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学 第二章 第六、七节
合集下载
成本会计学-第二章-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

按辅助生产车间和生产的产品、劳务设置明细账,账内 按成本项目或费用项目设置专栏或专行。
2.3.2 成本核算的主要会计科目
“制造费用”科目
借方登记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贷方登记分配转出的 制造费用;除季节性生产企业外,月末无余额。
按车间、部门设置明细账,账内按费用项目设置专栏 或专行。
第2章 工业企业 成本核算的要求 和一般程序
学习目标
1.理解成本核算的要求。 2.掌握费用按各种标准的分类,以及这些分类之间的 区别和联系;了解费用的各种分类在成本核算和成本管 理中的作用。 3.掌握企业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需要设置的主要会 计科目及其用途和结构,以及明细账的设置口径、账页 格式和登记方法。
2.3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和主要会计科目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成本核算的主要会计科目
2.3.1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对企业的各项支出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控制,并按照国家的有 关规定确定其应否计入产品成本、期间费用,以及应计入产 品成本还是期间费用。是第一、二项费用界限的划分。
正确处理费用的跨期摊提工作。是第三项费用界限的划分。 将应计入本月产品成本的各项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按
2.3.2 成本核算的主要会计科目
“基本生产成本”科目
2.3.2 成本核算的主要会计科目
“基本生产成本”科目
2.3.2 成本核算的主要会计科目
“基本生产成本”科目
2.3.2 成本核算的主要会计科目
“辅助生产成本”科目
借方登记为进行辅助生产而发生的各种费用;贷方登记 完工入库产品的成本或分配转出的劳务成本;余额在借 方,表示辅助生产在产品的成本。
借方登记实际支付的各项待摊费用;贷方登记分期摊销的 待摊费用;余额在借方,表示已经支付尚未摊销的费用。
2.3.2 成本核算的主要会计科目
“制造费用”科目
借方登记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贷方登记分配转出的 制造费用;除季节性生产企业外,月末无余额。
按车间、部门设置明细账,账内按费用项目设置专栏 或专行。
第2章 工业企业 成本核算的要求 和一般程序
学习目标
1.理解成本核算的要求。 2.掌握费用按各种标准的分类,以及这些分类之间的 区别和联系;了解费用的各种分类在成本核算和成本管 理中的作用。 3.掌握企业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需要设置的主要会 计科目及其用途和结构,以及明细账的设置口径、账页 格式和登记方法。
2.3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和主要会计科目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成本核算的主要会计科目
2.3.1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对企业的各项支出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控制,并按照国家的有 关规定确定其应否计入产品成本、期间费用,以及应计入产 品成本还是期间费用。是第一、二项费用界限的划分。
正确处理费用的跨期摊提工作。是第三项费用界限的划分。 将应计入本月产品成本的各项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按
2.3.2 成本核算的主要会计科目
“基本生产成本”科目
2.3.2 成本核算的主要会计科目
“基本生产成本”科目
2.3.2 成本核算的主要会计科目
“基本生产成本”科目
2.3.2 成本核算的主要会计科目
“辅助生产成本”科目
借方登记为进行辅助生产而发生的各种费用;贷方登记 完工入库产品的成本或分配转出的劳务成本;余额在借 方,表示辅助生产在产品的成本。
借方登记实际支付的各项待摊费用;贷方登记分期摊销的 待摊费用;余额在借方,表示已经支付尚未摊销的费用。
成本会计第二章

2.成本项目设置原则:对于管理上需要单独反 映、控制和考核的费用,以及产品成本中比重 较大的费用,应专设成本项目;否则,为了简 化核算,不必专设成本项目。(例如:废品损 失、燃料、动力)
22.02.2020
23
第二节 费用的分类
(二)期间费用按经济用途的分类 1.销售费用:企业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发生的费 用,以及为销售本企业产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 的各项经费。 2.管理费用: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 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3.财务费用: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 发生的各项费用。
26
第二节 费用的分类
两种分类方法的区别和联系
直接生产费用在多数情况下是直接计入费用; 间接生产费用在多数情况下是间接计入费用。
但两者不能等同。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所 有的费用都可以直接计入该产品的成本,因此 都是直接计入费用,如果企业用一种原料同时 生产出几种产品,则所以的费用都需要分配后 计入产品成本,因此都是间接计入费用。
22.02.2020
27
第三节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和 主要会计科目
一、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1.对企业的各项支出进行严格的审核
和控制,并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确定其 应否计入产品成本、期间费用,以及应 计入产品成本还是期间费用。
2.正确处理费用的归属期间。
22.02.2020
28
第三节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和主 要会计科目
22.02.2020
21
第二节 费用的分类
该种分类的作用: 1.反映企业各个时期各种费用的构成和 水平。 2.为企业编制资金计划提供资料。 但是,该种分类不能说明各种费用的用 途。
22.02.2020
22
第二节 费用的分类
二、费用按经济用途的分类
22.02.2020
23
第二节 费用的分类
(二)期间费用按经济用途的分类 1.销售费用:企业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发生的费 用,以及为销售本企业产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 的各项经费。 2.管理费用: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 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3.财务费用: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 发生的各项费用。
26
第二节 费用的分类
两种分类方法的区别和联系
直接生产费用在多数情况下是直接计入费用; 间接生产费用在多数情况下是间接计入费用。
但两者不能等同。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所 有的费用都可以直接计入该产品的成本,因此 都是直接计入费用,如果企业用一种原料同时 生产出几种产品,则所以的费用都需要分配后 计入产品成本,因此都是间接计入费用。
22.02.2020
27
第三节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和 主要会计科目
一、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1.对企业的各项支出进行严格的审核
和控制,并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确定其 应否计入产品成本、期间费用,以及应 计入产品成本还是期间费用。
2.正确处理费用的归属期间。
22.02.2020
28
第三节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和主 要会计科目
22.02.2020
21
第二节 费用的分类
该种分类的作用: 1.反映企业各个时期各种费用的构成和 水平。 2.为企业编制资金计划提供资料。 但是,该种分类不能说明各种费用的用 途。
22.02.2020
22
第二节 费用的分类
二、费用按经济用途的分类
《成本管理会计》PPT课件第二章 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

