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合集下载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课件5.1-丰富的图形世界(共23张PPT)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8/82021/8/82021/8/88/8/2021 1:12:27 AM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8/82021/8/82021/8/8Aug-218-Aug-21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8/82021/8/82021/8/8Sunday, August 08, 2021
初中数学 七年级(上册)
5.1 丰富的图形世界
5.1 丰富的图形世界
图形世界是多姿多彩的,根据图中的信息, 请说出图形中你熟悉的几何体。
如果只考虑物体的大 小和形状,而不考虑其他 属性,我们就可以将物体 抽象成几何体.
认识几何体
试一试:把图1中的物体与图2中的相应 的几何体用线连接起来.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8/82021/8/82021/8/82021/8/88/8/2021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8月8日星期 日2021/8/82021/8/82021/8/8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021年8月2021/8/82021/8/82021/8/88/8/2021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8/82021/8/8August 8, 2021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8/82021/8/82021/8/82021/8/8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数学 实验室
将图①的正方体切去一块,可得以下 几种不同的几何体。
①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套ppt课件
,
.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谈谈你的收获.
有理数
分数
正整数 整数 零 负整数
正分数 负分数
无理数 —— 无限不循环小数
2.3数 轴
(1)
• 什么叫数轴? •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 线叫做数轴。
• 例1.如图,指出数轴上点A、B、C表 示的数。
学生互相交流家庭电话号码
7624366 7657832
……
7632376
7664565
7 63 2838
代表市 6x代表城区 区别码
32 01 06 1965 08 18 987 1
省 ( 市 自 治 区 ) 市 县 出生年 ( 区 ) 月Leabharlann 日顺 序 码校 验 码
请同学们互相举例说明生活 离不开数学,数字无时无刻 不在跟我们打交道。
练一练:
1.下面给出的4条“数轴”,正确的是 ( )
2.距原点3个单位长度的点有____个,它 所表示的有理数是_________。
3.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1,那么在 数轴上与A相距3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 是________。
4.如果数轴上的A点所表示的数是-3,将A 向右移动7个单位长度,那么这时点表示 的数是_______.
珠穆朗玛峰的高程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藏 语中“珠穆”是女神的意思,“朗玛” 是第三的意思。因为在珠穆朗玛峰的附 近还有四座山峰,珠峰位居第三,所以 称为珠穆朗玛峰。按2005年中国国家测 绘局测量的岩面海拔高程为8844.43米。
艾丁湖的高程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藏 语中“珠穆”是女神的意思,“朗玛” 是第三的意思。因为在珠穆朗玛峰的附 近还有四座山峰,珠峰位居第三,所以 称为珠穆朗玛峰。按2005年中国国家测 绘局测量的岩面海拔高程为8844.43米。
3.2.1 代数式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1.用字母a表示月历的方框里右上角的数,则
其他三个数分别为
.
a
2.某航空公司规定:乘坐经济舱的旅客每位可免费携带行李20kg, 超重部分每千克按票价的1.5%付行李费.于是,我们知道随着机票 价格和携带行李质量的变化,需付的行李费也将发生变化. (1)从南京出发,携带行李30kg乘飞机分别到达下列城市,应付行 李费多少元?
4x,a2b3, ab ,-πp3. 5
例2 要在长方形和环形地块中铺设草坪,长方形 的长、宽分别为a m、b m,环形的外圆、内圆的 半径分别为R m、r m,求共需草皮的面积.
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polynomial).例如 n-2、0.55a+0.35b、ab+πR2-πr2等都是多项式.
知识窗
代数方法始于1571年,这一年法国数学家韦 达(1540—1603)首先开始使用字母表示未知数.
韦达的职业是律师和议员,他的闲暇时间大
部分都献给了数学研究,韦达最著名的著作是 《分析方法入门》,这本书确定了符号代数的原 理和方法,使当时的代数学系统化,并导致了大 量的数学发现,他是16世纪伟大的数学家,很多 人称韦达为“代数之父”.
am+bn
m+n 等式子都是 代数式(algebraic expression).
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你认为a+b=b+a、a<b是代数式吗?
不是,a+b=b+a是等式,a<b是不 等式,它们分别表示两个代数式的相等关 系、大小关系.
“代数式”是由运算符号将数、表示 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
代数式书写注意事项:
1.数字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相乘,乘号通常 用“·”表示或省略不写,并且把数字写在字母 前面,若数字是带分数应写成假分数.
