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知识总结-眼的应用解剖和生理

合集下载

眼科临床考试知识点总结

眼科临床考试知识点总结

眼科临床考试知识点总结一、眼科解剖学1.眼睛结构:眼球由角膜、虹膜、晶状体、睫状体、玻璃体、视网膜等结构组成。

2.结膜:结膜是眼睛的外层膜,覆盖在角膜和眼球表面,有保护眼球、分泌泪液等功能。

3.角膜:角膜是透明的,无血管,呈弯曲的锥状面,是眼睛的前部,视觉的第一个光学成像元件。

4.虹膜:虹膜是位于角膜后方的一块有颜色的圆环,其中央为瞳孔。

通过调节瞳孔的大小,可以控制进入眼球的光线量。

5.晶状体:晶状体位于虹膜和玻璃体之间,是调节眼睛焦距的器官,即使眼睛调节能力。

6.玻璃体:玻璃体填充在眼球后部,与晶体和视网膜相连,是保持眼球形状和保护视网膜的作用。

7.睫状体:睫状体分泌房水,调节眼压,并且是晶状体的支持器。

8.视网膜:视网膜是位于眼球内部的感光组织,可以感受光的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神经冲动,传输到大脑中形成视觉。

二、常见眼病1.白内障:晶状体因蛋白质沉积而混浊,并导致眼球中的光无法正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在疼痛、视力下降和多影等症状。

2.青光眼:由于房水排出障碍而导致眼球内压增高,可能造成视神经损伤、视力下降以及视野缺损。

3.白内障和青光眼均有复明的治疗方法:白内障除使用药物外,手术治疗极为常见,通过人工晶体植入术完成。

青光眼可通过药物控制、手术创口增加或辩证治疗。

4.结膜炎:结膜炎是结膜炎症的一种,常可表现为泪液增多,出现刺痒与充血。

5.视网膜脱落:视网膜脱落是指视网膜与眼球壁之间的粘连发生的消失,引发的眼球内压过大使得眼球前后出现偏离,最终导致视力急剧下降。

三、常见眼疾病检查方法1.裸眼视力检查:测试患者没有佩戴眼镜或隐形眼镜的情况下的视力状况,可以初步判断近视、远视、散光等情况。

2.眼底检查:通过眼底镜检查视网膜、视神经及血管等情况,可以发现视网膜及视神经的异常情况。

3.角膜地形图:通过电脑成像技术,观察角膜形态,判断角膜的曲率和长度。

4.眼压检查:通过测量眼球的内压来检查是否有青光眼的情况。

眼的应用解剖生理

眼的应用解剖生理
第一篇
解剖生理
1
解剖生理
2
解剖生理
第一篇 眼科护理学
• 第一章
• 眼是视觉器官
眼的应用解剖与生理
• 眼球
• 视路 • 眼附属器
3
解剖生理
• 眼球:接受外界信息。 • 视路:向视皮质传递信息。 • 眼附属器:保护和运动眼球。
4
解剖生理
视觉系统
5

虹膜:调节入眼 光线强度
角膜:最主要屈 光成分
解剖生理
内1/3呈网眼状,为巩膜筛板 ,此板很薄,持续高压可使其 向后凹陷,临床上称青光眼环 (青光眼杯状凹陷)
13
3.角巩膜缘
解剖生理
较脆弱 是内眼手术切口标志
14
解剖生理
(二)中层——葡萄膜 虹 膜 睫状体 脉络膜
15
1.虹膜
解剖生理
类似照相机光圈,虹膜开大或缩小调节 进入眼内的光线,保证视网膜成像清晰

解剖生理
视网膜:“照相机”“底 片” 中央凹:最高视敏度 玻璃体:一种通透 的、胶冻样物质 ,填充在眼球中 间
晶状体:实现对焦 (调节)
视神经:视觉信号传输
6
解剖生理
成人眼球前后径平均为24mm,
前后径的变化范围约为21-26mm; 远视眼者前后径较短, 近视眼者前后径较长。
7
一、眼球壁 分三层: (一)外层——纤维膜 角膜、巩膜、角巩膜缘 (二)中层——葡萄膜 虹膜、脉络膜、睫状体 (三)内层——视网膜
48
解剖生理Biblioteka 课堂练习填空1 、眼球壁由 ———— 、 ———— 、 ———— 膜组 成。 2 、葡萄膜组织从前到后由 ———— 、 ———— 、————组成。 3、眼的屈光系统由————、————、——— —、————组成。

眼科必备的知识点总结

眼科必备的知识点总结

眼科必备的知识点总结一、眼睛的解剖学知识1. 眼球结构:眼球由多个部分组成,包括角膜、虹膜、晶状体、视网膜等。

眼球的结构决定了其功能和解剖特点,眼科医生需要对眼球的结构有深入的了解。

2. 视觉神经:视觉神经是将视觉信息传递到大脑的关键途径,眼科医生需要了解视觉神经的结构、功能和病变特点,以便进行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3. 泪器:泪器包括泪腺、泪管和泪囊等部位,它们对眼睛的湿润和清洁起着重要作用。

