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中的抗凝剂
血液透析中抗凝剂课件
![血液透析中抗凝剂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c628af0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33.png)
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是一 种长期的替代治疗方式,可以延长患者生 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
药物和毒物中毒
高钾血症
血液透析可以用于清除体内药物和毒物, 起到解毒作用。
血液透析可以用抗凝剂在血液透析中的重 要性
抗凝剂的定义和作用
抗凝剂的定义
抗凝剂是一类能够阻止血液凝固 的化学药物。
华法林
作用机制
华法林是一种口服抗凝剂,通过抑制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的合成发挥作用。它主要抑制凝血因子II、VII、IX、X的 合成,从而发挥抗凝作用。
使用方法
华法林通常采用口服给药,剂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而定。在开始治疗前和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患者 的凝血功能,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衡的血液净化技术。
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 血液透析是一种体外循环的血液净化疗 替代治疗方式之一,通过弥散、超滤、 法,通过清除体内的毒素和多余水分, 吸附和对流原理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 以纠正酸碱平衡紊乱,达到治疗目的。 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血液透析的原理
01
02
03
弥散
血液透析中抗凝剂课 件
目录
CONTENTS
• 血液透析的基本概念 • 抗凝剂在血液透析中的重要性 • 血液透析中常用的抗凝剂 • 抗凝剂在血液透析中的效果和影响 • 抗凝剂在血液透析中的研究和发展
01 血液透析的基本概念
血液透析的定义
血液透析是一种利用半透膜原理,通过 扩散、对流和吸附清除体内多余水分、 代谢废物和毒素,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
抗凝剂的作用
在血液透析中,抗凝剂的作用是 防止血液在体外循环过程中发生 凝固,确保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 。
最新血液透析常规抗凝剂使用规范指导(完整版)
![最新血液透析常规抗凝剂使用规范指导(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acff03b4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99.png)
血液透析常规抗凝剂使用规范指导(完整版)血液净化的抗凝治疗是指在评估患者凝血状态的基础上,个体化选择合适的抗凝剂和剂量,定期监测、评估和调整,以维持血液在透析管路和透析器中的流动状态。
保证血液净化的顺利实施;避免体外循环凝血而引起的血液丢失;预防因体外循环引起血液凝血活化所诱发的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止体外循环过程中血液活化所诱发的炎症反应;提高血液净化的生物相容性;保障血液净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1、评估血液净化治疗前患者的凝血状态(一)评估患者出血性疾病发生的风险(二)评估患者临床上血栓栓塞性疾病发生的风险(三)凝血指标的检测与评估1、外源性凝血系统状态的评估选择性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或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3、凝血共同途径状态的评估如果患者上述各项指标均延长,则提示患者的凝血共同途径异常或血中存在抗凝物质。
此时应检测纤维蛋白原(FIB)和凝血酶时间(TT),如果FIB水平正常,则提示血中存在抗凝物质或FIB 功能异常。
4、血液高凝状态外源性凝血系统、内源性凝血系统和共同途径的各项凝血指标均缩短,则提示患者存在血液高凝状态,易于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
