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1)西方绘画的色彩 (1)
论西方绘画的色彩
一、色彩理论
一、色彩理论
色彩理论是研究色彩产生、传播、感知和应用的科学。它包括色彩空间、色 彩情感等方面。在西方绘画中,色彩的运用受到了色彩理论的影响,艺术家们通 过掌握色彩的规律和特性,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
二、西方绘画中的色彩运用
1、绘画材料的选择
1、绘画材料的选择
西方绘画常用的颜料包括油彩、水彩、丙烯等。不同的颜料具有不同的特性, 从而影响了画面的效果和艺术家的创作风格。例如,油彩的色彩浓郁、厚重,适 合表现具象的物体和强烈的明暗对比;水彩的色彩轻盈、通透,适合表现自然和 风景。
论西方绘画的色彩
目录
01 西方绘画的色彩:从 古至今的演变与发展
02 一、色彩理论
03
二、西方绘画中的色 彩运用
04如何学习西方绘 画中的色彩
西方绘画的色彩:从古至今的演 变与发展
西方绘画的色彩:从古至今的演变与发展
在西方绘画中,色彩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画面的点缀, 更是艺术家们表达情感、展现主题的重要手段。本次演示将从色彩理论、西方绘 画中的色彩运用、西方绘画色彩发展的历史以及如何学习西方绘画中的色彩等方 面,探讨西方绘画中的色彩。
3、色彩与情感的关系
西方绘画中的色彩往往承载着艺术家的情感。例如,蓝色可以表达忧郁、平 静的情绪;红色可以象征热情、力量;绿色寓意生命、希望。艺术家们通过运用 色彩来传达自己对于主题和情感的独特理解,使观者能够产生共鸣。
三、西方绘画色彩发展的历史
1、古代西画色彩的特点
1、古代西画色彩的特点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西方绘画的色彩主要受到宗教和神话的影响。画面 以自然色为主,注重表现物体的固有色和明暗关系。这一时期的色彩风格较为朴 素、沉稳。
西方绘画的色彩(教案);冀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
1、西方绘画的色彩(详案)冀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课型】欣赏·评述【课时】1课时【目标】1、概括了解西方绘画中几个典型时期的色彩运用特征;2、能够记住课本上介绍的三位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品。
【重难点】1、西方绘画中几个典型时期的色彩运用特征;2、不同时期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品赏析。
【教具】达·芬奇作品《岩间圣母》图片;马奈作品《贝杰尔酒馆》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七年级时学习过的《中国画与油画》一课,我们对油画有了初步了解,请同学们说一下,你们了解的油画有哪些特征?可以结合具体油画作品讲述。
小军你来说。
生:油画颜料覆盖能力强,能具体充分地描绘事物,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师:嗯,很好,谁还来再补充一下?小红你来说。
生:油画坚实耐久不易褪色。
师:也很好,刚才他们俩说了,油画颜料覆盖能力强,能具体充分地描绘事物,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而且油画坚实耐久,能较好的保存。
油画是西方绘画的主要画种,西方绘画以明暗、色彩为主要造型手段,注重对客观物象的光、色、形、体等方面的观察与描绘,追求对结构、体积、质感和空间感的真实再现。
那么,西方绘画在色彩运用方面有什么特征?不同时期色彩运用特征相同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西方绘画的色彩》(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一)从文艺复兴时期到印象派之前的绘画师:欣赏课本第四第五页的油画作品,小组讨论,总结一下这一时期绘画的特点。
小组讨论,分别发言。
师总结:在形象塑造上,强调模仿真实的自然,重视素描与透视,在此基础上强调色彩与光线的和谐关系,让画面看起来真实自然。
(二)19世纪的印象派绘画出示:达·芬奇作品《岩间圣母》图片,马奈作品《贝杰尔酒馆》图片,对比赏析,小组讨论:色彩有什么区别?《岩间圣母》是以棕褐色为基调的,明暗过渡自然,暗部色彩统一,表现出一种诗意般的祥和气氛。
《贝杰尔酒馆》构图新颖,形体概括,色彩绚丽,对比强烈,将传统与现代绘画元素完美结合。
西方绘画色彩的特点
西方绘画色彩的特点
西方绘画色彩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 色彩鲜艳明亮:西方绘画中常使用鲜艳明亮的色彩,这种色彩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这种色彩的运用也能够表现出画家的个性和情感。
2. 色彩对比强烈:西方绘画中常使用色彩对比来表现画面的层次和深度,这种对比能够让画面更加生动有趣,也能够让观众更加容易理解画家想要表达的意思。
3. 色彩运用自由:西方绘画中,画家常常运用自由的色彩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种自由的色彩运用能够让画面更加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4. 色彩的象征意义:西方绘画中,色彩也常常具有象征意义,比如红色代表爱情和热情,蓝色代表冷静和理性,黄色代表快乐和温暖等等。
