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幼平针灸结合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经验_张钰敏

合集下载

中药穴位敷贴疗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体会

中药穴位敷贴疗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体会

中药穴位敷贴疗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体会中药穴位敷贴疗法能够调理患者的气血运行。

中医学认为,慢性前列腺炎主要是由于气滞、血瘀导致的,通过穴位按摩和中药贴敷能够促进患者的气血运行,舒缓患者的症状。

在我的实践中,我使用了三阴交、关元、气海、命门等穴位,结合中药贴敷,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治疗,患者的腰部和下腹部的不适感有所减轻,排尿困难等症状也有所缓解。

中药穴位敷贴疗法可以改善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

免疫系统的低下是患者容易反复发作的原因之一,通过刺激穴位和使用中药贴敷,可以增强患者体内的阳气,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减少反复感染,提高抵抗力。

在我的实践中,我发现患者的反复感染情况确实有所减少,很少出现尿路感染的情况,从而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中药穴位敷贴疗法可以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

慢性前列腺炎会导致患者情绪低落、精神紧张、睡眠质量下降等问题,而穴位疗法可以通过调理患者的气血,舒缓患者的情绪,改善睡眠质量。

在我的实践中,患者的情绪确实有所好转,精神更加阳光,也有更好的睡眠质量,这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药穴位敷贴疗法还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中药贴敷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促进患者的康复。

在我的实践中,我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中药穴位敷贴疗法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得到了缓解,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体力恢复了一定程度,这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药穴位敷贴疗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在我的实践中,我积极采用这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应当指出的是,中药穴位敷贴疗法对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需要时间,需要患者的配合和坚持,同时也需要医生的耐心和细心。

中药穴位敷贴疗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验证,不同情况下的治疗效果也会有所差异。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临床研究来验证中药穴位敷贴疗法的有效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

针刺、中草药结合治疗前列腺炎疗效分析

针刺、中草药结合治疗前列腺炎疗效分析

效 明显 优 于 口服 前 列 康 片的 疗效 。
关键 词 : 列腺 炎 ; 前 针刺 ; 中草 药 ; 列康 片 ; 前 临床研 究
中 图 分 类 号 :9 + 3 6 7. 3 R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5—0 7 ( 0 2 0 10 7 9 2 0 ) 8—0 2 0 2—0 2 0
视 野 白细胞 仍 超 过 1 , 列腺 液 及尿 分 段 培 养 0个 前
阳性 ; 效 : 状 及 前 列 腺 指 诊 无 改 善 , 列Fra bibliotek腺 液 无 症 前
镜 检无 改善 , 列 腺液 及 尿分 段 培养 仍 阳性 。 前 32 治疗 结 果 .
疗 效 比较如 下 :
方向刺入 3 , 寸 针感酸胀 , 可放射至大腿 内侧 或会 阴部 , 别 的 可 同 时 向上 放 射 至 肾 区。配 穴 每 次 个
可 根 据 症状 选 2 3 , 常规 手 法 , 穴 用 酸胀 即可 , 若
两 组均 经过 1 月 治疗 后 , 行 个 进
维普资讯
针灸 临 床 杂 志 20 第 1 02年 8卷第 8 期
2 2 对 照 组 .
1 1 一般 资 料 .
两 组病 例均 来 自门 诊 , 随机 分 为治 疗 组 和对 照组 。治 疗 组 6 0例 中 , 龄 最 小 2 年 8岁 , 大 7 最 8 岁 ; 程最 短 半年 , 长 1 , 病 最 0年 半年 以上 至 1 2 年 0 例 ; 年 以上 至 2 1 ; 以上 至 3 l , 1 年 4例 2年 年 7例 3 年 以上 至 1 0年 9例 。对 照 组 6 0例 , 龄 最 小 2 年 4 岁, 大 7 最 3岁 , 程 最 短 4个 月 , 长 9年 , 年 病 最 半 以上 至 1 2 年 0例 ; 年 以上 至 2 1 例 ; 以上 1 年 5 2年 至 3年 1 ; 年 以上 至 9 9例 。 6例 3 年

针灸结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观察

针灸结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观察
用 SPSS18.0软 件 进 行 统 计 分 析 ,计 量 资 料 以 ( 4-S) 表示 、用f检验 ,计量资料 以 (%)表示、用 x 检验 ,P<O.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4 疗 效 标 准
痊 愈 :排 便 无 困难 ,每 Et自发 排 便 1次 ,大便 性 状 4~5级 ,腹胀 消失 。显 效 :排便稍 费力 ,大便 性状 为3~4 级 ,每 1 3自发排便 1次或 2 3天 排便 1次 。有 效 :2~3天排 便 1次 ,排便 较费力 ,大便性 状为2 3级 。无效 :便秘无改 善 。 5 治 疗 结 果
仁 、鸭 拓草 、红 花 、黄芩 、黄柏 各 15g,紫 花地丁 、补骨 脂 、败酱草 、大血藤 、车前草20g,』II芎 12g。加水 1O00mL 煎 煮 ,留 取 约 400mL后 装 袋 封 包 。取 1袋 加 热 至 40% ,患 者 排尽 二便 ,取左侧 卧位并 充分暴 露会 阴部 ,双腿 蜷 曲并且 让 大腿 和躯 干保 持90。,充分 暴露 肛 门后 捕入 一次 性硅 胶 管 ,插入 8cm左 右 ,然 后将 药物缓 慢灌 人 ,拔除 硅胶 管后 嘱咐患者深 呼吸 ,保 持放 松并 且坚持 平躺 1h,注意不 可立 即站 立或 者行 走 ,防止流 出药液 ,日1次 。。 。②针 灸 :肾 阳不 足取太 溪 、命 门 、_二明交 、肾俞 、大肠俞 、关元 、足
[关键词 ] 慢性前列腺 炎;针 灸;中药灌肠
笔 者 用针 灸 结合 中药灌 肠 治。 1 临床资料
共84例 ,均 为我 院2016年 2月 至2017年 10月收 治的慢 性前 列 腺 炎患 者 ,按 随 机数 字 表 法分 为两 组 各 42例 。 治 疗 组 年龄 48~72岁 ,平 均 (59.5-I-1.5)岁 ;病程 2~5个 月 ,平 均 (2.8 4-0.7)个 月 。对 照组年 龄44~69岁 ,平均 (55.7-. I-1.8)岁 ;病程2—6个月 ,平 均 (3.5±0.5)个月 。 两 组一般资 料 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 (P>O.05),具有可 比 性 。