难点:
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和账簿设置
三、教学方法
本节教学方法主要是提示性讲解、讨论和案例教学方法
四、学时
3
2学时
第二章---1成本核算概述、材料及动力费用的核算
五、教学内容 第一节 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程序及账户设置 第二节 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概述 第三节 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第四节 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9
第一节 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程序及账户设置
(二)期间费用核算的账户设置
为了正确核算企业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期间费用,应当设 置“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三个账户 。应当指出,期间费用账户的设置不同行业并无区别,这 与产品成本账户设置是制造业所特有而有所不同。
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各
4
第一节 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程序及账户设置
一、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 (一)正确划分成本、费用界限
5
第一节 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程序及账户设置
(二)做好成本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 1.健全原始记录 2.建立健全定额管理制度 3.建立健全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制度 (三)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成本管理会计》(第三版)
1
第二章 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程序及账户设置 第二节 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概述 第三节 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第四节 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第五节 薪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第六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第七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第八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
现之一。
12
第二节 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概述
三、要素费用的分配
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材料、燃料及动力、人工费(职工薪酬 )等各项要素费用,按照“谁受益、谁负担、受益多负担 多”的基本原则进行分配,即受益对象是这些要素费用的 最终承担者。对于直接用于某一具体成本对象(如某种产 品、某批次或某步骤产品)生产,且专门设有成本项目的 费用,应直接计入基本生产成本的该种产品成本明细账的 有关成本项目;如果是几个成本对象共同耗用或受益的间 接计入费用(包括直接生产费用和间接生产费用),则应 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各种产品成本明细账的有 关项目。其分配过程如下:
成本会计学第二章工业企业成本核算要求和一般程序

念
务而引起的相互结算、相互转账所需要的一种计价标准。
市场价格 成本加利润
内部协商价 选择
计划成本或标准成本
2-19
2.1.5 按照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生产工艺过程、组织特点
管理要求
计产 算品 方成 法本
2-20
▪ 费用按经济内容的分类 ▪ 费用按经济用途的分类 ▪ 生产费用的其他分类
分配标准
以引起资源使用的变量以分配成本费用,同时也隐含了公平原则、 受益原则
提倡按成本对象的承受能力比例分配 成本
2-39
(2)常用分配标准的种类 分配标 准种类
分配标准 以分配对象的生产工时、生产工资、机器工时、原材料 消耗量
消耗类 分配对象的产量、重量、体积、产值等
成果类 分配对象的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等作为分配标准
2-42
恒利制药厂本月生产费用是187000元(18000+20000+800+200+120000+20000+8000), 生产费用各成本项目中 直接材料38000元(18000+20000)、 直接人工120000元(120000)、 制造费用29000元(800+200+20000+8000)。 支付环保罚款和收缴违纪罚款不属于成本费用范围。
2.2 费用的分类
2-21
外购材料 外购燃料 外购动力 职工薪酬
2.2.1 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 按经济内容分
劳动对象 劳动手段 活劳动
折旧费 利息支出
税金 其他支出
三大费用要素
2-22
2.2.1 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
这种分类可以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耗费了哪些经济资源,数额各是多少 有利于分析和考核各个时期生产费用的结构和支出水平,为企业编制材料采购资金 计划提供资料
《成本会计学》课件第二章PPT教学课件

