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显微镜观察(一)
(整理)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池塘水
![(整理)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池塘水](https://img.taocdn.com/s3/m/1f1239e7f524ccbff121844e.png)
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池塘水实验目的:练习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
- 31 -
实验二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目的:认识植物细胞的结构;练习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
- 32 -
实验三观察根尖的结构实验目的:认识根尖各部分的结构特点。
- 33 -
实验四制作叶的横切面临时装片实验目的:练习徒手切片。
- 34 -
实验五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目的:了解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 35 -
实验六用显微镜观察木质茎的结构实验目的:认识木质茎的结构。
- 36 -
实验七用显微镜观察草质茎的结构实验目的:认识草质茎的结构。
- 37 -
实验八用显微镜观察血的永久涂片实验目的:认识红细胞和白细胞。
- 38 -
实验九观察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实验目的:了解血液在不同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 39 -
实验十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实验目的: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 40 -
实验十一观察长骨的结构实验目的:了解骨膜、骨质和骨髓分布的部位及其结构特点。
实验十二鉴定骨的成分实验目的:了解骨的成分和物理特性。
- 41 -
实验十三解剖鲫鱼实验目的:1.观察鲫鱼的内部器官,了解其主要特点。
- 42 -。
微生物实验实验一显微镜使用及微生物形态观察
![微生物实验实验一显微镜使用及微生物形态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6a312a136137ee06eef91816.png)
160 / 0.17 ↓↓
镜筒长 盖玻片厚度
数值孔径: N.A. = n﹒s i n α/ 2 n — 玻片和物镜之间的折射率。 α— 光线最大射入角。
分辨率(最大可分辨距离)=λ/ N.A.
λ—波长
微生物实验实验一显微镜使用及微 生物形态观察
2. 显微镜的使用 低倍镜的使用
(1)双手取出显微镜置于实验台上,接上电源,打开开 关,调节合适光量。
AB CD 油镜加镜油的原理
“油镜”。
微生物实验实1- 验一空显气微镜2使- 用玻 及微片 3-油镜透镜 4-镜油
生物形态观察
(2)转动转换器,将低倍镜移至正下方。调节两目镜镜 筒间的距离。
(3)将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夹住,移动观察对象于圆孔 正中。
(4)侧视物镜,转动粗调将载物台上移,至载玻片距物 镜头约5mm时停止。
(5)双眼向目镜里观察,同时旋转粗调节器使载物台缓 慢下移,若标本显出但不清晰,可用细调节器调至清晰。若 粗调旋转太快,超过焦点没有看到标本,则必须重复(4)、 (5)步骤。不能在眼睛观察目镜的同时旋转粗调,以防物镜与 载玻片相碰撞,造成损坏。
(1)压滴法制作标本片 用滴管取活性污泥混合液一小滴,放在
载玻片中央。取一块盖玻片先将一边与混合 液接触,然后慢慢将盖玻片放下使其盖在混 合液上。片内不能有气泡。 (2)观察活性污泥中生物相
先用低倍镜观察活性污泥中菌胶团、原 生动物、后生动物。画出所观察到的生物形 态图。标明名称、放大倍数和微生物的大小。
二. 实验器材 1. 光学显微镜 2. 示范片:颤藻、曲霉、青霉、酵母菌、 放线菌。
微生物实验实验一显微镜使用及微 生物形态观察
三. 实验内容 (一)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1. 构造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的观察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的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64da7c1b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89.png)
contents
目录
• 实验目的 • 实验原理 • 实验步骤 • 实验结果 • 实验总结
01 实验目的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掌握显微镜的基本操作
包括调整焦距、照明调节、移动载玻片等。
了解显微镜的保养和清洁
定期清洁显微镜,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熟悉不同倍率下的观察效果
04
原生动物属于真核生物,根据形态和运动方式可分为鞭毛虫、变形虫、 纤毛虫等。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意义
分解有机物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起到分解有机物的作用,将动 植物残体和排泄物等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 ,如二氧化碳和水,为其他生物提供营养。
促进植物生长
一些微生物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如根瘤 菌能够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为植物提供氮 素营养;菌根真菌能够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关系 ,为植物提供磷素营养等。
03 实验步骤
显微镜的准备
01
02
03
清洁显微镜
使用柔软的湿布擦拭显微 镜的表面,确保显微镜干 净无尘。
检查显微镜部件
确保显微镜的目镜、物镜、 载物台等部件完好无损, 没有损坏或松动。
调整光源
打开显微镜的光源,确保 光源亮度适中,没有闪烁。