慢性前列腺炎中医治法的临床研究进展

慢性前列腺炎中医治法的临床研究进展

慢性前列腺炎中医治法的临床研究进展
杨洪伟
【期刊名称】《河北中医药学报》
【年(卷),期】2003(018)002
【摘要】中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不同治法,其中清热利湿法、活血化瘀法、清利活血并用法等10种治法比较常用.并随机选取组方较为固定的79首复方,统计共有药物119味.其中清利活血并用法25首,活血化瘀法14首,清热利湿法11首,补肾清瘀并用法7首,补益法5首,其它治法17首.使用频率最高的前10味中药:黄柏、车前子、萆、丹参、王不留行、白花蛇舌草、野菊花、桃仁、蒲公英、败酱草.而清利活血并用法、活血化瘀法、清热利湿法等在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中占主导地位.
【总页数】3页(P39-41)
【作者】杨洪伟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中医医院,广州,5101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5
【相关文献】
1.中医外治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研究进展 [J], 陈晓文;张斌;李强;黄秀琴;陈琦;王万春;严张仁
2.慢性前列腺炎的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J], 韩俊昌
3.慢性前列腺炎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J], 王省博;卢子杰;苏昀
4.中医外治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研究进展 [J], 刘帅; 宋涛涛; 张予东; 金珊
5.慢性前列腺炎外治法临床研究进展 [J], 吴骏;曾庆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加针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病案举隅

中药加针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病案举隅

160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Cardiovascular Disease Electronic Journal of integrated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2019 年 7月 C 第 7 卷第 21 期Jul. C 2019 V ol. 7 No. 21中药加针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病案举隅唐必泉,吴高鑫*(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贵阳 550002)【摘要】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西医多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炎症迁延不愈,且药物副作用大。

中药加针刺治疗此病,疗效切确,安全经济,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药;针灸;慢性前列腺炎【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21.160.01慢性前列腺炎是男科常见病,好发于中青年人群,治疗难度较大[1]。

由于近年来研究发现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无菌性的人数占比远较细菌性的大,因此在慢性前列腺炎疾病中抗生素的应用大幅下降。

此病的临床症状多样,局部疼痛不适、小便异常、性功能下降等最为常见[2]。

患者的思想负担往往较重,年轻人更甚,易引发失眠、焦虑,甚至神经衰弱等症,心理、精神因素增加了治疗难度。

发病因素方面,目前多认为和前列腺长期充血、病原微生物感染、尿液反流进入前列腺以及先天的自身免疫有关,并且不良的精神因素,比如:焦虑、怀疑、自我暗示等,可降低自身免疫,诱发此病。

西医多用抗生素、α-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炎症迁延不愈,且药物副作用大[3]。

用中医方法医治此病,经准确辨证后,予中药加针刺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分享一则经典病案如下。

1典型医案刘某,男,48岁,因“尿频伴小腹胀痛不适3+年,加重3天”于2017年03月02日就诊我科。

3+年前,患者行夫妻性生活后出现小腹胀痛不适,当时未予重视及医治,几天后小腹胀痛加重,小便次数明显增多,10~15次/日,就诊于当地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彩超、尿常规、前列腺液检查后,确诊为前列腺炎,经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抗菌治疗后,前列腺液检查白细胞在正常范围,但卵磷脂小体明显下降,尿频及小腹胀痛稍有改善,夜尿3~5次,严重影响患者睡眠。

针灸为主的临床治疗方案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的效果

针灸为主的临床治疗方案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的效果

针灸为主的临床治疗方案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的效果目的探究以针灸为主的临床治疗对于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6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慢性前列腺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针灸为主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治疗有效率和显效率、SDS抑郁评分及症状复发率。

结果两组患者NIH-CPSI评分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实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和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症状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灸为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疗效好,症状缓解显著,症状复发率低,预后良好,可显著改善患者不良心态,建立治疗自信,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针灸;慢性前列腺炎;NIH-CPSI评分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生殖疾病,随着生活习惯不健康发展,男性患病率逐年上升。