眼科医生需要了解泪器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泪液分泌和排泄的机制。

4. 眼外肌:眼外肌是控制眼球运动的肌肉,对眼球的定位和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眼科医生需要了解眼外肌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眼球运动的调节机制。

5. 眼眶解剖:眼眶是眼睛所在的骨窝,包括眼眶壁、眼眶底、眼眶缘等部位。

眼科医生需要了解眼眶结构的解剖特点,以便进行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二、眼睛的生理学知识1. 视觉机制:视觉是通过眼睛接收光信号,经视觉神经传递到大脑,最终产生的知觉。

眼科医生需要了解视觉的产生和传递机制,以及与之相关的生理学知识。

2. 眼睛的调节:眼睛需要对不同距离的物体进行调节,以保持清晰的视觉。

眼科医生需要了解眼睛的调节机制,以及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的生理学基础。

3. 眼压调节:眼压是眼内液体由产生和排出所决定的,眼科医生需要了解眼压的调节机制,以及青光眼等眼压异常疾病的生理学基础。

4. 眼部感觉:眼睛可以感受光、色彩和形状等视觉刺激,眼科医生需要了解眼部感觉的生理学机制,以及与之相关的疾病和症状。

5. 泪液分泌和排泄:泪液的分泌和排泄是眼睛保持湿润和清洁的重要机制,眼科医生需要了解泪液的生理学特点,以及泪液过多或不足的病理生理基础。

三、眼睛的光学知识1. 光线进入眼球:光线进入眼球经过角膜、虹膜、晶状体等部位,并最终投射到视网膜上产生视觉。

眼科医生需要了解光线在眼球内的传播和折射规律,以及与之相关的屈光不正和散光等疾病的光学基础。

2. 晶状体调节:晶状体是眼球的聚焦器,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形状和位置,眼睛可以对近距离和远距离的物体进行清晰成像。

眼的应用解剖与生理

眼的应用解剖与生理
测量眼球内部的压力,诊断青 光眼等疾病。
眼科疾病治疗
药物治疗
使用眼药水、眼药膏等药物治疗眼部炎症、 感染、过敏等疾病。
激光治疗
利用激光治疗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 以及眼底病变等。
手术治疗
针对眼部肿瘤、外伤、严重疾病等需要手术 治疗的情况,进行手术干预。
物理疗法
如热敷、按摩等,缓解眼部疲劳、干涩等症 状。
眼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可能导致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引起视力急剧下降。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
长期高血压可引起视网膜血管病变,出现出血、水肿等症状,影响视力。
04
眼保健与预防
科学用眼
01
控制用眼时间
长时间盯着电脑、手机等电子屏 幕会导致眼睛疲劳,应合理安排 用眼时间,适当休息。
眼附属器解剖
眼睑
分为上睑和下睑,覆盖眼球表面,保护眼球免受外界伤害。
结膜
覆盖在眼睑内面和眼球表面的薄膜,分为睑结膜、球结膜和穹隆 结膜三部分。
泪器
包括泪腺和泪道,泪腺分泌泪液,泪道使泪液流入鼻腔。
眼眶解剖
眶壁
由骨性眶缘、眶顶、眶底和眶外 侧壁构成,内部有脂肪、血管和 神经等软组织填充。
眶内容物
包括眼球、眼肌、血管、神经等, 这些结构通过视神经孔和眶上裂 与颅内相通。
眼与内分泌疾病的关系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长期高血糖状态可导致视网膜血管病 变,引起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症状。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导致眼球突出、 眼睑退缩等眼部症状。
眼与神经疾病的关系
视神经炎
视神经受到炎症或压迫时,可导致视力急剧下降、视野缺损等症状。
偏头痛
部分偏头痛患者可能出现视觉先兆,如闪光、暗点等。

关于眼科知识点归纳总结

关于眼科知识点归纳总结

关于眼科知识点归纳总结眼科是一门医学领域,专注于研究和治疗眼部疾病。

它涉及眼部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和治疗原则等多个方面。

下面就一些眼科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1. 眼部解剖学1.1 眼球结构:眼球由角膜、巩膜、虹膜、晶状体、玻璃体等部分组成。

