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王》教学反思
镐京中学李瑞鹏
一开始,设置《老王》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时,我是本着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来组织教学的。因为这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对于此的引导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本文的真实理解。所以我设计了三点:一,通过文眼理解老王;通过文眼理解作者的善良;三,通过文眼看作者的愧怍。重点放在对于作者愧怍的理解。以往的语文教学,最后得出作者的“愧怍”的原因会是:因为作者觉得她对于老王的帮助还不够。可是全文中作为知识分子的作者,甚至是作者一家对于老王的帮助并不见的少,为什么还是愧怍,要真正的理解作者所说的“愧怍”恐怕一句帮助不够是不能完全解读的。所以,我引导学生最终得出三点:一,作者对于老王的同情不是在一个平等的关系上的,也就是两者的关系是不对等的。所以之后她能愧疚,就是因为作者总是以一个施与者的姿态来面对老王,而老王却是真心的如亲人般对待自己。待老王逝去,回想往事作者灵魂久久不能安宁。二,作为知识分子的“我”,对待老王的帮助和理解总是有着知识分子的酸腐理解,对每次老王的照顾,总会用钱来回报。这与作者内心的“来而不往非礼也”的文化心理有很重要的关系。老王临终的送香油鸡蛋,依旧换来的是“我”的钱。日后知道老王去世,“我”才越发的觉得老王需要的也许并不是钱,而是一个人对爱的需要,这正好是作者所没有的给予的。三,最为愧疚的恐怕就是当事情已经无法弥补时“我”的大彻大悟,这份对于老王的理解来的太晚、太迟。愧疚的心越发的变浓。
教学设计的最后是一个个内容是拓展:说说你从本文学到了什么?
评课后我将自己的课堂教学再次的整合,得出了一套更为合理的设计思想,展示如下:首先,设计导学案,让学生提前做好预习,如对生字的读音,解释。对文本中较为浅显的人物的讨论理解,比如老王的善良和困苦,作者及其一家的善良。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把握,又可以让学生更主动的参与课堂。
其次,在课堂设计的前两个环节:一通过文眼理解老王;二通过文眼理解作者。不能用时过多,最好就提问一两个学生,得出答案。因为这些问题在文本中显而易见,不是很难,同时还能考查学生课前的深度预习情况,更可以为下半段的理解作者的“愧怍”留下足够的时间。
再次,对于学生不易理解的地方,做老师的最好提前搜集好大量的背景资料,有斟酌的适时呈现在课堂,以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深度把握作者的情感。比如,在理解作者的愧怍的时候,学生不了解文革时老王送钱先生去医院也值得作者一提,在学生看来那不是很小的帮助吗,再说“我”不是还给了钱呢,为什么那还能看出老王的善良呢?这就要有大量的文革的背景资料,和作者两口子当时的境遇,来辅助学生对这一事件的理解。做老师的只要很好的为学生的理解做好铺垫就可以的,不能一节课只是自己的讲解,学生听起来很累。
最后的“你学到了什么”必须能洞察到学生一节课的收获,应落到实处,以调整以后的教学。
《老王》教学反思
《老王》是一篇看似很简单的文章,可是其中所包含的人性美是不能用一句简单的对弱势群体的关心不够的分析来讲述清楚的,所以以后的语文教学还是不能墨守成规的来,必须时时学习,与最前沿的语文教学理念保持近的距离。这样自己的教学观念才不至于越教越落后。我的本课的教学设计就是分析了多家的教学设计之后得出的比较深刻的理解。有人说这样的设计很有深度,学生可能理解有困难,可是对于学生而言,什么新学的东西都是难得,况且语文本是人之常情的的人性的展示,不存在无法理解的困难。如果老师能做到适时的引导更不会存在难以理解的文章。
语文的学习,其实也是对人性的理解,文本只是给我们一个平台。当老师的只需要很好的引导,不过对文章的理解还是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能一味的做到老师的“一言堂”。学生的参与才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只有学生很好的参与了,课堂才能有好的生成。
还有,语文的学习,其实就像是看风景,站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魅力。你要让自己熟悉文本,然后试着每次都能以不同的心态,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诉求去审视,你会发现:同样一篇文章,次次都有新收获,教学的成就感也会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