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19届高考文言实词推断方法

合集下载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ppt课件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ppt课件
放在语境推断两个个“言”应分别翻译为“叙 述”、“记载”。
5.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知”字如译为“知道”或“了解”,或解释为 通假字“智”都是不合逻辑的,因为“不知道” 与“不了解”是不可能“皆为尽哀”的,这里 只能翻译为“熟知”,“不熟知”(即一般了 解),也“皆为尽哀”,可见李广深得人心, 这6.怀样王翻使译屈才原合造情为理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 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6.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7.襟三江而带五湖。
砺: 磨刀石。 “带”,象形字,上半部分象带纽和左右佩,下 半部分象垂带形,本义是腰带,这里是“以…… 为腰带”的意思。
另外,“禾”与五谷有关,“贝”与金钱有关, “皿”与器具有关,“系”与捆绑有关,“月” 与肉有关,“纟”与丝织品有关。
(九)以音猜义法——当根据本字的义项无法讲 通时,可以借助声旁,根据通假音同或音近的 原则,大胆逆推。
我们根据“乞丐”一词,就可推出“乞求”之意。
3.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我们由现代汉语“信使”一词就可推出“使者” 之意。 4.霍光擢延寿为谏大夫, 擢:提拔。可以组词为“擢升”。 5.门卒当车,愿有所言, 愿:希望。可以组词为“愿望”。 6.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曲折:指行军的弯曲道路,说事情的复杂经过
函梁君臣之首。
用为动词,可译为“用匣
2、庭除甚芜,堂屋甚残子。句 均装中 作”“ 句。庭 子除主”语“,堂应屋译”为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推。“断水台它”阶是处”动在。词谓“语游位泳置”,之可
意。
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 “渔樵”作句子的谓语,而谓语一般由动词、形 容词充当,故“渔樵”应释为动词“捕鱼砍柴”。
(六)邻字推断法——文言文中的同义复词实际上

2019高考文言实词词义的7种推断方法(PPT课件24张)

2019高考文言实词词义的7种推断方法(PPT课件24张)

应尽可能多角度、多方法地推断。为此,像其他较冷的方
法如通假推断、依据生活情理推断、利用文化常识推断也
应有所了解。
谢谢
高考真题——2018年全国卷2: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2)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
小试身手——语法推断法 推断下列句中加颜色字的意思
1、①信义著于四海。②楚王贪而信张仪。
信用 信任
③烟涛微茫信难求。
实在
推断方法4:字形推断法
4.请用字形推断法推断下列句中加颜色字的意思。
买进粮食、卖出粮食 (1)丰则贵籴,歉则贱粜。___________________ 田地 (2)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_____
小试身手——语境推断法
推断下列句中加颜色字的意思
(北)齐武成帝子琅邪王,太子母弟也,
生而聪慧,帝每面称之曰:“此黠儿也,当 有所成。”——《颜氏家训· 教子》
聪明
推断方法2:对称推断法
2.请用对称推断法推断下列句中加颜色字的意思。 选拔 (1)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_____
降低 (2) (夏侯)亶轻刑薄赋。_____
小试身手——对称推断法
推断下列句中加颜色字的意思 1、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也。
《自表后主》
多余
2、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 多余 《五代史· 冯道传· 论》
推断方法3:语法推断法
3.请用语法推断法推断下列句中加颜色字的意思。 (1)君所交皆一时贤隽。贤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2)君父既葬,存思不息,乃庐于墓侧。 结庐而居,名词活用为动词
高考语文复习: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PPT(共52张PPT).ppt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PPT(共52张PPT).ppt
(缢:上吊)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
ppt( 共 52张PPT)
?(1)天台生(人名)困暑,夜卧帷中 ,童子持翣(shà)飏
(yáng)于前。(浙江卷)
?译:天台生热得难受。晚上躺在蚊帐里面,童仆拿着 扇 子在前面给他 扇凉.
?(2)母哭骂曰:“汝杀吾儿,欲 劙lí颈以塞责耶!” (浙江卷)
?译:他继母哭着骂他说:“你杀死我的儿子,想 砍自己 的颈子来搪塞吗?”
?(3)世祖大明七年大旱,瓜渎不复通船,县官刘僧秀 愍mǐn其穷老,下渎(小渠) 水与之。(节选自《宋 书·郭原平传》)
?形声。从心 ,敃( mǐn)声。本义:忧患;痛心的事。 怜惜。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
ppt( 共 52张PPT)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
ppt( 共 52张PPT)
结论
凡形旁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 (shū) ”者词义与 兵器有关;
?避重就轻——就,不躲避
?含义相反相对 :
接近、趋向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
ppt( 共 52张PPT)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
ppt( 共 52张PPT)
成语(猜一猜)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
ppt( 共 52张PPT)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
ppt( 共 52张PPT)
结构分析法小结:
1、找并列结构(看哪部分与哪部分并列) 2、找并列成分(哪个词跟哪个词并列) 3、比较推断词义。




