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视讯新干线业务测试规范

合集下载

【4G+(VOLTE)知识】_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测试规范-第一分册-VoLTE终端测试规范-v1.1

【4G+(VOLTE)知识】_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测试规范-第一分册-VoLTE终端测试规范-v1.1
中国联通 LTE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 备测试规范
第一分册:VoLTE 终端测试规范
V1.1
目 次
目次....................................................................................................................................................................... I 前言..................................................................................................................................................................... II 中国联通 LTE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测试规范 第一分册 VoLTE 终端测试规范 v1.1............... 1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缩略语............................................................................................................................................................... 3 4 概述................................................................................................................................................................... 4

联通WCDMA试验网IVR业务测试规范

联通WCDMA试验网IVR业务测试规范

中国联通WCDMA试验网IVVR业务测试规范China Unicom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Test Specification for 视频IVR Service中国联通公司发布目次目次 (I)前言 (1)1 范围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定义和缩略语 (2)4 测试环境要求 (3)4.1 网络连接图 (3)4.2 设备要求 (3)4.2.1 被测设备要求 (3)4.2.2 辅助设备要求 (3)4.2.3 测试前提条件 (4)5 平台基本功能测试内容 (4)5.1 基本功能测试(主要写平台的基本功能测试,包括浏览、录制上载、编码解码等)4 5.2 基本业务功能测试 (19)5.2.1 视频点播/直播业务测试 (19)5.2.2 视频信箱业务 (22)5.2.3 视频点送业务(可选) (24)5.2.4 视频短信业务(可选) (26)5.2.5 视频监控 (27)5.2.6 视频上传分享..................................................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 业务受理测试 (44)5.3.1 短信方式业务受理 (44)5.3.2 WEB方式业务受理 (44)5.3.3 WAP方式业务受理 (44)5.3.4 客服方式业务受理 (44)5.3.5 IVR方式业务受理 (44)6 媒体格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文件格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 编码格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国联通WCDMA日讯MOS测试要求规范及指导作业20111114

中国联通WCDMA日讯MOS测试要求规范及指导作业20111114

中国联通GSM/WCDMA测试要求规范作业指导书目录第一部分文档编写的目的 (2)第二部分软件安装 (2)1、硬件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软件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3、软件安装注意事项 (2)4、软件安装步骤 (3)5、软件更新注意事项 (3)6、驱动安装 (3)7、手机设置要求 (7)8、MOS盒使用说明 (7)第三部分视图展现操作 (13)第四部分常见问题提示 (14)第一部分文档编写的目的本文档主要是针对深圳联通WCDMA MOS语音测试使用。

该文档可帮助操作者正确使用日讯的NTAS Professional Tester路测软件,进行相关测试任务配置、数据采集、视图展现注意事项等操作。

第二部分软件安装1、软件安装注意事项●需要保证基于一个纯净完整的操作系统进行测试软件的安装;●禁止使用类似番茄花园类型的Ghost系统,需要由原始安装盘安装完成。

●禁止使用简化版操作系统,需要安装Windows的完整功能;2、软件安装步骤●测试软件在安装前,需要先退出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安装测试软件前,请先插上加密锁,确保测试软件能完整安装;●需要先安装测试软件附带的三个插件:dotnetfx.exe、NetFx20SP2_x86.exe、vcredist_x86.exe;●安装测试软件NTAS.Pro.Tester.Setup.msi;●安装测试软件的根目录默认为C盘,请不要修改安装的默认路径,方便维护;●如果有测试数据加密的要求,请把联通下发的“publickey.key”文件拷贝到前台软件的安装根目录下,默认为“C:\Program Files\Rising Technology\NTAS Professional Tester”,请注意文件名需正确;3、软件更新注意事项●卸载测试软件时,请先插上加密锁,确保完全卸载。

053-中国联通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电路域可视电话业务测试规范v1.0

053-中国联通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电路域可视电话业务测试规范v1.0

中国联通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电路域可视电话业务测试规范Test Specification for China Unicom CSD Video Telephone Service(V1.0)中国联通公司发布目次目次 (I)前言 (III)中国联通WCDMA电路域可视电话业务测试规范 (4)1 范围 (4)2 引用标准 (4)3 缩略语 (4)4 测试环境 (5)4.1 测试结构 (5)4.2 测试环境设备 (5)4.3 测试工具 (5)4.4 测试方法 (5)4.5 测试配置 (5)5 测试内容 (5)5.1 业务特征测试 (5)5.1.1 可视电话呼叫 (5)5.1.2 可视电话通话记录 (6)5.1.3 可视呼叫来电提醒 (7)5.1.4 视频手动切换功能 (8)5.1.5 远端本端图像同时显示功能 (8)5.1.6 通话过程中屏蔽视频传输 (9)5.1.7 截屏功能(可选) (10)5.1.8 被叫方通话选择 (11)5.1.9 可视电话业务退订 (11)5.2 基本业务测试 (12)5.2.1 局内可视电话互通 (12)5.2.2 局间可视电话互通 (13)5.2.3 手机呼叫媒体播放平台 (14)5.3 补充业务测试 (15)5.3.1 前转 (15)5.3.2 号码显示类业务 (24)5.3.3 运营商决定的闭锁业务 (27)5.3.4 可视电话的切换测试 (31)5.4 网内漫游测试 (32)5.5 网间互通测试(可选) (32)5.6 可视电话智能网业务测试 (33)5.6.1 主叫触发智能流程,被叫也触发智能流程 (33)5.6.2 主叫触发VT智能流程,被叫为普通用户 (34)5.6.3 被叫触发VT智能流程,主叫为普通用户 (35)5.7 可视电话回落业务测试 (36)5.7.1 被叫为它网用户且VT业务不互通 (36)5.7.2 被叫用户未签约可视电话业务 (36)5.7.3 被叫用户已签约可视电话业务,但处于2G接入网 (37)5.7.4 被叫用户已签约可视电话业务,但被叫终端不支持VT业务 (37)5.7.5 被叫所处的无线覆盖区不支持 (38)5.7.6 被叫选择以语音形式接听 (39)5.7.7 主叫已签约,但位于2G接入网 (40)5.7.8 主叫所处的WCDMA无线覆盖区不支持 (40)5.7.9 主叫用户未签约可视业务 (41)5.8 可视电话业务改变测试(可选) (42)5.9 小区限制可视呼叫测试 (43)5.9.1 小区限制可视呼叫呼出 (43)5.9.2 小区限制可视呼叫呼入 (43)5.9.3 小区限制切换 (44)前言本标准是中国联通WCDMA电路域可视电话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包括:1、中国联通WCDMA电路域可视电话业务技术规范2、中国联通WCDMA电路域可视电话业务测试规范本标准主要参考了国际标准化组织3GPP制定的相关标准以及我国相关通信行业标准,并根据中国联通WCDMA移动通信网的实际业务和功能需要制定。

联通入网测试标准精选全文完整版

联通入网测试标准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1测试要求1.1测试要求1)测试前请填写《室分现状调查表》2)测试前请调查并详细记录《室分测试准备工作表》中的各项准备工作。

3)测试步行速度应该适中、迈步应均匀(一般步速控制在每分钟50小步以内比较合适)4)测试的路径一定要保证全面,保证每个天线覆盖的范围都要测试,不能测试的区域要在报告中说明情况。

5)测试要求记录的指标并不是完全由测试得到,部分需要在后台查看。

6)楼层在10层(含10层)以下的测试间隔为2层,楼层在10层以上20层(含20层)以下的,测试间隔为3层,20层以上的测试间隔为5层。

具体在测试中,应保证地下楼层、一楼大厅及顶层必测,如果楼层较高,可以适当增加调整测试密度。

7)在打点记录测试路径轨迹时,应严格依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则对应记录测试位置的真实方向,记录路径的长度应按照比例进行对等均衡分配,对于可以导入楼层平面图的,应该导入楼层平面图。

