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龙汤临床应用
大青龙汤临床应用
![大青龙汤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496b7d0866fb84ae55c8daf.png)
大青龙汤临床应用出自《伤寒论·太阳病》篇;《金贵要略.痰饮咳嗽病》篇。
由组成麻黄18g,桂枝6g,炙甘草6g,杏仁40枚,生姜9g,大枣10枚,石膏如鸡子大(45-80 g)。
功效:外散风寒,内清郁热;发散风寒,清热散水。
主治:风寒外束,阳热内郁证;邪盛于表,内有郁热溢引证。
用法:石膏打碎先煎,大枣掰开,水煎温服。
用方指征:恶风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烦躁。
苔黄脉浮紧;恶风寒发热,无汗,身体痛或肿,苔黄润,脉弦紧。
传统方义:本方由麻黄汤麻黄倍量,加石膏、生姜、大枣组成。
麻黄汤解表散邪,麻黄倍量使发汗之力峻猛。
生姜大枣调和营卫,石膏内清郁热。
发汗力强也利于消肿除溢饮,麻黄、生姜又具散水之功。
现代新识:①大青龙汤是治疗外感高热的良方。
大青龙汤的疗效与其药物比例密切相关。
麻黄、桂枝、甘草比例为3:2:1或麻黄与石膏比例为1:1.5理想些。
从大青龙汤组成看,其具有麻黄汤和越婢汤的双重作用,既能发散表邪,辛温解表,又可清透里热,辛凉解表。
②现代应用大青龙汤治疗外感高热、流脑、哮喘,加附子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急性肾炎、无汗烦躁、无汗身痒等,均能取得较理想疗效。
新用案例:①急性肾炎:总计治疗43例,症见恶寒发热,咽喉痛痛,尿少浮肿,血压增高,神疲那差。
查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浮数或滑数。
尿常规:蛋白尿++++,血尿++++,或见管型,轻度肾功损害。
处方:麻黄15g、桂枝10g、石膏30g、杏仁6g、蝉蜕15g、地龙15g、白茅根15g、益母草15g、车前草15g、大枣10g、甘草10g。
日1剂,水煎5次服。
2周一疗程。
1疗程治愈17例,2疗程20例,有效4例,无效2例。
用方奥妙:据急性肾炎特点,属“阳水”、“风水”、“溢饮”,治宜宣肺发表,活血利水,故用大青龙汤。
颜面浮肿甚加苏叶,生姜皮;双下肢肿甚加猪苓、茯苓、泽泻、大腹皮;血尿甚倍茅根加茜草、仙鹤草、蒲黄、咽喉肿痛加银华、连翘、牛蒡子;蛋白尿明显重用黄芪加鹿衔草、柿叶、玉米须;皮肤有化脓加赤芍、赤小豆、土茯苓、蒲公英;浮肿减退减麻黄、桂枝、石膏用量合用玉屏风散。
《伤寒论》113方——大青龙汤,典型医案
![《伤寒论》113方——大青龙汤,典型医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aa4bf6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1b.png)
《伤寒论》113方——大青龙汤,典型医案1伤寒——沈南炎医案程某,60岁。
一日忽发寒热无汗,精神疲倦,神志较模糊。
家人屡问所苦,才勉强答以自觉心烦,全身疼痛,难以转侧。
有人认为是少阴证,须急用姜、附子回阳。
家属犹豫不决,请我诊治。
我按他的脉象是浮而微数,摸他的两足胫又很热,遂断为大青龙汤证。
因患者恶寒发热,无汗,脉浮数,大青龙证的症候群已具。
虽然精神疲倦呈嗜睡状态和大青龙汤证的烦躁不得眠有异,但这是老年患病,精神不支的缘故,所以患者外表虽无烦躁现象,但却自觉心烦。
本病容易被认为少阴病的原因,除上述精神疲倦而呈嗜睡,可被误认为少阴证之“但欲寐”外,尚有身体疼痛难以转侧的症状,但脉象浮而不微细,足胫温而不冷,则和少阴病有很大区别。
本证因风寒外来,所以身痛不能转侧,阳热内郁,所以发热而烦,当用大青龙汤双解表里邪热。
但考虑患者年老体虚,发汗太过,可能导致虚脱,因嘱其将药分作3次温服,每2小时服1次,如得汗出,即停服。
服2次,全身微汗出,所有症状完全消失。
附方:生石膏30克,麻黄、桂枝、杏仁、生姜各9克,炙甘草6克,大枣5枚,水煎服。
(沈炎南。
伤寒论医案选评。
广东中医,1963,2:38)《经方临证集要》《聂氏伤寒学》《经方直解》论:全身疼痛,难以转侧,少阴内寒附子汤证与太阳外寒麻黄汤证,俱有之证。
浮为太阳脉,而少阴脉沉细。
心烦者,卫阳不泄而内郁也,所以脉数。
寒热,无汗,脉浮数,身痛,已是表实证。
卫闭心烦,大青龙汤证。
13目赤羞明——张志民医案患者女性,四十八岁。
初诊:一九五五年五月十六日。
患者三日来左眼视物不清,日重一日,请人搀扶来诊。
检视之,角膜周围充血,虹膜变色,光泽消失,瞳孔缩小,房水混浊,少泪水及眼眵。
病眼及前额部疼痛,黄昏时更剧。
羞明。
微有咳嗽,全身笨重,肢倦腰痛,小便短少而色混浊,皮肤干燥,不发热,微恶寒。
舌苔薄白,脉浮数。
问其起病经过,据称:“前一时期,丈夫病重月余,日夜伺候,十日前夫病故,又扶棺返乡,途中淋雨受寒,返沪后三日,目疾作。
大青龙汤治咳嗽医案
![大青龙汤治咳嗽医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070a9b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9e.png)
大青龙汤治咳嗽医案
大青龙汤是中医药中常用的一种治疗咳嗽的方剂,其具有清热
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
以下是一例医案,介绍了大青龙汤治疗咳
嗽的具体情况:
病例,患者,男,45岁,主诉咳嗽已有一周,咳嗽声音低沉,
咳痰较多,痰色黄白,伴有发热,口干咽痛,大便干燥,舌苔黄腻,脉象滑数。
辨证分析,根据患者的主诉和舌脉情况,可以初步判断为热痰
壅肺型咳嗽。
病人咳嗽声音低沉,痰色黄白,伴有发热、口干咽痛
等症状,舌苔黄腻、脉象滑数,均表明有热痰壅肺的证候。
治疗方案,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医生给予患者大青龙汤治疗。
大青龙汤是一味清热化痰的经典方剂,适用于热痰壅肺型咳嗽。
方
剂组成包括黄芩、半夏、生姜、甘草等药物,具有清热化痰、止咳
平喘的作用。
治疗结果,患者按时服用大青龙汤后,咳嗽症状逐渐减轻,咳
痰明显减少,发热、口干咽痛等症状也有所缓解。
经过一周的治疗,
患者咳嗽基本消失,舌苔转为薄白,脉象平和有力。
总结,大青龙汤在治疗热痰壅肺型咳嗽方面具有显著疗效,能够有效清热化痰、止咳平喘,对于伴有发热、口干咽痛等症状的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然而,对于具体的病情还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希望这个医案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大青龙汤的功能主治是什么
