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1

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1
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1

综述

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

摘要: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作为临床常见重症之一,以其病情凶险, 预后不良,治疗棘手等特点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与难点,其发病机制除胰腺自身消化学说,尚有白细胞过度激活—炎性因子级联瀑布效应、胰腺微循环障碍学说、胰腺腺泡内钙超载学说、氧化应激学说、肠道细菌移位与“二次打击”学说、细胞凋亡学说等纵多理论丰富了人们对SAP发病机制的认识。本文就SAP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是一种由胰腺局部炎症所致的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累及全身多脏器损伤而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mdrome SIRS),继而造成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 MOF)的疾病,其病情凶险, 预后不良,治疗棘手,目前病死率仍高达22.7%[1],有关其发病发展机制及治疗方法的探索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近年来有关SAP发病机制方面研究的主要进展进行综述。

1 胰腺自身消化

胰管梗阻与胆汁反流、十二指肠液反流以及乙醇对胰腺腺泡和oddi括约肌的作用、高脂血症、高钙血症、创伤等都是AP的始动因素。正常情况下,胰腺细胞中的大部分消化酶均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经细胞分泌运输到胰管内然后被运送到小肠内被激活。而胰腺实质与胰管之间、胰管与十二指肠之间以及胰管中的胰液分泌压与胆道中的胆汁分泌压之间均存在正常的压力梯度,不会发生胆汁反流。肝胰壶腹和胰管括约肌则防止十二指肠液反流。在胰腺腺泡和胰管内尚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质,灭活少量的有生物活性或提前激活的酶。SAP时,胰酶的正常隔离机制被破坏,胰蛋白酶原被异位激活,活化的胰蛋白酶再激活了其他胰酶,包括胰脂酶、淀粉酶、糜蛋白酶、磷脂酶A2(PLA2)、弹力蛋白酶、羧基肽酶、核酸酶等,从而引起了胰腺的“自身消化”[2],但直接损伤胰腺腺泡的并非胰蛋白酶而是弹性蛋白酶、糜蛋白酶、磷脂酶等其它酶类[3]。有国外学者[4-6]研究显示:在AP的早期阶段,胰蛋白酶原的活化并非在胰腺间质或胰管腔内而是在腺泡的亚细胞器即含有溶酶体水解酶、主要是组织蛋白酶B的胞浆空泡中,活化后的胰蛋白酶再被释放入胞浆中而发挥作用。

2 胰腺微循环障碍学说

胰腺小叶是胰腺微循环形态学的基本单位,其血供进入小叶后呈树枝状分支,相邻小叶内动脉

之间及其分支之间无吻合支存在,属终末动脉,所以胰腺组织对缺血高度敏感,易因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胰动脉血栓、结节性多动脉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恶性高血压等疾病引起痉挛、栓塞、血栓形成或间质水肿而出现所支配区组织供血不足。有研究者[7]观察到在AP发病的早期阶段胰腺小叶内动脉就出现括约肌痉挛、平滑肌肌浆中多发空泡,甚至发现小叶内动脉括约肌的损伤要早于胰腺组织的微循环损伤,提出胰腺小叶内动脉括约肌的损伤可能是胰腺灌注衰竭和局部微循环障碍的始动因素,进一步表明胰腺组织对缺血应激的代偿反应非常差,而缺血后再灌注[8-11]则使胰腺功能毛细血管密度减少,间质水肿,细胞内水肿,细胞膜通透性增加,离子通道电荷改变,因此胰腺炎性改变加重。另外,大量的血管活性物质如缓激肽(BK)、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等均在胰腺微循环障碍中起重要作用,它们[12-13]可通过影响微血管管径、通透性和白细胞滚动、粘附与游走、血浆白蛋白渗入间质而加剧内脏微循环障碍,使胰腺和肠道因持续缺血而最终导致坏死,并可累及全身多处组织器官诱发MODS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 MOF) [14]。尚有研究显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ninangiotensin system,RAS)在急性胰腺炎中可能发生重要作用[15-16]。

3 白细胞过度激活—炎性因子级联瀑布效应

在胰酶的正常隔离机制被破坏,大量胰酶被异位激活发生自身消化后,胰腺坏死产物迅速诱导氧自由基释放,活化核因子-kappa B(NF-kB),继之产生大量促炎因子如TNF-α,IL-1β,IL-6,IL-8等[17-18],进而激活胰腺内及血管、肺、肝、肾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使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吞噬细胞的功能激活,释放活性自由基,以及蛋白酶和水解酶,还能引起前列腺环素类物质、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PAF)、NO、血栓素等炎性介质的大量释放,即“瀑布样效应”,这些炎症介质可以使胰腺及其它组织器官血管通透性增高和微循环障碍,导致胰腺在自身消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生炎症、坏死;肠道则因功能障碍使肠内正常寄居细菌易位并产生大量内毒素,最终导致重症患者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mdrome,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

其中TNF-α是SAP最早升高的炎性介质[19]并起核心作用,作为始发因子不但诱导自身基因的表达,尚促进一系列其它细胞因子如IL-1β,IL-6,IL-8,PAF等的产生,引起连锁和放大反应即所谓瀑布样效应,致使脏器结构和功能损害,产生低血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ARDS等病理生理学改变。NF-kB则是一个广泛存在于细胞中具有多向性转录调节作用的蛋白因子,它能与多种细胞因子、粘附分子基因启动子部位的kB位点结合,增强这些基因的转录和表达,导致TNF-α、IL-1β、

IL-6、IL-8、ICAM-1、P-selectin等基因的过度表达,通过抑制NF-kB的活性可以有效抑制下游因子TNF-α、IL-1、ICAM-1 mRNA的表达并减轻远隔脏器的炎症损伤程度[20]。

Masamune A等人[20]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腹水注入正常大鼠腹腔后,引起肺粒细胞NF-kB的激活,

提示重症急性胰腺炎对远隔脏器的损伤是通过NF-kB的激活及随后产生的细胞因子起作用的。其他研究者[21-23]研究亦发现应用NF-kB拮抗剂或敲除NF-kB基因后大鼠胰腺炎病变程度明显减轻,许多细胞因子的产生亦得到控制,提示NF-kB有诱导产生TNF-α等细胞因子的作用,在胰腺炎病变发展过

程中起着重要调控作用。但也有研究者[24]认为NF-kB在腺泡细胞损伤前就已被激活,进一步诱导与自身防御有关的基因转录,防止腺泡细胞的进一步损害,应用NF-kB活化抑制剂会加重胰腺组织的损伤。

4 胰腺腺泡内钙超载学说

钙离子是机体最重要的阳离子之一,它参与细胞整合、血液凝固、心脏搏动、磷脂酶、蛋白酶激活、神经细胞的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肌肉收缩、腺体分泌、细胞运动等一切生命活动过程,维系着细胞的生理功能,其作用方式类似于激素的第二信使。微循环障碍时组织缺血缺氧至酸中毒,细胞外高[H+]启动H+-Na+交换和Na+- C a2+交换导致细胞内钙超载而损伤细胞。同时ET及缺血时释放的内源性儿茶酚胺释放均可磷脂酶C(phospholipase C, PLC),进而催化细胞膜表面的磷脂酰肌醇二磷酸(phosphtidy linositol bisphosphate, PIP2)生成三磷酸肌醇(inositol trisphosphate , IP3)和甘