2020/12/11
9
一、 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计算公式: 某种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
单位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 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原材料实际消耗总量/各种产
品定额消耗量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该种产品的
原材料定额消耗量×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该种产品应
(二)期间费用按经济用途的分类
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2020/12/11
6
第二节 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营业费用:企业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发生的 费用,以及为销售本企业产品而专设的销 售机构的各项经费。
管理费用: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 营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财务费用: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 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外购材料、外购燃料、外购动力、工资、提取的职工福利费、 折旧费、利息费用、税金、其他支出
二、费用按经济用途的分类
(一)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的分类
1. 直接材料、燃料及动力、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2.成本项目设置原则:对于管理上需要单独反映、控制和考核 的费用,以及产品成本中比重较大的费用,应专设成本项目;否 则,为了简化核算,不必专设成本项目。
2020/12/11
7
一、 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一)材料发出的核算 依据的原始凭证是领料单、限额领料单或领料登记表。 1.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材料发出的核算 可以按照先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加权平均等方法计算登记,如
果燃料费用比重较大,则应单独设置“燃料”总账科目对其进行核算 和控制。
2.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材料发出的核算 除设置“原材料”科目,还应设立“材料采购”和“材料成本差异” 两个总账科目 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 异)÷ (月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计划成本) 发出材料成本差异=发出材料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发出材料实际成本=发出材料计划成本+发出材料成本差异
成本会计-第2章 成本核算的原理PPT课件

不单独核算 A+B 收入 5 600 成本 5 000 毛利 600
14
本期随未支付,但属于本期的费用
生产费用
期间费用
资本性支出 营业外支出 利润分配支出
虽为本期支付,但不属于本期的费用
15
A产品 生产费用
B产品 生产费用
期间费用
资本性支出 营业外支出 利润分配支出
虽为本期支付,但不属于本期的费用
5
全部支出
6
资本性支出
应计入生产费用、期间费用的支出 营业外支出
利润分配支出
7
(二)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期间 费用的界限
按用途和计入损益的时间划分: 生产费用——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先作为资产,
待产品销售后计入销售月份损益。 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直接计入当月损益。
8
资本性支出
32
一、费用按经济内容的分类
“内容”——都消耗了什么。 三大类: A.劳动对象方面的费用 B.劳动手段方面的费用 C.活劳动方面的费用
33
进一步分类(要素费用)
外购材料。一切从外部购进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包装 物、修理备用件和低值易耗品等。
20
(五)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 品的界限
产品的生产周期通常与会计期间不一致。
完工产品——已完成全部生产工艺并验收入库。
在产品——仍处于生产过程之中,或已完成部分生 产工艺尚待继续加工,或完成全部生产工艺但尚未 验收入库。
全部完工
全部未完工
部分完工
完工产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
完工产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
24
三、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 和价值结转方法
财产物资:固定资产、原材料、包装物、 低值易耗品等。
14
本期随未支付,但属于本期的费用
生产费用
期间费用
资本性支出 营业外支出 利润分配支出
虽为本期支付,但不属于本期的费用
15
A产品 生产费用
B产品 生产费用
期间费用
资本性支出 营业外支出 利润分配支出
虽为本期支付,但不属于本期的费用
5
全部支出
6
资本性支出
应计入生产费用、期间费用的支出 营业外支出
利润分配支出
7
(二)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期间 费用的界限
按用途和计入损益的时间划分: 生产费用——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先作为资产,
待产品销售后计入销售月份损益。 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直接计入当月损益。
8
资本性支出
32
一、费用按经济内容的分类
“内容”——都消耗了什么。 三大类: A.劳动对象方面的费用 B.劳动手段方面的费用 C.活劳动方面的费用
33
进一步分类(要素费用)
外购材料。一切从外部购进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包装 物、修理备用件和低值易耗品等。
20
(五)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 品的界限
产品的生产周期通常与会计期间不一致。
完工产品——已完成全部生产工艺并验收入库。
在产品——仍处于生产过程之中,或已完成部分生 产工艺尚待继续加工,或完成全部生产工艺但尚未 验收入库。
全部完工
全部未完工
部分完工
完工产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
完工产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
24
三、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 和价值结转方法
财产物资:固定资产、原材料、包装物、 低值易耗品等。
人大·第六版《成本会计学》第二章

废品损失
①可修复废品的修 复费用
②不可修复废品的 生产成本
①回收的残值 ②责任人赔偿 ③转出净损失
无余额
明细账设置
按生产车间分产品品种设置明细账,按成本项目 设专栏。
2021/12/12
33
成本会计>>第二章>>第四节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和相应的账务处理
第三十三页,共43页。
二、成本核算的账簿设置
(三)正确划分各月份的费用界限
(三)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
(四)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费用界限
2021/12/12
9
成本会计>>第二章>>第一节 成本核算的要求
第九页,共43页。
二、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
(一)正确划分应否计入产品成本、期间费用的费用界 限
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各种耗费,则应计入产品成 本或期间费用。
2021/12/12
6
第六页,共43页。
第一节 成本核算的要求
一、算管结合,算为管用
二、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 三、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
四、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五、按照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
的成本计算方法
2021/12/12
7
成本会计>>第二章>>第一节 成本核算的要求 第七页,共43页。
2021/12/12
19
第十九页,共43页。
第二节 费用的分类
一、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 二、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 三、生产费用的其他分类
2021/12/12
20
成本会计>>第二章>>第二节 费用的分类
成本会计学课件

