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2024-2025学年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件

第六单元 整理与提升作业
首页 目录
7.CO2的过度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因此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 ) 8.厨房内煤气泄漏时马上打开排气扇通风。( × ) 9.实验室可选用稀硫酸和块状大理石大量制取CO2。( × ) 10.实验室制取CO2和O2的发生装置可以相同。( √ ) 1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一瓶CO2,把燃着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进行验满。
燃料
(5)干冰用于人工增雨、作
(3)____焦__炭_____用于 制冷剂
冶金工业
第六单元 整理与提升作业
【任务二】认识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写出图中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2_C__+__O__2_点__燃___2_C__O_____、 ___C_+__C__O_2__高__温__2_C__O_____。 ②_C__+__O__2_点__燃___C__O_2_______、 ___C_+___2_C_u_O__高__温___2_C_u__+__C__O_2_↑______、 ___3_C_+___2_F_e_2_O_3_高__温___4_F_e_+___3_C_O__2↑______。
(2)若氧化铜中混有碳粉,欲除去碳粉的方法是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混合物,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 点燃 CO2 。
第六单元 整理与提升作业
三、认识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首页 目录
02
易错易混辨析
2024/10/23
19
第六单元 整理与提升作业
首页 目录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是由于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 ×)
【化学观念二】以碳单质为例形成以下认识:
决定
决定
物质的结构
物质的性质
人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册化学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 课件

设计一组对照实验: 分别向相同的两瓶集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 注入等体积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震荡对照塑 料瓶变瘪程度。
总结:
控制变量法:只改变一种因 素,其他因素保持相同
典型例题1: 为测定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 数,小刚设计了下面所示装置完成实验:(杂质不
与酸反应)
能否换成澄清 石灰水
(1)仪器①的名称是_锥__形__瓶__。A装置中反应化 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出C你uO的由理黑变红,就可判断三种氧化物中一定有CO
由
。
小芳认为,从环保的角度缺看少,尾“气实处验理二”装置有一
个缺陷,请将你尾指气出通该到缺酒陷精灯的火焰上 ,处理
4.我省具有较丰富的煤炭资源,煤制取乙二醇的产业化发 展已被列入我国2009-2011年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计划。 煤制取乙二醇的流程示意图为:
【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
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
带火星木条伸入该气体中 带火星木条没复燃
【得出结论】 (1)由实验①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_C_O__2 ,写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
(2)由实验②_不_ 能_____(填“能”或“不能”), 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的理由 是 氧气含量不高时,木条也不会复燃 。
8.据报道,化学家创造出对CO2有较强吸取能力 的糖粉状物质—“干水”,其每颗粒含水95﹪,外
层是SiO2。下列说法O2过程中只产生物理变化 B. 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 C.干水中的分子不再运动 D.干水是一种混合物
9.
总结:
控制变量法:只改变一种因 素,其他因素保持相同
典型例题1: 为测定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 数,小刚设计了下面所示装置完成实验:(杂质不
与酸反应)
能否换成澄清 石灰水
(1)仪器①的名称是_锥__形__瓶__。A装置中反应化 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出C你uO的由理黑变红,就可判断三种氧化物中一定有CO
由
。
小芳认为,从环保的角度缺看少,尾“气实处验理二”装置有一
个缺陷,请将你尾指气出通该到缺酒陷精灯的火焰上 ,处理
4.我省具有较丰富的煤炭资源,煤制取乙二醇的产业化发 展已被列入我国2009-2011年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计划。 煤制取乙二醇的流程示意图为:
【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
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
带火星木条伸入该气体中 带火星木条没复燃
【得出结论】 (1)由实验①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_C_O__2 ,写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
(2)由实验②_不_ 能_____(填“能”或“不能”), 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的理由 是 氧气含量不高时,木条也不会复燃 。
8.据报道,化学家创造出对CO2有较强吸取能力 的糖粉状物质—“干水”,其每颗粒含水95﹪,外
层是SiO2。下列说法O2过程中只产生物理变化 B. 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 C.干水中的分子不再运动 D.干水是一种混合物
9.