样本的制备
选择样本
选择要观察的微生物样本,如细菌、藻类、原生 动物等。
详细地观察。
观察和记录微生物形态
观察记录
在观察过程中,注意记录不同微生物的形态特征,并 绘制简单的显微镜图像或使用相机拍摄记录。
分析结果
根据观察记录,分析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 并得出实验结论。
整理器材
实验结束后,清洁并整理好显微镜和相关器材,以便 下次使用。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 1.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教科版(含解析)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 1.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教科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220f8a06f1aff00bed51ea8.png)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1.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一、选择题1.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观察蜗牛爬行用到的工具分别是( )。
A. 显微镜、放大镜B. 放大镜、放大镜C. 显微镜、显微镜D. 放大镜、显微镜2.下面四幅图是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的基本过程,正确的顺序是( )。
A. ①③④②B. ②④①③C. ②③①④D. ③④②①3.使用显微镜时的正确步骤是( )。
①调节准焦螺旋和光线,看清标本.②把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
③将显微镜向着光摆在平坦的桌面上。
④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
⑤调节反光镜,能从目镜内看到一个亮的光圈。
A. ③⑤②①④B. ③②⑤④①C. ③②④⑤①D. ③⑤④①②4.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 )。
A. 相同B. 相反C. 无关5.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的人是()。
A. 罗伯特•胡克B. 列文虎克C. 贝克兰6.如果老师要求你用显微镜观察洋葱的细胞,你应该取( )做成玻片。
A. 洋葱叶B. 洋葱根C. 洋葱表皮D. 任意部位7.看图回答问题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洋葱表皮细胞中的小黑点是( )。
A. 细胞核B. 细胞膜C. 液泡D. 细胞质8.()的发明使人们能够观察到非常小的物体及像生物细胞那样的精细结构。
A.放大镜B.望远镜C.显微镜二、填空题9.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对观察材料有特殊的要求,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必须制成________,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10.分别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仔细观察洋葱表皮,用________观察时看到的细节更多,看得更清楚。
11.请在下图中填出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
12.下面是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的实验过程,请选择恰当的实验材料填空。
盖玻片镊子小刀滴管碘酒吸水纸清水载玻片第一步:先用________把洋葱切开。
第二步:在一块干净的载玻片的中央用________滴一滴________。
第三步:用刀片在洋葱内表皮划一个“#”字,用________轻轻撕取中间表皮。
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池塘水
![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池塘水](https://img.taocdn.com/s3/m/2a96a4170b4e767f5acfced8.png)
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池塘水实验目的:练习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
- 31 -
实验二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目的:认识植物细胞的结构;练习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
- 32 -
实验三观察根尖的结构实验目的:认识根尖各部分的结构特点。
- 33 -
实验四制作叶的横切面临时装片实验目的:练习徒手切片。
- 34 -
实验五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目的:了解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 35 -
实验目的:认识木质茎的结构。
- 36 -
实验目的:认识草质茎的结构。
- 37 -
实验八用显微镜观察血的永久涂片实验目的:认识红细胞和白细胞。
- 38 -
实验九观察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实验目的:了解血液在不同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 39 -
实验十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实验目的: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 40 -
实验十一观察长骨的结构实验目的:了解骨膜、骨质和骨髓分布的部位及其结构特点。
实验十二鉴定骨的成分实验目的:了解骨的成分和物理特性。
- 41 -
实验十三解剖鲫鱼实验目的:1.观察鲫鱼的内部器官,了解其主要特点。
- 42 -。
五年级科学下册用显微镜观察的记录方法(一)
