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学原理应用
美学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美学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摘要】美学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美学的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体验,培养他们的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文章分析了美学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具体方式,并指出其对学生的促进作用和未来发展趋势。
美学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意义重大,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提升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文学情感,激发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美学教育必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并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美学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应用实践、意义、价值、必要性、具体方式、文学作品、审美情趣、文学情感体验、创造美的能力、语文素养、促进作用、可持续发展、未来发展趋势1. 引言1.1 美学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意义美学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其在学习中不仅仅是为了应试和取得好成绩,更是为了感受语言之美、情感之美。
通过美学教育的引导和培养,学生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美学教育可以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使他们更加敏感和理解各种文学作品的美感所在。
通过多角度的审美教育,学生可以更好地领悟和体会作品中的艺术价值,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修养。
美学教育还可以促进学生文学情感的体验和表达,让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情感与思想,从而引发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通过情感体验,学生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增强语文学习的情感共鸣和交流。
美学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意义是多方面的,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习效果,增强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1.2 美学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一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情感体验。
美学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让他们能够欣赏和理解文学作品中蕴含的美感,感受其中的情感表达,从而提升他们的情感体验能力。
美学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美学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美学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在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以及美学教育在教学中的价值。
在详细介绍了美学概念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以及美学教育对学生审美情感、审美能力、写作水平和文化视野的培养作用。
结论部分指出美学教育对初中语文教学的积极影响,并提出了加强美学教育应用的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引起人们对美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的重视,倡导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美学教育的实际应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美学教育、初中语文教学、价值、概念、意义、审美情感、审美能力、写作水平、文化视野、影响、建议、应用。
1. 引言1.1 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初中阶段是学生认识和感悟世界的重要时期,语文教育在这个阶段的作用更加凸显。
通过语文教学,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培养一种独特的美学情感和审美能力,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文学作品、艺术作品,感受美的魅力。
语文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学生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是塑造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美学教育的应用,可以更好地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2 美学教育在教学中的价值美学教育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美学概念的介绍和实践应用,学生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语言的美感和魅力,从而增强对语文学科的亲近感,促进学习积极性的提升。
美学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通过对文学作品、诗歌和美术作品等的欣赏和分析,学生可以逐步培养出对美的感知能力和独特的审美眼光,从而提升他们的审美水平和文化素养。
美学教育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通过对语言美的追求和艺术表达形式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文字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的韵律美,从而提高写作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美学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拓展他们的文化视野,为他们的人格塑造和综合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浅谈中学语文课堂美学
浅谈中学语文课堂美学语文课是中学数年来最重要的一门课程之一,是语言文字的基础学科。
在课堂上需要用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来吸引学生,使学生感受到美学的力量并激发他们对语文的兴趣。
下面从交流、艺术和人文三个方面谈谈中学语文课堂的美学。
一、交流美学语文课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语言交流是一种美学的交流。
教师应该寻求与学生的交流,不仅要让学生听懂老师讲的内容,还要让学生参与到讨论中。
学生在与老师的交流中,倾听、思考、表达、沟通,也更加能够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肢体语言、表情、语速、声音、眼神等手段,创造各种教学环境,形成吸引人的语言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游戏、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增强交流和互动,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二、艺术美学语文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课堂中无疑需要运用艺术美学。
教师应该注重课堂的艺术感染力,注重教学过程的艺术化。
在语文课上,教师可以通过唱歌、表演等方式使学生听、说、读、写更加有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请朗读各种文学作品,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美学魅力。