油二脂(diacylglycerol ,DG)。IP3可使肌浆网释放C a2+至细胞质,DG激活蛋白酶C(protein kinase

C,PKC)刺激H+-Na+交换和Na+- C a2+交换引起细胞内钙超载[25]。细胞内过量钙离子可通过以下机制发生作用:a)胰腺腺泡细胞内Ca2+超载可以导致胰蛋白酶原的过度活化,引起胰腺自身消化性损伤。

b)钙离子浓度升高可导致细胞内氧自由基增多,氧自由基导致胰腺腺泡膜、线粒体膜损害。c)钙离子浓度升高是细胞因子生成释放的重要因素,而细胞因子是胰腺炎发生的重要条件。d)胰腺腺泡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可引起磷脂酶A2过度活化,磷脂酶A2活化是胰腺炎发生的关键因素。临床研究也发现,一些原因引起的高钙血症可伴发AP,而AP时胰腺组织的钙超载常伴有低钙血症,后者与AP的严重程度一致。Rattner等[26]通过动态观察胰腺组织中C a2+含量的变化,发现AP早期胰腺组织中就有C a2+的异常积聚,并随AP的发展而加重。他认为这是由于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细胞膜的完整性遭到损害,细胞外C a2+可在电化学梯度下经异常开放的C a2+通道大量流入细胞,造成细胞内C a2+超负荷。以后的一系列实验也证实,用不同方法诱导的AP早期均有胰腺腺泡的钙超载,随后有胰腺的出血、坏死和腺泡超微结构的损害。当应用钙离子通道拮抗剂[27-28]时观察发现胰腺腺泡细胞内的[C a2+]明显降低,同时胰腺组织的水肿、出血、坏死程度和胰腺腺泡细胞超微结构的损害都得到明显改善,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少,说明胰腺腺泡细胞内钙超载在对AP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5 氧化应激学说

氧化应激是指机体在遭受各种有害刺激时,体内高活性分子如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活性氮自由基(reactive nitrogen species,RNS)以及其他氧自由基与多不饱和脂肪酸作用后生成的中间代谢产物烷自由基等产生过多,氧化程度超出氧化物的清除,氧化系统和抗氧化系统失衡,从而导致组织损伤。1985年Sanfey等[29]通过实验研究率先提出自由基在AP中的作用。周新泽等[30]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脂质过氧化反应的终末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时发现血浆MDA含量与胰腺病变程度呈平行关系;同时在电镜下则可观察到腺泡细胞线粒体肿胀至破裂,粗面内质网扩张成池,溶酶体肿胀而部分与酶原颗粒融合。此外氧自由基尚可激活磷酯酶A2,引起花生四烯酸物质的释放,加剧胰腺血循环障碍及腺泡细胞溶酶体膜的破裂至胰酶释放[31],这与Steer等人[4-6]提出的胰酶的活化主要在胰泡细胞内进行,而不仅仅局限于腺泡细胞外的理论相一致。可见不仅胰腺自身消化可诱导氧自由基释放,而氧自由基对腺泡细胞器的损伤亦与腺泡“自身消化”直接有关。

6 肠道细菌移位与“二次打击”学说

正常情况下肠道内的常驻细菌由于受到肠粘膜屏障的阻隔而难以移位到肠外组织。SAP 时由于胰酶、血管活性物质大量释放以及细胞炎性因子级联放大效应、细胞内钙超载、氧化应激、缺血再灌注等一系列因素的损伤,肠粘膜的结构和功能会受到损害,表现为电镜下发现肠粘膜微绒毛部分上皮脱落、减少;绒毛高度、宽度显著减低,面积减少;细胞紧密连接破坏[32-33];凋亡细胞增加;肠道粘膜通透性(intestinal permeability,IP)出现病理性升高。另外,SAP时禁食和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则使肠腔因缺乏食物刺激而加重胃肠道的运动抑制;生长抑素、H2受体阻滞剂等药物的应用,更加重了消化道的运动抑制,使肠道内细菌过度生长。肠道内细菌可因[34]细菌过度生长、粘膜屏障破坏及免疫应答受损而经血循环、淋巴系统、直接进入腹腔、逆行感染等途径发生易位。邹忠东等人[35]研究发现通过肠系膜淋巴管结扎(MLDL)可以降低SAP大鼠肠道细菌和内毒素转移,减轻胰腺、肺脏、肝脏组织炎症损伤;或预先给予实验大鼠以肠道菌清除剂或行结肠切除、隔离可以明显减轻胰腺组织的局部病损以及远隔器官的继发损害,显著提高治愈率及存活率[36]。而从SAP感染的胰腺及胰周或其它脏器培养出来的细菌大多为肠内常驻菌[37-38]。易位感染的细菌除本身刺激巨噬细胞产生至炎因子外,革兰阴性细菌死亡或被吞噬后尚可释放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即内毒素进一步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大量炎性因子,从而引起血循环中第二次细胞因子高峰,为感染性炎症细胞因子高峰,这与胰腺自身消化引起的化学性炎症细胞因子高峰不同,但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是引发多脏器损伤,最终导致MODS。

7 细胞凋亡学说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程序化生理调节过程,通过凋亡方式清除炎症灶内滞留细胞是限制组织进一步损伤和促进机体炎症吸收的重要机制之一。目前较多实验均支持这样一种假说:急性胰

腺炎的严重程度与胰腺腺泡细胞坏死、凋亡的严重程度及两者的平衡程度密切相关,凋亡与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39]。Kaiser等[40用亚胺环己酮(CHX)阻断细胞内蛋白的合成来间接抑制凋亡,动物的胰腺水肿及淀粉酶升高程度明显加剧,且出现胰腺及脂肪坏死,病情明显加重,而预先诱发细胞凋亡则能减少胰腺腺泡细胞的损伤,减少SAP的发生[41]。

综上所述,SAP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参与的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各种因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共同促进疾病的发生发展,但SAP的发展变化并不因为始发因素的去除而终止。因此,治疗时既要从源头上去除其始发因素如:胆源性、胆汁性、胰管内高压或酒精性等,也要考虑疾病过程中的促进因素如NF-kB、TNF-α、自由基、肠道细菌易位等。目前基于SAP上述发病机制的认识,人们衍化出越来越多的治疗方案如:应用细胞因子抗体及拮抗剂,NF-kB拮抗剂,抗细胞因子基因治疗,抗缺血再灌注损伤,抗氧化剂和氧自由基清除以及肠道粘膜屏障保护、预防肠道细菌易位等。但只有全面考虑各因素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并继续深入研究SAP病程进展过程中的启动因子和恶化因子形成针对个体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才能进一步降低SAP的病死率[42]。

1 Chiang DT, Anozie A, Fleming WR, Kiroff GK. Comparative study on acute pancreatitis management. ANZ J Surg 2004; 74: 218-221

2 巫协宁.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J]. 1999, 19(5),

3 Niederau C, Luthen R. Current aspect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acute pancreatitis. Schweiz Rundsch Med Prax, 1997,86(10): 385-391

4 Steer M L, Meldolesi J, Figareta C, et al. Pancreatitis:the role of lysosome. Dig Dis Sci, 1984, 29(10): 934 - 938

5 Luthen R, Owen R L, Sarbia M, et al. Premature trypsinogen activation during caerulean pancreatitis in rats occurs inside pancreatitic acinar cells. Pancreas, 1998, 17(1),38-43

6 Hofbauer B, Saluja A M, Lerck M, et al, Intra-acinar cell activation of trypsinogen during caerulean-induced pancreatitis in rats. Am J Physiol, 1998, 275(2ptl): G352-G362.

7 Zhou ZG, Chen YD, Sun W, Chen Z. Pancreatic microcirculatory impairment in experimental acute pancreatitis in rats.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2,8:933-936.

8 Obermaier R, Drognitz O, Benz S, Hopt UT, Pisarski P. Pancreatic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mpact of different preservation temperatures. Pancreas 2008, 37: 328-332.

9 常华, 严际慎, 王平瑜, 刘群才. 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大鼠急性胰腺炎细胞凋亡的影响.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05,12: 150-152.

10 von Dobschuetz E, Biberthaler P, Mussack T, Langer S, Messmer K, Hoffmann T. Noninvasive in vivo assessment of the pancreatic microcirculation: orthogonal polarization spectral imaging. Pancreas, 2003, 26: 139-143.

11 Woeste G, Wullstein C, Meyer S, Usadel KH, Hopt UT, Bechstein WO, von Dobschuetz E. Octreotide attenuates impaired microcirculation in postischemic pancreatitis when administered before induction of ischemia . Transplantation, 2008, 86:961-967.