6.2 角第2课时角的度量与角平分线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
平分∠EOC,则下列结论中
正确的有( B )
①∠1=∠2,∠3=∠4;
②OC平分∠AOE;
③∠BOE=∠AOD;
④2∠BOD=∠AOE.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本节小结
角的度量
角
1周角=360°;1平角=180° 1°=60′;1′=60″.
角的平分线
解:(4)15°20′÷6 =12°200′÷6 =12°÷6+200′÷6 =2°+198′÷6+2′÷6 =2°+33′+120″÷6 =2°33′20″.
课程讲授
1 角的度量与计算
练一练:将31.39°用度分秒表示,结果是( C ) A.31°3′9″ B.31°23′4″ C.31°23′24″ D.31°23′
随堂练习
1.填空: (1)2.8°= 2° ′;48 (2)39°36′= 39.6°
随堂练习
2.若∠1=25°12′,∠2=25.12°,∠3=25.2°,下列结论 中正确的是( C ) A.∠1=∠2 B.∠2=∠3 C.∠1=∠3 D.∠1=∠2=∠3
随堂练习
3.从3时到6时,钟表的时针转过的角的度数是( C ) A.30° B.60° C.90° D.120°
O
B A
课程讲授
2 尺规作角
DB
O
CA
BB''
D'
OO' '
C'
AA''
∠A'O'B'就是所求的角.
课程讲授
3 角的平分线
问题1:在纸上画∠AOB,然后将其剪下来,将其沿经 过顶点的线对折,使边OA与OB重合.将角展开,折痕上 任取一点记作点C.类比线段中点的定义,试着归纳角平 分线的定义.
正确的有( B )
①∠1=∠2,∠3=∠4;
②OC平分∠AOE;
③∠BOE=∠AOD;
④2∠BOD=∠AOE.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本节小结
角的度量
角
1周角=360°;1平角=180° 1°=60′;1′=60″.
角的平分线
解:(4)15°20′÷6 =12°200′÷6 =12°÷6+200′÷6 =2°+198′÷6+2′÷6 =2°+33′+120″÷6 =2°33′20″.
课程讲授
1 角的度量与计算
练一练:将31.39°用度分秒表示,结果是( C ) A.31°3′9″ B.31°23′4″ C.31°23′24″ D.31°23′
随堂练习
1.填空: (1)2.8°= 2° ′;48 (2)39°36′= 39.6°
随堂练习
2.若∠1=25°12′,∠2=25.12°,∠3=25.2°,下列结论 中正确的是( C ) A.∠1=∠2 B.∠2=∠3 C.∠1=∠3 D.∠1=∠2=∠3
随堂练习
3.从3时到6时,钟表的时针转过的角的度数是( C ) A.30° B.60° C.90° D.120°
O
B A
课程讲授
2 尺规作角
DB
O
CA
BB''
D'
OO' '
C'
AA''
∠A'O'B'就是所求的角.
课程讲授
3 角的平分线
问题1:在纸上画∠AOB,然后将其剪下来,将其沿经 过顶点的线对折,使边OA与OB重合.将角展开,折痕上 任取一点记作点C.类比线段中点的定义,试着归纳角平 分线的定义.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去括号课件18张
⑥ -(a-b)+(-c-d)=
检测反馈
; ; ; ; ; .
探索去括号法则 去括号时应注意
我们今天学了什 么?要注意什么?
1. 括号前的符号
2. 括号前的系数, 以及系数要与括号 里的每一项都相乘 3. 绝不能漏项
感谢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THANK YOU FOR WATCHING
1、找朋友 : ① a+(b-c) ② a-(b-c) ③ -a+(-b+c) ④ -a-(-b+c)
检测反馈
⑤ a-b+c ⑥ -a-b+c ⑦ -a+b-c ⑧ a+b-c
2、去括号:
看 ① +(a-b)=
谁 说
② -(a-b)=
得 ③ a+(b-c)=
快 ④ a-(b-c)=
⑤ (a-b)-(-c+d)=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例4、6a2-2[5a-(2a2-a)+a2]
解:原式 =6a2-2(5a-2a2+a+a2) =6a2-2[(5a+a)+(-2a2+a2)] =6a2-2(6a-a2) =6a2-12a+2a2 =(6a2+2a2)-12a =8a2-12a
方法二:可以先去小括号、 合并同类项;再继续去中括
号、合并同类项
Q5:去括号的本质是?
