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练习:2.4全球气候变化.pptx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地面长波辐射 气温 (3) 一方面全球变暖会引起部分极冰融化,使海平面升高,威胁沿海低地国家;另一方 面
,全球变暖会使世界各纬度地区的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导致各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解析:近年来二氧化碳增加及增加的原因主要是由燃烧矿物燃料和毁林造成的。二氧化 碳增多与全球变暖的内在联系是由二氧化碳吸收地面红外线长波辐射的性质所决定的。全
学无止 境
(1)由上图可以看出,近 150 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2)大气中二氧化碳升高的原因有哪些? (3)近 150 年来,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如何?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有何关系? (4)近百年来,全球海平面变化趋势如何?为什么? (5) 关于消除地球的“温室”现象,保护好人类的家园,下列设想中,你认为不可信的 是 () A. 制作一个太空“窗帘”安置在日地之间 B. 把“温室气体”液化输入深海岩石之中 C. 使用基因工程培植大量的海藻和海草,来吸收“温室气体” D. 人工降雨 答案:(1)不断上升,尤其是 1950 年以来,上升更为明显。 (2) 一是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二是 毁林,尤其是热带雨林的破坏。 (3)波动上升。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升温。 (4)波动上升。全球气候变暖,海水膨胀,极地、高山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 (5)D
解析:并非所有工业生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并且发展改善人类生存条件的生产是必 需
的,故选D 项。 14.世界气候大会第五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来自 185 个国家的代表
将为 2012 年《京都议定书》失效后所应执行的新的气候保护条约进行准备工作。《京都议定 书》规定,发达工业国家有责任在 2008 年到 2010 年之间同 1990 年相比减少 5.2%的二氧化 碳排放量。
室气体的吸收、开发新能源等。
读主要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程度对比表,回答 3~5 题。
温室气体
浓度Hale Waihona Puke Baidumg/m3)
1750 年
1990 年
年增 长率
(%)
生存期 (年)
温室效 应强度 (CO2=1)
对全球气 候变暖的 现有贡献
率(%)
CO2
280
353
0.5 50~200
1
55
氟氯烃
0
0.000 85
球 变暖,会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主要是使海平面上升,对沿海的低地
国 家及地区构成直接威胁。再就是会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进而导致世
界各 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知识点三
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13.下列关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 .多使用清洁能源 B. 提高能源利用率 C. 加强国际合作 D. 全球大量削减工业生产 答案:D
学无止境
解析:全球气候变暖将使海平面上升,海南岛面积将缩小;气温升高,天山雪线上移; 1 月份 0℃等温线将北移,我国暖温带也将向北移动。
读我国中世纪和现代的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北界示意图,回答 8~9 题。
8.我国中世纪的地理环境的特点是( ) A .气候比现代暖和 B.水稻可种植的范围比现代小 C.受人类污染严重 D.降水比现代丰富 答案:A 解析:宋元前期冬小麦种植北界比现代靠北,说明当时气候比现代温暖,水稻可种植的 范围比现代广泛,当时没有严重环境污染,图中没有反映降水变化。 9.从图中信息分析,以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全球气候变化是没有规律可循的 B. 中世纪和现代的亚热带范围都在秦岭以南 C. 中世纪的暖温带和亚热带分布的纬度均比现代的高 D. 中世纪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大约是现代 800 mm 等降水量线 答案:C 解析:全球气候变化呈现规律变化,表现为冷暖交替,当时气候比现代温暖。 新闻中心: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周永章认为,极端天气的出现及 其强度频度的变化,可能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主要表现为平均气温的升高,海平面上升, 降水不均匀加剧三方面。据此回答 10~11 题。 10.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你认为最不可能的是( ) A .全球各国发展工业的过程中,大量地排放温室气体所致 B. 工业余热排放 C.全球植被,特别是热带雨林遭到破坏所致 D.地球的温度正处于缓慢的波动上升期 答案:B 解析:工业余热对全球变暖基本没有影响。 11.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周永章认为( ) A .全球气温变化与人类活动无关 B.气候变暖全部是人类活动的结果 C.气候变暖呈现出多元化现象 D .极端天气的出现与变暖无关 答案:C 解析: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暖起到了非常明显的作用。极端天气的出现及其强度频度 的变化,可能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主要表现为平均气温的升高,海平面上升,降水不均匀 加剧三方面。
学无止 境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
课时目标
课标要求 1.能够通过资料认识全球气候变化的周期,并据此归纳各时期气候变化的特
点。 2.能够根据材料,了解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3.能够举例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重要指数
★★★★
★★★ ★★★★
(10 分钟,10 分)
课前预习
1.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将可能出现的现象为( ) A .我国的热带将向北移
解析:随着全球变暖,两极及高山上的冰川不断融化,导致北极地区冰架的断裂,而随
着冰川的融化,将会引起海水上涨现象,即海平面上升。
4.目前,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正确做法是( ) ①禁止燃烧化石燃料 ②大力开发新能源 ③植树造林 ④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
开发利用
A.①② B.③④ 答案:C
C.②③
D.①④
解析:应对全球变暖,人类应大力开发清洁的新能源,但目前禁止燃烧化石燃料并不现
(1)我国云南南部仍有野象生存,说明当地气候

(2) 商周时期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有野象生存,说明当时该地曾是
在属于
气候。
景观,而现
(3)历史上野象的不断南迁,与气候的
(填“变冷”或“变暖”)有关。
(4) 据近代气候资料研究分析,当前全球气候正向暖型方向发展,你认为全球变暖对野
象的生存环境和活动范围有何影响?