这种象征意义的色彩运用能够让画面更加深刻和有内涵。
总的来说,西方绘画色彩的特点是多样的,但都能够表现出画家的个性和情感,也能够让观众更加容易理解画家想要表达的意思。
在今天的艺术创作中,西方绘画色彩的特点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为艺术家们提供更加广阔的创作空间和表现手段。
西方绘画中光线与色彩的表现
关键词:光线;色彩;西方绘画;表现自从绘画这种艺术形式出现,光线与色彩便在绘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在绘画艺术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光线与色彩已经不再是大多数画家关注的重点,但是对光线与色彩的运用已融入画家的骨子里,并作为一种独特的审美因素,映射画家的心理和情感世界。
一、西方绘画中光与色的传承自人类文明出现,绘画这种艺术形式便开始出现。
最早的绘画是洞窟壁画,这种绘画形式通常是出于某种目的在石壁上作画,表现内容通常是狩猎或劳动的场面。
其中的色彩,通常是先民感受到的倾向性颜色,如褐色、黑色、棕色;光线的表现可能依靠简单颜色的平涂,因为厚度不一样而产生光影,使画面产生生动的效果。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古希腊艺术出现并深刻影响之后的古罗马艺术,那时的绘画通常用来装饰贵族的大型建筑。
如,壁画可以保证颜色经久不衰,画面也更加写实,现存主要作品如《珀耳塞福涅被劫》。
在古罗马的庞贝城,一些建筑的装饰画中可见古希腊艺术的影子,但是古罗马时期的绘画比古希腊绘画更加接近客观实体,如《面包师夫妇》,其画面光线柔和、自然,色调十分和谐,画中人物刻画生动,暗部颜色透亮,高光明确且具有较强的光线感和体积感。
进入中世纪,西方大部分艺术创作为宗教服务,绘画作品主要表现宗教文化,色彩比较单一,主要为黑色、红色、黄色。
画面中的人物表情比较严肃,背景缺少空间感,但这恰好可以营造宗教气氛。
哥特式教堂内有装饰画,光线穿透彩窗投射在画面上,使画面更具神秘感。
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作开始脱离宗教的束缚,重新回归自然、尊重人性的艺术真实性,代表性画家如乔托。
乔托采用写实技法,用自然、真实的景物代替虚幻的神秘,虽然人物、背景处理还稍显呆板,但画家注重人物之间的关系,光线与色彩主要用来表现空间。
马萨乔继承了乔托的理念,并进一步创新发展,其画作中的明暗更加清晰,画面中地面产生的阴影使画作的真实性大增,自然的形态被具体地表达出来。
马萨乔通常采用一个集中光源,且光线的角度固定。
《西方绘画色彩》课件八年级美术PPT
VS
中国绘画色彩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广泛应 用于壁画、卷轴画、工艺品等领域,是中 华文化的重要代表。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梵高的色彩风格与特点
梵高的色彩风格
梵高是后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鲜明、热烈、奔放而著名。他的色彩运用大胆、夸张,强调对比和动感。
梵高的色彩特点
梵高的作品以鲜艳的色彩为主,尤其是明亮的黄色和。同时,他善于运用短笔触,使画面呈现出强烈的动感。
莫奈的色彩风格与特点
莫奈的色彩风格
莫奈是印象派的创始人之一,他的作品以清新、明亮、柔和而著名。他的色彩运用注重光影变化和自 然过渡。
莫奈的色彩特点
莫奈的作品以自然光的表现为主,善于捕捉光影变化。他善于运用补色和对比色,使画面呈现出丰富 的色彩层次感。同时,他善于运用透明色,使画面呈现出清新、明亮的效果。
原色、间色和复色。原色是基本的颜 色,间色是由两种原色混合得到的, 复色则是由两种间色混合得到的。
色彩的明度
色彩的纯度
指颜色的鲜艳程度或饱和度,原色纯 度最高,复色纯度最低。
指颜色的明暗程度,白色明度最高, 黑色明度最低。
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色彩的对比
通过不同颜色之间的差异产生视 觉效果,如冷暖对比、明暗对比 、纯度对比等。
代表艺术家
唐纳德·贾德、丹尼斯·奥本海姆等。
特点
采用单一或有限的色彩,强调画面的简洁性和纯净感,通过色彩的 运用来表现画家的情感和观念。
05
西方绘画色彩与中国绘画 色彩的比较
文化背景的比较
西方绘画色彩
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强调对自 然和人体的真实再现,追求光影和色 彩的丰富变化。
中国绘画色彩
冀美版八年级上册美术:1西方绘画的色彩
感谢观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带珍珠耳环的少女》(油画) 1665 维米尔(荷兰)
《珍妮·莎玛莉夫人像》(油画) 1879 雷诺阿(法国)
《女子》油画) 1939 毕加索(西班牙)
小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作品从第一个时期真实表 现固有色、再现自然,到第二个时期科学分析,加入 环境色、光源色,再到第三个时期夸张用色,主观表 现色彩,这一系列的变化革新中,固有色被不断弱化, 画面色彩变得越来越丰富。
一个新兴的画派——印象派因 此而产生。
《日出·印象》(油画)1872 莫奈(法国)
小组讨论:《撑洋伞的女人》这幅作品画的是单一的固有色吗? 为什么?
