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我课堂我做主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动:我的课堂我做主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必须改教师“一言堂”为师生互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调查、研究和实践表明,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打破传统的复习课理念和模式,加强师生互动,突出学生主体性,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思维碰撞、角色体验等,优化师生互动,将课堂交给学生,真正做到“我的课堂我做主”!
关键词:数学复习课师生互动学生主体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也就是说,我们的数学教育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那就首先要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我们必须改教师“一言堂”为师生互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思维碰撞、角色体验等,优化师生互动,突出学生主体性,将课堂交给学生,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才能在数学方面得到不同的发展。
一、自主学习,灵活互动
自主学习、亲身实践是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有意义的学习方式之一。荷兰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是人的一种活动,如同游泳一样,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我们也必须在做数学中学习数
学。”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采用自主学习形式,勇于让学生自己动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尽量多地给学生独立整理知识的机会,让他们多锻炼,留足时间让他们多思考,细心帮助、耐心引导。
二、小组合作,拓展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学习知识,还要让他们学会合作,因为合作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需要。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索、在合作中创新。在布置小组合作学习时,必须分组合理,任务明确,这样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而在此活动中,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要主动参与小组活动,认真倾听,适当交流,排除障碍,启发引导。
数学的知识是丰富的,又是很神奇的,在许许多多知识的背后又隐藏着很多的玄机,即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得之则幸之,如果这个规律是学生自己通过思考、讨论得到的,那对他们的受益也必将是终生的。
了解单位间的进率,是为了化聚单位,而化聚单位仅仅知道他们之间的进率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克服这个知识点,我与课题组的老师坐在一起商讨,有没有一种方法,对每一组单位之间的化聚都适用,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又有了可喜的收获。
还是利用复习课的时机,让学生手执“单位成果单”,我们为了易于学生理解,将高级单位简称大单位,将低级单位简称小单位,
所以又做了如下尝试:
我首先采用异质分组的原则,给学生分好组,然后明确学习任务,仔细观察后好好思考:每一组大小单位之间的转化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当单位变大的时候,要使两边仍然保持相等,数字得作如何改变?当单位变小的时候,要使两边仍然保持相等,数字又得作如何改变?这个进率在其中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方法是什么?
小组内经过认真地思考、热烈地讨论之后,学生们自己得出了规律:单位变大,数字变小,除以进率;单位变小,数字变大,乘以进率。对比非常明显,并且朗朗上口,很方便识记和应用。
三、角色体验,人文互动
课程改革背景下,数学的内容应当是源于学生生活,适应未来生活需要的,内容的呈现方式应当更多地采取情境化、问题式,教学目标的达成,更多地让学生体验和感悟。角色体验,可以是师生互换,也可以是学生体验情境角色。
数学与其他学科的不同处常常在于,数学的问题总是有标准的或近乎标准的途径可以解决,老师们依靠公式教学,学生们依赖公式解题,信赖算式,相信算式中的得数就是问题的答案所在。这无可厚非,因为数学学科本身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决定了这一点。但是我们也常常会发现,生活不仅仅只有数学,也不该只考虑其中的数学味,很多时候我们还需要通过人性化的手段来处理问题。
四、思维碰撞,争议互动
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故意设疑置难,制造学生认识上
的矛盾冲突,好奇与强烈的求知欲会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指向困惑之处,学生的学习需求被激发时,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有争议的时候,教师不妨静下心来,多听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的思维进行碰撞,这时的研究、探索,正好可以生成新的知识。因为灵感稍纵即失,火花瞬间即灭,教师能不能及时捕捉“灵感”“火花”并变成有价值的“生成资源”,需要教师的智慧,需要教师耐心地去聆听,敏锐地去捕获,从而形成争议中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