人教版初中九上化学课件: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复习课件)

碳及其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
C
O2 点燃
H2CO3
HCl
CO2
CO
CaCO3
左右两端反应条件有何明显的区别
Ca(OH)2
练 习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练习
1、下列几种情况,能证明“金刚石和石墨是由 相同元素组成”的事实是(D ) A.它们的熔点相同 B.都不溶于水 C.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金刚石 D.完全燃烧后都得同一产物——二氧化碳 2、碳元素有金刚石、石墨和无定形碳等多种单 质,下列关于碳单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C ) A .都是黑色固体 B.碳原子排列方式都相同 C.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 D.都能使红墨水褪色
11、某校进行化学实验考查时,提供以下装置:
A
A
BCDFra bibliotekEB
C
D
E
请你自选药品,选择上述合适装置,制备两种我 们学过的不同气体,完成下列表格:
所选制取的气体 所用药品名称 氧 气 氧 气 氯酸钾、二氧化 锰
MnO2
高锰酸钾
△
有关化学方程式 2KMnO4=K2MnO4 2KClO3=2KCl+
+MnO2+O2↑ 3O2↑
滴有紫色石蕊的滤纸接触瓶口
收集CO2该选择下列哪一装置?
只能 选择B
B:向上排 A:排水集气法
空气集气法
C:向下排
空气集气法
实验室制取CO2该选择下列哪一装置? 反应物状态是: 固态+液态 反应条件是: 常温 应选择的装置是: A
A
B
用分液漏斗可代替注射器 用试管. 烧瓶. 广口瓶. 代替锥形瓶
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A.金刚石 B. 木炭 C. 石灰石 D. 铅笔芯 4、碳的单质中,质地较软常用作电极的是 ( D) A.金刚石 B. 活性炭 C. 炭黑 D. 石墨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A.北宋画家绘制的清明上河图能保存至今是 因为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B.将C60分子应用于材料科学、超导体方面 的研究,我国以取得许多成就 C.家用煤气泄露能闻到一股难闻气味,这是 CO的味道 D.玻璃刀头上镶上金刚石,可以用来裁玻璃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整理与复习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单元作业
三、实验题
14. 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回答问题。
(第14题)
(1)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
① 试管 ;② 集气瓶 。
单元作业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
2HCl
CaCl2+H2O+CO2↑ ,制取装置为 B
和 C (两空均填序号)组合。检验二氧化碳的原理
CO
+Ca(OH)
3. 下列实验过程中不会出现颜色变化的是(
A. 木炭粉与氧化铜共热
B. 一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 活性炭加入红墨水中
D. 二氧化碳通入石蕊溶液中
B )
单元作业
4. C60的发现使人类了解到一个全新的碳世界,C60的分
子结构与足球相似(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 足球由C60构成
B. C60这种物质由碳原子直接构成
7. 碳酸分解: H2CO3
CO2+H2O
8.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H2O+CO2↑
;
CaCO3+2HCl
;
CO2 ↑ +H2O
;
H2CO3
;
;
CaCl2+
单元作业
9. 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aCO3↓+H2O
2
。
CO2+Ca(OH)
CaCO
↓+H
O
2
2
3
2
为
(用化学
方程式表示)。
单元作业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2KMnO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ppt课件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灭火
人工降雨
CO2的用途
纯碱
尿素
工业原料
汽水
CO2
致冷剂
光合作用
二、碳的氧化物
组成:CO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等 一 氧 化 碳 ① 可燃性 2CO+O2 = 2CO2 化学性质 ② 毒性
点燃
性质
用途
③还原性 3CO+Fe2O3 = 2Fe+3CO2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试验其性质的装置。 (1)指出图中的几处错误。 (2)纠正错误,反应一段时间后,B中的紫色石蕊试液会变 色。C中哪 一支蜡烛先熄灭,说明CO2具有 ,且 的性质,因此在一般情况下 可用CO2来
。
(1)该装置图有3处错误:①长颈漏斗下端没有伸入液面以下会导致CO2从长 颈漏斗逸出。②用稀硫酸作反应物,由于生成的CaSO4微溶会覆盖CaCO3表面, 使反应不能顺利进行。③A中导气管口伸入液面以下,这样CO2会把酸液从导管 压出,无法收集气体。 (2)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二氧化 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既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因此低处的蜡烛先熄灭
复习课
碳和碳的氧化物
知识回顾 1、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2、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3、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知识 网络
金刚石 存在:
石墨
C60
无定形碳(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硬度、导电性、吸附性 一、碳 性质 ① 稳定性(常温)
化学性质
② 可燃性
C+O2 = CO2
2、除去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壁上的白色固体
典型例题解析
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 课件

碳和碳的氧化物的复习
这个单元里我们总共学习了哪三种主要的 物质,这些物质各有什么性质,能作什么 用途
单质碳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金刚石 硬 钻头
软
铅笔芯
单
质 石墨 导电性 电极材料
碳
滑腻感 润滑剂
C60 性质 决定 用途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大的原因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金刚石结构
结 石墨结构
构
决
排水法收体检验
氧气 检验方法
二氧化碳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验满方法
CO2的检验能否用燃着的木条,为什么?