8)电梯进出、大堂进出、高层窗边为测试的重点所在,应加大这些位置区的测试频度,在开展对这些区域的测试时,应更加小心谨慎,保证测试质量。

9)电梯测试报告:结构、功能和设计目标完全相同的标准电梯须选取一部电梯出测试报告(标准不一的电梯需要出不同的测试报告),其余电梯将测试的情况从软件直接导出来的统计数据以word附件的形式一起提交即可。

(能分出CPICH RSCP、CPICH Ec/Io、BLER、UE发射功率、各扰码使用分布等内容)。

----》因为现在报告是没有附件的,所以电梯是每台必测。

10)对于测试log数据应进行统一规范的编号,以保证后续数据处理方便,编号统一采用如下:场景名称 + 测试建筑物名称 + 楼层号(如果有楼层)+ 业务 + 测试次数+测试时间(精确到分即可)。

11)测试结束,原始测试log必须进行保存,如果因调查需要,可以随时提交总部查阅。

12)室外覆盖楼层的一栋楼测2层就行了。

中国联通手机视讯业务开发规范(V40)

中国联通手机视讯业务开发规范(V40)

中国联通手机视讯业务开发规范(V4.0)前言本规范包括三个部分:内容制作、内容上传、内容注册。

一、内容制作点播及下载内容为同一内容,具体制作要求如下:格式要求:音频格式:AAC-LC视频格式:MPEG-4文件格式:3gp码率、采样率要求:纯音频内容:音频的采样率必须是16KHz视频内容:音频的采样率必须是8KHz或者16KHz音频加视频的编码率总和不超过64kbps帧率要求:视频不超过8帧/秒。

编码要求:必须是CBR编码文件大小:不超过2.8M=2.8M×1024=2867.2KB图像大小:QCIF(176×144像素)二、内容上传内容FTP服务器域名:ftp://用户名:联通新时讯公司分配密码:联通新时讯公司分配1、内容文件FTP上传新时讯公司为每个内容合作伙伴分配一个FTP目录,同时为每个内容合作伙伴分配FTP账号和密码,内容合作伙伴需要将内容注册文件上传到FTP服务器。

内容注册文件包括以下两类文件:●媒体内容文件.3gp 例如:test.3gp。

●海报文件.jpg 例如:test.jpg。

注意:这两类内容注册文件的命名不能使用中文。

其中每个内容注册文件都必须有结束旗语文件,结束旗语文件文件名规则为:●内容注册文件名+.do●结束旗语文件名包含扩展名,例如:tidaly-1.3gp的结束旗语文件为tidaly-1.3gp.do●.do文件的制作方法如下:1、建立一个空的文本文件(.txt文件);2、将该文本文件重命名成需要的.do文件。

3、.do文件的大小必须是0k内容合作伙伴登陆内容上传FTP服务器,直接将一套内容注册文件上传到根目录下(请勿新建目录)。

一套内容注册文件包括.3gp为媒体内容文件,.jpg为海报文件,3gp.do、jpg.do。

2、版权文件FTP上传授权文件应包含授权方与被授权方(许可使用者)之间的许可使用协议(或销售协议),包括录音录像制作者,表演者,作者(词曲)的三方授予。

我国手机电视产业链与商业模式探析——以SMG东方龙为例

我国手机电视产业链与商业模式探析——以SMG东方龙为例

【 关键词】 手机电视; 商业模式; 产业链;M 东方龙 SG
【 中图分类号】7 3 6 【 F 1.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63 19 (o8o—060 17— 8120 )30 9— 7

国内手机 电视发展现状
规模较小但发展潜力 巨大 。 目前 国内至少有 80 00 万高端手机用户 , 手机电视业务对 于这部分人群是 很具 吸引力 的。国内权威 I 咨询公 司艾瑞 市场咨 T 询研究结果显示 ,06 2 0 年使用手机电视 的用户数量 已达 到 9 万人 , O 预计 2 0 年 国内手机 电视 用户将 07 达到 40 1 万人 。受 20 年奥运会 的推动 , 08 手机 电视 业 务进 入 快速 成 长 阶段 , 预计 2 0 年 手机 电视 用 户 08 数将达到 10 万人 。 20
第2 卷 第3 2 期
2 0 年 9月 08
西 昌学院学报 ・ 自然科 学版
Ju n l f c a gColg ・ tr ce c i o o r a h n l e Naua S in eEdt n o Xi e l i
Vo .2. 1 2 N0. 3
Sp,0 8 e .2 0
20 年 5 1 06 月 0日, 国家广 电总 局宣 布 上 海文 广 获 得 国内首 家 网络 电视 ( r 牌 照 , II Pt V) 同时 获 准经 营 手 机 电视 业 务 。20 年 初 , 07 北京 电视 台 、 庆 电视 重
迥 \
、 、

j :

. .
孥 3 霎
尽 管人们对手机 电视未来 的市场前 景和发展 空 间 看好 , 由 于瓶 颈 限制 , 国手 机 电视 业 务 目 但 中 前依然处 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 目前对 国内业界和 学 界 对手 机 电视 产业 发 展 门槛 的讨论 , 主题 集 中在 以下 八 个 问题 上 : 网络 带 宽 、 端价 格 、 务 资 费 、 终 业 用户认 知、 技术标准 、 目内容 、 节 产业政策和运营模

中国联通互动视界(WAP)业务测试培训补充材料.doc

中国联通互动视界(WAP)业务测试培训补充材料.doc
1
¥130/次
URL调整
URL调整,按照新的业务URL执行测试:
1
¥130/次
其他
业务名称、简要说明等文字类内容调整测试;
0.5
Y65/次
在线业务日常监测
仁根据联通的船求.对具体业务进行测试.测试内容参照上线测试内容
¥200/业务
测试费用由联通补贴
WAP
附录
序号
终端型号
是否新增 机型
1
ZTE-218
M0T-Z1
■4
CM
co

m
9
Z
□0
6
O
—4
计费测试
仁调试计费涎试环境:2、执行计费测试:3、收集数据.编业务一个计费点
合计
最短工时:新闻类业务、不需要适配测试:最长工时:图铃类业务、需要适配测试。
7—11
Y910-Y1430
不包姑适配测试时间和费用
业务调整测试
汲费、优忠政後调整
汲费调整.按照调整后的俊费标淮进行测试:试用信息W.按照试丿IJ标准测试:
4、分折测试数据,编写测试报告
2
¥260
适配测试
1、对照适配测试机型花 执行适配测试,毎个业务抽测5个图片於声:
2、编写适配测试报告
0.5/款
¥50傲
适配机別按照联通每JJ统计的WAP业务手机终端分布农进行动态调 整,要求选定的适配机型的用户数覆盖总用户数的90%以上: 除此之外的CP适配需求按65冗/款收费“
2
TOSHIBA-T618
3
SEC-schx659
4
SEC-schx619
5
SEC~schx609
6
SEC-schx369

中国联通视讯新干线业务测试规范

中国联通视讯新干线业务测试规范

中国联通视讯新干线业务测试规范前言视讯新干线业务的测试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业务及内容基本信息测试2、内容质量效果测试3、内容编码测试4、内容更新频率测试如果是未上线的业务进行上线之前的测试,需满足前三项要求;如果是已上线业务的更新内容的测试,需满足以上四项要求。

具体要求如下:一、业务及内容基本信息测试用户在使用视讯新干线的业务之前,首先看到的信息就是CP为每个内容注册时填写的信息,所以要求CP注册每一个内容时填写的信息一定要准确、规范、合理,不能有任何的欺骗性。

