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综合防雷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球”,一般直径为十到十几cm;这种“火球”能通过烟囱、开着的窗户、门和其他 缝隙进入室内,或者无声地消失,或者发出丝丝的声音,或者发生剧烈的爆炸。碰 到人畜会造成严重的烧伤和死亡事故;碰到建筑物造成严重损坏。
雷电的危害
9000次事故统计
过失损失
23%
水灾
6%
火灾
5%
失窃
7%
其他损失
27%
风暴
1%
雷电
尖端放电原理
流光放电 梯级下行先导
上行先导 回击
后续闪击
雷电的分类
直击雷:所谓直击雷,是指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构架、树木、植物上,因电效
应、热效应和机械力效应等造成建筑物等损坏以及人员伤亡。
感应雷:所谓感应雷,是指雷云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 应等现象称之为感应雷击。
球形雷:在雷电频繁的雷雨天,偶然出现的紫色、殷红色、灰红色、蓝色的“火
一位国内电子业界专家表示,在防雷技术及应用领域,中国市场 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各行各业对防雷设施的改造仍在进行中, 光是国内铁路防雷改造就需要25亿元,而电力系统、移动通讯系 统防雷改造所需的资金不会是个小数目。随着北京、上海等大城 市要求建筑楼宇必须将防雷电源保护开关装进每家每户,防雷产 品的市场前景将无限放大。
国家标准
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版) 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18802-2002《低电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 GB16895.22-2004《建筑物电气装置 第534节:过电压保护电器》
行业标准及其它
QX 3-2000《气象信息系统雷击电磁脉冲防护规范》 QX 10.1-2002《电涌保护器 第一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YD5098-2005《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TB/T 3074-2003《铁道信号设备雷电电磁脉冲防护技术条件》 DL475-92《接地装置工频特性参数的测量导则》 D501-1~4《防雷与接地安装》 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二.雷电基本原理
中部聚集了大 量的负电荷
雷电的成因
积雨云的上部集 中了大量的正电
荷
底部还分布了少 量的正电荷
雷电的成因主要能源来自于大气的运动,没有这些运动,是 不会有雷电的。通常雷电总伴随着狂风骤雨而出现。
雷电的成因
雷电的过程与尖端放电
云地闪中90%为雷云带负电,称为负极性雷击(负闪电),雷云带正电的为正 极性雷击(正闪电) 。每次闪电都是由先导、回击和后续闪击三个过程组成。 雷雨云带有大量的电荷,由于静电感应作用,下方的地面和地面上的物体都带 上了与雷雨云相反的电荷。 当云中的电场达到104V/cm时,空气开始击穿,产生电离,形成向下的流光, 表现为一条暗淡的光柱象梯级一样逐级伸向地面,称之为梯级下行先导。 梯级下行先导达到地面附近,形成很强的电场,使地面产生向上的流光,成为 上行先导。 从地面的上行先导与下行先导会合,形成一条明亮的光柱,沿下行先导所形成 的电离通道,由地面高速冲向云中,称为回闪。 第一次闪击后的各次闪击称为后续闪击。负闪电一般包含多次放电。
机房综合防雷设计方案
ASP2007-8
目录
一.防雷行业发展概述 二.雷电基本原理 三.雷电侵入设备的途径 四.雷电防护法律法规及引用标准 五.雷电防护的原则 六.机房综合防雷设计 七.防雷常见问题 八.XP随心系列介绍 九.制造商介绍
一.防雷行业发展概述
法律法规的颁布
1、1997年1月通过《广东省气象管理规定》; 2、1999年3月通过《广东省防御雷电灾害管理规定》; 3、2004年7月:国务院明确了防雷有关的行政执法的实施机 关是中国气象局及各下属机构; 4、2004年12月颁布了新的《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5、2005年1月颁布了《防雷工程专业资质管理办法》及《防 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 6、2005年9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提及防雷;