?形声字:
形旁:表 示事物的 类别
声旁: 主要起 标声的
作用
会意字:
?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 之 成间分的合关成系的合意成义一,个 这字种,造综字从人据合法止持甲表叫,戈骨示会从行文戈进,这意。,些。构字

2019文言实词推断方法.ppt

2019文言实词推断方法.ppt

示例 7 : 王韶病卒,高祖言甚凄怆。使有司为之立宅, 曰: “往者何用宅为,但以表我深心耳。”
(《隋书·列传第二十七》 )
[学生翻译 ] 逝去的人要住宅有什么用呢,只是表达我 的深切哀悼之情罢了。
[ 答案分析 ] “但以表我深心耳。”“以”后少了一 个“此”,翻译时要补上。
[ 正确翻译 ] 逝去的人要住宅有什么用呢,只是以 (此) 表达我的深切哀悼之情罢了。
五、该调不调,不合规范 古汉语常见句子倒装现象,我们翻译时要调整过来,
使之合乎现代语法规范与现代语言习惯。该调不调,语言 不合规范,也影响句意的理解。
示例8:昔秦伯嫁其女于晋公子,令晋为之饰装, 从衣 文之媵七十人。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
[学生翻译 ] 跟随的穿着华丽衣服的侍妾有七十人。 [ 答案分析 ] 古代常把数量词放在中心词的后面,这是 定语后置句的一种,我们翻译时要加以调整。“从”是 “使……跟从”之意。 [ 正确翻译 ] 让七十个穿着华丽衣服的侍妾跟随。
对单句,要注意把握 特殊句式 ;对复句,要正确 译出 分句间的关系
翻译误区 不懂文言修辞 不懂古代文化常识 误译原句语气
应对策略 确定修辞,合理意译 翻译要力求适合语境和古代社会 环境 根据标点,揣摩翻译出的语气
文言文翻译中 最易失分的表现
一、专有名词,强行翻译 在翻译文言文时,遇到一些国名、地名、年号、谥号、
官职等专有名词可不作翻译,将之保留即可。因为这些名词 有其固定、特定的指称意义,现代词难以准确表达。强行翻 译,难免画蛇添足。
示例1:永乐元年入朝 ,留为故官。未几,复谢去。 (《明史·郑濂传》 )
[学生翻译 ] 年号永乐的第一年被征入朝 ,(留下原来 担任的官职。不久,又辞官离去。 )

高考复习文言实词理解推断方法指导 PPT精品课件(共37张)

高考复习文言实词理解推断方法指导 PPT精品课件(共37张)
“我夫人有娠”(娠:怀孕)
“果双生一男一女”
“璋也弄,瓦也弄”
弄璋:生男 弄瓦:生女作业Fra bibliotek阅读二
史疾为韩使楚,楚王问曰:“客何方所循?” 曰:“治列子圉①寇之言。”曰:“何贵?” 曰:“贵正。”王曰:“正亦可以为国乎?” 曰:“可。”王曰:“楚国多盗,正可以圉②盗乎? 曰:“可。”曰:“以正圉盗,奈何?”倾间,有 鹊止于屋上者,曰:“请问楚人谓此鸟何?”王 曰:“谓之鹊。”曰:“谓之乌可乎?”曰: “不可。”曰:“今王之国,有柱国、令尹、司 马、典令,其任言置吏,必曰廉洁胜任。今盗贼 公行而弗能禁也,此乌不为乌、鹊不为鹊也!”
文言实词理解推断方法指导
学习目标:
对文言文实词的测试,是高考中的测试 要点之一。考题多从不常见到的文言文中 选取,实词的意义只有联系上下文或者自 己的推断才能加以理解。相对来说,此类 试题有一定的难度。 针对这个问题,本节课将一些文言文 实词的理解技巧与方法做一些归纳,使同 学们在考试中能有的放矢,较为准确地去 把握文言文阅读中所遇到的实词的含义。
认为……奇异、奇特
五、语法推断法
即对实词所在的词语作词 性或结构分析,对实词所在 的句子作成分分析,往往就 可以帮助我们很快推断出文 言实词释义的正误。
A、烟涛微茫信难求。 B、今以 如:
在A句中可以推断出“难求”为谓语, 而“信”修饰了“难求”,作状语。状语 一般由副词和形容词充当,结合语境就可 以推断出“信”是“实在、确实”的意思。 在C句中可以看出“信张仪”是个动宾结 构,因而断定“信”作“相信”讲。B句 中“信”也是作“相信”讲。在D句中可 以看出“信义”是句中的主语,主语一般 由名词、代词充当,由此可以推断“信”
木兰当户织
门当户对:对着,面对