如果CP对自己的内容有充分的了解,并且在注册时细心、认真,那么就能顺利完成这部分测试。

1、内容的分类要合理。

CP需为其上传的每一个内容指定一个合理的分类。

2、内容的注册时长要与终端播放器显示的时长一致。

3、海报图片要与业务定位、内容描述一致,海报图片能够正确显示。

对海报图片的具体要求:海报图片分辨率:60*80;海报图片文件格式:jpg;海报图片色彩格式:RGB。

4、内容名称、内容简介、实际播放的内容,三者要一致,不能名不副实,给用户以欺骗的感觉。

5、内容简介不能是内容名称的简单重复。

6、歌曲类内容不能单纯以歌词做内容简介。

7、任何两个内容的内容简介不能重复。

8、业务中的内容要符合业务的定位。

9、内容要符合视讯新干线业务的发展指导原则,不能包含任何反动、色情、暴力等国家严格禁止的内容。

10、业务名称、业务简介、内容名称、内容简介以及影片的字幕均不能出现错别字。

11、每一个内容都能明确表达至少一个主题含义,内容不能空洞无物,不能生硬切换,不能生硬结尾。

12、内容名称要清晰明确、名副其实,不能以偏概全,文不对题,以假乱真。

13、对内容名称长度的要求:1)音乐频道和MTV频道下的内容、相声、小品类内容最多20个汉字,或最多25个字符(包括英文和空格),或最多25个数字;如果是汉字、数字、英文、字符等混排最长不能超过20个汉字的长度。

2)其它类内容内容名称最多10个汉字,如果是汉字、数字、英文、字符等混排最长不超过10个汉字的长度。

联通企业纳管 兼容测试标准

联通企业纳管 兼容测试标准

联通企业纳管兼容测试标准
联通企业纳管兼容测试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模型规范:测试时需要确保数据模型规范中DWD、MID层所涉及的实体及实体属性在被测系统都具备,且数据模型规范中DWD、MID层所要求的粒度必须完全满足,允许更细,不能更粗。

2. 实体主键:实体主键在系统中可以不定义,但约束关系必须通过其他方式(如程序、存储过程等)实现,同时记录其实现方法。

3. 业务经验考虑:对于超出规范的实体和属性,现有规范没有覆盖但属于厂家业务经验考虑的设计,允许采用。

请注意,这些测试标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技术和业务需求的变化,这些标准可能会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因此,在进行兼容性测试时,建议与相关的技术团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作,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电信增值业务计费介绍2013版

电信增值业务计费介绍2013版

增值业务计费流程介绍一、增值业务SP合作伙伴接入计费及测试流程定义:增值业务包含内容广泛(包括全国或本地联通在信、炫铃、IVR、手机电视、手机阅读、手机音乐、JA V A、W AP、粗定位,精定位等),业务的开通由总部、产创、集团客户部、信息导航部发文我部通知开通合作SP业务,根据文件要求进行合作伙伴接入数据的配置,涉及产品费率配置及结算配置(例:BILLING 短信接入号配置、批价费率设置)等3G规范业务类型及编码:1、传统增值业务计费,例如联通在信业务传统增值业务采用SGIP协议与增值业务网关进行对接,通过SPMS的鉴权实现业务使用控制。

BSS通过与增值网关的话单接口定时采集话单进行一、二次批价计费。

2、传统增值业务涉及BILLING系统的配置。

BILLING系统针对合作伙伴的接入需要配置合作伙伴代码与接入号的对应关系,此对应关系来自增值业务平台。

BILLING系统还需要根据合作方式配置合作伙伴业务的上、下行费率、信息费检索阀值等。

3、总部新增及3G增值业务计费,例如手机电视业务总部新增标准化产品接口,将标准化3G、2G产品下发各省分进行配置(见总部全网CRM 产品支撑.doc及BSS与增值业务鉴权中心(V AC).doc)。

生效后的标准化产品有BILLING和V AC提供话单进行批价计费。

4、接入设置完成后,由产创或合作伙伴发起业务使用测试,由我部完成计费验证并对测试报告进行确认后正式商用,正式商用后每月发布预提结算数据、(N-3)月实结数据、用户量数据、送ERP接口数据等。

5、计费处理过程及维护信息:5.1 预处理程序作用:把短信中心、互通网关、在信网关、行业网关的话单转换为内部处理格式并入库。

5.2 拆分程序作用:把短信话单拆分到各归属地,并拆分出包月话单。

5.3 包月话单检重程序作用:对包月话单进行检重,并拆分到归属地。

5.4 计费入库程序作用:给点对点短信、在信话单计通信费并对信息费进行检错处理。

VoLTE测试要求和规范

VoLTE测试要求和规范

VoLTE测试要求和规范VoLTE测试要求和规范一、测试要求使用测试设备进行同车VoLTE呼叫对城区道路进行测试,测试要求如下:1、要求对城区建设范围内所有网格进行拉网测试;2、要求道路测试遍历网格内1-4级道路,每天测试时间8-22点(新疆和西藏延后2个小时);3、要求按照指定路线进行道路遍历性测试,合理规划路线尽量减少重复道路测试,确保测试道路渗透率>85%,重复率<30%;4、要求测试卡不欠费,无流量门限,支持234G网络,开通VoLTE业务;5、要求测试车速不得低于20Km/h;二、测试规范目前VoLTE测试采用自动路测子平台添加设备、配置计划、测试手机接收计划后进行VoLTE呼叫测试。

测试手机(模块)拨叫、接听、挂机都采用自动方式。

每次通话时长180秒,呼叫间隔30秒;如出现未接通或掉话,应间隔30秒进行下一次试呼。

VOLTE语音业务1、拨打设置:(1)通话时长180s,呼叫间隔30s;2、呼叫方式:(1)锁网在2/3G网络的VOLTE终端呼叫LTE网络的VOLTE终端;再点击添加按钮,添加被叫的手机信息,填好后点击确定在左侧点击已添加好的主叫设备,在弹出的设备信息中添加模块,为其添加一个通道,通道号为1,通道类型LTE,输入主叫号码,点击确定按钮如图,主叫设备已添加完成在左侧点击已添加好的被叫设备,在弹出的设备信息中添加模块,为其添加一个通道,通道号为1,通道类型LTE,输入被叫号码,点击确定按钮如图,被叫设备已添加完成,至此,惠杰朗手机ID全部添加完成1、配置测试计划点击测试计划管理,点击已添加的设备ID,点击右侧的添加按钮弹出框内,测试级别选择省组织巡检,如果是道路测试,测试目标选择城市DT,测试方向选择正向,执行日期为计划执行的日期,时间同理。

目前,道路测试是要按照城市划分网格进行的,因此,我们点击添加网格,添加测试城市的网格测试计划信息中就会加入要进行测试网格的信息,点击确定点击配置测试方案按钮测试命令组信息中,要注意的就是循环次数和网络模式,按照测试规范的要求进行修改后,点击确定右下方窗口,在任务下拉菜单中选择给主叫添加的测试命令后,点击添加测试命令按钮惠杰朗设备配置计划需要主叫手机ID配置一个计划,通道添加主叫命令,主叫命令中与被叫关联的问题上,必须手动输入被叫的号码;被叫手机ID也配置一个计划,计划执行时间,测试网格与主叫计划一致,通道添加被叫任务命令。

QB、CU 063-2008中国联通GSM WCDMA移动虚拟专用网业务测试规范(doc 59页)(正式版)

QB、CU 063-2008中国联通GSM WCDMA移动虚拟专用网业务测试规范(doc 59页)(正式版)

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QB/CU 063-20082008-11-15发布2008-11-15实施中国联通公司发布目次前言本标准是中国联通智能网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名称与结构如下:1.《中国联通智能网技术体制v1.0》2.《中国联通业务接入控制点(SACP)设备技术规范v1.0》3.《中国联通业务接入控制点(SACP)设备测试规范v1.0》4.《中国联通GSM WCDMA智能网预付费业务(PPS)测试规范v2.0》5.《中国联通GSM WCDMA移动虚拟专用网业务(VPMN)测试规范v2.0》本标准是《中国联通GSM WCDMA移动虚拟专用网业务(VPMN)测试规范v2.0》本标准主要依据中国联通固定智能网、移动智能网和综合智能网的发展现状,根据中国联通智能网的发展方向,经过深入调研之后进行制定。