![五年级科学下册用显微镜观察的记录方法(一)](https://img.taocdn.com/s3/m/63fe0101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46.png)
五年级科学下册用显微镜观察的记录方法(一)五年级科学下册用显微镜观察的记录介绍在科学学习中,显微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
通过显微镜,学生可以更好地观察微小的生命体和物质。
在五年级科学下册的学习中,我们使用了显微镜进行了观察实验,下面将介绍一些观察过程中的方法。
准备工作在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要保证显微镜的镜片干净,如果有灰尘或污迹,可以用棉签或纸巾轻轻擦拭。
•其次,需要将待观察的物品放在载玻片上,并倒上一滴透明的液体,如水或显微镜盐水。
•最后,要调节显微镜的焦距和光源亮度,以获得清晰的观测图像。
观察方法经过准备工作后,我们可以开始进行观察了。
直接观察•直接观察是最简单的观察方法,直接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的镜片上,并调节焦距和亮度,即可直接观察到待观察物品的形状和颜色。
•这种方法适用于像纤维、纸屑、细胞等较大的物品。
获得大视野图像•使用低倍物镜,调节焦距和亮度,可以获得大视野的图像,可以观察到更多的物品细节和形态。
•这种方法适用于观察像草叶、昆虫翅膀等较大的物品。
拍照观察•如果需要观察更细微的细节,可以使用数码显微摄影机,通过摄像头连接到电脑上,即可进行拍照并观察。
•这种方法适用于观察像细胞核、微生物等微小的物品。
注意事项在观察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小心放置载玻片,避免碰撞和破损。
•调整焦距时,不要用力过猛,避免损坏显微镜的调节机构。
•用完显微镜后,要将其盖好,避免尘埃和细菌的侵入。
通过这些观察方法和注意事项,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显微镜观察微观世界,丰富我们的科学知识。
实验记录在五年级科学下册的学习中,我们通过显微镜进行了多项实验,并进行了详细记录。
以下是部分实验记录:观察植物细胞•准备工作:将鲜嫩的洋葱片切成薄片,放到载玻片上,滴上透明液体。
•观察方法:使用高倍物镜,调节焦距和光源亮度,观察洋葱片中的植物细胞。
•观察结果:我们看到植物细胞中有细胞壁、细胞膜、叶绿体等组成部分,并通过细胞的形态差异,区分了不同类型的细胞。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形态观察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形态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f2cdf3a9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34.png)
03
实验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本次实验时间安排较为紧张,导致部分同学在规定时间内未能完成实验。
建议合理安排实验时间,确保同学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
对未来实验的展望与计划
拓展观察对象
了解细菌的基本形态
学习识别不同种类的细菌,了解其基 本形态特征,如球形、杆形、螺旋形 等。
通过观察不同细菌的形态,理解其在 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应用价值。
学习细菌的观察与识别
掌握细菌的染色和观察方法, 了解常用的染色技术和原理。
学习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菌的形 态、大小、排列等特征,提高 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04
革兰氏阳性菌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革兰氏阳性 菌呈圆形或椭圆形的外观,细
胞壁厚,表面光滑。
革兰氏阴性菌
革兰氏阴性菌呈杆状或球状, 细胞壁薄,表面粗糙。
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呈杆状,两端钝圆, 无芽孢和鞭毛。
葡萄球菌
葡萄球菌呈葡萄串状排列,无 芽孢和鞭毛。
细菌形态特征的描述与分类
根据革兰氏染色结果,可以将细 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
性菌两类。
根据细菌的形状、大小、排列方 式等特征,可以初步判断细菌的
种类。
不同种类的细菌具有不同的形态 特征,如球菌、杆菌、螺旋菌等。
实验结论的总结与归纳
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细菌的形态特 征,可以初步判断细菌的种类。
革兰氏染色是区分革兰氏阳性菌 和革兰氏阴性菌的重要方法。
了解不同种类细菌的形态特征对 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在实验过程中,我与同学们相互协作, 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增强了团队合作 意识。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https://img.taocdn.com/s3/m/1e3046b9dd3383c4bb4cd26f.png)
物镜
载物台 通光孔
光线
载物台
白亮的视野
反光镜
3.观察:放—压—降—看—升—调
把印有“e” 字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使要观察的物像正 对通光孔,玻片两端用压片夹压住。然后从侧面看着物镜,转 动_______________ 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直至物镜接近玻片为 左 眼在目镜中观察, 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用_______ 粗准焦螺旋 ,使镜筒缓缓上升,直至看清物 反向转动_________________ 像为止。
5.某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发现视 野中总有污物存在,移动玻片时污物不 动;换上高倍物镜,污物仍存在,那么 污物在( D ) A、玻片上 B、物镜上
C、反光镜上 D、目镜上
6.如何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目镜倍数 X 物镜倍数
7.什么是低倍镜,什么是高倍镜,如何使用?