气体放置方法:
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盖严后正放
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盖严后倒放。
几种可控装置:
A
B
C
思考:以上几种装置是通过怎样操作来实 验反应的随时停止随时进行的?
具
变红 紫色石蕊
不变红 浑浊
澄清石灰水 不浑浊
CO2
CO CO2 CO
有二 的氧 性化 质碳
具
除杂 CO中混有CO2,怎样除去 可用澄清石灰水,最好是用浓的 NaOH溶液
CO2中混有CO,怎样除去
通过灼热的CuO除去,不可用点燃 的方法除去。
气体的制备与收集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 收集装置,制取装置既包括发生装置,又包 括收集装置。
※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
※冰箱中的除异味剂
※制糖工业的脱色剂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常温下的稳定性 高温下的可燃性 高温下的还原性
中国古字画
郑 板 桥
钻石恒久远 一颗永流传
碳的可燃性
(1)氧气充足,碳充分燃烧:
C + O2 点燃 CO2
这个单元里我们总共学习了哪三种主要的 物质,这些物质各有什么性质,能作什么 用途
单质碳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金刚石 硬 钻头
软
铅笔芯
单
质 石墨 导电性 电极材料
碳
滑腻感 润滑剂
C60 性质 决定 用途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大的原因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金刚石结构
结 石墨结构
构
决
排水法收体检验
氧气 检验方法
二氧化碳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验满方法
CO2的检验能否用燃着的木条,为什么?
气体放置方法:
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盖严后正放
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盖严后倒放。
几种可控装置:
A
B
C
思考:以上几种装置是通过怎样操作来实 验反应的随时停止随时进行的?
具
变红 紫色石蕊
不变红 浑浊
澄清石灰水 不浑浊
CO2
CO CO2 CO
有二 的氧 性化 质碳
具
除杂 CO中混有CO2,怎样除去 可用澄清石灰水,最好是用浓的 NaOH溶液
CO2中混有CO,怎样除去
通过灼热的CuO除去,不可用点燃 的方法除去。
气体的制备与收集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 收集装置,制取装置既包括发生装置,又包 括收集装置。
※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
※冰箱中的除异味剂
※制糖工业的脱色剂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常温下的稳定性 高温下的可燃性 高温下的还原性
中国古字画
郑 板 桥
钻石恒久远 一颗永流传
碳的可燃性
(1)氧气充足,碳充分燃烧:
C + O2 点燃 CO2
碳和碳的氧化物专题复习课件

毒性
对环 境的 污染
CO2
无毒但含量高 时会使人窒息
大气中的CO2的含量升 高会产生“温室效 应”,使全球变暖
CO
有毒,与血红蛋白 结合,使人体缺氧
严重污染空气
用途
1、作气体肥料 2、灭火 3、作致冷剂、人工降雨 4、作化工原料 5、制碳酸饮料
1、作燃料 2、冶炼金属
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的危害
造成温室效应的因素
·人教版
21、不能用来鉴别CO和CO2的方法是( ) A.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B. 通入澄清石灰水
C. 闻气味
D. 点燃
22、如果要除去CO2中少量的CO,应该采用的
方法是
()
A.把混合气体点燃
B. 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把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
D. 把混合气体从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
23、蛋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新鲜鸡蛋会呼 出CO2,下列物质能在蛋壳表面形成难溶性固态 保护膜,因而可作鸡蛋保鲜剂的是 ( ) A.稀盐酸 B. 水 C. 石灰水 D. 食盐水
D
B E
1、选用右图所示的代号(A、B、C、D、E)填入下表
实验室制 发生 收集装 取气体 装置 置