![大青龙汤的功能主治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ae79d236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91.png)
大青龙汤的功能主治是什么1. 引言大青龙汤是一种古老的中药方剂,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
它由多种草药组成,经济实惠且安全有效。
本文将介绍大青龙汤的功能主治以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2. 大青龙汤的组成大青龙汤由以下草药组成:•黄芩•黄连•黄柏•栀子•半夏•人参•泽泻•知母•生姜•大枣3. 大青龙汤的功能主治大青龙汤具有多种功能主治,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应用:3.1 清热燥湿•大青龙汤可以清热解毒,对于热病引起的口疮、疮疖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对于热淋涩痛、泄泻、脓血便等具有清热燥湿的功效;•适用于湿热痰饮、黄痰咳嗽等症状。
3.2 解毒消肿•大青龙汤具有明显的解毒作用,对于中毒引起的症状如水肿、红肿、疼痛有一定的缓解效果;•适用于痈肿疔疮、白驳风、火烛疽等疾病。
3.3 清热除湿•大青龙汤对于湿热引起的各种症状有较好的疗效,如湿热黄疸、湿热痢疾等;•对于关节疼痛、湿疹瘙痒等湿热症状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4 消炎止痛•大青龙汤对于炎症引起的疼痛、红肿等症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于齿龈炎、外伤感染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4. 大青龙汤的临床应用大青龙汤在中医临床中广泛应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4.1 皮肤疾病•对于湿疹、痤疮、丹毒等皮肤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可以改善皮肤瘙痒、水肿等症状。
4.2 咽喉疾病•大青龙汤对于咽喉肿痛、扁桃体炎等疾病有一定的疗效,可以减轻疼痛、消肿。
4.3 消化系统疾病•大青龙汤适用于胃肠炎、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可以缓解腹痛、泄泻等症状,促进消化。
4.4 泌尿系统疾病•对于尿道感染、尿频、尿痛等症状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可以改善尿液异常、腰酸背痛等症状。
5. 注意事项•大青龙汤不适用于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体质虚弱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使用大青龙汤时需遵循剂量和疗程的要求,不可过量或过长时间使用。
结论大青龙汤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方剂,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消肿、清热除湿、消炎止痛等功效。
“大青龙汤”的临床运用
![“大青龙汤”的临床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861597de76eeaeaad1f330f0.png)
1方 名 意 思
微 汗 热退 为宜 。
3主 治 病 证
大青龙汤使用至今其 临床应用范 围已颇广泛 , 可涉及 多种病证 ,
但根据临 床所见 , 其主要脉证 是 : 恶风寒 , 发热 , 无汗, 头身 疼痛 , 烦 躁, 苔黄 , 脉浮 紧; 恶寒发热 , 无汗 , 身体疼或肿 , 苔 黄润 , 脉弦 紧。故 而但见风寒外束 , 阳热 内郁 , 或邪盛于表 , 内有郁热 , 溢饮 , 见上脉证
黄 1 0 g 、 桂枝 6 g 、 杏f ■9 甘草 6 g 、 石膏 3 0 g 、 生姜 6 大 枣 l 2枚 , 水 煎服 , 当日上午 1 0时服 , 头汗 , 下午 2时服之 , l h后 , 汗 病 减 , 夜能 安寐 , 次晨各症消失。 4 . 2急性 肾炎 计 治疗 4 3例, 症见恶寒 发热 , 咽喉疼痛 , 尿少浮肿 , 血
本方为一张发汗力量强峻的方剂 , 它 的配伍及煎煮上均有其 独
特的特点。
2 . 1 配伍 特点 本 方组成 药物共七昧 即 : 麻黄 】 8 桂枝 6 炙甘草 6
g 、 杏 1 2 g 、 生姜 9 g 、 大枣 1 2 枚、 石膏 4 0 ~ 8 0 g 。其 中麻黄用以发汗散 寒, 解表利 尿 ; 桂枝用 以解肌祛风 水除饮 ; 伍 以杏f ■ 降气 平喘 , 宣肺 解表 ; 甘 草和中益气 ; 生姜 、 大枣 , 调和营卫 , 滋助汗源 , 使邪 去不伤 正, 因证 中见汗不得 m , 郁 热于里 之烦躁 的症状 , 故 以加辛甘 而寒 的 石膏 , 清透里热 以解其烦 。而本 方全方 奥妙 之所在也正是重 麻 黄
大青龙汤临床运用
![大青龙汤临床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c50ca5ae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60.png)
大青龙汤临床运用大青龙汤出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症并治下篇及《金匮》痰饮咳嗽病脉症并治第十二。
本方是为伤寒、中风、营卫两伤,表实无汗而兼里热烦燥者而设。
太阳中风,风伤于卫,太阳伤寒,寒伤于营,其论已详于上中二篇。
兹以风寒两伤,营卫俱病者,列于下篇,其病机由于风寒并发,邪中于人,则营卫兼病,惟其症均无汗,而烦燥故为实邪,所以立大青龙汤两解法,发其寒邪外闭,风邪内郁,不汗出而烦燥之汗,然必审其脉不微弱无少阴症者,乃可与之。
方药:麻黄、桂枝、杏仁、石膏、甘草、大茶、生姜方义:本方即麻黄汤加石膏、生姜、大枣组成,方用麻黄汤发汗解表,配石膏以除烦热,姜枣以调营卫,合而为方,外解郁闭之风寒,内解郁闭之烦热,此为两解表里之剂。