《文言文实词的推断方法》优质课件

《文言文实词的推断方法》优质课件

怎样积累实词? 怎样做实词摘抄?
分门别类,近义收集 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表示到达、去……的实词 表示刚好、正好碰上的实词
表示宽容、宽恕的实词 表示官职授予的实词
表示平民、老百姓的实词 表示死亡的实词
表示某一类人的实词 表示时间不久的实词
表示买卖的实词
之抵适造诣往至如
适 值 恰 会 方 丁 属(zhǔ)
《文言文实词的推断方法》 课件 (共63张)
例如:昔我先父以身徇国。 “徇”通“殉”
齐王田广以郦生卖己,乃亨之 “亨”通“烹”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如果用一般 方法无法准 确释义,不 妨从通假的 角度去理解, 说不定会柳 暗花明。
“强”通“僵”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矜”通“鳏”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去:过去的。
《文言文实词的推断方法》 课件 (共63张)
《文言文实词的推断方法》 课件 (共63张)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 确的一项是
A. 狸之性憎鼠而喜爱 爱:薆,隐蔽
B. 未顷,则椟又孔矣 孔:小洞
C. 向之韫椟服物
韫:收藏
D. 又资鼠口腹矣
资:供给
B/孔:名作动,打洞。
《文言文实词的推断方法》 课件 (共63张)
《文言文实词的推断方法》 课件 (共63张)
《文言文实词的推断方法》 课件 (共63张)
例1.忠不必用,贤不必以。 “以”同“用”,“任用”。
例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奔”与“箭”相对,应为名词,意为“奔马”
例3.举类迩而见义远 “迩”与“远”相反,意思是“近”。 例4.去郑而之许 (全国卷)
后面“之”解释为“到”,那么“去”为“离开”

高考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 (共48张PPT)PPT课件 图文

高考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 (共48张PPT)PPT课件 图文
2.“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中“固”的含义:
可根据句式整齐这一特点。由“地”推出“固”也应 为名词,可译为“险固的地势”。
3、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跬”与“小”对应,从足即推断为小步,半步) 4、 追亡逐北 (亡 、北对应,均为溃败。常用“败北”,北即败) 5、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以,对应“用”,被任用) 6、 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腰”与戴对应,动词,腰戴) 7、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 (族”字义同“灭”字)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选择、选拔)《谏 太宗十思疏》
“简”与“择”相对应,理解为“选择、
选拔”。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攻)取
《过秦论》
“举”与“取”相应,意思相近,理解为“攻取
(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安逸享乐 )
【推断】“兴国”与“亡身” 相对, “忧劳”与
“逸豫” 相对,与“忧劳”义相反的“逸豫”就是
▪ 形声字:
形旁:表 示事物的 类别

声旁: 主要起 标声的
作用
会意字:
▪ 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 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
成分合成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会意。
武从
从止,从戈。 据甲骨文,
人表持示戈两行人进, 表前示后要相动随武。
本义:勇猛; 猛烈。
(2)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禄的等级。现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
2、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屡试不爽 爽:差错 屡次试验 都没有差错
3、因遗策——
因循守旧 因(循):沿袭
成语推断法:
⑴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高考复习文言实词推断PPT完美课件

