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文学》教案设计(本科)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教案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教案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倾听和欣赏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2. 通过文学作品的学习,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提升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4.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活动准备:1. 教师准备文学作品:《小猪佩奇》系列故事、《白雪公主》等。

2. 准备与文学作品相关的图片、道具等辅助材料。

3. 准备活动场地和环境布置。

三、活动过程:1. 开场导入:教师以一首儿歌或简短的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进入活动状态。

3. 文学作品解析:教师引导幼儿理解文学作品的情节、角色和寓意,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幼儿的思考。

4. 文学作品创作: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文学创作,如角色扮演、故事接龙等,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建议家长在家中鼓励幼儿阅读和创作文学作品,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创作能力。

2. 环境创设:教师在活动室中布置文学作品展示区,展示幼儿的创作作品,激发其他幼儿的学习和创作热情。

3. 学科融合:教师结合其他学科,如美术、音乐等,进行文学作品的创作和表演,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收集和分析幼儿的创作作品,评价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调查家长对活动的反馈意见,评价活动的效果和影响。

4. 综合评价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进步,提出改进和优化的建议。

六、活动内容与安排:1. 第一周:学习《小猪佩奇》系列故事,通过朗读和观看视频,让幼儿熟悉故事情节和角色。

2. 第二周:学习《白雪公主》等经典童话故事,通过朗读和图片展示,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和寓意。

3. 第三周:学习寓言故事,如《乌鸦和狐狸》等,通过朗读和角色扮演,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4. 第四周:学习诗歌和儿歌,通过朗读和演唱,让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韵律和美感。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教案标题:《学前儿童文学》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学前儿童文学的概念和特点;2.了解学前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和流派;3.掌握一些适合学前儿童的文学作品。

教学重点:1.学前儿童文学的概念和特点;2.学前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和流派;3.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选择和解读。

教学难点:1.学生对学前儿童文学的理解和把握;2.学生对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选择和解读的能力。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封面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问学生对学前儿童文学的了解和认识。

Step 2:学前儿童文学的概念和特点(1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学前儿童文学的概念和特点,例如:文字简单易懂、内容朴实生动、情感温暖接地气等。

Step 3:学前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和流派(2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了解学前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和流派,包括“童话故事”、“启蒙教育文学”、“趣味性文学”等,通过对一些经典作品的讲解,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流派的特点。

Step 4: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选择和解读(30分钟)教师通过阅读一些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节选,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情节,并让学生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Step 5:小组讨论和展示(2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部学前儿童文学作品,进行深入阅读和解读,并准备一份小组展示,向全班分享他们的发现和理解。

Step 6:总结和反思(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让学生进行反思和提问,激发学生对学前儿童文学的更多思考和探索。

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阅读一部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并写下自己的读后感。

教学资源:1.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封面图片;2.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节选。

评价方式:1.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2.学生的小组展示;3.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读后感。

教学延伸:1.可以组织学生到幼儿园或小学进行参观和交流,了解学前儿童文学在教育中的实际应用;2.可以组织学生举办学前儿童文学研讨会或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和发表观点。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本科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本科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本科Title: Teaching Plan for Preschool Children's LiteratureDuration: 4 weeksSubject: Preschool Children's LiteratureAim:The aim of this teaching plan is to introduce preschool children to the world of literature by engaging them in various activities that promote reading, storytelling, and creativity. The plan focuses on developing language skills, imagination, and critical thinking among young learners.Week 1: Introduction to Children's LiteratureObjective:1. Introduce the concept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to students.2. Familiarize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children's books.3. Develop an interest in reading among students.Activities:1. Show and tell: Ask students to bring their favorite children's book and share why they love it.2. Read-aloud: Read a popular children's book to the class, encouraging active listening and interaction.3. Book exploration: Create a classroom library corner witha variety of children's books. Allow students to explore and choose books they would like to read individually or in groups.Week 2: StorytellingObjective:1. Enhance students' imagination and storytelling skills.2. Encourage creativity through storytelling.Activities:1. Picture prompts: Show students different pictures and ask them to create a story based on the visuals.2. Story chain: Start a story with a few sentences and have students continue the story by adding their own sentences one by one.3. Puppet show: Students create their own puppets and perform a short play based on a favorite story.Week 3: Literary ElementsObjective:1. Familiarize students with basic literary elements.2. Develop critical thinking and analysis skills among young learners.Activities:1. Character exploration: Choose a book with well-defined characters. Discuss the different trai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character with the students.2. Setting and plot: Read a story and ask students to identify the setting and main events in the plot.Week 4: Creative WritingObjective:1. Encourage students to express their thoughts and ideas through writing.2. Develop writing skills and creativity.Activities:1. Create a story: Ask students to create their own story using a given theme or topic.2. Picture book creation: Students create their own picture book using their story or a story of their choice. They can draw or use images from magazines to illustrate their book.Assessment:Note:The teaching plan can be adjusted or modified according to the age, level, and needs of the students. It is important to create a positive and supportive environment where children feel encouraged to explore their imaginations and develop a love for reading and storytelling.。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

学前儿童文学【第一讲】第一章学前儿童文学基本理论[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学前儿童文学的概念和学前儿童文学的特点;2.认识婴幼儿的生理、心理及语言特点;3.了解世界及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4.了解儿童文学发展的各个重要阶段,掌握主要作家作品。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讨论法[计划学时]:4学时[第一学时]一、组织教学:1.自我介绍2.对课堂纪律的要求◆不要旷课、迟到、早退◆课堂上不要随便讲话◆在上课时,把手机关掉◆请假要交假条3.讲授方式◆基于教材,有详有略,有补充◆课堂上会注重交流(抽问、讨论)希望大家积极探讨问题;任何问题的答案,没有好坏对错之分,只有愿不愿意动脑筋之分,没有动错脑筋和动对脑筋之分。

◆欢迎同学们随时给我反馈意见4.成绩评定本门课程属于考查科目,主要看同学们平时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成绩包括考勤、课堂讨论、课堂朗读等基本功训练的表现,还有完成作业的态度等。