氧气(加热
高锰酸钾) A D或E
氧气(加热
氯酸钾和 A
二氧化锰)
D或E
氧气(过氧 化氢和二 氧化锰)
B D或E
二氧化碳 B D
B A
C
D
E
巩固练习
2、在向气体发生装置装入药品前,必须检查 装置的 气密性 。
1、使地球温度升高,两极冰川 融化,海平面升高,淹没部分沿 海城市。
2、使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
《碳的氧化物》碳和碳的氧化物PPT课件(第1课时)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2 碳的氧化物
第1课时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学习目标 1.了解探究物质性质时设计实验的方法。 2.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导入新课
二氧化碳可用于制汽水
汽水配料表: 水、果葡糖浆、白砂糖 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柠檬酸、柠 檬酸钠、苯甲酸钠等)、食用香精
探究新知
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
探究新知
实验三 验证二氧化碳溶于水是否生成了碳酸
资料
石蕊是一种从地衣中提取的色素。 石蕊溶于水配制成的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成红色。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编号
Ⅰ
Ⅱ
Ⅲ
现象 无变化
无变化 变红色,加热后变紫色
分析
水不能使紫 色石蕊变色
CO2不能使 CO2与H2O反应生成酸 紫色石蕊变 使紫色石蕊变红。碳酸
归纳总结
色、味、态
不支持
与
能 溶 于
密度比 空气大
燃烧, 不能燃 烧
水 反 应
水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二 氧 化 碳
与澄清石 灰水反应
课堂总结
一、CO2的性质及其探究实验 二、C 第1、5题。
色
不稳定,易分解。
探究新知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
探究新知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原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Ca(OH)2]反应生成 了白色的碳酸钙沉淀。 可用这个原理来检验二氧化碳。
CO2+Ca(OH)2=CaCO3↓+H2O
探究新知 二氧化碳的用途
气体肥料
消防灭火
人工降雨
想一想,二氧化碳这些用途都利用了它的什么性质?
已有事实
分解 析释
得出结论
课题2 碳的氧化物
第1课时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学习目标 1.了解探究物质性质时设计实验的方法。 2.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导入新课
二氧化碳可用于制汽水
汽水配料表: 水、果葡糖浆、白砂糖 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柠檬酸、柠 檬酸钠、苯甲酸钠等)、食用香精
探究新知
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
探究新知
实验三 验证二氧化碳溶于水是否生成了碳酸
资料
石蕊是一种从地衣中提取的色素。 石蕊溶于水配制成的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成红色。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编号
Ⅰ
Ⅱ
Ⅲ
现象 无变化
无变化 变红色,加热后变紫色
分析
水不能使紫 色石蕊变色
CO2不能使 CO2与H2O反应生成酸 紫色石蕊变 使紫色石蕊变红。碳酸
归纳总结
色、味、态
不支持
与
能 溶 于
密度比 空气大
燃烧, 不能燃 烧
水 反 应
水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二 氧 化 碳
与澄清石 灰水反应
课堂总结
一、CO2的性质及其探究实验 二、C 第1、5题。
色
不稳定,易分解。
探究新知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
探究新知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原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Ca(OH)2]反应生成 了白色的碳酸钙沉淀。 可用这个原理来检验二氧化碳。
CO2+Ca(OH)2=CaCO3↓+H2O
探究新知 二氧化碳的用途
气体肥料
消防灭火
人工降雨
想一想,二氧化碳这些用途都利用了它的什么性质?
