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剂―中药学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 成〗 石膏50g 竹叶6g 炙甘草6g 粳米10g 半夏9g 麦门冬20g 人参6g
〖功 用〗 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主 治〗 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未清,气津两
伤证。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 喜饮,或虚烦不寐,舌红苔少 ,脉虚数。
15
16
【配伍特点】
全方清热与益气养阴并用,清、补两顾, 清而不寒,补而不滞。《医宗金鉴》云其: “以大寒之剂,易为清补之方”。
【辨证要点】 为治疗热邪初入营分证的常用方。 以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斑疹隐隐,舌绛而干, 脉数为辨证要点。
【使用注意】 原著云:“舌白滑者,不可与 也”,该条自注云:“舌白滑,不惟热重,湿 亦重矣,湿重忌柔润药”,以防滋腻而助湿留 邪。
24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加减运用】
(1)寸脉大,舌干甚,去黄连,防苦燥伤阴;
(2)热陷心包而窍闭神昏者,可合安宫牛黄丸、 至宝丹以清心开窍;
【代表方】 如白虎汤、竹叶石膏汤。
7
白虎汤《伤寒论》
〖组 成〗 石膏50g 知母18g 炙甘草6g 粳米9g
〖功 用〗 清热生津。
〖主 治〗 阳明气分热盛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
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
8
9
〖病证解析〗
┏ 内热熏蒸——壮热面赤伤 寒邪传阳明 ┃ 入里化热或温 ┃ 邪传入气分 ┃
━ 里热实证 ┫热灼津伤——烦渴引饮 ┃ ┣ 迫津外泄——大汗出 ┃ ┗ 热盛于经——脉洪大有力
神志不清,面唇色红,四肢有时抽搐、瞳孔等大 等圆,对光反应消失,胸前皮肤发现有两个出血 点。心率120次/分。腹部平坦,压之稍有抵抗感, 肝在右肋下2横指,质软。舌红绛,脉细数。白 细胞总数升高,脑脊液常规化验正常。血培养和 粪便培养诊断:败血症。西医用多种抗菌素、激 素等无效。
【功用】 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主治】 热入营分证。身热夜甚,神烦少寐, 时有谵语,目常喜开或喜闭,口渴或不渴,斑疹 隐隐,脉细数,舌绛而干。
20
21
〖病证解析〗
┏ 热灼营阴——身热夜甚,口渴 ┃ ┣ 热扰心神—神烦少寐,时有谵语 ┃ 邪热传营 ╋ 热蒸营阴,津液上潮—口反不渴 ┃ ┣ 热迫营分,伤血络——斑疹隐隐 ┃ ┗ 热伤营阴——舌绛而干,脉细数 火热欲从外泄,阴阳不相既济——目喜开或喜闭
清热剂
PART ONE
前言
请在此处添加具体内容,文字尽量言简意赅,见到 那描述即可,不必过于繁琐,注意版面美观度。
清热剂
【概 念】 凡以清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清热、泻火、
凉血、解毒等作用,用以治疗里热证的方剂, 统称清热剂。 【立法依据】
“热者寒之”, “温者清之”。 --《素问·至真要大论》
3
【适应证】 外感、情志、内伤——里热(虚、实)证。 表证已解,热已入里,但尚未结实——清热。
22
〖配伍意义〗
水牛角——咸寒,清热凉血解毒

——“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
生地、麦冬、玄参——甘寒,清热凉血养阴 臣
银花、连翘——芳香,轻宣透泄 ,清热解毒 佐
——“入营尤可透热转气”
竹 叶——清心热

黄 连——苦寒,清心泻火解毒

丹 参——凉血活血祛瘀

23
【配伍特点】
清营解毒为主,配以养阴生津、透热转气 。
(6)屡用清热泻火而热不退者,宜用滋阴壮水 的方法,待阴复其热自退。
6
第一节 清气分热
【适应证】 适于热在气分证,身热不恶寒,反 恶热,多汗,口渴饮冷,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配 伍】 当用清热生津法治之,常用辛甘大寒 的石膏与苦寒质润的知母为主组方。适当配入 养阴生津的药物,如花粉、石斛、芦根等,或 配入补气药,如人参、炙草等。若兼热结、肝 风、湿郁证,需与泻下、熄风、化湿法合用。
18
【配伍】 常用水牛角、生地等清营凉血药为主。
(1)“清营透热”法==清营药+宣通气机 的银花、连翘、竹叶等以促进营分邪热透出气 分而解。 (2) “凉血散血”法==凉血解毒药+活血 的丹皮、赤芍等以促其瘀血消散,使止血而不 留瘀。
【代表方】 清营汤、犀角地黄汤。
19
清营汤《温病条辨》
【组成】 水牛角30g(先下) 生地黄15g 元 参9g 竹叶心3g 麦 冬9g 丹 参6g 黄 连5g 银 花9g 连 翘6g
10
〖配伍意义〗
石膏——甘寒,清阳明之热,止渴除烦 君
知母——苦寒,清热泻火,滋阴生津 臣
甘草、粳米——益胃和中

炙甘草——调和诸药
使
11
〖配伍特点〗
(1) 辛甘寒之品与苦寒质润之药相配,使清 热生津之力倍增。
(2) 寒凉药中配伍补中护胃之品,防寒凉伤 胃,祛邪而不伤正。
12
〖辨证要点〗 (1)本方为清阳明经热及气分热盛代表方。 (2)以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洪大为证 治要点。
【辨证要点】
为治疗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气阴耗伤 的常用方,用时以身热多汗,气逆欲呕,烦渴 喜饮,舌红少津,脉虚数为辨证要点。
17
第二节 清营凉血
【适应证】 (1) 邪热传营证:见身热夜甚,心烦不寐,时 有谵语,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数等; (2) 热入血分证:见出血,发斑,昏狂,谵语, 舌绛起刺,脉数等。
———解表、和解、表里双解、攻下———
4
分类
(1)清气分热——热在气分证 (2)清营凉血——邪热传营,热入血分诸证 (3)清热解毒——温疫、温毒,或疮疡疔毒 (4)清脏腑热——脏腑火热证 (5)清 虚 热——虚热证
5
【注意事项】 (1)辨清热证性质(虚、实);邪热所在部位 (脏、腑) ;热证传变阶段(气、营、血); (2)辨明热证的真假; (3)寒凉之品易伤脾胃阳气,注意顾护脾胃; (4)权衡轻重,量证投药; (5)热邪炽盛,服清热药入口即吐者,可少佐 辛温之姜汁,或采取凉药热服的方法;
(3)营热动风而见痉厥抽搐,配用紫雪丹,或加 羚羊角、钩藤、地龙以熄风止痉;
(4)兼热痰,加竹沥、竺黄、川贝清热涤痰;
(5)气分热邪犹盛,重用银翘、黄连,加石膏、 知母、青叶、板兰根等,增清热解毒之力。
25
〖典型病案〗 范某,男,9岁。 主诉:高热、昏迷、四肢抽搐1天 病史:高热、昏迷、四肢抽搐1天。当时检查,
13
〖加减运用〗 (1)气血两燔,引动肝风,神昏谵语,抽搐
——加羚羊角、水牛角以凉肝熄风; (2)阳明腑实,神昏谵语,便秘,尿赤涩
——加大黄、芒硝以泻热攻积; (3)消渴病胃热见烦渴引饮
——加天花粉、芦根、麦冬以增强清热 生津之力。
14
竹叶石膏汤 《伤寒论》
=白虎汤-知母+人参、麦冬、半夏、竹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