1.2 成本的作用
◎成本是补偿生产耗费的尺度
1.2 成本的作用
◎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重要指 标
1.2 成本的作用
◎成本是制定产品价格的一项重要因素
费用成本
利润
价格
1.2 成本的作用
◎成本是企业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
1.3 成本会计的演进发展与学科定位
成本会计的演进发展
机遇和挑战
发展
20世纪80年代至今
职业道德
业务素质
1.6 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
成本会计制度
工业企业 成本会计
制度
◎成本会计制度是成本会计工作的规范。
成本会计制度一经
关于成本控制的制度
确定,就应认真贯
彻执行。应根据情
关于成本核算规程的制度
况的变化对成本会
关于成本预测和决策的制度
计制度进行修订和 完善。
关于责任成本的制度
关于成本报表的制度
成本
价 值 w
活劳动 创造价值
v+m
劳动者为自己劳动 所创造的价值 劳动者为社会劳动
所创造的价值
成本的经济实质
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 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 价值的货币表现,也就是企业在生产经 营中所耗费的资金总和。
实际成本
产品的现实成本是指实际工作中计算 的产品生产成本。
成本会计学
第1章 总论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 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归集和分配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
第8章 其他行业成本核算
《成本会计学》 第二章

具体地说,费用要素有以下九项:
1.外购材料 2.外购燃料 3.外购动力 4.职工薪酬 5.折旧费
出租固定资产的折旧费不 包括在内
7.利息费用
企业应计入费用的银行借 款利息支出减去银行存款 利息收入后的净额
8.税金 9.其他费用
如邮电费、差旅费、租赁 费、保险费、水电费、办 公费、劳动保护费、外部 加工费等
分配标准和方法
辅助生产成本 各受益单位
辅助生产车间所提供的产品数量和劳务数量
一般情况下,为了成本计算方便,将辅助生产车间所发生的一切费用 全部计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中,不通过“制造费用”账户结转。
3.按产品受益的多少分配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 间的制造费用)
生产单一产品 生产多种产品 制造费用可直接转入产品成本 制造费用应按产品受益的多少,采用一 定的标准,分配计入各种产品成本
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
直接计入 分配
5.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月(期)末在产品的费用界 限
月(期)末计算产品成本时: 如果某种产品均己完工,这种产品的各项生产费用之和, 就是这种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 如果某种产品均未完工,这种产品的各项生产费用之和, 就是这种产品的月(期)末在产品成本; 如果某种产品一部分已经完工,另一部分尚未完工,该产 品的各项生产费用,还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在完工产品 与月(期)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分别计算完工产品成 本和月(期)末在产品成本
用于产品生产的原材料费用、生产工人薪酬和制造费用等, 应当计入产品成本; 用于产品销售、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及筹集生产经营 资金所发生的费用,属于期间费用,应当汇集为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直接计入当月损益,从当月利润中 扣除。
3.正确划分本月(期)费用与非本月(期)费用的 界限
成本会计第2章

2020/2/29
34
(三)“制造费用”账户
制造费用是指它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不便 于直接计入产品成本,因而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 (例如机器设备折旧费用),以及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 各项费(例如机物料消耗、车间厂房折旧费用等)。
制造费用明细账格式
车间名称
单位:元
年 摘 工资及 办公费 劳 动 折旧费 修理费
(一)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的分类
1. 原材料、燃料及动力、生产工资及福利费、 制造费用
2.成本项目设置原则:对于管理上需要单独反映、 控制和考核的费用,以及产品成本中比重较大的费用, 应专设成本项目;否则,为了简化核算,不必专设成 本项目。
2020/2/29
16
(二)期间费用按经济用途的分类
营业费用:企业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发生的费用, 以及为销售本企业产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各 项经费。
2020/2/29
22
2.生产要素费用的分配
属于期间费用的,计入营、管、财等项目; 应计入成本的,凡单设成本项目的“料“、“工“,
按用途直接分配给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的各成本项目。 未单设成本项目的“费“,先归集为不同生产车间或 部门的制造费用,待归集完全后再将其分配计入产品 成本中。 属于“先支付后平摊”的,在“待摊费用”中归集。 属于“先发生后支付”的,在“预提费用”中归集。
2020/2/29
23
3.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分配
本月发生的待摊费用和提取的预提费用归集 之后,将本月摊销额按用途进行分配。
属于期间费用的,按期间费用项目归集; 应计入产品成本的,一般按不同生产车间或部门 的制造费用进行归集。
2020/2/29
24
4.辅助生产制造费用的分配
《成本会计第二章》课件