其中,角膜是眼球最前部的一层透明薄膜,具有很强的凸透镜作用,是眼球折射光线的主要部位。

晶状体位于虹膜后面,具有可调节的聚焦作用,是眼球的第二个屈光介质。

1.2 视网膜和视神经:视网膜是眼球内的一个对光敏感的层,它包含了感光细胞,能够将光信号转化成神经冲动。

视神经是将通过视网膜细胞产生的光信号传递到大脑的神经通道。

1.3 泪液系统:泪液系统包括泪腺、泪道和泪囊等部分,它们分别起着分泌、排泄和储存泪液的作用。

2. 眼部生理学2.1 视觉机制:视网膜中的感光细胞有杆、锥两种类型,分别对低光强度和高光强度信号进行感知和转化。

这些信号经过视神经传输到大脑皮层后,才形成我们的视觉感知。

2.2 调节机制:晶状体具有可调节的功能,通过肌肉的收缩和松弛来改变其形态,从而调节眼球的焦距,使我们能够看清楚远近物体。

3. 眼部病理学3.1 近视、远视和散光等屈光异常:近视是因为眼球过长或者角膜过凹导致,使得远处物体无法聚焦在视网膜上;远视是因为眼球过短或者晶状体不够凸导致,不能将近处物体聚焦在视网膜上;散光则是由于角膜或晶状体的曲率不规则,导致同一物体在不同位置无法聚焦。

3.2 视网膜色素变性:各种原因引起视网膜色素细胞退化,从而导致对光敏感的细胞减少,最终导致视力衰退。

3.3 白内障:白内障是晶状体混浊的疾病,使得光线无法透过晶状体到达视网膜,严重影响视觉。

4. 眼科诊断4.1 视力检查:通过各种视力表、验光仪器等设备对患者的视力进行测量。

4.2 眼底检查:通过眼底镜或者直接观察的方式,检查眼底的视网膜、视神经等部位的状况。

4.3 角膜地形图:通过光学成像的方式,得到角膜表面的地形特征,对角膜病变进行诊断。

关于眼科知识点总结

关于眼科知识点总结

关于眼科知识点总结眼科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眼部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

眼科知识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和临床医学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对眼科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解剖学知识1. 眼球结构眼球由三层结构组成,分别是外壁、中间层和内壁。

外壁主要由巩膜和角膜组成;中间层主要包括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和玻璃体;内壁主要有视网膜和视神经等结构。

2. 眼外肌眼外肌包括直肌和斜肌,主要控制眼球的运动和定位。

直肌包括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和外直肌;斜肌包括上斜肌和下斜肌。

3. 视觉系统人的视觉系统包括视网膜、视神经和视觉皮层等组成部分。

视网膜是感光组织,能将光线转化为电信号并传递到视神经,最终传送到大脑的视觉皮层,形成视觉。

4. 泪液系统泪液系统由泪腺、泪管和泪囊组成,主要功能是保持眼球表面的湿润和清洁,同时排出眼球的代谢废物。

二、生理学知识1. 角膜的光学特性角膜是眼睛的透明窗户,对进入眼球的光线起到折射作用,将光线聚焦到视网膜上,是眼睛的主要光学组织。

2. 晶状体的调节晶状体是眼球内的透明凸透镜,能够通过调节其曲率来改变折射光线的方向,从而使视觉呈现清晰。

3. 视觉的生物物理特性光线从环境中进入眼睛后,通过角膜和晶状体的折射作用,会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的实物像,视觉的形成是大脑中视觉感觉区域对光信号的处理和解释。

4. 眼球运动的神经调控眼球的运动由外展神经、外展神经和滑车神经等多个神经组成的眼动神经系统控制,可实现水平、垂直、旋转等多种方向的运动。

三、病理学知识1. 角膜病变角膜炎、角膜溃疡、角膜炎症等是常见的角膜病变,可导致眼睛红、痛、流泪、视力下降等症状。

2. 白内障白内障是晶状体变性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视物模糊、色彩暗淡、角膜混浊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失明。

3. 青光眼青光眼是一组眼内压增高性疾病,可以引起视神经损伤,严重者可导致视力丧失。

4. 视网膜病变黄斑变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出血等是常见的视网膜病变,严重者可导致失明。

眼科护理眼的应用解剖和生理

眼科护理眼的应用解剖和生理

• 眼睑组织学上从外向内分五层褶,有利于眼睑旳开 闭活动。
• 2.皮下组织层 为疏松结缔组织和少许脂肪。
• 3.肌层 涉及眼轮匝肌、提上睑肌和Maller肌(睑板肌)。眼轮匝 肌由面神经支配,司眼睑闭合。
• 4.睑板 由致密结缔组织形成旳半月状构造,睑板内有若干与睑缘 呈垂直方向排列旳睑板腺,是全身最大旳皮脂腺,开口于睑缘,分泌 类脂质,对眼表面起润滑作用。睑板为眼睑旳支架,具有主要旳保护 功能。
第四节 眼旳血液循环和神经支配
• 一、血管及血液循环 • (一)动脉 • 眼球旳动脉供给主要有视网膜中央血管系统和睫状血管系统。 • 1.视网膜中央动脉 为眼动脉眶内段旳分支,主要供给视网膜内5层
。 • 2.睫状动脉 按部位和走行分为睫状后短动脉、睫状后长动脉和睫
状前动脉。 • (1)睫状后短动脉:为眼动脉旳一组分支,分鼻侧和颞侧两主干,
2.晶状体(1ens)
透明无血管,形如双凸透镜,位于虹膜之后玻 璃体之前,经过晶状体悬韧带与睫状体联络固定 。
• 晶状体由晶状体囊和晶状体纤维构成。晶状体纤 维为赤道部上皮细胞向前后伸展、延长而成。一 生中晶状体纤维不断生成,并将旧旳纤维挤向中 心,逐渐硬化而形成晶状体核。晶状体核外较新 旳纤维称为晶状体皮质。
3.玻璃体(vitreousbody)为透明旳胶质体,主要 成份为水,充斥于玻璃体腔内,占眼球内容积旳 4/5,约4.5ml。玻璃体前面有一凹面称玻璃体凹 ,以容纳晶状体,其他部分与视网膜和睫状体相 贴,其间以视盘边沿、黄斑中心凹周围及玻璃体 基底部即锯齿缘前2mm和后4mm区域粘连紧密。
第二节 视路