《静坐的莫瓦特歇夫人》(油画) 1856 安格尔(法国)
《撑洋伞的女人》(油画) 1886 莫奈(法国)
色彩丰富 借用外光 固有色,环境色,光源色
03 PART THREE 印象派之后的绘画
比较下面两幅作品
《阿尔的罂粟园》(油画) 1886 莫奈(法国) 《有乌鸦的麦田》(油画) 1890 梵高(荷兰)
小组讨论:这两幅肖像画在色彩上有什么特点, 画面还在画固有色吗?
《梦》(油画) 1932 毕加索(西班牙)
《带绿色条纹的马蒂斯夫人像》(油画) 1905 马蒂斯 (法国)
你可以辨别出下面的作品分别属于哪个时期吗,为什么?
02 PART TWO 19世纪的印象派绘画
何为“印象派”?
1874年4月,一批对学院派绘 画强烈不满、迫切要求创新的青 年画家在巴黎举行了一个独立画 展。参观画展的一名记者根据莫 奈的作品《日出·印象》的标题, 杜撰出“印象主义”这个名词。
青年画家们觉得它正好证明他 们的艺术是与众不同的,便采用 了这个名称。
西方绘画色彩感受技法
西方绘画色彩感受技法正如派脱所言“一切的艺术都是趋向音乐的状态”,西方绘画中也体现着趋向音乐之美的状态。
虽然在理论上看,绘画和音乐似乎是完全没有关联的两个艺术学科,但是在西方绘画中,色彩的变化能够体现出“节奏性”;色彩的构图能够体现出“旋律性”;色彩的体验能够体现出“和弦性”。
即透过绘画艺术可以发现节奏、旋律、和弦这些具有音乐特征的色彩表现。
一、色彩变化的“节奏性”色彩的变化能够体现出“节奏性”。
节奏是构成艺术的重要元素,朱光潜先生曾说:“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
西方绘画艺术中色彩的节奏性通过色彩的强弱感觉、明暗关系以及冷暖关系得以体现。
色彩的强弱感觉体现出节奏性。
人们看到高纯度色会有强感,低纯度色会有弱感:彩色系具有强感,无彩色系具有弱感:对比度大的具有强感,对比度小的具有弱感:正是这种强弱感使得西方色彩画较之中国水墨画更具有视觉冲击力。
而这种感受就如同音乐中强弱节奏的体验。
例如,曲子是2/4拍节奏,就会给人以“强弱”的感受;在3/4拍节奏中就会有“强弱弱”的感受。
由此看来,色彩的强弱和音乐的强弱虽然分别为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受。
但是从人接受的强弱感觉上来说是相似的。
色彩的明暗关系体现出节奏性。
西方绘画色彩中的明暗关系可以让人感受到光的变化。
凸现出画面的层次感和秩序感,并在明暗关系的对比衬托下。
使物象在光影的变化中主次分明。
意大利画家达·芬奇首先使用了“明暗对照法”,这种明暗对照是对自然光的巧妙运用,营造出画面的立体感。
在他的传世之作《最后的晚餐》中这种对照法得以完美体现。
在作品中,他把窗户里透出的光作为整体的主线引入房间,进而拉长了画面的空间距离,给人以视觉上的纵深感。
可以说,达·芬奇对光的巧妙运用是整幅画面的点睛之笔,不仅使画面有了明暗的对比,而且营造出了画面的立体感,使整个画面的效果更加灵动、逼真、自然。
17世纪荷兰的著名艺术家伦勃朗把“明暗对照法”发扬光大,使它成为自己标志性的技法。
西方绘画色彩的特点
西方绘画色彩的特点西方绘画色彩的特点主要包括明亮、对比强烈、色彩丰富和表现力强等几个方面。
在西方绘画中,色彩被视为表达情感和传达信息的重要元素之一,因此艺术家们在运用色彩时非常讲究技巧和效果。
西方绘画的色彩通常是明亮的。
艺术家们喜欢使用鲜艳、饱和度高的颜色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这种明亮的色彩在作品中创造出活力和生动感,使画面更加引人注目。
例如,梵高的《星夜》中使用了大量明亮的蓝色和黄色,营造出一种神秘、梦幻般的氛围。
西方绘画色彩对比强烈。
艺术家们喜欢在作品中运用对比色,如红绿、蓝橙等,以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视觉冲击力。
通过对比强烈的色彩,艺术家们能够引导观众的视线,使画面更加生动和有趣。
例如,毕加索的《姑娘们》中使用了红色和绿色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强烈的视觉效果。
西方绘画色彩丰富多样。
西方艺术家们善于运用各种不同的颜色来表现情感和表达主题。
他们会在作品中使用多种色彩搭配,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画面效果。
通过丰富多样的色彩,艺术家们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例如,莫奈的《睡莲》系列作品中运用了大量不同色彩的水彩,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西方绘画色彩具有强烈的表现力。
艺术家们通过精心选择和运用色彩,使作品具有强烈的情感和表现力。
他们会根据主题和情感需要来选择适合的色彩,以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
通过色彩的表现力,艺术家们能够更好地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例如,高更的《夜晚》中使用了深沉的蓝色和紫色,表现出一种忧郁和沉思的氛围。
西方绘画色彩的特点包括明亮、对比强烈、色彩丰富和表现力强。
这些特点使西方绘画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和富有情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传达艺术家想要表达的信息和情感。
通过运用这些色彩特点,西方艺术家们创造出许多令人赞叹的艺术作品,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西方绘画的色彩
构图不 很复 杂,轮廓 较清 晰,环境 淳朴. 将一个 简朴
的厨房 画得
很有情 感,所 有的人 和物
的质感 都很 强烈.