乘法分配律 +(a-3)=1×(a-3)=a-3
-(a-3)=(-1)×(a-3)=-a+3
去括号的法则:
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归+纳”口号诀去掉,括号里各项的
符号都不改变.
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先去看掉,括括号号前里各项的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 共12页PPT资料
解: (1) 5x+3=4x+7
(2)1 x1 x3 42
(2)
1x1 x3 42
移项,得 5x – 4x=7 – 3
合并同类项 ,得 x =4;
1 4
x
1 2
x
3
3x3 4
系数化为 1 ,得 x =4.
议 一 议 解题后的反思
(1) 移项实际上是对方程两边进行 同加减
,
项,右边是常数项;
②未知数项的系数为1。
2、目前为止,我们用到的对方程的变形有: 等号两边同加减(同一代数式)、 等号两边同乘除(同一非零数)
等号两边同加减的目的是: 使项的个数减少; 等号两边同乘除的目的是: 使未知项的系数化为1.
看谁解得快
解方程: 6x – 2 = 10 .
解:方程 两边同时加上 2 , 得
移项
6x – 2 = 10
①
6x = 10+ 2 ②
由方程 ① 到方程 ② , 这个变形相当于 把 ①中的 “– 2”这一项从左边移到了右边.
“– 2”这项从左边移到了右边的过程中,
有些什么变化? 改变了符号.
把原方程中的– 2 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 一边,这种变形 叫 移项 。
试试 用新方法 解一元一次方程
移项实际上是我们早已熟悉的利用等式的性质 “对方程两边进行同加同减”,只不过在格式上更为简 捷。
移项是把项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
项移动时一定要变号。
作业
P157习题5.2 预习156~158
更多精品资源请访问
docin/sanshengshiyuan doc88/sanshenglu
(2) 1 x1 x3 42
(2)1 x1 x3 42
(2)
1x1 x3 42
移项,得 5x – 4x=7 – 3
合并同类项 ,得 x =4;
1 4
x
1 2
x
3
3x3 4
系数化为 1 ,得 x =4.
议 一 议 解题后的反思
(1) 移项实际上是对方程两边进行 同加减
,
项,右边是常数项;
②未知数项的系数为1。
2、目前为止,我们用到的对方程的变形有: 等号两边同加减(同一代数式)、 等号两边同乘除(同一非零数)
等号两边同加减的目的是: 使项的个数减少; 等号两边同乘除的目的是: 使未知项的系数化为1.
看谁解得快
解方程: 6x – 2 = 10 .
解:方程 两边同时加上 2 , 得
移项
6x – 2 = 10
①
6x = 10+ 2 ②
由方程 ① 到方程 ② , 这个变形相当于 把 ①中的 “– 2”这一项从左边移到了右边.
“– 2”这项从左边移到了右边的过程中,
有些什么变化? 改变了符号.
把原方程中的– 2 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 一边,这种变形 叫 移项 。
试试 用新方法 解一元一次方程
移项实际上是我们早已熟悉的利用等式的性质 “对方程两边进行同加同减”,只不过在格式上更为简 捷。
移项是把项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
项移动时一定要变号。
作业
P157习题5.2 预习156~158
更多精品资源请访问
docin/sanshengshiyuan doc88/sanshenglu
(2) 1 x1 x3 42
苏科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课件
负有理数集合: { 6, 1 ,-0.33,-3.141 592 6, …}
6
课堂小结:
谈谈你这一节课有哪些收获.
在小学里,我们会根据直线上的一个点 的位置写出合适的数,也会在直线上画出表示 一个数的点.
-4 -3
3
5
把图中直线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写在相应 的方框里.
1. 画一条水平直线,并在这条直线上取一 点表示0,我们把这点称为原点.
是负数.
0℃以上的温度用正数表示, 0℃以下的温度用负数表示. 日常 生活中,许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都可以用正数、负数来表示.
例2 (1)如果向北走8km记作+8km,那 么向南走5km记作什么? (2)如果粮库运进粮食3t记作+3t,那么 -4t表示什么?
解: (1)向南走5km记作 -5km. (2)-4 t表示粮库运出粮食4t. 你还能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生活中其他意义相
分数集合:{
99.9
,
1 3
,+3
1 4
,1.25
,0.01,10%
,5 13
…}
正数集合:{
6
,+3
1 4
,0.01,
67
,5 13
,2009
…}
负数集合:{ 99.9 , 1 ,-101,1.25,10% ,18 …} 3
练一练
1.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内:
5, 7.25, 3 , 0, 12 , 0.32, 1.
