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总结和分析
膝关节炎诊疗方案分析总结优化
膝关节炎诊疗方案分析总结优化引言膝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病变,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疼痛和功能障碍。
为了有效治疗膝关节炎,医学界已经提出了多种诊疗方案。
本文旨在对膝关节炎诊疗方案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优化建议,以提高膝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诊疗方案分析1. 药物治疗传统的膝关节炎治疗一般采用非甾体抗炎药、局部糖皮质激素注射、关节液注射等药物治疗方法。
这些方法能够缓解炎症和疼痛,但对于病变的修复效果有限。
2. 物理疗法物理疗法在膝关节炎的康复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
常见的物理疗法包括热敷、冷敷、按摩、理疗等。
这些疗法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增加关节灵活性,有助于改善膝关节炎患者的疼痛和功能受限问题。
3. 运动治疗适当的运动对于膝关节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低压力活动,如游泳、骑自行车,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的支撑性。
抗压运动,如散步和太极拳,则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加柔韧性。
运动治疗对于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功能、预防病情进一步恶化具有显著效果。
诊疗方案优化1. 综合治疗膝关节炎的治疗需要综合多种方法。
通过药物治疗和物理疗法缓解炎症和疼痛,再结合运动治疗促进康复,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2. 个体化方案不同的患者病情和治疗需求各不相同,因此,诊疗方案需要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
个体化的方案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治疗效果。
3. 康复指导膝关节炎的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患者需要得到正确的康复指导和教育。
医生应该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向其提供关于药物、物理疗法和运动治疗的正确指导,以确保患者能够正确地执行诊疗方案。
总结膝关节炎的诊疗方案应综合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运动治疗。
个体化的方案和细致的康复指导对于提高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和优化膝关节炎的诊疗方案,以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膝骨性关节炎早期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分析
作 用 。 故 在 临 床 上 我 们 将 其 应 用 在 各期 的 骨 性 关 节炎 中 。
附 表 各 种 方 法疗 效 比较 表
估, 低 2 最 5分 , 高 8 最 4分 , 均 5 . 平 6 2分 。
2 治 疗 方 法
2 1 中 药 内 服 根 据 辨 证 处 方 用 药 : 芪 3 g 丹 参 2 g 白 . 黄 0、 0、
维普资讯
中 医正 骨 2 0 0 2年 7月 第 1 4卷 第 7期
( 4 1 ・1 ・ 总 0) 7
・
临床报 道 ・
膝 骨 性 关 节 炎 早 期 不 同治 疗 方 法 的疗 效 分 析
中国 中 医研 究 院 望 京 医院 ( 北京 1 0 0 ) 0 1 2 林新 晓
作用 , 少关 节运 动引起 的疼 痛 ; 与 滑液 中的糖 蛋 白结合 , 减 ⑧
阻 止该 物 质 参 与 炎 症 过 程 , 抑 制 白 细 胞 趋 化 和 血 管 形 成 , 并 减
1 日 1次 , 续 3次 为 1个 疗 程 。 0 连
每 年不 超 过 2次 。 。临床 使 用 的玻 璃 酸 钠 注 射 液 , 机 理 主 要 l 其 是 : 提高关 节滑 液的透明质酸 含量, ① 防止 软 骨 基 质 的 进 一 步
丢 失 和 阻 止 某 些 微 生 物 进 入 软 骨 ; 增 加 滑 液 的 保 护 和 润 滑 ②
具 有 较 强 的抗 炎 作 用 , 软 骨 代 谢 有 一 定 的作 用 ; 大 剂 量 使 对 但
用 会 阻 碍 软 骨 的 修 复 , 为 它 的止 痛作 用 而 加 重 软 骨 的 损 伤 。 因 临床只适 用 于骨性关 节炎 并发滑 膜炎 出现关 节积 液 的患者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体会
总之 , 单次骶管阻滞麻醉用于d , J L 包 皮环切术 , 操作简便 , 麻 醉效 果满意 , 对 呼 吸、 循环影响较小 , 术后 苏醒快 , 清醒质量 高, 大大减少 了单纯氯胺酮麻醉引起 的并
发症 和 不 良反 应 , 围术 期安 全 性得 以提
据情况( 如体动 或 H R 明显 增快 ) 间断追 加 氯胺 酮 1~ 2 mg / k g , 至手术结束 。
膝 关 节骨 性 关 节 炎 的治 疗 体 会
刘承武 万春燕
资料 与方 法
上痛觉受体 , 缓解疼痛等作用 。根据膝 关 节的解剖结 构以及临床诊 断 , 髌 骨上 1 / 3 位置处通 常是软 骨磨损 重退 变程 度重 的 地方 , 药物注射 后易 弥散 , 且 效果 好 。②
2 6 6 1 0 0山东青 岛市城 阳区人 民医院
结 果
2 金熊元. / J , ) L 麻 醉进 展 [ J ] . 临床 麻醉 学杂
志, 1 9 9 2, 8 ( 2 ) : 1 6 0 .