语文教材本身就运用了艺术工具,大量优美的文学作品和通俗易懂的笔记和散文,有助于课堂的艺术化,并使其更加获得学生的喜爱和接受。
三、人文美学语文教学的人文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
语文教学不仅是一种传授语言知识的方式,它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和人性关怀的方式。
在语文课堂上需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教育,让他们了解文化底蕴、人道关怀,并把这些体现到语文学习中去。
在语文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文学表演,小组讨论,签名,留言等形式来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使学生不仅了解到语言知识,也体会到文化底蕴和人道关怀。
综上所述,中学语文课堂的美学应该从交流、艺术和人文三个方面来考虑,培养学生的情感教育,并在语文学习中品味语言美。
这将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美学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美学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一、引言二、美学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1.培养审美情趣美学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感知美,培养他们对美的敏感和热爱。
通过学习文学名著、品读诗歌散文、欣赏音乐舞蹈等形式,学生可以在感性、直观的层面上感受美的魅力,增加对生活的热情和热爱。
2.提高鉴赏能力美学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鉴赏能力,使他们能够主动地、系统地、深入地对美进行感知、发现、理解、把握和欣赏。
通过对文学、音乐、绘画等艺术作品的鉴赏和分析,学生可以逐渐形成独立、理性、客观的鉴赏态度和方法,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3.促进情感体验美学教育可以促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充分发挥,使他们能够在审美活动中体验到丰富、深刻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思维和性格的发展。
4.提升综合素质通过美学教育,学生不仅可以培养审美情趣和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激发思维、启迪智慧,提升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深入挖掘文学名著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美学教育理念,深入挖掘文学名著中的美学内涵。
在对《红楼梦》的教学中,可以分析作品中的意境、意象,指导学生品味作品中的美,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审美魅力,促使学生对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对文学的鉴赏能力。
2.欣赏音乐舞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音乐、舞蹈的欣赏活动,通过欣赏音乐舞蹈作品,培养学生对音乐舞蹈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诗歌教学中,可以通过音乐的欣赏来增强学生对诗歌的审美体验和情感表达。
3.引导学生进行审美活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审美活动,如写美术鉴赏读后感、进行音乐舞蹈作品的感受和表演等。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他们能够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4.提倡文学创作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通过创作体验美的乐趣,提高对美的理解和把握。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的创作,在创作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文学创作的喜悦和享受美的过程。
美学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美学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美学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内容。
美学教育是以美学理论为基础,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如文学、音乐、美术等,促进学生的审美体验、审美情感和审美能
力的提升,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和素养。
本文将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探讨美学
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美学教育的重要载体。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学作品的美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作品的情感内涵,在
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
例如,在教学《呼兰河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作
品中感悟人性的真善美、从文学形式上感受作品的艺术美和文化底蕴。
在语文口语教学中,美学教育同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口语教学中,注重学生语言
的表达能力、语言的流畅度和口语的连贯度。
同时,还要注意审美教育的渗透和提升。
例如,在口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有影响力的演讲、讲故事、口才练习等,从而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美学教育也是不可缺少的。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语言艺术的
感受力和鉴赏能力。
例如,在讲授诗歌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音乐、韵律、
情感和意境,从而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
总之,美学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是十分重要的。
美学教育不仅能够提高
学生的艺术修养、审美素质和文学水平,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和创新精神,为
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美学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美学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引言:美学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培养学生成为有情感、有创造力、有人文素养的人具有重要作用。
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应用美学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已成为教师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两个方面探讨美学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学生的审美情趣是指学生对于美的感受和喜爱的特点。
只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才能让学生真正喜欢语文这门学科,进而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
1. 设计情感教学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美学教育强调通过情感的参与和共鸣,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感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情感的参与中感受美的存在。
