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套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资料集的差异分析

合集下载

用AMSUA资料分析西北太平洋

用AMSUA资料分析西北太平洋
• 相应的高度场、湿度场及温度平流场等物理量场,结 合红外云图TBB等值线,对比AMSU资料反演的温度 距平垂直剖面的变化。
PPT文档演模板
用AMSUA资料分析西北太平洋
PPT文档演模板
台风变性前后热力结构特征的分析
•Chaba台风的路径及气压变化
•30日18时前后,气 旋原闭合的环流已演 变成为西风波动, Chaba进入西风环流 继续向东北方向移动, 气旋发生变性,31日 00时在北海道附近演 变为成熟的温带气旋, 最低气压仍达 984hPa
• TC变性是一个复杂的四维演变过程,因观测资料缺乏, 相对成熟TC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变性TC的许多问 题至今仍是认识不清 。
• 微波温度探测(AMSU-A)资料应用于TC强度估算和 热力结构特征分析,更好地揭示TC内部暖异常的变化 。
• 运用AMSU-A探测反演的温度场资料,揭示TC发生变
性前后热力结构特征的变化。
PPT文档演模板
用AMSUA资料分析西北太平洋
结论
揭示出TC变性前后的热力结构及TC变性 发展过程的一些特征: 变性前TC暖核结构呈对称分布,在高空 存在一强暖心;变性后气旋暖核整体下沉, TC暖心的原对称结构破坏,呈现出倾斜的非 对称分布,在高、低层各形成一弱暖心,锋面 的斜压特性显著。
PPT文档演模板
•GMS-5红外云图的TBB等值线
用AMSUA资料分析西北太平洋
•AMSU-A探测资料反演的温度距平剖面图(a)、NCEP资料计算的相对湿度剖面图(b) • (2004年8月31日07UTC)
•中心位置(43.7 ºN、143.4ºE),强度明显减弱,中心气压为988hPa,最大风速减弱为25m/s
用AMSU-A资料分析西 北太平洋

60年来西北太平洋上不同强度热带气旋的变化特征

60年来西北太平洋上不同强度热带气旋的变化特征

60年来西北太平洋上不同强度热带气旋的变化特征袁金南;林爱兰;刘春霞【期刊名称】《气象学报》【年(卷),期】2008(066)002【摘要】The best track data of tropical cyclones provided by the 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 (JWTC) of USA navy over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including the South China Sea from 1945 to 2005 were employed to analyze the temporal-spatial variations of tropical cyclones with different intensities. Most tropical cyclones with different intensities occurred in the area from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South China Sea to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B ashi Channel near 140°E or from 15°N to 25°N, and most severe typhoons and super typhoons occurred in the sea area from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Bashi Channel to about 140°E. The tropical cyclones in a weakening or steady state occupied a weaker majority in the area west of 123°E. The majority of tropical cyclones were in an intensifying or steady state in the area east of 123°E or south of 20°N, and in a weakening or steady state in the area north of 20°N. The average decaying rates for severe tropical storms, typhoons, severe typhoons, and super typhoons were all greater than the average growing rates, respectively, but the average decaying rate for tropical storms was smaller than the average growing rate. Generally speaking, the stronger the tropical cyclone, the faster the intensification (weakening).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months inone year, the percentage of weak tropical cyclones was higher in June to August while in September to November the percentage of strong tropical cyclones was higher. There were the annual, interannual or interdecadal variations of the observation number(every 6-hour) and frequency of tropical cyclones with different intensities. As far as long-term trend was concerned, the frequency and observation number of tropical storms showed a significantly linearly increase trend, but the mean intensity of tropical cyclones and the numbers of the tropical cyclones of other intensity categories did not exhibit any significantly linear increasing or decreasing tendency. In El Ni[AKn~D]o years, the number and ratio of super typhoons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while the total number of tropical storms, severe tropical storms, typhoons and severe typhoons was significantly less, and the mean intensity of tropical cyclones was significantly stronger; however in La Nina years the opposite was true.%利用美国海军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TWC)提供的1945-2005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最佳路径资料统计分析了不同强度TC的时空变化特征.南海北部至巴士海峡以东140°E附近、15°-25°N范围内为不同强度TC出现次数最多的区域,其中巴士海峡东部至140°E附近洋面为强台风和超级台风观测次数最多的区域.TC强度在123°E以西表现为减弱和稳定略占多数,而在123°E以东或20°N以南主要以增强和稳定为主,在20°N以北主要以减弱和稳定为主.热带风暴的平均增强率大于减弱率,而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级台风的平均减弱率大于增强率.一般而言,TC 的强度越强其加强和减弱的速度都越快.在1年当中,同其他月份相比,6-8月弱TC 占的比例相对偏多,而9-11月强TC占的比例相对偏多.不同强度TC的观测次数和个数都存在年、年际或年代际的变化,在长期趋势上,热带风暴的观测次数和形成个数都呈现显著的线性递增趋势,而TC平均强度和其他TC个数均未出现显著的线性递增或递减趋势.在El Ni[AKn~D]o年超级台风个数及其比例显著偏多,而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和强台风的总个数显著偏少,TC平均强度显著偏强;而在La Nina年情况相反.【总页数】11页(P213-223)【作者】袁金南;林爱兰;刘春霞【作者单位】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广州,510080;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广州,510080;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广州,5100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47【相关文献】1.近58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和强度的变化特征研究 [J], 张霞;刘兴运2.近60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源地和路径的变化特征 [J], 张霞3.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特征分析 [J], 李爱平;沈红梅;石少华4.夏季西北太平洋热带辐合带的强度变化特征及其对热带气旋的影响 [J], 曹西;陈光华;黄荣辉;陈文5.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强度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大气环流背景场分析 [J], 赖芬芬;江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的对比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的对比