本技术体制主要规定了中国联通GSM WCDMA移动虚拟专用网业务(VPMN)测试方法。

随着技术的发展与市场需求,本标准将会适时进行修改。

本标准由中国联通公司技术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联通技术部、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智江,迟永生,顾旻霞,刘宝庆,刘申建,马瑞涛,黄韬,黄文利,杨艳松。

本标准的修改和解释权属中国联通公司。

中国联通GSM/WCDMA移动虚拟专用网业务(VPMN)测试规范v2.0 1范围本规范适用于移动虚拟专用网业务(VPMN)流程的功能性测试,用于测试中国联通公司在移动智能业务平台上提供的移动虚拟专用网业务(VPMN)的呼叫流程、业务特性及计费功能。

本测试规范中VPMN中用户全部为预付费用户;对于VPMN中全部为后付费用户的测试,参考QB/CU23-2003《中国联通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VPN虚拟专用网业务信令兼容性测试规范(V1.0)》和QB/CU24-2002《中国联通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VPN虚拟专用网业务流程拨打测试规范(V1.0)》。

中国联通GPRS核心网设备入网测试规范

中国联通GPRS核心网设备入网测试规范

中国联通GPRS核心网设备入网测试规范中国联通网络建设部2006年8月目录1. 前言 (1)2. 整体测试环境要求 (1)3. SGSN/GGSN设备测试内容 (2)3.1. 测试准备 (2)3.2. 测试用例 (3)3.2.1移动性管理功能测试 (3)分项目:移动台发起的GPRS分离 (3)分项目:SGSN发起的GPRS分离 (4)分项目:HLR发起的GPRS分离 (5)3.2.2 位置管理功能测试 (6)分项目:无PDP激活时SGSN内路由区更新 (6)分项目:PDP激活状态下SGSN内路由区更新 .. 83.2.3 会话管理功能测试 (9)分项目:用户有多个签约的PDP上下文,MS请求正确 (9)分项目:用户有多个签约的PDP上下文,MS请求有误 (10)分项目:用户有多个签约的PDP上下文,MS不提供PDP Type/PDP Address/APN (11)分项目:用户有单个签约的PDP上下文,MS不提供PDP Type/PDP Address/APN (12)分项目:用户签约APN为*,MS在请求激活时不提供PDP Type/PDP Address/APN (14)3.2.4. 用户管理功能测试 (15)分项目:为一个新的或者未激活的PDP上下文插入用户数据 (15)分项目:对一个未激活的PDP上下文删除用户数据 (16)分项目:清除长期和网络无联系的用户数据.. 17 3.2.5. 安全管理功能测试 (18)分项目:用户附着时的鉴权 (18)分项目:路由区更新时的鉴权 (19)分项目:PDP上下文激活时的鉴权 (20)分项目:附着时的用户身份识别程序 (21)3.2.6. 计费信息处理功能测试 (22)分项目:用户APN使用UNIWAP时S-CDR/G-CDR的内容与格式 (28)分项目:用户APN使用UNINET时S-CDR/G-CDR的内容和格式 (30)4. CG设备测试内容 (31)4.1. 测试准备 (31)4.2. 测试用例 (32)4.2.1 计费功能测试 (32)分项目:CG提供FTP服务器功能 (32)分项目:CG具备冗余功能 (33)5. GGSN支持内容计费功能 (34)5.1. 测试准备 (34)5.2. 测试用例 (35)5.2.1 单业务使用功能测试 (35)分项目:普通WAP浏览下内容计费触发 (36)分项目:普通HTTP浏览下内容计费触发 (37)分项目:MMS业务内容计费触发 (38)分项目:FTP业务内容计费触发 (39)分项目:流媒体业务内容计费触发 (41)分项目:即时通信业务内容计费触发 (42)5.2.2 多业务使用功能测试 (43)分项目:普通WAP浏览及MMS下内容计费触发43 5.2.3 GGSN对三到七层的内容分析能力测试 (44)分项目:对三层分析的测试-使用IP地址区分流量 (45)分项目:对四层分析的测试-使用端口号区分流量 (46)分项目:对七层分析的测试-使用URL区分不同WAP服务器间的流量 (48)分项目:对七层分析的测试-使用URL区分同HTTP服务器不同URI间的流量 (49)5.2.4 GGSN对配置策略灵活性支持能力测试 (50)分项目:对七层分析时使用通配符前置的测试-WAP业务 (51)分项目:对七层分析时使用通配符中置的测试-HTTP业务 (52)分项目:对七层分析时使用通配符后置的测试-WAP业务 (53)5.2.5 内容计费与G-CDR部分话单配合使用测试.. 55分项目:时间门限触发下内容计费与G-CDR部分话单配合测试 (55)分项目:数据量门限触发下内容计费与G-CDR部分话单配合测试 (57)分项目:费率时段变更下内容计费与G-CDR部分话单配合测试 (58)6. GGSN支持APN“别名”的功能 (60)6.1. 测试准备 (60)6.2. 测试用例 (61)6.2.1 APN别名支持能力测试 (61)分项目:HLR签约APN为uniwap和cmwap,用户请求APN为uniwap和cmwap (61)分项目:HLR签约APN为uninet和cmnet,用户请求APN为uninet和cmnet (62)分项目:HLR签约APN为*,用户请求APN为uniwap 或cmwap (64)分项目:HLR签约APN为*,用户请求APN为uninet 或cmnet (65)前言1.前言本测试规范将作为中国联通GRPS设备验收入网的依据。

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测试规范第一分册VoLTE终端测试规范v1.1讲述

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测试规范第一分册VoLTE终端测试规范v1.1讲述

QB/CU 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测试规范第一分册:VoLTE终端测试规范Test Specification for China Unicom LTE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Mobile StationVolume I: VoLTE Mobile StationV1.12016-xx-xx发布2016-xx-xx实施目次目次 (I)前言 (II)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测试规范第一分册VoLTE终端测试规范v1.1 (1)1 范围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缩略语 (3)4 概述 (4)4.1 测试环境 (4)5 VoLTE终端一致性测试 (6)6 VoLTE终端网络兼容性测试 (6)6.1 VoLTE功能测试 (6)6.1.1 无线功能测试 (6)6.1.2 IMS控制面要求测试 (11)6.1.3 SRVCC测试 (17)6.1.4 语音域选择策略测试 (25)6.1.5 DTMF功能测试 (26)6.2 VoLTE业务测试 (26)6.2.1 语音业务测试 (26)6.2.2 语音业务移动性 (27)6.2.3 视频业务测试 (28)6.2.4 视频业务移动性 (30)6.2.5 短消息业务 (31)6.2.6 Ut接口补充业务 (35)6.2.7 并发业务 (38)6.2.8 业务互通 (40)6.2.9 紧急呼叫 (46)6.2.10 人机界面测试 (50)6.3 终端业务互通测试 (52)6.3.1 VoLTE语音业务的互通 (52)6.3.2 VoLTE视频业务的互通 (53)6.3.3 VoLTE短消息业务互通 (53)7 VoLTE终端模拟网络一致性测试 (53)附录A(资料性附录)修订记录 (142)前言本标准的制定是为保证中国联通公司VoLTE终端能满足中国联通VoLTE网络需求,并为终端设备的开发生产提供依据。

