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发展简史和展望课件

合集下载

免疫学发展简史及展望

免疫学发展简史及展望

(3)不同细胞亚群 免疫应答
(4)固有免疫和抗原提呈 不成熟树突状细胞
NK细胞 NKT细胞 B-1B 成熟树突状细胞
γδ+T细胞
10.免疫病理概念的形成
(1)超敏反应 (2)自身免疫疾病
11、免疫学技术的发展 间接凝集反应和免疫标记技术,进一步促
进了免疫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应用。
三、 现代免疫学的发展
第一章 免疫学概论
第一节 免疫学简介
细胞因子
补体 免疫球蛋白
粒细胞
B细胞
单核细胞
浆细胞 T细胞
巨噬细胞
一、免疫的含义
免疫(immune)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 物(“非已”或“自己”),维持机体内环 境生理平衡的功能。
对异物抗原 对机体作用 对自身成分
传统概念 抗感染
发生免疫应答 有利
现代概念 抗感染及排除非已抗原 免疫应答,也可发生耐受
有利也可有害
免疫学(Immunology)
免疫学即是研究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理 解其对机体有益的防卫功能和有害的病理作用及 其机制,以发展有效的免疫学措施,实现防病治 病的目的。
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
中枢
外周
免疫细胞
胸腺
脾脏 淋巴细胞
单核吞噬细胞
骨髓
淋巴结 其它APC
(树突状细胞、 粘膜相关 内皮细胞等) 淋巴组织
T淋巴细胞
树突状细胞
肥大细胞
外周血中各种白细胞的比例
免疫细胞 中性粒
嗜碱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 树突细胞
占白细胞总数百分比 (%) 40-75 0.1 -1 1-7 2-11 20-35 0.1-1
二、免疫的功能

医学:免疫学发展史及展望

医学:免疫学发展史及展望
免疫学成就
在免疫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例如,疫苗的研发成功帮助人类消灭了天花,并有效 控制了许多其他传染病。此外,免疫疗法在肿瘤治疗等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为许多患者带来了希望。
对未来免疫学发展的展望与期待
免疫学前沿领域
未来发展方向
当前,免疫学研究正朝着更加深入和 精细的方向发展。一些前沿领域包括 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免疫细胞功能 与分化、免疫与疾病的关系等。这些 领域的研究将有助于揭示免疫应答的 奥秘,为未来的免疫疗法和疾病治疗 提供更多可能性。
THANK YOU
感谢聆听
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构建人工免疫系统,实现免疫 细胞的定向改造和免疫应答的精确调控。
免疫疗法的新技术与新方法
免疫细胞疗法
利用免疫细胞(如T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等)进行疾病治疗, 包括过继性细胞疗法和基因编辑细胞疗法。
免疫调节剂
开发新型免疫调节剂,如抗体药物、小分子药物和细胞因子等,以 调节免疫应答和缓解自身免疫性疾病。
未来,免疫学将继续与其他学科领域 进行更紧密的交叉融合,推动创新性 研究。例如,免疫学与基因组学、蛋 白质组学等领域的结合,将有助于深 入了解免疫系统的复杂功能,并开发 出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法。同 时,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应 用,免疫学研究将更加高效和精确。
期望与挑战
尽管免疫学已经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 的成就,但仍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例如,如何提高疫苗的有效性和安 全性、如何克服免疫耐受、如何利用 免疫疗法治疗更多种类的疾病等。面 对这些挑战,科学家们需要不断探索 和创新,以期在未来的研究中取得更 多突破性的成果。
然而,真正的免疫学研究始于17世纪,当时人们开 始研究疫苗接种的概念。