2. 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为正方向(画箭头 表示),向左为负方向.
3. 取适当长度(如1cm)为单位长度,在直线 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依 次表示1,2,3……从原点向左每隔一个单位长 度取一点,依次表示-1,-2,-3……
6
课堂小结:
谈谈你这一节课有哪些收获.
在小学里,我们会根据直线上的一个点 的位置写出合适的数,也会在直线上画出表示 一个数的点.
-4 -3
3
5
把图中直线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写在相应 的方框里.
1. 画一条水平直线,并在这条直线上取一 点表示0,我们把这点称为原点.
是负数.
0℃以上的温度用正数表示, 0℃以下的温度用负数表示. 日常 生活中,许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都可以用正数、负数来表示.
例2 (1)如果向北走8km记作+8km,那 么向南走5km记作什么? (2)如果粮库运进粮食3t记作+3t,那么 -4t表示什么?
解: (1)向南走5km记作 -5km. (2)-4 t表示粮库运出粮食4t. 你还能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生活中其他意义相
分数集合:{
99.9
,
1 3
,+3
1 4
,1.25
,0.01,10%
,5 13
…}
正数集合:{
6
,+3
1 4
,0.01,
67
,5 13
,2009
…}
负数集合:{ 99.9 , 1 ,-101,1.25,10% ,18 …} 3
练一练
1.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内:
5, 7.25, 3 , 0, 12 , 0.32, 1.
2. 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为正方向(画箭头 表示),向左为负方向.
3. 取适当长度(如1cm)为单位长度,在直线 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依 次表示1,2,3……从原点向左每隔一个单位长 度取一点,依次表示-1,-2,-3……
6.2角课件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4)用一个小写的希腊字母,如α、β、γ
阿尔法、贝塔、伽马
(注意:一个希腊字母只能表示一个角)
问题一:
B
如图,一共有___3____个角,
表示出这些角
C
∠BOC,∠COA,∠BOA
O
A
问题二:
如右图, (1)以点C为顶点的角有
∠C或∠ACD或∠ACB
(2)以点D为顶点的角有
∠ADB,∠ADC
B
(3)图中一共有____7_____个角
O D
∠AOB=∠AOC—∠BOC
∠COD=∠BOD—∠BOC
C
……
A
B
(4)若∠AOB=30°,∠BOC=25°,∠AOD=130°, 那么∠AOC的度数是多少?∠COD呢?
解:∵∠AOC=∠AOB+∠BOC 且∠AOB=30°,∠BOC=25° ∴∠AOC=30°+25°=55° ∵∠COD=∠AOD—∠AOC 且∠AOD=130°,∠AOC=55° ∴∠COD=130°—55°=75°
(2)以点D为顶点的角有(平角除外)
∠ADE或∠1、∠EDB
(3)比较∠1,∠2的大小
∠1<∠2
板块三 问题一:
如右图
(1)∠AOB=____∠_B_O__C_+____∠_A_O__C__ (2) ∠BOC =___∠_A__O_B__—___∠_A_O__C___ (3)∠AOC=____∠__A_O_B_—___∠__B_O_C___
O
B C A
问题二: (1)如图以OA为一边的角有哪几个?
∠AOB,∠AOC,∠AOD
(2)请按大小顺序用“<”号连接这些角.
∠AOB<∠AOC<∠AOD
阿尔法、贝塔、伽马
(注意:一个希腊字母只能表示一个角)
问题一:
B
如图,一共有___3____个角,
表示出这些角
C
∠BOC,∠COA,∠BOA
O
A
问题二:
如右图, (1)以点C为顶点的角有
∠C或∠ACD或∠ACB
(2)以点D为顶点的角有
∠ADB,∠ADC
B
(3)图中一共有____7_____个角
O D
∠AOB=∠AOC—∠BOC
∠COD=∠BOD—∠BOC
C
……
A
B
(4)若∠AOB=30°,∠BOC=25°,∠AOD=130°, 那么∠AOC的度数是多少?∠COD呢?
