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分离
沉降除去哪些杂质
![沉降除去哪些杂质](https://img.taocdn.com/s3/m/fe42f186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d6.png)
沉降除去哪些杂质
沉降是一种物理方法,用于从液体中除去悬浮的固体颗粒或其他杂质。
这个过程基于颗粒在液体中的密度差异,使得颗粒在静止的液体中逐渐沉降到底部。
沉降可以除去许多不同类型的杂质,包括但不限于:
1. 固体颗粒:沉降可以有效地除去液体中的固体颗粒,如沉淀物、泥沙、悬浮的微粒等。
2. 悬浮液:沉降可以分离液体中的悬浮液,将液体与悬浮的固体颗粒分离开来。
3. 悬浮的生物体:在生物学和生物技术领域,沉降也可以用于从培养基或液体培养物中除去悬浮的生物体,如细菌、细胞等。
4. 悬浮的油脂或污物:在污水处理等领域,沉降可以用来除去液体中悬浮的油脂、污物等有机物。
5. 悬浮的矿物质:在矿业和矿物处理中,沉降可以用来除去矿石浆液中悬浮的矿物质,以便进行后续的处理和提取。
总之,沉降是一种常见的分离和除杂方法,适用于许多不同类型的液体混合物,可以有效地将悬浮的固体颗粒或其他杂质从液体中分离出来。
1/ 1。
沉降分离原理及方法
![沉降分离原理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9ab6585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d9.png)
沉降分离原理及方法沉降分离是一种常用的物理分离方法,主要用于将混合物中的固体颗粒或浮游生物从液体中分离出来。
沉降分离原理基于不同物质的密度差异,通过重力作用使得较重的固体或浮游生物颗粒沉降到液体底部,从而实现分离的目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沉降分离的原理和常用的方法。
1.原理:沉降分离的原理是基于斯托克斯定律,即在流体中,一个颗粒的沉降速度与其体积、形状、密度以及流体的粘度和密度有关。
根据斯托克斯定律,一个颗粒在一定重力下的沉降速度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v=(2g(ρp-ρm)r^2)/(9η)其中,v代表沉降速度,g代表重力加速度,ρp代表颗粒的密度,ρm代表流体的密度,r代表颗粒的半径,η代表流体的粘度。
根据上述公式可以看出,颗粒的沉降速度与颗粒的体积、密度以及流体的粘度有关。
通常情况下,沉降速度较慢的颗粒会更容易分离出来。
因此,在进行沉降分离时,可以通过控制颗粒的大小、密度以及流体的粘度来实现理想的分离效果。
2.方法:沉降分离的方法有许多种,下面介绍其中几种常见的方法。
(1)重力沉降:重力沉降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沉降分离方法。
它利用物体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沉降的特性,将混合物在重力的作用下静置一段时间,使得较重的固体颗粒沉降到液体底部。
然后通过倾倒或抽取的方式将上层液体倒掉,即可将固体与液体分离。
(2)离心沉降:离心沉降是通过离心力的作用加速沉降的过程。
离心沉降可以将颗粒分离得更彻底,分离速度更快。
离心沉降是利用离心机的转速和半径控制离心力的大小,通过调整离心机的参数,可以实现对不同颗粒的分离。
(3)沉降澄清:沉降澄清是通过调控液体的流速和流向,使颗粒在液体中进行不同速度的沉降,从而实现分离。
沉降澄清通常使用的装置是沉降澄清池或沉降澄清罐。
在这些装置中,通过设计合理的流场,使得颗粒在不同区域以不同的速度沉降,最终实现分离。
(4)浮选法:浮选法是通过将颗粒与空气或气泡结合在一起,使得颗粒浮在液体表面或高于液体表面,实现沉降分离的一种方法。
环境工程原理名词解释
![环境工程原理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d1518835022aaea988f0f01.png)
径, deS
A ;等
10.吸收过程类型: ⑴按溶质和吸收剂 之间发生的作用,
表面积当量直径:
dea
6 a
。
可分为 物理吸收 和 化学吸收 ; 物理吸收:在吸收
6.旋风分离器主要 剂中的溶解度大而
用于除去气体中颗 粒在 5m 以上的
被吸收; 化学吸收:溶质与
粉尘。反映旋风分 吸收剂发生化学反
离器的分离性能的 应而被吸收。
使边界层的溶质浓
⑴沉降方向不 有时层流,有时湍 上所受到的剪力称
少。
度大大高于主体溶 是向下,而是向外, 流,处于不稳定状 为剪切应力。
14.萃取剂的选择 液中的浓度,形成 即背离旋转中心; 态,称为过渡区; 流动阻力:流体具
原则应考虑一下几 由膜表面到主体溶
⑵离心力随颗 取决于外界干扰条 有“黏滞性” →流
3000 Kc 50000 ; 学讨论的主要问题
⑶超高速离心机: 是过程发生的 方
Kc 50000 。 Kc 为 分离因数。 8.过滤按过滤机理 可分为 表面过滤 和 深层过滤 ⑴表面过滤:采用
向、极限及推动 力。 12.相际传质的助 力全部集中在 两 层停滞膜中 ,即双 助力模型。(选择)
过滤介质的孔比过 13.传质总阻力包 滤流体中的固体颗 括 气模阻力 和
是 理 想 流 体 的 流 湍流时大,形体阻 1.按过滤机理分:
动。 (5)流动分 力较大。(2)物体 表面过滤和深层过
为两个区域。
表面的粗糙度的影 滤