免疫学免疫学发展简史及其展望课件

免疫学免疫学发展简史及其展望课件
• 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 或特异性免疫(specific immunity ) 获得性免疫(acquired immunity ) 10
固有免疫特点
无特异性,先天具备,无记忆性,稳定遗传, 同种异体差异不大
组成:屏障结构、免疫细胞、体液中抗菌物质
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recognition receptor, PRR): TLR 病原体相关模式分子(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e pattern, PAMP): LPS
学习要点
• 何谓“免疫”? • 免疫系统的功能有哪些? • 免疫应答的类型?
25
思考题
1.免疫是指
– A机体排除病原微生物的功能 – B机体清除损伤和衰老细胞的功能 – C机体抗感染的防御功能 – D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 E机体识别和清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
26
思考题
2.针对特定抗原的免疫应答过强易导致
免疫学是当今生命科学的前沿,已成为现代 医学的支撑,几乎所有的医学相关学科均用 到免疫学知识
22
年代 1901 1905 1908
1912 1913 1919 1930 1951 1957 1960
1972
1977 1980
1984
1987
1996
学者姓名 Behring Koch Ehrlich Metchnikoff Carrel Richet Bordet Landsteiner Theler Bovet Burnet Medawar Edelman Porter Yalow Dausset Snell Benacerraf Jerne Kohler Milstein Tonegawa Murray Thomas Doherty Zinkernagel

免疫学发展简史及展望PPT课件

免疫学发展简史及展望PPT课件

细苗名称
炭疽杆菌 麻风杆菌 家禽霍乱弧菌 伤寒杆菌 结核杆菌 金黄色萄葡球菌 霍乱弧茴 白喉杆菌 破伤风杆菌 鼠疫杆菌 痢疾杆菌 沙眼衣原体
疾病名称
炭疽病 麻风病 家禽霍乱 伤寒 结核 萄葡球菌感染 亚洲霍乱 白喉 破伤风 淋巴腺鼠疫 细菌性痢疾 沙眼
发现或纯化者
雷耶尔;科赫(1973)
汉森
佩罗西托;巴斯德(1879)
医学免疫学
Medical immunology
1
第一章 免 疫 学 概 论
医学免疫学简介 免疫学发展简史 21世纪免疫学发展的趋势
2
第一节 医 学 免 疫 学 简 介
免疫与免疫学的基本概念 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免疫应答的特点 不适宜的免疫应答可致免疫性疾病 免疫学的应用
24
擒获元凶 — 发现认识病原体的艰难历程
欧洲中世纪被宗教统治的文化使人们把瘟疫发生的原因归 结为是由于人类自身的罪孽引来了上帝的愤怒。
德国一些狂热的基督徒穿过欧洲的大小城镇游行,用镶有 铁尖的鞭子彼此鞭打,不断地哼唱着“我最有罪”。
在德国的梅因兹,有1.2万犹太人被活活烧死,在斯特拉斯 堡则有1.6万犹太人被杀。
3
免疫与免疫学的基本概念
免疫的经典概念
免疫(immune or immunity)的原意是免除税收,转意为免除瘟疫; 经典概念: 在瘟疫流行中患过某种传染病而康复的人,对这种疾病的再次感染 具有抵抗力。又称抗感染免疫; 经典概念的缺陷:有些免疫现象与抗感染无关;免疫应答亦可造成机 体损伤,如血清病、输血反应、过敏反应等。
克勒布斯
科赫
奥格斯顿
科赫与加夫卡
克勒布斯与勒夫勒
尼古拉耶尔
北里柴三郎;耶尔森

第一、二章免疫学绪论_PPT幻灯片

第一、二章免疫学绪论_PPT幻灯片

浆细胞 T细胞
巨噬细胞
三、免疫应答的特点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应答的类型及特点
固有性免疫(非特异) 适应性性免疫(特异)
参与 1、皮肤黏膜(理/化) 1、T细胞(细胞免疫)
成分
2、肥大C、吞噬C、NK 3、分子(补体)
2、B细胞(体液免疫) 3、APC (DC)

1、快。早期~96h不 1、迟。96h~
(1901获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 Ehrlich与抗体(1908年获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 Metchnikof 与吞噬细胞(1908年获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 Macfarlane Bernet 与淋巴细胞克隆选择学说(一个克隆,一种受体)
(1960年获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 Jean Dauset 与主要组容性基因复合体(MHC)(1970年获诺贝尔奖)
Edward Jenner (1749 -1823)
第三节 现代免疫学的发展 现代免疫学近20年来研究进展
➢ 受体多样性
➢ 信号转导 ➢ 程序性细胞死亡(PCD) ➢ 免疫细胞发生 ➢ 免疫学应用:DNA疫苗,重组CK,单克
隆抗体

因子。
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eradication
结 流式细胞仪的细胞分离原理
免疫功能的类型
1.固有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 定义:是种群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防御功能,乃经
遗传而获得,不能针对特定抗原,亦称天然免疫。 特点:先天具有;无特异性;无记忆性;作用快。 主要机制:
物理屏障: 化学屏障: 生物学屏障:非特异性效应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Mφ
NK细胞等。 非特异性效应:补体、溶菌酶、细胞因子等
用 特