在课堂上播放一段动人的音乐或视频,让学生随着音乐的旋律或视频的画面感受美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2. 提供丰富多样的美的素材美的素材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基础。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美的素材,如文学作品、诗歌、绘画、雕塑等,让学生在欣赏这些作品的过程中感受美的存在,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参与美的创造美的创造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美的创造,让学生自己创作文学作品、绘画作品等,通过参与创造的过程,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美的存在,培养审美情趣。
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指学生通过对美的感受和理解,对美进行评价和鉴别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使学生更加理性地进行审美活动,并且能够辨别出美与丑之间的差异。
1. 学习美学理论框架学习美学理论框架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基础。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让学生了解美学的基本原理和评价标准,从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2. 进行美的分析和评价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美的分析和评价。
在学生阅读一篇课文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课文进行美学分析,让学生分析课文中的美的元素,如文学形象的塑造、情感的表达等,并对课文的美进行评价,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学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美学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一、引言美学教育是一种注重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培养的教育方式,通过对美的感知、体验和表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素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美学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探讨美学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二、美学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融合1. 文学作品的审美与欣赏美学教育强调对美的感知和体验,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文学作品便是一种良好的教育资源。
教师可以通过选择经典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文学之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文学作品的欣赏,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和人文素养,使其在欣赏文学作品的也能感受到美的力量和魅力。
2. 语言表达的美学意识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美学教育的理念能够帮助学生在语言表达中注重语言的美感和表现力,从而提高其语言表达的质量和水平。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和作文指导等方式,引导学生注重语言的音韵美和形象美,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的美学意识。
3.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美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能力,这与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作能力是一致的。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创作性的学习活动,如作文、诗歌创作等,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文素养美学教育通过文学作品、诗词歌赋等形式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美的力量和魅力,提高其情感体验和人文素养。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体验,学生可以感受到人文情怀和人文精神,从而提高其人文素养和情感修养。
1. 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美学教育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懂得如何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体验。
教师需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美学知识,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从而更好地引领学生感知美的力量和魅力。
美学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美学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美学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在分析了美学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和必要性。
接着从讨论了美学教育理念在语文课堂中的实践、美学教育与文学欣赏的结合、作文教学中的应用、以及促进学生审美情感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等方面。
结论部分总结了美学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效果,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看到美学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实践价值,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美学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应用实践、意义、必要性、美学教育理念、落地实践、文学欣赏、作文教学、学生审美情感、素质提升、实践效果、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美学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意义美学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意义非常重要。
美学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审美情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使他们更加敏锐地感知和理解文学作品中的美。
美学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修养,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美学教育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语文学科的热爱和探索精神,提高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美学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意义是多方面的,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美学教育的应用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
1.2 美学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美学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美学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让他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文学作品,培养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美学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让他们在写作和表达时更具有感染力和生动性。
美学教育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更富有灵感和创意。
