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学资料

合集下载

校考色彩知识点总结

校考色彩知识点总结

校考色彩知识点总结一、色彩基础知识1. 色彩的基本属性色彩是由可见光波长的不同来决定的,主要包括色相、明度和饱和度三个基本属性。

色相是通过光的波长决定的,包括红、橙、黄、绿、青、蓝、紫等七种基本颜色;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有浅色和深色之分;饱和度表示色彩的纯度,越高则色彩越纯。

2. 色彩关系色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关联的关系。

常见的色彩关系有对比色、互补色、类似色、冷暖色、色彩明度对比等。

3. 色彩心理学人们在接触色彩时会产生不同的情感和联想,这种现象被称为色彩心理学。

不同的色彩能够引起人们不同的情感和心理反应,比如红色会让人产生热烈、积极的情感,蓝色则会让人感到清凉、安静。

二、色彩的应用1. 色彩搭配在视觉设计和艺术创作中,色彩的搭配是十分重要的。

良好的色彩搭配能够产生和谐的视觉效果,而不合理的搭配则会让人感到不适。

常见的色彩搭配方法有单色调搭配、对比色搭配、三角色搭配等。

2. 色彩运用色彩不仅可以用来表现物体的本来色彩,还可以利用对比、协调等手法进行调和,以达到丰富表现的目的。

同时,在设计和艺术创作中,色彩还可以用来引导观众的注意力,增强作品的视觉冲击力。

三、色彩的应用实例1. 建筑与色彩在建筑设计中,色彩的运用可以丰富建筑物的外观形象,在不同的环境和文化背景下,色彩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比如在热带地区,亮丽的色彩可以让建筑更具活力和欢乐感;在寒冷的地区,深沉的色彩则更符合气候环境。

2. 广告与色彩广告中的色彩设计十分重要,可以通过色彩的搭配和运用来吸引观众的眼球,增强广告的宣传效果。

比如在销售季节,使用暖色调可以让观众感到温暖,增加购买的欲望;而在清新的季节,使用冷色调则会更具清凉感。

3. 服装与色彩服装设计中色彩的搭配和应用同样重要,不同色彩的搭配可以体现不同的风格和氛围。

比如在时尚领域中,暖色调可以增加衣服的气质与个性,冷色调则更具时尚感和清新感。

四、色彩的文化意义1. 色彩在不同国家和文化中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比如在中国文化中,红色代表喜庆和吉祥,黄色则代表财富和权力。

色彩学

色彩学

色彩学一、基本知识:1、色彩基本概念自然界中的颜色可以分为非彩色和彩色两大类。

非彩色指黑色、白色和各种深浅不一的灰色,而其他所有颜色均属于彩色。

任何一种彩色具有三个属性:(1)色相(Hue):也叫色泽,是颜色的基本特征,反映颜色的基本面貌。

(2)饱和度(Saturation):也叫纯度,指颜色的纯洁程度。

(3)明度(Brightness或Lightness或Luminousity):也叫亮度,体现颜色的深浅。

非彩色只有明度特征,没有色相和饱和度的区别。

2、色彩的三原色电脑屏幕的色彩是由RGB(红、绿、蓝)三种色光所合成的,而我们可通过调整这三个基色就可以调校出其它的颜色,在许多图像处理软件里,都有提供色彩调配功能,你可输入三基色的数值来调配颜色,也可直接根据软件提供的调色板来选择颜色。

3、电脑影像的色彩电脑影像的色彩是经由位元(BIT)的计算和组合而来,单纯的黑白图像是最简单的色彩结构,在电脑上用到1位元的资料,虽说只有黑色和白色,但仍能透过疏密的矩阵排列,将黑与白组合成近似视觉上的灰色调阶。

灰阶(Grayscale)的影像共有256个阶调,看起来类似传统的黑白照片;除黑、白二色之外,尚有254种深浅的灰色,电脑必须以8位元的资料,显示这256种阶调。

全彩(Fullcolor)是指RGB三色光所能显示的所有颜色,每一色光以8位元表示,各有256种阶调,三色光交互增减,就能显示24BIT的1677万色(256*256*256=16,777,216),这个数值就是电脑所能表示的最高色彩,也就是通称的RGBTureColor。

8位元色是指具有256种阶调,或256种色彩的影像,而我们在常常见到GIF 格式的图象文件就是带有256种色彩的图象文件。

若要把24位元的全彩图片转成256色的8位元,通常必须经过索引的步骤(Indexed),也就是在原本24位元的1677万色中,先建立颜色分布表(histogram),然后再找出最常用的256种颜色,定义出新的调色盘,最后再以新色盘的256色取代原图。

色彩学 Colour Theory

色彩学  Colour Theory

色彩學講義第1章光與人眼視覺色彩產生的要素:光源、被照射物體、眼睛、大腦光(能量)->物體->眼睛->腦->視覺形成1.1 光1666年牛頓(Issac Newton 1643~1727)以三稜鏡分解太陽光,發現其由許多不同色光諸如紅、橙、黃、綠、藍、靛(indigo)、紫等等所組成。

圖1.1-1 牛頓(Sir Issac Newton 1643~1727)圖1.1-1 牛頓的色相環(1704, Book I, Part II, Plate III)Isaac Newton, Opticks: or, a treatise of the reflections, refractions, inflections and colours of light, 1704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1952, based on the 4th edition, London, 1730).光是一種電磁波(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具有波長(wavelength) 。

可視波長範圍380nm~780nm,此範圍內的光稱為可見光。

圖1.1-2 可見光譜380nm以下:紫外線(Ultraviolet)380nm~450nm:紫(Violet)450nm~490nm:藍(Blue)490nm~560nm:綠(Green)560nm~590nm:黃(Yellow)590nm~630nm:橙(orange)630nm~780nm:紅(red)780nm以上:紅外線(Infrared)--R. W. G. Hunt, Measuring Colour, 2d, Ellis Horwood, London, p. 22, (1992).Nm: nanometer,百萬分之一公釐(a millionth of a millimeter)或10-9公尺。