其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可表现为尿频、尿急、尿道灼痛、后尿道及肛门会阴部不适,甚至伴有射精痛、早泄、阳痿、抑郁、性功能障碍等症状,给男性身体及心理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临床上西药治疗效果不显著、症状缓解慢、治疗周期长,据文献报道,使用中医理论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所以结合我院实际,选择80例患者,探讨以针灸为主治疗对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7月~2016年7月间来我院治疗的慢性前列腺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前列腺炎诊断标准:(1)尿频、尿急、尿道灼热、会阴部及下腹部坠胀不适感;(2)前列腺触诊软硬不均,可有局限性压痛;(3)前列腺液镜检白细胞>10个/HP,卵磷脂小体减少或消失;(4)B超显示前列腺内部回声强弱不等,可见增强光斑和结界回声。

所有患者排除其他严重合并症,排除针灸治疗不耐受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针灸辨治慢性前列腺炎思路

针灸辨治慢性前列腺炎思路

针灸辨治慢性前列腺炎思路
张永臣
【期刊名称】《山东中医杂志》
【年(卷),期】2017(36)11
【摘要】慢性前列腺炎病位在前列腺,前列腺为精室的一部分,本病与脾、肾、肝、心、肺及膀胱、睾丸、附睾等脏腑、器官相关,由湿热外邪侵袭下焦、蕴积膀胱;或脾失健运、湿浊内蕴下焦,郁结于精室;或肝气郁滞、败精郁滞精室;或肺肾气虚、水液停滞膀胱,进而影响到精室而发生精室瘀滞、增生。

脾肾之虚是本,湿热外邪、湿浊、瘀毒阻滞精室是标,本虚标实贯穿本病的整个过程。

治疗上选取多经的多个腧穴,针刺、刺血、拔罐、按摩等多种方法并用。

针药结合、二便同调,可以提高和巩固疗效。

【总页数】4页(P915-918)
【关键词】前列腺炎;精室;针灸治疗;辨治思路
【作者】张永臣
【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单秋华传承工作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6.9;R277.5
【相关文献】
1.慢性前列腺炎辨治思路刍议 [J], 李卿
2.针灸治疗月经不调辨治思路——刘颖教授经验总结 [J], 邵文婷;付星;刘颖
3.慢性前列腺炎辨治思路探讨 [J], 李友根;李红新
4.从“瘀热”辨治慢性前列腺炎的临证思路与经验 [J], 樊千;薛建国
5.基于“固本疏络法”探讨针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辨治思路 [J], 赵一宁;丛培玮;吴兆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穴位敷贴疗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体会

中药穴位敷贴疗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体会

中药穴位敷贴疗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体会中药穴位敷贴疗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对于慢性前列腺炎有着显著的疗效。

下面我将分享我在接受中药穴位敷贴疗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期间的体会。

我是一名患有慢性前列腺炎多年的患者,对于这种疾病已经感到非常苦恼和无助。

曾经尝试过各种西药治疗,但效果不佳,反而带来了一系列的副作用,使我陷入了更加困扰的境地。

在我十分痛苦的时候,听说了中药穴位敷贴疗法的治疗效果不错。

虽然对中医治疗持有一定的怀疑态度,但我还是决定尝试一下,毕竟已经尝试过很多方法了,何不给自己一次机会呢?开始治疗的第一天,我先接受了一次详细的中医诊断,并根据我的具体症状,进行了一对一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制定。

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了中药穴位贴敷和针灸治疗。

由于我对针灸有些害怕,所以选择了中药穴位贴敷治疗。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主要是将中药煮沸后,倒入特殊的敷贴袋中,然后敷贴在人体特定的穴位上。

穴位的选择根据中医经络理论确定,具体的操作需要由专业的中医医师来进行。

每次治疗大约需要30分钟左右,疗程为10天。

在开始治疗的前几天,我能够感到身体发生了一些变化。

首先是尿频、尿急、尿痛的症状有所缓解,而且夜间的频尿次数也明显减少。

其次是盆底肌肉的疼痛感明显减轻,行走起来也不再感到困难。

这些改善给了我极大的鼓舞和希望,让我对这种治疗方法产生了极大的信心。

经过连续10天的治疗,我的症状明显得到了缓解。

尿频、尿急、尿痛的症状明显减轻,盆底肌肉的疼痛感也几乎消失了。

我还进行了复查,前列腺指数也有所下降。

听到这些好消息,我感到非常开心和满足,对中药穴位敷贴疗法由衷的感激。

中药穴位敷贴疗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确实是显著的。

通过这次治疗,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中医药对于慢性疾病的独特优势。

中药不仅仅是治疗疾病,更是调理身体,平衡阴阳,提高人体自身免疫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中药穴位敷贴疗法的优点还包括了疗效快、安全无副作用、操作简单等。

对于像我一样对针灸治疗有些抵触的患者来说,这种治疗方式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针刺治慢性前列腺炎

针刺治慢性前列腺炎

针刺治慢性前列腺炎
慢性前列腺炎是中青年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属中医学“淋证”“癃闭”等范畴。

本病常迁延难愈,且易反复发作。

内蒙古中蒙医医院针灸科回克义主任医师在针灸临床工作中应用针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每收良效。

【取穴】
中极、曲骨。

【操作】
曲骨穴稍向下斜刺1.5寸左右(视胖瘦而定,以得气为度),待患者有酸、麻、胀感向阴茎或会阴部放射后,小幅度提插2~3次;中极穴直刺1.5~2寸左右,当患者酸、胀感向下腹部放射时捻转2~3次即可。

