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炎的预防与护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查显示:静脉注射的病人近80%发生不同程度的静脉炎
临床表现
1.沿静脉走行出现红肿、灼热、疼痛或压痛,皮肤下出现红线。
2.严重者可致受累静脉出现条索状改变和结节。
3.周围皮肤可呈现充血性红斑,有时会伴有水肿,以后逐渐消退 ,充血被色素沉着代替,红斑转变成棕褐色。
4.少数病人可引起全身反应, 如发冷、发热、白细胞增高等, 患者常常诉疼痛肿胀。
静脉炎的分类
❖ (1)机械性静脉炎
✓留置针的机械作用导致的静脉炎 ✓液体的机械作用导致的静脉炎
机械性静脉炎
——留置针的机械作用导致的静脉炎
❖ 穿刺部位固定不牢靠,针管滑动;
❖ 穿刺部位太靠近关节处,关节活动使针管与血管 壁不断地摩擦而产生发炎反应;
❖ 选用的留置针或输液针导管管径太粗,刺激血管 壁。与血管壁摩擦引起发炎。
❖药物输注速度 液流>血流,会引起机 械性静脉炎,同时会导致渗出造成化 学性静脉炎
部分静脉流速
❖外周小静脉5ml/min ❖手背及前臂静脉<90ml/min ❖肘部及上肢静脉100~300ml/min ❖锁骨下静脉1~1.5L/min ❖上腔静脉2~2.5L/min
(2)化学性静脉炎
药物浓度
管壁 通透性
化学性静脉炎
液体PH 值
❖ 导致血管内膜损害的药物因素(PH值 ) ❖ PH值 正常血液PH值7.35~7.45,药物PH值超过此范围会干扰 血管
内膜的正常代谢和机能。P H<4.1为强酸,PH>9.0为强碱 ❖ 5%GS、 10%GS 、50%GS PH=3.2~5.5
❖ 0.9%NS PH=4.5~7.5

病理改变: 静脉输入各种刺激性药液 或因机械直接损伤静脉壁,长期静 脉曲张引起的血液淤滞等,而导致 静脉血管内膜损害,以及整条浅静 脉壁的炎症反应,甚至累及静脉周 围组织
原因
❖ 血管因素: 主要指输液局部血管的舒缩状态,淋巴循环状 况以及患者的营养等全身状况。
❖ 个体与操作者因素: 与患者全身情况及护士的技术和责任 心有关。
1、预防
1 加强无菌观念 提高技术能力 2 静脉的选择 3 留置针和敷贴选择、保留及更换 4 控制微粒输入
➢治疗室尽量减少人员的走动 ➢在安瓿开封时微粒极易混入药液,因此在锯安瓿 前后均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减少针头穿刺胶塞次数,建议使用侧孔注射器 ➢选用精密过滤输液器
1、预防
1 加强无菌观念 提高技术能力
2 静脉的选择
3 留置针和敷贴选择、保留及更换
4 控制微粒输入
5 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和滴速
➢输入化疗药物及高渗药物时, 要充分稀释后应用 , 并缓慢滴注 ➢输入强刺激性药物前后要用生理盐水冲管 ➢刺激性强的药物应先输、慢输, 避免短时间内血 管内药物浓度太高而刺激血管壁 ➢ 刺激性小的药物应后输, 则可避免刺激性强的 药物滞留在血管内而致静脉炎
级别 临床分级标准
0
没有症状
1
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2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
3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状物
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静脉
4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状物
形成,可触及的静脉条索状物长度>2.5cm,有脓
液流出.
二、静脉炎的预防与护理
❖ 1、预防 ❖ 2、护理
9.5 ❖ 酒石酸长春瑞宾注射液3.0-3.8 ❖ 紫杉醇注射液3.0-5.0 ❖ 依托泊苷注射液3.0-4.0 ❖ 氟尿嘧啶注射液 8.4-9.2
(3)细菌性静脉炎
消毒方法 穿刺技术 输液管路
不正确
不良
污染
逆行感染 微粒污染
血管壁变硬
细菌性静脉炎
静脉炎的分级
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静脉治疗护理实践标准2006版
No Image
1、预防
1 加强无菌观念 提高技术能力
2 静脉的选择
3 留置针和敷贴选择、保留及更换
➢选择最细管径和最短长度的穿刺导管 ➢使用静脉留置针时间宜在72h内 ➢使用密闭、隔水、透气、顺应性好的无菌透 明敷料固定 ➢静脉留置针使用正压封管 ➢套管脱出部分勿再送到血管内,防止感染性 静脉炎的发生 ➢保持留置针部位的皮肤干燥 ➢留置期间要经常观察穿刺部位
❖ 化学因素: 主要是药物因素,如药物的酸碱度和药物的浓 度、渗透压、药物本身的不良反应。
❖ 物理因素: 包括环境温度,溶液中不溶性微粒的作用,液 体输液量,温度、速度、时间、压力是否与静脉管舒缩状 态相符。针头对血管的刺激,尤其是拔针不当对血管壁的 损害较大,也可引起静脉炎。
静脉炎的分类
❖ (1)机械性静脉炎 ❖ (2)化学性静脉炎 ❖ (3)细菌性静脉炎
早期发现并及时护理,是控制静脉炎发展 的有效措施。一旦出现静脉炎,6小时内 处理有效,越早效果越好,当皮肤颜色改 变(红、白、紫),感觉异常(痒、痛、 麻),肿胀、变硬、渗出,均需采取有效 的护理措施。
❖ 5%GSNS PH=3.5~5.5 ❖ 20%甘露醇 PH=4.5~6.5 ❖ 多巴胺 PH=2.5~4.5
❖ 10%KCL PH=4.5~6.5 ❖ 5%NaHCO3 PH=7.5~8.5维生素B6注射液 2.5-4.0 ❖ 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 3.5-6.0 ❖ 注射用泮托拉唑钠 (潘美路)9.5-11.0呋塞咪注射液 它的ph值是 8.5-
1、预防
1 加强无菌观念 提高技术能力
2
静脉的选择
3 留置针和敷贴选择、保留及更换
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控制微粒输入
5 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和滴速
6
控制液体输入量
7
其他
将75%酒精浸湿的纱布敷于穿刺部位前端,用于预防静滴甘露 醇所致的静脉炎
2、护理
❖原则:早发现、早处理 ❖ 护士认真向患者宣教并耐心倾听患者感受;
熟悉静脉炎的临床表现;在使用药物前认 真阅读书说明书,随时巡视患者并早发现 异常
❖ 在同一根血管上反复多次穿刺损伤静脉发生静脉 炎。
机械性静脉炎
——液体的机械作用导致的静脉炎
1、输液量 每日静脉输液量大于1500ml的患者其静
脉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每日输液量小于 1000ml的患者。
2、输液速度 输液速度过快或过慢都易导致静脉炎的发生
导致血管内膜损害的药物因素 (药物输注速度 )
静脉炎的预防与护理
内容
1
一、相关理论
❖ 1、定义 ❖ 2、临床表现 ❖ 3、分类及原因分析 ❖ 4、静脉炎分级
2
二、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
❖ 1、预防 ❖ 2、护理
静脉炎定义
静脉炎是由于血管内壁受到不同因素的刺激,使血管壁发 炎,静脉局部疼痛、红肿、水肿,重者局部静脉条索状、甚 至出现硬结的炎性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