最重要的是,美学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美德修养,使他们成为有情怀、有品位、有修养的人才,为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精神基础。
美学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美学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引言美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是当前学校教育领域的热点之一。
语文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如何结合美学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引导学生感悟美、欣赏美、创造美,是我们教师们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美学教育的概念、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以及美学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美学教育的概念美学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通过艺术、文学、音乐等形式,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感悟和表达能力的一种教育方式。
美学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对美的欣赏和感悟,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用美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用美的情感去体验生活,用美的表达方式去展现自我。
美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语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他们在审美活动中获得美的享受和感受。
二、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转变,初中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也在发生着变化。
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文言文的阅读,忽视了学生对文学艺术的感悟和表达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缺乏对美的欣赏和感受,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较为薄弱。
由于学生课外阅读的减少和电子产品的泛滥,学生的语感和情感体验能力也逐渐减弱,使得他们在面对文学艺术作品时缺乏理解和共鸣。
怎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入美学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成为当前语文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创设美学教育的课堂氛围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通过营造轻松愉快、自由开放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表达空间和情感宣泄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美的欣赏和感悟的兴趣。
我们可以通过在课堂上播放优美的音乐、展示美术作品、朗读优美的诗歌等方式,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和感受,使他们进入一种愉悦、和谐的学习状态,激发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我们还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朗读、创作和表演等活动,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去感悟美、创造美,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体验到美的乐趣和收获。
美学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美学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美学是一种对人类感性和审美感官活动的研究和探讨,其深刻地影响了文化和艺术界,成为了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元素。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美学教育的应用实践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同时也为其培养良好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当前,语文课程改革已经很大程度保护了创造性思维和艺术教育,美学教育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美学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仍存在不足。
比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更注重“理解”、“运用”这些语言技巧等方面的教学,对于美学教育则较为忽视。
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完善美学教育的应用实践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1. 提高语文素养。
艺术创作和文学创作是密切相关的两个领域,而美学教育能够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其更好的理解文学作品,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语文素养。
2. 培养审美情趣。
美学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其对文化艺术的认识和欣赏能力,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美感有一个更加深刻、全面的体验和把握。
3. 增强文化自信。
美学教育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到中国文化的深层内涵,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1. 制定美学教育教学大纲。
在语文教学大纲上增加美学教育的教学内容,并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定,以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操纵和安排。
2. 教学资源的整合。
教师可以借鉴艺术家的作品和文学作品等相关资源,准确地解析、剖析和分析艺术和文学作品,在讲解中融入美学教育的相关元素。
3. 实践性教学。
在美学教育实践中,教师可以深入学生的身边、参与学生的生活,通过实践性教学的方式来进行约束,以博得学生的关注。
4. 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通过课堂演示、PPT展示、交互讨论等多种不同的方式,向学生引导着美学领域的相关知识和理论,让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地体验、理解美和美学教育在教学中的价值。
语文课堂中的美学
语文课堂中的美学语文课,作为学生们学习语言文字的主要场所之一,承载着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使命。
然而,除了学习语言技能和知识,语文课堂中还隐藏着美学的力量。
美学作为一门学科,研究审美经验和美的范畴,对于语文课堂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将探讨语文课堂中的美学,并论述如何通过美学的方式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一、审美体验的培养语文课堂中的美学体验不仅仅体现在教学的内容上,更体现在教学的方式和氛围中。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艺术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美术、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通过诗歌朗诵、散文赏析、书法写作等活动,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提升他们的审美情感。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合理的布置语文课堂环境,打造一个舒适、美观的学习空间。