目前漂浮在北冰洋上。据此回答 2~3 题。
2. 造成此冰架断裂的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臭氧被大量破坏 C.排放SO2 过多 D.以上都不对 3.此现象的不断发生,产生的后果主要有( ) A.高纬度地区农作物产量增加 B.农作物生长期延长 C. 海平面上升 D. 臭氧被大量吸收 答案:2.A 3.C
.使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
答案:D
解析:CO2主要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5.有利于我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最合理的措施是( ) A .大量进口石油,减少煤炭使用量
D.CO2的浓度远高于其他温室气体 答案:D
解析:由表格中数据可知 CO2 的浓度远大于其他气体,而在年增长率、生存期、温室
效应强度等方面并不比其他温室气体强。
4.温室气体使全球气候变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使地面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增多
B. 使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增加 C.使太阳活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多 D
学无止境
答案:C 解析:温室气体主要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地面辐射的热量保存在大气中,使气温升高。 5.野象是生活在热带潮湿气候区的动物。据有关资料,公元前 4000 年到公元前 500 年,黄河中下游地区曾有野象繁衍生存。但现在我国只有云南的南部有少量野象活动。读 下 面“不同历史时期野象在中国的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学无止 境
12.读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示意图,回答问题。
(1) 近 年 来 大 气 中 二 氧 化 碳 浓 度 在 不 断
,原因是

(2)二氧化碳对
具有强烈的吸收作用,因此,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对
变化有影响。
(3)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将产生什么影响?
答案:(1)升高 燃烧矿物燃料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毁林
A. 引起人们对全球变暖的关注 B. 引起人们对全球水资源短缺的关注 C.引起人们对北极环境恶化的关注 D.引起人们对人口问题的关注 答案:A 7.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 .海南岛的面积将扩大 B.1 月份 0 ℃等温线将移至秦岭—淮河以南 C.天山的雪线将下移 D.我国暖温带将北移 答案:D
解析:首先在审题与读图中,要看清图中方框内“三种线条”表达的地理事象,其次在
描述中注意“不断上升”与“波动上升”的区别。
课后作业
时间:45 分钟 满分:60 分 班级
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30 分)
分数
如图为一张北极冰盖融化时的照片,它酷似“哭泣的人脸”。据此回答 1~2 题。 1.该照片主要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 A .海洋环境污染 B.生物多样性减少 C.臭氧层破坏 D .全球气候变暖 答 案:D
实。植树造林可增加 CO2 吸收量,也是应对全球变暖的策略之一。燃烧煤排放硫可导致酸
雨增加。
学无止 境
(20 分钟,30 分)
点题训练
知识点一 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1.下列关于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情况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近代气温呈上升的趋势 B. 近现代气候的变化中,1998 年是气温最温暖的年份 C. 近现代全球陆地降水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D. 资料表明,我国大陆沿岸平均海平面呈明显的降低趋势 答案:D
解析:北极冰盖融化是由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
学无止境
2.针对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人类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
①植树造林 ②控制酸性气体排放 ③开发新能源 ④减少氟氯烃对臭氧层的破坏
⑤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答案:B
解析:针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人类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有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对温
解析:自 1861 年以来,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呈上升趋势,1998 年是最暖的年份,其降水 量变化显著,除亚热带地区减少外,其他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再加上雪盖和冰川的融
化,全球海平面升高,中国也如此。
下图为 1951~2002 年我国气温增长速率的分布图。据此回答 2~3 题。
2.1951~2002 年,我国气温升高最明显的地区在( ) A .西北、华北、东北地区
B. 喜马拉雅山的雪线将下降 C.一月份 0℃等温线将向秦岭—淮河以南移动 D.台湾岛的面积将增大 答案:A
解析: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热带和亚热带都将向北移,高山的雪线将由于冰雪的
融化而退缩上升,由于海平面的上升,沿海岛屿的低地将被淹没,岛屿的面积将缩小。 作为加拿大北极地区现存的 5 座冰架之一,“马克姆冰架”8 月初与埃尔斯米尔岛分离,
答案:(1)高温多雨 (2)热带 温带季风 (3)变冷 (4)全球变暖会使野象的活动范围扩
大,但气温升高会使蒸发加剧,有可能导致野象的生存环境恶化,使其活动范围缩小。
解析: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这里高温多雨,植被茂密,适宜大象
生存。
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知识点二
6.德国柏林,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将 1 000 个小冰人放置在了御林广场音乐厅的台阶 上,小冰人慢慢融化成水。活动的组织者希望此举的目的是( )
2.2
50~102
3 400~1 500
24
CH4
0.8
1.72
0.9 12~17
11
15
N2O
0.000 29
0.000 31
0.25
120
270
6
3.表中所列四种温室气体中,CO2 对全球气候变暖“贡献”最大,主要原因是( ) A
.年增长率大于其他温室气体
B.大气中的存留时间比其他温室气体短
C.温室效应强度比其他温室气体大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长江流域的部分地区在 1951~2002 年气温出现了下降,这充分说明
了全球气候变暖并不意味着全球每一个地区气温都在升高。
4.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烃、一氧化二氮等气体都被称为温室气体,是因为它们( ) A .吸收太阳辐射,使大气增温 B.破坏臭氧层,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C.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气温升高 D.通过光化学反应向大气中释放热能
B. 西北、华北、西南地区 C.西北、华北、华东地区
D.西北、华北、华南地区 答案:A
解析:结合图例,很容易判断出西北、华北、东北地区的气温升高最明显。
3.全球气温升高,是就全球平均状况而言的,地球上并非每一个地区气温都在升高。
图中能反映出该道理的地区为( )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东北平原
D.珠江三角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