高考复习文言实词推断PPT完美课件

课堂演练
1、冀得一归觐 与“见”有关,拜见
2、启听淮北取籴 籴”是一个会意字,买进粮 食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思路3、课文迁移
(任命)
带入原句印证,然而别人认为他是向皇上进献 了两个美女才得到这个任命的,推测正确。
二、语言结构推断
有些文言文句子结构整齐,讲求对仗,常常采用互文的 修辞格,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结构特点推知词义。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重用,任用) ②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
解释加点的词并翻译划线的句子
思路1 成语印证推测
阿谀逢迎 刚正不阿 (奉承、迎合奉承)
带入原句印证,(公权)议论政事时不迎合奉承皇 上,符合语境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思路2、俗语印证推测
(改变)
带入原句印证,因为公权忤逆皇上意见,同事周樨在皇
帝面前显得害怕恐惧,公权却更加不改变自己的意见,
符合上下文思路。
“陈”字前面有“而”与“对渭”连接,表明“陈” 是一个动词,再看上下文,他们正在打仗 ,是列阵ຫໍສະໝຸດ 之意辨析下列一组“信”字的用法
①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好
(处在谓语动词“知”之前,作状语,一定 是副词,进而推断它为“确实”之意)
②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犹”是副词,作状语,“信”处在谓语的位
置上,是动词,为“相信”之意)
3、君好之,则臣服之;君嗜之,则臣食之
(“服”不少同学以为是“顺从”、“服从”,但如果 结合后句考虑,正确的意思应该是“穿戴”。整句有 “上行下效”的意思。)
4、奉不可失,敌不可纵
敌是敌人,名词,那“奉”也是名词,可推断“奉”为 “机会” 5、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
“赢”与“余”处在相同的位置,其意思也是 “ 多” 6、拔去凶邪,登崇俊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 一艺 者无不庸。(韩愈《进学解》)

(上课课件)2019届高考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

(上课课件)2019届高考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

殚精竭虑。 不伦不类。 贪得无厌。 诲人不倦。 长治久
请解析下面红色的字
1、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 浮于食。——
人浮于事
禄的等级。现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
浮:超过原指人的才德高过所得俸
2005广东卷
9.对下列句子中红色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召晖拜为郎 拜:授官 B.自往候之,晖避不见 候: 等候 C、今而相送,明吾非有爱也 爱:吝惜 D.顾谓掾属曰:“若之何?” 谓:对…… 说 1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2 、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 答案:B 问候 3 、相如至,谓秦王曰:“……”
2006天津卷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南迫洛阳 迫:逼迫 B.有牧人御众之才 牧:统治 C.引耿弇等五营击之 引:带领 D.恂经明行修,名重朝廷 修:美好
11. A迫:靠近“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文天祥 《指南录后序》
C牵引、带领、拽: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 廉 ) D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文言文专题复习
实词推断方法
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方法
一、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 推断词义)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我们可 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
语境分析推断
内部语境
外部语境 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
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 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 言环境
四、联想推断法(联想课本;联想成语)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 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 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 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 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高考链接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廉颇蔺相如列传》 (2001年11题) 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 。” “附”:“归附” 。《六国论》 A.城之不拔者二耳。 拔:被攻取。 B.齐人未附。 附:归附。 C.使老弱女子乘城。 乘:巡视。 D.齐人追亡逐北。 北:指败逃者。

2019届高考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上课)PPT课件

2019届高考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上课)PPT课件
“庄稼收成不好,饥荒”可知 其意。
12
教材中学过的典型的实词意义要及 时积累、灵活运用,迁移到课外。要做 到联系教材,最有效的途径:熟背要背 诵的篇目;掌握120个实词意义。
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联 系成语,加以印证,对判断文言词义会 有很大的帮助 。
给你方法
二、联想推断法
13
试试看:
成语:矢志不渝, 立誓决不改变自己
22
(3)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涉江》)
以:重用、任用。
结构整齐,“忠”“贤”近义,“用”和“以”处于同一位置 ,那么语法功能应该一致,并且词义相近。那么“以”也解释 为“任用”,这种解释虽不常见,但却可以据此推断出来。
(节选自《管子》,《四部丛刊》本,有删改)
14
2、高考链接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
则刘病日笃。 《陈情表》
(1)值(许君)母病笃。 严重
(2012年高考全国卷)
许君讳曾裕,字仑高,一字南湖,桐城人也。君 少卓荦有大志,年甫六龄,值母病笃,即知长跪祖 庙之前,祷求至十余日不倦。
(《松江府通判许君传》 [ 清] 刘大櫆 )
欺骗
9
试试看(2):
齐武成帝子琅邪王,太子母弟也。生
而聪慧,帝及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
与东宫相准。帝每面称之曰:“此黠儿也
,当有所成。”
此处“黠”的意思是
聪明
从“生而聪慧”“笃爱之”等词语可见“黠儿” 为褒义
10
(二)1、试试看:
划线词语,你熟悉吗?
(1)岁凶,汝旁县多盗。
《寡人之于国也》 “河内凶,移 其民于河东”的“凶”意思为:
“璋也弄,瓦也弄。”怒而责之。未己,果双生一男一 女,卜者名大著。