边界层分离条件 : 响:粗糙表面摩擦 2.按促使流体流动
黏性作用和存在逆 阻力大。但是,当 的推动力分:
压梯度是流动分离 表面粗糙促使边界 重力过滤:在水位
第二节 沉降分离
![第二节 沉降分离](https://img.taocdn.com/s3/m/2bfcb3afdd3383c4bb4cd2a5.png)
二、离心沉降
(一)离心沉降原理
重力沉降速度一般很小,故设备体积庞大。 重力沉降速度一般很小,故设备体积庞大。 离心沉降速度大,可分离较小的微粒, 离心沉降速度大,可分离较小的微粒,且设备的体积 可缩小。 可缩小。
径向速度u 径向速度 r 每一点 切向速度u 切向速度 T 真正产生沉降作用的方向为径向。 真正产生沉降作用的方向为径向。
总效率与粒级效率的关系为: 总效率与粒级效率的关系为: η O = ∑ a iη i
旋风分离器的阻力损失
旋风分离器的特点:流量大、压头低。 旋风分离器的特点:流量大、压头低。 (1) 气体的膨胀或压缩引起的不可逆机械能损失; 气体的膨胀或压缩引起的不可逆机械能损失; (2) 气流旋转引起的动能损失; 气流旋转引起的动能损失; (3) 摩擦阻力损失以及各个部位的局部阻力损失等。 摩擦阻力损失以及各个部位的局部阻力损失等。 工程上主要采用经验公式: 工程上主要采用经验公式
沉降分离
第四组:颜艳、徐岚、苏才漫、 第四组 颜艳、徐岚、苏才漫、文虎 颜艳
沉降:在重力或离心力作用下, 沉降:在重力或离心力作用下,使悬浮在流体中的固体 颗粒沿受力方向与流体发生相对运动, 颗粒沿受力方向与流体发生相对运动,与流体 分离的过程。 分离的过程。 重力沉降:利用悬浮固体颗粒本身的重力完成分离的操 重力沉降: 作。——分离较大的颗粒 分离较大的颗粒 离心沉降: 离心沉降:利用悬浮的固体颗粒的离心力作用而获得分离 的操作。 的操作。——分离较小的颗粒 分离较小的颗粒
的有些颗粒进入时离器壁距离 离器壁距离B 直径小于 dc 的有些颗粒进入时离器壁距离 <׳B,直径 <dc的颗粒也可能被分离出来。 ,直径d< 的颗粒也可能被分离出来。
d B' 假设颗粒进入时分布完全均匀, 假设颗粒进入时分布完全均匀,分离出的小于临界直径的颗粒所占的质量分率应为 = dc B
化工原理11沉降分离原理及设备
![化工原理11沉降分离原理及设备](https://img.taocdn.com/s3/m/d861cd95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fc.png)
PPT文档演模板
化工原理11沉降分离原理及设备
•第三章、非均相混合物 分离及固体流态化
•3.1 沉降分离原理及设备 •3.1.1 颗粒相对于流体的运动
PPT文档演模板
化工原理11沉降分离原理及设备
•一、颗粒的特性
•1. 球形颗粒:球形颗粒的尺寸由直径d确定。
体 积 表面 积 比表面 积
PPT文档演模板
•二、重力沉降设备
• 位于降尘室最高点的颗粒沉降到室底所需的时间为
•气体通过降尘室的时间为
•降尘室 高
•沉降速 度
•降尘室 长
欲使颗粒被分离出来,则
•气流水平通 过降尘室速
度
PPT文档演模板
或
化工原理11沉降分离原理及设备
•二、重力沉降设备
根据降尘室的生产能力,气体在降尘室内的水平 通过速度为
•降尘室生 产能力
PPT文档演模板
化工原理11沉降分离原理及设备
•概述
机械分离方法,即利用非均相混合物中两 相的物理性质(如密度、颗粒形状、尺寸等) 的差异,使两相之间发生相对运动而使其分离。
机械分离方法
沉降 过滤
PPT文档演模板
化工原理11沉降分离原理及设备
•概述
•非均相混和物分离的应用: •(1)收集分散物质。 •(2)净化分散介质。 •(3)环境保护。
•三、 阻力系数(曳力系数)
•滞流区 •过渡区 •湍流区
•表面摩擦阻力 •形体阻力
PPT文档演模板
化工原理11沉降分离原理及设备
•四、 影响沉降速度的因素
•自由沉降
• 沉降过程中,任一颗粒的沉降不因其它颗 粒的存在而受到干扰 •干扰沉降
• 如果分散相的体积分率较高,颗粒间有明 显的相互作用,容器壁面对颗粒沉降的影响不可 忽略,这时的沉降称为干扰沉降或受阻沉降。
常用的分离原理有哪些种类
![常用的分离原理有哪些种类](https://img.taocdn.com/s3/m/043593c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4d.png)
常用的分离原理有哪些种类
常用的分离原理有以下几种种类:
1. 过滤分离:利用过滤介质对混合物进行筛选,通过颗粒物与过滤介质之间的大小差异实现分离。
2. 沉降分离:利用悬浮物在重力或离心力作用下的沉降速度差异,通过沉降使混合物分离。
3. 离心分离:利用离心力使混合物中的组分在离心场中产生运动,根据运动速度差异来分离。
4. 蒸馏分离:利用混合物中不同组分沸点的差异,通过加热或减压使某一组分汽化、冷凝实现分离。
5. 结晶分离:利用混合物中不同组分溶解度的差异,在适当的条件下供过饱和,使其中一个或多个组分结晶出来。
6. 蒸发分离:通过加热使混合物中的溶剂蒸发,使混合物中的溶质与溶剂分离。
7. 萃取分离:利用溶剂的选择性溶解能力,将混合物中的某一组分从原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8. 溶解分离:通过溶解混合物中的某一或多个组分,将其他组分分离。
9. 吸附分离:利用物质在固体表面或固体孔隙中的吸附能力,实现混合物中的组分分离。
10. 色谱分离:利用混合物中组分在固定相和移动相之间的差异,通过移动相的流动对组分进行分离。
常见非均相物系的分离