留针30分钟,其间捻针1~2次。

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4天。

【体会】
针灸对慢性前列腺炎有较好的疗效,可明显地改善尿路刺激症状和下腹部及腰骶部坠胀疼痛等局部症状。

对病程长、病情较重者可配合中药治疗。

患者年轻力壮、发病时间短者临床效果较好,反之,年老体弱、病程长者效果较差。

临床治愈或显效者会因感染或其他原因引起复发,再次接受本法针刺治疗仍然有效。

慢性前列腺炎以膀胱病变为主,多因寒湿瘀阻、气滞血瘀、败精阻滞等所致。

根据“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选用任脉的中极、曲骨穴。

任脉起于小腹内,下出会阴部,向上行于阴毛部。

因中极穴属任脉与足三阴经的交会穴,又是膀胱经的募穴,可培补元气、清利
湿热;而曲骨是任脉与足厥阴肝经的交会穴,足厥阴肝经过阴器抵少腹,针之可疏通膀胱气机,调和气血。

二穴合用,共奏疏通经气、调和气血之力,以调节脏腑功能,达到治病的目的。

针药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经验

针药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经验

福建中医药2022年5月第53卷第5期Fujian Journal of TCM May2022,53(5)针药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经验曹伟1,张庆萍2*(1.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安徽合肥230031;2.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安徽合肥230038)摘要:杨骏教授认为肾气虚衰、膀胱开阖失权、肝气郁滞、三焦水道不通为慢性前列腺炎发病主因,外感湿热常诱发此病。

主张临床治疗应以肾为本,兼理膀胱,疏肝解郁,通利三焦,针灸取穴注重局部腧穴,强调辨证配穴,适当配以中药助针刺化气行水、通淋止痛之功,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针药结合;杨骏;学术经验中图分类号:R256.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338X(2022)05-0063-02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是男性生殖系统的常见病,临床以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及下腹疼痛不适为主症,常伴有乏力、性功能异常及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

由于慢性前列腺炎病因病机复杂,临床常迁延难愈,严重影响男性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精神负担。

西医主要以抗生素和α受体阻滞剂治疗[1-3],但疗效不理想。

研究表明针刺治疗可有效改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对炎症的控制也有明显的效果[4]。

杨骏教授系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安徽省针灸学会会长,从事中医、针灸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40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擅长于针药治疗各种顽固性疑难杂症。

杨师采用针药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取得较好疗效,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此经验介绍如下。

1病因病机慢性前列腺炎可归属于中医“淋证”“白浊”“癃闭”“白淫”等范畴,杨师认为,其主要病机为肾阳受损,膀胱气化不利。

《素问·灵兰秘典论篇》言:“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又《素问·宣明五气》曰:“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尿”,故病位在膀胱,与肾关系最为密切。

针灸中药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观察

针灸中药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观察

中国医疗前沿China Healthcare Innovation January,2008 Vol,3No.22008年01月第3卷第2期慢性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十分常见的疾病,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多数病人见有神经衰弱和性机能改变,顽固难治,病程缠绵,容易复发。

但在临床中发现,单纯用中草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不尽人意。

我院自2004年起对慢性前列腺炎采用针灸中药结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4年3月—2007年10月,我院门诊共收治慢性前列腺炎172例,年龄最小22岁,年龄最大78岁,病程2—25年不等,随机分为观察组(针灸中药结合)和对照组(单纯中药),两组年龄、发病史均无明显的差异。

1.2临床症状和体征:①疼痛:常位于会阴部及盆部,也常出现于阴茎、睾丸、腹股沟、耻骨上区、下腹部以及背部等处;②尿路刺激症状:尿急、尿频、尿痛、夜尿次数增多以及尿道滴白等;③排尿梗阻症状:排尿踌躇、尿线变细、排尿费力、尿不尽等;④性功能症状:早泄、射精疼痛、血精等;⑤精神神经症状:失眠、焦虑、紧张等。

1.3临床检查:前列腺B超、前列腺触诊、前列腺液化验。

B超和肛门指诊可发现前列腺稍有肿大、质软,并有轻压痛,或者因纤维化而体积变小,质地变韧,并有硬度不均匀之感觉。

前列腺液涂片,可见脓细胞在“+”以上,卵磷脂小体显著减少等。

2、治疗方法2.1对照组:按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表现,用中医中药辩证诊治。

①湿热型: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尿有余沥,会阴、肛门、后尿道坠胀不适或疼痛,尿道口有滴白现象,伴口苦、舌苔黄腻、脉弦滑。

治以清热利湿为法,方用萆解分清饮加减。

②血瘀型:会阴部刺痛为主,痛引睾丸或阴茎,有时牵及腰部或少腹。

尿末滴白少,小便滴沥涩痛。

眶黑,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

宜活血化瘀为主,内服活血散结汤加减。

③肾虚型:症见小便淋漓,尿末及排大便时尿道有粘液滴出,劳累后加重,伴性功能减退,夜尿频,畏寒神疲,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揿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0例

揿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0例

揿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0例近年来,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困扰。

传统的药物治疗在一些病例中效果不佳,因此需要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揿针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本文将对30例患者进行揿针治疗,并进行详细分析。

一、患者病情简介这30例患者年龄在30岁至60岁之间,均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在传统治疗未见明显改善后前来接受揿针治疗。

患者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膀胱刺激症状等,并伴有性功能障碍。

患者均经过详细检查并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

二、揿针治疗方法及操作过程揿针治疗是一种针对前列腺的微创治疗方法,通过揿针刺激前列腺,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前列腺炎症状。