免疫学概论ppt课件

免疫学概论ppt课件

①免疫器官、组织 ②免疫细胞 ③免疫分子
6
7
免疫细胞、免疫分子举例
8
免疫细胞、免疫分子举例
9
(2)免疫系统的功能
①免疫防御
-防止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侵入。
-清除已经侵入机体的病原体。
②免疫监视
-清除损伤、衰老细胞。
-发现、清除变异细胞。
③免疫自稳
-免疫调节。
-免疫耐受。
10
二、免疫应答类型及其特点
=获得性免疫系统(aquired immunity system) =特异性免疫系统(specific immune system)
18
㈡ 对免疫应答的认识逐渐完善
-免疫细胞识别抗原的活化、增殖、分化。
-免疫应答产生的生理性和病理性效应。
-免疫耐受概念的提出。 -抗原提呈的机制。
19
第三节 免疫学展望
23
•1897, Paul Erhlich (German):
--Side-chain theory --The Authority of humoral immunity theory. --Nobel prize (1908).
•1898, Bordet (Belgian): --Complement. --Nobel prize (1919). •1901, karl Landsteiner (USA-Austrian): --Found ABO groups. --Hapten and Ag structure. --Nobel prize (1930).
--Idiotypic network. --Nobel prize (1984).
•1987, Tonegawa: --Ig and TCR gene VDJ recombination. --Nobel prize (1987).

简史展望医学免疫学课件

简史展望医学免疫学课件
全世界已经消灭了“天花”。
最后一例 天花患者
阿 里 ·毛 ·马 林
那么,是什么 力量消灭了肆 虐几千年的病 魔?
----免疫
第一篇 免疫学概论
推动现代生命科学前进的三架马车: 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 免疫学(Immunology) 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
既古老又年轻的一门学科 重大发现及其年代、代表人物
经验免疫学时期(11世纪-17-18世纪后叶) 中国人痘 英国牛痘(Jenner)-Vaccine
标志性成果:
人痘苗的17C:明 正式记载
海 东 日本等
人痘苗 丝绸之路 陆 西 欧洲
Jenner的论文 :《牛痘成因与作用的研究》
第一章 免疫学发展简史及展望
免疫学
是人类在与瘟疫(传染病)斗争过程中发 展起来的,从明代(1670年前后)中国人接 种“人痘”和100年后英国人(Jenner)-种 牛痘Vaccine 来预防天花 ,直至今日已有 三个半世纪的历史。
长期以来人们对“免疫”的认识只局 限于“抗感染”,免除瘟疫的能力。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也发现:
除了微生物之外的其它物质也能引起免疫现象 如 血型不符的输血 器官移植排斥反应 异种动物的血清等
Koch
在发现了结核杆菌之后,试图用注射 的方法使动物产生免疫,但注射局部 却出现了组织损伤和坏死 1945 年又发现了免疫耐受现象
以上事实揭示出三个问题:
免疫不一定仅仅由微生物引起
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APC) 主要有树突状细胞(DC)及M- Mφ等 参与固有免疫应答 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
固有性免疫应答
(非特异性 IR)

〖医学〗免疫学发展史及展望

〖医学〗免疫学发展史及展望

特异Ab
不同的特异 Ab产生
4、禁忌细胞克隆在胚胎期被排除或受抑制
5、免疫细胞克隆可突变
自身免疫反应
Burnet学说形成的背景
1897, Ehrlich----Side chain (“侧链说”) 1930,Breinl&Haurowitz-----Templetes ( “摸板说” ) 1940,Pauling----Variable folding(“可变折叠说”) 1955,Jerne----Natural seletion(“自然选择说”) 1953,Watson&Crick----DNA双螺旋 1957,Burnet---Clonal selection(“克隆选择说”) 1975,Kohler& Miletein----mAb技术证实其学说
Gershon----Ts
1976---IL-2(TCGF)
以后有更多的Cytokines
1960~1982-----细胞免疫迅速发展
第三节 现代免疫学时期
1、Ag 识别受体多样性的产生
Ig基因重排(Tonegwa,1978) TCR编码基因克隆(M.Davis&T.Mak,1984)
2、信号转导途径的发现
MHC/Ag---TCR
APC
Th
B7--------CD28
转录因 子活化
结合于基 因调控区
基因活化 产物(细胞因子)
细胞增殖、分化为 效应细胞
3、细胞程序性死亡途径的发现
CTL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FasL--Fas
靶C
活化一组半胱天冬 蛋白酶
联级活化
DNA 断裂
细胞死亡(凋亡)(apoptosis)