振幅:光波之高低起伏,影響彩量。

色彩基础知识及色彩应用

色彩基础知识及色彩应用

补色
特点:颜色间差别非常大,视觉效果最强烈、 最富刺激性,被称为强对比。
• 指在基本色环上通过直径相对应的俩色(180 度相对应的两色)。互补的含义是两色互相补 足三原色成分
• 红:绿=红:(蓝+黄) • 黄:紫=黄:(红+蓝) • 蓝:橙=蓝:(红+黄)
复 色
3.色彩的三要素(三属性)
色相:色彩的相貌、名称。 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 纯度:又叫彩度、饱和度, 指色彩的鲜浊程度
从色彩心理学来考虑,红橙色被定为最暖色, 绿蓝色被定为最冷色
暖色,像红、橙、黄等。
冷色,像蓝、绿、等。
紫色被称为冷暖的中性色。
色彩的反射色与吸收色
为什么冰箱多为白色?
白色对光的反射率较高,使冰箱的表面温度不会太高,从而不
必消耗更多的电源为冰箱表面降温。此外白色也给人一种清凉的
感觉。
为什么安全帽多为黄色?
阳七光纯色被:赤分橙黄解绿后青蓝的紫
单 色 光
光源的显色性
–针对同一种颜色,在日光下显示最准确。 –物体的颜色在不同的环境里会有所不同;
色光和颜料原色
–颜料基本色:红、黄、蓝 –色光基本色:红、绿、蓝
色温
– 色温的高低可以表示出光源色给人的冷暖感 觉。
– 不同的光源发光物质的性质不同,发出的光 的能量强弱也不同;
• 色彩构成定义:
在色彩方面,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 效果出发,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把复杂的色 彩现象还原为基本的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 量与质上的可变幻性,按照一定的色彩规律 去组合各构成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创造出新 的、理想的色彩效果,这种对色彩的创造过 程,称为色彩构成。
• 分解色彩 • 研究规律 • 重新组合

色彩初学知识点总结图文

色彩初学知识点总结图文

色彩初学知识点总结图文一、色彩的基本属性1. 色彩的三要素色彩是由三要素组成的,即色相、明度和纯度。

色相是指色彩的种类和名称,如红、黄、蓝等;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即深浅;纯度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即灰度。

这三要素共同构成了色彩的特性和变化。

2. 色彩的分类根据色相的不同,色彩可以分为三原色、三次色和六次色。

三原色是指红、黄、蓝,它们是其他色彩的基础;三次色是指由三原色混合而成的颜色,如橙、绿、紫;而六次色则是指橙红、黄绿、蓝绿、蓝紫、红紫、黄橙六种色彩。

3. 色彩的对比在色彩的组合中,对比是非常重要的。

对比包括色相对比、明度对比和纯度对比。

色相对比是指不同色相之间的对比,如红和绿、黄和紫等;明度对比是指明暗程度的对比,如浅色和深色之间的对比;纯度对比是指鲜艳和黯淡之间的对比。

对比的运用可以产生视觉冲击,增强色彩的表现力。

二、色彩的基本理论1. 色彩的色轮色轮是色彩组合的基础工具,它将所有的色彩按照其色相进行了排序。

常用的色轮有传统色轮和现代色轮两种。

传统色轮将色彩分为三原色、三次色和六次色,而现代色轮则是将颜色分为主色、辅色和中间色。

2. 色彩的色彩搭配色彩的搭配是指将不同色彩组合在一起,以达到视觉和情感上的和谐。

常见的色彩搭配包括对比色、类比色、同色系搭配等。

对比色是指色相完全相反的两种颜色,如红和绿;类比色是指色相相邻的两种颜色,如绿和黄;同色系搭配是指一种颜色的不同明度和纯度组合。

3. 色彩的情感表达不同的色彩会产生不同的情感表达。

红色代表热情、活力和力量,黄色代表明朗、活泼和愉悦,蓝色代表沉静、冷静和安定,绿色代表生机、平和和安宁,紫色代表神秘、高贵和浪漫。

三、色彩的应用1. 美术创作在绘画、插画等美术创作中,色彩是非常重要的元素。

艺术家可以通过对色彩的运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创造出富有表现力的作品。

2. 设计领域在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室内设计等领域,色彩的运用更是至关重要。

不同的色彩组合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影响着人们的视觉感受和情绪体验。

色彩学

色彩学
草 绿 墨 绿
蓝——天蓝、湖蓝
绿——草绿、墨绿…
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
颜色变亮
颜色变暗
纯度:色彩的艳丽程度
是指色彩的强弱、鲜浊、饱和程度也称之为饱和度,任何颜色 色彩是由三原色和无彩色组成,混入无彩色,纯度就会降低 .
色彩的相关概念
• 色调:构成色彩的调子。一幅图画上往往 用各种色相组成,这种色与色之间的整体 关系,称为“色调”。其中主要的色相为主 调或基调(本图为暗调子) • 邻近色:指性质近似的色相。如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绿与青, 青与紫,紫与红等
色彩学
——董婷
色彩的三元色