![常见非均相物系的分离](https://img.taocdn.com/s3/m/feee69b5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f9.png)
常见非均相物系的分离
由于非均相物系中分散相和连续相具备不同的物理性质,故工业生产中多采用机械方法对两相进行分离。
其方法是设法造成分散相和连续相之间的相对运动其分离规律遵循流体力学基本规律。
常见有如下几种。
(1)沉降分离沉降分离是利用连续相与分散相的密度差异,借助某机械力
的作用,使颗粒和流体发生相对运动而得以分离。
根据机械力的不同,可分为重力沉降、离心沉降和惯性沉降。
(2)过滤分离过滤分离是利用两相对多孔介质穿透性的差异,在某种推进力的作用下,使非均相物系得以分离。
根据推进力的不同,可分为重力过滤、加压(或真空)过滤和离心过滤。
(3)静电分离静电分离是利用两相带电性的差异,借助于电场的作用,使两相得以分离。
属于此类的操作有电除尘、电除雾等。
(4)湿洗分离湿洗分离是使气固混合物穿过液体、固体颗粒粘附于液体而被分离出来。
工业上常用的此类分离设备有泡沫除尘器、湍球塔、文氏管洗涤器等。
此外,还有音波除尘和热除尘等方法。
音波除尘法是利用音波使含尘气流产生振动,细小的颗粒相互碰撞而团聚变大,再由离心分离等方法加以分离。
热除尘是使含尘气体处于一个温度场(其中存在温度差)中,颗粒在热致迁移力的作用下从高温处迁移至低温处而被分离。
在实验室内,应用此原理已制成热沉降器来采样分析,但尚未运用到工业生产中。
沉降分离过程的安全分析
![沉降分离过程的安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94e6501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e3.png)
沉降分离过程的安全分析沉降分离是一种常用的工业分离技术,其原理是根据物料的密度差异,在重力的作用下将混合物分离为两个或多个组分。
此技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食品、制药等领域。
但由于分离过程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安全分析,以保障生产环境的安全稳定。
首先,沉降分离过程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高温高压。
沉降分离过程通常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进行,这种环境下容易引起设备和管道的破裂、泄漏等事故。
2. 爆炸和火灾。
在沉降分离过程中,如果设备或管道泄漏,易与空气发生反应,引起爆炸和火灾。
3. 毒害和腐蚀。
处理的液体或气体中可能含有毒性有害物质,如有机溶剂、酸、碱等,员工在接触这些物质时易造成毒害或腐蚀。
4. 人为因素。
操作者的误操作或不当操作也容易引起事故。
针对以上安全隐患,可以考虑采取以下措施:1. 设备和管道的安全阀和安全降压装置需设置完善,避免在高温高压下破裂和泄漏。
2. 对于易产生静电的流体,应采用防静电设施,在进料、排料口周围设置静电接地,避免引起火灾。
3. 对于有毒有害气体的处理,应在设备操作区域内设置有效的通风设施,保证操作人员的健康。
4. 对于加热装置和火源设备,应采取防火措施,如设置灭火器等。
5. 操作员必须受过专业的培训,并遵守操作规程,避免因为不当的操作导致事故。
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沉降分离过程的安全性,可采取以下方面的优化:1. 选用适合的物料,对于有害有毒物质可以选用较为安全无害的代替品。
2. 严格执行化学品的储存和处置规范,避免物料储存不当导致事故。
3. 及时检测设备状态和维护,避免设备老化和磨损引发事故。
综上所述,沉降分离过程的安全分析需要从设备、物料、操作人员等多方面进行考虑,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保障员工安全和生产稳定。
环境工程原理 第五章 沉降
![环境工程原理 第五章 沉降](https://img.taocdn.com/s3/m/d44c072faf45b307e8719736.png)
1 P 2 ut gd P 18
斯托克斯(Stokes)公式
第二节 重力沉降
(2)过渡区:2<ReP<103
18.5 CD 0.6 ReP
ut 0.27
0.6 ( P ) gd P ReP
艾仑(Allen)公式 CD = 0.44
第三节 离心沉降
(二)旋流分离器
• 旋流分离器用于分离悬浮液,在结构和操作原理上与旋风 分离器类似。 • 旋流分离器的特点: ①形状细长,直径小,圆锥部分长,有利于颗粒分离。 ②中心经常有一个处于负压的气柱,有利于提高分离效 果。
• 在水处理中,旋流分离器又称为水力旋流器,可用于高浊 水泥沙的分离、暴雨径流泥沙分离、矿厂废水矿渣的分离等。
utc
4( P )d P r 2 3 CD
4( P )d P g 重力沉降 ut 3 CD
• 沉降方向不是向下,而是向外,即背离旋转中心。 • 由于离心力随旋转半径而变化,致使离心沉降速度也随粒 径所处的位置而变。 • 离心沉降速率在数值上远大于重力沉降速率。
第三节 离心沉降
π 2 u 2 FD CD dP 4 2
CD与Re有关
第三节 离心沉降
F Fc Fb FD
2 1 3 π u 2 πd P ( P )r 2 CD d P 6 4 2 du m dt 颗粒在此位置上的离心沉降速度:
如果这三项力能达到平衡 du/dt=0