考查范围:(1)创作婴幼儿儿歌或幼儿诗(2)改写或续写适合幼儿听赏的童话故事、故事(3)学习创作故事、图画书、婴幼儿散文(4)学习表演幼儿戏剧(课本剧)二、讲授新课:第一节学前儿童文学概说一、什么是学前儿童文学?以0——6岁的婴幼儿为主要对象,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或改编的、适应他们审美需要的文学1.必须是“文学”2.必须是“婴幼儿”的文学3.学前儿童文学是儿童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接受的特殊性,把儿童文学划分为三个阶段。

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少年文学[第二学时]第二节婴幼儿的年龄特征一、婴幼儿的生理特征1.婴儿期生理特点(0——3岁)2.幼儿期生理特点(3——6岁)二、婴幼儿的心理特征1.婴儿心理特点1——3岁是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

学会走路,开始说话。

1岁以前是语言发生的准备阶段;1——1.5岁是理解语言阶段;2岁左右说话不成句,全总喜欢叽哩咕噜地说话;3岁左右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2.幼儿心理特点3——4岁时,幼儿的认识能力、生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都迅速发展。

学前儿童文学课教案

学前儿童文学课教案

授课课题:学前儿童文学概说,婴幼儿的年龄特征,纪录片《幼儿园》授课时间:10月10日第一周星期一第5.6节授课班级:陶行知班授课类型:理论课、影视欣赏课教学目标、要求: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们应该做到:了解学前儿童文学的概念和特点,清楚的认识婴幼儿的生理心理和语言特点,从知识层面迁移到实践层面,发自内心的喜欢婴幼儿,热爱未来从事的工作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掌握婴幼儿的年龄特征,难点在于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记录片的观看,能理解幼教的特殊性,能根据婴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对他们进行因材施教。

教学方法:讨论、启发、讲练结合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时安排: 学前儿童文学概说,婴幼儿的年龄特征(1课时)纪录片《幼儿园》(1课时)参考资料:《学前儿童文学》教材教学过程:1、引言这是一门基础理论课,为了以后大家在实践中能更好的解决问题,没有理论支撑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为了避免以后的盲目,所以大家要认真的学习这门课程。

2、阐述、分析、推导等任何理论知识呈现的内容不外乎这三个方面: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我们首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学前儿童文学是什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这个概念,我们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通过这样的解释第一节的内容我们就学习完成了,下面我们接着学习第二节的内容,婴幼儿的年龄特征……上节课我们进行了理论学习,这节课我们一起看一部纪录片,发生在武汉一所幼儿园的真人真事,在片中大家可以看到孩子每天在幼儿园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3、总结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和了解了学前儿童文学的概说和婴幼儿年龄特征,同时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有了更直观的一个感受作业布置:运用图示,形象标志学前儿童文学在文学,儿童文学中的位置教学后记:授课课题:学前儿童文学的特点,《窗边的小豆豆》阅读会授课时间:10月12日第一周星期三第1.2节授课班级:陶行知班授课类型:理论课、讨论课教学目标、要求:识记学前儿童文学的婴幼儿特点,了解学前儿童文学的文体特点和审美特点,通过《窗边的小豆豆》的阅读,理解幼教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在于掌握学前儿童文学的婴幼儿特点,并在以后的实践中有意识的运用这些特点对婴幼儿进行文学熏陶,难点在于理解《窗边的小豆豆》书中所传达出的幼教精神教学方法:讨论、启发教学手段:板书课时安排: 学前儿童文学的特点(1课时)《窗边的小豆豆》阅读会(1课时)参考资料:《学前儿童文学》教材教学过程:1、引言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接触过很多的学前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整体上体现出怎样的特点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阐述、分析、推导等文体特点主要是从行文上来说的,……婴幼儿特点是要大家重点理解的,只有很好的把握了婴幼儿特点才能更好的给婴幼儿文学作品熏陶……最后一个是审美特点……介绍《窗边的小豆豆》的写作背景和国际影响3、总结今天跟大家一起学习了第三节的全部内容,希望大家重点记住文学作品的婴幼儿特点,《窗边的小豆豆》是一本很好的儿童文学作品,通过小豆豆童年生活的描写大家能从中体会到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的重要性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由大家自学,老师不专门讲解作业布置:阅读卢梭的《爱弥儿》,谈谈他的儿童观,以及对他的儿童观的评价授课课题:儿歌概说,儿歌欣赏授课时间:10月17日第二周星期一第5.6节授课班级:陶行知班授课类型:理论课、视听欣赏课教学目标、要求:了解儿歌的起源、发展与分类,掌握儿歌的功能与特点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在于把握住儿歌的主要特点,从而能对任意一首儿歌进行作品分析难点在于通过对很多儿歌的欣赏,陶冶自我的同时能在将来的工作中将儿歌的美感传达给小朋友教学方法:讨论、启发、讲练结合教学手段:板书,电脑,音响课时安排: 儿歌概说(1课时)儿歌欣赏(1课时)参考资料:《学前儿童文学》教材1、引言通过前面一章的学习,我们对学前儿童文学这门学科有了一个整体的印象,今天开始我们从不同的小点切入,更全面的把握学前儿童文学的精髓2、阐述、分析、推导等既然叫儿歌概说,我们跳不过一个问题就是,儿歌的含义,也叫儿歌是什么?……这样定义下的儿歌有哪些功能呢?……任何事物都有其发生发展的规律,儿歌从什么时候起源,又是如何发展的呢,我们分别来看一下……我们都会背好些儿歌,也许是普通话的,也许只能用方言表达的,以前也给大家背过一部分,所有儿歌都体现出的主要特点有哪些?……儿歌可以进行怎样的分类?儿歌中常见的特殊艺术形式有哪些?3、总结通过对儿歌概说这一节的学习,我们能更全面,更立体的认识到儿歌的丰富内涵,后面一节课我们也进行了儿歌的欣赏,希望大家能在儿歌的单纯,质朴中锤炼自己的品性,做一个清澈的人,只有老师明亮了,带出来的孩子才是明亮的。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设计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设计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设计教案设计:学前儿童文学一、教学目标:1.了解学前儿童文学的定义和特点。

2.掌握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选择原则。

3.能够分析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特点和价值。

4.学会运用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开展教学活动。

二、教学内容:1.学前儿童文学的定义和特点。

2.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选择原则。

3.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评价方法。

4.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应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提问和图片展示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学前儿童文学的定义和特点。