文言实词推断方法ppt课件

文言实词推断方法ppt课件
如: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正确。士人君子立身处世,贵在能做一些有益的事情 ,不仅仅是高谈阔论,左边摆着琴,右边放着书,虚耗君 主赐给他的俸禄职位。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判断加点词解释 正误。
• (2015·高考山东卷)

出隘塞,犯泥涂,将必先下步,名曰
力将。将不身服力,无以知士卒之劳苦。
• 农者,天下之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古之为国者未 尝敢忽,而今之为吏者不然,薄书听断而已矣,闻有道农 之事,则相与笑之曰:鄙。
•下列语句中词的解释正确吗? 鄙:卑鄙
农业是天下的根本,也是国家制订统治措施的起源。 古代治理国家的人不曾敢轻视疏忽,但是如今当官的不是 这样,只是处理公文、办理政务罢了。听见有人说起农业 之事,就相互笑他说:(这是)低贱的事情。
元忠为相,太后召易之弟岐州刺史昌期,欲 以为雍州长(chánɡ )史。太后曰:“昌期何如 ?”诸相皆曰:“陛下得人矣。”元忠独曰:“ 昌期不堪!”太后问其故,元忠曰:“昌期少年 ,不闲吏事,在岐州,户口逃亡且尽。雍州帝京 ,事任繁剧,不若季昶强干习事。”
不闲吏事 闲:空闲
通“娴”,熟习
译文:魏元忠作宰相后,武则天征召张易之的弟弟岐
在通过险阻要塞,遇到泥泞道路时,将领必 须要先下来步行,这叫作力将。将领不身体力 行,就无法了解士兵的劳苦。士兵都驻扎安定 了,将领才就寝;饭菜都做熟了,将领才吃饭; 士兵不举火照明,将领也不举火照明,这叫作止 欲将。
1、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联想:屡试不爽 爽:差错 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联想: 不速之客 速:招致,招引 3、臣所陈虽小,可以喻大。 联想:家喻户晓、不言而喻 喻:明白
四、句式推断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桃》
(开阔的样子)
7、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而 漁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石钟山记》)
(记录、记载) 课件2019届高考文言实词推断方法
技法小练
《全品听课手册》P68 T1
课件2019届高考文言实词推断方法
二、想一想
1、除南清河太守
借助课内积累
联系课内:李密《陈情表》“除臣冼 马”,——授予官职
•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 励精图治 • 杀不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 然不自意能先入课关件2破019届秦高考文言实词推断方法
提醒: 重视课本,特别是经典传统篇目。
积累里面的重点字词。
课件2019届高考文言实词推断方法
方法二、联想迁移法之联想成语法
成语是古汉语遗留在现代汉语中的“活化 石”,保留了古代汉语中的众多语言现象。
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实践,努力实行。 6、帝善其不挠,迁均司隶校尉。
不屈不挠:屈服 7、刈薪且急,汗交颐不少休。
大快朵颐:脸颊
课件2019届高考文言实词推断方法
家喻户晓 文不加点 不虞之誉 毫厘不爽 出其不意 厉兵秣马 披荆斩棘
特殊成语整理
毁家纾难 不名一文 不刊之论 扪心自问 欲盖弥彰 敝帚自珍 尸位素餐
3、信义著于四海
褒义,顽皮
3、搢绅君子多为文若诗纪之,咏之,既
皆失于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或 课件2019届高考文言实词推断方法
4、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深”有“深厚” 之意,但联系下文“父母宗族皆为 戮没”是“秦之遇将军” 的具体表现,可见“深”为 贬义,应释为“刻毒”。
5、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
重宝肥饶之地 《过秦论》 (吝惜)
1、善才绳之。
4、腥臊并御,芳不得薄
绳→绳之以法→约束、 兮
制裁
薄→日薄西山→靠近
2、在官清恪,未尝闻 5、吾亦望汝副其心