5、血小板活性状态的评估检测全血血小板计数和出血时间(BT)初步评估血小板功能状态。
2、抗凝剂的使用规范一、肝素作用机制:肝素通过增强抗凝血酶的活性,加速凝血因子Xa和Ⅱa的灭活,从而发挥抗凝作用。
它广泛应用于血液透析中,以预防体外循环中的血栓形成。
适应症:常规血液透析的抗凝治疗。
急性冠脉综合征等需全身抗凝的情况(非血液透析专用,但提及以全面覆盖)。
禁忌症:已知对肝素过敏。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
活动性出血或无法控制的出血倾向。
使用方法:首次剂量:根据体重计算,通常为50-100单位/kg,静脉注射。
维持剂量:根据患者的凝血时间和活化凝血时间(ACT)调整,一般为1-4单位/kg/h,持续静脉泵入。
血液透析结束前30-60分钟停止追加,以确保透析结束时体内肝素残留量较低。
血液透析抗凝剂的应用
![血液透析抗凝剂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5565ac9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9a.png)
体外循环与凝血
体外循环装置(穿刺针、静脉内插管、 导管、透析膜等)表面有不同的致凝血性
血浆蛋白附着
血小板黏附、聚集
产生血栓素A2, 激活凝血级联反应
凝血
凝血机制
• 内源性凝血途径:Ⅺ激活到X被激活的过程,包 括因子Ⅻ、Ⅺ、Ⅸ、Ⅷ、Ca2+ 、PK、HMWK
• 外源性凝血途径:因子Ⅲ的释放到因子Ⅹ被激活 的过程,包括因子Ⅲ、Ⅶ和Ca2+
• 肝素并凝血与抗凝机制的病生基础
两
正 常 止
个 方 面
血
机四
能个
因
素
凝血机制
抗凝机制 血管壁(vessel wall) 血小板(platelet) 凝血系统(coagulation system) 抗凝及纤溶系统(anticoagulation
and fibrinolytic)
指南--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
• HIT患者可采用水蛭素、枸橼酸或肝素类似 物抗凝。
(证据水平:A级)
指南--肝素副作用
• 如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出现普通 肝素相关副作用,应尽量避免继续使用普 通肝素抗凝
(证据水平:B级)
肝素过敏反应及并发症
• 肝素过敏反应:心动过缓、呼吸困难、颜 面潮红、皮疹
LMWH的抗凝机制
• 通过抗凝血酶Ⅲ(AT-Ⅲ)介导抗Ⅹa活性 • 对Ⅱa因子的抑制减弱甚至消失 • LMWH的抗Ⅹa活性仅占其药理作用的20%-30% • 70%-80%的药理作用为非AT-Ⅲ的介导作用,如调
节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内源性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TFPI)和组织型纤维溶解酶原激活剂(t-PA)等
• 低分子肝素其他优点包括:改善脂质代谢(证 据水平:B级)、减少高钾血症(证据水平:B 级)和减少透析失血(证据水平:C级)
枸橼酸钠抗凝原理
![枸橼酸钠抗凝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22644688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e1.png)
枸橼酸钠抗凝原理
枸橼酸钠是一种常用的抗凝剂,它的抗凝原理主要是通过抑制
血液中的凝血酶活性,从而延长凝血时间,达到抗凝的目的。
在临
床上,枸橼酸钠被广泛应用于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血液外循环等
领域,具有较好的抗凝效果和安全性。
首先,枸橼酸钠的抗凝原理是通过与血液中的离子钙结合,降
低血液中游离钙离子的浓度,从而抑制凝血酶的活性。
凝血酶是血
液凝块形成的关键因子,它能够催化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
进而促使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反应进行。
而枸橼酸钠的作用可以有效
地阻断这一过程,减少血液凝块的形成。
其次,枸橼酸钠还可以通过改变血液的酸碱平衡来发挥抗凝作用。
它可以使血液呈碱性,从而降低凝血酶的活性,减少血栓形成
的风险。
此外,枸橼酸钠还可以促进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的释放,
加速纤溶酶原向纤溶酶的转化,从而促进纤溶作用,防止血栓形成。
另外,枸橼酸钠还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以减少血管内皮
细胞的损伤,抑制血管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功能,从而减少血
栓形成的可能性。