12 Zhou ZG, Chen Y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ancreatic microcirculatory impairment in acute pancreatitis [J].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2,8(3): 406-412

13 李国东, 吴德全. 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 肝胆外科杂志, 2005, 17(2): 172-174

14 Flitzik T, Eibl G, Hotz H, Kahrau S, Kasten C, Schneider P, Buhr HJ. Persistent multiple organ microcirculatory disorders in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experimental findings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 Dig Dis Sci 2002, 47: 130-138

15 Chappell MC, Milsted A, Diz DI, et al. Jounal of Hypertension.1991, 9(8): 751-759

16 Paul BS Lai. J Pancreas, 2001, 2(1): 13-15

17 王东等. 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肝损伤经胸导管引流干预时NF-kB、IL-6、TNF-α的表达及意义[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0, 31(8): 905-908.

18 WON JH, SHIN JS, PARK HJ, et al .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of madecassic acid via the suppression of NF-kappa B pathway in LPS-induced RAW 264.7 macrophage cells[J].Planta

Med,2010,76(3):251-257

19 Mothofer K, Castillo CFD, Frich TW, et al. Increased intrapancreatic trypsinogen active ischemia induced experimental pancreatitis. Annual of Surgery,1995,221(4):364-371

20 张泓, 李磊, 毛思强, 汤耀卿, 张圣道. NF-kB圈套技术在小鼠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肺损伤中的实验研究.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09, 15(1): 49-53.

20 Masamune A, Shimosegawa T, Fujita M, et al. Ascites of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in rats transcriptionally upregulates expression of interleu-6 and -8 in vascular endothelium and mononuclear leukocytes[J]. Dig Dis Sci, 2000, 45(2): 429

21 Vona-Davis L, Yu A, Magabo K, et al. Peptide YY attenuates transcription factor activity in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induced pancreatitis[J]. J Am Coll Surg, 2004, 199(1): 87-95.

22 AltavillaD, Famulari C, Passaniti M, et al. Attenuated ceruleininduced pancreatitis in nuclear factor-kappaB deficient mice[J]. Lab Invest, 2003,83(12): 1723-1732

23 吴宝强, 秦锡虎, 江勇. NF-kB在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 25(3):457-459

24 Steinle AU, Weidenbach H, Wagner M, et al. NF-kappaB/Rel activation in cerulean pancreatitis. Gastroenterology, 1999, 116: 420-430.

25 吴林, 帕尔哈提. 缺血再灌注损伤与急性胰腺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9, 17(23): 2400 –2404 .

26 Rattner DW, Napolitano LM, Corsetti J, et al. Hypocalcemia in experimental pancreatitis occurs independently of changes in serum nonesterified fatty acid levels. Int J Pancreatol, 1990,6(4): 249-262.

27 许春芳, 蒋文平, 蔡衍郎, 等. 维拉帕米对实验性急性胰腺炎的保护作用. 新消化病学杂志. 1997, 5(5): 295-296.

28 沈骥, 吴宗平, 肖华, 等. 异搏定对胰腺腺泡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1997, 14(4): 101-102.

29 Sanfey H, Gregory BB, John LC. Pathogenesis of acute pancreatitis[J]. Ann Surg,

1985,201(5):633-638.

30 周新泽, 毛勤生, 陈玉泉, 沈洪熏. 大鼠急性胰腺炎病理学特征与氧自由基变化的关系[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0, 8(1): 108-109.

31 Kiviniemi H, Ramo OJ. The behaviour of prostanoids during the course of acute pancreatitis in rats. Res Exp Med Berl, 1986, 186: 449-453

32 吴承堂, 黎沽良. 一氧化氮、内皮素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肠道损伤中的作用.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1999, 8(3): 210—212.

33 杨永久, 高乃荣. 内源性一氧化氮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肠粘膜通透性的影响.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5,13(3): 389—391.

34 van Minnen LP, Blom M, Timmerman HM, Visser MR, Gooszen HG, Akkermans LM. The use of animal models to study bacterial translocation during acute pancreatitis. J Gastrointest Surg 2007;11: 682-689

35 邹忠东, 张再重, 王烈, 王瑜, 郑国华. 肠淋巴途径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至全身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0, 22(4): 206-209.

36 Medich DS, Lee TK, Melhem MF, et al. Pathogenesis of pancreatic sepsis. Am Surg, 1993, 165:46-50.

37 邓群, 黎沽良, 陆连荣, 梁延杰, 孙小庆.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肠粘膜屏障改变与肠源性细菌移位及内毒素血症的关系.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00, 17(5): 471.

38 汪洁, 马保金, 吴钢, 邬剑华, 蔡端.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损害及肠

道细菌移位.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07, 24(5): 570-572.

39 Takeyama Y. Significance of apoptosis cell death in systemic complications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c[J]. J Gastroenterology, 2005, 40(1): 1-10.

40 Kaiser AM, Saluja AK, Lu L, et al. Effects of cycloheximide on pancreatitis.endonuclease activity, apoptosis, and severity of acute pancreatitis. Am J Physiol, 2006, 271: C982-C993.

41 Kahl S, Zimmermann S, Malfertheiner P. Acute pancreatitis: treatment strategies. Dig Dis 2003, 21: 30-37.

42 张圣道.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及分级标准.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1997, 35: 773.

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考核试题 选择题 1. 我国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 () A .暴饮暴食 B . ERCP C .硫唑嘌呤 D .胆石症 E .胰管阻塞 2. 目前认为急性胰腺炎可能是 ( ) A .胰腺感染性炎症 B 胰腺外伤 C .胰腺自身消化 D.胰腺自身免疫性炎症 E .特发性炎症 3. 临床上将急性胰腺炎分为( ) A .轻症、重症 B . 间质性、弥漫性 C .水肿型、坏死型 D.水肿型、出血型 E 蜂窝织炎型、坏死型 4. 急性胰腺炎腹痛特点哪项除外 () A .突发性 B .持续性 C .解痉药可缓解 D.弯腰曲膝可减轻 E .束带状 5.急性胰腺炎体检发现脐周皮肤青紫色,称 () A . Grey-Turner 征 B . Cullen 征 C .瘀斑 D.紫癜 E .以上都不是 6. Grey-Turner 征出现在() A .肝硬化 B .系统性红斑狼疮 C . 溃疡性结肠炎 D.急性胰腺炎 E .腹腔内出血 7 关于假性囊肿的描述,下列哪一项除外 () A .出现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 B ?多位于胰尾 C ?发热、白细胞升高 D.有囊壁无上皮 E ?多在起病2-3周后 &下列哪一项可以区别轻、重症急性胰腺炎 () A .血淀粉酶升高 B .剧烈腹痛 C .高血糖 D.消化道出血 E ?心衰 9.一腹痛10小时患者赶至急诊,下列哪一项检查有助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 () A .血淀粉酶 B .血脂肪酶 C .血糖 D .血钙 E .C-反应蛋白 10.下列各项可考虑重症急性胰腺炎,除了 () A .肾衰 B .严重细菌感染 C .DIC D .胰性脑病 E .呼衰 11 .有助于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的表现是 () A .腹水 B .低钙血症 C . 心力衰竭 D .Culle n 征 E .以上都是 12. 判断胰腺坏死的最佳指标 () A .血糖持续高于 10mmol/L B . C-反应蛋白高于 150mg/L C.增强CT 提示胰腺坏死 D .血淀粉酶持续升高 E .血钙低于1.5mmol/L 13. 发生哪一项,提示重症急性胰腺炎 () A .消化道出血 B .假性囊肿 C .严重胆道感染 D.高血糖 E . C-反应蛋白升高 14. 关于轻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哪项不合理 () A . 654-2止痛 哌替啶 B .禁食、补液 C .抑酸 D.喹诺酮抗感染 E .维持酸碱平衡 科室: 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