让学生说出他们对学前儿童文学的认识和了解。

2.知识讲解(30分钟):讲解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选择原则,并结合实例说明如何选择合适的学前儿童文学作品。

重点讲解作品的主题、语言、情感表达等方面的选择原则。

3.分析和评价(30分钟):通过分析和评价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片段,帮助学生理解其特点和价值。

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展示一段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文本或视频片段,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情节、人物形象、语言表达等。

学生可以在小组或全班讨论的形式下进行分析和评价。

4.教学应用(40分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段适合学前儿童的文学作品,并设计针对该作品的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可以包括绘本故事分享、角色扮演、手工制作等。

每组学生可以选择一种教学活动进行展示。

5.总结反思(10分钟):教师对本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和教学活动进行评价。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意见,促进学生对学前儿童文学的思考和理解。

四、教学评价:1.学生分析和评价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

2.学生设计和展示教学活动的能力。

3.学生对学前儿童文学的理解和思考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文本和视频。

2.图片、绘本等教学辅助材料。

3.绘本故事分享、角色扮演和手工制作相关材料。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学前儿童文学的定义和特点,并掌握了选择和分析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方法。

通过设计和展示教学活动,学生能够将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教案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教案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倾听和欣赏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2. 通过文学作品,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提高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二、活动准备1. 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文学作品。

2. 准备文学作品的相关图片或道具。

3. 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环境。

三、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a.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b. 教师与幼儿互动,询问幼儿的身体状况,确保幼儿的身体舒适。

2. 文学作品欣赏(10分钟)a. 教师向幼儿介绍文学作品的基本情节和角色。

b.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朗读文学作品,引导幼儿认真倾听。

c. 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文学作品中的情节和角色,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看法。

3. 活动延伸(5分钟)a. 教师根据文学作品的内容,设计相关的游戏或手工活动,让幼儿参与其中。

b. 教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四、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他们的语言、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情况。

2. 关注幼儿在团队合作和分享方面的表现,评价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情感发展情况。

五、教学建议1. 选择富有教育意义的文学作品,注重文学作品的质量和内容。

2. 教师在活动中要注重与幼儿的互动,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和表达。

3. 活动延伸部分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幼儿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4.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幼儿足够的关注和支持。

六、活动内容1. 文学作品:《小猪快跑》2. 活动目标:通过欣赏和表演文学作品,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活动准备:准备《小猪快跑》的故事课件、小猪手偶等。

七、活动过程4. 文学作品欣赏(10分钟)a. 教师向幼儿介绍《小猪快跑》的故事情节和角色。

b.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朗读文学作品,引导幼儿认真倾听。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全面)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全面)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全面)学前儿童文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学前儿童文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培养学前儿童的阅读兴趣和能力;3.引导学前儿童发展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及方法1.教学内容:(1)学前儿童文学的概念和分类;(2)优秀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选读和分析;(3)开展学前儿童文学创作活动。

2.教学方法:(1)讲授法:介绍学前儿童文学的概念、分类和特点;(2)读本法:选取优秀的学前儿童文学作品供学生阅读并展开讨论;(3)讨论交流法:开展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分析;(4)创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学前儿童文学创作活动。

三、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通过唱歌、朗诵等方式引起学生对学前儿童文学的兴趣。

2.学习学前儿童文学的概念和分类(15分钟)通过图片、PPT等形式介绍学前儿童文学的概念和主要分类,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3.选读学前儿童文学作品(30分钟)选择适合学前儿童阅读的经典文学作品,如《小红帽》、《三只小猪》等,并进行读本讲解和导读,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4.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分析(40分钟)学生围绕所选的学前儿童文学作品进行讨论,包括情节、人物塑造、语言运用等方面,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

5.开展学前儿童文学创作活动(40分钟)通过游戏、绘画、故事编排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学前儿童文学创作,让他们感受创作的乐趣,并在创作中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6.总结(10分钟)通过互动问答等方式,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并强调学前儿童文学的重要性和对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积极影响。

四、教学资源准备1.图片、PPT等教学辅助材料;2.优秀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材料;3.创作活动所需的绘画纸、彩色笔等工具。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2.评价学生对学前儿童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3.评价学生在学前儿童文学创作活动中的表现和创作成果。

六、延伸拓展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或社区组织的学前儿童文学活动,如朗诵比赛、绘画比赛等;2.组织学生参观图书馆或图书展览,拓宽他们的学前儿童文学知识和阅读资源。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故事活动教案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故事活动教案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故事活动教案教案标题: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故事活动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前儿童培养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2. 通过文学作品的故事活动,促进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和创造力。

3. 培养学前儿童的社交技能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 选择适合学前儿童的文学作品,如绘本、童话故事等。

2. 准备相关的教具和素材,如图片、道具等。

3. 设计适合学前儿童的故事活动,如角色扮演、创作续写等。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向学前儿童介绍本次故事活动的主题和目的,激发他们的兴趣。

2. 使用图片或道具展示故事的关键场景或角色,引发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和好奇心。

阅读文学作品:1. 选择一本适合的文学作品,以适合学前儿童的语言和情节进行阅读。

2. 在阅读过程中,适时暂停,与学前儿童互动,鼓励他们提问、讨论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故事活动:1. 角色扮演:选取故事中的几个角色,让学前儿童扮演并演绎故事情节。

鼓励他们运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表达角色的情感和行为。

2. 创作续写:让学前儿童根据故事的结局,自由发挥并创作故事的续篇。

可以提供一些关键词或图片作为启发,激发学前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绘画表达:让学前儿童根据故事中的场景或角色,进行绘画表达。

鼓励他们用画笔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想法。

总结活动:1. 回顾故事活动的内容和学习收获,与学前儿童进行简单的讨论和分享。

2. 鼓励学前儿童表达自己对故事的喜爱之处,以及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

教学延伸:1. 鼓励学前儿童在家中与家长一起阅读和讨论其他文学作品。

2. 组织学前儿童参观图书馆或书店,培养他们对图书的兴趣和热爱。

评估方法:1. 观察学前儿童在故事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学前儿童的绘画作品和创作作品,评估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创造力。

教学反思:1. 根据学前儿童的实际情况和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活动设计。

2. 鼓励学前儿童提出问题和建议,以进一步改进教学效果。

通过以上的教案指导,希望能够帮助您在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故事活动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前班儿童文学教案范文