静坐的莫瓦特歇夫人(油画) 安格尔(法国)
倒牛奶的女仆(油画) 维米尔(荷兰)
描绘的是在晨雾
笼罩中日出时港 口景象.在由淡紫, 微红,蓝灰和橙黄 等色组成的色调 中,一轮生机勃勃 的红日拖着
标志着蒙德里安抽象理
论的确立.他的抽象画面 排除了任何曲线,画面上 的色块都离不开直角,纵 线和横线,是两组对立的 力量的表现.
这幅画刻
画了
一位极其
悲伤
的女人,悲
凄的
命运和感
情由
粗放的颜
色和
劲利的笔
触反
映出来.人
物的
眼睛,嘴唇,
鼻子
似乎杂乱
无章,
梦
()
支离颠倒, 具有
油 画
哭泣的女人(油画) 毕加索(西班牙)
西方绘画历 史阶段
史前绘画
古代绘画
中世纪绘画
文艺复兴 时期
17-19世纪绘画
20世纪绘画
达.芬奇 <<蒙娜丽莎>>
17世纪至19世纪的西方绘画流派众多,总体还是更多地描绘了对象的固有色.
这幅画是 安格尔晚 年肖像画 中的代表 作.画面 上的人物 娴静,端 庄的古典 美,画面 富丽典雅, 色彩鲜艳 清润,物 形象更显 风采.此 画以经典 手法创造 了一种永 恒之美.
海水中一缕橙黄
色的波光冉冉升 起.海水,天空,景物 在轻松的笔调中 交错渗透,浑然一 体.近海中的三只 小船,在薄雾中渐 渐变得模糊不清 远处的建筑,港口 等也都在晨曦中 朦胧隐现.这一切 是画家从一个窗 口看出去画成的.
四川省大数据精准教学联盟2020级高三第一次统一监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四川省大数据精准教学联盟2020级高三第一次统一监测语文(答案在最后)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条码粘贴处”。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西方的绘画,就像春兰秋菊,各有各的色彩,各有各的芬芳。
但人们对中西方绘画光芒的感受不同。
西方绘画像一盏永不熄灭的灯,任何人都可以直观感受到它的光芒;中国绘画则像天上的月亮,云遮雾绕,如果缺乏必备的文化修养则难以感受到它的光芒。
其一,关于绘画的真实性。
西方绘画最显著的特点和优点就在于它的真实性,并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
画家提香画圣徒约翰牵来羔羊,激发了母羊愉快的叫声;学生在作业本上画了一只虫子,老师挥手要把虫子赶走;等等。
西方画家追求“真”,研究透视、比例、明暗,其目的就是创造出足以乱真的作品。
中国绘画也有足以乱真的作品,只是中国画家认为,那不过是画工不入流的画技,甚至是道士的怪诞方术。
这里的“真”,依赖的是“伎”。
而中国古代士大夫认为,“伎”是下乘的。
儒家圣贤反复教导人们,“德成而上,艺成而下”。
西方绘画的“真”,是对事物形貌色彩的如实反映,而中国绘画理论认为,这只能够叫作“似”。
只有不但对事物的形貌色彩,而且对画家的心都作出了如实反映,才叫作“真”。
以形写神、形神兼备、轻形重神、忘形得意等等,都是中国绘画的“真”。
其二,关于斑斓的色彩。
西方的油画鲜艳明快,足以令人目眩。
但是在中国的水墨山水画中,人们看到大多是数峰耸出,几棵树木;泉水远逝,瀑布高悬:山腰烟岚,山脚怪石。
西方绘画色彩的特点
西方绘画色彩的特点
西方绘画色彩的特点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探讨,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拓展:
1. 饱和度:西方绘画色彩通常具有较高的饱和度,即色彩较为鲜艳明亮。
这是因为在西方文化中,色彩被视为一种强烈的表达手段,常用来表达情感、氛围和状态等。
2. 对比度:西方绘画色彩通常强调对比度,即让不同颜色之间的差异更加明显。
这种对比度可以通过色彩的明暗、明度、色相等方面来实现,从而使画面更具有立体感和层次感。
3. 稳定性:西方绘画色彩通常比较稳定,不易受到时间和环境的影响而褪色或变色。
这是因为西方绘画中使用的颜料多数为无机颜料,具有较高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4. 真实性:西方绘画色彩通常追求真实性,即尽可能地还原物体本身的颜色和光线效果。
这种真实性可以通过色彩的层次感、光影效果、色彩的交错融合等方面来实现。
总之,西方绘画色彩的特点是多方面的,既强调饱和度和对比度,又注重稳定性和真实性,这些特点在西方绘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成为西方绘画的独特魅力所在。
- 1 -。
西方绘画的色彩第一课
它的主题思想,就是崇拜希腊精神,追求最高的生活理想-智慧和真理。
拉 斐 尔 — 雅 典 学 院
这幅画的色彩处理也很协调,建筑背景全是乳黄色的大理石结构,人物的衣饰 有 红、白、黄、紫、赭等色相交错。透视法的水平是很高的,它不仅增强了画 面的空间深远感,连地面的图案,拱顶的几何装饰结构,都精确到可以用数学 来计算。