已有事实
分解 析释
得出结论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件

干冰制冷
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时吸 收大量热量,可用于制冷或维持 低温环境。
化工原料
二氧化碳是许多化工产品的重要 原料,如合成尿素、合成纤维等 。
气体肥料
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可通过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提高 农作物产量。
Part
04
碳酸盐和碳酸氢盐
碳酸盐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碳酸盐的物理性质
碳酸盐大多为白色固体,具有稳 定的化学性质,不溶于水或难溶 于水。
碳和碳的氧化物ppt 课件
• 碳的简介 • 一氧化碳 • 二氧化碳 • 碳酸盐和碳酸氢盐 • 碳和碳的氧化物的环境影响
目录
Part
01
碳的简介
碳的物理性质
碳是非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 多种形态存在,如石墨、金刚石 、煤炭和石墨烯等。
碳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较差,但石 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碳原子之间通过共价键连接,形 成多种复杂的分子和晶体结构。
密度略小于空气,约为空 气的0.97倍
难溶于水,1体积水在常 温下可溶解约0.02体积的 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可燃性
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 碳,反应式为2CO + O2 → 2CO2
还原性
高温下能还原金属氧化物 ,如Fe2O3 + 3CO → 2Fe + 3CO2
毒性
吸入人体后,会与血红蛋 白结合,导致缺氧中毒
Part
05
碳和碳的氧化物的环境影响
碳对环境的影响
碳元素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之一,对生物体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过量的碳会导致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例如,汽车尾气排放和工业废气排放等人类活动,会增加大气中 碳的含量,导致空气质量恶化。
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时吸 收大量热量,可用于制冷或维持 低温环境。
化工原料
二氧化碳是许多化工产品的重要 原料,如合成尿素、合成纤维等 。
气体肥料
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可通过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提高 农作物产量。
Part
04
碳酸盐和碳酸氢盐
碳酸盐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碳酸盐的物理性质
碳酸盐大多为白色固体,具有稳 定的化学性质,不溶于水或难溶 于水。
碳和碳的氧化物ppt 课件
• 碳的简介 • 一氧化碳 • 二氧化碳 • 碳酸盐和碳酸氢盐 • 碳和碳的氧化物的环境影响
目录
Part
01
碳的简介
碳的物理性质
碳是非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 多种形态存在,如石墨、金刚石 、煤炭和石墨烯等。
碳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较差,但石 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碳原子之间通过共价键连接,形 成多种复杂的分子和晶体结构。
密度略小于空气,约为空 气的0.97倍
难溶于水,1体积水在常 温下可溶解约0.02体积的 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可燃性
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 碳,反应式为2CO + O2 → 2CO2
还原性
高温下能还原金属氧化物 ,如Fe2O3 + 3CO → 2Fe + 3CO2
毒性
吸入人体后,会与血红蛋 白结合,导致缺氧中毒
Part
05
碳和碳的氧化物的环境影响
碳对环境的影响
碳元素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之一,对生物体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过量的碳会导致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例如,汽车尾气排放和工业废气排放等人类活动,会增加大气中 碳的含量,导致空气质量恶化。
专题二碳和碳的氧化物(课件)

A.用酒精灯加热氧化铜部位,无明显现象,证明二氧化碳不 能还原氧化铜 B.先用酒精灯加热炭粉再加热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 证明炭粉还原氧化铜
高温
C.加热炭粉过程中发生反应:C+ CO2 === 2CO D.气球可防止有害气体外逸,污染空气
5、取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a g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相关量的变化如下图,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
(3)观察到纸花变红,由此并不能得出“CO2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 论,理由是 ( 没有验证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 )