临床中属于风寒外闭兼内热,烦燥表实之范畴,而变症各异的症候俱投以此方加减治之。
举案如下:杨某某,57,女,成都电信路老四号1979年10月31日,昨日开始头痛、身痛、恶寒、无汗、微呕、眼干、鼻干、胃脘痞、二便正常。
脉浮紧双关微滑大,苔薄白。
辨症:太阳阳明表实症。
治宜:双解太阳阳明表邪。
方药:葛根15g,麻黄10g,桂枝10g,白芍10g,甘草10g,生姜10g,大枣10g,一付。
1979年11月1日,仍头痛,只太阳穴不能着枕,头顶剧痛、身痛、喉痛、口干喜热饮、心烦、恶风寒发热无汗,体温38度,胃脘痞、溲黄,脉浮紧关滑,苔微腻。
辨症:风寒两伤营卫表实兼里热。
治宜:大青龙海双解之方药:麻黄6g,桂枝6g,生石膏30g,杏仁10g,甘草10g,生姜10g,大枣10g,一付1979年11月2日,微汗出,诸症悉愈,惟全身乏力,无需服药,饮食调养。
叶某某,女,40+,成都毛巾床单厂1973年2月14日,症见头痛、项强、腰背骨节疼痛,发热恶寒无汗、口渴、心烦、咳嗽、痰清稀、喉痛、肢凉。
脉浮紧,苔白。
辨症:风寒两伤营卫,表实兼里热。
治宜:营卫双解兼清里热。
方乐:麻黄10g,桂枝10g,杏仁10g,石膏30g,甘草10g,生姜10g,大枣10g,附片15g(先熬),一付。
一日一方——大青龙汤
![一日一方——大青龙汤](https://img.taocdn.com/s3/m/96ff1eab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f4.png)
一日一方——大青龙汤
大青龙汤可以治疗外感风寒表证、兼有发热倾向者,同时也可以治疗肢体浮肿,水肿呈非指凹性的,而且无汗出者。
所以本方具有发汗解表、兼清郁热的作用,还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
01
药方组成
石膏15克,麻黄30克,桂枝10克,杏仁5克,生姜15克,大枣3枚,炙甘草10克。
02
药方主治
1. 太阳病,恶寒,发热,脉浮有力,身疼痛,或不痛、但重,不汗出而烦躁者。
2. 溢饮,四肢水肿。
03
药方功用
发汗解表、清热解烦。
04
药方详解
本方麻黄发汗解表,兼能利水消肿;桂枝温阳化气,生姜温胃散水,皆可助麻黄发汗行水。
麻黄、杏仁宣降肺气,通调水道;石膏清泄溢饮郁热;姜、枣、草益气和中,运化水湿。
全方发汗解表,宣通腠理,开鬼门以发越水气;宣畅肺气,调水道以利湿化饮,故亦治溢饮有表证兼里热者。
05
药方应用
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急性肾炎等证。
文章内容仅供交流学习使用,请谨遵医嘱。
诚挚说明:图文源于网络,版权及初发权仍归作者所有,如有侵
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大青龙汤的组成与功效作用、加减
![大青龙汤的组成与功效作用、加减](https://img.taocdn.com/s3/m/65ee3ceb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a3.png)
大青龙汤的组成与功效作用、加减【组成用量】麻黄10g,杏仁9g,生石膏(先煎)30g,桂枝、甘草各6g,大枣12g,生姜9g。
【服用方法】)水煎服。
方中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辛温发汗,去在表之寒邪;石膏外解肌热,内清里热;姜枣和中护胃。
全方可使外解郁闭之风寒,内泄不宜之烦热,达到表里双解之效果。
主要用于治疗表寒外束,里有郁热之病证。
本方具有发汗退热,抗菌消炎,增强肺的换气功能的作用。
【辨治病证】中医临床运用以发热恶寒,寒热俱重,无汗,烦躁,口渴,苔白或微黄,脉浮紧带数为汤证之要点。
本方适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肾炎、过敏性鼻炎、卡他性中耳炎、老年遗尿、哮喘性肺炎等病。
而必须有痰多稀白、咳喘、胸满,口不渴、苔白滑、脉浮滑者之病人。
【现代运用与主治疾病】1.流行性感冒(外寒里热型)治宜发汗解表,清热除烦。
以本方为主治方。
若咽痛明显者,加牛蒡子、土牛膝各10g。
口渴甚者,加天花粉、芦根各15g。
咳嗽上气,痰吐不利者,去桂枝,加桑白皮12g,苏子、赤茯苓、广陈皮各10g。
2.支气管哮喘发作期(表寒里热型)治宜解表散寒,清肺化痰。
以本方加白前、黄芩、前胡、防风各10g为主治方。
若发热重者,加佛耳草。
口干燥者,加沙参、天花粉。
咳嗽频作者,加枳壳、马兜铃、款冬花。
痰多喘急者,加天竺黄、苏子、葶苈子。
3.肺气肿(肺肾两虚夹表型)治宜温肺补肾,散寒平喘。
以本方为主治方。
若呼多吸少、气喘甚者:加核桃仁、狗脊各10g以纳气平喘。
若口唇指甲呈青紫色者,加鸡血藤20g,红花10g以通经祛瘀。
若合并感染者,加麻黄、杏仁、黄芩各10g,鱼腥草30g。
4.肺源性心脏病(寒痰壅盛型)治宜温肺化痰,散寒解表。
以本方为主治方。
若心律快速,心悸气短明显者,去麻黄、桂枝,加淮山药、白术各15g。
若合并急性呼吸道感染者,加石膏30g,黄芩10g。
若下肢浮肿、腹水者,加二丑、荠菜等。
5.急慢性支气管炎(寒饮伏肺型)治宜温肺化饮。
黄煌经方100首之二十二:大青龙汤
![黄煌经方100首之二十二:大青龙汤](https://img.taocdn.com/s3/m/6b56a128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61.png)
黄煌经方100首之二十二:大青龙汤[组成用法]麻黄10~508、桂枝10~20g、炙甘草5~15g、杏仁10~20g、生姜10~25g、大枣5~15枚、生石膏50~200g。
水煎温服,分三次。
微微透汗即可,不可大汗淋漓。
欲止其汗,以玉屏风散混爽身粉扑之即可。
[方证]1.麻黄汤证见口干、烦躁、热甚、脉浮缓者。
2.咳喘病人口渴欲饮,上冲、烦躁或身疼痛、恶风寒、脉浮紧者。
3.肌肤灼手,鼻燥口干,发热者。
[现代应用]1.发热性感染性疾病。
如上呼吸道感染、化脓性角膜炎、急性传染性结膜炎、鼻窦炎、支气管哮喘、大叶性肺炎、病毒性肺炎、肺脓肿、肺坏疽、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脓疱疮、斑疹伤寒、流行性出血热、败血症、化脓性心包炎、风湿热、猩红热、急性蜂窝组织炎、丹毒等。
2.皮肤科疾病。
如药物性皮炎、过敏性皮炎、汗腺闭塞症、剥脱性皮炎、天疱疮、银屑病、水痘等。
3.其他疾病,如热射病、药物热、风湿性关节炎、急性白血病、肾炎、痔疮、鼻衄、脑外伤、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中风等也经常用到本方。
[经验参考]大青龙汤证中,“烦躁”往往是医家辨别方证的重要线索。
