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优秀课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教学优秀课例-鸡兔同笼
【片断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我小时候,像你们这么大。一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一个白胡子老爷爷拦住我,说:“小朋友,你上学了,我考考你!”我从小爱动脑筋,就说:“老爷爷,您考吧!”白胡子老爷爷说:“听着,我出题了——鸡和兔关在同一个笼里,数它们的头共有5个,数它们的腿共有14条,有几只鸡?有几只兔?”我一听就楞住了,心想太难了!怪不好意思的。白胡子老爷爷说:“你现在还小,不会不要紧。记住吧,这叫鸡兔同笼问题。好好读书,以后再学。”我记住了白胡子爷爷的话,到了上五年级时,一次在新华书店里见到一本《小学数学趣题巧解》,书上讲了“鸡兔同笼”问题的解法。我学会了,特别高兴。直到今天,我还记得呢!小朋友们,你们愿意自己动手、动脑,想想、画画,解决“鸡兔同笼”这个难题吗?(揭示课题——鸡兔同笼)
〖赏析〗前苏联心理学家鲁宾斯坦曾指出:“思维过程最初的时刻通常是问题情境。”上课开始,采用孩子们喜爱的讲故事方式:“老师小时侯,像你们这么大。一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遇到一位白胡子老爷爷……”在故事情境中引出数学问题:“鸡和兔关在同一个笼里,数它们的头共有5个,数它们的腿共有14条。有几只鸡?有几只兔?”在故事里我特别讲道,“老师像你们这么大时还不会做这道题”,既显示难度,引起认知冲突,又促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一
种心理认同感,拉近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我想,这对任何阶段的学生都是必要的、适宜的。德国弗来堡师范大学海纳特教授在《创造力》一书中写道:“创造性教学的一个特征是,教师尽量关怀学生的学习,努力使自己返回到学生阶段,也就是开始一个倒回的过程,这样他才有可能把自己与学生看成一致的,并使学生把他视为同一。”
【片断二】自主探索,构建模型
1、分析题意。
师:(1)“鸡和兔关在同一个笼里”是什么意思?
(2)“数它们的头共有5个”是什么意思?
(3)“数它们的腿共有14条”是什么意思?
(4)要问我们什么问题?
生:(略)
师:我们知道,一般每只动物一个头,而腿的条数有些不一样。每只鸡几条腿?每只兔几条腿?
生:每只鸡2条腿,每只兔4条腿。
师:(画面出示鸡和兔的图象)
2、指导画图。
师:笼里可能有几只鸡,几只兔呢?大家先猜猜看!
生1:可能是3只鸡2只兔。
生2:可能是2只鸡3只兔。
生3:可能是1只鸡4只兔。
生4:可能是4只鸡1只兔。
师:大家猜的都有道理!笼子里到底有几只鸡几只兔呢?我们可以画一些简单的图来帮助思考。请大家想想办法,用什么图形表示它们的头,用什么图形表示它们的腿?
生1:我想用圆形表示头。(到黑板上画)
生2:我想用竖线表示腿。(到黑板上画)
师:刚才两个同学想出了好办法。其他同学可以参考他们的画法,也可以用另外的表示方法画一画。
(生在纸上画图,师巡视指导)
3、讨论汇报。
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用电脑进行互动演示(电脑课件中的腿和头均可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形随机进行拖动):
生1:我是先画一只鸡一只兔,再画一只鸡一只兔,再画一只鸡,一数正好是14条腿。笼子里有3只鸡2只兔。
生2:我是先画两只鸡,再画两只兔,一数有了12条腿,还差2条,我就又画了1只鸡,正好14条腿。
生3:我是先画1只兔1只鸡,再画1只兔1只鸡,再画1只兔,一数有16条腿,多了2条,就擦掉2条腿。这样就有3只鸡2只兔。
生4:我是先全部画成鸡,二五一十,一算还少4条腿,我就2条2条的添上,就是2只兔3只鸡。
生5:我先全部画成兔,四五二十,多了6条腿,我就2条2条地擦去,这样也得到有3只鸡2只兔。
生6:我先没有急着画!我想1只鸡和1只兔共有6条腿,画两次,二六十二,还少两条腿就是再画1只鸡,我是先知道有3只鸡2只兔再画下来的。
师:生6能在脑子里边想边画!真不简单!
生7:我的画法和他们都不一样!我先把14条腿全部画好,再用头去套,套2条腿的就是鸡,套4条腿的就是兔,也能知道笼子里有3只鸡2只兔。
师:生7能想出与别人不一样的画法,真了不起!
(演示先画14条腿,再用头去套腿的方法)
4、验证小结。
师:小朋友们想出了这么多方法,得到的结果都是3只鸡,2只兔,与笼中的结果是不是一样呢?(电脑显示笼中的鸡和兔)
师:小朋友们的本领真大,一下子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而且结果完全正确。以后碰到这类问题时,我们可以用想想、画画的方法帮助思考。怎样画更快呢?(把刚才生4和生5的画法再演示一遍)〖赏析〗这一阶段分为四步:
第一步——分析题意。教师出示颜色鲜艳、形象生动的兔子和鸡的实物图,唤起儿童有关的生活经验,儿童的脑海里呈现这两种动物的具体形象。
第二步——指导画图。用“ ”表示头,用“ ”表示腿,用“ ”“ ”表示鸡和兔。这时,鸡和兔各自的颜色不见了,它们生动的形态也不见了,甚至连它们的躯体也被忽略了,而
只抽取了与数学题有关的“头”和“腿”的数量特征,得到的这些“数学画”既是形象的图画,又是抽象的符号。这一过程是儿童将头脑中的表象概括化的过程。如果说抽象思维的细胞是概念,形象思维的细胞是表象,而这种“数学画”就是形象思维运演的“算子”,也是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脚手架”。
第三步——讨论交流。在猜想、画图、凑数之后进行汇报交流。学生汇报时,课件中设计了交互界面(鼠标拖动演示),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随机准备了“先画腿,再套头”的备用方案。
第四步——验证小结。验证结果后小结时介绍“假设”的画图思路。
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体现建构主义思想:从学生为主体的角度看,这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从知识与技能的形成来看,这又是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
【片断三】巩固应用,解决问题
师:用这种想想、画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许多问题。
1、(电脑显示自行车和三轮车)自行车和三轮车共有7辆,共有18个轮子。自行车有几辆?三轮车有几辆?
师:可以用什么样的简单图形表示自行车和三轮车?
(鼓励学生想出不同的表示法。)
师:大家画图时,可以先假设全部是自行车,也可以先假设全部是三轮车,再数一数轮子的个数,少了就添上,多了再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