作轻柔 , 避免进针过深 。s b J L 骶管容积仅 4 庄心 良, 曾因明, 陈 伯銮. 现代麻 醉学 [ M] . 1 ~5 ml , 且4 JL 脊神经细 , 鞘膜薄 , 故麻醉 北京 : 人 民卫 生 出 版 社 , 2 0 0 3 : 1 4 2 8 . 作用较成人 出现早 , 药物浓度也可相应降 5 梁富华 , 邹 明智. 基础 加骶管麻 醉在小儿 腹
欠 佳 所致 。
吐、 全脊麻 、 局麻药 中毒 。
讨 论
2 m g / k g 。合作 的患儿 可在 清醒状 态下
行骶管阻滞。患儿取左侧卧位 , 双髋弯 曲 并摸到骶 裂孔 , 用玻璃注射器接 7号针头
膝痹病(膝骨关节炎)诊疗方案疗效分析总结、评估及优化(2012)
膝痹病(膝骨关节炎)诊疗方案疗效分析、总结、评估及优化(2015)
一、基本情况
从 2015年 1 月 1 日至2015年 12月01 日累计治膝骨关节炎(膝痹)病例统计如下:
全年累计治疗门诊3389人次,住院362人次,所有病例严格按照诊疗方案进行分期治疗,中医辨证施治,住院患者其住院平均19天,费用平均7359元。
对11例中早期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行腓骨高位部分切除术治疗。
对142例IV期骨关节炎患者进行了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手术占住院人数39.7%,手术平均住院天数21天,平均费用55218元。
二、疗法应用情况分析
对于骨关节炎II-III期患者选择保守治疗,全程辨证施治使用中药治疗。
对于部分中早期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行腓骨高位部分切除术治疗。
1.年龄在65岁以上。
.X 线片显示在IV级。
经非手术治疗6个月无效者,或反复复发,病人要求手术者选择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三、疗效评价与分析
对于保守治疗患者II-III期病人治疗后采用国际膝骨关节炎WOMAC量表,进行关节指数评分判定法治愈显效率92%;对于部分中早期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行腓骨高位部分切除术治疗,短期观察效果良好,手术患者治愈显效率达到100%。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手术患者治愈显效率达到100%。
经评定,此诊疗方案存在如下不足:
1.新增加的腓骨高位部分切除术治疗方法,病例各少,疗效观察时间过短。
改进措施:
1.继续观察腓骨高位部分切除术治疗患者疗效及进一步增
加病例数量。
并且密切关注相关文献报道。
2015年12月。
骨性关节炎病历总结范文
患者信息:姓名:张某某性别:男年龄:60岁主诉:反复右膝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3年,加重1个月。
现病史:患者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疼痛呈持续性,活动后加剧。
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骨性关节炎”,给予药物治疗(具体药物不详)后症状有所缓解。
近1个月来,患者右膝关节疼痛加重,活动受限明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遂来我院就诊。
既往史:患者无特殊既往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
家族史:父母均患有骨性关节炎。
体格检查:右膝关节外观肿胀,关节活动度受限,关节周围压痛明显,浮髌试验阳性。
双下肢肌肉无萎缩,肌力正常。
辅助检查:1. X线检查:右膝关节关节间隙变窄,关节边缘骨赘形成,软骨下骨硬化,骨小梁断裂。
2. 关节液检查:外观呈黄色,白细胞计数(WBC)5.0×10^9/L,红细胞计数(RBC)1.0×10^9/L。
诊断:1. 骨性关节炎(右膝关节)2. 慢性疼痛综合征治疗:1. 药物治疗:给予非甾体抗炎药(美洛昔康)和软骨保护剂(硫酸氨基葡萄糖)口服,减轻关节炎症和疼痛。
2. 物理治疗:进行关节松动、热敷、超声波等物理治疗,改善关节活动度,缓解疼痛。
3. 生活方式指导:减少关节负重,避免过度活动,保持良好姿势。
随访:患者治疗1个月后,右膝关节疼痛明显减轻,活动度有所改善。
继续给予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嘱患者定期复查。
总结:患者张某某,60岁,诊断为骨性关节炎(右膝关节)。
经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后,患者症状有所改善。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
治疗原则为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延缓病情进展。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良好心态,以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观察
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观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关节疾病,其特点是关节软骨的损伤和炎症反应。
这种疾病常导致关节疼痛、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下降。
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其中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疗法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观察。
一、介绍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疗法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疗法是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通过将玻璃酸钠溶液注射到膝关节腔中,以减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引起的疼痛和炎症反应。
玻璃酸钠是一种天然存在于人体的液体,通过注射进入关节腔可起到润滑关节、减少摩擦和炎症的作用。
二、研究方法为了观察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疗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我们选择了一组患者进行观察。
这些患者都是被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且满足参与观察的条件。
我们在治疗前进行了详细的疼痛评分和功能评估,并记录了相关的病史和临床检查结果。
