(从1998 年—2003年)呈逐年递增趋势。
认识折线统计n
特点:
容易看出数据的变 化趋势,还能根据 图示预测未知的数 据。
折线统计图
比较: 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比较: 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不同点:
条形统计图是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 , 折线统计图是用描点连线的方法表示数量的多 少及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的。
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
心电图
股票分析图
小结 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不仅能清楚地表示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 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 示出数量的多少 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 习你学到了什么?
折线统计图(各点)不仅可 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能够 清楚的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 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仅能够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画法: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数量,根据数量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结起来。
在教学中,我一方面注意突出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另一方面还启发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观察单式折线统计图,说一说你在生活中见过的折线统计图,并播放生活中的统计图,从图中得到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结合有关的单式折线统计图,谈体会、说感受、提建议。
让学生在分析和交流中,进一步加深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认识,逐步提高识图和用图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