泪液排出到结膜囊后,经
瞬目运动分布于眼球旳前表面
,大部分直接蒸发,其他泪液 聚于眼表面内眦处旳泪湖,再 由泪点和泪小管旳虹吸作用吸 人泪囊、鼻泪管到鼻腔。假如 泪道阻塞可引起溢泪症。

眼的应用解剖与生理(3篇)

眼的应用解剖与生理(3篇)

第1篇一、引言眼是人体重要的视觉器官,负责接收外界光线,形成图像,传递给大脑进行分析和处理。

眼的正常功能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眼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眼的解剖结构1.眼球壁眼球壁分为三层,分别为外层、中层和内层。

(1)外层:包括角膜和巩膜。

角膜:位于眼球前部,呈圆形透明,是眼球的前窗,具有屈光和防护作用。

巩膜:位于角膜后方,呈乳白色坚韧,具有保护眼球内容物和维持眼球形态的作用。

(2)中层:包括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

虹膜:位于角膜和晶状体之间,呈环形,内有瞳孔,具有调节瞳孔大小和颜色等作用。

睫状体:位于虹膜后方,负责产生房水,维持眼内压。

脉络膜:位于视网膜和巩膜之间,富含血管,为眼球提供营养和氧气。

(3)内层:包括视网膜。

视网膜:位于眼球壁最内层,是视觉感受器,具有感受光线、传递视觉信号等功能。

2.眼球内容物眼球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1)房水:由睫状体产生,充填于眼房,具有维持眼内压和营养角膜、晶状体等作用。

(2)晶状体:位于虹膜后方,呈双凸透镜状,具有调节屈光作用。

(3)玻璃体:位于晶状体后方,呈透明胶状,具有支撑眼球结构和维持眼内压等作用。

三、眼的生理功能1.屈光功能眼球的屈光系统包括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

当光线进入眼球时,经过这些屈光介质,最终聚焦于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

2.视觉信号传递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将光线转化为神经信号,通过视神经传递至大脑,形成视觉感知。

3.调节瞳孔大小虹膜内的瞳孔括约肌和瞳孔开大肌负责调节瞳孔大小,以适应不同光照条件。

4.调节晶状体曲率睫状体通过调节晶状体的曲率,使眼球能够适应不同距离的物体,实现远近物体清晰成像。

5.维持眼内压房水产生和循环对维持眼内压至关重要。

眼内压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引起眼部疾病。

6.视觉适应眼对光线强度的适应能力,如从明亮环境进入黑暗环境,或从黑暗环境进入明亮环境。

四、总结眼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复杂的视觉系统。

眼的应用解剖及生理的总结

眼的应用解剖及生理的总结

眼的应用解剖及生理的总结眼睛是人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感官器官,它不仅仅是我们看到世界的窗户,更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眼睛的应用解剖及生理是一个庞大的领域,涉及到眼睛的结构、功能和各个部位之间的关系。

眼睛的解剖结构可以分为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

外部结构包括眼睑、结膜、泪腺等,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保护眼球,防止外界伤害。

眼睑可以帮助眼球分泌眼泪,以保持眼球的湿润。

结膜是眼球表面的透明薄膜,它能够保护眼球免受感染。

泪腺可以分泌眼泪,它能够清洁眼球表面的异物。

眼睛的内部结构包括眼球、晶状体、玻璃体、脉络膜等。

眼球是一个球形的结构,它包括视网膜、眼压调节机制等。

晶状体是位于眼球内部的透明结构,它能够调节眼睛的焦距,使眼睛能够看清远处和近处的物体。

玻璃体是填充在眼球内部的透明胶状物质,它能够帮助眼球保持形状。

脉络膜是位于眼球内部的细胞层,它包含许多血管,为眼球提供氧气和养分。

眼睛的生理过程涉及到光线的折射、融合、调节和感光等。

当光线通过角膜和晶状体进入眼球后,会在视网膜上投下倒立的影像。

视网膜中的感光细胞会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将其传递到大脑。

大脑会解读这些电信号,使我们能够看到清晰的画面。

眼睛的调节功能是指眼睛对不同距离的物体进行自动聚焦。

当我们看远处的物体时,晶状体会变薄,使光线能够准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当我们看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会变厚,以便能够聚焦在视网膜上。