然后,我们为患者进行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疗法,每个患者连续接受3次治疗,每次间隔1周。
在治疗后的不同时间点,我们重复了之前的评估和记录,以比较治疗前后的差异。
三、观察结果通过分析观察结果,我们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1. 疼痛缓解:经过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疗法,患者的膝关节疼痛得到了明显缓解。
在治疗前,患者普遍存在膝关节疼痛,疼痛程度不同。
而在治疗后的评估中,我们发现大部分患者的疼痛得到了减轻,有些甚至完全消失。
2. 功能改善:除了疼痛的缓解,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疗法还有助于改善膝关节功能。
在治疗前,患者的关节活动受限,行走困难。
而在治疗后的评估中,我们发现患者的关节活动范围得到了明显扩展,行走功能也有所改善。
3. 治疗持续效果:经过治疗后的长期观察,我们发现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疗法的治疗效果是可持续的。
即使在治疗结束后的数月时间里,大部分患者仍然能够感受到治疗的效果,疼痛和功能改善的程度没有明显下降。
膝骨性关节炎早期综合治疗近期疗效观察和体会
膝骨性关节炎早期综合治疗近期疗效观察和体会【摘要】目的研究早期综合治疗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及作用机制。
方法总结我院外科2005年1月-2009年12月间对65例患者采用早期综合治疗,定期复诊,观察5年内症状缓解及关节功能变化。
结果 62例近期疗效优良率95.38﹪。
结论膝骨关节炎早期综合治疗尤为重要。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综合治疗【中图分类号】r68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6-030-02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是多发于中老年人的一种退行性病变,为骨科临床常见的慢性病之一。
其特点是长期慢性迁延、反复发作,不同程度影响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
随着对其病因病机、临床病程和流行病学的研究不断进展,新的观点和治疗方法不断出现。
但由于目前单纯的西医药物疗法及手术治疗存在不良反应及远期疗效不佳等难以解决的瓶颈问题[1],因此选择最恰当的治疗方法,是临床工作者关注的问题。
总结我科2005年1月-2009年12月间对65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早期综合治疗的近期疗效观察结果,对其疗效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性8例,女性57例,年龄40-50岁,平均46岁,病程最短30d,最长11个月,单侧者61例,双侧者4例,左侧膝27例,右侧膝38例。
临床表现为膝关节反复疼痛,肿胀,晨僵,步行时疼痛加重,关节活动轻度障碍。
1.2 诊断标准:采用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会推荐的美国风湿病协会1995年修订的“美国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诊断标准”[2]即: 在过去的几个月中:(1)膝关节经常疼痛;(2)关节边缘有骨赘;(3)滑液分析为典型骨关节炎表现;(4)年龄≥40岁;(5)发病期间早上关节僵硬≤30min;(6)关节活动时出现摩擦音。
具有上述的(1)和(2),或者(1)、(3)、(5)和(6)项者,可以诊断为膝关节骨关节炎。
1.3 临床分期及疗效评价:早期:晨僵,久坐或剧烈活动后疼痛,活动或休息后缓解,x片轻度骨质增生。
早期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总结和分析
早期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总结和分析摘要】膝骨性关节炎发病率逐年增加,如果早期治疗不当,以后随病情的进展而出现关节骨性肥大,关节功能的减退,直至残废或生活不能自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早期治疗的成败决定患者后期的生活质量。
医疗界对膝骨性关节炎的早期治疗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以膝关节软骨破坏,周围反应性骨质增生为病理特征的关节疾患。
早期主要临床表现是膝关节的疼痛、肿胀、僵硬及活动受限等为主。
随着我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其发病率逐年增加,如果早期治疗不当,以后随病情的进展而出现关节骨性肥大,关节功能的减退,直至残废或生活不能自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本病早期治疗的成败决定患者后期的生活质量。
本文参考近年来治疗早期KOA的一些报道,作一总结分析。
1 非手术治疗1.1中医中医学认为,KOA属“痹症”范畴,其病因病机是由于人体肝肾亏虚,气血不足,感受风寒湿邪,筋脉痹阻,气血不畅,积久而发。
本病以正虚为本,邪实为标。
结合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中药、针灸、推拿等多种手段综合运用,从膝关节局部用药和全身整体出发,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综合治疗,是使患者症状改善的有效方法。
1.1.1整体观念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等从整体观念出发的中医学骨折治疗基本原则对于早期KOA的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因此功能锻炼对于早期KOA的治疗至关重要。
活动锻炼能促进关节滑液的分泌,改善关节软骨对营养的吸收,利于关节软骨的修复,并能有效松解关节囊、韧带的粘连和挛缩,改善肌肉的血液循环,增加肌力、改善力线。
由于该治疗策略的原则是主动不负重,先锻炼肌力,再逐渐增加关节活动能力,故应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循序渐进的进行,改善症状。
1.1.2辨证论治李肖娴[1]将本病为气滞血瘀型、寒湿痹阻型、肝肾亏虚型。
并根据兼症加用药物:湿热者加苍术、黄柏;气虚加黄芪;血虚加阿胶;关节痛剧加白花蛇;关节冷痛加制附片、桂枝;关节灼痛加元参、丹皮;血瘀郁热者加忍冬藤。
膝关节炎诊疗方案分析总结优化
膝关节炎诊疗方案分析总结优化
姓名:XX
病症:膝关节炎
患者病史:
XX患者50岁,男,患膝关节炎5年,近一年来发作加重,伴有发热,肿胀,痛等症状,不易缓解。
一、中医诊断、中药治疗
1、中医诊断:结合患者体征及症状,患者约有“气虚血瘀”证型,
针对膝关节炎,可以采用中药辨治,辅以起居锻炼等保护措施。