17-中国联通LTE网络业务测试规范 基本数据业务分册v1.0

17-中国联通LTE网络业务测试规范 基本数据业务分册v1.0

中国联通LTE网络业务测试规范基本数据业务分册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2010年9月目录目录 (1)1适用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主要缩略语 (1)4测试环境 (2)4.1组网方案 (2)4.2测试设备配置要求 (3)4.3测试工具及仪器 (3)4.4终端配置 (3)5基本数据业务测试 (4)5.1D NS功能 (4)5.1.1应用服务器域名解析 (4)5.2H TTP浏览业务 (5)5.2.1功能及性能 (5)5.2.2EUTRAN内切换对业务影响 (6)5.2.2.1E-NB改变,MME不变, SGW不变 (6)5.2.2.2E-NB改变,MME不变, SGW改变 (8)5.2.2.3E-NB改变,MME改变, SGW改变 (11)5.2.3互操作对业务影响 (13)5.2.3.1EUTRAN切换到UTRAN (13)5.2.3.2UTRAN切换到EUTRAN (16)5.3F TP下载 (19)5.3.1功能及性能 (19)5.3.2EUTRAN内切换对业务影响 (20)5.3.2.1E-NB改变,MME不变, SGW不变 (20)5.3.2.2E-NB改变,MME不变, SGW改变 (22)5.3.2.3E-NB改变,MME改变, SGW改变 (25)5.3.3互操作对业务影响 (27)5.3.3.1EUTRAN切换到UTRAN (27)5.3.3.2UTRAN切换到EUTRAN (30)5.4流媒体 (32)5.4.1功能及性能 (32)5.4.2EUTRAN内切换对业务影响 (33)5.4.2.1E-NB改变,MME不变, SGW不变 (33)5.4.2.2E-NB改变,MME不变, SGW改变 (35)5.4.2.3E-NB改变,MME改变, SGW改变 (38)5.4.3互操作对业务影响 (40)5.4.3.1EUTRAN切换到UTRAN (40)5.4.3.2UTRAN切换到EUTRAN (43)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国联通公司LTE网络业务测试规范基本数据业务测试要求,供设备厂商和中国联通内部使用;适用于对厂商设备的入网测试、工程验收测试等。

