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常用架构方案

合集下载

数据库与系统架构

数据库与系统架构

系统架构评估方法
总结词
系统架构评估方法是对已设计的系统架构进 行评估和优化的手段。
详细描述
系统架构评估方法包括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 两种方式。定性评估主要通过专家评审、比 较分析和场景分析等方法进行,而定量评估 则通过性能测试、压力测试和稳定性测试等 方法进行。评估的目的是发现系统架构中存 在的问题和瓶颈,并提出优化建议,以提高
模块化
微服务架构将应用程序拆分成多个模块,每个模块负责 特定的功能,便于开发和维护。
微服务架构的优缺点
高可用性
由于每个微服务都是独立的,单个服务的故障不会影响整个应用程序的可用性。
可伸缩性
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对单个微服务进行横向或纵向扩展,提高了系统的可伸缩性。
微服务架构的优缺点
复杂性
微服务架构使得系统变得更加复杂,需要更多的开发、配置和管理的工作。
详细描述
系统架构是对系统各个组件及其相互关系的 描述,它定义了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行为。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系统架构可以分为多 种类型,如根据结构化程度可以分为集中式 、分布式和云计算架构等。
系统架构设计原则
要点一
总结词
系统架构设计原则是指导架构师进行系统设计的准则和规 范。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系统架构设计原则包括功能性原则、可靠性原则、可扩展 性原则、可维护性原则和性能原则等。这些原则在指导架 构师进行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系统的功能需求、可靠性 、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等方面,以确保系统能够满足业务 需求并具有较好的性能表现。
通信开销
由于微服务之间需要进行通信,可能会产生较多的网络通信开销。
微服务架构的优缺点
数据一致性
在微服务架构中,数据一致性的维护变得更加困难。

数据仓库的架构方式及其比较

数据仓库的架构方式及其比较

数据仓库的架构方式及其比较数据仓库的架构方式及其比较传统的关系数据库一般采用二维数表的形式来表示数据,一个维是行,另一个维是列,行和列的交叉处就是数据元素。

关系数据的基础是关系数据库模型,通过标准的SQL语言来加以实现。

数据仓库是多维数据库,它扩展了关系数据库模型,以星形架构为主要结构方式的,并在它的基础上,扩展出理论雪花形架构和数据星座等方式,但不管是哪一种架构,维度表、事实表和事实表中的量度都是必不可少的组成要素。

下面解析由这些要素构成的数据仓库的架构方式。

1.星形架构星形模型是最常用的数据仓库设计结构的实现模式,它使数据仓库形成了一个集成系统,为最终用户提供报表服务,为用户提供分析服务对象。

星形模式通过使用一个包含主题的事实表和多个包含事实的非正规化描述的维度表来支持各种决策查询。

星形模型可以采用关系型数据库结构,模型的核心是事实表,围绕事实表的是维度表。

通过事实表将各种不同的维度表连接起来,各个维度表都连接到中央事实表。

维度表中的对象通过事实表与另一维度表中的对象相关联这样就能建立各个维度表对象之间的联系。

每一个维度表通过一个主键与事实表进行连接,如图3-10所示。

图3-10 星形架构示意图事实表主要包含了描述特定商业事件的数据,即某些特定商业事件的度量值。

一般情况下,事实表中的数据不允许修改,新的数据只是简单地添加进事实表中,维度表主要包含了存储在事实表中数据的特征数据。

每一个维度表利用维度关键字通过事实表中的外键约束于事实表中的某一行,实现与事实表的关联,这就要求事实表中的外键不能为空,这与一般数据库中外键允许为空是不同的。

这种结构使用户能够很容易地从维度表中的数据分析开始,获得维度关键字,以便连接到中心的事实表,进行查询,这样就可以减少在事实表中扫描的数据量,以提高查询性能。

在AdventureWorksDW数据仓库中,若以网络销售数据为事实表,把与网络销售相关的多个商业角度(如产品、时间、顾客、销售区域和促销手段等)作为维度来衡量销售状况,则这些表在数据仓库中的构成如图3-11所示,可见这几个表在数据仓库中是以星形模型来架构的。

架构设计之数据架构

架构设计之数据架构

架构设计之数据架构概述:数据架构是指在软件系统中对数据进行组织、存储和管理的结构和方式。

一个良好的数据架构设计能够提高系统的性能、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数据架构的标准格式,包括数据模型、数据存储和数据管理等方面。

一、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是描述数据结构和数据之间关系的一种工具。

常用的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络模型、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等。

在进行数据架构设计时,需要选择适合系统需求的数据模型,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制。

1.1 层次模型:层次模型是最早的数据模型之一,它将数据组织成树状结构,每个节点代表一个实体,节点之间通过父子关系进行连接。

层次模型适用于具有明确层次结构的数据,但对于复杂的关系无法很好地表示。

1.2 网络模型:网络模型是在层次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引入了多对多的关系。

它通过记录集(record set)和集合(set)之间的连接来表示数据之间的关系。

网络模型适用于具有复杂关系的数据,但对于查询和维护操作较为复杂。

1.3 关系模型:关系模型是目前最常用的数据模型,它将数据组织成二维表格的形式,通过行和列来表示数据和属性。

关系模型具有良好的结构化特性,能够方便地进行查询和维护操作。

在进行数据架构设计时,通常选择关系模型作为基础。

1.4 面向对象模型:面向对象模型是在关系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引入了对象、类和继承等概念。

面向对象模型适用于具有复杂对象关系的数据,能够更好地反映现实世界的复杂性。

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面向对象模型的复杂性和性能开销。

二、数据存储:数据存储是指将数据保存在物理介质中的过程。

在进行数据架构设计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数据存储方式,并考虑数据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性能等因素。

2.1 关系型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是最常用的数据存储方式,它将数据以表格的形式存储,并通过SQL语言进行查询和操作。

