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课ppt 趣味数学史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什曲折的获奖过程
纳什小时候的数学成绩并不好,小 学老师常常向他的家长抱怨纳什的数 学有问题,因为他常常使用一些奇特 的解题方法。而到了中学,这种情况 就更加频繁了,老师在黑板上演算了 整个黑板的习题,纳什只用简单的几 步就能解出答案。
中学毕业后,纳什进入了匹兹堡 的卡耐基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 1948年,纳什被普林斯顿大学录 取 当时的普林斯顿已经成了全 世界的数学中心,在普林斯顿自 由的学术空气里,纳什如鱼得水, 21岁博士毕业,不到30岁已经闻 名遐迩。1958年,纳什因其在数 学领域的优异工作被美国《财富》 杂志评为新一代天才数学家中最 杰出的人物。
终于,在孩子出生以前,纳什被送进了精神病医院。 几年后,因为艾里西亚无法忍受在纳什的阴影下生活,他们离 婚了,但是她并没有放弃纳什。离婚以后,艾里西亚再也没有结婚, 她依靠自己作为电脑程序员的微薄收入和亲友的接济,继续照料前 夫和他们惟一的儿子。她坚持纳什应该留在普林斯顿. 于是,在上世纪70到80年代,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和学者们总 能在校园里看见一个非常奇特、消瘦而沉默的男人在徘徊,他穿着 紫色的拖鞋,偶尔在黑板上写下数学题。他们称他为“幽灵”,他 们知道这个“幽灵”是一个数学天才,只是突然发疯了。 有人说,站在金字塔尖上的科学家都有一个异常孤独的大脑, 纳什发疯是因为他太孤独了。但是,纳什在发疯之后却并不孤独, 他的妻子、朋友和同事们没有抛弃他,而是不遗余力地帮助他,挽 救他,试图把他拉出疾病的深渊。
纳什最重要的理论就是现在广泛出现在经济学教科书上的“纳什均 衡”。而“纳什均衡”最著名的一个例子就是“囚徒困境”,大意 是:一个案子的两个嫌疑犯被分开审讯,警官分别告诉两个囚犯, 如果两人均不招供,将各被判刑一年;如果你招供,而对方不招供, 则你将被判刑三个月,而对方将被判刑十年;如果两人均招供,将 均被判刑五年。于是,两人同时陷入招供还是不招供的两难处境。 两个囚犯符合自己利益的选择是坦白招供,原本对双方都有利的策 略不招供从而均被判刑1年就不会出现。这样两人都选择坦白的策 略以及因此被判5年的结局被称为“纳什均衡”,也叫非合作均衡。 “纳什均衡”是他21岁博士毕业的论文,也奠定了数十年后他获得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基础。 他的才华和个人魅力吸引了一个漂亮的女生——艾里西亚,她 是当时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仅有的两名女生之一。1957年,他们结 婚了。之后漫长的岁月证明,这也许正是纳什一生中比获得诺贝尔 奖更重要的事。
然而,正当他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 候,30岁的纳什得了严重的精神分 裂症。他的妻子艾利西亚———麻 省理工学院物理系毕业生,表现出 钢铁一般的意志:她挺过了丈夫被 禁闭治疗、孤立无援的日子,漫长 的半个世纪之后,她的耐心和毅力 终于创下了了不起的奇迹:和她的 丈夫一样,纳什教授渐渐康复,并 在1994年获得诺贝尔奖经济学奖。 如今,纳什已经基本恢复正常, 并重新开始科学研究。他现在是普 林斯顿大学数学教授,但已经不再 任教。学校经济学系经常会举办有 关博弈论的论坛,纳什有时候会参 加,但是他几乎从不发言,每次都 是静静地来,静静地走。
对纳什故事的感受
我佩服纳什的就是他能够集中全部精力做自己喜欢 做的事情,不会受到环境的干扰,不在意别人对自己 的看法,有崇高的精神追求. 人只要有了明确的人生目标,并为自己的目标付出 努力,就能让自己过得充实,快乐.