这些作用使得枸橼酸钠在抗凝治疗中具有独特的
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总的来说,枸橼酸钠的抗凝原理是通过多种途径共同作用,包括抑制凝血酶活性、改变血液酸碱平衡、促进纤溶作用、抗氧化和抗炎等多种机制,达到抗凝的效果。
在临床上,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使用枸橼酸钠,确保其安全有效地发挥抗凝作用,为患者的治疗带来更多的益处。
血液透析抗凝剂的选择课件PPT
![血液透析抗凝剂的选择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cb5bf159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04.png)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和展望
01
展望
02
03
04
开发更加安全、有效的抗凝剂 。
深入研究抗凝剂的作用机制和 药代动力学。
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和生存率。
THANK YOU
感谢聆听
直接因子Xa抑制剂
总结词
直接因子Xa抑制剂是一种新型的抗凝剂,其作用机制是直接抑制因子Xa的活性 ,从而达到抗凝效果。
详细描述
直接因子Xa抑制剂如磺达肝癸钠、利伐沙班等,可以直接与因子Xa结合,抑制 其活性,从而阻止血液凝固。直接因子Xa抑制剂具有较高的抗凝活性和较少的出 血风险,在临床应用中逐渐受到重视。
血液透析过程中,抗凝剂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在透析过程中凝固, 确保血液流动顺畅,提高透析效果。
抗凝剂在血液透析中的角色
01
抗凝剂的选择对于血液透析的效 果和安全性至关重要,不当的抗 凝剂可能导致出血、凝血等并发 症,甚至危及生命。
02
抗凝剂的作用机制:通过抑制凝 血酶或血小板活性,阻止血液凝 固,维持血液流动状态。
低分子量肝素
总结词
低分子量肝素是一种新型的抗凝剂,其作用机制与普通肝素 相似,但分子量较小,具有更好的抗凝效果和安全性。
详细描述
低分子量肝素是通过酶解或化学降解方法从普通肝素中分离 出来的片段,其分子量较小,因此具有更高的抗凝活性和更 低的副作用。低分子量肝素在血液透析中逐渐取代普通肝素 ,尤其适用于有出血风险的患者。
03
抗凝剂的选择因素
患者的个体差异
出血风险
对于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应选择出血风险较低的抗 凝剂。
肝肾功能不全
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 较小的抗凝剂。
药物过敏
枸橼酸钠抗凝原理
![枸橼酸钠抗凝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e3b6638f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80.png)
枸橼酸钠抗凝原理枸橼酸钠(Sodium citrate)是一种常用的抗凝剂,广泛应用于血液透析、血液制品的生产、临床检验等领域。
它的抗凝原理主要是通过离子钠和枸橼酸根离子的作用,抑制了血液中的凝血过程,从而达到延长血液凝固时间的效果。
首先,枸橼酸钠中的离子钠可以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降低了血液中游离钙的浓度,使得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的过程受到抑制。
凝血酶是血液凝固的关键酶,它能够催化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从而形成血栓。
而离子钠的作用可以减少凝血酶的活性,延缓了血液的凝固过程。
其次,枸橼酸根离子可以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难溶性的枸橼酸钙沉淀,进一步降低了血液中游离钙的浓度。
这种作用不仅可以抑制凝血酶原的转化,还可以影响凝血酶和纤维蛋白的结合,从而减缓了血栓形成的速度。
综上所述,枸橼酸钠的抗凝原理主要是通过降低血液中游离钙的浓度,抑制了血液凝固过程中的关键酶活性,从而达到延长血液凝固时间的效果。
它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剂量易控制、作用迅速、安全可靠等优点,是一种重要的抗凝剂。
除了在临床应用中,枸橼酸钠还在血液透析、血液制品的生产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血液透析中,它可以避免因为血液与人工透析器接触时的凝血反应,保证透析的顺利进行。