色彩的三要素
大 红
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1、色相:色彩的相貌
色相,顾名思义即各类色彩的相貌称谓也是 我们常讲到的色彩的偏相(任何黑白灰以外的颜色 都是有色相的: 比如:红——大红、玫瑰红 黄——土黄、柠檬黄、中黄
玫 瑰 红 土 黄
柠 檬 黄
湖 蓝
天 蓝
情绪二: 悲观.抑郁. 失落 情绪三: 心烦.多疑. 想发火.情 绪不稳定
推荐颜色:白色.黑色.粉色.浅蓝.浅黄 忌讳颜色:大红等过于鲜艳颜色 鲜明的颜色往往能强烈地激起情绪的奔放,而暗淡的颜色则对情绪起 镇静和压抑的作用。白色具有清热.镇静.安定效果,对激动.烦躁.失眠 的人来说,接触黑色可起恢复安定的作用。白色和粉红色都可对易动 怒的人起调节作用。粉红色.浅蓝能使人的肾上腺激素系的划分
色彩的轻重、膨胀、进退
色彩的作用
色彩的作用有哪些?
色彩在设计与生活搭配中的运用 色彩有助于改善人的情绪 色彩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
色彩对人的生理产生影响 色彩有助于加强记忆
色彩在设计搭配中的运用

色彩知识点总结校考

色彩知识点总结校考

色彩知识点总结校考一、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是视觉上的感觉,是物体表面对光的反射、透射和折射过程中所产生的光的品质。

在色彩世界中有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基本色,它们可以总结为三原色(红、黄、蓝)和三次要色(绿、橙、紫)。

此外,黑、白、灰也是色彩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色彩的基本特性1. 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色相是色彩的品质,包括红、黄、蓝等;明度是色彩的明暗程度,即明亮和暗淡的对比;饱和度是色彩的纯净程度,即深浅与纯度的对比。

2. 色彩的特点:暖色:红、橙、黄,表现暖和、活泼、轻快等特点;冷色:绿、青、蓝,表现冷淡、沉稳、深远等特点。

3. 色彩的心理作用:不同的颜色会对人们产生不同的心理影响,例如红色会激发人们的情绪,蓝色能够使人平静。

三、色彩的应用1. 化妆品颜色搭配:根据不同的化妆品功能和应用对象,合理搭配颜色,可以更好地凸显产品的特性和效果。

2. 广告海报设计:色彩在广告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正确的色彩搭配可以让广告更具吸引力和表现力。

3. 室内装饰设计:色彩在室内装修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打造舒适的家居环境,增加空间的层次感。

四、色彩的搭配原则1. 对比原则:通过对比明暗度、冷暖色相、饱和度等对比,可以突出重点,增加视觉冲击力。

2. 和谐原则:通过相似色彩、相似特点的搭配,可以营造出舒适和谐的氛围。

3. 三色原则:在搭配色彩时,选择一个主色,一个辅助色,一个点缀色,这样搭配可以显得比较有层次感和和谐。

五、色彩的心理学效应1. 红色的心理效应:红色能够激发人们的情绪,增加兴奋感,使人更加强大和积极。

2. 蓝色的心理效应:蓝色可以给人一种安静、悠闲的感觉,有利于放松和缓解压力。

3. 黄色的心理效应:黄色能够增加人们的亲和力,让人感到温暖和友好。

六、色彩的文化价值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颜色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文化含义和象征意义。

比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代表喜庆和祥和,黑色代表沉重和不祥。

美术色彩知识点

美术色彩知识点

美术色彩知识点色彩是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它能够给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和心灵上的冲击。