2 CD与ReP的关系曲线转换成 CD ReP 与ReP的关系曲线。
第二节 重力沉降
CDReP-1(不包含颗粒直径的摩擦数群) 由颗粒直径计算沉降速度 由颗粒直径和其他参 数,计算摩擦数群。
沉降分离 原理
![沉降分离 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328113ec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b2.png)
沉降分离原理沉降分离是一种物质分离的基本原理之一,它利用不同物质在溶液或混合物中的密度差异,通过重力作用使其沉降从而实现分离。
沉降分离的原理可以通过斯托克斯定律来描述。
斯托克斯定律表明,在一个粒径为 d、密度为ρ、粘度为η 的球形粒子在一种流体中由于重力而受到的附加阻力 F,与粒子直径的平方、密度差和粘度成正比。
即F = 6πηdv其中,v为粒子的沉降速度。
由于重力对物体的作用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且物体的质量等于其体积乘以其密度,因此可以得到F = 6πηdv = 4/3πd^3ρg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
根据以上公式,可以推导得到v = 2/9(d^2ρg)/η该公式表明,在给定的实验条件下,粒子的沉降速度与粒子直径的平方、密度差和重力加速度成正比,与液体的粘度成反比。
根据沉降分离的原理,我们可以通过调节实验条件中的因素来实现对混合物中不同物质的分离。
其中,影响沉降速度的关键因素有下列几个:1. 粒子直径:根据斯托克斯定律,粒子直径的平方与沉降速度成正比。
因此,粒子直径越大,其沉降速度越大,分离速度也就越快。
2. 物质密度:物质的密度差决定了沉降速度的大小,密度差越大,沉降速度越大,分离速度也就越快。
3. 液体粘度:液体粘度决定了粒子受到的阻力大小,粘度越小,阻力越小,沉降速度越大,分离速度也就越快。
4. 重力加速度:在地球上,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是一个常数。
但是,如果在实验条件下使用其他较小或较大的重力加速度,也可以影响沉降速度和分离速度。
综上所述,沉降分离通过利用不同物质在溶液或混合物中的密度差异,通过调节实验条件中的因素来实现对混合物中不同物质的分离。
这一分离原理为许多实际应用和实验分析提供了基础。
中药药剂辅导知识:常见的分离方法
![中药药剂辅导知识:常见的分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15274bd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e0.png)
中药药剂辅导知识:常见的分离方法中药药剂辅导知识:常见的分离方法导语:在中药药剂学中常用的分离方法有哪些?沉降分离法、离心分离法、滤过分离法还有什么吗?下面是店铺整理的相关内容,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沉降分离法沉降分离法系指固体微粒由于重力作用在液体介质中自然下沉,用虹吸法吸取上清液,使固体与液体分离的方法。
该法适用于固体物含量高的料液的粗分离,但分离不够完全,通常还需配合滤过或离心分离。
为了加速固体物的沉降可采用降温或加沉降剂等方法。
2.离心分离法离心分离法系指将料液置于离心机中,离心机高速旋转,使料液中固体与液体或两种不相混溶的液体借助大小不同的.离心力而达到分离的方法。
该法分离效率高,适用于含粒径很小的不溶性微粒或黏度大的料液,或两种密度不同且不相混溶的液体混合物的分离。
3.滤过分离法滤过分离法系指将混悬液通过多孔的介质(滤材),固体微粒被截留,液体经介质孔道流出,使固-液分离的方法。
常用的滤过方法与设备如下所述。
(1)常压滤过系指常压下滤过的操作。
常以滤纸或脱脂棉作滤过介质,常用滤器为玻璃漏斗、搪瓷漏斗、金属夹层保温漏斗等。
(2)减压滤过系指抽真空下滤过的操作。
常用的滤器如布氏漏斗(铺垫滤纸或纸浆滤板)、砂滤棒(外包滤纸或丝绸布)、垂熔玻璃滤器(包括漏斗、滤球、滤棒)等。
(3)加压滤过系指加压下滤过的操作。
例如板框压滤机,是由许多块“滤板”和“滤框”串连组成,适用于黏度较低、含渣较少的液体加压密闭滤过。
(4)薄膜滤过系指以薄膜为滤过介质,按薄膜所能截留的微粒最小粒径或相对分子质量,达到的滤过操作,可分为微孔滤膜滤过(微滤)、超滤、反渗透等。
微滤是指以微孔滤膜为滤过介质进行的滤过操作。
微孔滤膜滤过具有以下特点:滤膜质地薄(0.1~0.15mm),孔径比较均匀,孔隙率高,故滤速快;滤膜对料液的吸附少;滤过时无介质脱落,对药液无污染。
微孔滤膜的孔径范围为0.025~14μm,生产中主要用于精滤,如注射液的滤过。
沉淀的四种基本类型
![沉淀的四种基本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5f461cee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d8.png)
沉淀的四种类型
答案:
1、分离沉降(自由沉降):
当悬浮物浓度不高时,沉淀过程中,颗粒之间互不碰撞,呈离散状态,各自独立的完成沉淀过程。
颗粒的形状、尺寸和质量不发生改变,下沉速度不受干扰。
2、絮凝沉降(干涉沉降):
当悬浮物的浓度约在50-500mg/L时,在沉降过程中,颗粒之间可能发生互相碰撞产生絮凝作用,相互黏结,使颗粒的粒经、质量随着沉降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变大,沉降速度不断加快。