重症急性胰腺炎

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常规 1.病因及定义 1、1病因:常见胆石症、酒精、高脂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少见ERCP、药物(速尿、激素、四环素等)、腹部外伤、手术、休克、高钙血症,自身免疫性、病毒感染,肿瘤(>40岁)。病因不能明确者称为特发性。 1、2急性胰腺炎:符以下3条中得2条:急性、上腹或左上腹部中到重度持续性疼痛,可有阵发性加重或向腰背部放射;血清淀粉酶与(或)脂肪酶活性增高M正常值上限3倍;影像学提示胰腺有形态改变。 1、3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诊断急性胰腺炎基础上,最新国际标准推荐“持续(48小时以上)得器官功能衰竭(改良Marshall某一系统评分>2分)” 表一判断SAP伴有器官功能衰竭得改良Marshall评分系统项目 评分 0 1 2 3 4 呼吸(Pao2/Fio2) >400 301-400 201-300 101-200 <101 循环(收缩压,mmHg) >90 <90补液后可纠正<90,补液不能纠正<90,pH<7、3 <90,pH<7. 3 肾脏(肌0T, umol/L) <134 134 -169 170-310 311-439 >439 注:中度急性胰腺炎(MSAP):急性胰腺炎且满足下列情况之一(Ranson 评分>3分,APACHE II评分〉8分,BISAP评分$3分,MCTSI评分24分), 可有一过性?48h)得器官功能障碍;恢复期出现要干预得假性囊肿、胰痿或胰周肿胀等。临床上有一部分患者有从中度(MSAP)转化为重度(SAP)可能,注意病情得动态观察。

2.监测 2、1生命体征

2、2血流动力学:CVP,PICCO(尤其对老年人、心肾功能不全得病人) 2、3血常规、血糖、肝肾功能、血气分析、胸片等 2、4腹内压:腹围、膀胱压。 2、5适时复查CT:评估胰腺进展及局部并发症(急性胰周积液积聚、 急性坏死物积聚、胰腺假性囊肿、包裹性坏死、胰腺脓肿) 3、治疗 3、1液体复苏:早期积极大量快速液体复苏,每6小时评估一次复苏效果(复查血流动力学及组织灌注指标),及时调整复苏策略(注意氧合指数变化)。(因个体差异较大及病人所处得疾病时期不同,复苏得力度也不尽相同) 3、2抑酸抑酶:PPI抑制胃酸,生长抑素或类似物抑制抑酶分泌 3、3器官功能支持:ARDS/呼吸衰竭时考虑机械通气(有创/无创);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应用CRRT(也有国内文献报道CRRT可清除炎性介质、缩短SIRS状态时间,故建议未达到肾衰指标时也应早期开启)。出现腹腔间室综合征应及时降低腹内压,请外科协助治疗。 3、4对症治疗:胃肠减压、定时灌肠(警惕腹腔间室综合征)、对症止痛(建议杜冷丁,避免应用吗啡、阿托品、654-2) o 3、5预防感染:常规使用抗生素(抗菌谱为革兰阴性菌与厌氧菌为主、脂溶性强、有效通过血胰屏障等三大原则):三/四代头泡、瞳诺酮类、碳氢霉烯类、甲硝哩/奥硝卩坐。 3、6营养支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后可开始,逐步过渡至胃肠营养,建议尽早留置空肠营养管。监测血脂水平变化。

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新观念

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新观念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唐承薇 急性胰腺炎(AP)的发生主要经历了胰酶激活、自身消化和炎症反应等过程。关于胰酶激活,国外学者在细胞生物学方面的新认识值得重视。 胰酶激活部位在腺泡细胞 生理情况下,腺泡细胞合成的胰酶经胰管进入肠道,被肠激酶激活后发挥其消化功能。曾经认为AP的启动发生在胰管附近, 但1992年美国哈佛大学消化疾病研究中心在负鼠的AP模型上观察到,结扎胰腺导管3h后,腺泡细胞丧失其极性,腺泡腔扩张;6h后腺泡细胞坏死;12h后小叶坏死、炎症和出血,导管旁没有明显病变。该实验表明,胰酶激活的部位在腺泡细胞,而不在胰管附近。 胰分泌液中有许多溶酶体酶,如组织蛋白酶B、芳香基硫化酶等。如果溶酶体酶过早地在腺泡细胞内激活胰蛋白酶原使之成为胰蛋白酶,而胰蛋白酶抑制物含量不足以抵消活化的胰蛋白酶,则将引发一系列胰酶原的活化,导致胰腺的自身消化。 腺泡细胞内消化酶原与溶酶体水解酶相遇是AP早期事件 生理情况下,消化酶原和溶酶体水解酶均在粗面内质网合成,随之被转运到高尔基器。溶酶体水解酶在翻译后先糖基化,然后第6位的甘露糖被磷酸化。高尔基器内有甘露糖-6磷酸化受体,并通过该受体将溶酶体水解酶转运到溶酶体前体内,溶酶体水解酶与甘露糖-6磷酸化受体解离。胰蛋白酶原在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器-酶原颗粒转运过程中不与甘露糖-6磷酸化受体结合。正是通过这两种不同的途径,同在粗面内质网合成的消化酶原和溶酶体水解酶被最终分选到不同的分泌泡内,分别形成了消化酶原颗粒和溶酶体。腺泡细胞内的溶酶体与细胞顶面膜融合后,有助于消化酶原颗粒的释放。 实际上,不论在何种病因诱导的AP模型中,腺泡细胞对氨基酸的摄取、新蛋白质的合

急性胰腺炎复习题教学内容

急性胰腺炎复习题 选择题 1.我国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A.暴饮暴食 B.ERCP C.硫唑嘌呤 D.胆石症 E.胰管阻塞 2.目前认为急性胰腺炎可能是A.胰腺感染性炎症 B.胰腺外伤 C.胰腺自身消化 D.胰腺自身免疫性炎症 E.特发性炎症 3.临床上将急性胰腺炎分为 A.轻症、重症 B.间质性、弥漫性 C.水肿型、坏死型 D.水肿型、出血型 E.蜂窝织炎型、坏死型4.急性胰腺炎腹痛特点哪项除外A.突发性 B.持续性 C.解痉药可缓解

D.弯腰曲膝可减轻 E.束带状 5.急性胰腺炎体检发现脐周皮肤青紫色,称A.Grey-Turner征 B.Cullen征 C.瘀斑 D.紫癜 E.以上都不是 6.Grey-Turner征出现在 A.肝硬化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溃疡性结肠炎 D.急性胰腺炎 E.腹腔内出血 7 关于假性囊肿的描述,下列哪一项除外 A.出现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 B.多位于胰尾 C.发热、白细胞升高 D.有囊壁无上皮 E.多在起病2-3周后 3-4 8.下列哪一项可以区别轻、重症急性胰腺炎A.血淀粉酶升高 B.剧烈腹痛 C.高血糖