比如,挂上一幅优美的字画,摆放一些精美的文房四宝,让学生们在美的环境中学习,创造,从而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美学原理的运用在语文课堂中,美学原理的运用可以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师可以运用美学原理来设计教学活动,比如通过情景导入、情感渲染等手法,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和理解文学作品中的美。
1. 呈现情景: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展示图片等方式将学习内容融入一个具体的情境中。
比如,在讲解古诗词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述相关的历史故事或传说,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涵和文化背景。
2. 情感渲染: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运用情感渲染的手法,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比如,在讲解一篇感人的散文时,教师可以适时地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发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涵与意义。
三、文本呈现的美感语文课堂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文本,而文本的呈现方式和美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应该注重文本的排版和设计,以提升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合理的文本排版和设计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堂内容。
美学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美学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美学教育是指通过对美的理论和实践的教育,培养学生对美的认识能力和审美情趣的
教育过程。
美学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
审美能力和情趣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语文教学,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文学作品,感受到
其中的美感,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美学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让学生在接受美
学教育的过程中,提高对语文的认识和理解,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美学教育可以提高学
生的综合素质。
在美学教育中,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去感知美,这样就需要综
合运用各种知识和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 利用美学理论分析文学作品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美学理论的学习,来分析文学作品中的美的元素和美的表现
形式。
可以通过学习色彩理论来分析诗歌中的色彩运用,通过学习音乐美学来分析文学作
品中的韵律美,通过学习绘画美学来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描写等。
通过这种分析,可以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感受其中的美感,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2. 利用美学教育提高写作水平
在写作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美学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比如在教学
写景抒情时,教师可以通过音乐美的学习,让学生学会运用韵律和音调来丰富自己的写作,通过形象美的学习,让学生学会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绘自己的景物,通过结构美的学习,让学生学会用合理的结构来组织自己的文章。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让学生在写作时更好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学原理应用
美 的规 律来 建造 。 ”语文 学 科 自身 就蕴 含 着 审美 属
性 。并 不 是 从 外 部 强 加 给 它 的 。语 文 包 括 语 言 和 文学 两个 系列 ,其 中的语 音 、文 字 、词 汇 、语 法 、
修 辞 、逻 辑 、阅读 、 写作 等 都 有 审 美 可 言 。从 形
地 吸收 知 识 。像 老 师 这 样 建立 美 的形 式 的实 践 过
教学 的质量 ,归根结 底 就是要 提高 学生 接受信 息 的 能力 。学生接 受信 息 的障碍 的原 因来 自教通过 优化其外 因来促 进其知 识 的内化 。
式 上 看 ,它 们 包含 了单 纯 齐 一 律 、节 奏韵 律 、 比 例 、和 谐 、调 和对 比等 形 式 美 的 规 则 :从 内容 上 看 ,它 们 包 含 了 自然 美 、社 会 美 、艺 术美 ;从 给 人 不 同 的审美 感受 看 。它 们包 含 了美 、丑 、崇 高 、
学 生 接受 信 息 的 障碍 的原 因来 自教 育 者 自身 和外 部 两 个 方 面 ,前 者 称 为 内 障碍 ,包 括 思 维 能 力 ,阀 限 ,情 绪 ,情 感 等 生理 机 能 障碍 ,后 者 称
浅谈美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美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第一篇:浅谈美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浅谈美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内容摘要:本文阐述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性,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从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三个方面介绍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
关键词:语文教学美育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即“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首次完整提出,进一步明确了美育在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使美育在教育方针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美育对于人认识世界、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还对其它各种教育活动(尤其是德育、智育)有促进作用。
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必须的。
课堂教学是学校进行美育教学的主要途径。
而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阵地。
语文学科中具有许多强烈的美育因素。
如优美、丑陋、崇高、矮小、喜剧、悲剧、滑稽、荒诞、均衡、对称、典型等。
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不仅在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要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从而提高感受美、理解美、评价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中学美育的实际情况,也决定了语文教学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渠道。
中学美育的主要任务只能由音乐、美术等学科完成,但这些学科课时太少,而语文学科是学生接触最多的科目。
因此在中学进行美育教学,语文学科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美育渗透呢?我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步骤实施: 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由浅入深。
下面我就谈谈对这几方面的看法。
感受美,就是培养学生对于艺术和现实中的美好事物具有敏锐的感受能力。