表
成本报表的 审核:确保 报表的真实 性和准确性
成本报表的分析方法
比较分析法:将本期成本与上期成本进行比较,分析成本变动的原因 趋势分析法:将本期成本与历史同期成本进行比较,分析成本变动的趋势 比率分析法:将本期成本与收入进行比较,分析成本效益关系 因素分析法:将本期成本分解为各个因素,分析各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
因而发生亏损。
成本会计的核算对象
成本核算对象的概念
成本会计的核算对象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包括直 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
成本会计的核算对象还包括企业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种 费用,如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成本会计的核算对象还包括企业为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而发生的各种费用, 如销售费用、广告费用等。
标准成本法的核算步骤:根据标 准成本,将实际发生的直接人工 费用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计算 成本差异,并分析原因。
制造费用的核算
制造费用的定义: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间接费用 制造费用的分类: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 制造费用的核算方法:采用分步法、分批法、品种法等 制造费用的核算步骤:确定制造费用分配标准、计算制造费用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等
成本核算: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成本控制:制定成本预算,监控成本执行情况,采取措施降低成本 成本分析:分析成本构成,找出成本差异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成本决策:根据成本分析结果,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如定价、投资等
成本会计的目标
提供准确的成本 信息,帮助管理 者做出决策
控制成本,提高 经济效益
成本核算对象的设置要求
明确成本核算对象的范围和性质
确定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构成和分配方法
制定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核算制度和流程 定期对成本核算对象进行成本分析和评价,及时调整成本核算方法 和策略
成本报表的 审核:确保 报表的真实 性和准确性
成本报表的分析方法
比较分析法:将本期成本与上期成本进行比较,分析成本变动的原因 趋势分析法:将本期成本与历史同期成本进行比较,分析成本变动的趋势 比率分析法:将本期成本与收入进行比较,分析成本效益关系 因素分析法:将本期成本分解为各个因素,分析各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
因而发生亏损。
成本会计的核算对象
成本核算对象的概念
成本会计的核算对象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包括直 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
成本会计的核算对象还包括企业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种 费用,如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成本会计的核算对象还包括企业为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而发生的各种费用, 如销售费用、广告费用等。
标准成本法的核算步骤:根据标 准成本,将实际发生的直接人工 费用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计算 成本差异,并分析原因。
制造费用的核算
制造费用的定义: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间接费用 制造费用的分类: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 制造费用的核算方法:采用分步法、分批法、品种法等 制造费用的核算步骤:确定制造费用分配标准、计算制造费用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等
成本核算: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成本控制:制定成本预算,监控成本执行情况,采取措施降低成本 成本分析:分析成本构成,找出成本差异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成本决策:根据成本分析结果,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如定价、投资等
成本会计的目标
提供准确的成本 信息,帮助管理 者做出决策
控制成本,提高 经济效益
成本核算对象的设置要求
明确成本核算对象的范围和性质
确定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构成和分配方法
制定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核算制度和流程 定期对成本核算对象进行成本分析和评价,及时调整成本核算方法 和策略
成本会计学讲义(PPT 45页)

核算——事后 审核——事前审核、事中审核 通过审核,达到控制费用支出,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 审核的依据:法规、制度、计划、定额等。 实施措施:加强日常管理。
2021/3/27
《成本会计学》第二章 产品成本核算的 基本要求和一般程序
15
二、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
1、正确划分应计入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与不 应计入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界限。
第二节 成本核算的要求 第三节 费用的分类 第四节 产品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2021/3/27
《成本会计学》第二章 产品成本核算的 基本要求和一般程序
4
第一节 制造成本法、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 (比较)
一、产品成本内容的比较
二、不同成本计算法对当期损益的影响
2021/3/27
《成本会计学》第二章 产品成本核算的 基本要求和一般程序
实务中,应考虑: 一是这项费用在管理上是否需要单独反映; 二是这项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是否较大; 三是为这些费用专设成本项目所增加的核算工作量的大小。
2021/3/27
《成本会计学》第二章 产品成本核算的 基本要求和一般程序
27
(二)期间费用按经济用途的分类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销售费用
2021/3/27
1、外购材料——指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而耗用的一切从外 部购入的各种材料。
2、外购燃料——指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而耗用的一切从外 部购入的各项燃料。
3、外购动力——指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而耗用的一切从外 部购入的各项动力。
2021/3/27
《成本会计学》第二章 产品成本核算的 基本要求和一般程序
22
4、人工费用——指企业应计入产品和期间费用的 职工工薪报酬。
2021/3/27
2021/3/27
《成本会计学》第二章 产品成本核算的 基本要求和一般程序
15
二、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
1、正确划分应计入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与不 应计入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界限。
第二节 成本核算的要求 第三节 费用的分类 第四节 产品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2021/3/27
《成本会计学》第二章 产品成本核算的 基本要求和一般程序
4
第一节 制造成本法、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 (比较)
一、产品成本内容的比较
二、不同成本计算法对当期损益的影响
2021/3/27
《成本会计学》第二章 产品成本核算的 基本要求和一般程序
实务中,应考虑: 一是这项费用在管理上是否需要单独反映; 二是这项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是否较大; 三是为这些费用专设成本项目所增加的核算工作量的大小。
2021/3/27
《成本会计学》第二章 产品成本核算的 基本要求和一般程序
27
(二)期间费用按经济用途的分类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销售费用
2021/3/27
1、外购材料——指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而耗用的一切从外 部购入的各种材料。
2、外购燃料——指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而耗用的一切从外 部购入的各项燃料。
3、外购动力——指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而耗用的一切从外 部购入的各项动力。
2021/3/27
《成本会计学》第二章 产品成本核算的 基本要求和一般程序
22
4、人工费用——指企业应计入产品和期间费用的 职工工薪报酬。
2021/3/27
成本会计第二章ppt课件