知识三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实验药品: 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
实验原理:CaCO3+ 2HCl==CaCl2+H2O+CO2↑ 实验装置: 1.发生装置:如图所示,“固液不加热型”发生装置(固体与
9、CO2 +Ca(OH)2 = CaCO3↓+ H2O
10、CaCO3+2HCl=CaCl2+H2O+CO2↑
高温
11、CaCO3 =CaO+CO2↑
知识点小结
物理性质
金刚石
化学性质 三不二水一碳
物理性质 石 墨
有差别
C60
碳
的
单
稳定性
质
可燃性 化学性质
碳 和 碳 的 氧 化 物
二
氧
反应原理
化 碳
(3)装入药品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检__查__装__置__的__气__密__性__。 (4)请写出一种检验收集的气体为二氧化碳的方法 将收集到的 __气__体__通__入__澄__清__石__灰__水__中__,__若__石__灰__水__变__浑__浊__,__则__气__体__是__二__氧__化__碳;
高温
C.加热炭粉过程中发生反应:C+ CO2 === 2CO D.气球可防止有害气体外逸,污染空气
5、取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a g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相关量的变化如下图,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
(3)观察到纸花变红,由此并不能得出“CO2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 论,理由是 ( 没有验证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 )
知识三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实验药品: 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
实验原理:CaCO3+ 2HCl==CaCl2+H2O+CO2↑ 实验装置: 1.发生装置:如图所示,“固液不加热型”发生装置(固体与
9、CO2 +Ca(OH)2 = CaCO3↓+ H2O
10、CaCO3+2HCl=CaCl2+H2O+CO2↑
高温
11、CaCO3 =CaO+CO2↑
知识点小结
物理性质
金刚石
化学性质 三不二水一碳
物理性质 石 墨
有差别
C60
碳
的
单
稳定性
质
可燃性 化学性质
碳 和 碳 的 氧 化 物
二
氧
反应原理
化 碳
(3)装入药品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检__查__装__置__的__气__密__性__。 (4)请写出一种检验收集的气体为二氧化碳的方法 将收集到的 __气__体__通__入__澄__清__石__灰__水__中__,__若__石__灰__水__变__浑__浊__,__则__气__体__是__二__氧__化__碳;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专题三 碳和碳的氧化物 (共46张PPT)

C、CO、H2还原氧化铜实验的对比 【突破指南】 C、CO、H2还原氧化铜实验的对比
C
CO
H2
装 置
试管口略向下倾 试管口略向下 多余的CO,要 操作 斜,灯焰上要加 倾斜,先验纯 进行尾气处理 网罩 再加热
黑色粉末变红 黑色粉末变红 现象 色,澄清石灰水 色,澄清石灰 变浑浊 水变浑浊 黑色粉末变红 色,试管口有 水滴生成
则从B进A出;若想测出被收集气体的体积,则由A口
出的水可直接导入量筒中,测得水的体积即为收集到 气体的体积。
2.检验气体
当用它检验气体时,必须根据气体的性质选择合适的 实验试剂,装在瓶中,气体由A端进入,二者反应,产 生明显现象,以证明导入气体的存在。例如,瓶中装 有澄清的石灰水,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方法指导】
碳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
二氧化碳的制法
【温馨提示】
“多用瓶”(又称“万能瓶”)的使用方法
如下图所示,“多功能瓶”在实验中有很多用途:
1.收集气体
若瓶内是空气,收集比空气密度大的气体,应该从A
进,从B出;收集比空气密度小的气体,应该B进A 出;若瓶内是水,则可以收集不溶于水的气体,气体
木炭可以还原氧化铜外,反应生成的________也可以还
原氧化铜,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要排除环境对该反应的影响,你认为应采取何种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推测,进入试管B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可 能有________。要想使进入试管B中的二氧化碳全部被 吸收,应采取什么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课程深入探讨了碳和碳的氧化物。首先,我们学习了碳的单质,如金刚石和石墨,了解了它们在色泽、硬度、导电性和导热性方面的差异及原因,同时探讨了它们的各种用途。此外,还介绍了无定形碳,包括炭黑、木炭、活性炭和焦炭等,并讨论了它们的特性及应用。接着,我们详细探讨了碳的化学性质,如常温下的稳定性,以及点燃或高温条件下的可燃性和还原性。进一步,课程重点讲解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二氧化碳一般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但能与水、石灰水等反应。一氧化碳则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热实验,以及一系列练习题,旨在加深学员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我们能够全面理解碳和碳的氧化物的基本性质和重要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