关系型数据库具有良好的结构化特性和事务支持,适用于大部分的数据管理需求。

2.2 非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数据存储方式,它以键值对、文档、列族和图等形式存储数据。

聊聊常见的数据库架构设计方案

聊聊常见的数据库架构设计方案

一、数据库架构原则1.高可用2.3.高性能4.5.一致性6.7.扩展性8.二、常见的数据库架构方案方案一:主备架构,只有主库提供读写服务,备库冗余作故障转移用jdbc:mysql://vip:3306/xxdb1、高可用分析:高可用,主库挂了,keepalive(只是一种工具)会自动切换到备库。

这个过程对业务层是透明的,无需修改代码或配置。

2、高性能分析:读写都操作主库,很容易产生瓶颈。

大部分互联网应用读多写少,读会先成为瓶颈,进而影响写性能。

另外,备库只是单纯的备份,资源利用率50%,这点方案二可解决。

3、一致性分析:读写都操作主库,不存在数据一致性问题。

4、扩展性分析:无法通过加从库来扩展读性能,进而提高整体性能。

5、可落地分析:两点影响落地使用。

第一,性能一般,这点可以通过建立高效的索引和引入缓存来增加读性能,进而提高性能。

这也是通用的方案。

第二,扩展性差,这点可以通过分库分表来扩展。

方案二:双主架构,两个主库同时提供服务,负载均衡jdbc:mysql://vip:3306/xxdb1、高可用分析:高可用,一个主库挂了,不影响另一台主库提供服务。

这个过程对业务层是透明的,无需修改代码或配置。

2、高性能分析:读写性能相比于方案一都得到提升,提升一倍。

3、一致性分析:存在数据一致性问题。

请看,一致性解决方案。

4、扩展性分析:当然可以扩展成三主循环,但笔者不建议(会多一层数据同步,这样同步的时间会更长)。

如果非得在数据库架构层面扩展的话,扩展为方案四。

5、可落地分析:两点影响落地使用。

第一,数据一致性问题,一致性解决方案可解决问题。

第二,主键冲突问题,ID统一地由分布式ID生成服务来生成可解决问题。

方案三:主从架构,一主多从,读写分离jdbc:mysql://master-ip:3306/xxdbjdbc:mysql://slave1-ip:3306/xxdbjdbc:mysql://slave2-ip:3306/xxdb1、高可用分析:主库单点,从库高可用。

架构设计之数据架构

架构设计之数据架构

架构设计之数据架构数据架构是指在软件系统中对数据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方式和结构。

一个良好的数据架构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在架构设计中,数据架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数据架构的标准格式,包括数据模型、数据存储、数据访问和数据传输等方面。

一、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是描述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约束的概念工具。

常见的数据模型有关系型模型、面向对象模型和文档模型等。

在进行数据架构设计时,需要根据系统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模型。

以下是一个示例的数据模型:表名:用户信息表字段:- 用户ID:整型,主键- 用户名:字符串,惟一- 密码:字符串- 邮箱:字符串- 手机号:字符串二、数据存储数据存储是指将数据持久化保存的过程。

在数据架构设计中,需要考虑数据存储的可靠性、性能和扩展性。

常见的数据存储方式包括关系型数据库、NoSQL数据库和分布式文件系统等。

以下是一个示例的数据存储方案:数据库:MySQL表名:用户信息表字段:- 用户ID:整型,主键- 用户名:字符串,惟一索引- 密码:字符串- 邮箱:字符串- 手机号:字符串三、数据访问数据访问是指对数据进行读取、写入和更新的操作。

在数据架构设计中,需要考虑数据访问的效率和安全性。

常见的数据访问方式包括SQL查询、API调用和ORM框架等。

以下是一个示例的数据访问方案:语言:Java框架:Spring Boot接口:- 查询用户信息:- 请求方式:GET- 请求路径:/api/user/{userId}- 返回结果:JSON格式的用户信息- 创建用户信息:- 请求方式:POST- 请求路径:/api/user- 请求参数:JSON格式的用户信息- 返回结果:JSON格式的创建成功信息四、数据传输数据传输是指在不同系统之间传递数据的过程。

在数据架构设计中,需要考虑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常见的数据传输方式包括HTTP协议、消息队列和文件传输等。

以下是一个示例的数据传输方案:协议:HTTP接口:- 查询用户信息:- 请求方式:GET- 请求URL:example/api/user/{userId}- 请求头: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请求体:无- 返回结果:JSON格式的用户信息- 创建用户信息:- 请求方式:POST- 请求URL:example/api/user- 请求头: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请求体:JSON格式的用户信息- 返回结果:JSON格式的创建成功信息以上是关于架构设计中数据架构的标准格式文本。

五种主流数据库体系结构

五种主流数据库体系结构

五种主流数据库体系结构
数据库体系结构是指数据库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和相互
关系。

主流的数据库体系结构包括层次式、网络式、关系式、面向
对象式和NoSQL数据库。

首先,层次式数据库体系结构是最早期的数据库结构之一,它
使用树形结构来组织数据,其中每个子节点都只有一个父节点。


种结构的优点是检索速度快,但缺点是不够灵活,难以适应复杂的
数据关系。

其次,网络式数据库体系结构是在层次式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它允许一个子节点有多个父节点,这样可以更好地表示实际世
界中的复杂关系。

但是,网络式数据库的复杂性和可维护性较差。

第三种是关系式数据库体系结构,它使用表格来组织数据,表
格之间通过外键建立关联。

这种结构的优点是数据之间的关系清晰,易于理解和维护,而且支持丰富的查询操作。

目前,关系式数据库
是应用最广泛的数据库模型之一。

第四种是面向对象式数据库体系结构,它将数据组织为对象,
每个对象包含数据和对数据的操作。

这种结构适合于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能够更好地表示现实世界中的复杂结构和关系。