学前班儿童文学教案范文

学前班儿童文学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了解童话故事的类型和结构,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情感和社交技能。

2.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3.通过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教材准备学生需要阅读的故事或其他文作品,配合教学PPT,翻转课堂教学等多媒体教学方法。

2.教学过程第一步,以故事为主线,介绍文学故事的类型和结构,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观察和分析故事内容,并引导学生多方位思考和表达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第二步,在故事人物塑造方面进一步开展教学,引导学生针对特定的人物集中分析故事,同样可以通过PPT或其他多媒体教学,协助学生理解人物的行为和心理特征。

第三步,鼓励学生在阅读故事的同时,进行一定的创作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创造力,如让学生进行类似的故事创作等。

三、教学典例1.《拇指姑娘》故事内容是关于一个非常聪明的小姑娘,她被父母误打误撞地卖到了一个野蛮的地方,然后逃跑回了家,进了家门。

她嫁给了一位土地主,但她爱上了一个她的优秀的仆人,所以她制造了一个计划,帮助她在危难中度过。

故事的主题是忠诚和勇气,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具有代表性,温暖和生动的感情表达让人倍感动容。

2.《针线女孩》故事是关于一个叫做艾丽斯的女孩,她的母亲经常对她施虐,因此人们经常嘲笑她。

但是,她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尊严和自信,并成为了一位高贵的贵族女士。

故事的主题是希望和信念,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充满了温暖和人性化的元素,让人们感到深刻和动容。

四、教学建议1.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2.鼓励学生参与故事的创作,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故事的主题,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3.启发学生的思维,协助他们发现文章和故事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

4.鼓励学生阅读好书和写作,扮演自己喜欢的人物角色。

5.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思维和创新思想,提供学习的自由和传达自己的想法。

六、教学效果教学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使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故事,同时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社交技巧。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教案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教案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听力技能。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和情感发展。

1.2 适用对象适用于3-6岁学前儿童。

1.3 教学资源教学书籍、故事cd、图片、手工材料等。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文学作品选择选择适合幼儿年龄段的文学作品,包括童话、寓言、诗歌等。

选择具有教育意义和丰富情节的文学作品。

2.2 教学活动设计以故事讲述为主线,结合朗读、讨论、手工制作等多种教学方式。

设计问题讨论和思考,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结合手工制作和绘画,让幼儿通过触觉和视觉感受文学作品。

2.3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文学作品的情节和角色。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听力技能。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和情感发展。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故事讲述法通过朗读和讲述文学作品,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使用生动的语言和表情,让幼儿更加投入故事情节。

3.2 互动讨论法在故事讲述过程中,引导幼儿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3.3 手工制作法通过手工制作和绘画,让幼儿动手参与,提高他们的触觉和视觉感知能力。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制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法。

第四章:教学评估4.1 观察记录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记录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听力技能的发展情况。

4.2 作品展示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手工制作和绘画作品。

评价幼儿的作品质量和创造力发展。

4.3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和反馈。

收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第五章:教学计划5.1 第一周:童话故事《狼与七只小羊》讲述故事情节,引导幼儿理解故事中的角色和道德观念。

讨论故事中的问题,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制作小羊手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5.2 第二周:诗歌《春天的故事》朗读诗歌,让幼儿感受春天的美好。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设计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设计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设计教案设计:学前儿童文学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学前儿童文学的定义和特点。

2.培养学生对学前儿童文学的兴趣和阅读能力。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学前儿童文学的定义和特点。

2.儿童故事的类型和结构。

3.儿童故事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

4.儿童故事的阅读和理解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第一课:学前儿童文学的定义和特点1.利用儿歌或者童谣的形式介绍学前儿童文学的概念。

2.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学前儿童文学中具有的特点,如简单易懂的语言,生动有趣的情节,以及有助于儿童成长和教育的价值观。

第二课:儿童故事的类型和结构1.引导学生回顾并讨论所学习的几个儿童故事,并归纳总结它们的类型和结构。

2.给学生分发一些不同类型和结构的儿童故事,让他们阅读并进行小组讨论,掌握儿童故事的基本类型和结构。

第三课:儿童故事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1.在课堂上播放一些经典的儿童故事录音,让学生聆听并感受故事中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

2.学生分组进行朗读童话故事,鼓励他们用生动的语言和情感表达来演绎故事。

3.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自己受故事启发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第四课:儿童故事的阅读和理解能力的培养1.分发一些简短的儿童故事给学生阅读,然后请他们回答一些与故事相关的问题,培养他们对故事的理解能力。

2.学生分组进行绘本故事创作,鼓励他们以自己理解故事的方式进行创作,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评价:1.学生对学前儿童文学的定义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学生在小组讨论和朗读中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能力。

3.学生对儿童故事的阅读和理解能力的提升情况。

4.学生的绘本故事创作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资源:1.儿歌、童谣的录音。

2.不同类型和结构的儿童故事。

3.绘本故事创作的素材和示例。

教学延伸: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儿童文学作品,参加绘本故事的比赛和演讲,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创作能力。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教案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教案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2、帮助幼儿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提高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

3、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和想法,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文学作品的学习,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文学作品的主要情节和角色特点。

引导幼儿体会文学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价值观。

2、教学难点如何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较为复杂的文学语言。

怎样激发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教学方法1、讲述法:教师生动形象地讲述文学作品,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提问法: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和理解作品内容。

3、讨论法:组织幼儿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表演法: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深入体验文学作品。

四、教学准备1、选择适合学前儿童的文学作品,如经典的童话故事、儿歌等。

2、准备相关的图片、道具、音频或视频资料,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作品。

3、布置一个温馨、舒适的教学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五、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展示与文学作品相关的图片或播放一段有趣的音频,引起幼儿的兴趣,导入教学内容。

例如,在讲述《小红帽》的故事时,可以先展示小红帽的图片,问幼儿:“你们知道这个小女孩是谁吗?”2、讲述作品教师用生动、富有感情的语言讲述文学作品,在讲述过程中,适当运用表情、动作增强故事的趣味性。

注意语速适中,声音抑扬顿挫,根据幼儿的反应和理解程度,适时停顿或重复重点内容。

3、提问与讨论讲述完作品后,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回答。

比如,“小红帽为什么要去看望奶奶?”“大灰狼是怎么骗小红帽的?”“如果是你,会怎么做?”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认真倾听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和肯定。