在血液制品的生产中,枸橼酸钠可以作为抗凝剂,保证血液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总的来说,枸橼酸钠作为一种重要的抗凝剂,通过降低血液中游离钙的浓度,抑制了血液凝固过程中的关键酶活性,从而达到了延长血液凝固时间的效果。
它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剂量易控制、作用迅速、安全可靠等优点,同时在血液透析、血液制品的生产等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于枸橼酸钠的抗凝原理,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其作用机制,合理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患者的健康。
血液透析为什么要用抗凝剂
![血液透析为什么要用抗凝剂](https://img.taocdn.com/s3/m/70de5a3a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a2.png)
血液透析为什么要用抗凝剂
一、概述
血液净化过程中,为阻止透析器和体外循环血液管路凝血;所以使用抗凝剂。
合理、充分、个性化的抗凝是保证血液净化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二、健康教育
1.进行血液透析时需将患者血液引入外部,是一种体外循环,通过机器过滤体内多余水分、毒素,经过连续不断的血液透析,达到清除体内毒素的目的,一次血液透析大概需要四小时左右,人体会产生防御反应,导致血液出现凝固现象。
因此为保证患者血液离开人体不会自动凝固,必须使用抗凝药物,使血液处于流动状态。
对于凝血功能正常、血小板正常、无出血倾向者,可使用常规抗凝剂;对于存在出血倾向者,需减少抗凝剂剂量。
2.在发生下列情况时如鼻腔或牙龈出血,摔跤或磕碰,咯血,月经期等患者需要在透析前告知医护人员,以减少抗凝剂用量或采用无抗凝剂透析,避免加重出血,但减少抗凝剂用量或采用无抗凝剂透析时可能发生透析器、滤器以及管路凝血。
参考文献:《实用血液净化护理》2016年1月第二版拟定:付红英审核:护理部修订日期:2020年9月。
血液透析抗凝剂的应用
![血液透析抗凝剂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bd34fb484868762caaed5e2.png)
血液透析抗凝剂剂量的选择抗凝剂剂量的选择:一、普通肝素1、血液透析、血液滤过或血液透析滤过一般首剂量0.3~0.5mg/kg,追加剂量5~10mg/h,间歇性静脉注射或持续性静脉输注;血液透析结束前30~60min停止追加。
应依据患者的凝血状态个体化调整剂量。
2、血液灌流、血浆吸附或血浆置换一般首剂量0.5~1.0mg/kg,追加剂量10~20mg/h,间歇性静脉注射或持续性静脉输注;预期结束前30min停止追加。
实施前给予40mg/L的肝素生理盐水预冲、保留20min后,再给予生理盐水500ml冲洗,有助于增强抗凝效果。
肝素剂量应依据患者的凝血状态个体化调整。
3、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采用前稀释的患者,一般首剂量15~20mg,追加剂量5~10mg/h,静脉注射或持续性静脉输注;采用后稀释的患者,一般首剂量20~30mg,追加剂量8~15mg/h,静脉注射或持续性静脉输注;治疗结束前30~60min停止追加。
抗凝药物的剂量依据患者的凝血状态个体化调整;治疗时间越长,给予的追加剂量应逐渐减少。
二、低分子肝素一般给予60~80IU/kg静脉注射。
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血浆吸附或血浆置换的患者无需追加剂量;CRRT患者可每4~6小时给予30~40IU/kg静脉注射,治疗时间越长,给予的追加剂量应逐渐减少。
有条件的单位应监测血浆抗凝血因子Xa活性,根据测定结果调整剂量。
三、枸橼酸钠用于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或CRRT患者,枸橼酸浓度为4%~46.7%,以临床常用的一般给予4%枸橼酸钠为例,4%枸橼酸钠180ml/h滤器前持续注入,控制滤器后的游离钙离子浓度0.25~0.35mmol/L;在静脉端给予0.056mmol/L氯化钙生理盐水(10%氯化钙80ml加入到1000ml生理盐水中)40ml/h,控制患者体内游离钙离子浓度1.0~1.35mmol/L;直至血液净化治疗结束。
也可采用枸橼酸置换液实施。
血液透析患者使用口服抗凝剂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血液透析患者使用口服抗凝剂需要注意哪些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35deb626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ab.png)