最后,NoSQL数据库体系结构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数据库模型,它放弃了传统数据库的表格和SQL查询,而是采用键值对、文档、列族等非关系型的数据存储方式。

NoSQL数据库适用于大数据和分布式存储场景,能够提供高性能和可伸缩性。

综上所述,这五种主流数据库体系结构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数据库体系结构。

架构设计之数据架构

架构设计之数据架构

架构设计之数据架构数据架构是指在软件系统中,对数据进行组织、存储、管理和访问的结构和规范。

一个良好的数据架构设计能够提高系统的性能、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在本文中,将介绍数据架构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和常用技术,以及一个示例数据架构设计的详细说明。

一、数据架构的基本概念1. 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是对现实世界中的实体和关系进行抽象和描述的方法。

常用的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络模型、关系模型和对象模型等。

2.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DBMS是负责管理和操作数据库的软件系统。

它提供了数据存储、数据访问、数据安全和数据一致性等功能。

3. 数据库:数据库是指存储在物理介质上的数据集合。

它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进行组织和管理,可以被DBMS管理和访问。

4. 数据库实例:数据库实例是指在内存中加载数据库,并提供对数据库的访问和操作的运行时环境。

5. 数据库表:数据库表是数据在数据库中的组织形式,由行和列组成。

每一行表示一个记录,每一列表示一个属性。

6. 数据库索引:数据库索引是一种提高数据检索速度的数据结构。

它通过建立索引键和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加快数据的查找和访问速度。

二、数据架构的设计原则1. 数据一致性:数据架构应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即数据在不同的地方和时间访问时,保持一致的值和状态。

2. 数据完整性:数据架构应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即数据的约束条件和业务规则得到满足,不会浮现错误或者不一致的数据。

3. 数据安全性:数据架构应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即数据只能被授权的用户访问和修改,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恶意操作。

4. 数据可扩展性:数据架构应该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够适应系统的增长和变化,保持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5. 数据性能:数据架构应该优化数据的访问和操作性能,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吞吐量。

三、常用的数据架构技术1. 分布式架构:分布式架构将数据分布在多个节点上,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和协作,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性能。

常用的分布式架构有主从架构、集群架构和分布式数据库等。

五大常见的MySQL高可用方案

五大常见的MySQL高可用方案

五⼤常见的MySQL⾼可⽤⽅案1. 概述我们在考虑MySQL数据库的⾼可⽤的架构时,主要要考虑如下⼏⽅⾯:1.1 如果数据库发⽣了宕机或者意外中断等故障,能尽快恢复数据库的可⽤性,尽可能的减少停机时间,保证业务不会因为数据库的故障⽽中断。

1.2 ⽤作备份、只读副本等功能的⾮主节点的数据应该和主节点的数据实时或者最终保持⼀致。

1.3 当业务发⽣数据库切换时,切换前后的数据库内容应当⼀致,不会因为数据缺失或者数据不⼀致⽽影响业务。

关于对⾼可⽤的分级在这⾥我们不做详细的讨论,这⾥只讨论常⽤⾼可⽤⽅案的优缺点以及⾼可⽤⽅案的选型。

2. ⾼可⽤⽅案2.1. 主从或主主半同步复制使⽤双节点数据库,搭建单向或者双向的半同步复制。

在5.7以后的版本中,由于lossless replication、logical多线程复制等⼀些列新特性的引⼊,使得MySQL原⽣半同步复制更加可靠。

常见架构如下:通常会和proxy、keepalived等第三⽅软件同时使⽤,即可以⽤来监控数据库的健康,⼜可以执⾏⼀系列管理命令。

如果主库发⽣故障,切换到备库后仍然可以继续使⽤数据库。

优点:架构⽐较简单,使⽤原⽣半同步复制作为数据同步的依据;双节点,没有主机宕机后的选主问题,直接切换即可;双节点,需求资源少,部署简单;缺点:完全依赖于半同步复制,如果半同步复制退化为异步复制,数据⼀致性⽆法得到保证;需要额外考虑haproxy、keepalived的⾼可⽤机制。

2.2. 半同步复制优化半同步复制机制是可靠的。

如果半同步复制⼀直是⽣效的,那么便可以认为数据是⼀致的。

但是由于⽹络波动等⼀些客观原因,导致半同步复制发⽣超时⽽切换为异步复制,那么这时便不能保证数据的⼀致性。

所以尽可能的保证半同步复制,便可提⾼数据的⼀致性。

该⽅案同样使⽤双节点架构,但是在原有半同复制的基础上做了功能上的优化,使半同步复制的机制变得更加可靠。

可参考的优化⽅案如下:2.2.1. 双通道复制半同步复制由于发⽣超时后,复制断开,当再次建⽴起复制时,同时建⽴两条通道,其中⼀条半同步复制通道从当前位置开始复制,保证从机知道当前主机执⾏的进度。

数据库的容灾与高可用性架构设计

数据库的容灾与高可用性架构设计

数据库的容灾与高可用性架构设计在现代企业中,数据库作为存储和管理重要数据的关键组件,在保障数据安全和可用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在遇到灾难性故障时能够实现数据的恢复和系统的快速恢复,数据库的容灾与高可用性架构设计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本文将从容灾和高可用性两个方面来探讨数据库架构的设计。

一、容灾架构设计容灾是指在遭受灾害或故障时,能够保证系统和数据的连续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能力。

常见的容灾架构设计方案有备份和恢复、冷备份、热备份、以及异地多活等。

以下将介绍这些方案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1. 备份和恢复备份和恢复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容灾方案。