4、再次欣赏播放相关的音频或视频资料,让幼儿再次欣赏文学作品,加深他们的理解和印象。

5、角色扮演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本科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本科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本科课程名称:学前儿童文学课程编号:xxxx教学方式:课堂授课班级:学前班学时:x学时教师:xxxxx一、教学目标1.了解学前儿童文学的特点和作用。

2.培养学前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兴趣。

3.培养学前儿童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4.培养学前儿童的良好的道德观念和情感体验能力。

二、教学内容1.学前儿童文学的概念和特点。

2.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的介绍和分析。

3.阅读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并进行情感交流。

4.开展创作活动,培养学前儿童的创造力和批判思维。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学前儿童文学的概念和特点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相关儿童文学作品的动画片或读故事的方式,引起学生对儿童文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学习(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学前儿童文学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学前儿童文学的作用和意义。

同时,教师讲解学前儿童文学的特点,如语言简单明了,内容生动有趣,适合儿童阅读等。

3.拓展(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动画片或听故事,让学生感受学前儿童文学的魅力和故事的趣味性。

同时,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让学生表达对故事中人物的喜爱和故事情节的理解。

4.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学习内容,强调学习学前儿童文学的重要性和对学生的益处。

第二课: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的介绍和分析1.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几本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的封面,并问学生对这些作品有什么了解和熟悉的故事。

2.学习(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几部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如《三个和尚》、《小兔子找妈妈》等,并与学生一起分析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形象等。

3.拓展(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选择一部自己喜欢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结合课堂介绍和分析的内容,进行口头表达,并展示给全班。

4.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对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的认识和理解。

第三课:阅读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并进行情感交流1.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几本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引发学生对作品的兴趣。

儿童文学学前班教案

儿童文学学前班教案

儿童文学学前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前班儿童培养对儿童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学前班儿童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3. 培养学前班儿童的阅读习惯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儿童文学简介2. 经典儿童文学作品3. 阅读与表达活动4. 创作活动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儿童文学简介(30分钟)首先,介绍儿童文学的定义和作用。

儿童文学是专门为儿童设计的文学形式,旨在满足儿童的成长需求和文化修养。

通过儿童文学,可以引导儿童培养阅读习惯,丰富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第二步:经典儿童文学作品(40分钟)1. 给学生讲解几本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例如《小红帽》、《丑小鸭》等。

帮助他们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他们对这些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3. 分发相关故事书籍,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体验儿童文学的魅力。

第三步:阅读与表达活动(50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阅读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本儿童文学作品进行阅读。

2. 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和主题,激发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来进行口头表达,并邀请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提问。

第四步:创作活动(40分钟)1. 给学生展示一些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的插画,并解释插图与故事情节的关联。

2. 分发绘图纸和彩色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儿童文学故事创作插图。

3. 鼓励学生用简单的语言为插图配上文字说明,展示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想象力。

四、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口头表达中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2. 通过学生创作的插图和文字说明,评估他们对儿童文学故事的理解和想象力。

五、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图书馆,让他们亲身感受儿童文学作品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2. 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儿童文学作品,促进家庭阅读氛围的形成。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案,学前班儿童能够了解儿童文学的定义及作用,熟悉几本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参与阅读和表达活动,并进行创作。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全面)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全面)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全面)导言:学前阶段是儿童生命中重要的时期,对培养其学习兴趣和能力起到关键作用。

文学教育在学前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能够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本文将针对学前儿童的文学教育需求,设计一份全面的教案,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学前文学教育。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儿童对文学的兴趣和喜爱。

2. 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阅读能力。

3. 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儿童的情感表达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儿童文学概述:介绍儿童文学的特点和作用,让学生了解儿童文学的重要性。

2. 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导读:选取适合学前儿童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通过阅读和讲解,引导儿童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3. 绘本阅读和创作:选择适合学前儿童的绘本,进行故事阅读和绘本创作活动,培养儿童对图画故事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4. 戏剧游戏:通过戏剧游戏,让儿童参与角色扮演,体验故事情节,培养表达和合作能力。

5. 诗歌朗诵:选择适合学前儿童的诗歌作品,进行诗歌朗诵和表演,培养儿童的语言节奏感和情感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故事启发法:通过故事情节启发儿童的思考和表达,开展讨论和互动。

2. 图片展示法:使用图片展示故事情节和绘本内容,帮助儿童理解和回忆。

3. 角色扮演法:引导儿童参与角色扮演,体验故事情节,培养表达和合作能力。

4. 互动游戏法:通过互动游戏,激发儿童的参与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活动安排:1. 第一堂课:儿童文学概述- 介绍儿童文学的定义和特点。

- 讲解儿童文学的作用和重要性。

2. 第二堂课: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导读- 选取一部适合学前儿童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进行导读。