下降 趋势, 特别是强台风以 上样本表现更为突出。 关链词: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强度:对比 1引言
热带气旋强度在全球变暖背景下的变化是近来国际台风界研究的 热点。 06 在20 年4 月美国召开 的第2 届咫风和热带气象学术会议_ 有关专家对于全球变暖背景下, 7 匕 热带气旋活动是否加强进行
表 1 Nme 与T 估计的强度 T ubr C -
TN m e Et a d ni -u br i t Ie sy sm e n t t
TN m e Et a d esy -u br si t I ni m e n t t
亡 J
速, 卫 遥 后, 根 卫 观 而使 最 泛的Dok 法 (v a 1 5 1, 有 有了 星 感 大多 据 星 测 用 广 ,va方 Dok ) 还 综 ' r, r 9 ' 7 s 7
合卫星观测和飞机下投观测等,还加上一些人为的经验。一般认为,由于以 上方面的原因, 对于同 一海盆的热带气旋,不同机构估计的热带气旋强度不同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同机构估计的同 一海盆区域的 T 强度到底存在着多大的差异?这种差异随时间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对此,我们应 C 有一比 较清楚的 认识,以便在使用时 加以 借鉴。本文针对观测到的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强度的两套 资料源,比较它们的异同。以此说明,基于观测资料的分析结果的可信度值得商榷,提高热带气旋 强度的观测精度是当今台风界应共同关注的问题。
=hp g ad d srain Si L s Ln O evtos于 o n a b
10 4 15 5 10 7
』』 }乃 6 』匀 7 ,

75 .
:r 1 [
13 57
表2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强度估计信息来源的年代际演变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发生的时空变化特征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发生的时空变化特征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发生的时空变化特征
杨亚新
【期刊名称】《海洋预报》
【年(卷),期】2005(022)001
【摘要】利用中国气象局整编的1949~1988年的<台风年鉴>和1989~2000年的<热带气旋年鉴>资料,统计分析了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主要发生源地、各强度等级热带气旋发生的经纬度变化特征、各强度等级热带气旋发生源地和发生频率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有三个热带气旋的主要发生地,分别是南海中北部偏东洋面、菲律宾以东至加罗林群岛之间的洋面、加罗林群岛一带洋面;热带气旋强度越强,发生位置越偏南、偏东;热带气旋平均发生源地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冬季平均发生源地偏南偏东,以后逐渐向北向西偏移,夏季以后又向南向东偏移;各强度等级热带气旋2月平均发生频率最小,8月平均发生频率最大,全年TC较集中地发生在7~10月期间.
【总页数】6页(P86-91)
【作者】杨亚新
【作者单位】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通,226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731
【相关文献】
1.西北太平洋秋季热带气旋发生规律分析 [J], 石蓉蓉;雷媛;胡波
2.近30 a登陆我国的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时空变化特征 [J], 王磊;陈光华;黄荣辉
3.全球变暖背景下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潜在风险分析 [J], 顾成林;康建成;闫国东;陈志伟
4.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数在1990年代中期发生突变的气候环境特征分析 [J], 李德琳;肖子牛;周秀华;信飞
5.埃尔-尼诺现象与西北太平洋上强热带气旋发生频数及热带大气环流的某些特征[J], 杨祖芳;董守玉;王文东;范永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北太平洋与南海热带气旋活动季节变化的差异及可能原因

西北太平洋与南海热带气旋活动季节变化的差异及可能原因

Di f f e r e n c e s o f t h e Se a s o na l Va r i a t i o ns o f Tr o pi c a l Cyc l o n e Ac t i v i t i e s o v e r t he So ut h Ch i na S e a a nd t he We s t e r n No r t h Pa c i ic f a nd t he Po s s i b l e Ca us e s
HAO S a i , a n d M AO J i a n g y u
1 S t a t e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N u m e r i c a l Mo d e l i n g f o r A t mo s p h e r i c S c i e n c e s a n d Ge o p h y s i c a l F l u i d D y n a m i c s , I n s t i t u t e o fA t mo s p h e r i c P h y s i c s
第2 0卷 第 4期
2 0 1 5年 7月
气 候 与 环 境 研 究
Cl i ma t i c a nd En vi r o n me n t a l Re s e a r c h
Vl 0 1 .20 .No .4 J u1 .201 5
郝 赛, 毛 江 玉. 2 0 1 5 .西北太 平洋 与南 海热 带气 旋活动 季 节变化 的 差异及 可 能原 因 [ 气 候与 环境研 究 , 2 O ( 4 ) : 3 8 0 — 3 9 2 .H a o S a i , Ma o J i a n g y u . 2 0 1 5 .