治疗过程如下:1. 准备工作:患者在治疗前需要完全排空膀胱,并保持身体放松状态。

2. 治疗操作:医生使用专业的揿针器具进行治疗,揿针器具的针头较为细小,并且使用消毒处理,确保治疗的安全性。

3. 定位和揿针:医生在治疗过程中会通过触诊等方式准确定位到前列腺位置,并进行揿针刺激。

揿针时需要注意力度和角度,以免伤及其他组织。

4. 治疗持续时间:每次揿针治疗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每周进行1-2次治疗,疗程一般为4-6周。

三、揿针治疗效果评估经过揿针治疗后,我们对30例患者的疗效进行了评估。

通过对症状的综合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症状改善:在30例患者中,有26例(86.7%)的患者在揿针治疗后的短期内即感到症状明显改善,表现为尿频、尿急等症状减轻。

2. 疼痛缓解: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疼痛感有所减轻,尤其是腹部和会阴部的疼痛明显减少。

3. 性功能改善:揿针治疗对性功能障碍的改善也表现出较好的效果,22例(73.3%)患者的性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四、揿针治疗优点和注意事项1. 优点:揿针治疗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方法,其安全性相对较高,患者能够接受治疗后即可离院。

治疗过程无需使用药物,减少了对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

针灸联合药物治疗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中的应用及机制研究

针灸联合药物治疗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中的应用及机制研究

针灸联合药物治疗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中的应用及机制研究【研究方案】一、研究目的与背景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种常见的男性泌尿系统疾病,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针灸作为传统中医疗法在治疗前列腺炎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本研究旨在探讨针灸联合药物治疗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中的应用及机制,为临床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研究方案1. 研究对象:选取确诊为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人数不少于100例,年龄范围在25-65岁之间,排除患者的其他泌尿系统疾病,明确患者的诊断和病情。

2. 研究方法:(1) 针灸治疗:选取常用的针灸穴位如关元、气海、大侠、三阴交等,并结合个体情况进行调配,针灸时间为30分钟。

针灸治疗方案持续4周,每周3次。

(2) 药物治疗:选择中成药制剂如消炎利湿、通淋利濡等,药物治疗方案每日口服2次,连续4周。

(3) 对照组:使用与研究组相同的要求,并采用安慰剂进行治疗。

三、方案实施1. 研究组的操作:根据研究方案,对研究组的患者进行针灸和药物治疗,并对治疗过程中的症状、相关指标进行记录和观察。

治疗进行4周后,进行评估。

2. 对照组的操作:对照组的患者按照研究方案进行操作,但使用安慰剂进行治疗。

四、数据采集和分析1. 数据采集:在治疗前后收集患者的临床数据,包括症状体征等,并进行系统记录。

2. 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差异,进行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

对患者的主观评价和客观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

并进行相关分析,探讨针灸联合药物治疗在慢性前列腺炎中的应用及机制。

【结论】通过本研究的实施和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针灸联合药物治疗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中具有显著的效果,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相关指标。

2. 针灸治疗可以在减轻疼痛、缓解排尿困难等症状方面发挥作用,药物治疗则可以从根源上抑制炎症反应。

针药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观察

针药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观察

2011年8月-2014年8月笔者采用针药结合治疗本病120例,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全部病例220例均为我院泌尿外科门诊患者,并确诊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

其中已婚160例,未婚60例;患者病程较长,均>3个月,并且多有反复发作病史。

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前列腺增生、会阴胀痛、尿频尿急尿痛、性功能低下、腰膝酸软、睾丸隐痛及尿道口滴白色分泌物等症状。

全部患者用直肠指诊:前列腺触痛明显。

前列腺液镜检:卵磷脂小体减少,白细胞>10个/HP。

将2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100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协编教材《中医外科学》中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标准[1-2]:①慢性前列腺炎的症状一方面因下尿路刺激所产生,另一方面源于炎性反应或反射性疼痛。

临床表现为尿痛、尿频、尿急、尿不尽、尿道灼热,于晨起、尿末或大便时尿道偶有少量白色分泌物流出,下腹部、会阴部、外生殖器区、耻骨上区、腰骶及肛门周围坠胀、疼痛。

②触诊:前列腺的质地饱满,或软硬不均,或有炎性结节,或质地较韧;可出现局限性压痛。

大小:腺体的大小变化情况不定,可表现为正常大小,或增大、缩小。

③前列腺液(EPS)镜检:白细胞≥10个/HP;卵磷脂小体减少或消失。

④精液检查:若前列腺液不易取得,可取精液检查。

但应以瑞-姬染色镜检为准,白细胞计数>1×106/mL为常。

⑤EPS细菌培养:细菌培养阳性,结合有尿路感染史、反复细菌培养为同一致病菌者,可诊断为细菌性前列腺炎;细菌培养阴性者诊断为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其中符合①~③中的任何一项即可诊断,第④、⑤项需要时选做。

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中药灌肠加针灸治疗,中药基本方:当归15g,莲须10g,海金沙15g,虎杖15g,王不留行20g,瞿麦20g,通草10g,牛膝15g,肉桂10g。

慢性前列腺炎中医治疗之针灸疗法

慢性前列腺炎中医治疗之针灸疗法

慢性前列腺炎中医治疗之针灸疗法中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方法有很多,除了采用李小平利尿消炎丸、前列舒通胶囊等中药治疗以外,针灸、按摩、坐浴等也是中医常用的方法,今天就给大家详细地说说慢性前列腺炎中医治疗之针灸疗法。

针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原理针灸疗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原理是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调整体内的气血运行,以达到疏通经络、调和阴阳的效果。