艺术家通过运用不同的色彩来表达情感、传递信息,并创造出独特的艺术作品。

本文将介绍美术色彩的基本知识点,包括色彩的分类、色彩的特性、色彩搭配以及色彩在不同主题和情感表达中的运用。

一、色彩的分类1. 基本色彩:基本色彩是构成一切其他色彩的基础,包括红、黄、蓝三种色彩。

它们是色光三原色,可以通过叠加形成其他颜色。

2. 二次色彩:二次色彩是由基本色彩混合而成的色彩,包括橙、绿、紫三种色彩。

它们是在基本色彩基础上进行混合组合而成的。

3. 补色:补色指与某种色彩在调和色环上相对立的色彩。

例如,红色的补色是青色,黄色的补色是紫色,蓝色的补色是橙色。

补色之间有很强的对比度,搭配使用可以产生鲜明的效果。

二、色彩的特性1. 色相:色相是指色彩在色谱中所处位置的属性,也可以理解为颜色的名称。

常见的色相有红、橙、黄、绿、蓝、紫等。

2. 饱和度:饱和度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也可以说是色彩的纯度。

高饱和度的色彩显得鲜明、鲜艳,而低饱和度的色彩则显得暗淡、柔和。

3. 亮度:亮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也可以看作色彩的明亮度。

亮度较高的色彩给人以明朗、轻松的感觉,而亮度较低的色彩则给人以低沉、压抑的感觉。

三、色彩搭配1. 对比色搭配:对比色搭配是指使用互补色或相互对立的色彩进行搭配。

例如,红色与绿色、黄色与紫色等。

对比色搭配能够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给人以鲜明、活力的感受。

2. 类似色搭配:类似色搭配是指使用相邻的色彩进行搭配。

例如,红橙黄、蓝绿青等。

类似色搭配给人以和谐、柔和的感觉,常用于表现柔和、平和的情感或主题。

3. 冷暖色搭配:冷暖色搭配是指使用冷色调和暖色调的色彩进行搭配。

冷色调包括蓝、绿、青等,给人以冷静、沉稳的感觉;暖色调包括红、黄、橙等,给人以温暖、活泼的感觉。

冷暖色搭配能够产生良好的视觉对比,增加画面的层次感。

四、色彩在不同主题和情感表达中的运用1. 自然主题:自然主题中,可以运用色彩表现大自然的色彩特征。

认识基本色彩

认识基本色彩

暖色调
如红色、黄色和橙色,通 常会引发温暖、热情和兴 奋的感觉。
冷色调
如蓝色、绿色和紫色,通 常会引发平静、冷静和放 松的感觉。
中性色调
如白色、黑色和灰色,通 常可以平衡其他颜色,使 整体更加和谐。
色彩的搭配原则
对比搭配
通过使用互补色或对比色来增加视觉冲击力, 使设计更加醒目。
类似搭配
使用相近的颜色来创造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 使设计更加协调。
THANKS
光的传播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约为3亿米/秒,在其他介质中传播速度会减慢。
光的反射和折射
当光线遇到物体表面时,会根据物体表面的特性发生反射或折射现象。
颜色的形成
1 2
3
光源色
光源发出的光本身带有颜色,如日光、白炽灯、荧光灯等。 光源的颜色会影响物体表面颜色的呈现。
物体色
物体表面反射或吸收光后呈现的颜色。物体对光的吸收和反 射能力不同,因此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冷暖对比
总结词
冷暖对比是指两种颜色在色调上的差异 ,通常用于表达情感和氛围。
VS
详细描述
冷暖对比是色彩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不 同的色调可以引发不同的情感反应。暖色 调通常与热情、活力、温馨等情感相关联 ,而冷色调则与冷静、平静、神秘等情感 相关联。通过合理运用冷暖对比,可以创 造出特定的氛围和情感表达。
蓝色
总结词
平静、稳重、信任和忠诚的象征
详细描述
蓝色是一种平静、稳重的颜色, 常常与信任、忠诚和稳重相关联 。在文化中,蓝色常被用于代表 信任、智慧、专业和可靠。
紫色
总结词
神秘、高贵、优雅和浪漫的象征
详细描述
紫色是一种神秘、高贵的颜色,常常 与优雅、浪漫和高贵相关联。在文化 中,紫色常被用于代表皇室、贵族和 奢华。

色彩学

色彩学

5、和谐的对比色(是下面色环上某一色对面的9个颜色)最容易得到好的效果。
P.C.C.S色相环
6、对比色可单独使用,而近似色则应进行搭配。 7、要有主色调,要么暖色调,要么冷色调,不要平均对待各色,这样更容易产生美感。 8、暖色系与黑调和,冷色系与白调和。 9、在色环上按等间隔选择3-4组颜色也能调和。 10、在配色时,鲜艳明亮的色彩面积应小一点。
纯 度 差
2
0
明 度 差
0
1 1 0 2 2 1--2 0--1 3--10 3--10 3--10 2--10 0--10 >10
近似调和
2 4 0
异混蒙不调和
2 4 6 0 2
对比调和
4 6 8
眩辉不调和
0--14
另外蒙-斯宾萨调和论指出:所选定的颜色在色立体中应有简单的几何学关系;并提出可用数学的方式计算配色面积,强调了含灰色的大面积使用鲜艳的小面积点缀。
配色的小技巧
1、黑、白、金、银、灰是无彩系能和一切颜色相配。 2、与白相配时,应仔细观察白得偏向哪种色相,如偏蓝应作淡蓝考虑,黄则属淡黄…… 3、有明度差的色彩更容易调和,一般有3级以上明纯度差的对比色都能调和(从黑到白共分十一级),所以配色要拉开明度最关键。
色调的联想(拷贝必究!)
4、在不同色相的颜色中汆入相同的黑或白就容易调和。
图1
图3、pccs色相环
门塞尔色立标
彩 度
一种色相彩调,也有强弱之分。拿正红来说,有鲜艳无杂质的纯红,有涩而像干残的“凋玫瑰”,也有较淡薄的粉红。它们 的色相都相同,但强弱不一,一般称为(sa+Ura+IOO)或色品。彩度常用高低来指述,彩度越高,色越纯,越艳;彩度越低, 色越涩,越浊。纯色是彩度最高的一级。 表示彩度,一般用水平横轴Z 以无彩色竖轴为点,在色相环某一色相方向伸展开去,按彩度由低至高分作若干级,P、C、C 、S制便分九级,以S为其标度单位。最低为IS。点儿彩调,可说彩 度为O S。离无彩轴远则彩度高,端点便是纯色,亦即是光谱上该色之色相。 彩度是这样分级的:按纯度的亮度,寻找其对应的灰调,分九等份(依感觉),逐一加入纯色中,同时逐一扣去纯色的一份 。于是便得到纯色的八个连续的彩度。5 S是扣去4/9纯色加入了 4/9的灰量;ISG是扣去 8/9纯度,加入了 8/9纯色,加入 了 8/9灰量。 通俗的分法,与九级彩度相对应。用高、略高、中、略低、低五级来标示。

色彩基础必学知识点

色彩基础必学知识点

色彩基础必学知识点1. 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饱和度。

- 色相:指色彩的名称,如红色、蓝色、黄色等。

- 明度:指颜色的明暗程度,明度较高的颜色称为亮色,明度较低的颜色称为暗色。

- 饱和度:指颜色的纯度,饱和度较高的颜色称为鲜艳色,饱和度较低的颜色称为灰色。

2. 色彩的主要分类:- 基本色:红、蓝、黄,是色彩立体空间的三个基准点。

- 次要色:由相邻两个基本色混合而成,如橙、绿、紫。

- 范围色:介于基本色和次要色之间的色彩,例如青色、品红色。

- 冷暖色:冷色调的颜色偏向蓝色和绿色,如冷蓝、冷绿;暖色调的颜色偏向红色和黄色,如暖红、暖黄。

3. 色彩的应用原理:- 色彩搭配原理:基于色彩的互补、对比、相似、同色相邻、同色相对等原则,进行色彩的组合和搭配,以达到表达特定情感或实现特定效果的目的。

- 色彩心理学:研究色彩对人们心理和情感产生的影响,不同颜色能够引起人们不同的情绪和反应,比如红色引起激动和兴奋,蓝色引起冷静和沉稳等。

- 色彩模式和色彩空间:常用的色彩模式有RGB模式、CMYK模式、HSV模式等,色彩空间包括色彩立体空间(L*a*b*C*h*)和色彩圆形空间(RGB亮度空间、HSV圆柱空间)等。