不同台风最佳路径集的对比分析(陈智 胡冬琴 魏亚磊)

不同台风最佳路径集的对比分析(陈智 胡冬琴 魏亚磊)

项目申报书作品名称:不同台风最佳路径集的对比分析申报单位:学员旅学员二队申报者姓名:陈智胡冬琴魏亚磊指导教员签名:程小平作品类别:■自然科学论文类□软件制作类□发明制作类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训练部不同台风最佳路径集的对比分析1 必要性和发展现状1.1必要性台风(Tropical Cyclone 简称TC)是全球危害巨大的自然灾害,因此,对热带气旋(TC)的路径和强度预报的准确率是非常重要的。

而热带气旋的定位准确性直接影响数值预报的初值精度。

由于TC中心的多义性(即可以在TC范围内按正涡度中心、气压低值中心、辐合中心、云区眼中心等不同定义确定TC中心位置)以及在预报业务工作中采用的资料和计算、处理技术不同,会得到各不相同的TC中心位置,也会导致定位的差异。

由于TC中心位置真值的未知性,一般都在日后依据各种观(探)测资料经综合分析判断后,最终确定其位置,因而称为TC中心最佳位置(路径),但因各国所用方法和资料不同,所得最佳位置(路径)有差异。

西北太平洋三个主要资料中心(中国国家气象局上海台风所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Shanghai Typhoon Institute 简称CMA-STI)、日本气象局东京台风中心(Japan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Regional Specialized Meteorology Center Tokyo简称JMA RSMC TOKYO)和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简称JTWC)给出的台风的强度资料,发现尽管在总体变化趋势上,三个中心基本一致;但具体到某一确定时刻或时段,三者或多或少存在分歧,甚至存在变化趋势完全相反的情况。

本文通过对比CMA-STI、JMA和JTWC多年的TC路径资料,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TC资料的定位差异有较为细致的认识。

1989年西北太平洋地区热带气旋活动的特征分析

1989年西北太平洋地区热带气旋活动的特征分析

1989年西北太平洋地区热带气旋活动的特征分析
徐霜芝;黄勤
【期刊名称】《海洋预报》
【年(卷),期】1992(009)002
【摘要】1988年后期到1989年,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海水温度异常偏低,出现了反埃尔-尼诺现象。

随之,1989年中国大陆(特别是东部)和西北太平洋地区(特别是西部)气候出现了一些反常现象。

例如:盛夏并无酷暑,气温偏低,而入冬之后到1990年春节,并无严重的寒潮,气温又偏高。

1989年西北太平洋地区热带气旋的活动亦出现了异于常年的状况。

特别是东海区域的热带气旋活动更是如此。

认真分析1989年西北太平洋地区热带气旋的活动特征及其成因,对于认识气候异常和热带气旋活动异常的关系,进而提高热带气旋预报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试对此作一初步探讨。

【总页数】6页(P52-57)
【作者】徐霜芝;黄勤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44
【相关文献】
1.2010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特征分析 [J], 张飞成;任玉清;张永宁
2.西北太平洋地区热带气旋闪电活动的气候学特征及其与气旋强度变化的关系 [J],
王芳;郄秀书;崔雪东
3.基于GIS的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空间特征分析 [J], 李明;赖安伟;闵锦忠
4.2008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特征分析 [J], 王瑾;柯宗建;江吉喜
5.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闪电活动、雷达反射率和冰散射信号特征分析 [J], 杨美荣;袁铁;郄秀书;潘伦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次西北太平洋多热带气旋天气过程成因分析

一次西北太平洋多热带气旋天气过程成因分析

一次西北太平洋多热带气旋天气过程成因分析吴炎成;马卫民;张钊扬;李阳【摘要】通过卫星云图、海洋热状态和环境流场条件,分析了2015年7月上旬连续产生于西北太平洋的3个热带气旋成因,得到以下几点结论:从云图特征分析得知,这3个热带气旋都孕育发展于一条纬状分布的热带辐合带中;在2015年7月持续增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导致了160°E以东的中东太平洋低纬度地区大范围增温,对于这3个热带气旋的发生发展有利,并且导致了季风槽的东扩;季风槽中的对流不稳定、水汽条件、高低层相对涡度垂直切变以及环境风垂直切变是影响这3个热带气旋发生发展的有利因素.【期刊名称】《海洋预报》【年(卷),期】2016(033)004【总页数】8页(P1-8)【关键词】热带气旋;厄尔尼诺;季风槽【作者】吴炎成;马卫民;张钊扬;李阳【作者单位】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江苏江阴214431;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江苏江阴214431;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江苏江阴214431;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江苏江阴2144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44西北太平洋是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的多发海域,由于海上观测资料不足以及对TC生成的物理机制缺乏认识,目前对于近海及登陆类TC活动研究较多,而对于深远海TC发展的研究相对较少[1],海上TC的发生发展仍然是大气科学领域至今尚未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2]。

Gray[3]和陈联寿等[4]概括了4个有利于热带气旋发生发展的环境条件,它包含高于26℃的海表面温度(SST)、对流层低层的对流不稳定及高相对湿度、对流层低层有强气旋式绝对涡度和高层反气旋式相对涡度、弱水平风垂直切变。