血液透析患者使用口服抗凝剂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透析患者需要定期抽血化验血小板计数,必要时查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激活的部分凝血酶致活酶时间测定。
常用口服抗血小板及抗凝剂有:阿司匹林、泰嘉、双喀达莫、波立维、华法林、倍林达等,适用于长期治疗。
抗凝药物可以抑制凝血启动或血栓形成。
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心率、体温、呼吸、血压、出血倾向等。
如出现淤斑、紫瘢、牙龈出血、血尿、黑便、腹痛、妇女月经量明显过多、皮下关节血肿等出血征象,特别是泌尿道和消化道,需立即就医,遵医嘱减量或停服,必要时输血等。
若接受其他有创检查或者手术前,需告知医生有抗凝药物史。
出血并发症的处理:
(1)轻度出血如牙龈出血、皮肤淤点,可根据化验结果遵医嘱减少抗凝药物用量。
(2)明显出血如鼻血不止、血尿,甚至呕血、咯血、颅内出血等,立即停止用药,必要时使用止血药物甚至新鲜冰冻血浆或凝血因子,待出血停止度过安全期后,重新评估用药剂量。
edta抗凝原理
![edta抗凝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788477e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c6.png)
edta抗凝原理EDTA(乙二胺四乙酸)是一种常用的抗凝剂,它的抗凝原理主要是通过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从而阻止凝血过程的进行。
在临床上,EDTA广泛应用于血液标本的采集和保存、血液透析、血液管路的抗凝以及体外循环等领域。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EDTA的抗凝原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血液凝固的过程。
血液凝固是机体在血管受伤后为止血而进行的生理过程,它包括血小板黏附、血小板聚集和血浆凝血因子激活等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
在这些反应中,钙离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许多凝血因子活化的必需离子。
因此,要阻止血液凝固的进行,就需要通过某种方式将血液中的钙离子与凝血因子分离开来。
而EDTA的抗凝原理正是基于它与钙离子的结合能力。
EDTA是一种螯合剂,它的分子中含有四个羧基,这些羧基可以与钙离子形成稳定的螯合物。
一旦EDTA 与钙离子结合,就会使得血液中的游离钙浓度降低,从而阻止凝血因子的活化和血小板的聚集,达到抗凝的效果。
此外,EDTA还可以与其他金属离子如镁离子、铁离子等发生螯合作用,但它与钙离子的亲和力最强,因此在抗凝方面表现得最为突出。
在临床应用中,我们常见的EDTA抗凝剂包括EDTA二钠盐和EDTA三钠盐。
它们在采集血液标本时能够迅速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防止血液凝固,保持血液样本的液态状态,从而确保血液样本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此外,在体外循环和血液透析等过程中,添加适量的EDTA抗凝剂也能够有效地防止血液凝固,保障治疗的顺利进行。
总的来说,EDTA的抗凝原理是通过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降低游离钙浓度,从而阻止血液凝固的进行。
它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为血液采集、体外循环等领域提供了可靠的抗凝保障。
了解EDTA的抗凝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作用,为临床工作提供更加科学的支持。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EDTA的抗凝原理,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血液透析中抗凝剂的应用
![血液透析中抗凝剂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753afcaa76e58fafbb0037a.png)
压,跨膜压 ➢定期检测凝血功能
护理
护理
三、无肝素透析的护理
➢ 预冲液的配制:
肝素2500U加入到生理盐水500ml中。
预冲透析器和血液循环管路,浸泡并循环15-20min。
护理