4. 色彩的文化和象征意义:- 不同文化对颜色的理解和象征意义可能存在差异,如红色在中国象征喜庆和幸福,而在西方文化中可能象征危险和警告。

- 色彩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如红色在标志设计中常用于表示力量和活力,蓝色常用于表示稳定和可靠性。

总之,色彩基础知识对于美术、设计、广告等领域的从业人员尤为重要,掌握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原理,能够有助于创造出更具表现力和吸引力的作品。

《色彩学讲义》课件

《色彩学讲义》课件

互动方式:设置 问答、投票、游 戏等互动环节, 提高观众参与度
演示时间:控制 演示时间,避免 过长或过短
演示环境:确保 演示环境适宜, 如光线、音响等
05
色彩学讲义PPT课 件案例分析
优秀案例介绍
案例作者:XXX
案例名称:《色彩学讲义 PPT课件》
案例特点:内容丰富,逻辑 清晰,案例生动,易于理解
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对比色: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等,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调和色:相邻色、类似色、互补色等,具有柔和、和谐的视觉效果 色彩搭配原则:主色调、辅助色、点缀色等,形成统一的视觉效果 色彩运用技巧:色彩对比、色彩调和、色彩渐变等,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色彩的搭配原则
色彩对比:使用 对比色或互补色 来增强视觉效果
案例应用:适用于色彩学教 学、设计等领域
案例分析
案例名称:色 彩学讲义PPT课件案例背景:色 彩学在教育领
域的应用
案例内容: PPT课件的设
计与制作
案例分析: PPT课件的优 缺点及改进建

案例总结与启示
色彩学在PPT设 计中的重要性
如何运用色彩学 原理进行PPT设 计
色彩搭配技巧与 案例分析
色彩学在PPT设 计中的应用与创 新
易于理解:PPT的内容要易于理解,包括语言简洁、逻辑 清晰等
PPT课件的布局与排版
布局原则:清晰、简 洁、美观
排版技巧:对齐、对 比、重复、亲密
色彩搭配:根据主题 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
图片与文字:图片与 文字比例适中,避免 文字过多或图片过大
动画效果:适当使用 动画效果,增强视觉 效果
互动性:设计互动环 节,提高观众参与度
06
结语

考研色彩知识点总结

考研色彩知识点总结

考研色彩知识点总结一、色彩基础知识1. 色彩的定义:色彩是由物体反射或发射的光波长所引起的视觉感觉,是视觉现象的一种。

2. 色彩的构成: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色料的三原色是黄、青、品。

3. 色彩的特性:色彩有明度、饱和度和色调三个特性。

4. 色彩的组合:色彩的组合包括色彩对比、色彩搭配、色彩混合等。

5. 色彩的心理作用:色彩在心理上能够引起人们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不同颜色的心理效果不同。

二、色彩理论1. 色彩的三要素:明度、饱和度、色调。

2. 色彩的对照:色彩对比包括冷暖对比、对比度对比、明度对比等。

3. 色彩的色相:色相是指颜色的品种或种类。

4. 色彩的明度:明度是色彩的明暗程度,与光的亮度有关。

5. 色彩的饱和度:色彩的饱和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是色彩的鲜艳度。

6. 色彩的品质:品质是指色彩的特性和性质,包括纯净度、协调性、明度、光度、偏暖偏冷等。

三、色彩的应用1. 色彩的设计原则:包括色彩的搭配原则、均衡原则、对比原则、对照原则等。

2. 色彩的设计方法:在设计中,可以通过决定明度、饱和度、色调、颜色对比等方式来进行色彩设计。

3. 色彩的表现方式:色彩可以通过平面设计、立体设计、数字设计等方式来表现。

四、色彩的管理1. 色彩的标准化:通过建立色彩标准的管理体系,可以使色彩在不同媒介和不同设备上呈现一致的效果。

2. 色彩的保真度:在数字设计中,需要考虑色彩的保真度,即颜色的真实度,以确保设计效果的一致性。

3. 色彩的传输和输出:色彩的传输和输出是指将设计的色彩效果确定地呈现在最终的制品上,需要考虑印刷、屏幕显示、数字输出等不同的输出方式。

五、色彩的文化和艺术1. 色彩的文化传统:不同的文化对色彩的理解和应用有着不同的传统和习惯,要考虑文化差异。

2. 色彩的表现技法:在艺术中,色彩如何运用有着不同的表现技法,如色调的变化、饱和度的控制等。

3. 色彩的审美价值:色彩在艺术中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要考虑色彩的情感表现和艺术效果。

初中艺术中考美术中考知识点梳理资料

初中艺术中考美术中考知识点梳理资料

初中艺术中考美术中考知识点梳理资料一、色彩学1.色彩基础知识:主色、辅色、冷暖色调等;2.色彩的明暗变化:明暗关系、线性明暗、色相明暗等;3.色彩的空间表示:远近色、色彩透视等;4.色彩搭配与表现:色彩对比、色彩共鸣等;5.色彩的象征意义与情感表达:颜色对情感的作用和象征意义;二、造型学1.线条基础知识:线条的分类、线条的方向和弯曲等;2.形状的描绘:形状的变化、形状的平面及透视等;3.空间感与透视:近大远小、垂直透视、平行透视等;4.构图的原则:对称、平衡、重心等;5.造型材料的运用:纸张表现、创意材料应用等;三、绘画基础1.素描与速写:线描、混合画法、灰阶、画面结构等;2.色彩运用:色彩的光亮效果、色彩的层次感、色彩的质感等;3.水彩画与水粉画:颜料色彩表现、水彩的渐变、水彩的笔触等;4.油画与丙烯画:油画的分层技法、丙烯画的快速干燥特点等;5.材料与绘画工具的选择与运用:纸张的选择、颜料的搭配、画笔的使用等;四、中国画与西画1.中国画的基本知识:国画的笔法、墨线画与彩墨画等;2.水墨画技法:水、墨、笔、纸的运用、湿画法与干画法等;3.工笔画技法:起稿与勾勒、平铺工法、层层叠色等;4.油画与西洋画技法:布质画面处理、色彩对比运用、内外光影表现等;5.中国画与西洋画的比较:线描与填充、色彩表现与构图等;五、艺术欣赏与审美素养1.古代名画赏析:写意山水、花鸟画、人物画等;2.近现代艺术家与作品:梵高、毕加索、蒙德里安等;3.世界著名艺术品的欣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梵高的《星夜》等;4.艺术风格与流派:印象派、表现主义、抽象派等;5.艺术赏析的基本要素:主题、表现手法、情感表达等。