通过定期对数据库进行备份,并将备份文件保存在不同地点,以便在数据库故障时能够快速恢复。

备份可以是完整备份或增量备份,具体根据数据量和恢复的时间要求来决定。

备份和恢复需要有明确的策略和计划,包括备份频率、备份存储位置、备份验证等。

2. 冷备份冷备份是指在数据库故障时,将备份数据拷贝到目标服务器上,并启动该数据库实例的过程。

由于数据库备份是离线状态进行的,所以恢复数据库的时间较长。

冷备份适用于数据量较大、恢复时间要求相对宽松的情况。

3. 热备份热备份是指在数据库故障时,将备份数据拷贝到目标服务器上,并将该数据文件应用到实时数据库中。

这种方式下数据库恢复的时间较短,可以保证业务的连续性。

热备份适用于恢复时间要求比较短的情况。

4. 异地多活异地多活是指在两个或多个地理位置上构建相同的数据库环境,并通过数据同步来保持数据一致性。

当一个地点的数据库出现故障时,可以切换到另一个地点的数据库继续提供服务。

异地多活适用于对系统可用性要求较高的场景,但需要考虑数据同步和网络延迟等问题。

二、高可用性架构设计高可用性是指系统能够在故障发生时保持功能正常和高效运行的能力。

在数据库高可用性架构设计中,常见的方案有主从复制、主从复制+读写分离、集群等。

1. 主从复制主从复制是指将主数据库的数据实时复制到一个或多个从数据库上,从数据库作为备份和故障切换的目标。

如何设计一个数据库架构

如何设计一个数据库架构

如何设计一个数据库架构数据库架构是指在数据库系统中,将数据存储和管理的组织结构和设计原则。

它对于数据的管理和存取非常重要,能够决定系统的性能、可靠性和扩展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如何设计一个数据库架构,并分点列出关键内容。

1. 数据库类型选择- 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Oracle等,适用于结构化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具有较强的数据一致性和事务支持。

- 非关系型数据库:如MongoDB、Redis等,适用于海量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和高速读取,具有较高的扩展性和灵活性。

2. 数据库模式设计- 实体-关系模型:通过实体和实体之间的关系来描述数据的组织结构,包括实体的属性以及实体之间的联系。

- 根据具体业务需求,确定各个实体和属性的定义,并定义它们之间的关系。

3. 数据库表设计- 根据实体-关系模型,设计数据库表结构,包括表名、字段名、字段类型、约束、索引等。

- 优化表结构,避免冗余字段和表,合理利用关联表,提高数据的存取效率。

4. 数据库索引设计- 创建适当的索引可以提高数据库的查询性能,减少查询所需的时间。

- 根据具体业务场景和查询需求,选择合适的字段作为索引列。

- 注意索引的大小和性能之间的权衡,避免过多索引导致更新性能下降。

5. 数据库范式设计- 根据数据库表的功能依赖关系,将表设计为满足某些条件的标准形式。

- 通过分解大表、消除数据冗余等方式,使得数据更加规范、易于管理和维护。

6. 数据库分区设计- 对于大型数据库,可以将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布到多个物理存储设备上。

- 通过分区可以提高数据库的负载均衡和查询性能,减少单个设备的压力。

7. 数据库备份和恢复策略- 设计合理的备份和恢复策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定期进行数据库备份,并进行数据完整性检查和恢复测试。

8. 数据库性能监控和优化- 针对数据库系统进行性能监控,收集关键指标,如查询时间、CPU和内存使用等。

- 根据监控结果,进行性能优化,如调整索引、优化查询语句等,提升数据库性能。

数据库构架及设计说明书

数据库构架及设计说明书

数据库构架及设计说明书数据库架构及设计说明书1. 引言1.1 目的本文档旨在详细说明数据库的构架和设计,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

1.2 范围本文档适用于数据库的构建和设计过程,并包括数据库架构,表结构设计,索引设计和安全策略等内容。

2. 数据库架构2.1 整体架构说明整个数据库系统的架构图,并详细解释各个组件的功能和关系。

2.2 分布式架构设计如果数据库采用分布式架构,应该说明分布式节点的数量、分布策略以及数据同步机制等。

2.3 数据库服务器配置详细描述数据库服务器的硬件配置和操作系统选择,并解释如何保证数据库服务器的性能和可靠性。

3. 表结构设计3.1 数据库范式选择根据系统需求和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数据库范式进行表结构设计。

3.2 实体和属性定义定义每个实体和实体属性,并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依赖。

3.3 主键和外键约束说明每个表的主键和外键约束,并解释它们的作用和约束规则。

4. 索引设计4.1 索引类型选择根据查询需求和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索引类型,如B 树索引、哈希索引等。

4.2 索引字段选择选择适合作为索引字段的列,并解释选择的原因和注意事项。

4.3 引入和删除索引策略解释何时引入新索引以及何时删除旧索引,以提高查询性能和减少维护成本。

5. 安全策略设计5.1 用户和角色权限管理详细描述用户和角色的权限管理方式,并解释如何保护数据库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操作。

5.2 数据备份和恢复策略说明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策略,包括备份频率、备份介质和恢复方案等。

5.3 审计和日志监控解释如何记录和监控数据库的操作日志,并提供审计功能以便追踪和审查对数据库的访问和操作。

6. 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 数据库架构图纸-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文档- 索引设计和优化文档- 安全策略和权限管理文档7. 法律名词及注释- 数据保护法:保护个人数据的法律法规,包括个人隐私权、数据存储和传输等方面的规定。

- 知识产权法: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包括版权、商标、专利等方面的规定。

MySQL数据库的集群和分布式部署方案

MySQL数据库的集群和分布式部署方案

MySQL数据库的集群和分布式部署方案引言随着互联网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量的快速增长使得传统的数据库架构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MySQL作为目前最为常用的关系型数据库之一,也需要采用集群和分布式部署方案来满足高可用、高性能和高扩展性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MySQL数据库的集群和分布式部署方案,并分析各种方案的优缺点。