这种调节功能使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不同距离的物体。

眼睛还具有不同的色彩识别能力。

人眼可以感受到不同波长的光线并将其转化为颜色。

这是因为人眼中的视锥细胞对不同颜色的光敏感。

视锥细胞分为红色、绿色和蓝色,通过它们的组合,我们能够感知到丰富多彩的色彩。

总之,眼睛的应用解剖及生理非常复杂,它涉及到眼睛的各个结构和功能之间的相互作用。

了解眼睛的应用解剖及生理对于我们保护眼睛健康、使用视力正确和发现眼部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该重视眼睛的健康和保护,并定期进行眼科检查,确保我们能够拥有良好的视力和眼睛健康。

眼科业务学习总结

眼科业务学习总结

眼科业务学习总结在医疗领域中,眼科作为一个重要的专科,其知识和技术的不断更新对于眼科医生和相关从业者来说至关重要。

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我积极参加了一系列的眼科业务学习活动。

通过这些学习,我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还提高了临床实践技能,以下是我对这段学习经历的总结。

一、学习内容(一)眼部解剖与生理深入学习了眼部的精细解剖结构,包括眼球、眼附属器、视神经等。

了解了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如角膜的屈光作用、晶状体的调节功能等。

这为理解眼部疾病的发生机制和诊断治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常见眼病的诊断与治疗1、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

学习了其诊断方法,如散瞳验光、视力检查等,以及各种矫正方法,如配镜、角膜屈光手术等。

2、白内障了解了白内障的形成原因、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

掌握了手术治疗白内障的最新技术和进展,如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3、青光眼学习了青光眼的分类、发病机制和诊断标准。

熟悉了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如何进行眼压监测和视神经保护。

4、视网膜病变重点学习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脱离等疾病。

掌握了眼底造影、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等检查方法在诊断中的应用,以及激光光凝、玻璃体切割术等治疗手段。

(三)眼科检查技术1、视力检查包括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的检查方法和标准,以及如何正确使用视力表。

2、眼压测量学习了不同类型的眼压计,如Goldmann 眼压计、非接触眼压计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眼压的正常范围和异常值的临床意义。

3、散瞳验光掌握了散瞳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方法,以及散瞳验光的流程和结果解读。

4、眼底检查学会了使用直接检眼镜、间接检眼镜和眼底造影等方法进行眼底检查,能够识别常见的眼底病变。

(四)眼科手术操作1、外眼手术如眼睑肿物切除术、睑内翻矫正术等,通过观看手术视频和模拟操作,了解了手术的步骤和技巧。

2、内眼手术重点学习了白内障手术和青光眼手术的操作过程,包括术前准备、术中操作要点和术后护理。

眼科护理总结知识点高中

眼科护理总结知识点高中

眼科护理总结知识点一、眼部解剖结构眼球是人体感光器官之一,它位于眼眶内,由多个解剖结构组成。

以下是眼部解剖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1. 眼外部结构•眼眶:主要由眶骨、眶隔和眼附属器组成,保护眼球。

•眼睑:由眼上睑和眼下睑组成,主要作用是保护眼球。

•睫毛:位于眼睑的边缘,作为眼睑的附属物,可以防止异物进入眼球。

•泪器:包括泪腺、泪道和泪囊,主要负责泪液的分泌和排出。

2. 眼球结构•角膜:位于眼球前部,由透明的结缔组织构成,主要负责屈光作用。

•巩膜:结构坚韧,覆盖在眼球的大部分表面,起到保护眼球的作用。

•瞳孔:位于虹膜中央,可以调节光线的进入量。

•晶状体:位于瞳孔后方,可以通过调节形态实现对近视和远视的调节。

•视网膜:眼球内的感光层,负责将光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

二、常见眼科疾病及护理1. 白内障白内障是指眼睛晶状体混浊,导致视力模糊。

以下是白内障的常见护理要点:•定期进行眼压测量和视力检查。

•避免暴晒和过度用眼,注意眼部清洁卫生。

•就诊后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用药。

2. 青光眼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患者眼压增高,可能导致视神经损伤。

以下是青光眼的常见护理要点:•定期进行眼压测量和视力检查。

•避免激烈运动和剧烈体位变化。

•定期按时用药,遵守医生的治疗计划。

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会导致视网膜受损。

以下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常见护理要点:•控制好血糖、血压和血脂的水平。

•定期进行眼部检查,监测病情的变化。

•营养均衡,戒烟限酒,保持适度的运动。

4. 干眼症干眼症是一种由于泪液分泌不足或质量不良而引起的疾病,使眼表失去正常湿润。

以下是干眼症的常见护理要点:•避免长时间盯着电脑或手机屏幕。

•增加室内湿度,使用加湿器。

•注意眼部卫生,保持眼部湿润。

三、眼部护理技巧1. 视力保护•避免用眼过度,每隔一段时间休息片刻。

•保持良好的用眼姿势,不低头过长时间。

•避免暴晒和过度使用电子产品。

最全眼科知识点总结大全

最全眼科知识点总结大全

最全眼科知识点总结大全一、眼睛解剖学1、眼球结构眼球是由多个结构组成的复杂器官。

其主要部分包括角膜、巩膜、虹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等。

其中,角膜是眼球的透明表面,能够让光线进入眼睛;虹膜是一圆环状的彩色组织,能够调节瞳孔大小和眼睛对光线的适应性;晶状体是主要的光学器官,能够调节眼球的焦距,使视物清晰。