高美华《医学免疫学》第二章免疫学发展史课件

高美华《医学免疫学》第二章免疫学发展史课件

02
免疫学重要事件和人物
免疫学重要事件
19世纪
巴斯德和科赫的细菌学研究,奠定了微生物学和 免疫学的基础。
20世纪中叶
发明了青霉素等抗生素,显著降低了感染性疾病 的死亡率。
20世纪初
发现白喉抗毒素,开创了人工被动免疫的先河。
20世纪末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启动,推动了免疫学领域的研 究和应用。
免疫学重要人物
01
02
03
04
疫苗的研发和应用
如麻疹疫苗、乙肝疫苗等,有 效预防和控制了传染病的发生
和传播。
免疫疗法的发展
针对某些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 病,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反应达
到治疗目的。
免疫细胞治疗
利用免疫细胞(如CAR-T细 胞)治疗肿瘤和其他疾病,取
得了显著疗效。
免疫检测技术
如ELISA、流式细胞术等,为 免疫学研究和临床诊断提供了
利用电泳将蛋白质分离,再通过抗体检测特定蛋白质的方法,常用于 蛋白质组学研究。
重组DNA技术
利用DNA重组技术,将不同来源的基因进行拼接和表达,用于基因功 能研究和基因治疗等领域。
04
免疫学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免疫学未来发展趋势
免疫疗法
随着免疫学研究的深入,免疫疗法在癌症治疗等领 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有望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 、精准的治疗方案。
18世纪
首次提出“免疫”概念,指机体对病原微生物具有天然的抵抗力 。
免疫学发展阶段
经验免疫学阶段
19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主要依靠 经验和实践,疫苗研制和免疫接种技 术得到发展。
科学免疫学阶段
20世纪中叶至今,随着基础免疫学研 究的深入,人们对免疫系统的认识不 断加深,免疫学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 的学科。

第一章免疫学发展简史及展望

第一章免疫学发展简史及展望

CD分子
细胞因子
皮肤粘膜淋巴组织 NK细胞
粘附分子
NKT细胞
MHC分子
其他
细胞因子受体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细胞
T细胞
B细胞
• 3、免疫功能
• (1)免疫防御功能(immune defense)
• (2)免疫监视功能(immune surveillance)
• (3)免疫稳定功能(immune homeostasis)