副→名副其实→符合
恪→恪守不渝→谨慎 6、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
而恭敬
枉道速祸
3、势拔五岳掩赤城
速→不速之客→招致、
拔→出类拔萃→超出 邀请 课件2019届高考文言实词推断方法
想一想 借助成语
课件2019届高考文言实词推断方法
一、想一想
借助语境
齐武成帝子琅邪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聪慧, 帝及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 与东宫相准。帝每面 称之曰:“此黠儿也,当有所成。”
A.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述他说:“这是一个狡猾的孩 子,必将有所成就。” B.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赞他说:“这是一个聪明的孩 子,必将有所成就。”
新知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3 老知识:曾不若孀妻弱子 《愚 》
(连……都,竟) 新知识:曾不知老之将至 《兰》
课件2019届高考文言实词推断方法
联想课本法
• 讲:高考题目对考生来说是陌生的,但所考查的知 识点均源于课内,考生应善于把考题与教材联系起 来,找到命题的“本真源头”。有的文言实词的意 义与课文中的意义完全相同,有的甚至连其所在句 子的句式都相同。
• 例:《花云传》杖剑谒太祖于临濠 • 《于休烈传》自幼好学,善属文 • (14安徽卷)奏请仿汉熙平、唐开成故事 • (苏武)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 衡少善属文,
游于三辅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课件2019届高考文言实词推断方法
联想课本法
• 练: • (1)使老弱女子乘城 • (2)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 • (3)不可胜计 • (4) 其父见其志不可夺 • (5)意其穴竟于是
课件2019届高考文言实词推断方法
学以致用
1.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dài 曰:
“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
绐:这个词不常见,但根据上下文,项羽迷了路, 向田父问路,听了田父的话后陷于大泽中,被汉军 追上,因文定义,“绐”的意思肯定为“欺骗”。
2.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2.乃令甲兵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
联系课内:乘彼垝垣,以望复关。----登
课件2019届高考文言实词推断方法
方法二、联想迁移法之联想课本法
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 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1 老知识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驻扎)
新知识:引次江北 《赤》 2 老知识:邹忌修八尺有余 《邹(长)
技法点拨
推断文言实词五法
课件2019届高考文言实词推断方法
考点阐释
《考试大纲》中规定应该掌握120个常见 文言实词。
实词是理解文言文的关键。有两种考查 形式:
一、文意理解的形式,选出错误的一项;
二、在文言文翻译中考查实词的含义。
要求:多积累常见实词的常见义项,同 时要掌握一些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与技巧。
从“生而聪慧”“笃爱之”等词语可见“黠儿”为褒义
课件2019届高考文言实词推断方法
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
方法一、因文定义法 • 即借助语境法。文言实词意义,推断词义的
基本原则就是要把词放到句中去理解,根据 上下已知条件加以仔细研释。
•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是古已有之的阅读 准则,对于一眼不能识别的文言实词,我们 就必须结合具体语境,瞻前顾后,披文入理, 推断出其意义。
细大不捐 莫名其妙 再接再厉 朋比为奸 短兵相接 一蹴而就 东施效颦
课件2019届高考文言实词推断方法
技法小练
《全品听课手册》P69 T2
课件2019届高考文言实词推断方法
三、想一想 解释句子中的“信”
1、烟涛微茫信难求
借助语法知识
“信”为状语,副词,可推断为“实在”的意思。
2、楚王贪而信张仪
“信”为谓语,带宾语,应是“相信”的意思。
相如因持璧却立
(后退)
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望风披靡;所向披靡
望而却步 (倒下,后退)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鸿》 阻挡
有大石当中流 《石》
锐不可当 螳臂当车 一夫当关 课件2019届高考文言实词推断方法
练一练
成语印证
1、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2、薄而观之 可由成语“求全责备”推知是“索求”之意。
可与成语“日薄西山”相联系都是“靠近”“逼近”的意思。 3、若贷而不诛,则天下大义不明,大法不立矣。
联想到成语“严惩不贷”,作“饶恕”讲。
4、“治平至百余年,可谓久矣”
“治”即“长治久安”中的“治”(太平)
课件2019届高考文言实词推断方法
5、楚王谓田鸠曰:“墨子者,显学也。 其身体则可,其言多而不辩,何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