先用低倍物镜后用高倍物镜
8.放大的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细胞越(
认识显微镜
一台显微镜由哪几部分组成?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镜臂 通光孔
目镜
镜筒 转换器 物镜 载物台 遮光器
压片夹
镜柱
反光镜
镜座
1
目镜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镜臂
11
9
10
2
镜筒
3
4 5 6 7 8
转换器
物镜 载物台 遮光器 反光镜 镜座
通光孔 压片夹 镜柱
13
12
14
显微镜的使用
1.取镜、安放
取镜:右手握住镜臂,左手平托镜座,保持镜体直立。(特 别要禁止单手提着显微镜走,防止目镜从镜筒中滑脱)。 安放:放置桌边时动作要轻。一般应在身体的前方,略偏左, 镜筒向前,镜臂向后,距桌边7~10 ㎝处,以便观察和防止掉 落。安放目镜。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https://img.taocdn.com/s3/m/6b30fb15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d9.png)
显微镜下洋葱的结构
பைடு நூலகம்
显微镜下洋葱的结构
典型的植物细胞
细胞质 液泡
细胞核 叶绿体
细胞壁 细胞膜
练习
一、填空。 1、在一块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清水 )。 2、用刀片在洋葱内表面轻轻划一个( # )字,用 ( 镊子 )取下洋葱表皮。 3、将撕下的洋葱表皮放在(载玻片的)清水中,注意 要平展开。 4、再把( 盖玻片 )倾斜地盖到洋葱表皮上,注意 不要在玻片间产生( 气泡 )。 5、最后用(滴管 )取几滴(碘酒 ),用(吸水纸) 吸走多余的染液,洋葱玻片标本制作完毕。
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能够观察到非常小的 物体以及物体的精细结构。
听说过细胞吗,关于细胞我们知道些什么?
我们也用显微镜来观察生命体,看看能否 观察到细胞。
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有一个非 常了不起的发现,他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 察一块软木薄片的结构,发现它们看上去像 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就把它命名为细胞。
成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材料和工具
制作一个玻片标本
1.在一个干净的玻璃载片中间滴一滴清水 2.用镊子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
意标本要平展开,不能折叠。 3.用盖玻片(或另一个玻璃载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
放盖玻片时,先放一端,再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 不要有气泡。 4.从标本的边缘滴一滴稀释的碘酒,并把玻片微微倾斜, 再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
练习
判断
1、把整个洋葱放到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它的 精细结构。(× )
2、如目镜、物镜分别标着“10X、16X”;那么图像 将被放大160倍(√ ) 3、第一台显微镜的制造者列文虎克最早发现了细胞。 ( ×) 4、载玻片移动的方向与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 的方向是一致的(× ) 5、通过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可以增加目镜中标本 的亮度。( √ )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https://img.taocdn.com/s3/m/569428b1ec3a87c24028c4cb.png)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 观察前的准备 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 有一定的要求。物体必须 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显 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 构。
• 材料和工具
实验所需材料:洋葱、小刀、清水、滴管、碘酒、 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镊子
制作一个玻片标本 一、洋葱表皮标本的制作过程。
切洋葱取表皮
1、在一块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放在一边待用。 滴水 2、用刀片在洋葱内表面轻轻划一个“#”字,用镊子取下洋葱表皮;
调焦和物镜升降的关系:
(升) 1.轻轻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物镜会升还是降? 幅度大小怎样? (大) (升) 2.轻轻向后转动细准焦螺旋,物镜会怎样升降? 幅度大小怎样? (小)
你会计算吗?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怎么计算的? 目镜的倍数乘以物镜的倍数。如:目镜10倍 物镜10倍,这个显微镜就能放大100倍。
安放 对光 上片 调焦 观察
(七)慢慢移动载玻片,
整个标本全看遍。
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步骤
1. 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向着 光摆放在平坦的桌面上; (安放) 2. 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 3. 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 亮的光圈; (对光) 4. 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离载物台大 约2~3厘米。将想观察的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 住,要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上片) 5. 调节准焦螺旋,降低镜筒,使低倍物镜恰好在标本的 上面; 6. 从目镜往下看,调整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地抬升到 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调整光线使你能尽可能地看清标 本;(调焦) 7. 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注意移动的 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正好相反(观察)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优质教学课件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优质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de9cf3c33d4b14e8424684a.png)