- 分析故事情节和角色特点,引导儿童进行讨论和表达。

3. 第三堂课:绘本阅读和创作- 选择一本适合学前儿童的绘本进行阅读。

- 引导儿童观察图画,理解故事情节,进行绘本创作活动。

4. 第四堂课:戏剧游戏- 选择一个故事情节进行角色扮演游戏。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教案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教案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教案第一章:了解儿童文学作品1.1 讲解儿童文学的定义和特点1.2 介绍不同类型的儿童文学作品,如童话、寓言、诗歌等1.3 分析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标准1.4 引导学习者选择适合儿童的文学作品第二章: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与理解2.1 教授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方法和技巧2.2 引导学习者理解儿童文学作品的寓意和情感2.3 通过实例分析,讲解如何帮助儿童深入理解文学作品2.4 讨论如何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第三章:儿童文学作品的演绎与表达3.1 教授如何演绎儿童文学作品,包括语言、表情、动作等3.2 引导学习者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如讲述、表演、绘画等3.3 通过实践演练,讲解如何生动有趣地演绎儿童文学作品3.4 讨论如何培养儿童的表达能力第四章: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与评价4.1 教授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方法和技巧4.2 引导学习者创作适合儿童的文学作品4.3 通过实例分析,讲解如何评价儿童文学作品的优劣4.4 讨论如何鼓励儿童参与文学创作和评价活动第五章:儿童文学作品的应用与拓展5.1 讲解如何将儿童文学作品应用到教学中5.2 引导学习者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和游戏5.3 通过实例分析,讲解如何拓展儿童文学作品的应用领域5.4 讨论如何培养儿童对文学的兴趣和爱好第六章:文学作品与儿童心理发展6.1 分析文学作品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6.2 讲解如何通过文学作品培养儿童的认知能力6.3 引导学习者了解文学作品在儿童情感教育中的作用第七章:文学作品的多样性与文化教育7.1 介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儿童文学作品7.2 讲解如何通过文学作品培养儿童的文化意识7.3 引导学习者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文学作品7.4 讨论如何利用文学作品促进儿童的跨文化沟通能力第八章:文学作品的表演与戏剧化8.1 教授如何将文学作品进行戏剧化演绎8.2 引导学习者运用戏剧化手法提升文学作品的感染力8.3 通过实例分析,讲解如何指导儿童参与戏剧化表演8.4 讨论如何培养儿童的戏剧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第九章:文学作品的亲子共读与互动9.1 讲解亲子共读的重要性及其对儿童发展的影响9.2 引导学习者如何选择适合亲子共读的文学作品9.3 教授亲子共读的技巧与方法9.4 讨论如何通过亲子共读促进家庭成员间的情感交流第十章:课程总结与教学反思10.1 总结整个课程的重点内容和教学目标10.2 引导学习者反思自身在儿童文学教学中的实践经验10.3 讨论如何不断提升儿童文学教学质量和效果10.4 提出进一步学习和实践的建议与展望重点解析本教案编辑专员编写的教案,涵盖了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的各个方面。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设计(本科)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设计(本科)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教案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院(系、部) :学前教育学院教研室(实验室) :艺术教研室课程名称:儿童文学授课班级:2012级学前教育主讲教师:王晓阳职称:讲师使用教材:《学前儿童文学》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制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集中实践环节、实验课、公共选修课第一章学前儿童文学基本理论一、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学前儿童文学概说二、教学目的、要求(一)了解学前儿童文学基本理论(二)了解婴幼儿的年龄特征三、教学重点及难点(一)婴幼儿心理特征(二)婴幼儿语言特征四、授课时长两课时五、授课方式讲授、自主练习六、教学进程及内容(一)引入从几则孩子的有趣问答开始,思考孩子的视角和成人有什么不同。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学前儿童文学概说1、学前儿童文学的含义:以0-6岁的婴幼儿为主要对象,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或改编的、适应他们审美需要的文学。

2、学前儿童文学三个关键词:(1)文学:具体生动的形象,真挚丰富的情感,审美理想,语言艺术。

(2)儿童:婴幼儿生理、心理、语言特点构成接受能力,作品应与之保持一致。

(3)学前:0-6岁,包括7-8岁的低年级小学生。

注意:真正优秀的学前儿童作品是既适合婴幼儿阅读又适合成人阅读的,只是理解层次不同而已,孩子更关注故事本身,成人更欣赏美学意蕴。

第二节婴幼儿的年龄特征1、婴幼儿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1)自我抑制能力较差,易激动,易疲倦,注意力不集中,不稳定。

(2)独立行走和摆弄物体。

自主性开始建立,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向目标前进,锲而不舍。

/w51/play_album-aid-10301434_vid-Njc5NTQ1ODc.html(3)有一定的概括性,能进行想象和思维,有了自我意识。

(4)5-6岁是一个飞跃期,追根问底,强烈的求知欲。

2、婴幼儿的语言特点(1)词汇量不断增长,能按照成人语言指示调节行为。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学前儿童文学的概念和特点;2.了解学前儿童文学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3.培养学前儿童文学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学前儿童文学的定义与特点;2.学前儿童文学对儿童的积极影响;3.学前儿童文学的欣赏和创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学前儿童文学的定义与特点;2.学前儿童文学对儿童的积极影响。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及PPT;2.学前儿童文学的相关绘本、童话书籍、儿歌CD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介绍学前儿童文学的概念,与学生互动讨论他们最喜欢的儿童文学作品。

2.学前儿童文学的定义与特点(15分钟)通过多种形式的儿童文学作品,向学生介绍学前儿童文学的定义与特点。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听故事等方式感受学前儿童文学的特点,如简单明了的语言、生动的形象、寓教于乐等。

3.学前儿童文学对儿童的积极影响(20分钟)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向学生展示学前儿童文学对儿童成长的积极影响,包括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激发想象力、塑造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

4.学前儿童文学的欣赏和创作(30分钟)让学生欣赏一些经典的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并对作品进行简要的讲解和解读。

鼓励学生通过插图、故事情节等元素进行自由创作,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5.小结与延伸(10分钟)对整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鼓励学生继续阅读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培养对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六、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表达能力;2.检查学生的创作作品,评价其对学前儿童文学的理解和运用。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学前儿童文学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培养了一定的欣赏和创作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创作指导仍需细化,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在后续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文学阅读范围,引导他们发现更多优秀的学前儿童文学作品。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设计本科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设计本科
第二节 婴幼儿的年龄特征
1、婴幼儿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
(1)自我抑制能力较差,易激动,易疲倦,注意力不集中,不稳定。
(2)独立行走和摆弄物体。自主性开始建立,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向目标前进,锲而不舍。
.56./w51/play_album-aid-10301434_vid-Njc5NTQ1ODc.html
记诵一篇关于公主的童话故事。
八、课后小结
九、参考资料
第二章 儿歌
一、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儿歌
二、教学目的、要求
(一)了解儿歌的起源、发展和分类
(二)掌握儿歌的功能与特点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掌握儿歌的特点
四、授课时长
两课时
五、授课方式
讲授、自主练习
六、教学进程及容
(一)引入
从熟悉的童谣引入
(二)教学容
一、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学前儿童文学概说
二、教学目的、要求
(一)了解学前儿童文学的特点
(二)了解中外儿童文学的发展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学前儿童文学的审美特点
四、授课时长
两课时
五、授课方式
讲授、自主练习
六、教学进程及容
(一)引入
从一则童话入手。
(二)教学容
第三节 学前儿童文学的特点
1、文体特点
(1)语言浅显易懂,名动词,短句,口头文学。修改练习。
2、学前儿童文学三个关键词:
(1)文学:具体生动的形象,真挚丰富的情感,审美理想,语言艺术。
(2)儿童:婴幼儿生理、心理、语言特点构成接受能力,作品应与之保持一致。
(3)学前:0-6岁,包括7-8岁的低年级小学生。
注意:真正优秀的学前儿童作品是既适合婴幼儿阅读又适合成人阅读的,只是理解层次不同而已,孩子更关注故事本身,成人更欣赏美学意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教案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院(系、部) :学前教育学院教研室(实验室) :艺术教研室课程名称:儿童文学授课班级:2012级学前教育主讲教师:王晓阳职称:讲师使用教材:《学前儿童文学》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制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集中实践环节、实验课、公共选修课第一章学前儿童文学基本理论一、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学前儿童文学概说二、教学目的、要求(一)了解学前儿童文学基本理论(二)了解婴幼儿的年龄特征三、教学重点及难点(一)婴幼儿心理特征(二)婴幼儿语言特征四、授课时长两课时五、授课方式讲授、自主练习六、教学进程及内容(一)引入从几则孩子的有趣问答开始,思考孩子的视角和成人有什么不同。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学前儿童文学概说1、学前儿童文学的含义:以0-6岁的婴幼儿为主要对象,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或改编的、适应他们审美需要的文学。