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时,针灸疗法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调理气血:根据中医理论,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生与气血运行不畅有关。

针灸可以刺激经络,畅通气血,改善局部血液供应,促进炎症消散,减轻疼痛。

温肾通经:在中医看来,慢性前列腺炎与肾虚有关。

通过在腰部和腿部的穴位进行针刺,可以温养肾阳,激活经脉,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前列腺的血供和营养,有助于缓解炎症。

提高免疫:针灸可以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抵御病原体,促进机体的自愈能力。

针灸疗法在慢性前列腺炎中的应用采用针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时主要遵循:虚证以补肾益气、健脾化湿为原则;实证以理气活血、清热化湿为原则。

施针时以气海、关元、太溪、中级、阴陵泉、三阴交和会阴为主穴位,经辩证后加减配穴:属湿热下注型的患者需加天枢、阳陵泉;属脾虚气陷型的患者需加脾俞、胃俞和中脘;下元虚衰者加肾俞、和涌泉;气滞血瘀者加血海、行间和太冲。

刺针时虚证者采用提插捻转补法,实证者用提插捻转泻法,而若患者的慢性证候虚象较重,还可联合艾条灸法或隔姜灸法隔日一次治疗,取关元、气海、中极、肾俞穴位。

针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优势相比于其他疗法,针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具有以下这些优势:1、有效缓解症状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改善前列腺组织的血液循环,减轻淤血和充血,从而有效缓解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常见的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2、无明显副作用传统的治疗方式如口服药物,会带来一定的不良反应,如头晕、恶心、腹泻等。

针灸是一种天然疗法,不会对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负担,适用于长期治疗的需要。

针灸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中的应用研究

针灸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中的应用研究

针灸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中的应用研究研究方案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传统中医针灸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针灸在慢性前列腺炎中的应用进行系统研究,探讨针灸在改善患者症状、促进炎症缓解和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的作用,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提供有力的依据。

二、研究的内容1. 患者选取:选择一定数量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推广性。

2. 研究分组: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对照组仅应用西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额外应用针灸治疗。

3. 方案实施:a.观察组:针对患者的症状和炎症程度,制定针灸治疗方案。

采用定位灸、耳穴针刺等特定的针灸手法,以达到调整患者脾肾阳气和疏通经络的目的。

b.对照组:选用西医药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常用药物,如抗生素、硝酸盐等,并按照常规剂量进行治疗。

c.疗程:两组患者接受连续8周的治疗,每周3次,每次30分钟。

d.专业人员参与:确保在实施治疗过程中,专业人员负责针灸操作和西医药物的合理使用。

三、数据采集1. 临床症状评估:记录每位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膀胱灼热感等。

2. 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来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以量化疼痛缓解情况。

3. 前列腺液炎症指标:采集患者的前列腺液样本,检测其中的炎症指标,如白细胞计数、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等。

4. 生活质量评估:使用国际生活质量问卷(SF-36)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

四、数据分析1. 临床症状评估与疼痛评分:分别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前后数据进行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等适当的统计方法,判断治疗前后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2. 前列腺液炎症指标:统计检验两组患者的前列腺液炎症指标,通过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数据的差异,评估针灸对炎症的调节作用。

中药内外兼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50例

中药内外兼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50例

中药内外兼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50例
喻志敏;金震
【期刊名称】《中国民间疗法》
【年(卷),期】2002(010)012
【摘要】@@ 从2000年10月至2002年6月,笔者采用中药内外兼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颇佳,现总结如下.
【总页数】1页(P29)
【作者】喻志敏;金震
【作者单位】安徽省安庆市中医医院,246004;安徽省安庆市中医医院,246004【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
【相关文献】
1.中药内外合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58例疗效观察 [J], 普(王莹)
2.中药内外兼用治疗带状疱疹98例 [J], 字有华
3.手法结合中药内外兼用治疗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40例 [J], 吴永安
4.中药内外兼用治疗面部痤疮疗效观察 [J], 罗小光;王晓玲;曾涛;何红艳
5.中药内外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72例 [J], 张益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针药结合治愈前列腺炎1例