如《伤寒九十论》载许叔微治何保义患伤寒,脉浮涩而紧。
并据其发热、头痛、恶风、无汗,诊为麻黄证,但因其烦躁甚,遂与大青龙汤,三杯汗解。
《医学衷中参西录》载张锡纯治—冬日伤寒证,胸中异常烦躁。
医者不识大青龙汤证,竟投以麻黄汤。
服后分毫无汗,胸中烦躁益甚,自觉屋隘莫能容。
诊其脉洪滑而浮,治以大青龙汤加天花粉八钱。
服后五分钟,周身汗出如洗,病若失。
《伤寒论》第39条说“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暗示本方证与少阴证易混淆,临床应仔细鉴别。
《伤寒沦汇要分析》载”—程姓男子,发热恶寒,无汗,似睡非睡,不欲转侧,神倦懒言,问之再三才勉强答:全身疼痈,人感烦躁。
有人断为少阴证.主用姜、附回阳,家属犹豫不决。
按其脉搏,浮而微数,触其两胫,颇热,我认为属大青龙汤证。
大青龙汤的功效与作用
![大青龙汤的功效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338d2070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02.png)
大青龙汤的功效与作用
大青龙汤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1. 清热解毒:大青龙汤可清除体内热毒,具有降低体温和消除感染的功效。
适用于症状如高热、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
2. 利湿通淋:大青龙汤具有利尿作用,可以促进体内湿气及毒素的排泄。
主要用于尿淋、尿频、尿痛等症状。
3. 消肿止痛:大青龙汤对于炎症引起的肿胀和疼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适用于关节炎、扭伤、扭伤等情况。
4. 祛风散寒:大青龙汤可祛除体内的寒邪和风邪,改善寒性体质和风寒感冒引起的症状,如寒热交替、打喷嚏、鼻塞等。
5. 调理肠胃:大青龙汤能够促进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转,改善胃肠道不适症状,如腹痛、腹胀、恶心等。
总的来说,大青龙汤通过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消肿止痛、祛风散寒和调理肠胃等多种功效,可以帮助患者缓解多种疾病症状,改善身体健康。
然而,使用大青龙汤前还应咨询专业医生或中医师,并遵循其指导。
大青龙汤丸的功能主治
![大青龙汤丸的功能主治](https://img.taocdn.com/s3/m/e280810e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94.png)
大青龙汤丸的功能主治1. 简介大青龙汤丸是一种中药制剂,采用传统中药配方,经过现代科学技术提炼而成。
它具有独特的药效,广泛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被用来治疗多种疾病。
本文将介绍大青龙汤丸主要的功能主治。
2. 清热解毒大青龙汤丸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各种热性病症,如感冒、扁桃体炎、肺炎等。
它具有清热生津、解毒利咽的作用,能够有效地缓解发热、咽喉痛等症状,并有助于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加速病程康复。
3. 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大青龙汤丸对于消化系统疾病有良好的疗效。
它可以改善胃肠道的功能,调整胃液分泌,促进消化和吸收。
它常被应用于治疗胃炎、胃胀、腹痛等症状,同时还能够改善食欲不振、腹泻等消化系统问题。
4. 调整免疫功能大青龙汤丸具有调整免疫功能的作用。
它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
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大青龙汤丸能够帮助机体对抗各类病原体,减少疾病的发生。
5. 缓解皮肤疾病大青龙汤丸对于一些皮肤疾病的治疗也有显著的效果。
它可以清热解毒,减轻瘙痒,改善皮肤炎症。
常见的皮肤疾病如湿疹、荨麻疹等,都可以通过大青龙汤丸的使用得到缓解。
6. 镇痛作用大青龙汤丸还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它可以缓解疼痛感,减轻患者的痛苦。
对于一些急性或慢性疼痛症状,如头痛、关节炎、腰痛等,大青龙汤丸的使用可以有效地缓解疼痛。
7. 适用人群和注意事项大青龙汤丸适用于各年龄段的人群,但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和医嘱来使用。
在使用大青龙汤丸时,需要遵循以下注意事项:•严格按照医嘱使用,不可随意增加剂量或更改用法。
•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对大青龙汤丸成分过敏者禁止使用。
•使用过程中如有不适或不良反应,应及时咨询医生。
8. 总结大青龙汤丸具有清热解毒、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调整免疫功能、缓解皮肤疾病、镇痛等多种功能主治。
在使用大青龙汤丸时,需注意适用人群和注意事项。
如有疑问或不适,请及时咨询医生。
大青龙汤的功效与作用
![大青龙汤的功效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dece5d95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47.png)
大青龙汤的功效与作用篇一:大青龙汤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汤剂,由多种中药材经过合理搭配而成。
它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于调理人体机能,治疗各种疾病。
大青龙汤以其独特的功效与作用而备受青睐。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大青龙汤的功效与作用。
大青龙汤主要功效之一是清热解毒。
在中医理论中,病症的产生往往与体内的热毒有关。
大青龙汤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能够帮助人体排除各种有害的热毒物质,从而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尤其对于一些热毒结聚、引起发热、口渴、咽喉肿痛等症状的疾病,大青龙汤更是具有显著的疗效。