➢ 常规引血,但要完全弃去肝素生理盐水的预冲液 ➢ 在患者能够耐受的情况下,尽量调高血流量,250-
抗凝剂剂量偏大, 应适当减少或停 止应用抗凝剂
抗凝剂剂量的调整
• PT 、ACT和APTT<基 治疗过程中管路静 础值的1.5倍
脉端采集血样 • INR<1.5
• 血小板计数下降 治疗结束后管路动 • D-dimer水平升高
脉端采集血样
抗凝剂剂量不 足,应适当增 加抗凝剂剂量
治疗前凝血状态的评估
栓性疾病的危险 ➢ 减少血液细胞与透析膜接触诱发的炎症反应
血液透析与凝血
体外循环中的血液与穿刺针、静脉内插管 、导管以及透析器材内等表面接触会引发 人体一系列的反应,最终发生凝血
血液透析与凝血
体外循环装置(穿刺针、静脉内插管、 导管、透析膜等)表面有不同的致凝血性
血浆蛋白附着
血小板黏附、聚集
产生血栓素A2, 激活凝血级联反应
血液透析中常见的抗凝技术
一、普通肝素抗凝技术 标准肝素又称为未分段肝素(Unfragnated
haperin,UFH),是一组糖蛋白混合物,半衰期 30min~3h、肝素的半衰期在个体间差异很大,且随使 用剂量增大而延长,应制定个体化的使用方案,并在血 液净化过程中,密切监测。
血液透析中常见的抗凝技术
出血倾向危险度分级
危险度 极高危
枸橼酸钠抗凝原理
![枸橼酸钠抗凝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8e2f251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44.png)
枸橼酸钠抗凝原理
枸橼酸钠是一种常用的抗凝剂,广泛应用于血液透析、血液采集和血样保存等医学领域。
其抗凝原理主要涉及对钙离子的螯合作用和对凝血酶的抑制作用。
首先,枸橼酸钠通过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螯合物,减少了游离的钙离子的浓度,从而阻断了血液凝固的过程。
血液中的凝血过程主要是依靠钙离子作为辅因子,促使血浆中的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并进一步促使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形成血栓。
因此,通过减少游离钙离子的浓度,枸橼酸钠抑制了血液凝固的发生。
其次,枸橼酸钠还能抑制凝血酶的活性,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其抗凝效果。
凝血酶是凝血过程中的关键酶,能够使纤维蛋白原转化为活性的纤维蛋白,从而形成血栓。
枸橼酸钠通过与凝血酶结合,干扰其活性位点的构象,抑制了凝血酶的活性,从而延缓了凝血过程。
此外,枸橼酸钠还能抑制纤维蛋白合成和纤维蛋白聚合,进一步增加了抗凝效果。
另外,枸橼酸钠还能影响血小板的功能和凝血酶的降解,从而发挥抗凝作用。
血小板是与血液凝固和血栓形成密切相关的血细胞,而枸橼酸钠能抑制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从而减少了血栓的形成。
此外,枸橼酸钠还能抑制凝血酶的降解,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凝血酶的存在时间,增强了抗凝效果。
总之,枸橼酸钠的抗凝原理主要涉及对钙离子的螯合作用和对凝血酶的抑制作用。
通过减少游离钙离子的浓度、抑制凝血酶的活性、抑制纤维蛋白合成和聚合以及抑制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枸橼酸钠能够有效地延缓
血液的凝固过程,保持血液的流动性,起到抗凝的作用。
在临床实践中,合理应用枸橼酸钠能够预防或缓解血栓性疾病,保障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你会调整抗凝剂量吗?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你会调整抗凝剂量吗?](https://img.taocdn.com/s3/m/95e080e5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93.png)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你会调整抗凝剂量吗?
血液透析治疗时的抗凝方案及使用剂量已非常完善,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是最常见选项。
一、单纯血液透析抗凝方案:
1、普通肝素:HD或HDF一般首剂量 0.3~0.5mg/kg,追加剂量5~10mg/h,每小时间歇给药或持续泵入均可;结束前30min停止追加。
2、低分子肝素:一般给予60~80IU/kg静脉注射,一般无需追加剂量。
那么,当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时,抗凝剂量会不会调整?