2、中药治疗:
(1)葛根汤:用葛根60克,红枣10克,黄芪10克,芝麻30克煎汤,每日3次,每次大概半斤。
(2)温络汤:用桑叶30克,白芍30克,熟地黄30克,芦根30克
煎汤,每日2次,每次大概半斤。
(3)葛根炖薏:用葛根30克,薏苡仁50克,土茯苓30克,芝麻
15克,每日1次,每次大概半斤。
二、西医治疗
1、药物治疗:患者可以配合中药治疗,采用西药抗炎止痛,如复方羟氯
喹片(特曲唑)和氯雷他定滴眼液。
2、物理治疗:患者可以进行微波热疗、超声波治疗、中波治疗、腰椎定向电刺激等。
三、康复措施
1、健康饮食:患者均应饮食清淡,的以清淡佳餚为主,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和大豆类,少食高热量及精制食物。
2、休息疗法:患者应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体会 膝关节的治疗技术
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体会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临床上非常常见也是非常难以治疗的疾病,我把我们的经验在这里给大家简单介绍下,重点是气血辩证诊断标准:1 近1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2 X线片(负重位)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赘形成。
3 关节液(至少2次)清亮、粘稠,WBC〈2000个/ml4 中老年患者(≥40岁)5 晨僵≤3分钟6 活动有骨擦音(感)综合临床,实验室检查和X线检查,符合1+2条或1+3+5条或1+4+5+6条的均可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疾病认识:它的发病原因至今为止尚不完全清楚,我们在临床中发现,绝大多数病人均有双侧肌群的不平衡,以致下肢力线的失衡,一侧的肌群受力较大,出现痉挛,疼痛,疼痛又可加重痉挛状态,时间长了,随着一系列人体的代偿功能的修补,出现应力性骨刺,双侧关节间隙的不等宽,加重了对关节软骨的破坏,形成了疼痛—保护性痉挛—下肢力线失衡—疼痛的恶性循环。
中医认为此为痹证,多为风寒湿三气杂合而致,病在筋骨,与肝肾相关。
治疗总则:《灵枢•周痹篇》中有下面一段话,“刺痹者,必先循其下之六经,视其虚实,及大络之血结而不通,及虚而脉陷空者而调之,熨而通之,其瘛坚转引而行之”,诚为治痹之总则,我们据此和临床对其的认识,确立总的治疗原则:活血止痛,松解痉挛,恢复平衡。
治疗方法:1 针灸疗法:除常规膝关节周围选穴外,我们一般采用以下三种特色疗法,收效较快。
1.1 局部痛点挑刺放血寻找膝关节压痛最明显的点,三棱针挑刺后放血,取法于“久痹不去身者,视其血络,尽出其血”(《灵枢•寿夭刚柔篇》)。
曾治一五旬妇人,膝痛行走艰难,经针刺周围常规穴位后无效,后在其膝关节内侧触及条索状异物,三棱针挑刺后放血,一次即感轻松,行走觉无大碍。
1.2 “三金”挑刺放血“三金”即背部膀胱经上的魄门、膏肓、神堂三穴,取其膝关节疼痛的一侧的三穴,如双侧均痛,则取双侧,用三棱针挑刺后拔罐放血,取之于“膝痛,不可曲伸,治其背内”(《素问•骨空论》),此法用于膝关节周围无固定压痛点,或与局部挑刺放血交替使用。
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一、概述膝关节炎是膝关节的常见疾病,骨关节炎的主要特征包括有软骨退行性病变和关节边缘骨赘的形成。
是最常见的关节炎,一般认为是慢性进行性退化性疾病。
以软骨的慢性磨损为特点。
常在中老年发病,在疾病的初期,没有明显的症状,或症状轻微。
早期常表现为关节的僵硬不适感,活动后好转。
遇剧烈活动可出现急性炎症表现,休息及对症治疗后缓解。
二、诊断标准(一)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001.9-94)制定。
1、临床表现:膝关节的疼痛及压痛、关节僵硬、关节肿大、骨摩擦音(感)、关节无力、活动障碍。
2、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骨关节炎的X线特点表现为非对称性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关节内游离体,关节变形及半脱位。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蛋白电泳、免疫复合物及血清补体等指针一般在正常范围,伴有滑膜炎者可见C反应蛋白(CRP)及血沉(EDR)轻度升高,类风湿因子及抗核抗体阴性。
(二)西医诊断标准1、近一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
2、X线(站位或负重位)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
3、中老年患者(240岁)。
4、活动时有骨擦音。
综合临床、实验室及放射检查,可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5、骨性关节炎的分级:根据kelIgren和LaWLeCne的放射学诊断标准,骨性关节炎分为五级。
0级:正常。
I级:关节间隙可疑变窄,可能有骨赘。
II级:有明显骨赘,关节间隙轻度变窄。
ΠI级:中等量骨赘,关节间隙变窄较明确,软骨下骨质轻度硬化改变,范围较小。
IV级:大量骨赘形成,可波及软骨面,关节间隙明显变窄,硬化改变极为明显,关节肥大明显畸形。
6、疾病分期根据临床及放射学结合,可分为以下三期:早期:症状及体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多见于内侧,上下楼或站起时犹重,五明显畸形,关节间隙及周围压痛,骰骨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可,X线表现(0——I级)。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体会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体会膝关节是人体中最大而且结构最复杂的一个关节,其位置表浅,负重大,活动量大,结构复杂且不稳定,特别是在活动过程中由于关节不稳,容易引起损伤,其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就是其中之一。
据流行病学调查:55岁以上中老年人OA的发病率为44%~70%,其中10%表现为各种功能障碍[1]。
其所造成的社会经济负担已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世界性卫生问题[2]。
其发病机理涉及多个因素,一般认为,主要因素为滑膜增生、软骨磨损(或脱落形成游离体)、软骨增生,COX-Ⅰ及CO-Ⅱ因子增高等。
多种因素可造成关节软骨的破坏,其内在因素是由于关节软骨本身的改变。
软骨的损伤使其失去了弹性,增加了液压渗透压而使软骨细胞承受的压力增高,分解酶增加,润滑作用下降而使关节软骨表面破坏。
软骨破坏后,骨端暴露、硬化,关节间隙变窄,关节边缘形成骨赘。
发病后,长期疼痛,行走困难,影响生活,如不采取有效治疗,最终因破坏严重而须行关节置换手术。