3、区域沉降(成层沉降、拥挤沉降):
当悬浮物浓度大于500mg/L时,在沉降过程中,相邻颗粒之间互相妨碍、干扰,沉速大的颗粒无法超越沉速小的颗粒,各自保持其相对位置不变,并在聚合力的作用下,颗粒群结合成一个整体而成层沉降,并与澄清水之间形成一个清晰明显的液-固界面,沉降过程即为界面下沉的过程。
4、压缩沉降:
颗粒在水中浓度很高时会相互接触,上层颗粒在重力作用下可将下层颗粒的间隙水挤压出界面,使颗粒群被压缩。
常发生在沉淀池底部的污泥斗中或污泥浓缩池中。
—1—。
沉降分离的名词解释
![沉降分离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9289634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cc.png)
沉降分离的名词解释沉降分离是一种常见的物理分离过程,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环境工程、化工、生物医药等领域。
它通过利用物质在重力作用下的不同沉降速度,将混合物中的固体或液体分离出来,从而实现纯化或提取目标物质的目的。
实质上,沉降分离是基于物质的密度差异来实现的。
根据斯托克斯定律,物体在流体中的沉降速度与其半径、密度和流体粘度有关。
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如果混合物中的某个成分具有较大的密度差异,那么在重力作用下,它会沉降到底部,而其他成分则会浮在上面。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参数控制,可以实现将其中一个或多个成分有效地分离出来。
水处理领域是沉降分离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之一。
例如,在污水处理工艺中,利用沉降分离可以将悬浮固体从废水中分离出来,从而降低废水中的颗粒物浓度。
通常,污水经过预处理后,进入沉淀池,其中的悬浮固体会随着时间逐渐沉降到池底,而干净的水则从池中排出。
此外,沉降分离还可以用于处理混合酒精溶液、油水混合物等复杂体系,实现酒精或油的回收与纯化。
环境工程是另一个广泛应用沉降分离的领域。
例如,在大气污染控制中,颗粒物的净化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沉降分离通过使用沉淀器或过滤器,将悬浮在气流中的颗粒物截留下来,从而净化气体。
此外,在固体废物的处理过程中,沉降分离也常被采用。
例如,利用离心机可以将废物中的固体与液体分离,从而达到废物减量和资源回收的目的。
在化工和生物医药领域,沉降分离被广泛用于分离纯化化合物或生命体。
例如,在药物合成中,通过控制溶液pH值或加入特定的沉降剂,可以实现药物晶体的沉降分离。
此外,沉降分离还被应用于分离和纯化生物制剂、生物大分子以及细胞等。
尽管沉降分离是一种有效的物理分离方法,但其适用范围和效果仍受到一些限制。
首先,沉降分离只适用于具有明显密度差异的物质,对于密度接近的成分分离则效果较差。
其次,沉降分离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尤其是对于固体颗粒较小且密度较小的混合物。
针对这些限制,人们在实际应用中根据情况可结合其他分离技术,如过滤、离心、膜分离等,以提高分离效率和纯度。
沉降的分离原理
![沉降的分离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dd19a6b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43.png)
沉降的分离原理沉降的分离原理可以通过不同颗粒物质在液体中的沉降速度差异来实现分离。
沉降是指颗粒物质在液体中由于其密度的差异而受重力作用而下沉的过程。
不同颗粒物质的沉降速度取决于颗粒物质的密度、形状、大小以及液体的粘度等因素。
沉降的分离原理可以通过斯托克斯定律进行解释。
斯托克斯定律可以表示为:V = (dp * g * (ρp - ρf)) / (18 * η)其中,V表示沉降速度,dp表示颗粒物质的直径,g表示重力加速度,ρp表示颗粒物质的密度,ρf表示液体的密度,η表示液体的粘度。
根据斯托克斯定律,可以看出沉降速度与颗粒物质的直径、密度差、液体粘度有关。
当颗粒物质的直径较小、密度差较大、液体粘度较小时,沉降速度较快。
而颗粒物质的直径较大、密度差较小、液体粘度较大时,沉降速度较慢。
在实际的分离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分离过程中的一些因素来实现分离效果的改善。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优化分离效果的方法:1. 调节液体的粘度:通过改变液体的温度或添加适当的分散剂来改变液体的粘度。
液体粘度的增大会减缓颗粒物质的沉降速度。
2. 调节颗粒物质的直径:颗粒物质的直径对沉降速度具有直接影响。
可以通过研磨、筛分等方法来改变颗粒物质的直径。
3. 调节颗粒物质的密度:可以通过修改颗粒物质的成分或添加特定的添加剂来改变颗粒物质的密度。
4. 使用离心力:离心分离是一种利用离心力加速颗粒物质沉降速度的分离方法。
通过高速旋转的离心机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较好的分离效果。