➢(六) 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是指为了充分发挥成本信息对经营管理的作用,对于一些主要产
品、主要费用,应单独设立项目,采用比较详细的方法进行分配、计算;对于一
些次要的产品、费用则可pp采t精用选版简化的方法,进行合并计算和分配。
3
第 二 章 制造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
二、成本核算的要求
为了完成成本核算的各项任务,充分发挥成本核算的作用,不断改善企业的 生产经营管理,在成本核算工作中应遵守以下要求。
工业企业的产品生产成本项目可分为下列几项。
1.直接材料
2.直接人工
3.制造费用
对于以上成本项目,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和成本管理要求做适当调整,对管理上需要 单独反映、控制和考核的费用,以及产品成本中比重较大的费用,应专设成本项目。企业 设立的成本项目一经确定,就不应经常变动,以便于对不同时期的成本资料进行比较和分 析。
一、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按经济内容(或性质)所作的分类,称为 费用要素。其主要包括劳动对象、劳动手段和活劳动方面的耗费。具体可进一步 划分为下列八项要素。
外购材料
外购燃料
外购动力
职工薪酬
折旧费
利息费用
税金
其他费用
ppt精选版
7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总账,在各总账科目下,分别设 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二级账;在各二级账下,按成本计算对 象(或车间)设置明细账。本书采用此形式设置成本类账户。
✓(3) 设置“生产费用”总账,在该总账下,分别设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 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二级账,在各二级账下,按成本计算对象(或车间)分 别设置各明细账。
业财务通则,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中做出了明确规定。
《成本会计学》教师教学课件:第二章 成本核算概述

100
2.“制造费用”账户
基本生产车间
制造费用明细账
2019年 凭证
月 日 字号
8 31 记062号
8 31 记063号
8 31 记064号
8 31 记065号
8 31 记066号
8 31 记067号
摘 要 机物料 工资
分配材料
费用
1810
分配工资
费用
固定资产
折旧
低值易耗
品摊
办公费用
42000
水费
6.利息支出
利息支出是指企业应计入财务费用的借款 利息支出减去利息收入后的净额。
7. 其它支出
其它支出指企业发生的不属于以上各要素 费用而应计入产品制造成本或期间费用的支出。 如差旅费、办公费、租赁费、邮电费、广告费、 外部加工费等。
优点:便于了解生产费用的构成和水平, 加强生产费用的核算和管理,为企业编制 采购资金计划和劳动工资计划提供依据, 为企业核定储备资金定额提供资料。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
成本 项目
期间 费用
优点:①能够反映出费用与产品 的关系,②揭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 容,③便于进一步分析费用支出的 合理性和结构水平。
四、其它分类
1. 直接生产费用和间接生产费用
费用与 工艺的
关系
直接生 直接相关如:直接材料等 产费用
间接生 没有直接联系 如:生产车间 产费用 机物料消耗、厂房折旧等
生产成本明细账
二级科目:辅助生产成本
三级科目:运输车间
2019年 凭证
月 日 字号
摘要
费用项目 材料费用 工资 福利费 折旧费 水电费 其他
8 31 记062号 8 31 记063号 8 31 记064号
成本管理会计学第二章