如何树立学生初步的审美观呢?我们应该紧扣教材,挖掘出各种课型里美的因素,来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在初中的语文教材中蕴含着大量美的范式:有无产阶级光辉思想的美有崇高思想境界的美,有艺术形象的美,有文章结构的美,有语言形式的美,还有题材新颖的美等。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学教育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学教育【摘要】中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美学教育则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首先探讨了美学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重要性,随后详细阐述了美学教育融入中学语文教学的方法、文学作品对美学教育的贡献、美学教育对学生的影响、美学教育的实施策略以及教师在美学教育中的作用。
结合实际案例,论证了美学教育对中学语文教学和学生成长的积极影响。
总结了美学教育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并强调了美学教育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
美学教育与中学语文教学相辅相成,共同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指导。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美学教育、文学作品、学生影响、实施策略、教师作用、重要性、学生成长、综合素质。
1. 引言1.1 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信息爆炸的时代,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良好的语文素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更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学习能力。
语文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保持竞争力。
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生成长道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美学教育的融入,中学语文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成绩,更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1.2 美学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美学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美学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通过对文学、美术、音乐等艺术形式的研究和欣赏,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和追求。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美学教育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背后的美学意义,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情感、形式和意义,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的质量和水平。
美学教育还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使他们更加全面地发展个人潜能,健全人格。
美学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人格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美学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教学实践:引导学生欣赏春天的美 景,感受自然美的同时,理解人文 美的内涵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人文美: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色,表 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雨巷》中的意象美与音乐美
意象美:通过描绘雨巷、 丁香、姑娘等意象,营造
创造美。
课堂外:组织学 生参加各种美学 实践活动,如参 观美术馆、博物 馆、音乐会等, 拓宽学生的审美
视野。
结合学科特点: 将美学教育与语 文学科特点相结 合,引导学生在 阅读、写作、口 语表达等方面提
高审美能力。
教师引导: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要 注重引导,帮助 学生树立正确的 审美观,培养学 生的审美能力。
服饰的美学教育:通过让学生欣赏和理解 《红楼梦》中的服饰美学,提高他们的审 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实践案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通 过讲解《红楼梦》中的服饰美学,引导 学生感受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春》中的自然美与人文美
自然美:描绘春天的景色,如春风、 春雨、春花等
品味
激发学生创造力
美学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美学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美学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美学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美学教育有助于培 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 养。
美学教育可以帮助学生 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情感 和思想,增强学生的情 感体验和思考能力。
展望美学教育在 初中语文教学中 的未来发展
加强美学教育与现代科技的融合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增强美学教育的体验和效果。 结合现代科技发展,更新美学教育内容,使美学教育更加贴近时代和生活。 利用现代科技平台,如网络课程、在线教育等,扩大美学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加强美学教育与现代科技融合的研究,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美学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美学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美学教育是指通过艺术和美学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欣赏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品位的教育方式。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美的需求越来越高,美的教育成为重要的学科之一,它对人类文化、社会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美学教育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首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美学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
文学是美的艺术,通过美学教育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人物塑造,以及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例如,在学习《红楼梦》这部文学名著时,通过美学教育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它的深度内涵和世界观,以及它所要表达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观念。
通过美学教育,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把握作品的精髓,增强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其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美学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美学教育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事物的本质和内涵。