解:∵∠AOC=∠AOB+∠BOC 且∠AOB=30°,∠BOC=25° ∴∠AOC=30°+25°=55° ∵∠COD=∠AOD—∠AOC 且∠AOD=130°,∠AOC=55° ∴∠COD=130°—55°=75°
(2)以点D为顶点的角有(平角除外)
∠ADE或∠1、∠EDB
(3)比较∠1,∠2的大小
∠1<∠2
板块三 问题一:
如右图
(1)∠AOB=____∠_B_O__C_+____∠_A_O__C__ (2) ∠BOC =___∠_A__O_B__—___∠_A_O__C___ (3)∠AOC=____∠__A_O_B_—___∠__B_O_C___
O
B C A
问题二: (1)如图以OA为一边的角有哪几个?
∠AOB,∠AOC,∠AOD
(2)请按大小顺序用“<”号连接这些角.
∠AOB<∠AOC<∠AOD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垂直课件
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
(1)垂线段与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区分:垂线段是一个几何图
形,而点到直线的距离是一个数量,是垂线段的长度 .
(2)点到直线的距离与两点间的距离的区分:
两点间的距离
点到直线的距离
定义
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
的垂线段的长度
性质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垂线段最短
示图(如图 6.5-7):
B.3cm
C. 5cm
D. 7cm
解:由图可知, PC 长度为 3 cm, 是这三条线段
中最短的,但不一定是所有连线中最短的,根据
点 P 到直线 m 的距离即为点 P 到直线 m 的垂线段
的长度可知,点 P 到直线 m 的距离小于 3 cm,可
能为 2 cm.
答案:A
方法点拨
(1)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高可以通过“面积法”来求,即
标上“┐”,表明该角为直角 .
表示方法: 如图 6.5-1,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记作 a ⊥ b 或
者 CD ⊥ AB. 其中交点 O 是垂足 . 符号“⊥”读作“垂直”.
直线 AB 是 CD 的垂线,直线 CD 也是 AB 的垂线 .
2. 符号语言
如图 6.5-1,因为∠ AOC=90°(已知),
段最短,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 .
(3)垂线、垂直与垂线段之间的区分与联系:
①区分: 垂线是一条与已知直线垂直的直线 ;垂直是两条直
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垂线段是一条与已知直线垂直的线段 .
②联系: 垂线段所在的直线是已知直线的垂线;垂线段所在
的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
2. 点到直线的距离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余角、补角、对顶角课件
知1-练
所以图中互补的角有 7 对, 分 别 是 ∠ 1 和 ∠ BOD, ∠ 4 和∠ AOE,∠ 3 和∠ BOD,∠ 2 和∠ AOE,∠ AOC 和 ∠ BOC,∠ AOC 和∠ DOE,∠ DOE 和∠ BOC.
知识点 2 余角、补角的性质
知2-讲
1.余角的性质 同角(等角) 的余角相等 . (1)同角的余角相等, 符号语言: 因为 ∠ A+ ∠ B=90°, ∠ A+ ∠ C=90°,所以∠ B= ∠ C. (2)等角的余角相等, 符号语言: 因为 ∠ A+ ∠ B=90°, ∠ D+∠ C=90°,∠ A= ∠ D,所以∠ B= ∠ C.
因为∠ 2+ ∠ 5=180°,∠ 6+ ∠ 5=180°,
所以∠ 2= ∠ 6.
同角的补角相等
所以图中与∠ 2 相等的角有∠ 3,∠ 4,∠ 6.
易错警示
知2-练
书写余角、补角的性质符号语言时,不需要再
书写等式的性质的符号语言,例如:
因为∠ 1+ ∠ 4=180°,∠ 1+ ∠ 2=180°,
所以∠ 4=180° - ∠ 1,∠ 2=180° - ∠ 1.
解题秘方:先找出与∠ 1 和∠ 2互补的 角,然后利用互补的关系找 出与∠ 2 相等的角 .
解:因为∠ 1+ ∠ 3=180°,∠ 1+ ∠ 2=180°, 知2-练
所以∠ 3= ∠ 2. 同角的补角相等
因为∠ 1+ ∠ 4=180°,∠ 1+ ∠ 2=180°,
所以∠ 4= ∠ 2. 同角的补角相等
第六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一)
6.3 余角、补角、对顶角
知识点 1 余角和补角(重点)
3.3.1 合并同类项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
2 合并同类项
例2 合并同类项:
(1)3x2 14x 5x2 4x2; (2) xy3 x3 y 2xy3 5x3 y 9.