5. 使用分离膜或过滤介质:通过使用具有微孔结构的薄膜或过滤介质来筛选颗粒物质。
这种方法常用于微粒分离或悬浮液的过滤分离。
6. 使用电场或磁场:通过外加电场或磁场来改变颗粒物质的运动轨迹,从而实现分离。
这种方法常用于具有电荷或磁性的颗粒物质的分离。
以上是沉降的分离原理及一些常用的优化方法。
沉降的分离原理是基于颗粒物质在液体中的沉降速度差异实现的,而在实际的分离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液体粘度、颗粒物质的直径、密度以及使用离心力、分离膜或过滤介质、电场或磁场等方法来改善分离效果。
沉降槽分离的基本原理
![沉降槽分离的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8ef05bf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60.png)
沉降槽分离的基本原理沉降槽是一种用于分离固液混合物的设备,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重力将固液混合物分离开来。
沉降槽分离的过程包括混合物的进料、沉降分离、沉渣底出、清液出口、澄清液出口等。
沉降槽内的分离主要是通过重力沉降原理实现的。
当固液混合物进入沉降槽时,由于重力的作用,固体颗粒会沉降到槽底,而液体则向上浮起。
这是因为固体颗粒的密度通常大于液体,所以受到的重力也更大,从而使得固体沉降到底部。
在沉降槽中,根据固液混合物的密度差异以及固体颗粒的大小、重力作用的大小等因素,可以实现不同粒度、不同密度的颗粒的分离过程。
较小的固体颗粒会更容易随着液体一起上升,而较大的固体颗粒则会更容易沉降到底部。
根据固液混合物的具体情况,可以通过合理设置沉降槽的尺寸、倾斜角度、进料方式等参数,来控制分离过程中固液分离的效果。
沉降槽的沉渣底出口通常设置在槽底,固体颗粒沉降到底部后,通过底部出口进行排出。
清液出口则设置在槽顶,用于排出上浮的液体。
澄清液出口一般位于干区,并且比清液出口要高,用于排出在上浮过程中被带到干区的细小颗粒。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分离效果,常常采用改变沉降槽的结构,如设置分隔板、增加滤料等。
分隔板的作用是防止上升液体中的固体颗粒再次下沉,从而提高澄清液的纯度。
滤料的作用是过滤掉较小的固体颗粒,使得澄清液更加清澈。
除了基本的分离原理,沉降槽的使用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沉降槽中的进料速度应适中,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分离效果。
其次,沉降槽应定期清理,避免积累过多颗粒导致分离效果下降。
同时,沉降槽的结构也需要合理设计,以提高分离效果。
总之,沉降槽的分离原理基于重力沉降,通过固液混合物的重力分离实现固液分离。
通过合理设置沉降槽的参数和结构,可以提高分离效果,满足不同颗粒的分离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操作和维护,以达到良好的分离效果。
沉降分离原理及方法
![沉降分离原理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c3e95ad28ea81c759f57837.png)
第二节 沉降分离原理及方法3.2.1 重力沉降一、球形颗粒的自由沉降工业上沉降操作所处理的颗粒甚小,因而颗粒与流体间的接触表面相对甚大,故阻力速度增长很快,可在短暂时间内与颗粒所受到的净重力达到平衡,所以重力沉降过程中,加速度阶段常可忽略不计。
ma F F F d b g =-- 22u AF d ρζ=或a d u d g d g d s s ρπρπζρπρπ3223362466=⎪⎪⎭⎫ ⎝⎛--当颗粒开始沉降的瞬间:0=u 因为0=d F a 最大↑u ↑d F ↓a当0=at u u =——沉降速度“终端速度”推导得()ρζρρ34-=s t gd u0=a()ρρπρπζ-=⎪⎪⎭⎫ ⎝⎛s g d u d 322624式中:t u ——球形颗粒的自由沉降速度,[]s m ;d——颗粒直径,[]m ;s ρ——颗粒密度,[]3m kg ;——流体密度,[]3m kg ;g ——重力加速度[]2s m ;ζ——阻力系数,无因次, ()et s R f .φζ= s φ——球形度 ps s s=φ综合实验结果,上式为表面光滑的球形颗粒在流体中的自由沉降公式。
滞留区 1Re 104<<-tRe24=ζ ()μρρ182g d u s t -= 斯托克斯公式过渡区 310Re 1<<t 6.0Re5.18=ζ ()27.06.0Re t s tg d u ρρρ-= 艾仑公式湍流区 53102Re 10⨯<<t 44.0=ζ ()ρρρgd u s t -=74.1 牛顿公式μρt t du =Re该计算公式(自由沉降公式)有两个条件:1.容器的尺寸要远远大于颗粒尺寸(譬如100倍以上)否则器壁会对颗粒的沉降有显著的阻滞作用,(自由沉降—是指任一颗粒的沉降不因流体中存在其他颗粒而受到干扰。
自由沉降发生在流体中颗粒稀松的情况下,否则颗粒之间便会发生相互影响,使沉降的速度不同于自由沉降速度,这时的沉降称为干扰沉降。
沉降分离的特点
![沉降分离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df579760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2a.png)