针药结合治愈前列腺炎1例

针药结合治愈前列腺炎1例
莫晓明
【期刊名称】《上海针灸杂志》
【年(卷),期】1996(0)S1
【摘要】刘××,男,33岁,1994年10月6日初诊。

下腹痛胀,睾丸下坠感3年余。

3年前劳累后再加冷水浴后突感小腹胀痛,睾丸下坠感,以后每遇劳累加剧,伴腰酸,乏力,小便不畅。

曾诊断为前列腺炎,服西药无效。

近来症状加重,苔黄腻,脉细弱。

视其症脉,余以为此为睥肾不足,湿热下注所致,故取曲骨、会阴、关元、三阴交及头皮针额顶带后1/4,额旁Ⅱ带和次髎、肾俞、肝俞、三阴交及额顶带后1/
【总页数】1页(P81-81)
【作者】莫晓明
【作者单位】浙江中医学院 310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7.52
【相关文献】
1.针药结合治愈重度颅脑损伤致同侧偏瘫1例 [J], 路熙盛
2.针药结合治愈手臂顽固性扁平疣一例 [J], 郑锦秀;谢雪榕;谢中练
3.针药结合治愈舌灼案1例 [J], 王俊琪;李惠;戴淑青
4.针药结合治愈疑难杂症三则 [J], 安德列亚斯.葛雷葛勒;谢立奎;张文斌;曹国华
5.针药结合治愈1例顽固性寻常疣 [J], 刘志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验案举例
陈某,男,24 岁,司机,反复小便淋漓不尽、夜尿频繁 3 a, 1 a 前经成都某男科医院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经药物( 具体 不详) 治疗后症状消失,停药后复发,1 a 来症状反复,1 月前 加重,10 余天前于成都某男科医院就诊,经药物治疗( 左氧 氟沙星 0. 2 g,bid; 米诺环素 0. 1 g,bid; 阿奇霉素 0. 5 g,bid; 自制中药) 后症状无明显缓解,遂前来求诊。刻诊: 小便淋漓 不尽、夜尿日 3 - 5 次,无尿痛,无小腹、会阴疼痛,伴头晕耳 鸣( 蝉鸣) ,舌淡苔白,脉细弱尺甚。辅助检查: 前列腺彩超: 前列腺上下径约 35 mm,前后径约 29 mm,轮廓欠清晰,形态 规则,被膜欠 光 滑,腺 体 回 声 不 均,其 内 强 回 声 光 点 散 在 分 布。前列腺液分析示: 卵磷脂小体 30% - 35% ,白细胞 20 - 25 / HP,脓细胞 4 - 6 / HP,颗粒细胞 1 - 2 / HP。血常规、尿常 规未见明显异常。辨证为淋证,肾气虚型。采用本文所述方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ZY / T001. 1 - 001. 9 - 94 中医病证诊断疗 效标准[S].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11.
[2] 赵堪兴,杨培增. 眼科学[M]. 第 7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3] 闫平. 中西医结合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39 例临床观察 [J]. 河南中医,2009,29( 11) : 1112.
5 讨论
慢性前列腺炎( CP) 是泌尿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好发 于青壮年男性,以排尿功能障碍、疼痛和性功能障碍为主要 临床表现,具有病情复杂、缠绵难愈、容易复发等特点。由于 前列腺位于膀胱颈和尿生殖隔之间和直肠前,表面有一层坚 硬致密的纤维组织和平滑肌包膜,决定了药物通过各种途径 能达到前列腺内的浓度相当有限,因此,目前临床西医治疗 CP 的疗效不甚满意[4]。针灸在治疗 CP 中疗效确切,近来已 成为治疗该病的重要手段之一[5]。现代医学已证明,针刺能 够调节内分泌,使血清睾酮含量下降,血管内皮素降低,从而 缓解患者的排尿症状; 提高神经兴奋性,增强神经的调节功 能; 同时调节免疫水平,使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回复正常。艾 灸能加速病变组织的修复,增加卵磷脂小体数量[6]。前列腺 体积肿大、被膜不光滑、内部回声不均匀可通过针刺得到改 善[7]。胡教授将针灸与中药结合: 针刺疏利膀胱气机,通调 水道,同时提高机体免疫力; 艾灸温经通络,益肾固本; 中药 清热利湿、排浊散结,兼补益肝肾。三者相须为用,相得益 彰,标本兼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此外,胡教授在针灸 治疗时注重针刺得气,强调《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言“刺之 要,气至而有效”,对本病尤其是关元、中极穴针刺时应使会 阴部出现酸麻重胀感为宜。且本病多病程缠绵,应嘱病人要 坚持不懈地进行治疗,才能取得预期的疗效。
法针灸结合中药治疗。1 疗程后诉小便淋漓不尽明显缓解, 夜尿日 1 - 2 次,耳鸣无明显变化。2 疗程后,诉小便淋漓不 尽完全消失,夜尿日 0 - 1 次,耳鸣减轻; 复查: 前列腺彩超: 前列腺上下径约 32 mm,前后径约 24 mm,轮廓欠清晰,形态 饱满,被膜欠光滑,腺体回声尚均匀,未见明显占位病变。前 列腺液分析示: 卵磷脂小体 50% - 55% ,白细胞 12 - 14 / HP, 脓细胞无,颗粒细胞无。3 疗程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参考文献:
[1] 王祥齐. 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辨治体会[J]. 河南中医,2009,29 ( 11) : 1128.
[2] 张向辉,屈淼林. 中药灌肠治疗前列腺炎( 气滞血瘀型) 临床研 究[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24( 2) : 47.
[3] 李俊涛,张培海,王景辉. 略议温阳法在慢性前列腺炎治疗中的 应用[J]. 中医学报,2010,25( 5) : 978.
3 中药治疗方法及组方依据
3. 1 药物组成 萹蓄 15 g,瞿麦 15 g,黄柏 15 g,知母 15 g, 川牛膝 18 g,川红花 6 g,泽泻 15 g,防风 15 g,薏苡仁 30 g,白 术 15 g,菟丝子 30 g,女贞子 30 g,旱莲草 30 g,枸杞子 15 g, 杜仲 15 g,生甘草 6 g。 3. 2 煎服法 日 1 剂,分 3 次水煎服。 3. 3 组方依据 萹蓄、瞿麦、泽泻清热利水通淋; 黄柏清利 下焦湿热; 知母清热泻火; 红花活血化瘀; 防风胜湿止痛; 牛 膝引药下行; 女贞子、旱莲草滋补肝肾; 菟丝子、枸杞子、杜仲 补肾益精; 白术、薏仁益气健脾除湿; 甘草调和诸药。全方补 中有泻,共奏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补益肝肾之功。