中国联通IMS技术试验测试规范V0.1

中国联通IMS技术试验测试规范V0.1

中国联通IMS技术试验测试规范(V1.0)中国联通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VIII)引言 (9)1 范围 (9)2 规范性引用文件 (9)3 缩略语 (11)4 测试环境要求 (12)4.1 IMS标准体系结构 (12)4.2 IMS试验逻辑结构图 (13)5 业务测试(在测试用例中体现不同接入) (13)5.1 基本业务(见《中国联通IMS技术试验测试规范V0.1-基本业务补充业务分册》) (13)5.1.1 语音呼叫 (13)5.1.2 点对点视频呼叫 (13)5.1.3 异常呼叫 (14)5.2 补充业务(见《中国联通IMS技术试验测试规范V0.1-基本业务补充业务分册》) (14)5.2.1 无条件前转主叫号码识别显示(CLIP) (14)5.2.2 主叫号码识别限制(CLIR) (14)5.2.3 被连号码识别显示(COLP) (14)5.2.4 无条件呼叫前转(CFU) (14)5.2.5 遇用户忙呼叫前转(CFB) (14)5.2.6 遇无应答呼叫前转(CFNRy) (14)5.2.7 遇用户不可及呼叫前转(CFNRc) (14)5.2.8 呼叫等待(CW) (14)5.2.9 呼叫保持(HOLD) (14)5.2.10 多方通话 (14)5.2.11 ODB (14)5.3 VPMN业务 (14)5.3.1 主叫流程(网内呼叫) (14)5.3.2 主叫流程(网外号码组) (14)5.3.3 主叫流程(网外号码) (14)5.3.4 主叫流程(普通呼叫) (14)5.3.5 被叫流程 (14)5.3.6 被叫流程(网外号码组) (14)5.3.7 被叫流程(网外号码) (14)5.3.8 附加业务 (14)5.3.9 管理流程 (14)其它 (14)5.4 多媒体彩铃见《中国联通IMS技术试验测试规范V0.1-IMS彩铃业务测试规范》 (14)5.4.1 拨打测试 (14)5.4.2 运营商业务管理 (14)5.4.3 用户业务管理 (14)其它 (14)5.5 多媒体彩像见《中国联通IMS技术试验测试规范V0.1-IMS彩像业务测试规范》 (14)5.5.1 拨打测试 (14)5.5.2 运营商业务管理 (14)5.5.3 用户业务管理 (14)其它 (14)5.6 IP Centrex 见《中国联通IMS技术试验测试规范V0.1-Centrex业务分册》 (14)5.6.1 群内呼叫 (14)5.6.2 热线电话 (14)5.6.3 群外呼叫限制 (14)其它 (14)5.7 Message 见《中国联通IMS技术试验测试规范V0.1-即时消息业务接口测试规范》 (15)5.7.1 1对1 (15)5.7.2 群发 (15)5.7.3 离线 (15)5.7.4 发送状态报告 (15)5.7.5 定时消息 (15)5.7.6 系统广播 (15)其它 (15)5.8 Presence 见《中国联通IMS技术试验测试规范V0.1-Presence业务接口测试规范》 (15)5.8.1 信息发步 (15)5.8.2 信息订阅 (15)5.8.3 策略设置 (15)5.8.4 通知 (15)5.8.5 资源列表测试 (15)其它 (15)5.9 Group 见《中国联通IMS技术试验测试规范V0.1-Group业务接口测试规范》 (15)5.9.1 个人信息管理 (15)5.9.2 联系列表管理 (15)5.9.3 群组管理 (15)其它 (15)5.10 多媒体会议见《中国联通IMS技术试验测试规范V0.1-多媒体会议接口测试规范》 (15)5.10.1 会议创建 (15)5.10.2 会议管理 (15)5.10.3 数据协同 (15)其它 (15)5.11 互通业务 (15)5.12 基本语音见《中国联通IMS技术试验测试规范V0.1-基本业务补充业务分册》 (15)5.12.1 视频互通 (15)5.12.2 短消息互通见《中国联通IMS技术试验测试规范V0.1-短消息互通测试用例》 (15)5.12.3 漫游测试 (15)其它 (15)5.13 POC(可选) (15)5.13.1 对-1 PoC会话建立 (15)5.13.2 临时(Ad-hoc)PoC群组会话 (15)5.13.3 预定义PoC群组 (15)5.13.4 聊天PoC群组会话 (15)5.13.5 Talk Burst控制 (15)其它 (15)5.14 流媒体(选测) (16)5.15 紧急呼叫(选测) (16)5.16 VCC(选测) (16)5.17 CSI(选测) (16)5.18 Portal接口测试(选测) (16)5.19 厂家特色业务 (16)6 单元测试 (16)6.1 P-CSCF 见《中国联通IMS技术试验测试规范V0.1-CSCF分册》 (16)6.1.1 注册过程测试(含注销过程) (16)6.1.1.1 用户初始注册 (16)6.1.1.2 用户隐式注册 (16)6.1.1.3 用户重注册 (16)6.1.1.4 第三方注册 (16)6.1.1.5 注册状态订阅 (16)6.1.1.6 用户发起的注销 (16)6.1.1.7 注册定时器超时注销 (16)6.1.2 认证过程测试 (16)6.1.2.1 注册过程用户鉴权 (16)6.1.2.2 会话过程中用户鉴权(主要针对固网) (16)6.1.3 会话控制过程测试 (16)6.1.3.1 用户始发会话建立 (16)6.1.3.2 用户终结会话 (16)6.1.3.3 网络发起会话终结 (16)6.1.3.4 会话刷新 (16)6.1.4 计费信息测试 (16)6.1.4.1 (16)6.1.5 SIP信令压缩/解压缩 (17)6.1.5.1 (17)6.1.6 异常流程处理测试 (17)6.1.6.1 (17)6.1.7 业务可扩展性测试 (17)6.1.7.1 (17)6.1.8 支持防火墙穿越的用户接入功能 (17)6.1.8.1 (17)6.2 S-CSCF见《中国联通IMS技术试验测试规范V0.1-CSCF分册》 (17)6.2.1 注册过程测试(含注销过程) (17)6.2.1.1 用户初始注册 (17)6.2.1.2 用户隐式注册 (17)6.2.1.3 用户重注册 (17)6.2.1.4 第三方注册 (17)6.2.1.5 注册状态订阅 (17)6.2.1.6 用户发起的注销 (17)6.2.1.7 网络发起的注销 (17)6.2.1.8 (17)6.2.2 认证过程测试 (17)6.2.3 会话控制过程测试 (17)6.2.3.1 用户始发会话建立 (17)6.2.3.2 用户终结会话 (17)6.2.3.3 未注册用户终结会话 (17)6.2.3.4 用户发起会话释放 (17)6.2.3.5 网络发起会话释放 (17)6.2.3.6 iFC触发流程 (17)6.2.3.7 串行fork(查标准,再确认) (17)6.2.3.8 并行fork (17)6.2.3.9 成功会话 (17)6.2.3.10 不成功会话 (17)6.2.3.11 (18)6.2.4 异常流程处理测试 (18)6.2.4.1 用户未知 (18)6.2.4.2 用户未注册 (18)6.2.4.3 用户忙 (18)6.2.4.4 未授权的媒体类型和编码方案 (18)6.2.4.5 用户签约信息刷新测试 (18)6.2.5 计费信息测试 (18)6.3 I-CSCF 见《中国联通IMS技术试验测试规范V0.1-CSCF分册》 (18)6.3.1 普通用户/漫游用户注册过程 (18)6.3.1.1 S-CSCF指配-HSS返回能力集 (18)6.3.1.2 S-CSCF指配-HSS返回S-CSCF名 (18)6.3.1.3 I-CSCF选择S-CSCF (18)6.3.1.4 S-CSCF重指配 (18)6.3.1.5 PSI归属AS定位 (18)6.3.1.6 漫游禁止测试 (18)6.3.1.7 (18)6.3.2 拓扑隐藏功能测试 (18)6.3.3 被叫路由查询功能测试 (18)6.3.4 计费信息测试 (18)6.4 BGCF 见《中国联通IMS技术试验测试规范V0.1-CSCF分册》 (18)6.4.1 选路能力测试 (18)6.4.1.1 域内MGCF选择测试 (18)6.4.1.2 到域外BGCF选路测试 (18)6.4.2 与PSTN/PLMN CS域的互通测试 (19)6.4.3 计费信息测试 (19)6.5 MGCF 见《中国联通IMS技术试验测试规范V0.1-MGCFMGW分册》 (19)6.5.1 与WCDMA CS域软交换互通测试 (19)6.5.2 与CDMA2000 CS域软交换测试 (19)6.5.3 与传统PLMN/PSTN互通测试 (19)6.5.4 异常测试 (19)6.5.5 多种Codec支持、转换测试 (19)6.5.6 计费测试 (19)6.5.7 H.323互通测试(可选) (19)6.6 IM-MGW 见《中国联通IMS技术试验测试规范V0.1-MGCFMGW分册》 (19)6.6.1 与WCDMA CS域软交换互通测试 (19)6.6.2 与CDMA2000 CS域软交换测试 (19)6.6.3 与传统PLMN/PSTN互通测试 (19)6.6.4 多种Codec支持、转换测试 (19)6.6.5 回声抑止测试 (20)6.6.6 静音抑制/舒适噪音测试 (20)6.7 HSS 见《中国联通IMS技术试验测试规范V0.1-HSS分册》 (20)6.7.1 用户管理测试 (20)6.7.1.1 放号功能测试 (20)6.7.1.2 签约信息管理测试 (20)6.7.1.3 隐式注册集的测试 (20)6.7.1.4 用户数据查询 (20)6.7.1.5 用户数据更新 (20)6.7.1.6 用户增加 (20)6.7.1.7 用户删除 (20)6.7.1.8 (20)6.7.2 注册/认证过程测试 (20)6.7.3 移动性管理测试 (20)6.7.3.1 用户注册通知处理测试 (20)6.7.3.2 初始注册-隐式注册 (20)6.7.3.3 注册超时-用户重新注册 (20)6.7.3.4 注册失败由于非法密码 (20)6.7.3.5 注册失败由于Unknown PUID (20)6.7.3.6 注册失败由于错误的NAI (20)6.7.3.7 被禁止用户注册失败 (20)6.7.3.8 数据库信息不匹配 (20)6.7.3.9 IMSUE注册失败 (20)6.7.3.10 用户未注册作为被叫时的通知 (20)6.7.3.11 用户发起的注销通知 (20)6.7.3.12 HSS发起的注销-注销原因为PERMANENT_TERMINATION (20)6.7.3.13 用户注册权限控制 (20)6.7.3.14 用户存在其它已注册的IMPU的注册状态查询 (20)6.7.3.15 用户状态为unregistered的位置查询 (20)6.7.3.16 (20)6.7.4 异常请求测试 (21)6.7.5 多用户ID测试 (21)6.7.6 会话过程测试 (21)6.8 PDF(PDF的测试用例分UMTS以及EVDO两种接入方式来编写) (21)6.8.1 SBLP过程测试(含建立和释放过程) (21)6.8.2 计费协调,支持ICID交换和GCID交换测试 (21)6.8.3 支持策略门控功能,控制用户的媒体流是否允许经过GGSN测试 (21)6.8.4 支持分叉功能,识别带分叉指示的授权请求处理以及呼叫应答时授权信息的更新测试 (21)6.8.5 异常测试 (21)6.9 RACS(可选) (21)6.10 MRF(含MRFC和MRFP)(查标准)见《中国联通IMS技术试验测试规范V0.1-MRF分册》 (21)6.10.1 放音、收号测试 (21)6.10.2 混音功能测试 (21)6.10.3 会以控制测试 (21)6.10.4 录音测试 (22)6.11 IM-SSF 见《中国联通IMS技术试验测试规范V0.1-IM-SSF分册》 (22)6.12 Parlay网关见《中国联通IMS技术试验测试规范V0.1-ParlayAPI测试规范》 (22)6.13 SBC测试见《中国联通IMS技术试验测试规范V0.1-SBC分册》 (22)6.13.1 SIP信令和媒体的NAT的穿越 (22)6.13.2 重叠的地址空间 (22)6.13.3 拓扑的隐藏 (22)6.13.4 媒体定时器----长时间无媒体流 (22)6.13.5 媒体定时器----超长呼叫处理 (22)6.13.6 QoS标签----SIP消息 (22)6.13.7 RTP分组的QoS标签----音频呼叫 (22)6.13.8 RTP分组的QoS标签----视频呼叫 (22)6.13.9 会话带宽控制 (22)6.13.10 会话容量控制 (22)6.13.11 (22)6.14 SLF(可选)见《中国联通IMS技术试验测试规范V0.1-SLF分册》 (22)6.15 ALG与TrGW(可选) (22)6.16 负载均衡测试(在下一阶段测试,请提出相应的测试建议) (22)6.17 过载保护测试(在下一阶段测试,请提出相应的测试建议) (22)6.18 可靠性测试(多机备份)(在下一阶段测试,请提出相应的测试建议) (22)7 接口测试(按照中国联通要求12月15号前提供) (23)7.1 ISC接口(必测,要求提供具体测试用例) (23)7.2 Gm接口(必测,要求提供具体测试用例) (23)7.3 Mw接口(必测,要求提供具体测试用例) (23)7.4 Mg接口(必测,要求提供具体测试用例) (23)7.5 Mi接口(必测,要求提供具体测试用例) (23)7.6 Mj接口(必测,要求提供具体测试用例) (23)7.7 Mr接口(必测,要求提供具体测试用例) (23)7.8 Cx接口(必测,要求提供具体测试用例) (23)7.9 Sh接口(必测,要求提供具体测试用例) (23)7.10 Rf接口(必测,要求提供具体测试用例) (23)7.11 Gq接口(必测,要求提供具体测试用例) (23)7.12 Go接口(必测,要求提供具体测试用例) (23)7.13 Sr接口(选测,但要求提供具体测试用例) (23)7.14 Mk接口(选测,但要求提供具体测试用例) (24)7.15 Mm接口(选测,由厂家建议具体测试用例) (24)7.16 Mx接口(选测,由厂家建议具体测试用例) (24)7.17 Mp接口(选测,由厂家建议具体测试用例) (24)7.18 Mn接口(选测,由厂家建议具体测试用例) (24)7.19 Mb接口(选测,由厂家建议具体测试用例) (24)7.20 Ut接口(选测,由厂家建议具体测试用例) (24)7.21 Dx接口(选测,由厂家建议具体测试用例) (24)7.22 Si接口(选测,由厂家建议具体测试用例) (24)7.23 Dh接口(选测,由厂家建议具体测试用例) (24)7.24 与Ro接口(选测,由厂家建议具体测试用例) (24)7.25 Ty接口(3GPP2,选测,由厂家建议具体测试用例) (24)7.26 固网RACS相关接口 (24)7.27 Ix接口(本阶段暂不测试) (24)8 安全测试(必测,要求提供具体测试用例) (24)9 计费测试见《中国联通IMS技术试验测试规范V0.1-计费网管分册》 (24)9.1 离线计费完整工作流程计费测试 (24)9.2 在线计费完整工作流程计费测试(可选) (25)9.3 错误场景计费消息测试(具体内容参看3GPP 32.260 第5.2.2.2章节) (25)9.4 计费采集信息测试 (25)9.5 CDF/CCF计费信息处理测试 (25)9.6 跨IMS运营商之间IMS会话计费话单产生测试。