二、关于辅助生产制造费用的归集
辅助生产制造费用的归集通常有两 种情况:
一、通过“制造费用”进行归集
即:在各步骤费用分配中按制造费 用单独进行归集,待归集完全后,再以 制造费用项目转入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 成本;
二、不通过“制造费用”进行归集
如果企业的辅助生产车间规模较小, 发生的制造费用也较少,又不对外提供 商品产品或劳务,也可以不单独归集辅 助生产辅助费用。
1800
9000 4000
7000 3000
51060 16840
(二)辅助生产(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
辅助生产的产品品种 劳务种类
按辅助
生产的成本 项目或费用 项目分别专 栏或专行进 行登记。
如提供产品也可设计为成本计算单的格式,其格 式与基本生产成本计算单相同。
(三)制造费用明细账
制造 费用 明细 账
一、算管结合,算为管用
(1)对于不合理、不合法、不利于提高经济 效益的超支、浪费或损失要严格加以制止。
(2)要对已经发生并应计入企业生产经营管 理费用的耗费 进行归集。
二、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
(一)正确划分应收入成本、费用与不应 计入成本、费用的界限
应计入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
只有用于产品身产和销售,用于组织和 管理生产经营活动以及用于筹集生产经营资 金的各种费用,即收益性支出。
应注意的是,
1、各分配对象负担的数额之和必须与 间接费用总额相等。
2、在费用分配率不能除尽时,前面各 分配对象应负担的数额仍按上述算式求得, 最后一个分配对象应负担的数额,采用间接 费用总额减去其他分配对象已分摊的数额的 方法确定。
实际工作中,费用分配通常根据 费用分配表来进行,具体内容将在下 一章中予以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费用的核算到目前为止,我们知道不可 修复废品的成本与其他的合格品成本一起, 都归集在基本生产帐户中的,也就是说需要 将基本生产帐户中归集的全部生产费用,在 不可修复废品和合格品之间进行分配,才能 确定不可修复废品的成本。在成本会计上解 决此问题的方法有以下两类三种具体的方法。 ( 1 )按照定额 ( 或者计划 ) 成本计算不可修复 废品的成本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 配 —— 成本计算程序的第三步即结合当月产 品的生产情况,计算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 位成本,从而结束成本计算。 重点和难点 一、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 分配的方式或者基本原理 就当月的生产情况而言,有三种状况,即:
当月投入的产品全部完工 生产情况 当月投入的产品全部未完工 当月投入的产品部分完工、 部分未完工?!
生产工艺
简单生产或者 单步骤生产
2、 完工程度及确定方法 完工程度也叫完工比例或者完工率 ,是指在 产品已完成的加工过程相对于完工产品(产 成品)的加工过程而言已经完成的加工幅度 或者比例。由于加工过程在实际工作中一般 都是用生产工时反映的,因此,其基本的计 算公式可表示为:
完工程度% = 在产品已完工工时 X 100% 完工产品工时
生产费用核算的结果 ——要素费用、跨 期摊提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 和生产损失等各项生产费用核算,可以 参考教材P58的图示:
要素费用 (1)
基本生产 辅助生产 (3) 制造费用 (4) (6)? 产成品
跨期摊提费用 (2)
生产损失 (5)
注:(1)、要素费用的核算 (2)、跨期摊提费用的核算 (3)、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 (4)、制造费用的核算 (5)、生产损失的核算
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数量。 二、在产品及其数量的核算 1、在产品:是指正在加工中的产品,没有完 成全部加工过程的、不能作为商品产品对外 销售的产品,包括在制品、半成品。 在产品是企业存货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占用的资金就是企业的流动资金,所以应 加强在产品实物的管理和数量的核算。
废品。在计算计件工资时应作为计件产量计 算工资。 “工废”:由于工人或者操作者自身的原因 产生的废品。在计算计件工资不但不能计算 工资,还要要求赔偿。 (2) 按照修复的技术可能性和经济性划分 可修复废品:是指技术上可以修复再用、经 济上合算的废品。 不可修复废品:是指技术上不能修复再用或 者是指技术上可以修复再用但经济上不合算 的废品。即与其修复不如直接报废。
三、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 分配的方法 (一)、约当产量比例法 1、 在产品约当产量:是指在产品大约相当 于完工产品的数量,也就是将月末在产品数 量按照其完工程度折合成完工产品的数量。 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在产品约当产量 = 在产品数量 × 完工程度% 那么,什么是完工程度?这样确定完工程度?
那么: 不可修复废品的净损失 = 废品成本 – 索赔金 额 – 残值 可以参考教材上的例题。 至于不可修复废品的定额或者计划成本与实 际成本之间的差异,在实际工作中则全部由 合格品成本承担。 (2)按照实际成本或者费用计算不可修复废 品的成本
计算不可修复废品成本时应根据不同的 情况,分别计算: 1 ) 如果废品产生于产品完工检验入库 时:直接按照数量比例进行分配,即: 生产费用合计 产品单位成本 = 废品数量 + 合格品数量
2、在产品的种类:在成本会计上在产品有广 义和狭义在产品之分: 所谓广义、狭义不外呼就是指在产品存在的 范围大小不同罢了。 狭义在产品 是指对生产车间而言,没有完成 本车间生产工艺加工过程的产品,即在制品 广义在产品 则是指相对于产品的整个生产工 艺过程而言,没有完成全部加工过程成为产 成品以前的产品,包括在制品和半成品。
生产损失的内容包括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 2、生产损失核算的经济意义 按照有关制度规定:因生产原因造成的 损失,应该计入合格产品成本,最终都将会 提高产品的单位成本。 其经济意义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 总成本 单位成本 = 合格产品产量