因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保守治疗尤为重要。
(一)本人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体会多数患者以膝关节疼痛为由求治,其主要症状有:活动时疼痛,休息可缓解;晨僵和胶黏感;以及关节活动时响声。
客观体征不突出,常可发现髌骨深面及膝关节周围压痛并可触知摩擦音;可见或扪及关节边缘骨赘;“髌磨征”可阳性,有时可闻及弹响,股四头肌抗阻试验可阳性。
关节活动轻度或中度受限;有的病人可发现滑膜炎;关节周围肌肉可见萎缩,尤其废用时。
严重病例可见膝关节内翻或外翻畸形。
影像学资料示膝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软骨下骨板致密,关节边缘及髁间棘骨质增生。
对上述诊断明确的患者依次进行下述治疗:1 卫生宣教:通过与患者的交流使其了解膝关节炎的易患因素,病因病理。
缓解其心理压力,改善其生活方式,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2一般治疗:包括饮食调理,减轻体重,心理调理,戒烟,减少运动量,避免或减少屈膝运动等。
目的为减少易患因素,减轻膝关节的负荷,减轻或避免膝关节的进一步劳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分级治疗资料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药物治疗的弊端
•
分类
继发性
创伤性 先天性
局限性:髋臼发育不良
全身性:粘多糖病 代谢性:痛风、假性痛风 骨坏死 各种关节炎后遗症:RA、AS、SA、TB、化脓性、血友病等
骨性关节炎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流行病学
80.17%
发病率
10.66% 5.07% 1.61% 1.01% 0.81% 0.66%
• 椎小关节骨性关节炎 VS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 •
年龄50岁以上者在90%以上 女性超过80%
原发性骨性关节炎
病因尚不十分明确
•
病因
年龄因素
软骨结构改变、弹性下降
•
生物力学
肥胖、股四头肌力量薄弱,过度使用、形状异常
•
生物化学
滑膜炎产生炎性蛋白和酶、透明质酸增加但质量和粘度下降
•
遗传因素
遗传缺陷致胶原蛋白合成障碍、软骨发育不良
外科治疗主要针对保守治疗无效且日常生活活动进行性受限者 其他预防或治疗方法正在研究和观察中,包括补充营养性物质,如氨基葡萄糖和电磁治疗
Schnitzer TJ. J Pain Symptom Manage, 2002 Apr, 23(4 Suppl):24-30.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治疗
疼痛来自于关节囊内及其周围区域如滑膜、关节周围肌肉痉挛、关节周围韧带或软骨下骨的炎症等
骨性关节炎的治疗进展
骨性关节炎
骨性关节炎,俗称“长骨刺”、“骨质增 生”,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关节软骨完整性 受损而引起有关症状和体征的一组疾病,骨 性关节炎虽然从关节软骨起病,但影响整个 关节结构,包括软骨下骨、韧带、滑膜、关 节囊及关节外肌肉,最终因关节软骨全部脱 失而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治疗方案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治疗方案一、理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主要特征是关节软骨的退化和损伤。
这种疾病通常导致关节强度和稳定性减弱,引起晨僵、活动受限、肿胀和疼痛等不适感。
康复治疗方案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疼痛以及恢复功能至关重要。
二、康复治疗方案的目标1. 减轻疼痛:通过适当的运动和按摩技术缓解膝部的压力,减轻相关肌肉和组织的紧张状态。
2. 提高功能:通过锻炼增加力量和灵活性,改善步态,恢复日常生活中的正常功能。
3. 防止进展:通过正确姿势和体位训练,保持并改善膝关节功能。
三、康复治疗方案具体内容1.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常见的物理治疗方法:a. 热敷与冷敷: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肌肉;冷敷则有助于减轻炎症和肿胀。
b. 超声波治疗:通过超声波的振动作用,可以促进软组织修复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c. 电刺激疗法:通过低频电流刺激神经末梢,减轻炎症反应和缓解疼痛。
d. 拉伸和牵引:这些技术可帮助增加关节运动范围、恢复肌肉平衡,并减少僵硬感。
2. 运动治疗适度的运动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康复非常重要。
以下是推荐的运动治疗方案:a. 静态练习:通过静态收紧大腿肌群(如大腿四头肌)5至10秒钟,然后松开,有助于增强力量和稳定性。
b. 慢性耐力训练:包括步行、自行车和游泳等活动,可提高心肺功能和整体健康。
c. 动态体位训练:通过学习正确姿势和体位,改善关节负荷分布,减少不适感,并促进正常运动模式。
3. 功能训练恢复膝关节的功能对于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功能训练方法:a. 起点站技巧:通过提供平衡支撑来改善姿势,有助于减轻压力并提高稳定性。
b. 过度平移:通过慢慢移动体重,渐进增加对膝关节的负荷,帮助恢复跑步、爬楼梯等日常功能。
c. 针灸和按摩疗法:这些疗法可以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促进组织修复。
四、注意事项在进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在开始任何康复计划之前,请咨询医生或专业理疗师的建议。
膝痹病(膝骨关节炎)诊疗方案疗效分析总结、评估及优化(2012)
膝痹病(膝骨关节炎)诊疗方案疗效分析总结、评估及优化(2012) 疗效分析、
总结、评价和优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方案(XXXX 1月1日至XXXX 12月1日)累计治疗
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例如下:
全年共治疗门诊患者3389例,住院患者362例,全部
例均严格按照诊疗方案分期治疗,治疗以中医辨证为基础住院病人平均住院时间19天,平均费用7359元对11例中、早期内侧骨关节炎患者进行腓骨高位部分切除术。
对142例ⅳ期骨关节炎患者进行了膝关节置换手术,占住院患者总数的39.7%。
平均住院时间为21天,平均费用为55218元。
2。
治疗应用分析
选择对骨关节炎ⅱ-ⅲ期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并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根据