D.消化道出血 E.心衰 9.一腹痛10小时患者赶至急诊,下列哪一项检查有助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A.血淀粉酶 B.血脂肪酶 C.血糖 D.血钙 E.C-反应蛋白 10.下列各项可考虑重症急性胰腺炎,除了 A.肾衰 B.严重细菌感染 C.DIC D.胰性脑病 E.呼衰 11.有助于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的表现是 A.腹水 B.低钙血症 C.心力衰竭 D.Cullen征 E.以上都是 12.判断胰腺坏死的最佳指标 A.血糖持续高于10mmol/L B.C-反应蛋白高于150mg/L C.增强CT提示胰腺坏死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 重症急性胰腺炎(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 )是一种非常凶险的外科急腹症,病情变化快,病程长,病死率高(1)。临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等为特点(2)。它是由于某些诱因导致胰腺异常分泌消化酶对胰腺本身及其周围组织产生自身消化而引起的以急性全身化学性炎症为主的疾病(3)。该病不仅是胰腺的局部炎性反应,同时也涉及多个脏器,术后并发症多,目前仍是普外科治疗和护理的难点之一。多年来人们对SAP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治疗措施,拟求将死亡率降低到最低水平,同时,也在该疾病患者的护理上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做好术后护理工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护理方法 心理护理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急,病情危重,住院时间长,费用高,容易给患者及其家属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SAP患者易产生焦虑、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 创造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要细致观察患者心理变化,讲解SAP的症状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消除其恐惧心理,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与护理, 促进疾病恢复(4)。同时给患者创造舒适、安静、光线柔和的环境,多关心询问患者的自觉症状,第一时间掌握病情变化并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各种护理操作的动作要轻柔,以免加重患者病情。 早期护理重症胰腺炎早期大量液体或血浆渗出,腹膜后出血,蛋白质丢失,多种肽类活性物质释放使其末梢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心肌抑制因子抑制心脏收缩,导致心力衰竭、呕吐、发热、胃肠麻痹甚至休克。补充有效循环血量是重症胰腺炎早期治疗的重要措施。患者入院后应迅速建立2条静脉通道,快速补液,以等渗晶体液为主,根据血压及中心静脉压调整输液速度,前3d每日补液量在4500-6000ml同时增加胶体液供给,准确记录24h尿量,必要时适当应用利尿剂,使尿量保持在1500-3000ml/d注意四肢保暖以促进末梢循环恢复(5-6)。 基础护理 休息与体位患者手术后,应由专人进行护理。给予患者舒适体位,要求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保证睡眠,以降低代谢率及胰脏、胃肠分泌,以增加脏器血流量,促进组织修复和体力恢复,改善病情。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可取斜坡位或半卧位,利于呼吸,便于腹腔渗液引流至盆腔。如麻醉未清醒者应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气道而引起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当发现患者喉头有痰鸣音时,应及时将分泌物吸出呼吸道,避免阻塞支气管,进而导致肺不张和肺炎的发生。鼓励患者坚持有效的咳嗽和深呼吸,必要时翻身叩背、雾化吸入,防止肺部感染。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使用心电监护仪对患者的心率、心律进行监测,及时了解其心功能的变化。每15-30min巡视一次,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和血糖的变化,同时观察腹痛及有无高热等情况。有休克征象出现时,快速、大量地补液扩容并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7)、记录24h出入量,防止水电解质失衡,如患者出现心慌、出冷汗、头昏时,多属低血糖症状,及时向医生提供准确信息作相应处理。 口腔护理禁食、禁饮、胃肠减压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首要措施,在禁饮、禁食、胃肠减压期间应做好口腔护理。每日口腔护理2次,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口腔感染。 预防褥疮的护理对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协助其在床上大小便,大小便后用清水清洁皮肤;和家属配合帮患者每2h翻身1次,动作轻巧;勤擦洗、按摩骨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诊断标准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诊断标准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诊断至少应该满足以下3项中的2项:①上腹疼痛、血清淀粉酶水平升高3倍以上;②CT或磁共振(MR)有急性胰腺炎的变化,同时有胰周广泛渗出和(或)胰腺坏死、和(或)胰腺脓肿等改变;③器官功能衰竭。 应用多因素评分系统预测SAP的严重度,推荐相应的评分指标和系统包括: ①APACHEⅡ评分:重复性好,且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APACHEⅡ评分≥8分为SAP的指标。② Ranson评分:简便易行,但敏感性与特异性欠佳。Ranson评分≥3分为SAP的指标。③C反应蛋白(CRP):动态监测CRP水平,发病48h CRP≥150mg/L为SAP的指标。 下列几项也可被作为前瞻性评估SAP的指标,包括:年龄、体重指数、红细胞比积和有无胸腔积液。 在影像学上,动态增强CT是目前诊断胰腺坏死的主要方法之一,建议采用BalthazarCT分级指标,D级以上为SAP。 ----------------------------------------------------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 :具备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表现和生化改变,且具下列之一者: 1.局部并发症(胰腺坏死,假性囊肿,胰腺脓肿) ; 2.器官衰竭; 评分≥3 ;

Ⅱ评分≥8 ; 分级为D、E 级。 增强CT是目前诊断胰腺坏死的主要方法之一,在静脉注射增强剂后,坏死区的增强密度不超过50Hu(正常增强为50~150Hu)。 对临床上SAP 患者中病情极其凶险者冠名为:暴发性胰腺炎 ,或早期重症AP。其诊断标准为:SAP 患者发病后72 h 内出现下列之一者: 1.肾功能衰竭(血清肌酐> μmol/ L) 、 2.呼吸衰竭[ PaO2 ≤60 mmHg(1 kPa = 7.5 mm Hg) ] 、 3.休克(收缩压≤80 mm Hg ,持续15 min) 、 4.凝血功能障碍[凝血酶原时间< 70 %和(或)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45 s ] 、 5.败血症( T > 38.5 ℃、WBC > ×109/L 、剩余碱≤4 mmol/ L ,持续48 h ,血/ 抽取物细菌培养阳性) 、 6.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T > 38.5 ℃、WBC > ×109/L 、剩余碱≤ mmol/ L ,持续48 h ,血/ 抽取物细菌培养阴性) 。 附: ①Ranson评分系统:该评分系统包括入院时的5项临床指标和48小时的6项指标各项1分,合计11分,评分在3分以上时即为重症胰腺炎。 Ranson评分( 每项1 分) 入院时入院48小时 (1):年龄>55岁(6):HCT减少10%以上 (2):WBC>16×109/L (7):血钙<2mmol/L (3):血糖>L (8):PaO2<60 mmHg (4):LDH>350 U/L (9):BE>4mmol/L (5):AST > 250 U/L (10):BUN增加>L (11):体液丧失>6L

急性胰腺炎复习题

急性胰腺炎复习题选择题 1 ?我国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 A. 暴饮暴食 B. ERCP C. 硫唑嘌呤 D. 胆石症 E. 胰管阻塞 2.目前认为急性胰腺炎可能是 A. 胰腺感染性炎症 B ?胰腺外伤 C. 胰腺自身消化 D. 胰腺自身免疫性炎症 E. 特发性炎症 3 .临床上将急性胰腺炎分为 A. 轻症、重症 B. 间质性、弥漫性 C. 水肿型、坏死型 D. 水肿型、出血型 E. 蜂窝织炎型、坏死型 4 .急性胰腺炎腹痛特点哪项除外 A. 突发性 B. 持续性 C. 解痉药可缓解

D. 弯腰曲膝可减轻 E. 束带状 5.急性胰腺炎体检发现脐周皮肤青紫色,称 A. Grey-Turner 征 B. Cullen 征 C. 瘀斑 D. 紫癜 E. 以上都不是 6 . Grey-Turner 征出现在 A. 肝硬化 B. 系统性红斑狼疮 C. 溃疡性结肠炎 D. 急性胰腺炎 E. 腹腔内出血 7关于假性囊肿的描述,下列哪一项除外 A. 出现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 B. 多位于胰尾 C. 发热、白细胞升高 D. 有囊壁无上皮 E. 多在起病2-3周后3-4 8. 下列哪一项可以区别轻、重症急性胰腺炎 A. 血淀粉酶升高 B. 剧烈腹痛

C. 高血糖 D. 消化道出血 E?心衰 9. 一腹痛10小时患者赶至急诊,下列哪一项检查有助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 A血淀粉酶 B. 血脂肪酶 C. 血糖 D. 血钙 E. C-反应蛋白 10 .下列各项可考虑重症急性胰腺炎,除了 A肾衰 B. 严重细菌感染 C. DIC D. 胰性脑病 E ?呼衰 11.有助于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的表现是 A. 腹水 B. 低钙血症 C?心力衰竭 D. Cullen 征 E. 以上都是 12 .判断胰腺坏死的最佳指标 A. 血糖持续高于10mmol/L

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常见并发症及其护理措施

---------------------------------------------------------------最新资料推荐------------------------------------------------------ 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常见并发症及其护理措施 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常见并发症及其护理措施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人民医院 641300 摘要: 目的: 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常见并发症及其护理措施。 方法: 选取 2019 年 5 月到 2019 年 5 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 58 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将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划分为预防组与常规组(n=29)。 预防组采用预防性护理方式,常规组采用普通临床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临床护理满意率。 结果: 预防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17.24%(5/29),明显低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 44.83%(13/29)。 同时,预防组临床护理满意率也高于常规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主要具有急性呼吸窘迫、胃肠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状,预防性护理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建议广泛应用。 关键词: 1 / 7

