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的符合论真理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论文

题目:亚里士多德符合论真理观浅析

课程名称:西方哲学专题研究

姓名:***

专业:美学

学号:**********

亚里士多德符合论真理观浅析

摘要: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是西方哲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他一生致力于追求真理,开创了逻辑,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求真的工具。关于真理问题,亚里最早从符合论的立场出发看待真理的性质,他的这种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然他的符合论在某些方面也存在局限,后人也在对他的不断批评和继承中对真理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

关键词:符合论真理主体客体理性感性

一、亚里士多德真理的内容

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也是他不懈追求真理的最嘹亮的口号。在西方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提出了符合论的真理观,是最早从符合论的立场看待真理问题的。他在《形而上学》中指出:“每一事物之真理与各事物之实是必相符合。”①……“凡以不是为是,是为不是者,就是假。凡以是为是,以假为假,就是真。”②根据他的理解可以看出,符合论在其最初的意义上,表达的是一种认识与对象、思想和实在之间的契合关系。命题或判断是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或关系的描写或陈述。它们的真假取决于它们是否与对象符合。真理就是命题与相关的事实之间的一种对应的符合关系。或者像黑格尔所说的:“真理的通常定义是真理是观念和对象的符合”。③

这样,符合论的真理观其实就是:主体观念和观照对象的契合即为真理,而亚里士多德的真理观内容其实是更加丰富的,他的真之符合论思想主要是以下两点。

首先,他认为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他反对“天赋观念说”。亚里士多

①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33页

②亚里士多德:《范畴篇·解释篇》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46页

③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301页

德认为,没有这些客观对象就没有认识,而没有对某一对象的认识,该对象却可以很好地存在。认识上的真与假,由客观对象所决定的,其标准在于我们的认识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他举例说:“并不因为我们说你脸是白的,以你脸才白,所以只因为你脸是白,所以我们这样说才算说得对。”④。所以,那么在他这里,知识的对象即客观事物就比知识本身存在的更早,因为通常我们获得的总是对已经存在的事物的知识,所以“用不着说,并没有什么先前就有的前在的知识。……如若说知识也许是与生俱来的,那么我们对诸科学中最强大的科学却毫不知晓那就奇怪了”。不是主观认识决定客观实在,而是客观实在决定主观认识。这就是亚里士多德判断真理的标准,也是他符合论真理观的典型说明。既然正确的主观认识是与客观事物相符合的,那么,主观认识在逐步深化过程中,只有最终与客观实际相相符合才能说达到了真理。这与柏拉图认为真的知识只存在于理念世界,现实世界没有真实性的唯心论观点是截然相反的。

第二,亚里士多德的真理是对事物本质和普遍必然性的认识。知识有两类:一类是对特殊的认知,即感觉经验,一类是对普遍必然的认知,即理性认识。而要知道个别事物主要通过感觉要,但感觉经验充满偶性,是不能提供真理性的认识的,只有靠理性能获得真理。因为只有理性认识了本质和普遍必然性才能真正认识该事物,从而将它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亚里士多德的符合论真理观还透露出了一层意思就是,事物同他自身相符合,应该从永远保持同一的东西中去探索真理。事实上总是由于事物有相同而普遍的性质,我们才得以真正认识一切事物。

亚里士多德的真理符合论有两个基本前提:一是独立于心灵的客体,它们与主体相对立,如果没有客体,也就无所谓符合。主体和客体的存在是符合论的先决条件。第二,认识能够达到客体。如果人的认识达不到客体,人也就不存在主体的认识与客体是否符合的问题。“符合”因也而成为一个毫无意义的词。因此,真之符合论是以实在论和可知论为基础的。

二、亚里士多德真理符合论的影响和意义

黑格尔亚里士多德的真理符合论思想评价甚高,他指出:“真理的通常定义④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191页

是:真理是观念和对象的符合。……只有在思维里面,才有客观和主观的真正相符这。就是亚里士多德哲学中的最高点;人们不能希望认识比这更深刻的东西了”。亚里士多德的真理符合论思想对他之后的哲学思想影响是非常大的。如在他以后,真理标准的问题谈论越来越激烈,晚期希腊哲学流派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大讨论。近代西欧各国哲学,对真理符合论问题也提出各自不同主张。皮浪主义者首先对真理符合论从判断者、判断的工具和依据这三个方面进行了批判,论证真理标准的不可能性,真理是不可知的。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真理摹本说”;詹姆士的真理的符合变成了对人有用的符合;罗素对真理符合论的解释是,“符合”就是命题对事实的符合。哲学家们的观点尽管不同,但真理符合论经过他们的批判、发展,其地位一度被提升为是一切真理论的基础。

说符合论的真理观是一切真理论的基础,“是因为一切关于真理的理论,都要回答人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和动如何达到正确、取得实际效果的问题,都要在真理所关系的最基本的两极(即认识与对象)之间寻找一种‘真理的道路’,都离不开主体、客体、认识、实践、环境、条件、途径、标准、概念、逻辑、价值、结构、创造、发展等基本概念”。⑤亚里士多德的寻求这种真理符合论正是致力于主体和客体,认识和对象的符合。“不同真理论之间之所以区别开来,主要的并不在于它们是否回答了符合不符合的问题(有的人确实提出真理不是与对象的符合,甚至提出真理的概念是多余的),而在于回答为什么符合以及怎样符合的问题”。⑥而亚里士多德的真理是一个逐步深化并最终与客观相符合的过程。在回答主客观如何符合的问题上,他说认识要从感觉开始,然后到达理性。人运用理性思维能力,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了解事物的本质和必然性,从经验获得普遍必然真理。

亚里士多德符合论的真理观其主要贡献就在于提出了这种主客体的符合从而达到真理的观点,他坚持了真理的客观性,在认识对象上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观点,列宁对此曾给予极高的评价:“亚里士多德紧密地接近了唯物主义”,“这里的关键是‘外在’——在人之外,不以人为转移。这就是唯物主义”。揭示了真理是对事物本质、普遍必然性的认识,确定了认识的可知性。

⑤董玉整《试论真理符合论是一切真理论的基础》,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年第24卷第5期

⑥董玉整《试论真理符合论是一切真理论的基础》,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年第24卷第5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