其中,前两项为热力条件,后两项为动力条件。

对于西北太平洋上TC生成的影响因子,不少研究[5]都揭示了西北太平洋季风槽的位置和强度对于此区域TC生成有重要影响,并表明了西北太平洋上70%以上TC的生成与季风槽有联系。

全球变暖背景下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潜在风险分析

全球变暖背景下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潜在风险分析

全球变暖背景下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潜在风险分析顾成林;康建成;闫国东;陈志伟【摘要】以美国联合台风中心的热带气旋资料为基础,探讨全球变暖背景下1951-2015年65年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活动变化的时空特征,并对中国所受潜在风险进行分析.结论如下:①1951-2015年热带气旋频数、超强台风频数长期变化趋势并不明显.热带气旋频数在1950年左右发生突变,由1950年以前的偏少期向偏多期转变,但只有在1960年代初期到1970年代初期、1990年代末期至2000年代初期两个阶段增加趋势通过0.05的显著水平检验.②从1950年代初期至1950年代末期,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年均最大强度与年均强度呈现短期加强趋势,之后呈现长期减弱趋势.总体上看,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年均最大强度与年均强度总体上呈明显下降趋势.平均强度在1972年左右发生突变,说明在1972年以后平均强度减少的趋势显著.最大强度在1968年左右发生突变,说明在1968年以后最大强度减少的趋势显著.③从热带气旋最大强度(成熟)阶段,路径频数,观测强度线性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来看,线性变化呈上升趋势的位置均向东亚大陆靠近,这也就意味着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呈减弱趋势,但是登陆的频次、强度极有可能加强.也就是在整个东亚大陆受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潜在威胁会进一步加剧.④产生这样结果极有可能是由于全球变暖导致的西太平洋与中东太平洋纬向温度梯度加大,从而导致walker环流的加强,正在加强的walker环流能够加强热带西北太平洋风垂直切变与相对涡度的变化,从而影响西北太平洋TC活动的时空变化.【期刊名称】《灾害学》【年(卷),期】2019(034)002【总页数】8页(P89-96)【关键词】全球变暖;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时空变化特征;大尺度背景场【作者】顾成林;康建成;闫国东;陈志伟【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上海200234;佳木斯大学理学院环境科学系,黑龙江佳木斯154007;上海师范大学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上海200234;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200234;上海师范大学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上海2002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43;X915.5;P444;P461在过去几十年,揭示热带气旋的生成、发展以及影响因素一直是气象学所面临的挑战。

利用TRMM卫星分析西北太平洋各等级热带气旋降水分布特征

利用TRMM卫星分析西北太平洋各等级热带气旋降水分布特征

利用TRMM卫星分析西北太平洋各等级热带气旋降水分布特征刘喆;白洁;张文军;严军;周著华【期刊名称】《热带气象学报》【年(卷),期】2013(029)003【摘要】为了更好掌握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降水的分布特征,将2003-2009年TRMM资料同TC最佳路径数据集相匹配,共得到这7年中118个TC的336时次个例,包括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4种强度等级样本,建立了TRMM卫星监测西北太平洋TC的样本数据库.在此基础上,选取距TC中心300km范围为研究区域,每间隔10 km为圆环计算其降雨方位平均值,对各等级TC平均地表降雨率的径向分布、不同降雨率和降水类型的平均出现频率和降水贡献比例以及沿TC移动方向上各象限平均降雨率分布等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强度等级的增加,TC平均地表降雨率逐渐增加,并在径向方向上表现出单峰型分布特征,降水出现频率和贡献比例的峰值也逐渐向8mm/h附近的峰值靠拢;(2)层性降水在研究区域内占统治地位,而对流性降水主要集中在眼壁附近;(3)各象限平均降雨率相差不大,相对而言,沿TC移动的前侧降雨率更大,而右后侧最小.【总页数】9页(P432-440)【作者】刘喆;白洁;张文军;严军;周著华【作者单位】北京航空气象研究所北京100085;北京航空气象研究所北京100085;北京航空气象研究所北京100085;北京航空气象研究所北京100085;北京航空气象研究所北京10008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07【相关文献】1.利用TRMM资料分析2002年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降水分布特征 [J], 丁伟钰;陈子通2.利用TRMM资料对热带气旋"威马逊"结构及其降水特征的研究 [J], 马雷鸣;端义宏3.基于TRMM的热带气旋降水三维结构特征分析 [J], 元慧慧;钟中;李杰;韩晓静;叶明雯4.基于TRMM的热带气旋降水云系多谱段辐射特征分析 [J], 元慧慧;李杰;孟磊;叶明雯5.基于TRMM的热带气旋降水云系多谱段辐射特征分析 [J], 元慧慧;李杰;孟磊;叶明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980-2016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尺度与强度关系

1980-2016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尺度与强度关系

1980-2016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尺度与强度关系梁梅;梁沛乐;范伶俐;徐建军【期刊名称】《广东海洋大学学报》【年(卷),期】2022(42)3【摘要】【目的】研究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水平尺度和强度的关系,为深入认识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变化规律提供依据。

【方法】利用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整理的1980-2016年卫星反演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尺度资料,采用统计方法从季节变化及空间分布等角度分析两者之间关系。

【结果与结论】1)TC尺度和强度存在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2,即随着TC强度等级增强,其水平尺度也会明显增强。