沉降分离的特点《说说沉降分离那些事儿》嘿,大家好呀!今天咱来聊聊沉降分离这玩意儿,这可真是个有点意思的话题。
要说沉降分离的特点啊,那首先就得提到一个“慢”字。
你想想看,让那些固体颗粒慢悠悠地往下沉,可不就得花点时间嘛!这就好像看着一群小蜗牛在赛跑,你急它不急啊。
有时候等得你都不耐烦了,可它还是在那儿不紧不慢地往下挪。
而且沉降分离还特别“挑剔”呢!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乖乖沉降下去的哦。
颗粒的大小、比重等因素都得符合要求才行,就像参加一场特殊的选拔考试,不符合条件的就只能被淘汰。
那些小颗粒要是太小太轻了,嘿,它还就赖着不下去了,可把人愁坏了。
沉降分离还有个特点就是“安静”。
它可不跟你吵闹,就那么静静地在那儿进行着。
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声响,只有细微的沙沙声,就好像在跟你说:“别着急,我慢慢地就搞定啦。
”但你可别小瞧这安静,有时候安静的力量可比吵闹大多了。
再来说说它的“顽固”。
一旦开始沉降了,那它就会按照自己的节奏来,你急不得也催不得。
就像个倔强的小孩,认定了的事情非要做到底。
你只能耐着性子等它,没办法,谁让它就是这么有个性呢。
不过啊,虽然沉降分离有这些让人有点又爱又无奈的特点,但它也是非常重要的哦!在很多领域都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比如在污水处理中,通过沉降分离可以把杂质去掉,让水变得更干净;在选矿过程中,利用沉降分离能够把有用的矿物从废料中分离出来,获取珍贵的资源。
我就记得有一次在工厂里看到沉降分离的过程,那些污浊的液体经过长长的管道,慢慢地就变得清澈了。
就好像是一场神奇的魔法表演,眼看着脏东西都沉淀下去了,上面留下的就是干净的溶液。
当时我就想,这沉降分离虽然看起来普通,但真的是威力不小啊!总之,沉降分离虽然有着一些让我们又好气又好笑的特点,但它的价值可不能被忽视。
它就像是一个默默工作的幕后英雄,虽然不引人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特征尺寸
球形颗粒:常用直径d作为特征长度,其体积、表面积和比 表面积为:
3 V d 6
S d
2
S 6 a V d
式中: a —单位体积颗粒所具有的表面积,m2/m3。 对一定直径的颗粒,比表面积一定;颗粒的直径愈小,比 表面积愈大,因此可以根据比表面积的大小,来表示颗粒 的大小,特别是微小颗粒。
u0 V / A 3 / 10 0.3m / s
25
2. 颗粒沉降速度
1)重力沉降速度 质量为m的球形颗粒在流体内沉降过程中的受力: 重力:
Fg m g s g Fb g
FD Ap
d
6
3 p
浮力: 曳力:
d
6
2
3 p
u
2
2 dp u2
4
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非球形颗粒:常用颗粒的当量直径和球形度 表示其特性。
(1)体积当量直径de:与实际颗粒体积Vp相等的球形 颗粒的直径定义为非球形颗粒的当量直径。即:
de
3
6Vp
(2)表面积当量直径 ds:表面积等于实际颗粒表面积 Sp的球形颗粒的直径定义为非球形颗粒的表面积当 量直径。即: Sp
ds
粒径di的颗粒比表面积 粒径di的颗粒总体积
xi 6 1 6 s d i s d m
xi dm 1/ di
xi 对非球形颗粒: dm 1/ s d ei
二、 沉降
沉降运动理论
流体与固体颗粒相对运动规律,沉降分离过程的基础 相对运动条件:
流体与固体颗粒有密度差
FD 3 u d p
影响因素?如何得到?
可由因次分析法求解曳力:
FD f ( ,,u,d p )
通过因次分析,解得:
用范围广 Ap:颗粒在运动方向上的投影面积; ζ:曳力系数, 可由实验测定
u d p FD ( ) 1 Ap u 2 2 u2 此公式为曳力通式,适 FD Ap
(2).粒度分布表示法: 筛分得到各筛网上筛余物的颗粒尺寸,应在上层筛孔尺寸和 该层筛孔尺寸范围之内,一般定义第i层筛网上颗粒的筛分尺 寸dpi为: dpi=(di-1+di)/2 式中: di-1 —— 第i-1层筛网的筛孔尺寸,mm; di —— 第i层筛网的筛孔尺寸,mm。
根据其筛分尺寸dpi和对应筛余物的质量分率
2 颗粒群的特性
(1).粒度分布 按颗粒尺寸对颗粒群进行排列划分的结果称为粒 度分布。对工业上常见的尺寸大于40μm的颗粒群, 一般采用标准筛进行测量,称为筛分。 a.筛分:标准筛由一系列筛孔大小不同的筛组成, 筛的筛网由金属丝网制成,筛孔呈正方形。 通用的是泰勒(Tyler)标准筛系列。
筛网上每英寸长度上的孔数作为筛号,也称为目,且每 个筛的筛网金属丝的直径也有规定,因此一定目数的筛 孔尺寸一定。
淘金
扬场
主要内容
一、颗粒及混合颗粒的特性
二、沉降
重力沉降 离心沉降 沉降分离设备
一、 颗粒及混合颗粒的特性
伽利略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结果是否适用于所 有颗粒沉降? 例如,两团体积不同的棉花;
一页A4纸和把一页A4纸团成的纸球
1 、颗粒的特性(单颗粒的几何特性参数)
颗粒的几何特性参数:即大小 ( 尺寸 ) 、形状和表面积 (或比表面积)等。
增 大
筛 孔 孔 径
筛分实验结果:
筛号 10 14 20 28 35 48 65 100 150 200 270 筛孔尺寸(mm) 1.651 1.168 0.833 0.859 0.417 0.295 0.208 0.147 0.104 0.074 0.053 筛网上颗粒质量(g) 0 20 40 80 130 110 60 30 15 10 5