综合征采用中药进行治疗对于一些中早期内侧骨关节炎患者,进行腓骨高位部分切除术。
1.65岁以上x光片显示为四级。
如果非手术治疗失败6个月或反复复发,患者要求手术者选择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3。
疗效评价与分析。
对于ⅱ-ⅲ期保守治疗患者,采用国际膝骨关节炎WOMAC量表进行关节指数评分,治愈率为92%。
对部分中、早期内侧骨关节炎患者进行高腓骨部分切除,短期观察效果好,手术患者疗效达到100%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治愈率达到100%
已被评估,且诊断和治疗计划存在以下缺陷:
1。
新增腓骨高位部分切除术治疗方法病例少,疗效观察时间短。
改进措施:
1。
继续观察高位腓骨部分切除术的疗效,进一步增加病例数。
并密切关注相关文献报道12月
XXXX。
膝骨性骨关节炎治疗方案及分析
月至 2 0 1 4年 1 2月膝关节骨性关节 炎的文献 , 剔除无诊 断标准、 排 除标 准、 疗效标 准的研 究文献 , 得到 2 0篇研 究文献 , 记 录观
察年龄 、 性 别、 例数 、 治疗方案及有 效率。使 用 E x c e l 、 S P S S 1 3 . 0软件进行分析各种 治疗方案 的频率、 疗效 差异。结果 :采 用玻 璃酸钠 、 臭氧是 目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使用频率较 多的治疗方 法, 玻璃酸钠联合 中药烫疗、 小针刀、 中药 内服 效果优 于单一使 用玻璃酸钠 。结论 :中西结合疗法治疗早 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 炎可以标本 兼治 , 优势互补 。 关键词 : 膝 骨性骨关节 炎; 中西结合 疗法 ; 文献研 究
2 9分 为有效 , >6~ 1 0分 为 进步 , 小 于 或等 于 5分 为无 效 。( 2 ) 膝关 节疼痛 、 肿 胀消 失 , 关 节功 能基 本恢 复 正常 , 恢 复正常生活及 工作 能力 为痊 愈 ; 膝关 节疼 痛 、 肿胀 明显 减轻 , 关节功能 明显改善 , 能 维持一般 生活及 工作 为显效 ; 膝关节疼痛 、 肿胀减 轻 , 关节 功能 略有改善 为好转 ; 症状 较 治疗前无 变 化或 加 重为 无 效 ] 。最 后得 到 2 0篇 研 究 文
骨性关节炎 的相关文献资 料。检索 条件 : 主题词 选膝关 节
方案
n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 %, 9 5 %C I , %)
骨性关 节炎 ( K n e e O s t e o a r t h r i t i s ) 、 中西结合 、 治疗 , 对文 献
进行 阅读 、 筛选, 剔 除无诊 断标 准 、 排 除标 准、 疗 效 标准 的
骨性膝关节炎的诊断及治疗分析总结
骨性膝关节炎的诊断及治疗分析总结发表时间:2014-06-03T13:22:36.64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9期供稿作者:王朝阳程晓锦[导读] 膝关节是人体中最容易受损的关节之一,而骨关节炎又是膝关节病重最常见的病因。
王朝阳程晓锦(西安电力中心医院陕西西安 710032)【摘要】骨性膝关节炎是骨科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根据临床观察发现,近年来由于生活环境及条件的变化,骨性膝关节炎的发病年龄呈明显低龄化。
同时由于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生命的延长,骨性膝关节疾病也日渐增多。
因此,骨性膝关节炎诊断、治疗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关键词】骨性膝关节炎诊断治疗【中图分类号】R6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9-0054-02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knee osteoarthritisXianeiectric power hospitial(Xian710032﹚Wangchaoyang Chengxiaojin【Abstract】 Knee osteoarthritis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linical orthopedic diseases. According to the clinical observation, in recent years age of onset of knee osteoarthritis showed a significantly younger age trend, due to changes of the environment and living conditions. Therefor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osteoarthritis, it is vital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Keyword】 Knee osteoarthritis; Diagnosis; treatment一、概述骨性膝关节炎是骨科最常见的一种疾病。
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康复治疗分析
【中图分类号】R68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8-0050-02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群中常见的一种临床疾病,临床上一般表现为膝关节的活动受限或者在活动过程中有强烈的疼痛感,该病目前的治疗主要以非手术治疗为主[1],只有特殊情况下才进行手术治疗,本文主要对我院在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期间接收的98例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
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康复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在治疗之外进行早期的康复训练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乔玉宁,谢秋娟.早期肌力锻炼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的影响[J].上海护理,2014,14(5):14-16.
[2]向静(综述).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治疗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5):693-696.
