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地区造林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旱地区造林技术

干旱地区绿化施工栽植工艺

干旱区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干旱、霜冻、干热风、低温、大风及沙尘暴等。造成土壤沙化严重,保墒性能极差。应用常规技术造林,不能从根本上满足苗木生根发育期对水分的要求,严重影响造林成活率。因此需采用不同的造林方式,有力地提高造林成活率。现介绍如下:一、造林准备 1、造林时间造林有春秋两个造林季节,春季是造林的黄金季节,宜早不宜晚,最佳时间是在土壤解冻达到植苗的深度,到苗木放叶之前的这段时间。秋季造林宜迟不宜早,最佳时间为苗木全部落叶,大地封冻之前,再把地上 5 厘米以上部分铲除,有利于冬季的管理和造林成活率的提高。 2、树种选择春季造林在树种选择上无特殊要求,适宜荒漠区生长的乔灌木类均可;秋季造林要选择耐盐碱、抗旱性能较强的白榆、柠条、沙枣等乔灌木类二年生苗木。 3、科学起苗起苗不伤根,保护根系完整,是造林成功的一个关键技术措施。所以起苗一定要讲究科学,起苗前苗床要淋透水,使土壤湿润松软,易起苗又不易伤根。尽量给苗木多侧根和须根。切忌用手拔苗。苗木运到栽植点后要立刻假植并淋水保湿,严防日晒,随取随栽。二、苗木修剪将要栽植的树木,先进行枝量修剪,根据苗木大小确定确定适当的定干高度,这样的目的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还可以减少风吹摇动幼树。苗木的根系也要进行修剪,特别是在起苗时,可用专用的修剪工具进行根系修剪,以露出新鲜干净的伤口,以便根部愈合,促进新根生长,提高抗旱能力同时还有控制伤口腐烂的作用。栽植方法根据干旱区不同地段的水分和立地条件,可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合理安排造林树种,分别采取深栽浅埋、带土栽培、鱼鳞坑栽植、无水栽植、蘸水根栽植、地膜覆盖栽植和容器栽植等不同方法造林。

1、深栽浅埋栽植在土壤干旱层比较深的地方,把坑挖到是湿土层,深栽使苗木根系直接深入到土壤水分较充分的土层。挖的坑以不超过树木原土印 15 厘米为标准,基本形成一个“凹”字形坑槽。这种方法在盐碱地的土壤上更为实用,利用盐碱地上重下轻的分布特点,深栽可以有效地减轻盐分对根系的伤害程度;掌握浅埋,浅埋后留有的“凹”字形坑槽,可以更好地蓄积雨水,有利于淋盐保墒,并且解决深栽躲盐与因栽植过深根系通气不良而影响幼树生长的矛盾。

2、带土栽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各种苗木都要尽量带上栽植,以减少根的暴露时间和程度,特别是需在雨季补植的苗术大都应带土栽植。其好处在于:一是根系保留完整;二是原土自带,减少了“水土不服”的现象,适应能力增强;三是不存在缓苗期或缓茁期缩短,显著提高成恬率。缺点是费时、费力,不便运输。

3、鱼鳞坑栽植在地势起伏较大的沙丘地段,可依地势挖“品”字形的鱼鳞坑.在坑内栽植适生苗木,这种苗木布局形式能有效改变光照角度和苗木温度条件,有利于苗术发芽、生根。同时,这些鱼鳞坑就象一个个“小水库” ,拦截蓄坡面的降水,可充分提高自然水源的利用率,增强树木的抗旱能力。

4、

无水栽植在无灌水条件的地段,在造林前早整地早挖坑,抓住阴雨天气的有利时机,集中人力进行无水栽植,使苗术根系完全置于比较湿润的土壤中,造林起苗当天裁完。采取早栽措施,因气温较低,水分蒸发小,苗木先生根后展叶易成活,但春季时同也不宜太早,避免幼苗冻死。为了更有效地提高无水栽植苗木成活率,可配合使用土壤保湿剂,在栽植前将 TC 土壤保湿剂掺到土中,搅拌均匀,然后回填.保温剂具有很强的吸附土壤水分的作用。 5、蘸根栽植蘸泥浆将应栽植的苗木,先在清水中浸泡苗木的根系 2 天~3 天,或把苗

木的根在泥浆里蘸一下再裁,增加苗木的含水量,提高抗旱能力。适宜蘸根栽植的苗术有杨树类、柳树类及臭椿、刺槐、白蜡等阔叶树种。带土栽植的各类花灌木不宜应用此法。蘸磷肥磷肥是细胞分裂的必需物质。苗木根系多,生长点分裂活动旺盛,

对磷的需要量也最多,苗木裁前用磷肥液蘸根,能满足树木生长初期对养份的需要,使新根增多,扩大吸收范围,有利于成活。方法足用过磷酸钙 1.5 公斤,黄泥 12.5 公斤。加水 50 公斤,搅拌均匀.取澄清液浸根,然后立即栽种效果好。它具有关闭保卫细胞,减少水分蒸发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有粉剂和片剖两种,效果一样。当使用片剂时,要先研成粉束,用干净的清水化开,现配现用。一般使用浓度为 0.05%喷干和蘸根均可,处理完毕后要立即栽植。蘸 APT 生根粉 APT 生根糟是一种广谱高效生根促进剂,具有补充外源激