2、眼外肌眼外肌是用来调节眼球运动的肌肉组织,包括直肌、斜肌、上下行肌等。

这些肌肉能够让眼球在不同方向转动,从而帮助我们观察周围的环境。

3、泪器官泪腺和泪小管是眼睛的泪液分泌和排泄系统。

泪液能够保持角膜的湿润,防止眼球表面干燥,还能够清洗眼睛中的杂质和细菌。

4、眼睑和眼皮眼睑和眼皮是保护眼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能够在眨眼的同时清洗眼球表面,并保护眼球不受外部伤害。

二、眼睛生理学1、视觉感受视觉感受是眼睛能够感知光线、形状和颜色的能力。

它通过角膜、晶状体和视网膜等组织完成,其中视网膜中的感光细胞能够将光线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形成我们所看到的视觉。

2、调节能力眼睛的调节能力是指眼睛能够根据外界环境的光线强度和距离来调整视觉的清晰度。

这主要是由晶状体完成的,当看远处时,晶状体变薄,使得眼睛对远处物体能够更清晰;当看近处时,晶状体变厚,使得眼睛对近处物体能够更清晰。

3、眼球运动眼球在不同方向的运动是由眼外肌控制的,这使得我们可以在不同方向上观察和感知外部环境。

4、泪液分泌泪液分泌是眼睛的自我保护机制,它能够帮助眼球清洗杂质、防止干燥和排泄细菌。

三、眼科疾病1、屈光不正屈光不正是指眼睛无法将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导致模糊视觉的现象。

主要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等。

2、青光眼青光眼是眼睛眼压升高,导致视神经受损,进而导致视力减退和失明的一种眼科疾病。

3、白内障白内障是晶状体混浊,导致视物模糊的眼科疾病,一旦发生,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4、结膜炎结膜炎是指眼球结膜组织的炎症,其症状包括眼睛发红、瘙痒、分泌物增多等。

眼科重点知识点总结

眼科重点知识点总结

眼科重点知识点总结一、眼睛的解剖学结构1. 眼球的结构眼球是人体视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眼外筋膜、视网膜、晶状体、虹膜、巩膜等组织构成。

眼球内部包含着视觉神经和血管,这些结构共同协作,完成了光线的折射和成像,以及成像信息的传输和加工等功能。

2. 视觉神经视觉神经是将视觉信息传输到大脑的神经,它由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视束以及视觉皮层等组成。

视觉神经在传输过程中,承担着光信号的感应、传导和处理等任务,是我们感知视觉信息的关键。

3. 晶状体和虹膜晶状体是眼睛内的透镜,它负责将进入眼球的光线折射并聚焦到视网膜上。

虹膜是控制进入眼球的光线量的组织,它能够通过调节瞳孔的大小和形状,来调节眼球对光线的感知和适应能力。

4. 眼外筋膜眼外筋膜是眼球周围的保护组织,它由外直肌、内直肌、上直肌、下直肌、外斜肌和内斜肌等组成。

这些肌肉通过收缩和舒张,使得眼球能够在眼眶内运动,并完成目标的注视和追踪等功能。

以上是眼球的主要解剖学结构,了解这些结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眼睛的功能和疾病发生的原因。

二、常见的眼部疾病1. 近视近视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它的特征是远处物体看不清楚,但近处物体可以看清楚。

近视的发生与眼球的屈光系统的异常有关,如果晶状体折射过度或眼球轴过长,都会导致近视的产生。

近视患者通常需要佩戴眼镜或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

2. 远视远视是另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它的特征是近处物体看不清楚,但远处物体可以看清楚。

远视的产生可能与晶状体折射不足或眼球轴过短有关,患者通常需要佩戴眼镜或隐形眼镜来帮助矫正视力。

3. 散光散光是一种由眼球的球面形状异常引起的眼部疾病,它的特征是眼睛看到的物体呈现模糊和变形的状态。

患有散光的人可能需要佩戴眼镜或隐形眼镜进行矫正。

4. 老花眼老花眼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而产生的眼部疾病,它的特征是由于晶状体硬化和功能下降,导致眼睛对近处物体的清晰度下降。