以上是初中艺术中考美术知识点的梳理资料,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印刷色彩学基本知识

印刷色彩学基本知识

印刷色彩学基本知识目录一、印刷色彩学概述 (2)1. 印刷色彩学定义与重要性 (3)2. 印刷色彩学发展历史 (4)3. 印刷色彩学应用领域 (5)二、印刷色彩基本原理 (6)1. 颜色的基本原理 (7)1.1 颜色的定义 (8)1.2 颜色的属性 (9)1.3 颜色的心理效应 (10)2. 印刷色彩的成因 (11)2.1 印刷原料的颜色 (12)2.2 印刷过程中的颜色变化 (13)2.3 印刷品呈现颜色的原理 (14)三、印刷色彩管理 (15)1. 色彩管理概述 (16)2. 印刷色彩管理流程 (17)3. 色彩管理软件的运用 (18)四、印刷色彩控制与处理 (19)1. 印刷色彩控制原理 (21)2. 印刷色彩控制流程 (22)3. 颜色处理技术与方法 (23)3.1 校色技术 (24)3.2 色彩校正方法 (25)3.3 颜色空间转换技术 (27)五、印刷色彩标准化与质量保证 (28)1. 印刷色彩标准化概述 (29)2. 标准化流程及规范 (30)3. 质量保证措施与方法 (31)六、印刷工艺对色彩的影响及优化策略 (32)1. 不同印刷工艺对色彩的影响分析 (33)2. 优化印刷工艺的策略与方法 (34)3. 实例分析与实践操作技巧探讨 (35)一、印刷色彩学概述印刷色彩学是研究印刷品上各种颜色的再现和表现规律的科学。

它涉及到印刷工艺、材料、设备以及色彩管理等多个方面,旨在为印刷工作者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以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印刷生产。

色彩空间:色彩空间是用来表示颜色的一种数学模型,常见的有RGB(红绿蓝)、CMYK(青、洋红、黄、黑)等。

不同的色彩空间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局限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色彩空间。

色彩三要素:色彩三要素是指色彩中的三个基本属性,即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色相是指颜色的基本类型,如红、绿、蓝等;明度是指颜色的亮度程度,分为高明度(亮色)和低明度(暗色);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度程度,分为高饱和(鲜艳)和低饱和(灰暗)。

《色彩学》基础理论

《色彩学》基础理论

色彩的基础原理之一一、光的本质从远古到17世纪以前,人类对色彩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认识上。

真正对色彩进行科学的分析,是由英国科学家牛顿于1667年通过三棱镜分解出来开始的,称为可见光谱色,投在垂直的白色立面上呈现一种连续的色带,相互渐次变化,分为红(red)、橙(orange)、黄(yellow)、绿(green)、青(blue-green)、蓝(blue)、紫(purple)七色。

光学上把这种使白光分解的现象称为“光的色散”。

光是属于一定波长范围内的一种电磁辐射,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吸收照射到地球表面。

而人的视觉对从380~780nm(纳米或者毫微米)这一极小范围内的电磁辐射最为敏感,这叫可见光谱。

二、色光混合的规律蓝、绿、红三原色光的等量混合是色光混合的最基本的规律,当三原色光等量混合的时候,形成白色光。

红光与绿光等量混合的时候,形成黄色光;红光与蓝光等量混合的时候,形成品色光(也叫洋红);绿光与蓝光等量混合时,形成青色光。

若两种色光等量混合时形成白光,这两种色光之间的关系为互补色光。

因为白光是通过这两种色光互相补充形成的,即补成了白光,所以称为互补关系。

色彩的基础原理之二第一节色彩的属性一、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和纯度,是色彩的三要素。

几乎每出现一块色彩,都伴随着三要素的不同显现,三者均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

1、色相色相指色彩的相貌和主要倾向,也指特定波长的色光显现出的色彩感觉。

一个画面,主要的色彩倾向往往是色相起作用。

2、明度明度是指色彩明暗的程度。

色彩明度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种是各种色相之间的明度差别,另外一种情况是同一色相的明度,因为光量的强弱而产生不同的明度变化。

无彩色系有黑白灰三色,最高和最低明度色为白色和黑色,灰色居中。

人眼最大明度辨别力为近200个等级层次。

孟塞尔把明度定为(包括理论的)黑白11级,可视的黑白上下之间为9级不同的梯度。

3、纯度纯度是指色彩的鲜艳度或纯净饱和的程度,也称彩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对光源的描述有哪些方法?答:光源: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 什么时光源色温?什么是光源显色性?答:光源的色温:如果与黑体某一温度的相对光谱功率分布一致时,该光源的光色可以由黑体的这一温度值来表示,称为颜色的色温。

光源显色性:光源照射到物体上,反射回来或投射过去再显示颜色的能力。

3. 为什么色光三原色是红、绿、蓝?答:红、绿、蓝三种色光以不同比例混合基本上可以产生自然界中全部的色彩,即红、绿、蓝三种色光具有混合出各种色彩的特性(混合性)。