威尼斯画派:15世纪 中叶起,许多宗教题 材的美术作品出现了 浓郁的世俗化色彩, 画面上追求欢快、激 情和狂热的调子。追 求享乐的思想在艺术 上表现得相当突出, 从而形成了威尼斯特 有的绘画风格,称之 为威尼斯画派。
提香--意大利《花神》
西斯廷圣母(油画)拉斐尔
的然结的呆神仍给冉 世的合母板明旧人冉 俗色,亲,已是类降 作 性彩柔。仿经宗的临 品 。关和画佛褪教情人 描 系细面是尽题景间绘 ,腻的一了材。,了 增,色位宗,虽将圣 强已彩人教但然小母 了接与间绘画表耶从 作近光善画中现稣云 品自影良的的的送端
色彩基本知识
三原色:红 黄 蓝 间色:红色+黄色=橙色
红色+蓝色=紫色
黄色+蓝色=绿色
对比色:红——绿 黄——紫 蓝——橙 非色彩:黑、白、灰、金、银
能带给人温暖、 热情、喜庆等 气氛的色彩
暖色 冷色
能带给人冰凉、 清爽、安宁等 感觉的色彩
常见的对比色有
对 比 色
与
与
与
色彩复杂的语言
色彩间的关系 光源色\环境色\固有色、色彩透视。 色彩的科学奥秘 颜色的分类、 特性(色相、纯度、明度)、 三原色;补色律、中间色律等 色彩给人的心理影响 冷色\暖色, 高调\低调, 对比色\同类色
第1课 西方绘画的色彩 教案 2021—2022学年冀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
西方绘画的色彩——精彩纷呈的当代艺术教学分析:本课选自冀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第一课《西方绘画的色彩》,在这节课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延伸,重点介绍了当代东西方最前卫、流行的几种艺术形式。
在本课的内容安排上,先是回顾西方绘画从远古时期到近现代的发展。
选取了不同时期色彩表现上有代表性的作品,有距今两万年以上的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穴顶的野牛》;欧洲中世纪意大利的镶嵌画《皇后西奥多拉及其侍从》;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十九世纪莫奈的《日出﹒印象》、凡﹒高的《向日葵》;二十世纪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通过回顾知识导入到所学新知识,本课选取了当代不同形式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有当今最为流行的涂鸦艺术作品、最前卫的行为艺术作品、表达观念的装置艺术作品。
延伸内容当代艺术的介绍,目的是让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经验相联系,结合学生对新鲜事物感兴趣、渴求新知识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丰富学生的艺术体验,联系现实生活认识美术的社会作用。
这也是遵循了《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的倡导。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欣赏当代艺术多种形式的作品,来了解当代艺术的特点和社会作用,来丰富学生的艺术体验。
教学难点: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善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来充实提高自己,要有勇于挑战传统,打破传统束缚,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
开阔视野,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感。
使学生关注社会、更好地了解艺术与社会的关系,当代艺术所涵养的人文精神。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欣赏教学目标:1、欣赏当代不同形式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概括了解当代艺术形式的特点、与以往艺术阶段的区别变化。
2、通过回顾知识、介绍新知识,大致了解西方绘画发展的基本脉络。
3、认识当代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社会作用。
教学过程:导入:回顾西方美术,从远古时期到后期印象派和现代派时期的几个最典型的阶段。
通过欣赏代表作、教师概括其艺术特点,来引入新课的学习。
出示课题——《西方绘画的色彩——精彩纷呈的当代艺术》讲授新课:一、涂鸦艺术1、涂鸦既“胡涂乱写”的意思,最早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