老花眼的治疗方法通常包括佩戴老花镜或进行晶体植入手术。

第一章眼的应用解剖与生理

第一章眼的应用解剖与生理

(一)房水: 房水:由睫状突上皮细胞产生,充满前房和后房。 主要成分是水,少量氯化物、蛋白质、维生素C及无机盐等 作用:屈光间质,营养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
循环途径:睫状突上皮→后房→瞳孔→前房→前房角→小 梁网→Schlemm管→集液管和房水静脉→睫状前静脉。
(二)晶状体:双凸面透镜,屈光力为。 由晶状体囊、晶状体纤维、核组成,富有弹性,周
第一章眼的应用解剖与生理
优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章眼的应用解剖与生理
第一章 眼的应用解剖生理
眼为视觉器官,包括眼球、视路和眼附属器。
第一节 眼 球
眼球近似球形,前后径平均为24mm。 正常人向前平视时,眼球突出于外侧眶缘,平均约
为12~14mm,两眼相差不超过2mm。
一、眼 球 壁
(一)外层(纤维膜):包括角膜、巩膜及角膜缘。 1.角膜:横径10~12mm。组织学上: (1)上皮细胞层:再生能力强,损伤后修复较快,不留瘢痕。 (2)前弹力层:无细胞成分的透明膜,损伤后不能再生。 (3)基质层:胶原纤维束薄板构成,损伤后被纤维组织代替。 (4)后弹力层:较坚韧,损伤后能再生。 (5)内皮细胞层:①角膜-房水屏障功能;
包括:视神经功、视能交叉:、视①束、分外侧泌膝状功体、能视放:射和睫枕叶状视中突枢。上皮产生房水。
②损伤后不能再生。 ④睑板层:内有睑板腺,开口于睑缘。
②调节功能 包括: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和枕叶视中枢。
弹力纤维和内皮细胞的小梁组成 ②颅内压增高,可出现视乳头水肿。
3.脉络膜: 脉络膜前起锯齿缘,后止视乳头周围,介于视网
边部有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联,固定于虹膜之后,玻 璃体之前。
作用:屈光间质;并完成眼的调节作用;过滤部分 紫外线,对视网膜保护作用。

眼科知识总结眼的应用解剖和生理

眼科知识总结眼的应用解剖和生理

眼球的解剖与生理1.眼就是视觉器官,包括眼球、视路、眼附属器2.眼球主要包括屈光成像系统、感光传导系统3.屈光系统: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感光系统为视网膜,通过视神经与视路传导到视中枢4.眼球平均长度24mm5.眼球突出度12-14mm,双眼相差小于2mm6.成年男性角膜横径11-12mm,纵径10-11mm,大于13mm为病理性大角膜,小于10mm为病理性小角膜7.角膜由外向内分别就是:角膜上皮层,角膜前弹力层,角膜基质层,角膜后弹力层,角膜内皮层8.角膜上皮层,5-6层复层扁平上皮组成,在角膜缘含有角膜缘干细胞,再生能力强,5-7天更新一次。

9.前弹力层,由胶原纤维与蛋白多糖组成,不可再生10.基质层:占角膜厚度的90%,I, III,V型胶原纤维束组成,共200-250层胶原纤维板,有序排列就是角膜透明的基础。

11.角膜内皮层:单层柱状上皮组成,不可再生,角膜内皮损伤后修复靠移行与扩展。

含有Na-K-ATP泵,维持角膜含水量,房水不能渗入角膜,内皮量少导致角膜水肿甚至角膜内皮失代偿,内皮数目小于1500/mm2在白内障手术时需要谨慎。

10岁时3000-4000个/mm2,70岁约2500/mm2。

12.角膜神经:三叉神经眼支13.维持角膜透明的条件:无血管分布,角膜基质层纤维排列规则,含水量与曲折率恒定,上皮与内皮结构完整14.角膜多化学物质的渗透具有双向性,只有同时可溶于脂肪与水的物质才能通过全角膜15.角膜参与去逛,前表面屈光力约48、8D,后表面-5、8D,总屈光力约43D,占全眼屈光力的70%16.角膜营养主要来自角膜缘血管网,房水,泪液,氧气80%来自泪液中的空气,15%来自角膜缘血管网,5%来自房水。

17.巩膜:从后往前越来越薄,最薄弱处:肌肉附着处,角巩膜缘,筛板处18.筛板呈网眼状,容易受到眼压的影像19.角膜缘:1、5-2、5mm,前界经过前弹力层与后弹力层的止端的平面,后界经过巩膜突或虹膜根部20.葡萄膜从前到后分别就是虹膜,睫状体,脉络膜21.虹膜神经分布:副交感神经-瞳孔括约肌-缩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眼球得解剖与生理
1.眼就是视觉器官,包括眼球、视路、眼附属器
2.眼球主要包括屈光成像系统、感光传导系统
3.屈光系统: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感光系统为视网膜,通过视神经与视路传导
到视中枢
4.眼球平均长度24mm
5.眼球突出度12-14mm,双眼相差小于2mm
6.成年男性角膜横径11-12mm,纵径10-11mm,大于13mm为病理性大角膜,小于10mm
为病理性小角膜
7.角膜由外向内分别就是:角膜上皮层,角膜前弹力层,角膜基质层,角膜后弹力层,角
膜内皮层
8.角膜上皮层,5-6层复层扁平上皮组成,在角膜缘含有角膜缘干细胞,再生能力强,5-7
天更新一次。