我们知道灌流器是通过吸附原理来清除毒素,但是,在吸附有害毒素的过程中,也会吸附抗凝剂,导致全身抗凝剂量不足,引起凝血发生。
通常我们是根据透析机静脉压报警时大致知道凝血是否发生了。
做到“一二三”原则
1、第一次报警时警惕、观察;
2、第二次报警时排查人为、机械因素;
3、第三次报警时及给予回血查看灌流器、血管通路情况,必要时更换灌流器。
灌流器凝血分级
Ⅰ级:灌流器树脂颗粒凝血<10%
Ⅱ级:灌流器树脂颗粒凝血<50%
Ⅲ级:灌流器树脂颗粒凝血>50%,需要中止治疗,更换灌流器
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抗凝剂需要调整:
1、普通肝素:首剂量 0.5~1.0mg/kg,追加剂量10~20mg/h,每小时间歇给药或持续泵入均可;结束前30min停止追加(视情况定)。
2、低分子肝素:一般也是给予60~80IU/kg静脉注射,剂量一般在单纯血液透析剂量基础上加500-1000IU,中途一般无需追加剂量。
那么,针对一些有出血风险患者,无肝素抗凝是否适用?能不能用枸橼酸抗凝呢?。
构橼酸钠的抗凝作用原理
![构橼酸钠的抗凝作用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35d8f4b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b2.png)
构橼酸钠的抗凝作用原理橼酸钠是一种常用的抗凝剂,在生物医学领域广泛应用于血液透析、心脏手术等领域。
其抗凝作用原理主要通过几个方面来实现。
首先,橼酸钠可以与钙离子结合形成螯合物。
在体内,橼酸钠与血液中的游离钙离子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稳定的螯合物,减少游离钙离子的浓度。
由于血液凝固是钙离子参与的过程,通过降低游离钙离子的浓度,橼酸钠可以抑制血液凝固的过程。
其次,橼酸钠还可以抑制凝血因子活性。
在血液凝固过程中,凝血因子是起关键作用的蛋白质。
橼酸钠可以通过抑制凝血因子的活性,阻碍凝血级联反应的进行,从而减少凝血酶生成的数量,进一步抑制血液凝结的过程。
此外,橼酸钠还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黏附。
血小板是血液凝固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受损血管内壁上聚集和黏附形成血栓。
橼酸钠可以通过影响血小板表面蛋白的功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黏附,减少血栓的形成,从而起到抗凝作用。
最后,橼酸钠还可以抑制血管收缩和炎症反应。
血管收缩和炎症反应是导致血液凝结的重要因素之一。
橼酸钠可以通过抑制一些化学因子的释放和反应,减少血管收缩和炎症反应的发生,从而抑制血液凝结形成。
综上所述,橼酸钠的抗凝作用原理主要包括降低游离钙离子浓度、抑制凝血因子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黏附以及抑制血管收缩和炎症反应。
这些机制共同作用,使得橼酸钠能够有效地抑制血液凝结的过程,维持血液的流动性,保证生物体内各个组织器官的正常代谢和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橼酸钠的使用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过量或不恰当使用橼酸钠可能会引起出血或其他副作用,因此,在应用橼酸钠进行抗凝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剂量和监测的调整,以确保疗效和安全性的最佳平衡。
血液透析能够清除抗凝剂吗?
![血液透析能够清除抗凝剂吗?](https://img.taocdn.com/s3/m/ba148055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0d.png)
血液透析能够清除抗凝剂吗?
【答】在进行血液透析的过程中,为了维持血液在血路管和透析器中的流动状态,避免体外循环凝血而引起血液丢失,保证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会在患者自身凝血状态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个体化地选择合适的抗凝剂。
而在使用了抗凝剂后,是否会被透析器所清除掉呢?临床中目前血液透析患者最常用的普通肝素,其分子质量为6000~25000Da,低分子肝素的分子质量为4000~6000Da,根据血液透析原理,分子质量为2000~5000Da的物质可以自由通过透析器的半透膜,而分子质量大于5000Da的物质无法通过半透膜,例如:将沙子和大米分别放在筛子里进行清洗,因为沙子的体积小于筛子的筛眼,而大米的体积却大于筛眼,所以在清洗的过程中,沙子完全和水一起被清洗掉,而大米却依然留在筛子里。
因此,普通肝素无法在血液透析过程中被透析器所清除掉,而低分子肝素则会被部分清除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您有出血倾向时……
• 有任何出血倾向时应该及时告诉医生
• 有严重出血时应该暂停使用肝素,改为无 肝素透析
医生:我这两 天拉黑便……
抗凝剂怎么用?