冀美版八年级上册初中美术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冀美版八年级上册初中美术全册教案《西方绘画的色彩》教案导入阶段课件展示荷兰画家卡雷尔•阿偑尔的“自由的呐喊”。
(师)现代艺术总是带给人新奇的惊讶,这幅作品就是一个例证。
为了表现艺术应有的活力,画家从儿童画中寻找灵感,这幅“自由的呐喊”是画家阿偑尔的代表作,画家认为生活要自由,思考要自由,想象创作都需要自由,所以用这幅作品来书写对自由的珍爱和渴望。
现在我们是否也用这种自由的精神一起来合作创作一幅作品呢。
以师生共同创作的作品导入新课。
学生以接龙的方式,在教师事先画好色块的基础上,加上自己喜欢的色彩,注意色彩与色彩之间的对比与和谐,注意画面的美感。
游戏是学生的天性,以游戏作为导入可以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无拘无束,有利于引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发展阶段7分钟下面我们来欣赏大师们在绘画中是如何来搭配色彩的。
(课件展示大师的作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分析,归纳。
学生讨论分析,归纳:大师常作的方法有两点:1、色彩对比。
2、色彩调和。
学生进行色彩游戏搭配练习。
欣赏是一种直观的教学方法,在欣赏过程中除了引导学生分析大师是如何搭配色彩(突出重点)同时还能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内涵。
深入阶段不同的色彩可以表现个人的情感,大师们的作品中也常常利用不同的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师是如何通过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分析《向日葵》、《呐喊》、《门》、《大堤上的缺口》等作品。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听音乐,想一想这段音乐与所展示出来的作品,哪一幅所表达的情感是一样?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的自由的开展探究活动。
讨论内容为:1、从作品中,我们是否能感受出画家想表达某种情感?2、画家为了表达某种情感,在画面的构图及颜色的搭配使用上有什么特点?3、作品《门》、《大堤上的缺口》与前面的作品有什么区别?4、所有这些作品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我们能从中受到什么启发?5、活动:“找对子”,课件展示两幅作品,听音乐,看看哪一幅作品所传达给人的情感与音乐所表现出来的情感相吻合。
论东西方绘画的色彩
天 的来 自特 定 时 代 的社 会 生 活 、 然 环 境 和 民 族 心 的 高 度 自 由 , 深 触 及 了 艺 术 自律 性 , 就 比 测 重 自 深 这 理 的 因 素 。 二 种 因 素 的 积 极 或 消 极 的 作 用 加 强 或 对 外 部 世 界 精 微 观 察 的 再 现 论 带 有 了 远 为 浓 重 的 这 削 弱 具 有 画 家 气 质 和 禀 性 的 人 成 为 画 家 的 可 能 性 。 内 部 主 观 世 界 的 意 向 色 彩 、 感 色 彩 , 加 有 利 于 情 更 在 绘 画 中 色 彩 既 是 画 家 情 感 的 表 现 又 是 画 家 作 画 对 创 作 灵 感 的 激 发 召 唤 并 促 进 艺 术 表 达 的 语 言 、 技 的重要 -段 之一 。 T - 巧 、 段 , 倾 向客 观 的 写 实 转 向倾 向 主 观 的 写 意 。 手 由 定 义 中 国 绘 画 的表 现 特 质 , 魏 晋 时 代 初 显 端 倪 ; 元 在 宋 主 观 量 : 含 有 主 观 评 价 意 义 的 量 , “ 观 写 意 艺 术 趋 于 成 熟 ; 清 文 人 画 拔 起 一 座 舒 展 个 性 是 与 客 明
第 彩
朱 丹
220 ) 3 0 1 ( 南师范学院 美术 系, 徽 淮南 淮 安
【 要 】 在 < 艺 术 的 精 神 》中 第 二 部 分 “ 画 ” 第 五 节 “ 彩 ” 效 果 和 第 六 节 “ 式 和 色 彩 的 摘 论 绘 的 色 的 形
1.西方绘画的色彩
《岩间圣母 》(局部)
全画是以棕褐色为基 调的,明暗过度自然,暗 部色彩统一,表现出一种 诗意般的祥和气氛。
《西斯廷圣母》 拉斐尔
作者描绘了圣母从云端 降临人间,将小耶稣送给人 类的情景。虽然表现的依旧 是宗教题材,但画中的神明 已经褪尽了宗教绘画的呆板, 仿佛是一为人间善良的母亲。
画面的色彩与光影结合, 柔和细腻,已经接近自然的 色彩关系,增强了作品的世 俗性。
• 受19世纪光学研究成果的启发,印象派画 家注重研究自然中丰富的光色变化,沉醉 于描绘多变的自然光色。他们的绘画作品, 色彩丰富,充满空气感和光感,是绘画色 彩发展的一个高峰。
• 代表画家及作品:
莫奈(法)《日出印象》1872
雷诺阿(法)《煎饼磨坊的舞会》1876