二、废品和废品损失的核算 (一)、废品和废品的种类 1、废品:是指报废了的、不能使用的、不能 作为商品产品出售的产品,包括在产品、在 制品和产成品。 参考教材上的说明 2、废品的种类:在成本会计上对废品的分类, 主要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法 (1) 按照废品产生的原因划分 “料废”:由于材料或者半成品的原因产生 的
1、同时计算法即按照一定的标准将生产费用 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同 时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 2、先确定月末在产品成本,然后计算确定完 工产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 = 月末在产品数量 X 计价标 准(定额、计划成本) 完工产品成本 =月初在产品成本 + 本月生产 费用 -月末在产品成本 这种方式在实际工作也叫“倒算”、“倒 扎”。
第六节
生产损失的核算
制造费用核算结束以后的结果 生产损失及其核算(管理需要)
一、生产损失的内容和核算的经济意义 1 、 生产损失:损失是指资产或者资源 的消耗、流失。 生产损失 :因为生产原因造成的各 种损失,包括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 非生产损失 :不是生产原因造成的 各种损失,比如坏帐损失、非常损失等。
若废品产生于产品生产过程中,材料一次投 入: 直接材料项目: 材料费用合计 产品单位材料成本 = 废品数量 +合格品数量 不可修复废品的材料成本 = 废品数量 X产品 单位材料成本 其他成本项目,则按照生产工时(实际或者 定额)比例进行分配,即:
某成本项目的费用合计 某成本项目分配率 = 废品工时 + 合格品工时 不可修复废品成本 = 废品工时X产品单位成本 若废品产生于产品生产过程中,材料分次投 入或者逐步投入: 需要将废品数量按照其完工程度或者完工比 例折合换算为“约当产量”计算,即:
那么,就其分配的方式或者原理而言,有下 列公式: 月初在产品成本 + 本月生产费用 = 完工产品 成本 + 月末在产品成本 等式左边的两项的和也叫 生产费用合计 ,而 等式右边的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则是两个未知数,势必要解一个二元一次方 程,在成本会计上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有三 种:
(二)、废品损失及其内容 1、 废品损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 各种废品所造成的损失。 2、 废品损失的内容: 可修复废品损失和不可修复废品的净损 失
可修复废品损失是指修复废品产生的修复费 用。 不不可修复废品的净损失可用式子表示为: 不可修复废品的净损失 = 废品成本 – 索赔 金额 – 残值
一次投入: 所谓的一次投入是指在产品生产 开工时将所需要的材料一次性投入或者投足, 随着生产过程的进行不再追加投入材料。 其结果是: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时点 或者工艺阶段上,产品对材料的消耗或者耗 用程度是一致的。 一件不可修复废品的材料成本与一件合格品 的材料成本是一样的。
分次投入或者逐步投入:所谓的分次投入或 者逐步投入,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随着生 产过程的不断进行分次或者逐步追加投入材 料。 其结果是: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时点 或者工艺阶段上,产品对材料的消耗或者耗 用程度是不一致的。 一件不可修复废品的材料成本与一件合格品 的材料成本不一样。
不可修复废品成本 = 废品数量 X产品单位成 本 2)如果废品产生于产品生产过程中: 考虑材料的投入方式,由于材料的投入方式 不同计算方法就有所不同。 所谓的 材料的投入方式 是指材料企业的材料 进入生产过程的具体形式或者方式。 一般工业企业或者制造业材料的投入方式包 括 “一次投入” 和 “分次投入或者逐步投入” 两种。
3、在产品数量的核算: 在产品数量的核算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在产品数量的日常核算,可以设置 “自制半成品”或者“半成品”帐户对在产 品数量的增减变动、收发结存进行核算;也 可以通过设置“在产品台帐”(统计台帐) 提供在产品的数量。 其二,在产品数量清查的核算,包括清查的 方法和帐务处理。可以参考教材的说明。
归集修复费用 结转修复费用
基本生产—XXX
应付工资
现金、银行存款
其他应收款
(四)、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核算 1、不可修复废品成本的计算 不可修复废品的净损失 = 废品成本 – 索 赔金额 – 残值 从上述式子可知,要计算不可修复 废品的净损失,关键是需要确定不可修 复废品的成本。 怎样确定不可修复废品的成本?
(三)、可修复废品损失的核算 1、 帐户的设置:“废品损失”帐户及其明 细帐的设置,参考教材P56
废品损失—XXX 修复费用 索赔金额 废品成本 残值 净损失 2、 可修复废品损失核算的帐务处理程 序,可图示如下:
废品损失—可修复废品损失 原材料
完工程度的确定方法: 完工程度的确定可以采用两种方法: 其一,一律按 50% 计算,即视同所有的在产 品均完成了50%的加工过程; 其二,技术测算法,即根据在产品的生产工 艺过程的特点计算确定。 所谓生产工艺过程是指产品生产材料进入生 产过程开始到产品生产完成为止所经历的加 工过程。
废品约当产量 =废品数量 × 完工程度% 关于约当产量和完工程度或者完工比例 问题,在这里我们先暂时放一下,在下 一节里再详细介绍。
2、 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核算:我们依然用图 示说明
基本生产 废品损失—不可修复废品 原材料 (1)结转废品成本 (2)残值 其他应收款 (3)结转不可修复废品的净损失 赔款
3、先确定完工产品成本,然后计算确定月末 在产品成本 完工产品成本 = 完工产品数量 X 计价标准 (定额、计划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 =月初在产品成本 + 本月生 产费用 -完工产品成本 这种方式在实际工作也叫“顺算”。 另外,大家还需要明确一点,那就是以上三 种计算方式可以相互转化。还有三种计算方 式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就是必须要知道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