• 肝素的用量没有具体标准,每个病人的肝素用量 差异很大,决不能干篇一律
• 总的原则是:用尽可能少的肝素,且不发生管路 及透析器的凝血 • 通常我们根据病人的体重估算肝素用量 • 普通肝素需要使用首剂,并在透析过程中追加 • 低分子肝素一般只用首剂,透析过程中不用追加
祝您健康
什么情况下要调整肝素用量?
• 当您处于高凝状态(如透析过程中已经出现透析管路塞管 时,或当您的血红蛋白较以前明显增高)时,可能需要增 加肝素用量 • 出现以下情况时,请在透析上机前告诉医生和护士,您可 能需要减少肝素用量甚至不用肝素 – 当您近期打算做某种手术或刚刚做完某种手术时 – 当您已经有出血症状时(如解血便、拉血尿、痔疮出 血、结膜出血、流鼻血、脑出血等) – 当您处于特殊情况如月经量过多、或狼疮活动导致血 小板减少时 – 当您近期的凝血功能有问题时
血液透析中的抗凝剂
----不同肝素 不同保护
广东省人民医院 血液净化中心
血液透析与凝血
血液透析与凝血
体外循环中的血液与穿刺针、静脉内插 管、导管以及透析器材内等表面接触会 引发人体一系列的反应,最终发生凝血
血液透析与凝血
动脉壶
血液凝集的危害
严重的凝血会阻塞透析管路,
妨碍体外循环继续进行!
所以在透析时使用药物抗凝是十分必要的!
低分子肝素
• 缺点: • 优点 – 价格高于普通肝素 – 使用更方便 – 安全性更好 – 可改善血脂 – 较少引起高钾 – 较少失血 目前低分子肝素已逐渐代替普通肝素应用于临床透析!
您应该选用哪种抗剂?
• 各种抗凝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特性不完全相同, 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凝药和抗 凝方案
• 如有出血倾向或有血脂和骨代谢异常,可选用低
分子肝素 • 有血栓形成倾向的患者,推荐每日给予低分子肝 素预防血栓形成 • 无出血倾向的患者,两种均可选用
您有出血倾向吗?
• 有些患者容易出现皮肤、粘膜自发性出血,如皮肤出
血点、流鼻血、刷牙出血、眼睛结膜出血、解黑便、 拉血尿、痔疮出血等 • 有些患者本身有血小板减少症 • 有些患者正在同时使用其他抗凝药如华法林和/或抗 血小板药如拜阿斯匹林、泰嘉、波立维等
血液透析与抗凝剂(肝素)
抗凝剂是血液 透析顺利进行 的必要保证!
血液透析常用的抗凝剂
临床上常用于血液透析的抗凝药主要包括 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
不同肝素有各自的优缺点
普通肝素
低分子肝素钙
普通肝素
• 优点: – 价格低廉 – 使用方便 – 鱼精蛋白可中和 • 缺点: – 出血发生率高 – 药代动力学多变 – 对血小板影响 – 存在耐药问题 – 高脂血症 – 骨质疏松 – 脱发 – 过敏反应
如何确定合适的肝素用量?
• 肝素的用量不够,就会发生体外凝血,每次透析 会丢失少量血液,这也是透析病人发生贫血的原 因之一 • 肝素使用过量,就有出血的危险,病人常常主诉 穿刺针眼处压迫好几个小时还有出血,尤其原来 就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更容易加重出血 • 我们的护理人员在透析当中会严格观察透析器和 管路有无凝血以及凝血的程度,及时和医生沟通, 调整肝素的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