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运动》说课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水运动》说课稿

松滋贺炳炎中学章明胜

我今天的说课题目是《海水运动》,它是必修(上)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现在我就本节的教材、学情、教法与学法、教学程序、教学反思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海水运动》编排在《海水温度和盐度》之后,以前一节的部分内容为基础,并为第四单元中《海洋资源》的知识作铺垫,在教学内容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海水运动形式;洋流的形成原因;洋流的分布规律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材体现了学以致用、人与自然和谐的编写思想,对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认为教材要求的落实要注意以下几点:

(1)学习应落实在地图上,其中最主要的是“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

(2)通过阅读和分析“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

(3)在熟练掌握“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的基础上,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洋流的形成过程比较复杂,且洋流的分布规律及众多的洋流名称均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像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因此本节课的重点应放在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两方面。而难点则是利用“全球风带与洋流模式图”,分析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掌握通过绘制地图分析地理事物、归纳地理规律的学习方法。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段学习,学生对地理事物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大多数学生在初中时就忽视了地理课的学习,地理知识的储备和认识水平有限,发散性思维及迁移能力都不够。本课的学习对他们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以下对策:增强趣味性与应用性,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入手,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从“要求学生掌握”转变为“学生想要知道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参与性,帮助学生建构洋流知识体系。

三、教法、学法分析

把知识获得的过程体现出来,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与发现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在教法上我采用了趣味导读法、读图分析法、问题情境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法。在学法上,采用“导读—读图—设问—讨论—分析归纳—拓展练习”的模式。

四、教学程序:

设计主旨:妙景导入,激发兴趣,享受知识快乐。

基于学科,超越学科,探讨真实世界。

始于课堂,走出课堂,融入现实社会。

整个教学程序分为五大模块,第一模块以故事创设情景,通过问题导入新课,直接进入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洋流。第二模块展示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初步分析洋流的类型和成因。在第三模块中,一是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洋流的分布规律,并绘制世界洋流模式简图;二是对前面知识进行补充,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第四模块中,运用实际案例分析海水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以致用。第五模块,回顾本节内容进行系统总结,探究活动强化知识间联系。

第一模块: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第二模块:问题导学初步建构知识

第三模块:归纳完善建立知识体系

第四模块:案例分析学以致用

第五模块:总结迁移巩固练习

五、教学反思:

根据上课与课后反馈的情况来看,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基本上能够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能较好的掌握课本知识。但是也可以看出一些问题.例如:

1、由于本节课打破了教学常规,习惯按照课本顺序上课的学生一时难以适应。

2、本节课较多应用多媒体手段,课堂气氛活跃,课后反映不错。但练习中,学生对世界主要洋流名称及具体位置记忆不准,容易出错。深切感受到多媒体手段的局限性,而传统地理板图有其精彩实用的一面,可培养学生动眼、动脑、动手的能力,读图分析和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有其独特而不可替代的地方。今后教学中应有意识的加强传统板图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