解:3x2 14x 5x2 4x2 解:xy3 x3 y 2xy3 5x3 y 9
3x2 5x2 4x2 14x
xy3 2xy3 x3 y 5x3 y 9
2
原式=
4 1 2 2
- 2 -1
课程讲授
2 合并同类项
例3 (2)求多项式 3a abc 1 c2 3a 1 c2 的值,其中a= - 1 ,
3
3
6
b=2,c=-3.
解:
3a abc 1 c2 3a 1 c2
3
3
3 - 3a abc 1 1 c2
3 3
abc
进货后这个商店有大米 5x-3x+4x=(5-3+4)x=6x
课程讲授
3 合并同类项的实际应用
练一练:小英阅读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
1 5
,第
二天看了全书的 4 ,若全书共有m页,则小英还有
3m
15
___5__页没看.
随堂练习
1.计算5a-4a的结果正确的是( B ) A.1 B.a C.-a D.-9a
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 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合并同类项的 的实际应用
3ab2-4ab2=-ab2.
定义: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
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课程讲授
1 同类项
练一练:下列各项中不是同类项的是( B ) A.-1与27 B.-4xy2z2与-4x2yz2 C.-2x2y与3x2y D.-a3与4a3
课程讲授
2 合并同类项
例2 合并同类项:
(1)3x2 14x 5x2 4x2; (2) xy3 x3 y 2xy3 5x3 y 9.
解:3x2 14x 5x2 4x2 解:xy3 x3 y 2xy3 5x3 y 9
3x2 5x2 4x2 14x
xy3 2xy3 x3 y 5x3 y 9
2
原式=
4 1 2 2
- 2 -1
课程讲授
2 合并同类项
例3 (2)求多项式 3a abc 1 c2 3a 1 c2 的值,其中a= - 1 ,
3
3
6
b=2,c=-3.
解:
3a abc 1 c2 3a 1 c2
3
3
3 - 3a abc 1 1 c2
3 3
abc
进货后这个商店有大米 5x-3x+4x=(5-3+4)x=6x
课程讲授
3 合并同类项的实际应用
练一练:小英阅读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
1 5
,第
二天看了全书的 4 ,若全书共有m页,则小英还有
3m
15
___5__页没看.
随堂练习
1.计算5a-4a的结果正确的是( B ) A.1 B.a C.-a D.-9a
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 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合并同类项的 的实际应用
3ab2-4ab2=-ab2.
定义: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
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课程讲授
1 同类项
练一练:下列各项中不是同类项的是( B ) A.-1与27 B.-4xy2z2与-4x2yz2 C.-2x2y与3x2y D.-a3与4a3
课程讲授
2 合并同类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负整数集合:{
……}
正分数集合:{
……}
非正整数集合:{
……}
非负数集合: {
……}
四:体会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零度以上的气温用正数表示,零度以下的气温 用负数表示。正数、负数可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例如:增产20t与减产17t; 收入500元与支出200元;
购进80箱饮料与售出53箱饮料;
8844.43
珠 穆 朗 玛 峰
海平面
吐鲁番盆地
-155
一、感受数的产生与发展
你能说说下列图片中圈出来的数表示什么意义吗? (独立思考 同伴互说)
一、感受数的产生与发展
你能说说下列图片中圈出来的数表示什么意义吗? (独立思考 同伴互说)
二、认识正数和负数
像9 、8844.48、78、0.55%这样的数叫
问题2:现在我们学过的整数与小学一样吗? 增加了什么数?(独立思考,同伴互说)
问题3:现在我们学过的分数与小学一样吗? 增加了什么数?(独立思考,同伴互说)
问题4.把下列各数填到相应的大括号中。
1.5, 2, 1 ,8.25, 0, 4 5 , 80, 6, 7
3
7
3
整数集合:{
……}
分数集合:{
◆按图示的方式,用火柴棒搭三角形。
搭1个三角形需要火柴棒
3
搭2个三角形需要火柴棒
5
搭3个三角形需要火柴棒
7
搭100个三角形需要火柴棒
根; 根; 根;
根;
月历问题
1.某月有5个星期一,但是 这个月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 都不是星期一,这个月的第 一天是星期_____,这个月有 ____天.
2.烤面包时,第一面烤2分钟,烤 第二面时,面包已经比较干,只 要烤1分钟就够了,也就是说烤 一片面包需要3分钟,小莉用的 烤面包架子只能放两片面包,她 每天早上要吃三片面包,最少需 要烤多长时间?
“+”号读作“正”.如“ 2 ”读作
3
“正三分之二”,“+” 可以省略不写.