2、学前儿童文学三个关键词:(1)文学:具体生动的形象,真挚丰富的情感,审美理想,语言艺术。

(2)儿童:婴幼儿生理、心理、语言特点构成接受能力,作品应与之保持一致。

(3)学前:0-6岁,包括7-8岁的低年级小学生。

注意:真正优秀的学前儿童作品是既适合婴幼儿阅读又适合成人阅读的,只是理解层次不同而已,孩子更关注故事本身,成人更欣赏美学意蕴。

第二节婴幼儿的年龄特征1、婴幼儿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1)自我抑制能力较差,易激动,易疲倦,注意力不集中,不稳定。

(2)独立行走和摆弄物体。

自主性开始建立,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向目标前进,锲而不舍。

/w51/play_album-aid-10301434_vid-Njc5NTQ1ODc.html(3)有一定的概括性,能进行想象和思维,有了自我意识。

(4)5-6岁是一个飞跃期,追根问底,强烈的求知欲。

2、婴幼儿的语言特点(1)词汇量不断增长,能按照成人语言指示调节行为。

(2)喜欢说话,听儿歌、童话、幼儿诗歌、故事等,能复述部分关键情节。

(3)在5-6岁时对文字产生兴趣,记忆力很强,阅读兴趣产生。

七、作业、讨论题、思考题、假如我是孩子:(一)公交车上,一个年轻男子抢了一个孩子的座位,孩子妈妈安慰他,这是给老年人专用的座位(本来是老弱病残孕),孩子说……(二)爸爸对儿子说:“你妈妈老了,一点儿都不好看了,我们找个年轻漂亮的新妈妈吧……”孩子说……八、课后小结九、参考资料第一章学前儿童文学基本理论一、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学前儿童文学概说二、教学目的、要求(一)了解学前儿童文学的特点(二)了解中外儿童文学的发展三、教学重点及难点学前儿童文学的审美特点四、授课时长两课时五、授课方式讲授、自主练习六、教学进程及内容(一)引入从一则童话入手。

(二)教学内容第三节学前儿童文学的特点1、文体特点(1)语言浅显易懂,名动词,短句,口头文学。

修改练习。

(2)情节生动有趣。

只反映一件事,人物不多,逻辑关系简单。

(3)结构条理清楚。

减少枝蔓,层次分明,顺叙,首尾完整,心理描写和景物描写要少。

(4)主题有教育性。

开启心智的启蒙文学,对心理成长起引导作用,有益于婴幼儿的啊发展。

例如:数字诗歌、绕口令,谜语,童话中的正能量。

(5)内容有知识性。

通过文学认识自我、认识人生、认识社会、认识自然。

2、学前儿童文学的婴幼儿特点(1)游戏性,《拔萝卜》(2)趣味性,《请进来》(3)直感性,《吃饼干》(4)幻想性,《海带》3、学前儿童文学的审美特点(1)快乐的文学(2)稚拙的文学(3)质朴的文学案例:《呼噜猫和阿猜狗》第四节中外儿童文学的发展1、十八世纪以前:印度的《五卷书》(《卡里来和笛木乃》)、希腊《伊索寓言》、法国《狐狸列那的故事》,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教育意义和警示意义。

2、十八世纪后的外国儿童文学十九世纪是儿童文学的第一个繁荣期,在此期间成为一个独立的门类。

安徒生、格林兄弟以及“历险派”,《水孩子》《海底两万里》《汤姆索亚历险记》3、二十世纪的外国儿童文学4、中国儿童文学《呼噜猫和阿猜狗》赏析七、作业、讨论题、思考题、搜集一篇关于公主的童话故事。

八、课后小结九、参考资料第一章学前儿童文学基本理论一、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实践单元一:我的公主梦二、教学目的、要求(一)搜集与主题相关的文学作品(二)讨论作品的创作思路(三)改编作品三、教学重点及难点围绕主题赏析并改编作品四、授课时长两课时五、授课方式阅读、自主练习六、教学进程及内容(一)引入从迪斯尼动画片引入。

(二)教学内容1.“认识公主”学生简要介绍自己最喜欢的儿童文学作品中的公主形象。

2.“我喜欢的公主”学生讲述为什么喜欢选定的这个公主,她有怎样的特点,对幼儿来讲有什么值得喜欢的地方。

地位高贵、容貌美丽是不是一定就是公主?怎么样才能做公主?……3.“假如我是公主”讨论:公主标签,假如我是公主七、作业、讨论题、思考题、记诵一篇关于公主的童话故事。

八、课后小结九、参考资料第二章儿歌一、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儿歌二、教学目的、要求(一)了解儿歌的起源、发展和分类(二)掌握儿歌的功能与特点三、教学重点及难点掌握儿歌的特点四、授课时长两课时五、授课方式讲授、自主练习六、教学进程及内容(一)引入从熟悉的童谣引入(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儿歌概说1、儿歌的含义和功能:儿歌是适合婴幼儿听赏念唱、形体短小的歌谣,是婴幼儿最早接触、最容易接受的一种文学样式,是由听觉感知的语言艺术。