9.前弹力层,由胶原纤维与蛋白多糖组成,不可再生
10.基质层:占角膜厚度得90%,I, III,V型胶原纤维束组成,共200-250层胶原纤维板,有
序排列就是角膜透明得基础。

11.角膜内皮层:单层柱状上皮组成,不可再生,角膜内皮损伤后修复靠移行与扩展。

含有
Na-K-ATP泵,维持角膜含水量,房水不能渗入角膜,内皮量少导致角膜水肿甚至角膜内皮失代偿,内皮数目小于1500/mm2在白内障手术时需要谨慎。

10岁时3000-4000个/mm2,70岁约2500/mm2。

12.角膜神经:三叉神经眼支
13.维持角膜透明得条件:无血管分布,角膜基质层纤维排列规则,含水量与曲折率恒定,
上皮与内皮结构完整
14.角膜多化学物质得渗透具有双向性,只有同时可溶于脂肪与水得物质才能通过全角膜
15.角膜参与去逛,前表面屈光力约48、8D,后表面-5、8D,总屈光力约43D,占全眼屈
光力得70%
16.角膜营养主要来自角膜缘血管网,房水,泪液,氧气80%来自泪液中得空气,15%来自
角膜缘血管网,5%来自房水。

17.巩膜:从后往前越来越薄,最薄弱处:肌肉附着处,角巩膜缘,筛板处
18.筛板呈网眼状,容易受到眼压得影像
19.角膜缘:1、5-2、5mm,前界经过前弹力层与后弹力层得止端得平面,后界经过巩膜突
或虹膜根部
20.葡萄膜从前到后分别就是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21.虹膜神经分布:副交感神经-瞳孔括约肌-缩瞳。

交感神经-瞳孔开大肌-散瞳。

一般情况
下副交感神经占优势。

感觉神经:三叉神经眼支(跟角膜相同)
22.睫状体:分为睫状体冠与睫状体平坦部。

睫状冠部有睫状突,其无色素上皮分泌房水
23.脉络膜:起于锯齿缘,止于视盘,血供来自睫状后短动脉,静脉为上下直肌旁得涡静脉,
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就是黄斑得唯一血供
24.视网膜:透明。

包括外层得色素上皮层(RPE)与内层就是神经纤维层
25.视盘:1、5mm*1、75mm,位于黄斑鼻侧3mm(2个视盘宽度),中央有视网膜中央动
脉与中央静脉组成
26.黄斑部只有视锥细胞,没有视杆细胞。

27.视锥细胞:中央视觉,精细视觉,色觉。

视杆细胞:暗视觉,周围视觉。

28.视网膜屏障: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间得紧密连接复合体形成血-视网膜屏障,位于色素
上皮层之外,防止视网膜血管内与脉络膜血管内得大分子物质进入视网膜。

29.神经视网膜分层:由外向内
a)视锥细胞层,视杆细胞层:光感受器得内外节
b)外界膜:
c)外核层:光感受器细胞核组成,相对致密
d)外丛状层:双机细胞,视锥细胞,视杆细胞得树突及其突触组成,疏松
e)内核层:双极细胞,水平细胞得细胞核,相对致密
f)内丛状层: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得突触组成,相对疏松
g)神经节细胞层:神经节细胞核组成:相对致密
h)神经纤维层:神经节细胞突触组成,相对疏松
内界膜
神经纤维层
神经节细胞层
内丛状层
内核层
外丛状层
外核层
外界膜
视杆视锥细胞层
色素上皮层
布于黄斑以外得视网膜区域,感受弱光(暗视觉)与无色视觉
第二级神经元:双极神经元(传导神经冲动)
第三级神经元:神经节细胞(接收并传导神经冲动)
31.前房:深度CD2、5-3、0mm,平均ACD3、24mm(包括角膜),0、2ml
32.后房:0、06ml
33.房水循环:
a)小梁网途径:睫状突-后房-瞳孔-前房-小梁网-Schlemm管-巩膜内得集合管与房
水静脉-巩膜前表面得睫状体前静脉
b)葡萄膜巩膜途径:睫状突-葡萄膜小梁-睫状肌间隙-睫状体-脉络膜上腔-巩膜涡静

c)虹膜表面隐窝吸收
d)玻璃体视网膜吸收。

34.房水功能:营养角膜,晶状体,玻璃体,维持眼内压
35.晶状体:直径9-10mm,厚度4-6mm,屈光力约20D
36.晶状体营养来自房水与玻璃体,屈光指数1、44、
37.玻璃体容积4、5ml。

38.视路: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与枕叶视中枢。

39.视神经:就是中枢神经系统得一部分。

起自于视乳头,止于视交叉,全长42~50mm,
分为眼内段、眶内段、管内段与颅内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