二、认识正数和负数
有位同学说“一个数如果不是正数,必定就是负 数.” 你认为这句话对吗?(独立思考 同伴互说)
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二、认识正数和负数
在实际生活中零有哪些意义? (独立思考 同伴交流)
零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点。 零不只表示 没有,它还有很多实际意义.
5. 一 群 人 去 看 球 ,
2人一排多1人 , 3人一排多2人 , 4人一排多3人 , 问最少有多少人?
◆将一个长方形纸片按同向连续对折,
对折的次数越多,折痕条数也越多,
请按下列步骤解答问题:
(1)对折后折痕的条数进行猜想,填写下表:
对折次数
折痕条数
1
1
2
3
4
(2)找一找折痕条数与对折次数的对应 规律,说出对折6次后,折痕有多少条?
试一试
• 1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你能举出一些例子 么?
• 2 估一估大树有多粗? • (让学生动脑如何设计方案估算树有多粗)
• 3.学校打算把16m长的篱笆围成长方形形状 的生物园来饲养小兔.可以围成的面积是多 少?怎样围可使小兔的活动范围较大?
小结
回
头
一
谈谈你这节课学习的感受?
看
1.数学伴我们成长.
零度表示水结冰的温度,零海拔表示海 平面高度,人口零增长表示人口没有增长等 等。
二、认识正数和负数
问题1、 指出下列各数中的正数、负数:
1 +12,-2,3
,0,-3.6,98,
9 10
(独立思考 同伴互说)
问题2、你能任意写出5个正数和5个负数 吗?(独立完成,同伴互查)
三、数的 分类
问题1:现在我们学过的数与小学一样吗? 增加了什么数?(独立思考,同伴互说)
向东行驶10km与向西行驶6km
)内填上
1, 2, 4, 7, ( 11 ), 16. 1, 2, 4, 7, ( 12 ), 20. 1, 2, 4, 7, ( 13 ), 24.
正数与负数
一、感受数的产生与发展
我们在小学曾学过了哪些数?它们是怎样产生和发展起 来的?(学生独立思考回忆)
我们知道,为了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 产生了数1,2,3,…… ;
为了表示“没有”,引入了数0;
有时分配、测量的结果不是整数,需要用分 数(小数)表示.
总之,数是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 产生发展起来的.
一、感受数的产生与发展
你能说说下列图片中圈出来的数表示什么意义吗? (独立思考 同伴互说)
一、感受数的产生与发展
你能说说图中的数表示什么意义吗?
(独立思考 同伴互说)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 数学
全册优质课件
生活 数学
宇宙之大
粒子之微
火 箭 之
速
化工之巧
日用之繁
•数学无处不在
补充: 1.当天最高价是多少?
2.13:00时是多少?
议一议:
• 1.长途汽车票中的数字告诉了我们哪些 信
• 息?你的学籍号表达了哪些信息? 2.从下面图形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对折次数 折痕条数
1
1
2
3
3
7
4
15
(2)找一找折痕条数与对折 次数的对应规律,说出对折6 次后,折痕有多少条?
速算:
199999+19999+1999+199+19
=200000-1
+20000-1
+2000-1
+200-1
+20-1 =222220-5 =222215
思考题:
◆ 找规律:在( 适当的数.
做 正数 .
思考:这些数与0相比,大小有何关系?
(独立思考 同伴互说)
像–2、-155、–117.3、 – 0.03%这样的
数就叫作 负数 .
思考:这些数与0相比,大小有何关系?
(独立思考 同伴互说)
二、认识正数和负数
正、负数的读法与写法: “–”号读作“负”,如–5,读作“负五”, “–”号是不可以省略的.
3.排印一本100页的书的书码, 若用铅字排印,则需要这样的 铅 字 多 少 个 ?( 一 个 铅 字 代 表 一个一位数码)
4. 一 个 人 最 多 吃 15 个 包 子 , 最 少吃1个包子,现将包子分别用 4种盘子(大、中、小、特小) 装好,每人最多用4个盘子,每 只盘子只能用一次,每个盘子 分别装多少个包子?
,
2.人类离不开数学.
我
3.人人都能学会数学.
想
我们要与数学交朋友,数学是人
说
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
)
工具,能够帮助 评价生活与数学
• 准备剪刀,两张长方形的纸,日 历,牙签
活动 思考
◆把一张长方形纸片通过折 叠、裁剪、展开,你能得到 一个正方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