但水平尺度超过350 km后,随TC尺度变大,TC强度增强不明显。

2)TC尺度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TC平均尺度在10月份达到最大值,为189 km,3月份最小,为159 km。

不同强度TC的水平尺度均在3-8月间增大,8月之后呈减小的趋势,但热带风暴和台风等级强度的TC在10月水平尺度有增大的现象。

7-9月更容易产生强度更强、破坏力更大的TC。

超强台风强度的季节变化较尺度季节变化滞后两个月。

3)TC水平尺度和强度有明显区域性分布特征。

TC水平尺度自东向西呈现先增大后减弱的现象。

TC强度分布与尺度相似,其在我国东海以南、台湾岛以东的区域TC强度较大,靠近陆地强度减弱。

总体而言,TC尺度和强度在130°E-180°E区域中,随着经度减小而增大增强,在130°E至我国沿海地区逐渐减弱;TC尺度和强度在0-25°N区域中,随着纬度增加而增大,25°N加以北开始减弱。

【总页数】8页(P45-52)【关键词】热带气旋;尺度;强度;西北太平洋【作者】梁梅;梁沛乐;范伶俐;徐建军【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南海海洋气象研究院;广东海洋大学中国气象局-广东海洋大学海洋气象联合实验室;广东海洋大学广东省高等学校陆架及深远海气候、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44【相关文献】1.西北太平洋地区热带气旋闪电活动的气候学特征及其与气旋强度变化的关系2.2004年与2006年7~9月西北太平洋上空大尺度环流场与天气尺度波动的差别及其对热带气旋生成的影响3.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年际变化及其与大尺度背景场的关系4.西北太平洋上热带气旋尺度变化率与其尺度和强度的关系5.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异常与五类主要大尺度环流型的关系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999-2003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综合预报的误差分析

1999-2003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综合预报的误差分析

1999-2003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综合预报的误差分析漆梁波;黄丹青;余晖【期刊名称】《应用气象学报》【年(卷),期】2006(17)1【摘要】应用1999-2003年中国中央气象台(CMO)、日本气象厅(JMA)以及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TWC)发布的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综合预报资料,从总误差、逐年误差趋势、不同海区误差、不同路径趋势误差、不同强度趋势误差等5个方面对各预报中心的路径及强度预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年总的平均误差以JTWC的路径预报误差最小,而JMA的强度预报较准确;在不同海域,各预报中心的路径预报能力各有优势,但在热带气旋的强度预报方面,JMA的方法在各海区都较稳定;对不同路径趋势热带气旋的预报方面,除了南海转向热带气旋的路径预报比JMA 和CMO稍差一些之外,JTWC的路径预报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好于或相当于JMA 和CMO;在不同强度变化趋势热带气旋的预报方面,JTWC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优于其他中心.上述结果帮助业务和科技人员全面了解各预报中心的预报能力优劣,也为今后改进我国的热带气旋预报提供有益的参考.【总页数】8页(P73-80)【作者】漆梁波;黄丹青;余晖【作者单位】上海中心气象台,上海,200030;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南京,210093;上海台风研究所,上海,20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9【相关文献】1.2004年与2006年7~9月西北太平洋上空大尺度环流场与天气尺度波动的差别及其对热带气旋生成的影响 [J], 冯涛;黄荣辉;杨修群;沈新勇;胡开明2.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中期路径的统计释用综合预报模式 [J], 钟元;李泓3.2010年和1998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异常与东亚夏季风系统的关联性分析 [J], 余丹丹;张韧;李荔珊;董兆俊4.近百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年频数的变化特征 [J], 张光智5.2019年11月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异常偏多的成因分析 [J], 周群;黄焕卿;张润宇;邓小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北太平洋双热带气旋相互作用统计分类及其特征分析

西北太平洋双热带气旋相互作用统计分类及其特征分析
文献标 识码 :A D i 03 6  ̄i n10 .9 52 1 . .0 o :1 . 9 .s . 44 6 . 1 40 3 9 s 0 0 0 中图分类号:P 4 44
陈联寿等[] 出 T 1 8 指 C相互作用有直接和间接
1 引

作 用之 分 。L n e [提 出 “ 原 效应 ” 的订 正 adr等 ] 藤
C r等[] a r 1随之又归纳出区分这些情形的临界距离 o 和互旋速率标准 ,但 同时表明在分类过程 中仍存 在很大的主观性 。以上研究的主观性都较大 ,且 统计研究时间区间较短。 本文首先从 14- 2 0 9 9 07
年 ( 5 共 9年 )西北太 平 洋 ( 包括 中国南海 海域 )
基金项 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 目 ( 03 2 5 4 80 3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 目 ( 7 ) 93 课题 ( 0 9 B 2 52 共同资助 20 C 4 10 )
通讯作者:吴限,女,山东省人 ,硕士 ,主要从事灾害性天气形成机理和预报研究。Ema :wu i p@13 o - i l xa p 6 . m n c
类型的平均 回归路径 。第 三部分详细介绍这些类 型的路径特征 。第四部分统计分析每一类双 T C 的登陆情况 、季节规律和两气旋 的共存生命史 。 第五部分着重分析各类双 T C相互作用过程中的 大尺度引导气流场特征 ,得到各类相互作用的开 始 、中间和结束阶段的典型引导流场 。
文章编号:10 —9 52 1)40 5—0 0 44 6(0 0 .4 51 1
西北太平洋双热带气旋相互作用统计分类及其特征分析
吴 限 ,费建 芳 ,黄小 刚 2 ,程小平 ,任建奇
( . 放 军理 工大 学气 象学 院 ,江 苏 南 京 2 10 ;2 1解 1 1 1 .海军 海洋 水 文气 象 中心 ,北京 10 6 ) 0 11