马奈(法)《贝杰尔酒馆》1881~1882
《花神》 提香
和谐的色彩表现出头 发和皮肤的真实感。
《静坐的莫瓦特歇夫人》
安格尔(法国)
画面富丽典雅,色彩鲜 艳清润。画上人物娴静、端 庄,透露出古典美。
《倒牛奶的女仆》
维米尔(荷兰)
人物自然朴实,光线和色 彩描绘的无懈可击。
《自由引导人民》德拉克洛瓦(法国)
画面动感强烈, 色彩对比鲜明。
《日出印象》莫奈(法国)
1888 画家有意识的采用饱满而 纯净的色彩,使画面具有 明显主观表现的意味,强 烈的表现出自己内心的活 力以及对生活的渴望和追 求。
(局部)
马蒂斯作品
《舞蹈》1909~1910
画家描绘的是记忆中的法国南方迦太南的圆圈舞,表现 了一种具有强烈原始感的狂热场面。色彩单纯、明快, 对比强烈,极强的表达了舞蹈者的淳朴和气氛的热烈。
拉斐尔《西斯廷圣母》1513~151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灵的感受被放大到极至
梵 高 向 日 葵
类似色调和: 是相邻的,以 色相接近的某 类色彩,具有 同一色性的色 彩调和 如红与 橙、蓝与紫等。 主要靠类似色 之间的共同色 来起作用
梵 高 ( 荷 兰 ) 《 高 更 的 椅 子 》
画中使用了很多高 更画作中常见的冷绿 色、深褐色和蓝灰色, 表示他对高更绘画的 喜爱;椅子上燃着的 蜡烛代表了凡高心目 中的高更;椅上放置 的两本厚厚的书,代 表着高更的深奥与广 博;挂着的灯烛是后 面墙上唯一的装饰, 犹如凡高自己,闪烁 着友爱的光圈,铺落 了一地的光点那是家 的平安与温馨。
油 画( 荷 。兰 )
×51
蒙 德 里 安
多 变 的 行 动
康定斯基 (俄罗斯) 黄色的画布
一些自由扭动着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块、色彩 和形状在激烈的冲穿和紧张的对峙中达到一 种平衡。各种颜色的色块与几何线条形成鲜 明的对比,如同音乐诉诸心灵一样足以表达 艺术家内在的情绪。
中国画追求的是一种虚静之美 以墨为主,墨虽然也分五色
这些画派在色彩运用上的共同特点是 不满足于刻板片面的追求光色,强调作 品要抒发艺术家的自我感受和主观感情, 不过分拘泥于色彩与客观世界的关系, 更主观、大胆地运用色彩,通过色彩表 现自己的主观意图、内在情感和个性特 征,使色彩的运用趋于多元,或写实, 或表现,或象征,或装饰,从而使调色 板上的色彩更加丰富。
如果说文艺复兴运动是近代绘画的开端,确立了科 学的素描造型体系,把明暗、透视、解剖等知识科 学地运用到造型艺术之中;那么印象派则是现代绘 画的起点,革新了传统固有色观念,创立了以光源 色和环境色为核心的现代写生色彩学。它还认识到 艺术形式的独特的审美价值,在形式方面进行了大 胆的探索,为现代艺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皇后西奥多拉及其侍从》 (意大利)圣维塔列教堂,公元548年,尺寸不详 (镶嵌画)
三、文艺复兴时期:(14-16世纪) 模仿再现自然的色彩体系
画家们逐渐摆脱中世纪宗教的约束,开 始关注现实世界和人自身,注意研究现实 世界的色彩关系。画家在作画时,用色倾 向于尊重自然的色彩面貌,将色彩与光影 结合起来。
色彩是视觉艺术中最感情化的因素,具有在 瞬间唤醒视觉注意和感情共鸣的效果。同时, 色彩又是文化隐喻丰富的视觉因素,在人类生 存的实践过程中积淀了丰富内涵。不同地区民 族的文化传统习俗和情感传达方式都与色彩有 密切的关系。
一、旧石器时代---以自然物质的原色为主
如果没有色彩,世界将变 得灰暗而单调。自古以来, 人类就一直在寻找制造色 彩的各种方法。早在1.4 万年以前,西班牙人的祖 先从植物和矿物质中提炼 提取颜料,用来在阿尔塔 米拉的岩洞中作画。最初 人们提炼出黑色,并在岩 石上勾勒出大概轮廓。随 后为了能描绘出细节,人 们又从富含铁氧化物(赤 铁矿和赭色矿土)的泥土 中提炼出红和黄两色。
《干草堆》莫奈(法)
强烈的补色对比
画家以她的舞姿 为媒介,刻意追 寻光与色的表现。 通过对舞者的造 型的描绘,表现 出强烈的灯光反 射的效果。舞台 上的布景与绿色 的地毯,使舞者 显得虚无缥缈, 绚丽变幻,成为 一个美的世界。
《 舞 台 上 的 舞 女 》 ( 法 国 ) 作 者 德 加
:
五、后印象派-主观色彩
阿尔塔米拉岩画--西班牙
二、中世纪:
(5-15世纪)宗教意识统治着人们 的思想,美术服务于宗教,色彩运 用具有象征性的特点。绘画在用色 上十分概念化,既不写实,也不表 达自我意识,而是着力体现宗教和 精神。但是玻璃镶嵌画却色彩斑斓。
画中人物均正视前方,姿态板正,神情严肃,下垂的衣纹更增加了画面的肃穆感。 把色彩作为神迹的象征功能—崇高圣洁,大块的白色、灰紫色、黄褐色、绛红色、蔚 蓝色、翠绿色与闪闪发光的金色交相辉映。强化画面超凡入圣的非自然气息。
课堂小结
西方绘画和中国绘画的色彩各有什么 特点? 你最喜欢什么时期的色彩? 色彩的变化原因和文化有什么关系? 这节课的学习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启发?