在学习写作时,学生可以运用美学教育的方式,通过感官和智力的交互,让语言更具感染力和艺术性。
例如,在写景时,可以通过美学教育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运用多种感官来描绘身临其境的生动画面,让读者感到身临其境的感觉。
通过美学教育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最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美学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美学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敏感度和理解力,在学习文学名著时,通过美学教育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精神内涵和艺术风格,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同时,美学教育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让他们在面对不同文化的时候更加理性、客观和平和。
美学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美学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美学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力的一种教育方式,而初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
将美学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相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
以下是美学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各种文学作品、诗词歌赋等艺术形式,让学生对音乐、绘画、文学等艺术品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欣赏,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我们可以选取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通过朗读、解读等方式,让学生感受作品中的美感和情感,培养他们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音乐会等文化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艺术的魅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美学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语文教学中也可以通过一些创造性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我们可以给学生出一些写作题目,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力,创作出自己的文章,并且可以通过朗读、赏析等方式展示给全班同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我们还可以开展一些美术创作和音乐创作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想法和创造力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和艺术素养。
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美学教育强调的是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素养,而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语文课堂中,我们可以通过解读名著、历史人物、古诗词等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文化背景和思想内涵,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
我们还可以通过语言运用、表达技巧等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
把美学原理运用在语文教学中
把美学原理运用在语文教学中1语文是美学的最佳体现语文不仅是人文性与科学性的统一,而且我们的语言具有特色美,我们文学具有艺术美。
如果学生有了爱语文之美、追求语文之美的心理,那么语文的学习就成了学生自觉自愿自主学习的事了。
语文是美学的语文,是鲜活的生命;语文也是科学的语文,科学意义上的语言是美化生命、强健生命、表现生命的皮肤和骨骼。
语文是断臂维纳斯的美丽,是美神维纳斯断臂的浮想联翩,留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
范仲淹仅凭一张图、几首诗写出了名扬四海的千古之作,留给我们如身临其境的壮美:“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至于《小石潭记》、《与朱元思书》泉水清澈见底,清流拍打着卵石,则轻重缓急,远近高低,各自发出不同的音,汇成一曲奇妙的交响乐。
我们要在课上深刻领悟语文之美。
2美学与语文相得益彰美的本质和人的本质、生活的本质有着密切的联系。
美的最终根源在于人的自由创造,自由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改造,创造离不开文学的形象思维。
为什么美的事物能引起人们的普遍的喜爱呢?一是因为美的形象中蕴含着人的一种最珍贵的特性——自由创造。
创造中发展、显示了人的智慧、勇敢、灵巧、坚毅等品质。
高尔基说:“照天性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
”二是审美判断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思维能力,并随着环境熏陶和媒介的引导逐渐走向成熟,从而最终形成独立的审美意识。
语文新课标强调: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美之所以使人感到可爱,美的形象中之所以有感染力量,就在于美的形象中蕴含着人的本质,人的最珍贵特性,这就是人的自由创造。
自由创造之所以是人类的最珍贵特性,在于它体现了人类自由自觉的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学原理应用吴屯中学祝树才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人类实践活动形式,包含着人类的智慧、知识和力量。
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参与、共为主体进行创造性劳动,促使自身逐渐趋于文明和完美。
因此,教学活动是人类本质力量的一种显现,也可以产生美。
在教学中,教师运用美学原理处理教材、组织教学.创造出适合学生接受信息的审美氛围,让学生在审美感知中获得美,获得知识,在美的熏陶下发展语文能力。
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归根结底就是要提高学生接受信息的能力。
学生接受信息的障碍的原因来自教育者自身和外部两个方面,即内障碍和外障碍,中学生必须通过优化其外因来促进其知识的内化。
一、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美学原理。
有其客观、主观的基础马克思曾经说过:“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
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语文学科自身就蕴含着审美属性。
并不是从外部强加给它的。
语文包括语言和文学两个系列,其中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逻辑、阅读、写作等都有审美可言。
从形式上看,它们包含了单纯齐一律、节奏韵律、比例、和谐、调和对比等形式美的规则:从内容上看,它们包含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从给人不同的审美感受看。
它们包含了美、丑、崇高、优美、悲剧、喜剧等。
美学所涉及的基本形态、范畴在课文中均有所体现。
即使看起来有很少审美价值的课文,也可进行美学处理,达到“以美启真”,“以美储善”。
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人类实践活动形式,包含着人类的智慧、知识和力量。
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参与、共为主体进行创造性劳动,促使自身逐渐趋于文明和完美。
因此,教学活动是人类本质力量的一种显现.也可以产生美。
教师运用美学原理处理教材、组织教学。
创造出适合学生接受信息的审美氛围,让学生在审美享受中有效地吸收知识。
像老师这样建立美的形式的实践过程,可称为“立美”,而像学生这样认识美之所在或对美的形式的愉悦感受,则可称为“审美”。
实际教学中,立美和审美是交叉的,在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中,教师完成审美任务的同时,在教师的激发和调动下.学生也成为立美主体,让老师在创造美的同时,欣赏自己创造的美。