而这三种色光本身各自独立,具有独立性,即其中任何一种色光都不能由其余两种色光混合产生。

所以,将红、绿、蓝称为色光三原色。

4. 下列色光等比例混合呈现什么颜色?1.R+G= Y(黄) 2.R+B=M(品红) 3.B+Y=W(白) 4.R+G+B=W(白)5. 简述加色法混合的种类答:1 色光直接混合P48~49 2 色光反射混合P496. 色光混合有哪些规律?答:P50~51 123abc47. 下列色料等比例混合呈现什么颜色?P531.Y+M=R=W-G-B 2.Y+B=W 3.C+M=B=W-R-G 4.R+G=Y8. 什么是间色混合现象?答:间色与间色混合构成复色的现象称为间色混合现象9. 什么是补色?补色有什么性质?答:两种色料混合后,呈黑色,则这两种颜色互补色。

两种色光如果混合以后形成白色,则它们互为补色10. 色料减色法中的“色”指的是什么?加色法和减色法有什么区别?答:“色”指的是单色光。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色光混合呈现另一种色光的效果称为色光加色法。

从复合中减去一种或几种单色光而得到另一种色光的效果称为色料减色法。

11. 设计软件中各种色彩的明度顺序是怎样的?答:白、黄、青、绿、品红、红、蓝、黑12. 一反射体表面反射率r=10%,问他的光反射密度是多少?13. 仅当波长l=700nm的光照射到一黄色物体上时,该物体呈现什么颜色?14. 什么是固有色?固有色与光源色、物体的光谱反射率及环境色有没有关系?答:物体在标准日光下的颜色,称为固有色有关系.15. 若一油墨的彩色密度DR,DG,DB分别是0.18、1.45、0.77,求该油墨偏色方向,灰度、色相误差及色效率16. 视网膜的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各有什么作用?答:P11杆体细胞形状细长,往往几十个连在一起向视神经输送信息。

所以杆体细胞对光有高敏感性,能接受微弱光刺激,但不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

在明亮条件下,杆体细胞不起作用。

而锥体细胞与视神经是一对一连接的,能在光亮下精细的接受外界的刺激,能分辨物体的细节与颜色。

锥体细胞又称为感色细胞。

锥体细胞的活动只有当光亮度达到一定水平(几个cd/m2以上)才能被激发起来。

17. 阐述颜色视觉理论中三个学说的基本理论和特点?答:三色学说:人的视觉神经只有感红、感绿、感蓝三种基本视神经的假说。

缺点:无法解释色盲现象。

对立学说:又称为四色学说。

假定视网膜中有三对视素:白-黑视素、红-绿视素、黄-蓝视素。

这三对视素的代谢作用包括建设(同化)和破坏(异化)两种对立的过程。

阶段学说:(又是无耻的借鉴综合学说):在视网膜上的锥体细胞一个三色的机制(系统),而在视觉信息向脑皮层视区的传到通路中则变成四色机制(系统)。

18. 颜色对比有哪些种类?答:同时对比(同时看到两种颜色所产生的对比现象)和连续对比(先看到某种颜色,然后看到第二种颜色时产生的对比现象)。

19. 什么是颜色视觉的适应性和恒长性答:适应性:1、暗适应:当人由明亮的环境进入黑暗环境,开始时感觉一片漆黑,随后视觉感受性逐步提高,经过一段时间后便能看清楚周围物体(瞳孔放大、视网膜感光物质的变化)。

2、明适应:黑暗环境到明亮环境,开始时感觉睁不开眼睛,看不清物体,但很快视网膜对光线的感受性逐步降低,视觉又恢复正常(1min)。

3、颜色适应:在明视觉状态下,眼睛受到颜色刺激作用而发生的颜色视觉变化过程称为颜色适应。

在这一过程中,当眼睛对某一颜色刺激适应以后再去观察令以物体颜色时,刚开始后者物体颜色发生失真,会带有前者物体颜色的互补色成分,经过一段时间适应后才能获得不失真的颜色感觉。

(负后象)恒长性: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人们对物体的颜色感觉仍然保持相对不变,颜色视觉的这种特性称为颜色恒定。

(视觉经验、记忆色)20. 光谱光视效率曲线的含义是什么?答:图见P12 纵坐标V(入)或V,(入)是随波长变化的函数,为光谱光视效率函数,表征人眼对于各种可见波长的平均相对敏感度的数量。

21. 何谓视力与视角?答:人们使用视觉器官辨认外界物体细节的敏锐程度,称为视觉敏锐度。

视觉敏锐度表示视觉辨认物体细节的能力,在医学上称为视力。

物体的大小对眼睛形成的张角叫做视角。

22. 当红光(700nm)、绿光(540nm)和蓝光(430nm)三种色光的明度相同时,若绿光所需的辐通量#(540)=0.7(瓦),试求#(700)=?#(430)=?23. 什么是光源的相对功率分布曲线?答:令光谱分布能量的最大值为“1”或其他数值,将光源辐射光谱的其他各种波长能量与之进行比较,作归一化处理后,使辐射功率仅在规定的范围内变化,这样的光谱曲线就称为相对光谱功率分布曲线。

24. 光的相对能量功率曲线与其颜色有什么关系?答:光的相对能量功率分布决定了颜色,或者说光源颜色特性取决于在发出的光线中不同波长的相对能量比列25. 阐述颜色的三个属性的定义和相互之间的关系?答:颜色三属性:色相、明度、饱和度。