一、MySQL集群方案MySQL集群是指将多个数据库服务器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逻辑上的整体,提供高可用和高性能的数据库服务。

常用的MySQL集群方案有主从复制、主从切换和半同步复制。

1. 主从复制主从复制是MySQL集群中最常用的方案之一。

它通过一个主数据库(Master)将数据同步到多个从数据库(Slave),实现数据的复制和读写分离。

主从复制的优点是容易部署和维护,可以提供较高的可用性和性能。

但是,主从复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数据一致性的延迟和只能支持读写分离,无法实现写操作的负载均衡。

2. 主从切换主从切换是在主从复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方案。

它通过在多个从数据库中选举一个作为新的主数据库,实现主备切换。

主从切换的优点是可以提供更高的可用性,当主数据库故障时能够快速切换到备数据库。

但是,主从切换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切换过程中可能会有数据丢失和应用层的连接中断。

3. 半同步复制半同步复制是在主从复制的基础上改进的方案,通过在主数据库确认写操作成功后,才将其同步到从数据库,确保数据的一致性。

半同步复制的优点是提供了更高的数据一致性和可用性。

但是,半同步复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主数据库的写操作有一定的延迟,并且需要额外的网络开销。

二、MySQL分布式部署方案MySQL分布式部署是将一个数据库拆分成多个子数据库部署在不同的节点上,通过分片、分区和数据复制等方式实现数据的分散存储和查询。

常用的MySQL分布式部署方案有垂直切分、水平切分和分区表。

1. 垂直切分垂直切分是将数据库按照表或列进行切分,将不同的表或列存放在不同的节点上。

数据库的几种常用部署架构

数据库的几种常用部署架构

数据库的几种常用部署架构
一、主备架构
主备架构示意图
应用系统往数据库主节点写数据,并通过主节点查询。

备节点正常情况下只是做备份,只有当主节点宕机了,才会对应用系统提供读服务。

二、主从架构
主从架构示意图
应用系统往数据库主节点写数据,然后主节点把逻辑日志同步到备节点,备节点重新执行日志中记录的操作,以保持与主节点数据一致。

备节点向业务系统提供数据读服务。

三、双机架构
双机架构示意图
两个主节点同时为业务系统提供读写操作,一个主节点宕机了不会影响另一台主节点提供服务,从而满足系统的高并发和高可用要求。

四、架构对比
下面来看三种部署架构的对比。

三种架构对比
总而言之,需要根据业务系统的需求,从而决定采用哪种数据库部署架构。

大数据架构设计方案

大数据架构设计方案

大数据架构设计方案一、概述随着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已成为各行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源。

而为了更好地利用和管理大数据,一个合理有效的架构设计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个大数据架构设计方案,以帮助企业或组织在大数据环境中实现高效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二、架构设计方案1. 数据采集与存储大数据架构设计的第一步是搭建数据采集与存储系统。

该系统需要能够从不同来源(例如传感器、社交媒体等)获取数据,并将其存储于一个可伸缩、高可用的集中式数据仓库中。

这个数据仓库可以采用分布式文件系统如Hadoop HDFS,以保证数据的容错性和扩展性。

2. 数据清洗与集成在数据采集之后,需要对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和集成。

数据清洗的目的是处理数据中的噪声、缺失值和异常值等问题,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数据集成则是将来自不同源头的数据整合为一个一致的数据集,以便后续的分析和挖掘。

3. 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处理和分析是大数据架构设计的核心部分。

在这一步骤中,可以采用分布式计算框架(如Hadoop MapReduce)对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布式计算。

同时,可以引入流式处理技术如Apache Kafka或Apache Flink来实时分析流式数据。

通过这些技术的结合,可以实现高效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4. 数据可视化与应用数据处理和分析之后,需要将结果以可视化的形式呈现出来,以便用户更直观地理解数据。

数据可视化可以通过图表、仪表盘等方式来实现。

除了数据可视化,还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开发相应的应用程序来帮助用户更好地利用和应用数据。

5.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在大数据架构设计中,数据的安全与隐私保护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在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和传输的每个环节都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确保数据不被非法访问、篡改或泄露。

这包括加密算法、访问权限控制、数据备份与恢复等措施。

三、总结大数据架构设计方案对于企业或组织在大数据环境中的高效数据处理和分析至关重要。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架构与设计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架构与设计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架构与设计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一种用于管理和操作数据库的软件。

它的架构和设计决定了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并直接影响着用户对数据的访问和操作。

本文将探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架构与设计,并探讨一些常见的架构模式和设计原则。

一、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架构1. 分层架构:分层架构是一种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架构模式,它将整个系统划分为多个层次,每个层次负责不同的功能。

通常分为三层:- 第一层是底层存储层,负责管理数据库的物理存储和数据访问。

它包括硬件设备、操作系统和文件系统等,提供高效的数据存储和读写能力。

- 第二层是逻辑层,负责处理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和操作。

它提供了数据定义语言(DDL)和数据操作语言(DML)等接口,用于管理数据库模式和执行各种数据库操作。

- 第三层是应用层,负责处理用户和数据库管理系统之间的交互。

它提供了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接口(API),使用户能够方便地访问和操作数据库。

2. 主从架构:主从架构是一种用于实现高可用性和容错性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架构模式。