研讨
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方法
(1)擦拭载玻片、盖玻片。 (2)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3)在洋葱内表皮用小刀划出一个约一平方厘米的“#”号(使用小刀
时注意安全),用镊子撕取洋葱内表皮薄膜。 (4)将内表皮置于载玻片的清水中,并让它展平。 (5)从一侧开始慢慢盖上盖玻片,不能留有气泡。 (6)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稀碘液。 (7)用纸巾在另一侧吸取多余的水分,这样重复几次,使洋葱表皮细
(2)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3)在洋葱内表皮用小刀划出一个约一平方厘米的
“#”号(使用小刀时注意安全),用镊子撕取洋葱内 表皮薄膜。 (4)将内表皮置于载玻片的清水中,并让它展平。 (5)从一侧开始慢慢盖上盖玻片,不能留有气泡。 (6)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稀碘液。 (7)用纸巾在另一侧吸取多余的水分,这样重复几 次,使洋葱表皮细胞均匀染色。
胞均匀染色。
研讨
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方法
(1)擦拭载玻片、盖玻片。 (2)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
水。 (3)在洋葱内表皮用小刀划出
一个约一平方厘米的“#”号 (使用小刀时注意安全),用 镊子撕取洋葱内表皮薄膜。 (4)将内表皮置于载玻片的清 水中,并让它展平。 (5)从一侧开始慢慢盖上盖玻 片,不能留有气泡。 (6)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稀 碘液。 (7)用纸巾在另一侧吸取多余 的水分,这样重复几次,使洋 葱表皮细胞均匀染色。
小结
我们的任务(一)
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
用眼观睛察观洋察葱洋表葱皮表皮, 并
画一画。
用 并放 画大 一观镜 画察在前观 。显的察微准洋镜备制下葱作观表察洋皮物葱体,表有一皮定玻的要片求标。本物体方法
展示我必们须制观成察玻洋片标葱本表,皮才的 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 成果 的精细结构。 (1)擦拭载玻片、盖玻片。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1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1](https://img.taocdn.com/s3/m/8cab2ee1700abb68a982fbc2.png)
载物台
1.用以放置需要观察的标本。 2.中央有一通光孔。 3. 其上有两片弹簧夹,用以 夹持标本,称为 压片夹。
反光镜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打开理想学堂中的学案, 观看《显微镜使用方法》。
2.建议时间3分钟。
制作洋葱表皮装片
1.使用pad观看《洋葱表皮装 片的制作方法》。 2.建议时间2分钟。
1665年,英国的博物学家罗伯特-胡可自制了一 台复杂的复式显微镜,于是他开始用显微镜观 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细胞(cell)
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 物体基本的功能单位。
学习任务
1.认真阅读学习卡片, 明确任务。 2.建议时间3分钟。
目镜
物镜
调节旋钮
使镜筒上下移动。 粗准焦螺旋找到物象; 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变得清晰。
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
肉眼看洋葱表皮
放大镜下
细胞构造
温馨提示:
• 调节好反光镜后,不要移动显微镜。 • 装片要正对通光孔的旋。 转动
观察任务要求
•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内表皮装片。 • 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像后,使用pad拍 摄下来。 • 实验结束后请整理实验用品。 • 建议时间10分钟。
显微镜下
我们的发现:
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永久装片
![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永久装片](https://img.taocdn.com/s3/m/12662f18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12.png)
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永久装片(一)实验操作技能1.安放显微镜取镜: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1分后)安放:放在靠左手边,离桌边7cm左右(1分)2.显微镜对光遮光器:选用合适的光圈(光线好用小光圈,光线不好用大光圈)(1)物镜、目镜的采用:采用低倍镜观测,旋转转换器,无法用手扳动物镜(1)反光镜对光:光线不好用平面镜,光线不好用凹面镜。
镜面对着光源(1)3.观察永久装片装片置放:将要观测的目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不好(1)使用低倍镜,下降镜筒:镜筒用粗准焦螺旋下降至物镜与装片相离2cm左右(1)调焦:用左眼观察,同时慢转粗准焦螺旋,直至看到目标后转用低准焦螺旋(1)4.讲出装片的明显特征(1)血细胞涂片:红细胞较多,没有细胞核。
(若看到白细胞,要说明白细胞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叶片结构:叶片属植物的营养器官。
叶肉属于基本非政府,看见一层表皮细胞排序整齐密切,表皮属维护非政府,看见小的叶脉,叶脉属劝导非政府。
(二)实验常规和实验习惯(1)显微镜伸缩:将压片缠转往后方,拿走装片,将物镜转离通光孔,上升镜筒至最高,将反光镜转至与镜座横向的边线,用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将显微镜放进镜箱。
(挑下物镜与目镜放进镜盒中)实验二:鉴定食物的主要成分(一)实验操作技能1.鉴定馒头的主要成分贴近生活:挑载玻片刮除(用纱布同方向),用镊子挑馒头屑放到载玻片上(1)鉴别:向馒头屑上几滴碘酒(1)解释现象,得出结论:馒头变蓝,说明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1)2.鉴别鸡蛋清的主要成分鸡蛋清等分两份:用两个小烧杯将鸡蛋清等分,一份留用对照(1)鉴别:将其中一份放入热水,用玻棒烘烤(1)解释现象,得出结论:倒入开水的,有沉淀,另一份没有,蛋白质遇热凝固,说明鸡蛋清中有蛋白质。