为什么要研究沉降分离? 非均相混合物(气固、气液、液液、液固等) 在生产生活中大量存在,需要分离。
例如,燃煤锅炉产生的烟道气中会含有煤灰或煤渣,排 放前不进行分离会造成空气污染。 原油中的泥沙 豆浆中的豆渣 咖啡粉中的渣 扬场(将麦粒和 麦皮分离)
水处理中的微生物与水的分离
淘金
研究非均相混合物的分离规律,有助于提出强 化分离的措施。
2 t 2
ur ut2 / r r 2 Kc u0 g g
分离因数
当r=0.4m,ω =50/s时,有Kc=102
三. 沉降分离设备
重力沉降室 旋风分离器
1.重力沉降室
去除颗粒物 的判据: 去除颗粒物的停留时间大 于或等于其沉降时间
颗粒在室内的停留时间:
l l b H A H r u Vs Vs
外力场:重力、离心力
1. 固体颗粒沉降中的阻力
三种情况: a. 固体静止,流体对其作绕流运动 b. 流体静止,固体作沉降运动 c. 两者都运动,但保持一定相对运动
流体对固体 表面作用力 a. 粘性引起的表面曳力 b. 表面压差引起的形体曳力
总曳力FD = 表面曳力+形体曳力
对于球形颗粒在粘性流体中的低速绕流,有:
非均相物系的分离
沉降
Keywords: mechanical separation, drag, drag coefficient, gravity sedimentation, centrifugal sedimentation, cyclone, hydroclone
作业:习题3-6、3-8、3-10
270
0.053
0.0635
5
0.010
平均粒径
常以比表面积等于颗粒群的比表面积的颗粒直径定义为颗粒 群的平均直粒dm。 对于球形颗粒,1kg密度为ρs的颗粒,其中粒径为di的颗粒质 量分数为xi,则该颗粒群的表面积为:
xia i xi 6 s s d i
若颗粒群的平均直径为dm,则
工程上常用de。
1.2 形状系数
亦称球形度,用于表征颗粒的形状与球形的差异程 度。 定义:体积与实际颗粒相等时球形颗粒表面积与实 际颗粒的表面积之比,即: S 当V Vp时, s Sp
由于体积相同时,球形颗粒的表面积最小,故非球形颗粒的 s <1,而且颗粒与球形差别愈大,其s值愈小。 对非球形颗粒必须有两个参数才能确定其几何特性,通常选 用de和s来表征。
du F m d
Fg Fb FD s
d
6
3 p
du d
s 3 du 2 g u 4 d d s p s
匀速运动时,有:
du 0 d
u0
4 s g d p 3
Stokes Law
b. 过渡区:2< Rep <500;
18.5 0.6 Re p
c. 湍流区: Rep >500
0.44
d. Re0>2105
阻力系数骤然下降 层流边界层湍流边界层 分离点后移,尾流区收缩,形体阻力突然下降
Re 0 (3 ~ 10) 10 5
近似取=0.1
d p ,min
Vs 18 s g A
当dp,min一定时,可求得u0,沉降室的最大处理量为:
Vs,max u0 A
可知,处理量仅与底面积有关,而与高度无关。
【例】 拟采用降尘室回收常压炉气中所含的球形固体颗粒。 降尘室底面积为10m2,宽和高均为2m。操作条件下,气体的 密度为0.75kg/m3,粘度为2.6×10-5 Pa· s;固体的密度为3000 kg/m3;降尘室的生产能力为3 m3/s。 试求:1)理论上能完全捕集下来的最小颗粒直径; 2)粒径为40μm的颗粒的回收百分率; 3)如欲完全回收直径为10μm的尘粒,在原降尘室内 需设置多少层水平隔板? 解:1)在降尘室中能够完全被分离出来的最小颗粒的沉降 速度为
根据给定的dp,可以求得相应的
系图求得相应的Re,最后可依据雷诺数定义求得速度值。
2 Re 2 2
当已知沉降速度求解颗粒直径时,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
2. 离心沉降速度
离心沉降过程与重力沉降过程在形式上的区别在于加 速度,在计算过程中,重力沉降过程的公式可以用于 离心沉降,只不过: 离心加速度代替了重力加速度
位于沉降室顶部的颗粒沉降至底部的时间:
H 0 u0
只要保证沉降时间小于停留时间,颗粒均可除去,取:
0 r
H A H u0 Vs
Vs u0 A
对于细小颗粒,设在层流区沉降,有:
u0
s g d p
18
2
Vs A
则可100%去除的颗粒直径为:
– 如100号筛,1英寸长有筛孔100个,它的筛网的金属丝直径规 定为0.0042in,故筛孔的净宽度为:(1/1000.0042)=0.0058in=0.147mm
筛号愈大,筛 孔愈小。
– 筛分时,将一系列的筛 按筛号大小次序由下到 上叠起来,最底为一无 孔底盘。 – 把要筛分的颗粒群放在 最上面的筛中,然后将 整叠筛均衡的摇动(振 动),小颗粒通过各筛 依次下落。 – 对每一筛,尺寸小于筛 孔的颗粒通过而下落, 称为筛下产品;尺寸大 于筛孔的颗粒留在筛上, 称为筛上产品。振动一 定时间后,称量每个筛 上的筛余物,得到筛分 分析的基本数据。
wi xi w i
xi-di粒径段内的质量分率
wi-di粒径段内的颗粒质量
可得到颗粒群的粒度分布,分别以表格,图示或分布函 数曲线表示之。
筛号
筛孔尺寸(mm)
平均粒径(mm)
筛网上颗粒质 筛网上颗粒的质 量(g) 量分数w
dpi(mm)
10 1.651 1.168 1.4095 0 20 14 28 35 48 65 100 150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