2.0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8%,对照组显效31例,有效18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65.3%,两组在显效率及总有效率两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1。
表1两组病患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实验组49 40(81.6) 5(10.2) 4( 8.2) 91.8
对照组49 14(28.6) 18(36.7) 17(34.7) 65.3
P值/ / / /<0.05
3.讨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群中常见的一种临床疾病,该病一般是由于膝关节骨质增生或者膝关节的软骨蜕变引起的慢性疾病,临床上一般表现为膝关节的活动受限或者在活动过程中有强烈的疼痛感,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近年来,该病在年轻人中也开始出现,该病的发病可能与患者长期的负重用力有关[3],此外,该病与遗传因素也有着一定的联系,只有了解到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原因才能更好地去做好预防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期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总结和分析发表时间:2011-11-03T13:35:48.21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3期供稿作者:李大伦唐汉庆[导读] 膝骨性关节炎是以膝关节软骨破坏,周围反应性骨质增生为病理特征的关节疾患。
李大伦1 唐汉庆2(1来宾市兴宾区小平阳中心卫生院广西来宾 546111;2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百色 533000)【中图分类号】R6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3-0076-03【摘要】膝骨性关节炎发病率逐年增加,如果早期治疗不当,以后随病情的进展而出现关节骨性肥大,关节功能的减退,直至残废或生活不能自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早期治疗的成败决定患者后期的生活质量。
医疗界对膝骨性关节炎的早期治疗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以膝关节软骨破坏,周围反应性骨质增生为病理特征的关节疾患。
早期主要临床表现是膝关节的疼痛、肿胀、僵硬及活动受限等为主。
随着我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其发病率逐年增加,如果早期治疗不当,以后随病情的进展而出现关节骨性肥大,关节功能的减退,直至残废或生活不能自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本病早期治疗的成败决定患者后期的生活质量。
本文参考近年来治疗早期KOA的一些报道,作一总结分析。
1 非手术治疗1.1中医中医学认为,KOA属“痹症”范畴,其病因病机是由于人体肝肾亏虚,气血不足,感受风寒湿邪,筋脉痹阻,气血不畅,积久而发。
本病以正虚为本,邪实为标。
结合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中药、针灸、推拿等多种手段综合运用,从膝关节局部用药和全身整体出发,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综合治疗,是使患者症状改善的有效方法。
1.1.1整体观念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等从整体观念出发的中医学骨折治疗基本原则对于早期KOA的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因此功能锻炼对于早期KOA的治疗至关重要。
活动锻炼能促进关节滑液的分泌,改善关节软骨对营养的吸收,利于关节软骨的修复,并能有效松解关节囊、韧带的粘连和挛缩,改善肌肉的血液循环,增加肌力、改善力线。
由于该治疗策略的原则是主动不负重,先锻炼肌力,再逐渐增加关节活动能力,故应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循序渐进的进行,改善症状。
1.1.2辨证论治李肖娴[1]将本病为气滞血瘀型、寒湿痹阻型、肝肾亏虚型。
并根据兼症加用药物:湿热者加苍术、黄柏;气虚加黄芪;血虚加阿胶;关节痛剧加白花蛇;关节冷痛加制附片、桂枝;关节灼痛加元参、丹皮;血瘀郁热者加忍冬藤。
活血化瘀止痛;五灵脂、地龙祛瘀通络;羌活、秦艽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牛膝活血,强壮筋骨;甘草调和诸药,共起活血化瘀、通络蠲痹之功。
三型经过辨证施治有效率约为87.25%。
1.1.3中药疗法郝风廷[2]用风湿伤痛膏治疗KOA,总有效率在90%以上。
蒋顺琬等[3]利用刺五加注射液和生理盐水配成5%的溶液,进行膝关节灌注冲洗,每周1次, 6次1疗程,治疗44例,优良率达90.9%。
疾病的治疗作用。
王秀清等[4]使用草乌、赤芍、当归、天南星等加水煎取药液后,用浸湿药液绒布放于膝眼上,将点送电疗机的正负两极放在绒布上进行离子导入,治疗KOA患者68例,有效率为94.22%。
1.1.4针灸疗法何勇等[5]采用艾灸膝眼、足三里治疗KOA30例,总有效率90%。
戚耀等[6]取关元、气海和足三里为主穴,膝眼、阳陵泉为配穴治疗40例KOA患者,总有效率92.5%。
此外,针刀本身具有针刺的优势,且针感较强,加之针刀可以松解粘连,缓解肌肉痉挛,从而松解关节、调整力学平衡,常可达到满意疗效。
杨旭辉等[7]在膝关节内外侧间隙、内侧副韧带止点处、胫骨前缘、髌骨上下缘等痛点,局部麻醉下将针刀刺入痛点,进行松解剥离,每7d做1次,做1-3次,治疗KOA102例,结果达到优83例,良19例。
1.1.5推拿疗法戴七一等[8]通过观察手法对兔KOA损伤的治疗作用,探索手法对KOA治疗作用的可行性。
造模8周后取样观察,结果显示,手法治疗对减轻氧自由基对软骨细胞DNA的损伤有一定的作用。
鲁贵忠[9]采用推拿治疗KOA,推拿以患肢肾、肝、脾胃经脉为主;操作:推拿用轻柔缓和的手法,弹拨研磨髌骨,摇膝屈伸,促进膝关节正常滑液分泌,达到膝关节力学平衡,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有效率94.2%。
1.1.6综合疗法刘洪旺等[10]辨证分型为3型:气滞血瘀型,用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寒湿痹阻型,用当归四逆汤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肝肾亏虚型,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并用药渣外洗患处,配合功能锻炼。
经治疗2周, 86例中,痊愈52例,显效25例,有效7例,无效2例。
农泽宁[11]采用针刀松解膝关节周围痛点,每周1次,共治疗4次。
