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与熊掌可兼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与熊掌可兼得”

摘要: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可以而且也应当互融共赢,本文从“如何在阅读课上促进写作教学”“如何在写作课上运用阅读教学的知识”这两个角度来试作探讨。

关键词:阅读;写作;教学;例子

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分则两伤,合则双赢。一方面,“读写”结合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决定了其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语文教学也必须遵循听说读写全面发展互相促进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人的各种感觉器官本身就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分属大脑不同的管理区域。“读写”结合既不构成时间和空间上的冲突,也可以充分利用大脑和感官的各项机能,全面促进知识的消化吸收以及思维与能力的有效训练。此外,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许多要素互相包含,完全可以进行优化组合,形成更大的教学合心力。本文试从阅读课和写作课两个主战场入手,探讨语文课堂上实现读写结合的新

方法。

主战场:阅读课

以教材为规范,讲授写作文体相关知识,以实现“从读知写”。如今“淡化文体”教学的观点颇为盛行,但“淡化”

并不等于“取消”或者“抹煞”,对于中小学语文课程常规的教学和研究来说,文体教学都是最基础的教学业务,是教与学的一项基本功。所以,为了防止学生出现“考试或者平时作文往往不知道究竟‘自定’了哪种文体的杂烩文”,专门在写作课上腾出时间来向学生讲授文体知识未尝不可。

但因不够形象生动,深入浅出的“灌输”嫌疑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学生的积极性不高,难以消化吸收。如果抓住阅读课的契机,在分析课文内容、形象感知的基础上,归纳出各种文体写作规范,这些知识便也水到渠成地进入学生的认知领域。当然教师也可以反弹琵琶,先对一些文体知识范畴内的术语作简要介绍,然后在分析课文时沙滩拾贝,恰当及时地进行阐释。如分析《懒惰的智慧》各个论据时,让学生也想想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试着为文章再添入一段论据,掌握必要的论证方法,又如仿照《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让步结构巨型写一个人或一件事,学习如何巧妙凸显其“好”的和“坏”的影响程度。

及时捕捉写作契机,坚持阅读课堂练笔,以实现“从读带写”。有选择性地利用仿写、改写、扩写、缩写、续写等形式,引导学生即兴写作,既能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程度,又能让他们当堂掌握一些写作的技巧,更重要的是,通过鼓励学生自主创作,写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例如,在小学教学阶段,可以尝试“句群”训练,比如在学习朱自

清的《春》时,教师带领学生欣赏了“春风”、“春雨”、“春花”、“颂春”这四幅图景之后,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最喜欢的一处春的景象,借鉴作者文中段落的写作顺序和语言技巧,给课文再添一幅“美春图”。联系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经验积累,强化他们对“颂春”主题的认同,写作热情自然高涨。另一方面,“模仿是创造的基础”,一开始可以降低写作的难度,经过几次从模仿到独立运用再到实践的反复过程,学生就能基本掌握这种技巧。叶老说:“读懂课文主要一步在于透彻理解,而透彻理解就是反复玩味课文”。通过课堂练笔,让学生学习借鉴课文中作者运用语言的表达方法,“从书面语言转向个体语言”,“从积累语言转化为运用语言”,也是一种“玩味语文”的有效途径。

主战场:写作课

以课文为例子,进行写作前的指导。具体来说,可以有命题、立意、选材、谋篇布局方面的指导。如《风筝》《羚羊木雕》《荔枝蜜》等许多叙事散文以物为线索,就以该物为题,形象生动,引人入胜,我们可以鼓励学生运用此法。在选材方面,我们可以从古诗词中得到很多启发,如《夜雨寄北》中描写对妻子的思念之情时,写完现实场景后着意描绘了他日与妻子重逢时回忆此刻雨景的场景,学生在平时写作时也未尝不可从“虚”“实”两方面取材,“玩转穿越”。何况,语文课本中的许多“范型”“范例”很值得学生在作

文中利用,如“范进”“孔乙己”是深受科举毒害的范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思想道德的范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中秋祝福的范型,“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是顽强精神的范型。“这些都是人类文化史、民族文化史上某种重要现象的“结晶”,而范例的内涵更加广泛,包括阅读中所知悉、掌握的有意义的知识,有价值的数据,重要的信息,生动的故事,独特的案例以及许多警句、名言、成语词汇等。”[1]多多引用诗词可以增加文章的古典意蕴和人文内涵已无须多提,但学生不够重视知识、事例等范例,如李清照饱含相思的“黄花”,徐志摩笔下作别的“康桥”,王安石游褒禅山时对“花山”的误读等都是很好的范例,虽然没有范型那么强的对文化、人文现象的指代作用,但在写作中恰切运用,同样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在谋篇布局方面,学生可以学习《风筝》《海棠花》这种由现实到回忆再回到现实的写法,过渡自然,首尾圆合,给那些写作记叙文时不知如何下手的同学以借鉴。再如诗经中常用的“起承转合”的写作手法在《关雎》一文中得以充分地体现,另外古诗词中多用卒章显志的手法也是学生写作时的妙诀。

以课文为参本,进行写作后的评改。当下许多语文教师批改学生的作文只限于末尾的评语,大多为套话,对学生改正弊病,提高写作水平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当学生作文中的

不如意处可以通过联想到某篇课文的写作技巧而有所改善时,语文教师可采取横批的方法在旁边进行提示,帮助其找到修改的方向和思路。如学生在习作中记述亲人如何关爱自己的事迹时,轻描淡写,没有进行细致入微地刻画,所以打动不了读者的心,老师可以提醒其仔细回顾《背影》中父亲给儿子买橘的一系列描写,抓住动作和外貌描写,把动作的艰难过程以及父亲的努力程度等凡是看在作者眼里的细节

都写得一清二楚,相信学生同样会有那样一个雕刻在记忆深处的“买橘过程”,而其所要做的就是真实、具体、细致地还原这样一幅画面,足以感动人心。当然,老师的批改只是作为建议和参考。

其次,在讲评课上,教师也可以通过例举课文中好的片断提示修改途径,并带头示范“下水段”,随后留下时间给学生当堂练笔,并加强学生写作过程中的指导。写作不能止于模仿,更不能机械模仿,要敢于和善于创新,对一些融入了学生自己写作特色的“变式”,老师应给予充分表扬和鼓励。

语文教学是个完整的序列,“读写结合”既是促进其内部优化组合的必要环节,又是促进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要动力。“鱼与熊掌可兼得”,许多一线教师也不断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探索出“读写结合”的新模式,新方法,新手段。打开语文世界里这扇崭新的窗口,里面尽是一道道亮丽动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