在主从架构中,将数据库服务器划分为主服务器和从服务器。

- 主服务器负责接收和处理所有的写操作,并将数据更新传播给所有的从服务器。

它提供了数据的一致性和持久性。

- 从服务器负责接收和处理读操作,并与主服务器保持数据同步。

它提供了数据的冗余和负载均衡能力。

主从架构能够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并提供灵活的扩展能力。

它可以容忍主服务器的故障,并提供可靠的数据复制和异地备份功能。

3. 分布式架构:分布式架构是一种用于扩展数据库管理系统性能和容量的架构模式。

在分布式架构中,将整个数据库划分为多个节点,每个节点负责管理不同的数据片段。

- 客户端通过路由器或负载均衡器将请求发送到适当的节点进行处理。

这种架构能够提高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和负载均衡能力。

- 分布式架构还提供了高可用性和容错性。

当一个节点发生故障时,其他节点可以继续提供服务,而不会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主流数据库体系架构及方案介绍

主流数据库体系架构及方案介绍

Oracle数据库常见方案: Oracle RAC
什么是 Oracle RAC 集群?
Oracle Real Application Server,真正应用集群, 简称Oracle RAC ,是Oracle的并行集群,位于不同 服务器系统的Oracle实例同时访问同一个Oracle数 据库,节点之间通过私有网络进行通信,所有的控 制文件、联机日志和数据文件存放在共享的设备上, 能够被集群中的所有节点同时读写 。
进程 监视器 (PMON)
2 用户进程
3
服务器 进程
1 实例
SGA
数据库
重做日志
缓冲区高速缓存缓冲区
数据库 写进程 (DBWn)
日志写进程 (LGWR)
数据文件
重做日志文件
Oracle数据基本架构: 实例管理
示例:处理 SQL 语句
10 用户进程
实例
SGA
5 7数据库
缓冲区高速缓存
重做日志 缓冲区
主流数据库解体决方系案部结构及方案 介绍
2016年01月
ANY TIME ANY QUESTION
概述
本讲内容: 1.Oracle数据库基本架构及常见方案 2.K-DB数据库基本架构及常见方案 3.DB2数据库基本架构及常见方案 4.Sybase数据库基本架构及常见方案 5.MySQL数据库基本架构及常见方案
Oracle数据库常见方案: Oracle Data Guard
Data Guard 与 Streams
Streams 和 Data Guard 是 Oracle 数据库企业版两个独立的特性,它们基于 一些共同的底层技术
Data Guard: 灾难恢复与数据保护
事务一致的备用数据库 零数据丢失 自动转换/故障切换 各种数据保护模式

数据库架构设计方案

数据库架构设计方案

数据库架构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先唠唠为啥要搞这个数据库)咱这个数据库呢,是为了支持一个超酷的[项目名称]项目。

这个项目就像是一个超级大的杂货店,啥东西都有,所以数据库得能把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都管好。

比如说,这个项目有好多用户,用户能在上面买东西、卖东西、分享经验啥的。

这就要求数据库能把用户信息、商品信息、交易信息还有那些分享的内容都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二、确定实体(就像确定杂货店里都有啥种类的东西)1. 用户(User)这就相当于杂货店的顾客和店主。

用户有自己的基本信息,像用户名、密码(这个可得保密好,就像保护自己家的钥匙一样)、邮箱、手机号啥的。

还有用户的一些特殊属性,比如用户等级(就像有的顾客是常客,有的是VIP那种感觉),用户的信誉值(要是老是骗人,信誉值就低,就像在杂货店里老是赖账的那种人)。

2. 商品(Goods)商品得有名字吧,就像“超级酷的小摆件”之类的。

价格,这个很重要,不然不知道咋卖。

商品描述,得告诉大家这东西是干啥的,是“能放在桌子上装饰的超精致小物件”还是“能用来砸核桃的超结实工具”。

库存数量也得有,要是都卖光了,还在那瞎显摆就不好了。

3. 交易(Transaction)这里面得记录谁买了啥东西,啥时候买的。

就像杂货店里的小账本,得写清楚“张三在2023年5月1日买了那个超级酷的小摆件”。

交易金额,这个和商品价格可能有点不一样,要是有折扣啥的,得体现出来。

交易状态,是“已完成”“待付款”还是“已取消”,就像杂货店里的交易,有的钱还没给呢,有的已经顺利完成了。

4. 评价(Review)这就是用户对商品或者对其他用户的评价。

评价内容得有吧,像“这个小摆件超好看,我很喜欢”或者“这个卖家发货超慢,差评”。

还有评价的时间、评价的星级(1到5星,就像给杂货店的服务打分一样)。

三、实体关系(这些东西之间是咋联系的呢)1. 用户和商品。

一个用户可以有多个商品(要是用户是卖家的话),一个商品也可以被多个用户查看或者购买(就像杂货店里的爆款商品,好多人都想买)。

分布式数据库服务器的四层架构

分布式数据库服务器的四层架构

分布式数据库服务器的四层架构
分布式数据库服务器的四层架构:
访问层:接收访问信息并按负荷智能的分配给中转服务器,接受数据结果并返回客户端。

中转层:接收访问服务器发来的数据访问指令,从总储存服务器寻找数据分布所在的储存服务器,发送指令。

表头层:储存数据的表头信息,以确定储存服务器位置。

处理层:分布式数据储存服务器,接收指令并执⾏,然后返回数据给访问服务器。

功能分布:
访问服务器只做四件事:接收客户端的访问数据,接收中转服务器的负荷状态信息,并且把数据分配给负荷最低的中转服务器,接收结果后返回客户端。

中转服务器只做四件事:负责接收访问数据,访问头表服务器查询位置,接收结果,然后把操作数据的指令传递给处理服务器。

表头服务器只做四件事:储存总数据表头,接收查询数据,查找数据所在服务器位置,返回位置信息给中转服务器。

处理服务器只做四件事:储存数据,接收操作指令,执⾏指令,然后把结果返回给访问服务器。

技术简要:
“传递式”和“响应式”互相结合,响应作为基础,传递作为判断结果。

例如:访问服务器接收到访问数据,中
转服务器监听事件并响应,并返回负荷状态,访问服务器判断负荷最低的服务器传递其数据;表头服务器接收到查询请求,管辖范围的处理服务器响应数据,并返回是否存在,表头服务器根据数据是否存在传递给中转服务器信息,中转服务器根据回应判断是否继续查询其他的表头服务器,这个过程也可以是并⾏的,直到有确切的结果就中⽌查询。