(1)3.鉴别花生、菜油的主要成分鉴定花生种子的成分:取白纸,用手指压花生种子,直至留下斑点(1)与食用油对比:在同张白纸上,滴一滴菜油,做比较(1)表述现象,得出结论:花生种子遗留下的斑点与菜油相同,表明花生中所含油(脂肪)(1)(二)实验常规和实验习惯(1)仪器整理排放量整齐,桌面保持清洁实验三: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一)实验操作技能1.提出问题:唾液与淀粉可以发生反应吗?(1)2.做出假设:唾液能够与淀粉出现反应(1)试管编号:在两支试管上编号,做对比实验(1)等量转化成淀粉拌:各挑2ml的淀粉拌转化成(1)收集唾液:收集2ml的唾液(1)等量重新加入清水和唾液:在两支试管中,分别重新加入2ml的清水和2ml的唾液(1)保温:保温一段时间(10分钟左右)(1)滴加等量碘酒:分别滴1—2滴,振荡(1)4.表述现象,得出结论(1)加唾液的试管中,颜色没有发生变化,加清水的试管中,变蓝,说明加唾液的试管中,淀粉发生了变化。
环境微生物学-环境微生物学-实验一 显微镜使用及微生物观察
![环境微生物学-环境微生物学-实验一 显微镜使用及微生物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e79f504914791711cc7917e8.png)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菌体形态观察一、实验目的1、掌握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原理,学习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方法和保养。
2、观察细菌、放线菌、真核微生物的个体形态及真菌孢子类型,学习生物图的绘制。
3、学习用压滴法制作标本片。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75%二甲苯、吸管、烧杯,香柏油,擦镜纸、吸水纸、浮游生物网示范片: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放线菌、酵母菌、青霉、曲霉、根霉、梨头霉、毛霉。
三、实验原理(一)显微镜的结构和光学原理显微镜分机械装置和光学系统两部分。
1、机械装置(1)镜筒: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接转换器。
镜筒有单筒和双筒两种。
单筒有直立式和后倾斜式(倾角为45o)。
双筒都是倾斜式的,并有屈光度调节装置,以备视力不同者调节使用。
两筒之间可调距离,以适应两眼宽度不同者调节使用。
(2)转换器:转换器装在镜筒的下方,其上有三个孔或四个孔。
不同规格的物镜旋转安装在各孔上,在显微镜不使用时,旋下物镜,用护盖盖住。
(3)载物台:载物台为方形(多数)或圆形的平台,中间有一光孔,孔的两侧各装一个夹片,右端夹片固定,左端夹片可旋转,载物台上还有移动器(其上有刻度标尺,用以标记玻片的位置),可纵向和横向移动,移动器的作用是夹住和移动标本片。
(4)镜臂:镜臂支撑镜筒、载物台、聚光器和调节器。
镜臂有固定式和活动式(可改变倾斜度)两种。
有弧形和折形两种。
移动显微镜时用手握住镜臂进行移动。
(5)镜座:镜座为马蹄形和方形,具有一定的质量,支撑整台显微镜,马蹄形的镜座在其上有一可旋转的反光镜。
(6)调节器:调节器包括粗螺旋调节器和细螺旋调节器。
可调节物镜与所需观察的物体之间的距离。
2、光学系统及其光学原理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为物镜的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1)目镜目镜一般有10×、16×两种,高级的显微镜还有5×和20×。
目镜上标有:N.A.1.25、100×、“OI”、160/0.17、0.16等字样,其中:N.A.1.25为数值孔径,100×为放大倍数,“OI”(即Oil immersion )表示油镜、160表示镜筒长,0.17表示要求盖波片的厚度,0.16为工作距离。
微生物实验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观察
![微生物实验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bb12b003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03.png)
结果分析和报告撰写
分析实验结果
对观察到的微生物形态特征进行详细 记录和分析,确定其分类和鉴别结果 。
撰写实验报告
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撰写实验报告 ,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过程、结果分 析等内容。
05
注意事项
显微镜的保养与维护
01
02
03
04
清洁
每次使用后,应用软布轻轻擦 拭显微镜表面,以防止灰尘和 污垢积累。
放大倍数较高,可观察微生物的超微结构,但操作复杂且成本较 高。
载玻片
• 用于放置显微镜观察的样品,通常为透明无色的玻璃片。
盖玻片
• 用于覆盖样品,防止样品移动或干燥,同时起到一定的放大作用。
细菌或真菌样品
细菌
常见的肠道细菌、病原菌等。
真菌
酵母菌、霉菌等。
染色剂(如美蓝、结晶紫等)
美蓝
用于染色细菌细胞壁,使其易于 观察。
逐渐调高倍数,仔细观察微生物的形态特征,如形状 、大小、颜色、细胞结构等。
记录观察结果,绘制微生物形态图谱,以便后续分析 。
04
结果分析
微生物形态特征的识别
80%
识别微生物的形状
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识别出微 生物的形状,如球形、杆形、螺 旋形等。
100%
识别微生物的大小
通过测量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微生 物,可以得出其大小,通常以微 米(μm)为单位。
结晶紫
常用于染色革兰氏阳性菌,使其 呈现紫色。
03
实验步骤
显微镜的使用
打开显微镜电源,调整光源亮度,确保光源稳 定。
01
打开显微镜的载物台,放置待观察的样本 。
03
02
放置显微镜于平坦的台面上,调整显微镜的 高度和角度,确保观察舒适。
小学科学1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教案)
![小学科学1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6c3128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f6.png)
小学科学1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教案)实验名称:用显微镜观察昆虫的触角结构引言:昆虫是我们周围常见的生物之一,但我们通常只能看到它们的外表。
然而,通过显微镜的观察,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昆虫的微观结构,其中之一就是昆虫的触角。
触角对昆虫十分重要,它们用于感知、定位和与周围环境进行交流。
本实验将带你通过显微镜观察昆虫的触角结构,更好地了解昆虫的微观世界。