其次,大青龙汤还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
湿邪是中医理论中许多疾病的元凶,它往往会使人体产生胀滞、浮肿、尿少等症状。
大青龙汤中的中药材能够发挥清热利湿的作用,帮助人体排除湿邪,达到祛湿的效果。
因此,对于湿热引起的疾病,如湿热黄疸、湿热痢疾等,大青龙汤也有良好的疗效。
此外,大青龙汤还能够清热解表。
在中医理论中,有一种说法是“外有邪犯,先表后里”。
也就是说,当人体受到外界的邪气侵袭时,首先表现在体表,如发热、恶寒、头痛等症状。
大青龙汤能够通过清热解表的作用,帮助人体排出表邪,缓解相关症状。
因此,对于感冒、风寒感冒等外感疾病,大青龙汤也有一定的疗效。
总的来说,大青龙汤具有清热解毒、清热利湿、清热解表等功效与作用。
它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特别是与热毒、湿邪、外感等有关的疾病。
然而,由于大青龙汤是一种较为复杂的中药方剂,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谨慎操作。
一般情况下,最好在中医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确保安全有效。
大青龙汤及其医案
![大青龙汤及其医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c5bb23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7b.png)
大青龙汤及其医案方剂:大青龙汤组成:麻黄六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生姜三两(切)、大枣十枚(擘)、石膏如鸡子大(碎)服法: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
汗出多者,温粉扑之。
一服汗者,停后服。
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大青龙汤,主治外感风寒,内有郁热之证;本方以麻黄汤为基础,重用麻黄,加石膏、生姜、大枣而成,为发汗峻剂。
重用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为君;臣以桂枝辛温解肌、石膏甘寒清热;佐以杏仁宣肺平喘,姜枣草调和脾胃。
诸药合用,共奏发汗解表,清除里热之效。
(一)《伤寒论》中,有两条原文叙述了大青龙汤的适应症状。
第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
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第39条: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两条原文所叙症状,稍有差距,甚为矛盾。
如,脉浮紧与脉浮缓;身疼痛与身不疼但重而乍有轻时。
前人多解释此证乃风寒同病之互文,又或“溢饮”之证治。
但刘老觉,这些均未从太阳表证的发展情况探索变化,从题外另立名目,此与仲景原意背道而驰。
在伤寒注家中,唯尤在泾先生慧眼超群,分析精巧,堪称绝妙。
先生言:伤寒脉浮缓,脉紧去而成缓,为寒欲变热之证…伤寒邪在表则身疼,邪入里则身重,寒已变热而脉缓,经脉不为拘急,故身不疼而但重。
其脉尤浮,其邪气在或进或退之时,故身体有乍轻乍重之候也。
先生把麻黄汤证到大青龙汤证的临床变化展现的淋漓尽致,不失仲景之原意。
(二)1942年,刘老遇一张姓患者,男,18岁。
冬日感寒,五日不得汗,至第六日,突发烦躁,坐卧不安,以手抚其肌肉则灼热如炙,皮肤反干燥无汗,二便尚可。
脉浮紧,苔薄黄润。
由于病情较重,刘老请其老师王志远先生指示证治之法。
先生诊视完毕后,言:此证本为无汗表证,如早投麻黄汤,则一汗而愈。
【方剂篇】大青龙汤治疗肺炎的特殊效果
![【方剂篇】大青龙汤治疗肺炎的特殊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ee9fd989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df.png)
【方剂篇】大青龙汤治疗肺炎的特殊效果新冠肺炎的初起症状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少数人还伴有一定的恶寒、无汗甚至烦躁者,根据中医同证同治原理,就可以采用大青龙汤加减来治疗新冠刚出现的表证。
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燥者,大青龙汤主之。
麻黄12克,桂枝6克、甘草6克、杏仁6克、石膏如鸡子大18克、生姜9克、大枣十二枚(擘)药方中药分解:麻黄:苦,温,无毒。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辛、甘,温,入肺、心、膀胱经。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甘草: 性平,味甘,归十二经。
补气健脾、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
杏仁:甘、苦、微毒。
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石膏:辛、甘,微寒。
归肺、胃经。
主治中风寒热,有解肌发汗,清肺热,头痛牙疼等。
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保护肠胃,增强身体免疫功能。
大枣:主要作用是调和营卫、益气生津,增强人体免疫。
这就是《伤寒杂病论》中的“大青龙汤”,青龙就是中药中的麻黄,。
麻黄9g、桂枝6g、杏仁6g、炙甘草3g,这是《伤寒杂病论》中的麻黄汤的药剂,可以看得出来,大青龙汤是由麻黄汤中加入了石膏、生姜、大枣而变化而来的。
而加入这三味药材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去除烦燥。
同时也是因为由于病症的深入,肺的津液有所损失,肺过热了,病症慢慢地转化成了肺炎。
这时候我们就要运用石膏甘寒,及时把肺中之热去掉,同时加入了生姜和红枣来把肠胃中的津液及时的补足。