架构总结:
只要有需求,理论上可以⽆限的增加各层⾯的服务器来应对。

数据仓库架构及各组件方案选型

数据仓库架构及各组件方案选型

底层:数据仓库服务器的数据库作为底层,通常是一个关系数据库系统,使用后端 工具将数据清理、转换并加载到该层。 中间层:数据仓库中的中间层是使用 ROLAP 或 MOLAP 模型实现的 OLAP 服务器。 对于用户,此应用程序层显示数据库的抽象视图,这一层还充当最终用户和数据库 之间的中介。 顶层:顶层是前端应用层,连接数据仓库并从数据仓库获取数据或者 API,通常的 应用包括数据查询、报表制作、BI 数据分析、数据挖掘还有一些其他的应用开 发。 从功能应用和技术架构来展开,以下是一张中大型企业的很详细的数据仓库架构图 了。
传统上数据仓库的存储从 100GB 起,直连可能会导致数据查询处理速度慢, 因为要直接从数据仓库查询准确的数据,或者是准确的输入,过程中要过滤掉 很多非必要数据,这对数据库以及前端 BI 工具的性能要求相当高,基本性能 不会太高。
另外,在处理复杂维度分析时性能也受限,由于其缓慢性和不可预测性,很少 应用在大型数据平台。要执行高级数据查询,数据仓库应该在低级实例下被扩 展从而简化数据查询。
数据仓库架构及各组件方案选型
企业数据仓库架构
关于数据仓库,有一种简单粗暴的说法,就是“任何数据仓库都是通过数据集成 工具连接一端的原始数据和另一端的分析界面的数据库”。
数据仓库用来管理企业庞大的数据集,提供转换数据、移动数据并将其呈现给 终端用户的存储机制。许多架构方法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扩展数据仓库的能力, 我们讲集中讨论最本质的问题,在不考虑过多技术细节的情况下,整个层次架 构可以被划分为 4 层:
• 原始数据层(数据源) • 数据仓库架构形态 • 数据的采集、收集、清洗和转换 • 应用分析层
单层架构(直连)
大多数情况下,数据仓库是一个关系型数据库,包含了允许多维数据的模块, 或者分为多个易于访问的多主题信息域,最简单的数据仓库只有一层架构。

数据库架构:主备、双主、主从架构、一致性解决方案

数据库架构:主备、双主、主从架构、一致性解决方案

数据库架构是指在数据库系统中,不同数据库实例之间的关系和交互方式。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数据库架构:1、主备架构(Master-Slave Architecture):主备架构是指数据库系统中有一个主节点(Master)和一个或多个备节点(Slave),主节点负责处理所有的写入操作,而备节点负责复制主节点上的数据。

当主节点出现故障时,备节点可以接管主节点的工作,以保证数据库的可用性。

2、双主架构(Master-Master Architecture):双主架构是指数据库系统中有两个主节点,每个主节点都可以处理读写操作。

当一个主节点出现故障时,另一个主节点可以接管其工作,以保证数据库的可用性。

3、主从架构(Master-Slave Architecture):主从架构和主备架构类似,但是备节点可以被配置为只读节点,主节点处理所有的写入操作,而从节点负责处理读取操作。

当主节点出现故障时,备节点可以接管主节点的工作,并成为新的主节点。

4、一致性解决方案(Consistency Solution):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一致性解决方案是指确保不同节点之间数据的一致性。

常见的一致性解决方案包括基于时间戳的复制、基于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的复制、基于Paxos协议的一致性算法、基于Raft协议的一致性算法等。

这些算法都旨在保证不同节点之间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数据库架构设计是一个重要的任务,良好的设计可以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可用性和可维护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据库架构设计原则:1、数据库的范式化设计:通过范式化的设计,可以减少数据冗余和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常见的范式包括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和第三范式(3NF)等。

2、数据库的反范式化设计:有些情况下,反范式化的设计可以提高数据库的性能。

反范式化的设计包括将数据冗余存储、增加冗余索引、分区表、分片等技术。

3、合理分配数据和索引:合理的数据和索引分配可以提高数据库的查询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库常用架构方案
一、数据库架构原则 (3)
二、常见的架构方案 (3)
方案一:主备架构,只有主库提供读写服务,备库冗余作故障转移用 (3)
方案二:双主架构,两个主库同时提供服务,负载均衡 (4)
方案三:主从架构,一主多从,读写分离 (5)
方案四:双主+主从架构,看似完美的方案 (6)
三、一致性解决方案 (7)
第一类:主库和从库一致性解决方案: (7)
第二类:DB和缓存一致性解决方案 (9)
四、总结 (11)
1、架构演变 (11)
2、个人见解 (11)
∙高可用
∙高性能
∙一致性
∙扩展性
方案一:主备架构,只有主库提供读写服务,备库冗余作故障转移用
jdbc:mysql://vip:3306/xxdb
1、高可用分析:高可用,主库挂了,keepalive(只是一种工具)会自动切换到备库。

这个过程对业务层是透明的,无需修改代码或配置。

2、高性能分析:读写都操作主库,很容易产生瓶颈。

大部分互联网应用读多写少,读
会先成为瓶颈,进而影响写性能。

另外,备库只是单纯的备份,资源利用率50%,这点方案二可解决。

3、一致性分析:读写都操作主库,不存在数据一致性问题。

4、扩展性分析:无法通过加从库来扩展读性能,进而提高整体性能。

**5、可落地分析:**两点影响落地使用。

第一,性能一般,这点可以通过建立高效的索引和引入缓存来增加读性能,进而提高性能。

这也是通用的方案。

第二,扩展性差,这点可以通过分库分表来扩展。

方案二:双主架构,两个主库同时提供服务,负载均衡
jdbc:mysql://vip:3306/xxdb
1、高可用分析:高可用,一个主库挂了,不影响另一台主库提供服务。