素与促进植物体内源激素合成的功能,能促进不定根形成,缩短生根时间,并能促使不定根原爆发性生根,根据各种植物的不同,有 5 种型号可供选择。操作方法是先将一袋粉剂与溶剂混合而后加水 5 公斤,变成苗木所需用的溶液,选择一定的容器,把所要栽植的苗术逐株浸根。如果在起苗后浸蘸一次,等苗木运到栽植地点再重复一次,随蘸随栽,效果更佳,特点是生根快、抗旱能力强,更利于苗木成活。 6、地膜覆盖栽植对苗木档次要求较高的地段,在苗未定植后,先露地灌水两遍,然后用大于树坑周围 10 厘米的地膜擅盖在整个树坑中,用适量的土压住地膜,这种做法可持久保墒、能节省灌水次数和用水量,还可增加苗水根部温度,促进苗本发芽速度,提高抗旱能力。 7、溶器苗栽植该技术在极度干旱条件下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大苗木生根量、提高抗旱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造林成活率,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与推广价值。方法是选择适' 当大小的容器(如罐头瓶、盐水瓶等)注满水后,将被植苗主根置人容器内至底部位置,被植苗木如无侧根,可将主根置人容器中,如有侧根,将主根置人容器中,侧根置外)。然后进行栽植,为防止苗木根系腐烂,杜绝使用根系破损苗木。造林深度必须达到 50-60 厘米,因苗木再生根大多位于容器口上部位置,过浅新生根离地表越近,水分含量越少,将影响到苗木成活率,容器造林与常规造林呈片状、行状,株间混交栽植,栽植于迎风坡 2/3 以下坡面。三、栽后管理荒瀵区因其面积大,范围广,栽后管理是影响荒漠造林成活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造林区域必须及时形成全面的管理方案,防止牲畜践踏、兔鼠啃食和风沙掩埋,必要时采取封育措施,在重点风沙地带埋压草方格阻止流沙侵袭。在春秋两季,

还要进行造林成活情况统计,及时补植缺苗、死苗,力争达到造林一片,

成活一片的效果。四、干旱造林的主要实用技术(一)、整地方式 1、鱼鳞坑整地鱼鳞坑整地是坡地植树造林常用的种方法,在黄土高原山地造林上应用较多,即在梁(峁)坡、沟坡地段,因坡度较大(般超过 30 度),地形又比较破碎,多采用鱼鳞坑整地。鱼鳞坑整地对地表植被破坏较小,是坡面治理的重要整地方法。鱼鳞坑整地的具体方法是:在山坡上按造林设计,挖近似半月形的坑穴,坑穴间呈品字形排列,坑的大小常因小地形和栽植树种的不同而变化,一般坑宽(横)0 8-1.5m,坑长(纵)0.6-1.0m,坑距 2.0-3.0m。挖坑时先把表土堆放在坑的上方,把生土堆放在坑的下方,按要求规格挖好坑后,再把熟土回垫入坑内,在坑下沿用生土围成高 20-25 cm 的半环状土埂,在坑的上方左右两角各斜开道小沟,以便引蓄更多的雨水(见鱼鳞坑整地示意图)2、水平沟整地水平沟整地是沿等高线挖沟的种整地方法,水平沟的断而以挖成梯形为好,上口宽约。0.6-1.0m,沟底宽 0.3m,沟深 0.4-0.6 m;外侧斜而坡度约 45 度,内侧(植树斜面)约成 35 度,沟长 4-6 m;两水平沟顶端间距1.0-2.0m,沟间距 2.0-3.0m,水平沟按品字形排列。为了增强保持水土效果,当水平沟过长时,沟内可留几道横埂,但要求在同水平沟内达到基本水平。挖沟时先将表土堆放在上方,用底土培埂,然后再将表土填盖在植树斜坡上。水平沟整地由于沟深,容积大,能够拦蓄较多的地表径流,沟壁有一定的遮荫作用,改变了沟内土壤的光照条件,可以降低沟内的土壤水分蒸发(见水平沟整地示意图)

3、水平台整地又称“带子田”一般用于 30 度以下的坡面。沿等高线将坡面修筑成狭窄的台阶状台面,阶面水平或稍向内倾斜,有较小的反坡。台面宽因坡度而异,一般在 0.8-1.0m 左右,阶长无一定标准,视地形而定,外沿可培埂或不培埂。水平台整地采用“逐台下翻法” ,也叫“蛇蜕皮法” ,即从坡下开始,先修下边一台,然后修第二台,修第二台时把表上翻到第一台,以此类推(修筑过程类似撩壕法)。最后一台可就近采用表土填盖台面(见水平台整地示意图)

4、漏斗式集流坑整地根据造林设计以栽植点为中心进行挖土,逐步向外扩大,开挖植树穴面积为2m×3m 或3m×3m,将挖出的熟土集中堆放,用生土堆成外高中心低的漏斗式集流面,在坑穴中心挖50 cm×60 cm 或60cm×60 cm 的植树坑,坑深 40-50 cm,将熟上回填植树坑内。最后将集流面夯实拍光以利汇集降水,有条件的地方可以

在集流面上覆盖扰老化塑料薄膜,以提高集水效果(见漏斗式集流坑整地示意图)

(二)、覆盖保墒工程措施如何使汇集树穴内的水分更长时间、最大限度地保持在土壤内,供树木生长吸收,是抗旱造林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在这方面,农业生产实践中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例如果树经营上的麦草覆盖、造林生产上的镇压保墒、兰州地区传统的沙田等,另外还有对树木采取人工摘除非生产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