大青龙汤主要应用在病人表面寒实则里热,就是病人有口渴,同时喉咙里有很浓很黄的痰,浓痰就表示病人实则是因为体热,身体里面比较热,这种热就是我们所说的肺热,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用到大青龙汤。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很多药方,包括大青龙汤、小青龙汤、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等等,就能很好的治愈好各种流感和和支气管炎、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对于中医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只要辨证得当,其实也是可以用中医的经方来治疗的。
如果我们在应用大青龙汤时,病人出汗过多时,我们就要用温粉来擦一擦,控制一下汗流过多了。
张致祥:大青龙汤的临床运用
![张致祥:大青龙汤的临床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1fc9d519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6c.png)
张致祥:大青龙汤的临床运用【方解】麻黄汤加生姜大枣生石膏而成(麻黄六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生姜三两,大枣十枚,杏仁四十枚,石膏如鸡子大)。
具辛温解表,兼清里热之功。
适宜于伤寒表实而有里热烦躁之证。
1.发热咳喘案邓某,男,55岁。
病史:冬季晨练回家后突感发热畏寒,咳喘发作,渐觉胸中烦闷,烦躁不已。
服用氨咖黄敏后无汗,体温升至39.3℃。
患者因对多种抗生素过敏,要求中医治疗。
初诊:舌质红,寸脉浮紧。
辨证:证属寒邪外束,阳热内郁。
方用大青龙汤双解表里邪热。
方药:麻黄9克桂枝9克生石膏30克生姜3片大枣4枚杏仁10克生甘草9克服用2剂而热退身凉,咳喘平息。
【评按】大青龙汤是在麻黄汤的基础上化裁而来。
它是麻黄汤倍用麻黄的剂量,再加生姜、大枣、生石膏所组成。
方中重用麻黄,助桂枝生姜发汗解表;杏仁利肺气,助麻黄宣发解表;石膏辛甘大寒,配麻黄解肌表,开阳郁而清热除烦,甘草大枣扶正资助汗源。
本方治疗伤寒失汗,表邪不解,阳郁化热所形成表寒兼内热的证候。
除了表实证,还有“不汗出而烦躁”的表现。
当汗不汗,卫阳被表寒闭郁而化热,阳热内扰,故见烦躁。
此方外解风寒,内清烦热。
大青龙汤属于发汗峻剂,体质虚弱者不可用。
2.发热恶寒案雷某,男,32岁,农民。
病史:病属寒邪,初伤太阳,症见发热恶寒,继而身重无汗,昼日安静,夜间烦躁。
初诊:无身踡足冷欲寐之象,而扬手掷足;诊其脉无沉细之象,而见浮缓。
不呕不渴,无咳无喘,此邪伤太阳,内犯太阴脾经,因邪在太阳,故发热恶寒无汗;内犯太阴脾经故身重,四肢烦躁;昼日气行于阳,正能胜邪,故较安静;夜则气行于阴,正不胜邪,故见烦躁。
宜师仲景大青龙汤发表之意。
方药:麻黄9克桂枝6克甘草6克杏仁3克石膏30克生姜1.2克红枣4枚煎法:先煎麻黄去沫,再煎15分钟后入诸药同煎。
服法:分3次,徐徐服之,汗出即止服。
【评按】本汤是越婢汤合麻黄汤,用越婢汤主以发越脾经之邪,佐以麻黄汤以解表寒。
本案既有太阳表寒,又有太阴身重,四肢烦扰,兼有内热烦躁,用原方治疗,但是病机重在太阴方面,因而药物的用量必须加减(即越婢二麻黄一汤的意思)。
大青龙汤的神奇功效与作用
![大青龙汤的神奇功效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2b36dfbf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50.png)
大青龙汤的神奇功效与作用大青龙汤一、古方简介【来源】《伤寒论》。
【组成】麻黄12g,桂枝6g,甘草5g,杏仁6g,石膏12g,生姜9g,大枣3枚。
【功效】发汗解表,清热除烦。
【主治】外感风寒。
发热恶寒,寒热俱重,脉浮紧,全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
二、临床新用(一)内科疾病1.无汗症【案例】某男,24岁。
患者因热冷浴后开空调而睡,晨起后出现全身紧束,酸痛,口干,无发热、咽痛及流涕等感冒症状。
在车间工作时自感胸中灼热,口中干渴,全身干燥无汗,不久热闷而昏倒,抬至阴凉处后苏醒,如此反复数次,不能工作。
服用解热镇痛片,每次2片,日3次,连续2天治疗无效,后用红糖生姜汤发汗亦不汗出。
就诊时全身干燥无汗,烦躁,全身酸痛,体温37.3℃,舌质稍红,苔薄黄,脉浮弦紧。
辨证为寒邪束表,阳气郁闭,治宜解表发汗,宣散郁阳。
遂用大青龙汤加减,处方:麻黄、合欢皮15g,生石膏、葛根各30g,桂枝9g,杏仁10g,甘草6g,生姜5片,大枣5枚,日1剂,水煎服。
二诊:服用2剂,烦躁减半,头部微汗出。
5剂后症状全部消失,恢复工作。
2年后随访未复发[聂秀香,等.大青龙汤加减治愈无汗症.山东中医杂志,1999,18(5):210~211]。
【按语】青年人平素体质较好,阳气较盛,在空调环境中睡眠,因血流迟缓,冷气外逼,使肌腠郁闭,阳气郁遏于内,不能外达,故出现无汗,且伴闷热、烦躁、全身酸痛等症。
仲景大青龙汤,原为伤寒表闭阳郁、无汗烦躁而设,正应其证。
须注意的是,麻黄用量需大,以开肌表,透郁阳;并加葛根配合桂枝,助麻黄开肌表、透郁阳,葛根亦可生津止渴。
(二)外科疾病1.青年期痤疮【案例】某女,21岁。
主诉:面部皮疹微痒3月余。
查:前额、两腮部及下颌部皮疹、囊肿、结节,并伴有红肿及轻微化脓,自觉烘热,微痒痛,无汗,脉数弦紧有力,苔薄白而滑。
用上方汤:麻黄20g,桂枝、杏仁、甘草、生姜各10g,大枣30g,生石膏50g。
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大青龙汤的功能主治
![大青龙汤的功能主治](https://img.taocdn.com/s3/m/53e2e93f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34.png)
大青龙汤的功能主治1. 什么是大青龙汤大青龙汤,是中医药学中的一种经典方剂,属于清热解毒的方剂。
其名字取自其中的重要药物青龙,因其功效广泛而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临床实践中。
2. 大青龙汤的药物组成大青龙汤由以下药物组成:•黄芩•黄连•黄柏•干姜•生姜•大黄•枳实•蜜炙甘草3. 大青龙汤的功能大青龙汤具有以下功能:1.清热解毒:大青龙汤中的黄芩、黄连、黄柏等药物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有效清除体内的热毒,缓解感染引起的发热、咽喉肿痛等症状。
2.利湿泻火:大青龙汤中的大黄具有泻下作用,可通过排除体内湿热,改善湿热引起的腹泻、口舌生疮等不适症状。