实验目的:1.通过观察昆虫的触角结构,了解昆虫感知和交流的机制。
2.培养学生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和记录的能力。
3.鼓励学生对昆虫的科学探究兴趣和好奇心。
实验材料:1.显微镜2.昆虫标本(如蚂蚁、蜜蜂等)3.酒精棉球4.玻片和盖玻片5.显微镜准备液6.鉴定图谱或昆虫解剖图谱实验步骤:1.准备显微镜:将显微镜放在平坦的桌面上,并调节至适合观察的高度。
保持显微镜平稳,并确保目镜和物镜表面清洁。
2.准备昆虫标本:使用酒精棉球轻轻擦拭昆虫标本,以去除表面的灰尘或污垢。
注意避免弄湿标本。
3.制作昆虫标本准备片:将一两滴显微镜准备液滴在玻片上,然后将清洁的昆虫标本放在液滴中。
轻轻放置一个盖玻片在标本上方,并确保盖玻片不会挤压标本。
4.观察昆虫标本:将制作好的昆虫标本准备片放在显微镜物镜下。
首先使用最低放大倍数的物镜进行初步观察和调整焦距。
然后逐渐增加放大倍数,直到你能够清晰地观察到昆虫触角的微观结构。
5.观察并记录:仔细观察昆虫触角的形状、长度、毛鳞等细节。
绘制昆虫触角的示意图并标注重要的结构。
你也可以使用鉴定图谱或昆虫解剖图谱进行比对,以深入了解每个结构的功能。
6.清理和存储:使用纸巾轻轻涂抹玻片周围的显微镜准备液,然后将制作好的昆虫标本准备片小心地存放在干燥、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
清理显微镜的表面,确保它干净整洁。
实验结果:通过显微镜的观察,你将能清晰地看到昆虫触角的微观结构。
触角结构的形状、长度和毛鳞的密度可能因昆虫的种类而异。
触角上的细微纹理和结构有助于昆虫感知外界环境、探测食物和进行交流。
1.5用显微镜观察优秀教案
![1.5用显微镜观察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2e137f0029bd64793e2cdc.png)
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一、教材简析:本课选自(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五课。
在前一课中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了周围常见的物体基础上,指导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有计划地用显微镜进行观察,解答对微小世界的疑问。
学会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玻片标本,并认识显微镜和正确使用显微镜。
认识显微镜的结构,知道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组织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用显微镜观察研究什么样的物体;学会观察、记录洋葱表皮细胞的形态。
二、教学背景:我们的周围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各种各样生物有着自己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但是它们存在着一些共同特征。
其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功能单位。
学生在三年多的科学课学习中,通过大量的观察活动已经认识了许多生物的特征。
本课和下面一课的教学活动将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继续认识生物的特征。
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 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二)过程与方法:1.学习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
2.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用图画记录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
3.对比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看到的洋葱表皮有什么不同。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让学生认识到细致观察、详尽记录是重要的2.发展学生观察生物标本、研究生物标本的兴趣。
3.让学生懂得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人们才能观察到许多自然界的秘密。
教学重难点重点: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难点:正确使用显微镜。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显微镜学具:洋葱、小刀、镊子、清水、稀碘液、滴管、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放大镜、显微镜。
教学过程师:上课生:起立,老师好师:同学们好,请坐一、谈话导入师: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板书课题: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P1 出示软木薄片细胞结构图师: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发现,他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薄片的结构,发现它们看上去像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从而对软木薄片的内部精细结构有了了解,他把看到的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命名为细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盐、白糖、味精的 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 外形的固体,人们把 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 晶体。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一)
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有一个非 常了不起的发现,他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 观察一块软木薄片的结构,发现它们看上 去像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就把它命名 为细胞。
补充知识: 每个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
分别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仔细观察洋 葱表皮,把看到的画在记录单中。比较三 次观察到的图像,说说有什么不同?
