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培养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大学生毕业人数将继续增加,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这是不争的事实,此问题也是与大学生就业难紧密相关的。在培养目标的选择定位上,应充分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特点,才能为大学生科技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培养目标的选择定位上,应充分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特点。
关键词:创新动手实践就业压力教育改革
一、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必要性
(一)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将主要体现为创新人才的竞争。而动手实践则是衔接大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和走出校园运用知识不可缺少的途径。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不论是对大学生个人的发展,还是对社会和国家的繁荣与富强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努力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对当代大学生自身、对高校、对社会有着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大学生自身、社会以及国家的需要
1.大学生就业压力剧增,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大学生毕业人数将继续增加,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由于很多企事业单位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进行了裁员减支,造成了岗位的减少,可供大学生选择的岗位就变得更少,这就导致了待业大学生人数的不断积累,在很多大型的招聘会上我们就可以很清楚的感受到这一点,这样所造成的恶性循环使得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剧增。同时,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人类社会由学历社会向能力社会转变,社会上的用人观念正在发生改变。企事业单位在招聘人才时不仅会看求职者的文凭和学历,更注重于考察其能力。社会工作经验已经成为招聘人才时的一项重要考虑条件。同时,用人单位更看重求职者的综合能力,“能得一将,不得千兵”,这就要求大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而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正是将大学生从专业技能的单一培养向多方面综合能力的培养迈进,这对于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2.国家非常关注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问题
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早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就指出“保持高等院校招生合理增长,要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必然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需要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在国家创建和谐社会、发展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阶段,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有利于学校培养更加可靠的创新型人才,有利于社会的稳定、高速发展。所以,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成为了我国开展教育事业、培养人才的又一新战略。[1]
3.大学教育缺乏对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是不争的事实,此问题也是与大学生就业难紧密相关的。社会普遍对大学生的动手能力、社交能力等综合能力持怀疑态度。这是由传统大学教育的弊端产生的。由于传统大学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上侧重于学生的知识积累,所以常导致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存在着很多大学生在校考试得高分但是无法想象到知识运用到何处,更不知道将来工作上如何发挥所学的现象。有些学生抱着在学校学知识,获取毕业证书,拿到就业敲门砖,等到了工作岗位上,再学习怎么运用知识的思想。这样必然严重影响毕业大学生的真实水平,也更增加了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能力的怀疑。所以,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可谓是势在必行。
二、如何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一)高校要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在培养目标的选择定位上,应充分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特点,才能为大学生科技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创新能力来源于宽厚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素质,仅仅掌握单一的专业知识是很难做到的。因此,加强大学生基础教育的内涵、更新和外延拓展及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非常重要。首先要优化课程结构。要按照“少而精”的原则设置必修课,确保学生具备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此外,为了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就必须改变长期以来单纯用分数评价学生的片面做法,因为它压抑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应增加动手实践环节的培养比重,提高实践培养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大学要在努力搞好第一课堂学习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并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为学生提供自己喜欢的课余学术研究,力求通过第二课堂的活动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并且可以多为学生安排动手实践的活动,在活动中有效的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改革教育方式
构建好了合理的课程体系,接下来就需要教师的教育方式进行改革。首先从创新能力的培养谈起,培养创新能力必须突破“教师中心、教材中心、教堂中心”的局面。这种“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照单收”的教学方法无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也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发挥。创新课应力求把教师变成推动学生独立思考的助手,把教材变成学生焕发兴趣的工具,把课堂变成学生开发自我创新潜能的天地。[2]另外,要培养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作为学校教育,就必须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在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中,增加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比重。很多学校奖学金评定已经开始注重实践环节,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通过这些措施使督促学生自主投身于实践。同时,也使学生改变观念,重视实践能力,为将来就业打下基础。
(三)营造创新、动手实践的教育环境
学生参加创新活动和动手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主要来源于学生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意识。为此,首先要不断拓宽培养工作的渠道和载体,积极营造创新和动手实践的氛围,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创新和动手实践意识。教育者在考虑培养目标时,不能单纯把受教育者简单地视为“教育对象”,而应当把受教育者当作发展主体。教育工作应该从单纯的教育、管理向引导、咨询、服务转变,从垂直、直线的管理体制向复杂的网络化方向发展。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精心设计,着力构建一种适合大学生成才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学术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