重症急性胰腺炎;常见并发症;护理措施;临床护理【Abstrcat】Objective: To analyse the common complications of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and its nursing measures. Methods: In May 2019 to May 2019 in our hospital for treatment of 58 cases of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patients,the patients in hospital order divided into prevention group and normal group (n = 29). Prevention group adopts preventive nursing method,conventional group using common clinical nursing way,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clinical nursing satisfaction. Results: The prevention group complication rate was 17.24%(5/29),complication rate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normal group 44.83%(13/29). At the same time,the preven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satisfaction is also higher than normal group,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lt; 0.05). Conclusion: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patients with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gastrointestinal dysfunction and concurrent symptoms,patients with preventive nursing method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mprove patient’s clinical nursing satisfaction,suggest a wide range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护理_0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护理 目的探讨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护理的相关措施以及心得体会。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4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对其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患者中有1例因合并多器官衰竭而死亡,6例好转出院,38例治愈。结论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该特别注意心理护理,通过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的观察,加强引流管的护理,同时加强营养支持,可以有效的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标签: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临床效果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属于急性胰腺炎的特殊类型,是一种病情险恶、并发症多、病死率较高的急腹症。20世纪80年代,多数病例死于疾病早期,直至近10年来,随着SAP外科治疗的进展,治愈率有所提高,但总体死亡率仍高达17%左右[1]。因此,在早期加强对患者病情的监护,做好相关的支持治疗,预防全身性炎症的发生以及发展,同时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是治疗的关键所在[2]。本次研究为了探讨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护理的相关措施以及心得体会,选取我院在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4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对其进行恰当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大致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4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男31例,女14例,年龄在22~68岁,平均年龄为(49.1±8.4)岁。临床症状主要为腹胀、腹痛,伴有尿、血淀粉酶升高,大多数患者还伴有中度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临床治疗采用的措施有胃肠减压、禁食、抑酸、抗感染、抑制胰腺分泌、改善微循环、营养支持、饮食护理等。治疗结果为45例患者中有1例因合并多器官衰竭而死亡,6例好转出院,38例治愈。 2 护理 2.1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为了降低机体的代谢率,增加脏器的血流量,患者入院之后必须让其绝对的卧床休息,从而促进组织的修复和体力恢复。同时对患者的面色、意识、皮温、体温等情况进行严密的监测,并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呼吸、24h出入量等,并进行准确的记錄,防止体内的水电解质出现失衡,及时准确的向医生提供信息,以协助医生进行分析和诊断。如果发现患者意识改变、血压下降、尿量减少、脉搏细速、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等低血容量休克的表现,应该立刻通知医生,并协助医生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急救。 2.2胃肠减压的护理腹胀明显者需行胃肠减压,其目的在于减少胃酸分泌,进而减少胰液分泌,以减轻腹痛和腹胀。注意将负压引流器固定在患者的上衣或者枕边上,防止患者活动时导致胃管脱出,并保证胃管通畅。同时仔细记录引出

消化系统试题(重症胰腺炎)

、选择题 1.我国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 D A . 暴饮暴食 B .ERCP C .硫唑嘌呤 D .胆石症 E .胰管阻塞2.目前认为急性胰腺炎可能是 C A .胰腺感染性炎症 B .胰腺外伤 C .胰腺自身消化 D .胰腺自身免疫 性炎症 E .特发性炎症 3.临床上将急性胰腺炎分为 C A .轻症、重症 B .间质性、弥漫性 C .水肿型、坏死型 D .水肿型、 出血 型 E .蜂窝织炎型、坏死型 4.急性胰腺炎腹痛特点哪项除外 C A .突发性 B .持续性 C .解痉药可缓解 D .弯腰曲膝可减轻 E .束带状 5.急性胰腺炎体检发现脐周皮肤青紫色,称 B A .Grey-Turner 征 B .Cullen 征 C .瘀斑 D .紫癜 E .以上都不是 6.G rey-Turner 征出现在 D A.肝硬化B ?系统性红斑狼疮 C.溃疡性结肠炎D ?急性胰腺炎 E.腹腔内出血 7.一腹痛 10 小时患者赶至急诊,下列哪一项检查有助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 A A ?血淀粉酶 B ?血脂肪酶 C ?血糖 D ?血钙 E ? C-反应蛋白 8.一腹痛 10 小时患者赶至急诊,下列哪一项检查有助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 A A ?血淀粉酶 B ?血脂肪酶 C ?血糖 D ?血钙 E ? C-反应蛋白 9.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哪项错误 E A.抗生素 B ?止痛 C ?生长抑素 D ?加贝酯E.为减轻胰腺水肿,补液宜少 10.关于轻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哪项不合理 A A.654-2 止痛 B .禁食、补液 C .抑酸 D .喹诺酮抗感染 E .维持酸碱平衡 11.有助于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的表现是 E A.腹水 B ?低钙血症 C ?心力衰竭 D ? Cullen征 E ?以上都是 12. 对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最具诊断价值的是( C ) A ?血脂肪酶增高 B ?血淀粉酶增高 C.血钙降低D ?血胆红素增高E ? B超检查胰腺增大13.发生哪一项,提示重症急性胰腺炎 D A.消化道出血 B ?假性囊肿 C.严重胆道感染 D ?高血糖E. C-反应蛋白升高 14.下列哪项不是急性胰腺炎的体征( D ) A、上腹或全腹压痛明显 B、腹肌紧张 C、反跳痛 D、肝浊音界消失 E、肠鸣音减弱或消失15.急性胰腺炎外科手术适应,除外哪项 A A?重症急性胰腺炎内科治疗无好转 B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假囊肿或脓肿 C.严重感染药物不能控制 D ?胆总管结石梗阻 E ?麻痹性肠梗阻合并肠坏死 、多选题 1. 急性胰腺炎的症状有(ABCDE)

胰腺炎的发病机制

胰腺炎的发病机制 本病主要由胰腺组织受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在正常情况下,胰液的胰蛋白酶原无活性,待其流入十二指肠,受到胆汁和肠液中的肠激酶(enterodinase)的激活作用后乃变为有活性的胰蛋白酶,方具有消化蛋白质的作用。胰腺炎时因某些因素(下述)激活了胰蛋白酶,后者又激活了其它酶反应,如弹性硬蛋白酶(elastase)及磷脂酶A(phospholipaseA),对胰腺发生自身消化作用,促进了其坏死溶解。已查出在胰腺腺泡的酶原颗粒中含有高浓度的弹性硬蛋白酶,在胰腺分泌液中含有无活性的该酶前体,后者可被胰蛋白酶激活而能溶解弹性组织,从而破坏血管壁及胰腺导管。另外,胰蛋白酶对由脂蛋白构成的细胞膜及线粒体膜并无作用,而胰液中的磷脂酶A被脱氧胆酸激活后,作用于细胞膜和线粒体膜的甘油磷脂,使之分解变为脱脂酸卵磷脂,亦称溶血卵磷脂(lysolecithin),后者对细胞膜有强烈的溶解作用,可溶解、破坏胰腺细胞膜和线粒体膜的脂蛋白结构,致细胞坏死。脂肪坏死也同样先由胰液中的脱脂酸卵磷脂溶解、破坏了脂肪细胞膜后,胰脂酶才能发挥作用。 急性胰腺炎时胰酶被激活的原因概括如下。 1.十二指肠壶腹部的阻塞引起胆汁返流(biliaryreflux)总胆管和胰管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壶腹部,返流的胆汁可进入胰管(共道说),将无活性的胰蛋白酶原激活成胰蛋白酶,再诱发前述一系列酶反应引起胰腺的出血、坏死。引起十二指肠壶腹部阻塞的原因有胆石、蛔虫、暴饮暴食引起的壶腹括约肌痉挛及十二指肠乳头水肿等。后二种原因也可使十二指肠液进入胰。 2.胰液分泌亢进使胰管压升高暴饮暴食,酒精的刺激使胃酸及十二指肠促胰液素secretin分泌增多,进而促进胰液分泌增多,造成胰管压增高。重者可导致胰腺小导管及腺泡破裂,放出生性活素,激活胰蛋白酶原等,从而引起胰腺组织的出血坏死。 3.腺泡细胞直接受损?(可能原因)创伤、缺血、病毒感染或药物毒性作用等可直接损害腺泡细胞使胰蛋白酶渗出,发生胰腺炎。 在急性胰腺炎的实际发病上很可能是上述两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即胰液分泌亢进和不全阻塞并存。近年又注意到受细菌感染的胆汁可破坏胰管表面被覆的粘液屏障,强调了胆道感染在本病发生上的重要性。 一.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胰酶消化胰腺及其周围组织所引起的急性炎症,主要表现为胰腺呈炎性水肿、出血及坏死,故又称急性出血性胰腺坏死(acutehemorrhagicnecrosisofpancreas),好发于中年男性,发作前多有暴饮暴食或胆道疾病史。临床表现为突然发作的上腹部剧烈疼痛并可出现休克。 1.病因表现