• 医学免疫学的特点
(1)涉及的新知识多,发展迅速,仅100年左 右的历史
• (2)涉及的学科多,内容抽象不容易理解 • (3)英文词汇和缩写多。 • (4)免疫学是基础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医学基
础课,是从微生物学分离出的一个独立学科。
• 医学免疫学主要研究范畴
• 1、免疫的解剖学基础:研究免疫系统的 组成与各自的功能。
远的影响。(获得1908年的生理—医学Nobel Prize )
2、体液免疫学派的形成
• (1)抗体的发现和应用
• 德国学者Behring(白令)1890年发现在其血清中有一 种能中和外毒素的物质,称为抗毒素。将这种免疫血清转 移给正常动物也有中和外毒素的作用。这种被动免疫法很 快应用于临床治疗。Behring于1891年应用来自动物的免 疫血清成功地治疗了一个白喉患者,这是第一个被动免疫 治疗的病例。为此他于1902年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3)组成 ①屏障结构:皮肤、黏膜、血胎屏障、 血脑屏障 ②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 、 NK细胞、NKT 细胞 ③体液因子:补体、溶菌酶、干扰素、 炎症因子
• 2 适应性免疫(adapative immunity)
• (1)个体出生后,机体感染了某种病原微生 物或接触了某种异物,而获得的具有特异性 的免疫机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应答的特点
适应性免疫 (三个特性)
特异性 耐受性 记忆性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免疫应答的特点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关联性?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不适宜的免疫应答可致免疫性疾病
免疫与免疫功能的灵魂 ➢ 特异性 ➢ 平衡性
横行肆虐 — 瘟疫对人类的危害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传染病一直是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 是人类生存的大敌。
传染病对人类的杀伤,远远超过了所有战争的总和。
人类对于传染病的病因、病原、预防、诊断、治疗,是 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直至采取有效措 施,逐步加以控制和消灭的过程。 而且,至今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远没有结束…………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免疫应答的特点
适应性免疫 (三个阶段)
识别阶段:T细胞及B细胞识别抗原 活化增殖阶段:经历活化、增殖、分化,成为效应细胞,产生效应分子 效应阶段:效应细胞及效应分子清除抗原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第一章 免 疫 学 概 论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医学免疫学简介 免疫学发展简史 21世纪免疫学发展的趋势
第一节 医 学 免 疫 学 简 介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免疫与免疫学的基本概念 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免疫应答的特点 不适宜的免疫应答可致免疫性疾病 免疫学的应用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免疫学的应用
传染病预防:接种菌苗、疫苗,使机体主动产生免疫力. 严重急性呼吸 道综合征(SARS)及艾滋病的消灭,终将有赖于疫苗的发明;
疾病治疗:包括肿瘤、慢性传染病及超敏性疾病,可用抗体、细胞因 子、体外扩增的免疫细胞及治疗性抗原疫苗治疗;
免疫诊断:按抗原与抗体及T细胞受体特异结合的原理;按抗原能活化 特异的适应性免疫应答,发展起多种特异敏感的免疫学诊断方法,已广 泛用于ABO血型定型,传染病诊断,妊娠确诊等等。
第二节 免疫学的发展简史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免疫功能 是生物与自然环境长期斗争、进化的结果。 免疫学 是人类在与传染病斗争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免疫学是研究宿主免疫系统识别并消除有害生物及其成分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
免疫器官(胸腺、骨髓、脾、淋巴结等); 免疫组织(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免疫细胞(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T及B淋巴细胞); 免疫分子(细胞表面分子、抗体细胞因子、补体等等) 。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免疫应答的特点
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免疫防御功能(immunological defence)
是指机体防御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及清除下可引起超敏反应或免疫缺陷病。
免疫监视功能(immunological surveillance)
机体能通过免疫监视功能防止或消除突变的细胞及早期肿瘤,称 为免疫监视。若此功能失调可导致肿瘤的发生。
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
固有免疫应答细胞(单核-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 病原体入侵早期,不经历克隆扩增,即刻发挥免疫防御作用; 不产生免疫记忆。
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
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 (T细胞及B细胞 ); 经历克隆扩增,活化成效应细胞, 即刻发挥免疫防御作用; 产生免疫记忆。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免疫与免疫学的基本概念
免疫的经典概念
免疫(immune or immunity)的原意是免除税收,转意为免除瘟疫; 经典概念: 在瘟疫流行中患过某种传染病而康复的人,对这种疾病的再次感 染 经具典有概抵念抗的力缺。陷又:称有抗些感免染疫免现疫象;与抗感染无关;免疫应答亦可造成机 体损伤,如血清病、输血反应、过敏反应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免疫与免疫学的基本概念
免疫的现代概念
免疫由机体的免疫系统所执行的功能; 免疫系统识别抗原性异物(自己或非己),排除非己抗原性异物,从而
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生理功能。
识别“异己” 排除“非己” 保护“自己”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横行肆虐 — 天花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免疫自身稳定 (immune homeostasis)
免疫耐受(immune tolerance)
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细胞表达的抗原不产生免疫应答,不导 致自身免疫病;而对外来的病原体及有害生物分子表达的抗原则产生 免疫应答,予以清除,即免疫系统有“识别自我及非我功能”。若此 功能失调可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
(体外入侵或体内产生)的应答过程及机制的科学。
人类与瘟疫斗争的科学历程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横行肆虐 — 瘟疫对人类的危害 擒获元凶 — 发现认识病原体的艰难历程 铸就坚盾 — 研制疫苗:从经验到科学 锻造利剑 — 人类对抗病原体药物的认识 永恒斗争 — 不断出现的新的传染病
免疫调节功能(immunoregulation)
免疫系统参于机体整体调节功能,与神经、内分泌系统共同构成神 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系统,调节机体整体功能和免疫系统自身功 能。若此功能失调可导致机体的生理平衡破坏。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免疫应答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