传统儿歌即流传下来的民间儿童歌谣,现代人根据幼儿心理特点和理解能力,用简洁的韵语写成的也是儿歌。

2、儿歌起源和发展:民间口头文学,代代流传。

/s/blog_62dd15eb0102e1ry.html3、儿歌的主要特点:(1)语言浅显,明白无误,《蒲公英》(2)篇幅短小,主题单纯,《小雨点》(3)具体形象,趣味盎然,《哭哭笑笑》(4)音韵和谐,好记易诵4、儿歌的分类和特殊艺术形式(1)摇篮曲——母爱的记忆(2)游戏歌——《一排鸭子》(3)数数歌——配合手指游戏(4)问答歌——模仿创作(5)绕口令(6)连锁词(7)谜语歌(8)字头歌七、作业、讨论题、思考题、儿歌的八种分类中任选三种,搜集作品并记诵。

八、课后小结九、参考资料第二章儿歌一、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儿歌二、教学目的、要求(一)熟悉儿歌的传统艺术形式,学会鉴赏儿歌(二)学习创作儿歌三、教学重点及难点儿歌鉴赏和编写四、授课时长两课时五、授课方式讲授、自主练习六、教学进程及内容(一)引入从考查上节课布置的作业引入(二)教学内容第二节儿歌鉴赏1、以婴幼儿的接受能力和自己的兴趣爱好为标准,选择上乘的优质儿歌。

2、深入作品,先感动自己,再感动别人。

3、从儿歌的特征入手品位儿歌。

4、尊重自己的感觉,整体感受作品。

5、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再进行创作。

自己选读教材中的儿歌,准备,然后表演。

第三节儿歌创作1、贴近幼儿生活,贵在率真自然2、既要有浓郁的儿歌味,又要将儿歌当诗写3、变换视角,避免雷同4、向传统儿歌学๠5、反复修改、去粗取精改编《谁会跑》,改编《拍手谣》七、作业、讨论题、思考题、选择元簠,创作一首简单儿歌,并准备在下堂课表演。

八、课后小结九、参弃资料第二章儿歌一、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缉实践单元二:我爱背儿歌二、教学目的、要求(一)记诵儿歌(二)表演儿歌三、教卦重点及难点(一)掌握儿歌的特点(二)儿歌表演四、授课时长两课时五、授๠方式莰诵、自主练习六、教学进程及内容1.让学唟表演上节๠留下的糃习儿歌๠2.给出示范儿歌,让学生现场记诵。

3.指导学生编排并表演刚才记诵的儿歌。

4.给出关键词或主题,指导学生创作一首儿歌。

(我爱大自然)七、作业、讨论题、思考题、搜集一则幼儿诗,反复记诵至熟悉。

八、课后小结九、参考资料第三章幼儿诗一、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幼儿诗二、教学目的、要求(一)理解幼儿诗的概念,区别幼儿诗与儿歌的异同(二)认识掌握幼儿诗的艺术特征三、教学重点及难点掌握幼儿诗的艺术特征四、授课时长两课时五、授课方式讲授、自主练习六、教学进程及内容(一)引入从熟悉的幼儿诗引入(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幼儿诗概说1、什么是幼儿诗及幼儿诗的发展:以幼儿为主体接收对象,适合于幼儿听赏吟诵的自由体短诗。

三个关键词:接受对象、听赏吟诵、短2、幼儿诗与儿歌的异同——诗言志,歌咏言(1)思想内容上,儿歌单纯直率,幼儿诗比较具体含蓄。

儿歌适宜于歌唱游戏,幼儿诗适合吟诵听赏。

(2)题材上,儿歌多取材于日常生活,有较强的实用性,二幼儿诗题材广阔,内容也更丰富深厚。

(3)写法上,儿歌以叙述、白描、说明为主,幼儿诗更注重含蓄表达。

(4)篇幅上,儿歌短小简单,幼儿诗可长可短,结构更复杂。

(5)在韵律上,儿歌在语言运用上讲究音乐感,靠听觉成分多,幼儿诗称“自由体”,靠联想思考的成分多。

3、幼儿诗的艺术特征:(1)鲜明,充满动感的形象(2)活泼、生动的想象(3)富于情趣的构思(4)自然明快的韵律(5)口语化与音乐性相结合的语言4、儿歌的分类和特殊艺术形式(1)叙事诗(2)抒情诗(3)童话诗(4)讽刺诗(5)题画诗(6)散文诗七、作业、讨论题、思考题、记诵三首幼儿诗。

八、课后小结九、参考资料第三章幼儿诗一、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幼儿诗二、教学目的、要求(一)认识掌握幼儿诗歌的分类(二)学习鉴赏和创作幼儿诗三、教学重点及难点(一)幼儿诗鉴赏(二)幼儿诗创作四、授课时长两课时五、授课方式讲授、自主练习六、教学进程及内容(一)引入从熟悉的幼儿诗引入(二)教学内容第二节幼儿诗鉴赏1、充分把握和理解幼儿诗作品的形象。

2、在幼儿诗歌鉴赏中要善于张开联想与想象的翅膀。

3、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意象。

自己选读书中的案例,准备半节课,然后表演。

第三节幼儿诗的创作1、幼儿诗创作的原则(1)主题健康积极(2)题材多种多样(3)有充沛的感情(4)有浓郁的儿童情趣(5)鲜明的形象性(6)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旋律2、幼儿诗的写法(1)比喻法(2)排比法(3)拟人法(4)掌声法(5)假设法(6)夸张法(7)疑问法(8)对比法(9)对话法3、幼儿诗的写作格式七、作业、讨论题、思考题、记诵三首幼儿诗。

八、课后小结九、参考资料第三章幼儿诗一、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实践单元三:诗歌伴我成长二、教学目的、要求学习鉴赏和创作幼儿诗三、教学重点及难点幼儿诗创作四、授课时长两课时五、授课方式阅读、自主练习六、教学进程及内容(一)引入从熟悉的幼儿诗引入(二)教学内容1.让学生朗诵事先准备好的幼儿诗2.给出示范幼儿诗,让学生现场记诵。

3.指导学生编排并表演刚才记诵的幼儿诗。

4.给出关键词或主题,指导学生创作一首幼儿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