(完整版)急性胰腺炎

D .喹诺酮抗感染 E .维持酸碱平衡 急性胰腺炎考核试题 选择题 1我国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 ( ) A .暴饮暴食 B . ERCP C .硫唑嘌呤 D .胆石症 E .胰管阻塞 2.目前认为急性胰腺炎可能是 ( ) A .胰腺感染性炎症 B .胰腺外伤 C .胰腺自身消化 D ?胰腺自身免疫性炎症 E .特发性炎症 3?临床上将急性胰腺炎分为( ) A .轻症、重症 B .间质性、弥漫性 C .水肿型、坏死型 D .水肿型、出血型 E .蜂窝织炎型、坏死型 4. 急性胰腺炎腹痛特点哪项除外 ( ) A .突发性 B .持续性 C .解痉药可缓解 D .弯腰曲膝可减轻 E .束带状 5. 急 性胰腺炎体检发现脐周皮肤青紫色,称 ( ) A . Grey-Turner 征 B . Cullen 征 D .紫癜 E .以上都不是 6. Grey-Turner 征出现在( ) A .肝硬化 B .系统性红斑狼疮 D .急性胰腺炎 E .腹腔内出血 7关于假性囊肿的描述,下列哪一项除外 ( &下列哪一项可以区别轻、重症急性胰腺炎 ( ) A .血淀粉酶升高 B .剧烈腹痛 C .高血糖 D .消化道出血 E .心衰 9.一腹痛10小时患者赶至急诊,下列哪一项检查有助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 ( ) A .血淀粉酶 B .血脂肪酶 C .血糖 D . 血钙 E . C-反应蛋白 10.下列各项可考虑重症急性胰腺炎,除了 ( ) A .肾衰 B .严重细菌感染 C . DIC D . 胰性脑病 E .呼衰 11 .有助于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的表现是 ( ) A .腹水 B .低钙血症 C . 心力衰竭 D . C ullen 征 E .以上都是 12. 判断胰腺坏死的最佳指标 ( ) A .血糖持续高于 10mmol/L B . C-反应蛋白高于150mg/L C .增强CT 提示胰腺坏死 D .血淀粉酶持续升高 E .血钙低于1.5mmol/L 13. 发生哪一项,提示重症急性胰腺炎 ( ) A .消化道出血 B .假性囊肿 C .严重胆道感染 科室: 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 C .瘀斑 C .溃疡性结肠炎 ) A .出现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 B .多位于胰尾 C .发热、白细胞升高 D .有囊壁无上皮 E .多在起病2-3周后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情观察和护理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摘要】报告3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护理重点包括:严密病情观察,重要器官的监护和护理,有效地引流,早期的营养支持,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本组30例痊愈或好转出院,2例死亡。 【关键词】胰腺炎;重症急性;护理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外科急腹症中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发病与胆道疾病、酗酒、高脂血症等因素有关。目前,国内外资料显示10%~20%的胰腺炎为重症胰腺炎[1]。该病具有起病急、发展迅猛、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等特点,死亡率高达15%~25%[2]。随着对SAP的病理进行不断了解,且重症监护、抢救、药物等方面近来获得了巨大的进展,目前多强调“个体化治疗方案”,先行非手术治疗,然后再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并修订了《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规范》[3]。我科2005年7月—2008年5月收治32例SAP患者,通过综合治疗,严密的病情观察和精心的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32例病例均符合SAP诊断标准[4],APACHEH评分为10.39±分。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15~79(49.4

±13.8)岁。胆源性27例,非胆源性5例,所有患者中临床表现有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及腹膜炎体征,血尿淀粉酶显著增高。 1.2 治疗方法一般治疗:禁食、胃肠减压、给氧、重症监护、维持呼吸和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微循环,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使用质子泵阻滞剂和抑制胰腺外分泌药,应用大剂量抗生素,同时给予营养支持,密切监测各脏器功能及动态影像学监测。手术治疗:采用胰腺炎切开减压、坏死组织清出、胰周持续腹腔冲洗引流术、三造瘘(胆囊造瘘、胃造瘘、空肠造瘘)。本组32例病例中非手术治疗28例,手术治疗4例。 2 结果 28例非手术治疗病例中,痊愈和好转26例,其中包括因经济原因自动出院1例,死亡2例;4例手术治疗病例中,治愈和好转3例,1例死亡。3例死亡患者,主要死于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全身感染。 3 护理 3.1 一般病情观察观察腹痛的部位、性质、范围、程度的变

急性胰腺炎考题及答案

试卷一(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急性胰腺炎的症状:腹痛、恶心、呕吐、发热、便秘。 2. 胰腺炎的间接指征:哨兵袢和结肠切割征 3. 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症:局部:胰腺脓肿、假性囊肿;全身: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肾衰竭、心力衰竭与心律失常、消化道出血、胰性脑病、败血症及真菌感染、高血糖、慢性胰腺炎。 4. 急性胰腺炎的类型:急性水肿型和急性坏死型。 5. 诊断胰腺坏死的最佳方法:胰腺增强CT。 二、选择题(每题5分,共45分) 1.下列哪项不是急性胰腺炎的体征(D ) A、上腹或全腹压痛明显 B、腹肌紧张 C、反跳痛 D、肝浊音界消失 E、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2.预防急性胰腺炎的措施中,哪项不正确(C ) A.积极治疗胆道疾病 B.戒酒 C.常用抑制胰酶活性的药物 D.避免服用引起急性胰腺炎的药物 E.避免暴饮暴食 3.鉴别水肿型和出血坏死型急性胰腺炎,下列哪项意义不大(A ) A.血清淀粉酶增高 B.血钙降低 C.血清正铁血红蛋白阳性 D.胁腹部及脐周皮肤出现紫色瘀斑 E.发病后很快出现休克 4. 急性胰腺炎一般治疗原则中,哪一项未被包括在内(E ) A.解痉止痛 B.抑制胰腺分泌 C.水电解质平衡与支持治疗 D.防治感染 E.生长抑素类似物八肽静脉滴注 5. 女性,45岁,餐后2小时突然腹痛、恶心、呕吐,伴发热,次日出现黄疸,查血淀粉酶及胆红素明显增高,其发生黄疸的最可能原因是(C ) A.肿大的胰腺压迫胆管所致 B.肝细胞性黄疸 C.胆结石并胰腺炎 D.胆总管下端狭窄 E.胆囊炎所致 6. 对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最具诊断价值的是(C ) A.血脂肪酶增高 B.血淀粉酶增高 C.血钙降低 D.血胆红素增高 E.B超检查胰腺增大 7. 以下哪项提法是正确的(D )