热带气旋特征

热带气旋特征

Affected Area (hundred km2) 175.97 84.80 269.00
Casualty
Damage (million Yuans) 4685.0 694.0 1340.0
Evacuation Population (thousand people)
Fujian Zhejiang Guangdong
Annual mean frequency of tropical cyclones that make landfall on each province in China (1983-2006)
中国大陆:5.7 海南:1.3 台湾:1.8
台风降水重要性
50
40
30 0.01 to 1 1 to 10 10 to 25 25 to 50 50 to 81 80 90 100 110 120 130
不同资料集对超强台风活动气候变化上结论差异显著,考虑到定强技 术上存在的差异和问题,可信的结果可能介乎JTWC与CMA的结果之间, 这有待于对资料问题更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充分揭示和暴露问题,在时 机成熟时可考虑开展TC资料的再分析工作。
全球变暖背景下台风活动 变化趋势的研究进展
吴立广
主要内容
1. 台风对中国的影响 2. 台风气候变化研究的主 要问题 3. 台风气候研究方法 4. 当前研究进展
风速的测量主要采用2分钟平均风速,但在早期特别是1971年以前由于 年鉴整编时资料来源种类繁多,可能同时包含1、2和10分钟平均风速
结果与讨论
TC活动的基本特点 定位定强资料之比较 CMA资料与JTWC资料 CMA资料与JMA资料 JMA资料与JTWC资料 三套资料共有TC
(a)
TC活动的基本特点

2016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预报精度评定

2016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预报精度评定

2016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预报精度评定陈国民;张喜平;白莉娜;万日金【期刊名称】《气象》【年(卷),期】2018(044)004【摘要】以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整编的最佳路径数据集为依据,对2016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TC)定位精度及路径、强度和登陆点预报精度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2016年定位总平均误差24.9 km,比2015年略偏大.主观和客观路径预报误差没有延续之前持续减小的趋势,整体预报能力比前两年略有降低.ECMWF-EPS、NCEP-GEFS和UKMO-EPS三个集合预报系统的台风路径预报整体性能要好于其他集合预报系统.各主客观预报方法的台风强度预报性能与往年相比没有大的改进.主观方法对超强台风莎莉嘉在海南万宁的24 h登陆点预报误差均非常小,误差在15 km 以下.全球模式的登陆点预报性能表现要优于区域模式.%Operational positioning,track,intensity and landfall point forecast errors of tropical cyclones (TCs) over Western North Pacific in 2016 are evaluated on the basis of CMA/STI's "Best-track" datase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TC positioning is a little larger than that in last year,with an av-erage error by all methods is 24.9 km.The track forecast errors of both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methods do not continue to decrease,which means the overall forecast performance in 2016 is sligh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previous two years.The ECMWF-EPS,NCEP-GEFS and UKMO-EPS have better performance in track prediction than other ensemble prediction systems.No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TC intensityprediction by subjective methods has been seen compared with previous years.However,the subjective methods have very small prediction error for the 24 h landfall point of Super Typhoon Sarika in Wanning, Hainan,and the errors are less than 15 km.The landfall prediction performance of global model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regional models.【总页数】8页(P582-589)【作者】陈国民;张喜平;白莉娜;万日金【作者单位】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上海200030;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上海200030;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上海200030;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上海20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56【相关文献】1.2015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预报精度评定 [J], 陈国民;白莉娜;万日金2.2014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预报精度评定 [J], 陈国民;曹庆;白莉娜3.2013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预报精度评定 [J], 陈国民;曹庆4.2012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预报精度评定 [J], 陈国民;余晖;曹庆5.2017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预报精度评定 [J], 陈国民;张喜平;白莉娜;万日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北太平洋不同路径下热带气旋快速加强统计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西北太平洋不同路径下热带气旋快速加强统计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西北太平洋不同路径下热带气旋快速加强统计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尹浩;王咏青;钟玮【期刊名称】《气象科学》【年(卷),期】2016(036)002【摘要】利用2002-2011年JTWC最佳路径资料和NCEP的1°×1°全球最终分析资料以及热带气旋年鉴,分析了西北太平洋不同路径下热带气旋(TC)快速加强(RI)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对不同路径下快速加强(RITC)和缓慢加强(Non-RITC)两组TC 进行合成分析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转向路径发生RI频率最大,且转向路径中西转向的TC最易发生RI过程;其次是东北和西北行路径.在时间分布上,各个路径下RI 的月际和日变化具有不同的位相分布特征;在空间分布上,大多数RI过程发生在菲律宾和台湾岛以东洋面,西行路径在南海北部也出现较多RI过程,转向路径RI过程多发生在转向处.各个路径下RITC与Non-RITC环境场存在较明显差异,RITC对流层上层的南亚高压相对较弱,中低层副高相对较强,对流层低层存在较大的相对湿度,且湿度大值区域位于TC移动方向前侧.不同路径下的快速加强的环境影响因素也有所不同.【总页数】9页(P194-202)【作者】尹浩;王咏青;钟玮【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太平洋台风研究中心,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太平洋台风研究中心,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南京210044;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南京211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44【相关文献】1.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快速加强过程中的水汽特征分析 [J], 尹浩;王咏青;钟玮2.西北太平洋迅速加强热带气旋的统计特征和识别预报试验 [J], 李勋;赵声蓉;王勇;吴俞;李玉梅3.亚洲夏季风爆发前后西北太平洋和孟加拉湾热带气旋活动统计特征 [J], 任素玲;刘屹岷;吴国雄4.基于MTCSWA风场资料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风场结构的气候统计特征研究[J], 陈可鑫;陈光华;向纯怡;李兴良5.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大风圈统计特征及船舶防避热带气旋方法 [J], 杨亚新;夏剑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变性过程结构演变及其环境分析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变性过程结构演变及其环境分析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变性过程结构演变及其环境分析危国飞;朱佩君;江佳【期刊名称】《热带气象学报》【年(卷),期】2014(030)003【摘要】用气旋相空间方法(Cyclone Phase Space,简称CPS)对58个经历变性过程的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2021个样本(时次间隔为6h)资料进行分析,得到该区域热带气旋在变性阶段的气旋结构及其环境特征.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强的热带气旋更易发生变性,变性开始于气旋非对称性增加,随之伴有高层冷心出现和加强,最后完成于低层出现冷心,变性维持平均时间约28h.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再分析资料对各聚类环境场的动态合成分析表明,发生变性的热带气旋在北移过程中逐渐嵌入西风带,在中高纬斜压系统影响下变性为温带气旋.对于发生并完成变性的热带气旋,其西北侧始终有明显的位涡梯度存在,而且在环境中有明显的水汽输送通道.【总页数】10页(P473-482)【作者】危国飞;朱佩君;江佳【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浙江杭州310027;福建省气象台福建福州350001;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浙江杭州310027;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浙江杭州3100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44【相关文献】1.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变性阶段强度变化的比较研究 [J], 应俊;陈光华;黄荣辉;曹杰2.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变性过程中的风及降水分布变化特征分析 [J], 王佳琪; 李英3."相空间"方法判断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变性适用性研究 [J], 郭蓉;雷小途;郭品文4.不同数据集下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变性特征的比较 [J], 孙红梅;汤杰;雷小途5.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变性的客观判据研究 [J], 郭蓉;雷小途;汤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两个相似路径热带气旋环流特征的对比分析