C、同一建(构)筑物易遭受雷击的部位: 1、平屋面和坡度≤1/10的屋面,檐角、女儿墙和屋檐; 2、坡屋度>1/10且<1/2的屋面;屋角、屋脊、檐角和屋檐; 3、坡度>1/2的屋面、屋角、屋脊和檐角; 4、建(构)筑物屋面突出部位,如烟囱、管道、广告牌等。
综合防雷的各项措施
综合防雷系统
外部防雷措施
内部防雷措施
接
安
(
闪 器
针 网 带 线
引 下 线
屏 蔽
接 地 装 置
共 用 接
屏 蔽
地 系 统
隔 离
(
等 电 位 连 接
合 理 布 线
装 浪 涌 保 护 器
)
( SPD)
)
33.8%
雷电的危害
雷电反击 电磁感应
静电感应 引入高电位
雷电的危害
电源传导雷损坏电源板
直击雷破坏电源墙座
雷电的危害
雷击综合破坏电路板
电涌电压损坏电源
三.雷电侵入设备的途径
wenku.baidu.com
雷击建筑物
雷击架空导线
空间电磁感应
地电位反击
四.雷电防护引用标准
IEC标准
IEC62305《雷电防护》(2006最新) IEC61662《雷击损害风险评估》 IEC60364《建筑物电气装置》(防雷有关章节) IEC61643《低压电涌保护器-第21部分》
…………
防雷论坛兴起
2006年10月“第五届中国国际防雷论坛”在成都举办。 2007年3月“第四届亚洲雷电防护标准化论坛”在广州召开。 2007年4月“第三届主要防雷企业高层座谈会”在从化举办。
第三届主要防雷企业高层座谈会
行业发展前景
雷暴多发的中国每年被雷击的损失近1亿元!近日在广州举行的 第四届亚洲雷电防护标准化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专家表示,随 着国内外对防雷设施的重视,防雷产品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五.雷电防护的原则
雷击的选择性
A、易遭雷击的地点: 1、土壤电阻率较小的地方,如有金属矿床的地区、河岸、
地下水出口处、湖沼、低洼地区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 2、山坡与稻田接壤处; 3、具有不同电阻率土壤的交界地段。
B、易遭受雷击的建(构)筑物: 1、高耸突出的建筑物,如水塔、电视塔、高楼等; 2、排出导电尘埃、废气热气柱的厂房、管道等; 3、内部有大量金属设备的厂房; 4、地下水位高或有金属矿床等地区的建(构)筑物; 5、孤立、突出在旷野的建(构)筑物。
雷电的危害
9000次事故统计
过失损失
23%
水灾
6%
火灾
5%
失窃
7%
其他损失
27%
风暴
1%
雷电
尖端放电原理
流光放电 梯级下行先导
上行先导 回击
后续闪击
雷电的分类
直击雷:所谓直击雷,是指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构架、树木、植物上,因电效
应、热效应和机械力效应等造成建筑物等损坏以及人员伤亡。
感应雷:所谓感应雷,是指雷云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 应等现象称之为感应雷击。
球形雷:在雷电频繁的雷雨天,偶然出现的紫色、殷红色、灰红色、蓝色的“火
一位国内电子业界专家表示,在防雷技术及应用领域,中国市场 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各行各业对防雷设施的改造仍在进行中, 光是国内铁路防雷改造就需要25亿元,而电力系统、移动通讯系 统防雷改造所需的资金不会是个小数目。随着北京、上海等大城 市要求建筑楼宇必须将防雷电源保护开关装进每家每户,防雷产 品的市场前景将无限放大。
国家标准
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版) 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18802-2002《低电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 GB16895.22-2004《建筑物电气装置 第534节:过电压保护电器》
行业标准及其它
QX 3-2000《气象信息系统雷击电磁脉冲防护规范》 QX 10.1-2002《电涌保护器 第一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YD5098-2005《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TB/T 3074-2003《铁道信号设备雷电电磁脉冲防护技术条件》 DL475-92《接地装置工频特性参数的测量导则》 D501-1~4《防雷与接地安装》 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二.雷电基本原理