这个过程对业务层是透明的,无需修改代码或配置。

2、高性能分析:读写性能相比于方案一都得到提升,提升一倍。

3、一致性分析:存在数据一致性问题。

请看下面的一致性解决方案。

4、扩展性分析:当然可以扩展成三主循环,但笔者不建议(会多一层数据同步,这样同步的时间会更长)。

如果非得在数据库架构层面扩展的话,扩展为方案四。

5、可落地分析:两点影响落地使用。

第一,数据一致性问题,一致性解决方案可解决问题。

第二,主键冲突问题,ID统一地由分布式ID生成服务来生成可解决问题。

方案三:主从架构,一主多从,读写分离
jdbc:mysql://master-ip:3306/xxdb
jdbc:mysql://slave1-ip:3306/xxdb
jdbc:mysql://slave2-ip:3306/xxdb
1、高可用分析:主库单点,从库高可用。

一旦主库挂了,写服务也就无法提供。

2、高性能分析:大部分互联网应用读多写少,读会先成为瓶颈,进而影响整体性能。

读的性能提高了,整体性能也提高了。

另外,主库可以不用索引,线上从库和线下从库也可以建立不同的索引(线上从库如果有多个还是要建立相同的索引,不然得不偿失;线下从库是平时开发人员排查线上问题时查的库,可以建更多的索引)。

3、一致性分析:存在数据一致性问题。

请看下面介绍的一致性解决方案。

4、扩展性分析:可以通过加从库来扩展读性能,进而提高整体性能。

(带来的问题是,从库越多需要从主库拉取binlog日志的端就越多,进而影响主库的性能,并且数据同步完成的时间也会更长)
5、可落地分析:两点影响落地使用。

第一,数据一致性问题,一致性解决方案可解决问题。

第二,主库单点问题,笔者暂时没想到很好的解决方案。

注:思考一个问题,一台从库挂了会怎样?读写分离之读的负载均衡策略怎么容错?方案四:双主+主从架构,看似完美的方案
jdbc:mysql://vip:3306/xxdb
jdbc:mysql://slave1-ip:3306/xxdb
jdbc:mysql://slave2-ip:3306/xxdb
1、高可用分析:高可用。

2、高性能分析:高性能。

3、一致性分析:存在数据一致性问题。

请看,一致性解决方案。

4、扩展性分析:可以通过加从库来扩展读性能,进而提高整体性能。

(带来的问题同方案二)
5、可落地分析:同方案二,但数据同步又多了一层,数据延迟更严重。

第一类:主库和从库一致性解决方案:
注:图中圈出的是数据同步的地方,数据同步(从库从主库拉取binlog日志,再执行一遍)是需要时间的,这个同步时间内主库和从库的数据会存在不一致的情况。

如果同步过程中有读请求,那么读到的就是从库中的老数据。

如下图。

既然知道了数据不一致性产生的原因,有下面几个解决方案供参考:
1、直接忽略,如果业务允许延时存在,那么就不去管它。

2、强制读主,采用主备架构方案,读写都走主库。

用缓存来扩展数据库读性能。

有一点需要知道:如果缓存挂了,可能会产生雪崩现象,不过一般分布式缓存都是高可用的。

3、选择读主,写操作时根据库+表+业务特征生成一个key放到Cache里并设置超时时间(大于等于主从数据同步时间)。

读请求时,同样的方式生成key先去查Cache,再判断是否命中。

若命中,则读主库,否则读从库。

代价是多了一次缓存读写,基本可以忽略。

4、半同步复制,等主从同步完成,写请求才返回。

就是大家常说的“半同步复制”semi-sync。

这可以利用数据库原生功能,实现比较简单。

代价是写请求时延增长,吞吐量降低。

5、数据库中间件,引入开源(mycat等)或自研的数据库中间层。

个人理解,思路同选择读主。

数据库中间件的成本比较高,并且还多引入了一层。

第二类:DB和缓存一致性解决方案
先来看一下常用的缓存使用方式:
第一步:淘汰缓存;
第二步:写入数据库;
第三步:读取缓存?返回:读取数据库;
第四步:读取数据库后写入缓存。

注:如果按照这种方式,图一,不会产生DB和缓存不一致问题;图二,会产生DB和缓存不一致问题,即4.read先于3.sync执行。

如果不做处理,缓存里的数据可能一直是脏数据。

解决方式如下:
注:设置缓存时,一定要加上失效时间,以防延时淘汰缓存失败的情况!
1、架构演变
∙架构演变一:方案一-> 方案一+分库分表-> 方案二+分库分表-> 方案四+分库分表;
∙架构演变二:方案一-> 方案一+分库分表-> 方案三+分库分表-> 方案四+分库分表;
∙架构演变三: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四-> 方案四+分库分表;
∙架构演变四:方案一-> 方案三-> 方案四-> 方案四+分库分表;
2、个人见解
1、加缓存和索引是通用的提升数据库性能的方式;
2、分库分表带来的好处是巨大的,但同样也会带来一些问题,详见数据库之分库分表-
垂直?水平?
3、不管是主备+分库分表还是主从+读写分离+分库分表,都要考虑具体的业务场景。

某8到家发展四年,绝大部分的数据库架构还是采用方案一和方案一+分库分表,只有极少部分用方案三+读写分离+分库分表。

另外,阿里云提供的数据库云服务也都是主备方案,要想主从+读写分离需要二次架构。

4、不考虑业务场景的架构都是耍流氓。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