两个相似路径热带气旋环流特征的对比分析

两个相似路径热带气旋环流特征的对比分析何小娟;徐一晖;林佩玲;郭兴业【期刊名称】《气象研究与应用》【年(卷),期】2009(30)A01【摘要】9615、0814号强台风路径、强度相似,西北偏西移进入广西沿海和南部,均对广西产生了较强风雨天气,影响严重。

利用常规资料和EC、JP资料,对这两个台风的移动路径和环流形势进行了对比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中纬从中亚到东亚有高压脊或以纬向环流为主,西风槽偏北,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一直强大且呈带状分布或不断加强与西伸,地面较强冷空气南下影响是两个热带气旋稳定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的原因;而由于副高形态和演变的不同,地面冷空气影响不同而使冷高压与台风之间气压梯度不同使得各台风路径有些微的差异。

分析还发现200hPa散度、850hPa涡度、850hPa南北风分布的不同对台风路径影响也不同。

【总页数】3页(P14-16)【作者】何小娟;徐一晖;林佩玲;郭兴业【作者单位】钦州市气象局,535000;百色市气象局,53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44【相关文献】1.影响我国北方不同路径热带气旋平均环流特征及暴雨落区 [J], 顾润源;李昌义2.两个相似路径热带气旋环流特征的对比分析 [J], 何小娟;徐一晖;林佩玲;郭兴业3.两个同源地不同路径热带气旋的大尺度场对比分析 [J], 舒锋敏;林良勋4.广西近海移动路径复杂的热带气旋大气环流特征分析 [J], 陈润珍;彭福祥;蔡敏;孔宁谦5.相似路径热带气旋"海棠"(0505)和"碧利斯"(0604)暴雨对比分析 [J], 余贞寿;陈敏;叶子祥;陈宣淼;庄千宝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卷 2
第 1 期