[新版文件]2019年14_中国联通EPC网络HSS设备测试规范v10(DOC32页)

[新版文件]2019年14_中国联通EPC网络HSS设备测试规范v10(DOC32页)

中国联通EPC网络HSS设备测试规范目录 (I)前言 (II)中国联通EPC网络HSS设备测试规范 (1)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缩略语 (1)4 测试环境和测试方法 (4)4.1 测试组网示意图 (4)4.2 测试设备配置要求 (4)4.3 测试要求和测试说明 (5)5 功能测试 (5)5.1 移动性管理 (5)5.1.1 位置更新过程 (5)5.1.2 位置删除过程 (7)5.1.3 清除UE过程(PURGE UE) (8)5.2 安全性管理功能 (9)5.2.1 EPS用户鉴权流程验证 (9)5.2.2 UMTS用户通过S6d接口鉴权流程验证 (11)5.2.3 UMTS用户通过Gr接口鉴权流程验证 (14)5.3 通知(NOR)流程 (16)5.3.1 终端信息变更引起的通知流程 (16)5.3.2 UE可达性变更引起的通知流程 (16)5.4 错误恢复功能 (17)5.4.1 HSS设备重启引起的RSR恢复流程,HSS向MME发送RESET REQUEST(RSR)消息 (17)5.5 用户数据管理功能 (18)5.5.1 开户 (18)5.5.2 销户 (19)5.5.3 插入用户签约数据 (21)5.5.4 删除用户签约数据 (24)5.6 限制类业务处理 (26)5.6.1 用户ODB限制业务 (26)5.6.2 无线接入类型限制 (27)5.7 其他功能 (28)5.7.1 ISR功能 (28)前言本标准是中国联通LTE技术试验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名称与结构如下:01-《中国联通LTE网络无线接入子系统功能测试规范射频指标分册》02-《中国联通LTE网络无线接入子系统功能测试规范MIMO分册》03-《中国联通LTE网络性能测试规范覆盖与容量分册》04-《中国联通LTE网络无线接入子系统移动性管理功能及性能测试规范》05-《中国联通LTE网络无线接入子系统QoS与调度功能及性能测试规范》06-《中国联通LTE网络无线接入子系统SON测试规范》07-《中国联通LTE网络性能测试规范系统间干扰分册》08-《中国联通LTE与2G3G网络间互操作功能测试规范》09-《中国联通LTE网络性能测试规范室内分布式系统分册》10-《中国联通LTE网络接口功能测试规范X2接口分册》11-《中国联通LTE网络接口功能测试规范S1接口分册》12-《中国联通EPC网络MME设备测试规范v1.0》13-《中国联通EPS技术试验测试规范SGW&PGW分册v1.0》14-《中国联通EPC网络HSS设备测试规范》15-《中国联通EPC网络PCC设备测试规范》16-《中国联通LTE网络业务测试规范语音业务分册》17-《中国联通LTE网络业务测试规范基本数据业务分册》本标准是《中国联通EPC网络HSS设备测试规范》。

视讯业务对传输网络的要求

视讯业务对传输网络的要求

一、视讯业务对IP网络质量的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IP网络技术要求--网络性能参数与指标》中规定:进行多媒体传输(视讯业务),网络性能要求达到1级或1级以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IP网络技术要求--网络性能参数与指标》中规定的网络性能等级参数为:丢包:丢包率为千分之一时,大部分人便可以感知到图象有花块,丢包率为百分之一时声音的异常就会被与会人听出来。

当然在实际的业务运行过程中,图象的运动量一般比较小,如果随机(突发性、非持续性的)的丢包在百分之一以内,大部分会议均能较为正常召开。

抖动:抖动过大会严重影响视讯业务的视音频主观质量,具体表现为声音出现剪切、图象出现凝固和快进。

开展实时视讯业务的网络抖动最好能控制在50ms以内,减少抖动的方法在于减少端到端的跳数,并保证足够的带宽和视音频数据包传输时的优先级。

延时:一般情况下要求端到端单向时延在300ms以内,反馈的时延在500ms以内。

由于网络的容量是有限的,所以满足以上指标的业务流量也是有限的。

为此,从网络的可运营性来说,只有给出满足以上指标的极限业务容量(等效最大并发用户数),才能确实保证用户的服务质量。

二、视讯业务对IP网络的带宽要求对于确定速率的视讯通信而言,实际占用带宽明显高于标称值,例如384K视频通讯实际占用带宽可能达450K。

这是因为标称值仅考虑了实际音视频数据传送速度,没有考虑业务开展所需的附加开销,如信令等。

一般来说,区分开数据业务和视讯业务是相当困难的,因此一般情况下冗余为1.5-2倍为宜。

要在IP承载网络上开展实时多媒体视讯业务,承载网络本身必须对端到端的通信服务质量Qos提供保障。

实时多媒体视讯业务的Qos实现要求IP承载网络在承载端到端的视讯业务的视音频IP包码流时,做到延迟小、抖动低、丢包率低。

开展视讯业务的推荐带宽为:入门级:384kbit/s(25-30帧/S,CIF格式)商用级:768kbit/s(30帧/S,CIF格式)豪华级:2Mbit/s(30帧/S,CIF格式)384k以上时,不同带宽下的帧率基本相同,但是传递的图像细节会有一定的差异,图像速率越高,传递的细节越清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联通视讯新干线业务测试规范
前言
视讯新干线业务的测试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业务及内容基本信息测试
2、内容质量效果测试
3、内容编码测试
4、内容更新频率测试
如果是未上线的业务进行上线之前的测试,需满足前三项要求;如果是已上线业务的更新内容的测试,需满足以上四项要求。

具体要求如下:
一、业务及内容基本信息测试
用户在使用视讯新干线的业务之前,首先看到的信息就是CP为每个内容注册时填写的信息,所以要求CP注册每一个内容时填写的信息一定要准确、规范、合理,不能有任何的欺骗性。

如果CP对自己的内容有充分的了解,并且在注册时细心、认真,那么就能顺利完成这部分测试。

1、内容的分类要合理。

CP需为其上传的每一个内容指定一个合理的分类。

2、内容的注册时长要与终端播放器显示的时长一致。

3、海报图片要与业务定位、内容描述一致,海报图片能够正确显示。

对海报图片的具体要求:
海报图片分辨率:60*80;
海报图片文件格式:jpg;
海报图片色彩格式:RGB。

4、内容名称、内容简介、实际播放的内容,三者要一致,不能名不副实,给用户以欺骗的感觉。

5、内容简介不能是内容名称的简单重复。

6、歌曲类内容不能单纯以歌词做内容简介。

7、任何两个内容的内容简介不能重复。

8、业务中的内容要符合业务的定位。

9、内容要符合视讯新干线业务的发展指导原则,不能包含任何反动、色情、暴力等国家严格禁止的内容。

10、业务名称、业务简介、内容名称、内容简介以及影片的字幕均不能出现错别字。

11、每一个内容都能明确表达至少一个主题含义,内容不能空洞无物,不能生硬切换,不能生硬结尾。

12、内容名称要清晰明确、名副其实,不能以偏概全,文不对题,以假乱真。

13、对内容名称长度的要求:
1)音乐频道和MTV频道下的内容、相声、小品类内容
最多20个汉字,或最多25个字符(包括英文和空格),或最多25个数字;如果是汉字、
数字、英文、字符等混排最长不能超过20个汉字的长度。