3.祛风止痉:大青龙汤中的干姜、生姜等药物具有祛风止痉作用,可以缓解风寒引起的头痛、风湿性关节炎等症状。
4.疏肝理气:大青龙汤中的柴胡具有疏肝理气的作用,可以缓解肝气郁结引起的胸闷、胁肋胀痛等症状。
5.健脾和胃:大青龙汤中的枳实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可以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
4. 大青龙汤的主治大青龙汤主要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1.感冒发热:大青龙汤可以清热解毒,适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热、咳嗽等症状。
2.咽喉肿痛:大青龙汤中的黄连、黄芩具有抗炎镇痛的作用,对咽喉肿痛有较好的疗效。
3.腹泻:大青龙汤中的大黄具有泻下作用,可用于湿热腹泻的治疗。
4.口舌生疮:大青龙汤可通过清热解毒和泻火作用,改善口舌生疮等口腔溃疡症状。
5.头痛、关节炎:大青龙汤中的干姜、生姜具有祛风止痉作用,适用于头痛、风湿性关节炎等症状。
6.胸闷、胁肋疼痛:大青龙汤中的柴胡具有疏肝理气的作用,对胸闷、胁肋疼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7.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大青龙汤中的枳实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可以改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
5. 使用注意事项•大青龙汤属于中药复方剂,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建议自行使用。
•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特殊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使用过程中如出现过敏、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大青龙汤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大青龙汤的功能主治与用量](https://img.taocdn.com/s3/m/41a8afb5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28.png)
大青龙汤的功能主治与用量功能主治大青龙汤是一种中药方剂,以其独特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
下面是大青龙汤的功能主治:1.清热解毒:大青龙汤主要成分有辛凉的草药,如黄芩、黄连等,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有效降低体内炎症反应,促进毒素的排除。
2.解表散寒:大青龙汤的草药成分有辛散发散的特点,可以促使体内的寒邪外出,缓解感冒、发热等寒性疾病的症状。
3.利湿利尿:大青龙汤中含有祛湿的药材,如半夏、茯苓等,能够促进体内湿气的排除,减轻水肿、尿频等症状。
4.调理胃肠:大青龙汤的组成中有一些补益胃肠的草药,如枳壳、陈皮等,能够帮助消化系统功能调理,改善胃肠不适症状。
用量大青龙汤的用量需要根据具体的病情和个体差异而定,一般建议在中医医师指导下进行使用。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大青龙汤的用量指导:1.成人通常是一副药材,煎汤后,一次服用完毕。
2.儿童的用量需要根据体重和年龄确定,一般需要儿科医师的指导。
3.外用大青龙汤的用量一般要少于内服用量,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涂抹范围和频率。
注意: 1. 在使用大青龙汤时,应遵循医师的用药建议,不得自行增减剂量,以免影响疗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2. 如果出现过敏或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师,并停止使用大青龙汤。
附注大青龙汤是一种具有较好药效的中药方剂,但仍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使用。
文章中提到的功能主治是根据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总结而来,但并不代表每个人使用后都会出现相同的效果。
因此,在使用药物前,请咨询医生以获取更准确的用法和用量指导。
大青龙汤作为传统中医药方剂,需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规范进行配方和加工,以确保其药效和安全性。
另外,如需长期使用或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应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风险和副作用。
最后,大青龙汤作为草药方剂,在购买和使用过程中,应选择正规渠道,并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保障用药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解表发汗剂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七)——大青龙汤
![解表发汗剂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七)——大青龙汤](https://img.taocdn.com/s3/m/ccea4719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b9.png)
解表发汗剂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七)——大青龙汤大青龙汤这个方剂之前咱们没有讲过,今天咱们重点讲一下。
大青龙汤出自伤寒论,由麻黄、桂枝、杏仁、石膏、生姜、大枣、甘草组成。
这个方剂可以看成是麻黄汤重用麻黄加石膏组成。