Vo. 1 32, No .1
21 0 0年 1月
A CT A CEA N 0LO G I O CA NI SI CA
J n ay 2 1 a u r 0 0
中 美 两 套 西 北 太 平 洋 热 带 气 旋 资 料 集 的 差 异 分 析
加 召开 的 wMO 第 六 届 热 带 气 旋 国 际会 议 的 声 明 指 出 , 测技术 和 强度 测 量 手 段 的 变 化 引起 的资 料 观 质量 问题 已逐 渐成 为 TC气 候 变化研 究 的障碍 。 T C资料 问题 具体 表 现 为不 同资 料集 之 间 的差 异 问题和 资料 的订正 或 可靠性 分析 两个 方 面 。近 几
梁进 , 福 民 ,杨 修 群 任
(.南 京 大 学 灾 害性 天气 气 候 研 究 所 , 苏 南 京 2 0 9 ;.国 家气 候 中 心 , 京 1 0 8 ) 1 江 1032 北 0 0 1
摘 要 :利 用 中国气象 局 ( MA) 美 国联合 台风 预 警 中心( T C 和 J WC) 两套 西北 太 平 洋 热 带 气旋 ( C) T 资料集 , 比分析 了两者 在 1 5 - 2 0 对 9 1 0 5年 T C定 位 和定 强 方 面 的差异 。 结果 表 明 : 两套 资料 定位
差在 2 O世 纪 5 0年代 至 6 O年代 初及 1 8 9 8年 至 9 O年 代 差异 较大 ; 地理分 布 上主 要是 在 T C登 陆后
所 在 的地 区及高 纬度 洋面 上差 别较 大 。定 强方面 , MA 资料 在 2 C 0世纪 5 O年代 及 6 O年 代 末 至 7 O 年代 初 T 强度 明显大 于 J WC 资料 ,T C T J WC资 料 则 在 8 O年代 末 以后 的 时段 T 强 度 显 著 大 于 C C MA 资料 ; 地理 分 布 上定 强 差 大 的 区域 在 8 O年 代 以前分 布 较零 散 , 后 随着 J 之 TWC资 料定 强增 大, 其在 西北太平 洋 洋面 上 强度 显著 偏 强 , MA 资 料 同期 则 在 亚 洲大 陆沿 岸 部分 地 区强 度 较 强。 C 进 一步 分析 显 示, 两套 资料 集之 间的差异 和 TC观测 技 术 的变 化之 间存在 密切 关 系。在 气象 卫 星 使 用 以前 (9 1年 至 6 15 0年代 初) 以及 美 国空军 飞机观 测终 止 之后( 9 8年 以后) 两者 无论 是在定 , 18 , 位 还是 定 强上都 存在 很大 差异 ; 两者定 强差 最小 的 时期 ( 9 3 1 8 而 1 7 — 9 7年) 正好 对 应 了飞机 观 测 则 和 D oa v rk技术在 T C观 测 上 同时被使 用 的 时段。 两套 西北太 平洋 T C资 料集 总体 差 异 明 显, 却又 各 具特 点 , 目前很 难 判 断 哪 一 套 资 料 集 更 加 可 靠 。 但 对 于 影 响 中 国 TC, MA 资 料 集 具 有 明 显 c 优势。 关键 词 : 带气旋 ; 北太 平洋 ; 热 西 资料 比较 ; 定位 差 ; 强 差 定
收 稿 日期 :0 90 —5修 订 日期 :0 00—5 2 0 —30 } 2 1 —22 。
数 ( D ) 显示 西 北 太 平 洋 T 自 2 P I” C 0世 纪 7 O年 代
后 期 至 20 0 3年 P I几 乎 倍 增 。 Klt ah3和 D oz c L b ]
资助 课 5 ) 9 3项 目课 题 ( 0 6 B 0 6 1 2 0 C 4 80 ) 行 业 专 项 ( 4 7 5 4 ; 0 3 9 3 ;7 2 0 C 4 3 0 ;0 4 B 1 3 3 ; GYHY2 0 00 9 GY 0 8 60 ; —
正得 到越 来越 多 的重 视 。2 0 0 6年 1 月 在 哥斯 达 黎 1
大 量 的研 究成 果 [ : 于不 同资 料 集 研究 所 得 结 1 基 ] 果 之 间的分 歧十分 显 著 ; 即使 是对 于 同一套 资料集 ,
由于 资料 的订正技 术 不 同或 关 注 时段 的差 异 , 结论 差 异也 非 常明显 。
中图 分 类 号 : 4 4 P 3 . P4 ;723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2 34 9 (0 0 0 -0 01 0 5 —13 2 1 ) 10 1—3
年 , 对西 北太 平洋 TC强度 气 候 变 化 趋 势 问 题 有 针
1 引 言
气 候变 化 研 究 中 的一 个 重要 问题 是 资料 问题 , 热 带气旋 ( ) TC 资料 问题 对 其气 候 变化 研 究 的影 响
We se 等 L 和 E n e 2 用 美 国 J btr 1 ma ul [使 TWC资
料 集 提 出 T 强 度 增 强 。We se 指 出在 过 去 C b tr等 3 全 球 范 围 6大 热 带 风 暴 海 域 4级 和 5级 飓 风 0a
的数 量几 乎 倍 增 ; ma u l 立 的 T “ 量耗 散 指 E ne建 C 能
HY2 0 0 0 4 0860)
作 者 简 介 : 进 (9 2 ) 男 , 苏省 镇 江市 人 , 士 研 究 生 , 要 从 事 灾 害 性 天 气 气候 方 面 的研 究 。E mal l njn 20 @ 13 tm 梁 18一 , 江 博 主 — i i gi_ 0 5 6 .o : a *通 信 作 者 : 福 民 , , 任 男 研究 员 , 事 气 候 与 气 候 变 化 相 关 业 务 工作 及 研 究 。E mal f e @ 1 3 tm 从 — i mrn 6 .o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