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了什么? 描述我们看到的洋葱表皮结构。
我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结构 洋葱表皮由一个个比较规则的多边形组成。
我们观察到的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间 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 交流、展示大家画的洋葱表皮的细胞,我 们还能发现什么?
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显微镜的结构
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步骤
1. 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向着 光摆放在平坦的桌面上; 2. 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 3. 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 亮的光圈; 4. 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离载物台大 约2~3厘米。将想观察的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 住,要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 5. 调节准焦螺旋,降低镜筒,使低倍物镜恰好在标本的 上面; 6. 从目镜往下看,调整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地抬升到 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调整光线使你能尽可能地看清标 本; 7. 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注意移动的 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正好相反。
显微镜下洋葱的结构
显微镜下洋葱的结构
典型的植物细胞
细胞核
细胞质
叶绿体
细胞壁
液泡
细胞膜
练习
一、填空。 1、在一块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清水 )。 2、用刀片在洋葱内表面轻轻划一个( # )字,用 ( 镊子 )取下洋葱表皮。 3、将撕下的洋葱表皮放在(载玻片的 )清水中,注意 要平展开。 4、再把( 盖玻片 )倾斜地盖到洋葱表皮上,注意 不要在玻片间产生( 气泡 )。 5、最后用(滴管 )取几滴( 碘酒 ),用( 吸水纸) 吸走多余的染液,洋葱玻片标本制作完毕。
观察细胞
观察前的准备 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有一定的要求。 物体必须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 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材料和工具
制作一个玻片标本
1.在一个干净的玻璃载片中间滴一滴清水 2.用镊子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 意标本要平展开,不能折叠。 3.用盖玻片(或另一个玻璃载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 放盖玻片时,先放一端,再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 不要有气泡。 4.从标本的边缘滴一滴稀释的碘酒,并把玻片微微倾斜, 再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
练习
判 断
1、把整个洋葱放到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它的 精细结构。( × ) 2、如目镜、物镜分别标着“10X、16X”;那么图像 将被放大160倍( √ ) 3、第一台显微镜的制造者列文虎克最早发现了细胞。 ( ×) 4、载玻片移动的方向与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 的方向是一致的( × ) 5、通过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可以增加目镜中标本 的亮度。( √ ) 6、如果目镜或物镜的镜面比较脏,要用擦镜纸而不能 用手直接擦。 酒 烧杯 裁纸刀 吸水纸 盛放多余的洋葱片 夹取实验材料 吸取少量液体 染色 放置切片标本 吸取多余水分 盛放液体 切割洋葱
连线
练习
镜座 6、一手握住镜臂 ___,另一手托着 ___,将显微镜放在平坦的桌面上; 低倍物镜 7、转动转换器,将__________ 转到镜筒下; 目镜 8、调节载物台下的_____ ___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 反光镜,从 9、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离载物台大约2—3cm。 载物台上 ,用压片夹夹住,要使标 将想观察的标本的载玻片放在_________ 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 镜筒 ,使低倍物镜恰好在载玻片的上面; 10、调节准焦螺旋,降低____ 11、从上镜往下看,调整准焦螺旋,将______ 镜筒 慢慢抬升到标本出 现在视野里为止,调整光线使你能尽可能地看清标本; 12、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注意移动的方向和从 相反 。 目镜里看到的方向正好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