径变小,以及高血脂,高血糖以增加血液粘度,使眼局部血流 量减少,组织缺氧形成视神经萎缩[3]。现代医学常采用补充 维生素和能量合剂以营养神经的方法,效果不理想,被称为 一种难治之症。从中医角度来讲,该病属于祖国医学的“青 盲”“视瞻昏渺”的范畴,经脉与眼又有密切的关系,《灵枢· 邪气脏腑病形篇》说: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 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之睛。”经脉直接或间 接地分布于眼的周围,为眼部输送气血精液,以维持正常的 视觉功能[4]。眼科针灸疗法,是针刺与目相关的经脉和 神 经,疏通目络气血,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兴奋部分机能低下 的视神经,从而改善视力,扩大视野。
[4] 王春阳,韩瑞发. 针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 Meta 分析[J]. 中华 男科学杂志,2008,14( 9) : 853 - 856.
[5] Capodice JL,Bemis DL,Buttyan R,Kaplan SA,Katz AE.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for chronic prostatitis / 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J].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 2005,2( 4) : 495 - 501.
December 2011 Vol. 31 No. 12
佗牌毫针,关元、中极、气海穴垂直进针后,针尖斜向会阴方 向,以患者自觉麻胀感向会阴部放射为得气,余穴均垂直进 针; 气海、关元、肾俞、足三里、太溪用补法,阴陵泉用泻法,余 穴平补平泻,留针 30 min; 同时取三段 3 cm 长清艾条,点燃 后放于灸盒中置于少腹 /腰背部针刺穴位上方施以盒灸。隔 日 1 次,10 次为 1 疗程。 2. 3 选穴依据 中极为膀胱募穴,内与胞宫、精室相应,有 培下元、助气化、温精宫、利膀胱之功; 膀胱俞助膀胱运化,清 利水湿,俞募相配,通调水道; 水道为足阳明胃经穴,主治小 便不利,《针灸甲乙经》云: “小便不通,水道主之”; 气海、关 元为任脉经穴,补益元气; 腰为肾之府,肾俞、腰阳关温肾壮 阳,四穴均属强壮要穴。足三里为胃经合穴,有补脾益肾、益 气养血之功; 太溪是足少阴肾经原穴,有补益肾气之功,取其 益肾水而清其源; 三阴交为足三阴之会,配以阴陵泉、水道调 理三焦,引水下 行。诸 穴 合 用,可 达 清 热 利 湿、行 气 活 血、健 脾益肾之效,脾肾 强 健,膀 胱 气 利 则 热 清 湿 去,结 散 而 尿 自 通矣。 2. 4 灸法依据 温和灸所用之艾叶性纯阳,能通行十二经 脉,有行气活血、逐寒消瘀、温经止痛的作用。盒灸少腹及腰 背部穴位能益肾固本、促进膀胱气化,从而有效控制和减轻 前列腺炎的临床症状。
胡幼平是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 师,长期从 事 针 灸 临 床 和 研 究 工 作。经 过 多 年 临 床 实 践 探 索,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认识和治疗独具匠心,他从肾虚、湿热 二证入手,以 针 灸 结 合 中 药 治 疗 本 病,取 得 了 良 好 的 疗 效。 笔者有幸随师侍诊,现将胡教授临证经验总结如下。
2011 年 12 月 第 31 卷第 12 期
河南中医 HEN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ember 1 Vol. 31 No. 12
胡幼平针灸结合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经验
张钰敏,刘桂祝,李潇捷 指导 胡幼平
(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5)
[6] 尚艳杰,崔晓梅. 关元、中极穴温针灸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 炎的临床观察[J]. 黑龙江中医药,2008,37( 2) : 39 - 40.
[7] 方文岩,张文来,孙品俨,金珊. 针刺治疗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及 B 超声像图分析[J]. 中国针灸,2002,22( 10) : 657 - 659.
摘要:胡幼平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选取足三里、阴陵泉、太溪、三阴交等穴位针刺治疗,配以艾条盒灸,并予患者中药汤剂内服,每获佳效。 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 针灸; 中药汤剂; 清热利湿; 行气活血 中图分类号:R697 + . 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 - 5028( 2011) 12 - 1425 - 02
2 针灸治疗方法及组方依据
2. 1 选穴 主穴: 足三里、阴陵泉、太溪、三阴交。配穴: ① 腹部腧穴组: 气海、关元、中极、水道。②背部腧穴组: 肾俞、 腰阳关、膀胱俞。 2. 2 操作方法 以上主穴为每次治疗必选,余两组穴位交 替使用。患者取仰 / 俯卧位,常规消毒,选用 32 号 1. 5 寸华
1 中医对本病的认识
古代并无“前列腺炎”一词,但据其症状,早在汉末时期 华佗的《中藏经》已有“膏者,小便中出物如脂膏”的记载,明 代戴思恭的《证治要诀》中也已提到 “膏淋,溺与精混,或浮 在漩上如脂膏状”[1]。中医认为本病属于 “淋证”“精浊”等 范畴,其发病大多数与手淫、过度饮酒、过食辛辣肥腻之品、 受凉,或久坐不动、长期骑车,或观看色情制品,受不良因素
时间以针刺最佳诱导期为依据,选择 20 min 的留针时间,避 免穴位产生疲劳而降低疗效[5]。
视神经萎缩并 不 是 单 一 疾 病,而 是 属 于 慢 性 病,需 进 行 长期治疗。针刺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患 者的视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次是为了减少患者的药 物用量,以避免与患者服用的其他药物发生抵消作用而使药 效降低; 最后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和经济承受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