色相也称为色调,即彩色的相貌,是彩色最基本的特征,也是色与色彼此相互区分最明显的特征。

明度是表示颜色深浅明暗的特征量。

简单的说,色彩的明度是人眼所感受到色彩的明暗程度。

饱和度是指色彩的单纯性,是反射或投射光线接近光谱色的程度,或者说是表示离开相同明度中性灰色的程度。

关系:色彩的三个属性在某种意义上是相互独立的,但不能单独存在。

一般来说,只有在明度适中的情况下,色彩的饱和度才最大。

色彩的明度随色相而变,即使不同色相发出的光线能量相同,由于人眼的光谱光视效率函数,不同色相的明度是不同的。

色彩的色相与饱和度也互为联系。

光谱色的饱和度是最高的,但不同光谱色能达到的最大饱和度又是不同的。

26. 人眼对颜色三属性的辨别能力如何?答:一般人眼可以分辨的光谱色色相约150种,谱外色相约30种,共约180种人们能比较准确地判断颜色的明暗对比27. 如何用分光反射率曲线表示色相、明度、饱和度?答:横坐标λ/mm表示颜色色相,纵坐标表示颜色的明度和饱和度即同一色相中,若两条曲线A、B,ρmA<ρmB则表示A的明度大于B的明度。

A的饱和度大于B 饱和度28. 什么是色光加色法?有何特点?答:书P47----------当两种或两种以上色光同时到达人眼的视网膜时,人眼视网膜的三种感色细胞分别受到等量或不等量的刺激,从而在大脑中产生一种综合的颜色感觉。

这种两种或两种以上色光混合呈现另一种色光的效果称为色光加色法特点:等量的三原色光混合有以下规律:R+G=Y R+B=M G+B=C R+G+B=W 。

若改变两原色或三原色光的比例,还可以得到其他不同的光29. 何谓色料减色法?有何特点?与色光加色法有何不同?答:书P53---------从复合光中减去一种或几种单色光而得到另一种色光的效果为色光减色法特点:等量混合有以下规律:M+C=B=W-R-G M+Y=R=W-G-B C+Y=G=W-R-BM+Y+C=K=W-R-G-B区别:色料相加越加越暗;色光相加越加越亮色料混合是色料减色法互补色料相混合为黑色;色光混合是色光加色法,互补色光相加为白色色料混合三原色为C、M、Y ;色光为R、G、B30. 三原色油墨印在白纸上,他们各自吸收白光中的什么光?反射什么光?画出他们的光谱反射曲线答:青色料C吸收R 反射G、B黄色料Y吸收B 反射G、R品色料M吸收G 反射R、B31. 说明在孟塞尔表色系统中下列各颜色样品的色相、明度与饱和度1.5R 4/10 2.N71 3.5PB5/12答:书P147--------1.5R 4/10 明度为4饱和度为10的纯正红色2.N71 明度为7的中性灰3.5PB5/12 明度为5饱和度为12的蓝绿32. 什么是自然颜色系统?答:自然色系是有瑞典物理学家约翰森提出的。

NCS以白、黑、黄、红、蓝和绿6个心理原色作为基础,后面4个原色是单色相色,而其他的色像均可看成是两个单色相色以各种比例混合的结果。

这种方法确定的颜色是基于颜色知觉的一种绝对度量,使用方便。

33. 说明下列各颜色样标号的意义1.2060Y50R 2.3060B60G 3.1080G答:1.2060Y50R 20%的黑Y 70% 20%绿色2. 3060B60G 30%的黑彩色B 60% 60%绿色3. 1080G 10%的黑G 80%34. 色标位nc和pa的颜色含有的纯色的量为多少?答:35. 什么是“CIE1931标准色度观察者光谱三刺激值?答:在1931 CIE-XYZ 系统中,用于匹配等能光谱刺激的X、Y、X三原色数量叫做“CIE1931标准色度观察者光谱三刺激值”36. 在CIE1931XYZ系统中,x巴(入),y巴(入),z巴(入),x(入),y(入),z(入),X,Y,Z,x,y,z符号分别表示什么意思?答:x巴(入),y巴(入),z巴(入)光谱三刺激值x(入),y(入),z(入) 光谱轨迹色度坐标X,Y,Z 物体的色度坐标x,y,z 颜色的三刺激值37. 什么是物体色的三刺激值和色度坐标?如何计算?写出计算式?说明其意义答:R,G,B —分别为匹配待配色所需要的红、绿、蓝三原色的数量,称为三刺激值三刺激值公式:色度坐标:三原色各自在三原色总量中的相对比率,用r,g,b表示.r = R/(R+G+B);g = G/(R+G+B);b = B/(R+G+B);某一特定颜色的色度坐标C(r,g,b).38. 2度视场和10度场有何区别?答:当观察着视角从2度增大到10度时,由于杆体细胞的参与以及中央窝黄色素的影响,颜色视觉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主要表现为饱和度的降低以及颜色视场出现不均匀的现象。

人眼用小视角观察颜色时,辨别颜色差异的能力较低。

39. 什么是色彩的纯度与主波长?答:主波长物体表面色反射的能量集中部位的波长,用来表示物体的色相.纯度:颜色接近同一主波长光谱色的程度40. 若已知颜色1和颜色2两颜色的各参数为:Y1=22.81.X1=0.2056,y1=0.2428,Y2=22.00,X2=0.1869,y2=0.2316. 试计算由颜色1和颜色2合成所得颜色的主波长A和纯度Pe答:书P95----------纯度计算公式:Pe=(x-x0)/(x光-x0)……..x式Pe=(y-y0)/(y光-y0)……..y式当| x-x0 |大于| y-y0 |选用x式当| x-x0 |小于| y-y0 |选用y式41. 若已知两颜色的各参数为:Y1=22.81 X1=0.2056 y1=0.2428Y2=22.00 X2=0.1869 y2=0.2316 将他们转换为HV/C,并写出他们的孟塞尔标号答:书P156--------- 例①42. 何谓颜色“宽容量”?答:在CIE色度图上,每一个颜色虽然占一个点的位置,而对视觉来说实际上是一个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