重症急性胰腺炎(完整版)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尤其是饮酒量和高脂饮食的增加.胰腺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 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尤其是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 .发病快、病情复杂多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已成为 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杀手”.也是我国外科临床工作的难点和实验研究的热点。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个病情凶险的疾病.你能准确判断下面的描述吗? A. SAP是胰腺炎发展的一个阶段.可根据病人疾病的严重程度对该病作出准确诊断 B. SAP属于消化内科疾病 C. 防治SAP并发的多器官衰竭非常重要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 )是一种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的严重疾病.常并发脏器功能衰竭。虽然SAP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近年来文献报道SAP的死亡率仍达10%?30%。本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作简单介绍。 一、SAP的诊断 一般说,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以及血、尿淀粉酶检查.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困难不大。然而,如何及早地识别重型胰腺炎,至今仍缺乏较敏感的指标。大多情况下SAP的诊断需结合临床判断指标,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作出判断。 1、临床判断标准 (1)Ranson 评分: Ranson标准 当评分在3分以上时.即为SAP同时发现Ranson评分与病死率有明显关系.3分以下的病死率为 0.9 %.3 —4分为16% .5 —6分为40%.6分以上为100%。正确率为69%。 Ranson预后指征和并发症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2)Imrie 评分: 是在Ranson评分基础上作的改良.3项或以上为重症。 Imrie临床标准

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

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 来源: 中国医学前沿系列培训—普外科学新进展作者: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单位: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入站时间:2009-10-22 11:08:00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于2000年制定的我国《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在全国实施以来得到了很好的效果。近年来,由于医学科技的迅速发展,新的概念和新的治疗措施不断推出,其中一些己经比较成熟且行之有效。为此,在2004年召开的第十次全国胰腺外科学术研讨会上,重点研讨了“草案”的增补和修订内容,随后又在北京、南京、武汉和上海等地多次进行讨论。由于“草案”经过5年临床应用,已得到肯定效果,对临床工作具有指导作用,因此修订后的“草案”更名为“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并在2006年9月第十一次全国胰腺外科学术研讨会上宣读和征集意见,同年11月经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全体委员会议集体词论后通过,现予发布。 1 临床诊断 1.1 重症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伴有脏器功能障碍,或出现坏死、脓肿或假性囊肿等局部并发症者,或两者兼有。常见腹部体征有上腹部明显的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可以有腹部包块,偶见腰肋部皮下淤斑征(Grey-Turner征)和脐周皮下淤斑征(cullen征)。可以并发一个或多个脏器功能障碍,也可伴有严重的代谢功能紊乱,包括低钙血症(血钙<1.87 mmoFL)。增强CT 为诊断胰腺坏死的最有效方法,B超及腹腔穿刺对诊断有一定帮助。 APACHEⅡ评分≥8分。Balthazar CT分级系统≥Ⅱ级。 1.2 暴发性急性胰腺炎 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凡在起病72 h内经正规非手术治疗(包括充分液体复苏)仍出现脏器功能障碍者,可诊断为暴发性急性胰腺炎。暴发性急性胰腺炎病情凶险,非手术治疗常不能奏

重症急性胰腺炎(完整版)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尤其是饮酒量和高脂饮食的增加,胰腺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尤其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发病快、病情复杂多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已成为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杀手”,也是我国外科临床工作的难点和实验研究的热点。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个病情凶险的疾病,你能准确判断下面的描述吗? A.SAP是胰腺炎发展的一个阶段,可根据病人疾病的严重程度对该病作出准确诊断 B.SAP属于消化内科疾病 C.防治SAP并发的多器官衰竭非常重要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是一种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的严重疾病,常并发脏器功能衰竭。虽然SAP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近年来文献报道SAP的死亡率仍达10%~30%。本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作简单介绍。 一、SAP的诊断 一般说,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以及血、尿淀粉酶检查,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困难不大。然而,如何及早地识别重型胰腺炎,至今仍缺乏较敏感的指标。大多情况下SAP的诊断需结合临床判断指标,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作出判断。 1、临床判断标准 (1) Ranson评分: Ranson标准 当评分在3分以上时,即为SAP。同时发现Ranson评分与病死率有明显关系,3分以下的病死率为0.9%,3-4分为16%,5-6分为40%,6分以上为100%。正确率为69%。 Ranson预后指征和并发症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2)Imrie评分: 是在Ranson评分基础上作的改良,3项或以上为重症。 Imrie临床标准

(3)APACHE(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评分系统: APACHE评分由Knaus于1981年提出,采用进入ICU24小时内最差值进行评分,并加上慢性健康评分,共34个参数,较为繁琐;1985年作者对其进行修改,采用12项急性生理指数,结合年龄因素,慢性健康评分和Glasgow昏迷评分,共15项,称为APACHEⅡ评分。其优点为评分系统较为全面,既不受入院后时间的限制,又可反复评估病情严重度,起到了动态观察、监测疾病过程的目的。 2、CT扫描及增强CT 由于CT在临床上的普及和应用,为非创伤性检查,可反复、动态观察,因而临床价值高。如Perez对14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经过与CT所见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根据胰腺大小、轮廓、腺体密度及胰周异常情况将CT变化分为6级,A:正常;B:局限或弥漫的胰腺增大,包括轮廓不规则,非出血性腺体增强及腺体内少量液体积聚;C:内在胰腺异常现象模糊及发现炎性改变的条纹样密度;D:单个胰外液体积聚;E:两个或更多的胰外液体积聚;F:胰腺及其邻近部位气体积聚或胰外液体大量累及腹膜后间隙。 急性胰腺炎重度判断标准及预后因素 二、SAP的治疗及进展 SAP总的治疗原则是设法阻止病情的进一步进展,全身支持,预防及治疗各种并发症。包括非手术及手术治疗,应积极、有效、综合的非手术治疗为主,手术主要用于处理一些并发症。 (一)基础治疗

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1

综述 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 摘要: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作为临床常见重症之一,以其病情凶险, 预后不良,治疗棘手等特点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与难点,其发病机制除胰腺自身消化学说,尚有白细胞过度激活—炎性因子级联瀑布效应、胰腺微循环障碍学说、胰腺腺泡内钙超载学说、氧化应激学说、肠道细菌移位与“二次打击”学说、细胞凋亡学说等纵多理论丰富了人们对SAP发病机制的认识。本文就SAP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是一种由胰腺局部炎症所致的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累及全身多脏器损伤而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mdrome SIRS),继而造成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 MOF)的疾病,其病情凶险, 预后不良,治疗棘手,目前病死率仍高达22.7%[1],有关其发病发展机制及治疗方法的探索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近年来有关SAP发病机制方面研究的主要进展进行综述。 1 胰腺自身消化 胰管梗阻与胆汁反流、十二指肠液反流以及乙醇对胰腺腺泡和oddi括约肌的作用、高脂血症、高钙血症、创伤等都是AP的始动因素。正常情况下,胰腺细胞中的大部分消化酶均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经细胞分泌运输到胰管内然后被运送到小肠内被激活。而胰腺实质与胰管之间、胰管与十二指肠之间以及胰管中的胰液分泌压与胆道中的胆汁分泌压之间均存在正常的压力梯度,不会发生胆汁反流。肝胰壶腹和胰管括约肌则防止十二指肠液反流。在胰腺腺泡和胰管内尚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质,灭活少量的有生物活性或提前激活的酶。SAP时,胰酶的正常隔离机制被破坏,胰蛋白酶原被异位激活,活化的胰蛋白酶再激活了其他胰酶,包括胰脂酶、淀粉酶、糜蛋白酶、磷脂酶A2(PLA2)、弹力蛋白酶、羧基肽酶、核酸酶等,从而引起了胰腺的“自身消化”[2],但直接损伤胰腺腺泡的并非胰蛋白酶而是弹性蛋白酶、糜蛋白酶、磷脂酶等其它酶类[3]。有国外学者[4-6]研究显示:在AP的早期阶段,胰蛋白酶原的活化并非在胰腺间质或胰管腔内而是在腺泡的亚细胞器即含有溶酶体水解酶、主要是组织蛋白酶B的胞浆空泡中,活化后的胰蛋白酶再被释放入胞浆中而发挥作用。 2 胰腺微循环障碍学说 胰腺小叶是胰腺微循环形态学的基本单位,其血供进入小叶后呈树枝状分支,相邻小叶内动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