伤寒论中主要有两条关于大青龙的论述,分别是: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39条“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对该方证病机要领可以这样理解:病人既有麻黄汤证的恶寒发热无汗,同时又出现烦躁之神经系统症状。
之前咱们在第一期讲发热机理的时候提到‚在感染性疾病早期发热阶段‚人体免疫系统处于总动员的应激状态。
此时‚体温调节中枢把体温调定点上移‚体温上升‚代谢增强‚于是体表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停止分泌‚小动脉收缩‚肌张力增高,肌肉产热增多‚最终致使产热大于散热‚出现恶寒、发热、头项僵痛、脉浮紧这些太阳伤寒证的临床表现。
恶寒、发冷、颤栗这些都是为了发热而做准备,恶寒程度越重,说明体温升的越高。
病人还会出现既发烧又恶寒的现象,这说明病人的体温还在持续上升中。
当达到预定体温调定点后,病人产热和散热重新达到平衡,此时病人不再恶寒怕凉,而是表现为皮肤潮红、四肢酸痛、口干口渴、头晕、头痛以及食欲不振。
发烧持续一段时间后,免疫系统把病原体消灭殆尽了,也就预示着病情向好的方向发展。
此时体温调定点下降,体表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散热增加,就表现出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这些太阳中风证。
对于一些高热外感疾病,太阳伤寒和太阳中风是同一个疾病的不同阶段。
从体质方面而言,同样的外感病,平素身体素质好,肌肉发达结实的人,由于免疫机能旺盛,更容易出现太阳伤寒证。
平时身体素质好,常年不感冒的人,一旦感冒生病,往往是发高烧,但病好的又很快,就是这个道理。
平时身体素质差,经常感冒不断的人,这类人发烧多是低烧,恶寒程度轻,甚至都感觉不到,上来就是低烧,持续好几天都不好,这类人更容易出现太阳中风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青龙汤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11-08-18T09:48:46.717Z 来源:《医药前沿》2011年第13期供稿作者:王凤贤[导读] 初服有汗出意而汗出不显,是腠理未开,故加防风增开腠之力而获效。
王凤贤(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中医院吉林松原 138000)【中图分类号】R28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1)13-0005-02 出自《伤寒论·太阳病》篇;《金贵要略.痰饮咳嗽病》篇。
由组成麻黄18g,桂枝6g,炙甘草6g,杏仁40枚,生姜9g,大枣10枚,石膏如鸡子大(45-80 g)。
功效:外散风寒,内清郁热;发散风寒,清热散水。
主治:风寒外束,阳热内郁证;邪盛于表,内有郁热溢引证。
用法:石膏打碎先煎,大枣掰开,水煎温服。
用方指征:恶风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烦躁。
苔黄脉浮紧;恶风寒发热,无汗,身体痛或肿,苔黄润,脉弦紧。
传统方义:本方由麻黄汤麻黄倍量,加石膏、生姜、大枣组成。
麻黄汤解表散邪,麻黄倍量使发汗之力峻猛。
生姜大枣调和营卫,石膏内清郁热。
发汗力强也利于消肿除溢饮,麻黄、生姜又具散水之功。
现代新识:
①大青龙汤是治疗外感高热的良方。
大青龙汤的疗效与其药物比例密切相关。
麻黄、桂枝、甘草比例为3:2:1或麻黄与石膏比例为1:1.5理想些。
从大青龙汤组成看,其具有麻黄汤和越婢汤的双重作用,既能发散表邪,辛温解表,又可清透里热,辛凉解表。
②现代应用大青龙汤治疗外感高热、流脑、哮喘,加附子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急性肾炎、无汗烦躁、无汗身痒等,均能取得较理想疗效。
新用案例:
①急性肾炎:总计治疗43例,症见恶寒发热,咽喉痛痛,尿少浮肿,血压增高,神疲那差。
查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浮数或滑数。
尿常规:蛋白尿++++,血尿++++,或见管型,轻度肾功损害。
处方:麻黄15g、桂枝10g、石膏30g、杏仁6g、蝉蜕15g、地龙15g、白茅根15g、益母草15g、车前草15g、大枣10g、甘草10g。
日1剂,水煎5次服。
2周一疗程。
1疗程治愈17例,2疗程20例,有效4例,无效2例。
用方奥妙:据急性肾炎特点,属“阳水”、“风水”、“溢饮”,治宜宣肺发表,活血利水,故用大青龙汤。
颜面浮肿甚加苏叶,生姜皮;双下肢肿甚加猪苓、茯苓、泽泻、大腹皮;血尿甚倍茅根加茜草、仙鹤草、蒲黄、咽喉肿痛加银华、连翘、牛蒡子;蛋白尿明显重用黄芪加鹿衔草、柿叶、玉米须;皮肤有化脓加赤芍、赤小豆、土茯苓、蒲公英;浮肿减退减麻黄、桂枝、石膏用量合用玉屏风散。
②15年无汗烦躁证:刘某,女29岁,夏日冷水洗浴后,每至夏季身热,无汗、烦躁15年。
服清热解毒及养阴凉血药无效。
刻诊:烦躁不安、口渴喜冷饮,身热、溲赤、便黄。
查:面赤,T38.2℃,脉滑。
证属寒客腠理,热不得泄,治宜开泄腠理,清透郁热。
处方:麻黄15g,桂枝10g,杏仁6g,甘草6g,大枣5g,生姜9g,生石膏60g。
2剂后周身汗出,头无汗,面部如虫行皮中。
麻黄10g,继服2剂。
体温正常,未再复发。
病至15年,典型顽疾。
诸医不效者,是未详审病机。
据夏日冷浴所致,断外寒内热,故用大青龙汤,效若桴鼓。
③无汗身痒:吴某,女38岁,无汗身痒半年余。
刻真:皮肤干燥而痒,洗浴觉舒,总欲出汗而不能,余无不适。
查:体质壮实。
舌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
与大青龙汤试服:麻黄25g,桂枝25g,炒甘草20g,杏仁15g,大枣8枚,石膏30g,生姜10片(厚切片)。
3剂后,似有汗出意,仍不理想。
桂枝改为30g,加防风20g,继服3剂渐有汗出而多。
继服本方,石膏改40g,6剂止,以后汗出正常,身痒消失。
本案除无汗身痒外。
余无他证。
故难辨寒热虚实。
因汗出不利,应责之于表,患者体质壮实,故用麻黄汤发汗重剂,但担心发汗太过,故用石膏以佐之,另用生姜、大枣调和营卫。
初服有汗出意而汗出不显,是腠理未开,故加防风增开腠之力而获效。
参考文献
[1]胡文宽.大青龙汤加味治疗急性肾炎42例疗效观察.国医论坛2000;(1):16.
[2]王贵. 大青龙汤治愈15年无汗烦躁证.国医论坛2003,(2):44.
[3]金东明,王彩霞. 折肱录 .内部资料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