2)其它类内容
内容名称最多10个汉字,如果是汉字、数字、英文、字符等混排最长不超过10个汉字的长度。

14、对内容名称命名的要求:
1)纯音频类内容,如纯音乐或纯音频的歌曲
榜单的内容命名:名次:歌名-歌手
例如:港台第一名:东风破-周杰伦
不是榜单的内容命名:歌名-歌手
例如:东风破-周杰伦
2)纯音频加图片类的内容
榜单的内容命名:名次:歌名-歌手(图片版)
例如:港台第一名:东风破-周杰伦
不是榜单的内容命名:歌名-歌手(图片版)
3)现场演唱会类的内容
歌名-歌手(现场版)
4)纯音频加动画类的内容
歌名-歌手(动画版)
5)真正的MV类内容
榜单的内容命名:名次:歌名-歌手
例如:港台第一名:东风破-周杰伦
不是榜单的内容命名:歌名-歌手
例如:东风破-周杰伦
6)如有多名歌手,中间以空格分开。

例如:2002年第一场雪-刀郎谭永麟
7)如果歌手是乐队组合,命名时要加上“乐队”两字。

例如:加州旅馆-老鹰乐队
8)为统一规范及节省手机页面的空间,对“SHE”的命名为SHE,分类为“港台组合”;对“Beyond乐队”的命名为Beyond乐队,分类为“港台组合”。

9)相声、小品类内容
相声小品的名称-表演者名字
如有多名表演者,中间以空格分开。

例如:在5分钟之内:小草-赵本山
超过5分钟:卖拐1-赵本山范伟高秀敏
卖拐2-赵本山范伟高秀敏
如果是一个长的内容截成了几个片段,那么1一定要在2的前面发布。

10)影视频道下内容的命名
如果是一部电影上映前的预报片,以电影的名字本身命名;
如果只是电影或电视剧剪辑片段的一部分,命名原则是:电影名或电视剧名-CP自己给该片段起名(要求名副其实,不能含有欺骗性)。

如果是纪录片,最好给一批纪录片起一个总的名字,再加上单个纪录片的名字。

15、内容简介在30个字之内,结尾要有标点符号。

16、中横线和括号等符号都要用最短的,以节约手机屏幕的空间。

二、内容质量效果测试
内容的质量效果取决于原始片源的质量、压缩编码器的性能、所采用的码率等几方面的因素。

而对片源的选择更是重中之重。

内容的质量效果,是视讯新干线业务的核心,也是该业务能否吸引用户的最关键的指标。

所以各CP要花大力气提高内容的质量,这需要专业从业人员长期积累的经验。

对于一个内容可能要压几十遍乃至上百遍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而不是随便压一个内容就能为用户提供服务的。

这部分的测试需要CP严格要求自己,精益求精,而不能粗制滥造。

1、视频图像大小QCIF(176x144)或 SQCIF(128x96)。

2、内容时长最短不能少于30秒,最长不能超过300秒。

3、对片源的要求
1)要挑选动作舒缓、背景明亮、人物场景简单,尺寸符合要求的片源。

既动作太快、背景昏暗、场景复杂的片源都是不合适的片源。

2)编码器准备压缩的片源的尺寸大小最好就是QCIF的。

4、对源文件质量的要求
1)纯音乐类内容的源文件至少要达到CD的音质。

2)影视、MTV类内容的源文件至少要达到DVD(MPEG2)的画质。

3)电视台类内容的源文件至少要达到beta带的画质。

5、对电视直播的要求:
1)电视的信号源至少是卫星信号,最好是电视台直接的信号
2)采集卡的性能要好
3)专线传输,独享带宽
4)直播编码器的硬件要求:不能是普通的PC机,至少是工程机。

CPU在2.8G以上,内存在512M以上
5)要定期重启直播编码器
6、音乐类的内容必须完整,不能是从中截取的片段
7、音乐类的内容如果有字幕,歌曲的声音必须与歌词字幕相对应。

8、动画类的音乐,音乐情绪要符合画面的故事情节发展,保持自然贴切。

不要让音乐与画面潜台词产生明显冲突。

(例如:音乐是比较悲伤的情绪,而画面出现的是喜庆的场面或情节比较搞笑)
9、内容如果有加黑屏的必要,片头和片尾的黑屏最多不超过2秒。

10、如果是MTV类的内容,那么MTV的画面当中必须有歌手本人。

其余的拿什么美女或者风景做MTV都不行。

确保内容的合法版权。

11、内容的质量效果要求:
1)明亮度:画面明亮,不能画面昏暗
2)清晰度:画面清晰,不能有连续大量的马赛克或花屏。

3)不能有明显的毛边,毛刺
4)连续性:两个画面之间的连接要连贯、流畅,不能模糊不清
5)画面切换时无停顿、无花屏
6)同步:内容的视频与音频要同步
7)音量:内容的音量大小适中,声音清析,有层次,音频无爆音
三、内容编码测试
所有内容都有一个统一的上限最大码率值,这样才能维护CP之间的公平竞争,既所有内容都要在同一码率条件下达到最好的效果。

考虑到联通现网的情况,码率的上限值定为60kbps。

这部分的测试要求CP熟悉联通的要求,准确无误地按照联通的要求进行编码。

内容帧数的设置凭各家CP的经验自己掌握,如新闻类的点播内容,帧数可以是4-6帧;影视、MTV类的点播内容帧数可以是6-8帧。

对编码格式的要求见下表:
对编码码率的要求如下:
1、电视直播类业务的编码要求
音频码率加视频码率最高60kbps。

2、路况监控类业务的编码要求
监控摄像机的分辨率至少要达到是640*480;清晰度至少要达到480线;最高码率在40kbps到60kbps之间均可。

3、点播类内容的编码要求
1)纯音频类内容
采用CBR编码,音频编码码率最高32kbps,使用立体声编码。

注意音量调整。

2)纯音频加图片类内容
采用CBR编码,音频编码码率最高32kbps,音频加图片最高42kbps,使用立体声编码。

注意音量调整。

3)其它类内容
采用CBR编码,音频码率加视频码率最高60kbps。

注意音量调整。

4、下载类内容的编码要求
1)文件大小最大
2.8M=2.8×1024=2867.2KB。

2)纯音频内容
采用CBR编码,音频编码码率最高64kbps,使用立体声编码。

注意音量调整。

3)纯音频加图片
采用CBR编码,音频编码码率最高64kbps,音频加图片最高80kbps,使用立体声编码。

注意音量调整。

4)其它业务
可以采用CBR编码,码率最高120kbps,帧数最高15帧。

可以采用VBR编码,平均码率最高80kbps,峰值码率最高150kbps,帧数最高15帧。

5、点播的内容和下载的内容均采用二次编码,以保证内容的质量。

四、内容更新频率测试
已上线的业务要及时更新内容,要使用户保持的新鲜感。

如果一个业务弄几个内容放上去,也不更新,这是联通不能允许的。

这部分的测试主要考验CP对一个业务的整体、长远规划以及该业务的内容储备是否充足。

内容的更新频率要求:一个已上线业务平均一天至少更新一条内容,以一周为单位。

在满足更新频率的同时,务必保证每一个内容的质量,不能盲目追求数量,粗制滥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