由此可见,若从审美视野来看语文,“语文”便是美学载体。
其中包含有知识之美,文化之美,包含着各种既在的美学形态的显现,也包含着即时的教学美学形态的表现。
在课堂中,教师运用美学原理营造出美的气氛,让学生在审美感知中获得美,获得知识。
在美的熏陶下发展语文能力。
因此。
美学原理大可以在教学中大展拳脚。
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归根结底就是要提高学生接受信息的能力学生接受信息的障碍的原因来自教育者自身和外部两个方面,前者称为内障碍,包括思维能力,阀限,情绪,情感等生理机能障碍,后者称为外障碍,包括教育者,教育信息,传播方式,接受氛围等因素。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事物性质和发展方向的决定因素.外因能影响内因,外因通过内因发生作用。
在现代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生活环境不断丰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们比较轻松活拨,思想开放,发散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较强,容易接受各种不同的文化,竞争意识显著增强,情感也比较丰富。
但沉重的学习负担和考试压力使他们睡眠不足,体质下降,精力不够充沛,频繁地接触电视传媒,使他们较少参加社会活动和家务劳动,使得他们的间接经验较多,而直接的生活体验缺乏。
面对中学生这些接受信息能力表现出的优势和缺陷,必须通过优化其外因来促进其知识的内化。
以下将具体地分析用美学原理来优化教育信息,教育者.传播方式.接受氛围等因素。
以促进学生有效地接受信息。
(一)对于教育信息因素,它包括内容的价值,可信度,新颖性,难度和组合质量,美学原理在教学中加以运用。
实质是为教学提供新的参照系,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分析课文知识,认识作品。
1.教师可利用美学知识挖掘出课本知识里蕴含的美的因素,激发学生兴趣,深化学生的认识,例如.教师在语法课中可介绍文字起源于图画,汉字是表意的文字,它本身具有构图美,在文字的发展过程中又呈现出科学美和艺术美,如“鸟”字的字形演变分别为鸟(甲骨文),鸟(金文),鸟(小篆),鸟(隶书),鸟(楷书),鸟(草书),鸟(行书),体现了文字按社会的要求发生演变,是符合规律、符合目的的进化,教师在课堂中展现出美的规律,不仅能引起学生兴趣,还可以让学生溯其本源,深刻地掌握知识。
2.中学语文教材荟萃了许多中外古今的文学精品,其中有不少课文内容直接要讨论美学理论问题,要用美学原理解释才深刻,透彻,适合于学生接受。
例如,美学中的“移情说”认为,主体的情感的外射和内移,使对象获得了情感,生命,对象与主体完全同一,结果是对对象的关照也是对对象化的自我的欣赏。
这种外射和内移使主体的情趣与对象的情趣往复交移,对象的情趣随主体的情趣的改变而改变,主体因此会对对象产生更强烈的同情感。
我们可以用来分析拟人手法.也可以用来分析文中的许多文学现象。
许多学生很难理解自居易的《琵琶行》中的江月描写的妙处,用“移情说”解释便可以通晓目明白得多。
文中的“江月”虽是无情之物,但一旦进入艺术家的审美视野,为主体的情感所烛照,就转化为诗人内心世界的对应物.映现和折射人物情感。
诗中“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侵月。
”侵江之月,水冷月凉寒意难挡,写出了挚友伤别的凄凉心志和羁绊人生的冷漠世态。
茫茫江月,迷蒙夜月,又表现了主客双方前程未卜的迷茫和怅然。
江月的形象人的心理形态相应。
“东船西肪悄无声,惟见江心秋月白。
”写出琵琶女的高超琴技,连月亮都为之痴醉,高挂在天际出神。
这感人的乐曲驱走了先前送别的失落和伤感。
作者的心情改变,澄明的心境使刚才的侵江之月一变成为亮丽银白、娟洁可人的皎皎江月。
烘托出了琵琶女的高超琴技。
另外,对具体的课文,还可以同悲剧性和悲剧精神来分析鲁迅的一些小说。
用形式美的规则来分析散文的节奏美等:对于单元性的课文,教师可挖掘记叙文中的艺术文中的艺术美价值,议论文中的形式美价值,说明文中的科学美、形式美价值。
也可以跨单元把内容相关的课文结合起来进行归类讲解,运用自然美或社会美等知识。
使课文分析有新的切人点。
总之,运用美学原理来处理教材,可以透彻的分析课文,展现课文的内容价值,增加信息的可信度,使课文讲授显得新颖生动而又通俗易懂,利于学生接受。
(二)影响学生接受信息的教育者因素。
包括教育者的身份、资历、人格形象、知识容量与业务素质、感召力、与学生的情感关系、责任心、态度与方法等。
学生不管学哪一门课都希望能有个好教师教,在他们心目中的好教师大概可以勾勒为:亲切、热情、幽默、博学。
他们喜欢内在美与外在美相统一的教师,这便是美学中所要求的人物形象美。
1.教师的外在美包括相貌身材、姿态表情、言谈举止、服饰打扮,这四个因素构成了人物的风度。
教师站在讲台上就像站在舞台上一样,成为学生瞩目的焦点。
教师在讲台上展示的风度体现出一定的文化文明.足以成为学生的风范。
对这四个因素总的要求是适度、得体、大方,这样才会显得美。
其中,教师的姿态表情和言行举止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教师主要是通过这些来传达信息,直接影响学生的。
(1)语言美。
俄国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使知识不变成僵死的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个最主要的创造工具。
”尽管多媒体教学已经逐渐进入语文教学中,但语言是重视教师传授的主要工具,也是教师把语文课上出艺术水平的创造工具,因此,教师必须使自己的语言达到审美的高度。
教师的语言要美,最基本的是要达到遣词正确、发音准确、音色朗润,表达流畅精炼。
另外,还应追求鲜明的特色与个性,罗丹就直接指出:“美是性格的表现。
”语文教师的语言美既要显出语文学科的特性.又要符合自己的个性,既要晓畅明白,又要深刻简约。
曾经有学者这样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具有辐射生命能量,且深深感染接收主体求学心境的激情性:具有善于深度开挖教材.给予接受主体灵活滋润和智慧启迪的哲思性:具有善于针对不同对象的不同场合于不同的“接受前情绪”,而灵活调度语气、节奏和音调的多变性;具有善于激发审美想象力、布设诗情画意的愉悦性;具有善于精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并有益于训练学生规范化思考问题的缜密性。
教师的语言若能达到这个要求,便是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了。
美自然会溢于言外。
与此相反的套话、空话、官话都应避免在课堂中使用.以免浪费时间.破坏学生的兴趣和教师本人的形象。
(2)动作表情美。
调查表明,学生喜欢乐观向上。
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师,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讲课要活,不能单靠嘴讲,还要配上表情动作,以对课堂气氛的调动和信息的传达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表情动作是人们彼此理解、互相感染、息息相通的渠道。
在教学中.学生对教师运用表情所输出的信息及反应是有倾向性的,教师的表情信息不断变化,会引起学生情绪可能随之的变化。
因此.教师的任何表情行为的意义都可能与学生主观的情绪体验或态度密切联系,会直接影响学生接受信息的效果。
教师的动作表情美,一般的要求是稳重,适度、从容、落落大方,要与课文内容的表达和情感的传达一致,富于感染性。
不能装腔作势、粗俗油滑,也不能呆若木偶,毫无表情。
教师应该善于利用表情动作美来促进学生的信息接受率。
2.教师内在美。
人的相貌身材实际上是一种形式美,而姿态表情、言谈举止.服饰打扮这些外在的形象美又可以体现出人的某种内在的、更深刻的东西,如理想、品质、聪明、才智等,这便是内在美。
内在美是人物形象美的决定因素,它体现了社会实践的前进要求和先进的社会人生理想。
教育是教人的事业,对教师的精神品质要求是摆在首位的。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教师的人格对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有益于发展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
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
因此社会在呼唤人格健全的人才的同时。
必须会对教师的精神品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具有对人以诚相见、虚心热情、宽宏大量的品质,应该具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应该热爱事业,具有奉献精神。
然而,这些仅仅是对教师职业道德和态度的基本要求,教育的现代化需要心智健全的教师,需要素质过硬的教师.即是要具有言语组合能力、课堂驾驭能力、新知汲取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情感智慧能力、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能力。
一个老师,当他具备了这些能力时,就可以在课堂上轻车驾熟,挥洒自如。
以自己渊博的学识.多样的能力说服学生,让学生钦佩、崇敬,从而模仿,达到知识能力的内化并受到精神的熏陶。
总之,教师的外在美能直接影响学生,教师的内在美更能深刻的影响学生。
因此教师应重视外在美的同时,努力提高自我修养。
扩充知识量、提高业务水平,富有责任心,富有爱心,以增强其内在美,使自我更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