中部聚集了大 量的负电荷
雷电的成因
积雨云的上部集 中了大量的正电
荷
底部还分布了少 量的正电荷
雷电的成因主要能源来自于大气的运动,没有这些运动,是 不会有雷电的。通常雷电总伴随着狂风骤雨而出现。
雷电的成因
雷电的过程与尖端放电
云地闪中90%为雷云带负电,称为负极性雷击(负闪电),雷云带正电的为正 极性雷击(正闪电) 。每次闪电都是由先导、回击和后续闪击三个过程组成。 雷雨云带有大量的电荷,由于静电感应作用,下方的地面和地面上的物体都带 上了与雷雨云相反的电荷。 当云中的电场达到104V/cm时,空气开始击穿,产生电离,形成向下的流光, 表现为一条暗淡的光柱象梯级一样逐级伸向地面,称之为梯级下行先导。 梯级下行先导达到地面附近,形成很强的电场,使地面产生向上的流光,成为 上行先导。 从地面的上行先导与下行先导会合,形成一条明亮的光柱,沿下行先导所形成 的电离通道,由地面高速冲向云中,称为回闪。 第一次闪击后的各次闪击称为后续闪击。负闪电一般包含多次放电。
机房综合防雷设计方案
ASP2007-8
目录
一.防雷行业发展概述 二.雷电基本原理 三.雷电侵入设备的途径 四.雷电防护法律法规及引用标准 五.雷电防护的原则 六.机房综合防雷设计 七.防雷常见问题 八.XP随心系列介绍 九.制造商介绍
一.防雷行业发展概述
法律法规的颁布
1、1997年1月通过《广东省气象管理规定》; 2、1999年3月通过《广东省防御雷电灾害管理规定》; 3、2004年7月:国务院明确了防雷有关的行政执法的实施机 关是中国气象局及各下属机构; 4、2004年12月颁布了新的《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5、2005年1月颁布了《防雷工程专业资质管理办法》及《防 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 6、2005年9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提及防雷;
C、同一建(构)筑物易遭受雷击的部位: 1、平屋面和坡度≤1/10的屋面,檐角、女儿墙和屋檐; 2、坡屋度>1/10且<1/2的屋面;屋角、屋脊、檐角和屋檐; 3、坡度>1/2的屋面、屋角、屋脊和檐角; 4、建(构)筑物屋面突出部位,如烟囱、管道、广告牌等。
综合防雷的各项措施
综合防雷系统
外部防雷措施
内部防雷措施
接
安
(
闪 器
针 网 带 线
引 下 线
屏 蔽
接 地 装 置
共 用 接
屏 蔽
地 系 统
隔 离
(
等 电 位 连 接
合 理 布 线
装 浪 涌 保 护 器
)
( SPD)
)
33.8%
雷电的危害
雷电反击 电磁感应
静电感应 引入高电位
雷电的危害
电源传导雷损坏电源板
直击雷破坏电源墙座
雷电的危害
雷击综合破坏电路板
电涌电压损坏电源
三.雷电侵入设备的途径
wenku.baidu.com
雷击建筑物
雷击架空导线
空间电磁感应
地电位反击
四.雷电防护引用标准
IEC标准
IEC62305《雷电防护》(2006最新) IEC61662《雷击损害风险评估》 IEC60364《建筑物电气装置》(防雷有关章节) IEC61643《低压电涌保护器-第21部分》
…………
防雷论坛兴起
2006年10月“第五届中国国际防雷论坛”在成都举办。 2007年3月“第四届亚洲雷电防护标准化论坛”在广州召开。 2007年4月“第三届主要防雷企业高层座谈会”在从化举办。
第三届主要防雷企业高层座谈会
行业发展前景
雷暴多发的中国每年被雷击的损失近1亿元!近日在广州举行的 第四届亚洲雷电防护标准化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专家表示,随 着国内外对防雷设施的重视,防雷产品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五.雷电防护的原则
雷击的选择性
A、易遭雷击的地点: 1、土壤电阻率较小的地方,如有金属矿床的地区、河岸、
地下水出口处、湖沼、低洼地区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 2、山坡与稻田接壤处; 3、具有不同电阻率土壤的交界地段。
B、易遭受雷击的建(构)筑物: 1、高耸突出的建筑物,如水塔、电视塔、高楼等; 2、排出导电尘埃、废气热气柱的厂房、管道等; 3、内部有大量金属设备的厂房; 4、地下水位高或有金属矿床等地区的建(构)筑物; 5、孤立、突出在旷野的建(构)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