配合膝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每关节2ml,每周1次,共治疗4次。
通痹散(透骨草、川乌、威灵仙、桂枝、红花等共研为末,加入生姜汁调成糊状)装入纱布袋经加温处理敷于患膝并用干毛巾保温30min,每天1次,治疗4周。
共治疗53例,治愈显效率为86.79%,镇痛效果66.04%,关节功能正常率为62.62%,一年复发率为12%。
1.2西医美国风湿病学院(The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ACR)1995年提出的OA治疗指导原则以控制疼痛、减少残疾、改善关节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避免不良反应为目的。
1.2.1非甾体类抗炎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是治疗KOA常用有效的药物,但不能阻止骨关节炎的进展。
根据非甾体抗炎药物对关节软骨代谢的影响,可将其分为3类:对关节软骨合成具有抑制作用的主要有水杨酸、阿司匹林、保太松、消炎痛和萘普生等;对关节软骨合成有促进作用的有双氯芬酸钠、舒林酸等;对软骨合成无明显影响的有炎痛喜康等。
谭宏昌[12]等,通过对156例患者,分别给予萘丁美酮和双氯芬酸钠,连续给药4周后认为,萘丁美酮组和双氯芬酸钠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9%和84.0%,对改善患者关节功能效果相当。
1.2.2软骨营养类药物氨基葡糖是关节骨基质中糖蛋白和氨基葡糖链的基本组成单元。
其作用为,治疗与修复结缔组织;构成软骨细胞的主要成分;防止软骨组织退化引起的腰膝酸软、关节炎等。
该类药物可以长期服用,如盐酸氨基葡萄糖、多硫酸聚氨基葡萄糖等。
彭华斌等[13]采用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66例KOA患者,治疗期间2例患者产生不良反应,占2.44%,48例患者在6~12个月内获得随访,平均9个月。
经治疗后,34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各种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临床控制率为51.52%,28例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减轻,好转率为42.42%,总有效率为93.94%。
1.2.3透明质酸透明质酸(Hyal-uronicAcid,HA)是由葡萄糖醛酸和乙酞氨基己糖合成的黏多糖,广泛存在于人体结缔组织的细胞外基质中,是人体关节滑液的主要组成部分和软骨基质的重要成分之一。
目前,关节腔内注射HA已成为KOA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广泛用于临床。
王玉彬等[14]采用施沛特治疗KOA, 5周后总有效率为96.3%,无明显毒副作用,停药后16个月74.0%患者无复发。
台湾学者对国际上进行的20个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的结果进行了荟萃分析,证实透明质酸副作用小,能减轻KOA患者症状,尤其在减轻疼痛和功能恢复方面效果显著[15]。
1.2.4糖皮质激素对某些关节急性炎症表现明显,疼痛剧烈,其他药物无效者,关节内注射糖皮质激素,能缓解疼痛和改善功能。
关节内注射可以作为单独的治疗方式,也可以作为应用止痛剂、非选择性NSAIDs和COX-2特异性抑制剂全身治疗的辅助治疗。
关节腔注射应十分慎重, 1年内任何一个关节腔内注射均不能超过4次。
王余山[16]采用了强的松龙和透明质酸钠联合应用治疗KOA,发现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强的松龙或透明质酸钠。
但长期使用后可造成骨质进一步疏松、关节软骨的进一步破坏,从而使固有症状反复和加重。
1.2.5生长抑素生长抑素能抑制感觉神经末梢P物质的释放,神经源性炎症的发生,并且具有免疫调节的功能,起到全身抗炎、止痛的作用。
在关节内应用后,生长抑素可抑制滑膜细胞释放前列腺素,抑制P物质的生成并抑制其从所涉及的神经末梢释放,从而减轻疼痛。
生长抑素还具有收缩血管,减少血浆渗出和水肿,消除炎症,消除肿胀,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17]。
黄乔东等[18]通过对30例KOA患者进行关节腔内注射生长抑素的研究认为,生长抑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KOA疗效确切,副作用少,是治疗KOA的理想方法。
1.3中西医结合治疗程杰等[19]采用中药熏洗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KOA,在应用中并不强调应用的先后次序问题,配合股四头肌训练,采用多种疗法配合应用,总有效率92%。
钟大勇[20]采用中药熏洗及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KOA,应用时采取先关节腔内注射再用中药熏洗的方法,有效率90%。
郑平[21]提出先用中药敷贴于患者的膝关节处,后予特定电磁波治疗器(TDP)对敷贴中药的膝关节进行照射。
其认为药物贴敷后采用TDP电磁波热能使局部血管扩张,改善微循环,使流速加快,将外敷药通过皮肤导入体内,综合了热能、药物的双重作用,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组织营养及代谢,消除代谢瘀积产物,使关节炎症水肿消失,病变组织恢复。
2 手术治疗2.1关节镜清理术早期KOA患者可行关节镜手术,明确损伤部位和程度,并摘除关节内游离体、清理增生的滑膜、修整撕裂的半月板和软骨。
关节镜清理术有诊断和治疗双重功能,具备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等特点,减少术后的后遗症和并发症。
值得注意的是,关节镜清理术是一种姑息性手术,并非是根治手术。
该方法国内外报道的有效率约为90%,尚无系统的临床研究和疗效评估。
李贵山[22]采用关节腔有限性清理术联合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弥补关节镜术后关节内出现正常关节液的“真空”现象,取得满意疗效。
赵龙等[23]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膝关节腔灌洗治疗骨性关节炎22例,取得同膝关节腔清理术+关节腔注射HA相当的效果,随访7-16个月优良率达90.9%。
2.2胫骨高位截骨术截骨术多适用于60岁以下患者以及关节轻度磨损者,多用于原发性膝关节单间室骨性关节炎,且伴膝关节内翻者。
旨在通过矫形治疗,改变膝关节力线,纠正力学失衡,使软骨面受力均匀,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修复环境。
手术方法可分为胫骨内侧高位截骨和胫骨外侧高位截骨。
马克等[24]利用胫骨内、外侧截骨两种手术方法,经2-3年术后随访获得满意疗效,并发现在内、外侧截骨术后优良率无统计学差异情况下,内侧截骨于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方面均优于外侧,具有良好的手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