推荐电影
影片《美丽心灵》一举获 得8项奥斯卡提名。这部影 片以1994年度诺贝尔经济 学奖得主之一小约翰· 纳什 与他的(前)妻子艾莉西亚以 及普林斯顿的朋友、同事 的真实感人的故事为题材, 艺术地重现了这个爱心呵 护天才的传奇故事。为了 使广大读者进一步了解这 位数学和经济学的天才人 物
年轻时的纳什
对纳什的大致了解
纳什从小就很孤僻,他宁愿钻在 书堆里,也不愿出去和同龄的孩 子玩耍。纳什的数学天分大约在 14岁开始展现。他在普林斯顿大 学读博士时刚刚二十出头,但他 的一篇关于非合作博弈的博士论 文和其他相关文章,确立了他博 弈论大师的地位。在20世纪50年 代末,他已是闻名世界的科学家 了。
1958年的秋天,正当艾里西亚半惊半喜地发现自己怀孕时,纳什却 为自己的未来满怀心事,越来越不安。系主任马丁已答应在那年冬 天给他永久教职,但是纳什却出现了各种稀奇古怪的行为:他担心 被征兵入伍而毁了自己的数学创造力,他梦想成立一个世界政府, 他认为《纽约时报》上每一个字母都隐含着神秘的意义,而只有他 才能读懂其中的寓意。他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可以用一个数学公式 表达。他给联合国写信,跑到华盛顿给每个国家的大使馆投递信件, 要求各国使馆支持他成立世界政府的想法。他迷上了法语,甚至要 用法语写数学论文,他认为语言与数学有神秘的关联……
纳什的博弈理论越来越有影响力,但他本人却默默无闻。大部分曾经运用过 他的理论的年轻数学家和经济学家都根据他的论文发表日期,想当然地以为他已 经去世。即使一些人知道纳什还活着,但由于他特殊的病症和状态,他们也把纳 什当成了一个行将就木的废人。 纳什没有因为获得了诺贝尔奖就放弃他的研究,在2001年,经过几十年风风雨雨 的艾里西亚与约翰纳什复婚了。事实上,在漫长的岁月里,艾里西亚在心灵上从 来没有离开过纳什。她终于取得了胜利。而纳什,也在得与失的博弈中取得了均 衡。 2005年6月1日晚,诺贝尔北京论坛在故宫东侧菖蒲河公园内的东苑戏楼闭 幕。热闹的晚宴结束后,纳什没有搭乘主办方安排的专车,而是一个人夹着文件 夹走出了东苑戏楼。他像一个普通老人一样步行穿过菖蒲河公园,然后绕到南河 沿大街路西的人行横道上等待红绿灯。绿灯亮起,老人隅隅独行的背影在暮色中 渐行渐远,终于消失不见。
参考内容
资料: http://baike.soso.com/v238188.htm?syn=%E7%BA%A6%E7%BF%B0%E7%BA%B3%E 4%BB%80 图片:http://image.soso.com/image.cgi?sc=img&pid=web.img&ie=utf8&w=%E7%BE%8E%E4%B8%BD%E5%BF%83%E7%81%B5%20%E7%94%B5%E5% BD%B1&unc=z400003_48#st=0 http://baike.soso.com/v238188.htm?syn=%E7%BA%A6%E7%BF%B0%E7%BA%B3%E 4%BB%80 http://image.soso.com/image.cgi?sc=img&ac=0&ch=s.p.res.i&pid=p.res.i&w=%D4%BC% BA%B2%C4%C9%CA%B2%D0%A1%CA%B1%BA%F2%B5%C4%D5%D5%C6%AC&it y=0#st=24 http://www.google.com.hk/search?hl=zhCN&newwindow=1&safe=strict&q=%E7%BA%A6%E7%BF%B0%E7%BA%B3%E4%BB %80&bav=on.2,or.r_gc.r_pw.,cf.osb&biw=788&bih=435&um=1&ie=UTF8&tbm=isch&source=og&sa=N&tab=wi&ei=vvupT6_lIKqriAeLoenQDQ
谢谢观赏!
他的同事听说他被关进了精神病医院后,给当时美国著名的精神病学专家打 电话说:“为了国家利益,必须竭尽所能将纳什教授复原为那个富有创造精神的 人。”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到纳什的身边,他们设立了一个资助纳什治疗的基金, 并在美国数学会发起一个募捐活动。 妻子和朋友的关爱终于得到了回报。纳什渐渐康复,从疯癫中苏醒,而他的 苏醒似乎是为了迎接他生命中的一件大事: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当1994年瑞 典国王宣布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是约翰 纳什时,数学圈里的许多人惊 叹的是:原来纳什还活着。 正当纳什本人处于梦境一般的精神状态时,他的名字开始出现在70年代和80年 代的经济学课本、进化生物学论文、政治学专著和数学期刊的各领域中。他的名 字已经成为经济学或数学的一个名词,如“纳什均衡”、“纳什谈判解”、“纳 什程序”、“德乔治-纳什结果”、“纳什嵌入”和“纳什破裂”等。
约翰· 纳什 制作人:(第二组)
目录 纳什的家庭背景 对纳什的大致了解 纳什曲折的获奖过程 推荐电影《美丽心灵》 对纳什故事的感受 参考内容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家庭背景
纳什生于1928年6月13 日。父亲是电子工程师 与教师,第一次世界大 战的老兵,母亲则是拉 丁语教师。虽然父母对 他照顾有加,但老师认 为他不合群不善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