1874年莫奈创作的题为《印象· 日出》的油画,遭到学院派的攻击, 评论家们戏称这些画家们是“印象派”,印象派由此而得名。
《鲁昂大教堂》
莫奈 106CM*74CM
波士顿美术馆
这里展示的是壮观的哥 特式教堂的景象,强烈的晨 光冲淡了他巍峨的身影,高 大的建筑结构似乎被浓浓的 光色所包裹。笔触厚重.重叠. 狂放不羁,光影与色彩成为 造型的灵魂,强烈的明暗对 比,使哥特教堂成了一种充 满色彩旋律的光色结晶体
“点彩派” 认为色彩是逐渐过渡的,所以用一个个色点堆砌,
即使是一片蓝天,也要用各种蓝色色点堆积。
《大碗岛上的星期日下午》(法国) 修拉 (油画)
他强调大胆的线条和装饰性的色彩,作品追求原始性,带有很强烈的象征意义。
一切的生命都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一去不返。一直追求生命本真的东西,
《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是谁 我们往哪里去》(法国) 高更 1897年 。
威尼斯画派:15世纪 中叶起,许多宗教题 材的美术作品出现了 浓郁的世俗化色彩, 画面上追求欢快、激 情和狂热的调子。追 求享乐的思想在艺术 上表现得相当突出, 从而形成了威尼斯特 有的绘画风格,称之 为威尼斯画派。
提香--意大利《花神》
四、印象派:
由于受19世纪光学研究成果的启发, 画家的色彩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 们注重研究自然中丰富的光色变化,对 瞬息多变光色的描绘具有浓郁的兴趣, 户外写生是他们主要的创作方法。他们 的绘画作品,色彩丰富艳丽,充满空气 感和光感。这一时期是绘画色彩发展的 又一个高峰,是光与色的交响。
起源于600年前的欧洲,15世纪时由荷兰人发明的,油画的前身 是15世纪以前欧洲绘画中的蛋彩画。用亚麻子油调和颜料,在经 过处理的布或木板上作画,因为油画颜料干后不变色,多种颜色 调和不会变得肮脏,画家可以画出丰富、逼真的色彩。油画颜料 不透明,覆盖力强,所以绘画时可以由深到浅,使绘画产生立体 感。它起源于宗教服务,是宗教的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主题思想,就是崇拜希腊精神,追求最高的生活理想-智慧和真理。
拉 斐 尔 — 雅 典 学 院
这幅画的色彩处理也很协调,建筑背景全是乳黄色的大理石结构,人物的衣饰有 红、白、黄、紫、赭等色相交错。透视法的水平是很高的,它不仅增强了画面的 空间深远感,连地面的图案,拱顶的几何装饰结构,都精确到可以用数学来计算。
Hale Waihona Puke 《树间村道》霍贝玛(荷兰)
《晚钟》米勒(法)
从文艺复兴开始,绘画艺术建立起一套关于 写实的标准:画面显得亮了许多,通过运用线条 与色彩的结合,刻画了许多细节部分,外表逼真, 合乎正确的比例标准,准确的透视关系,并且开 始描动人的光影效果等。
画家灵活运 用各种构色 原理和透视 原理,使画 面的表现力 达到一个新 的高度;充 满着人性情 感的内心活 动,体现出 人本身的价 值。
色彩基本知识
三原色:红 黄 蓝 间色:红色+黄色=橙色
红色+蓝色=紫色
黄色+蓝色=绿色
对比色:红——绿 黄——紫 蓝——橙 非色彩:黑、白、灰、金、银
能带给人温暖、 热情、喜庆等 气氛的色彩
暖色 冷色
能带给人冰凉、 清爽、安宁等 感觉的色彩
常见的对比色有
对 比 色
与
与
与
色彩复杂的语言
色彩间的关系 光源色\环境色\固有色、色彩透视。 色彩的科学奥秘 颜色的分类、 特性(色相、纯度、明度)、 三原色;补色律、中间色律等 色彩给人的心理影响 冷色\暖色, 高调\低调, 对比色\同类色
西方绘画的色彩
八年级上册第一课 刘培培
教学目标:
1. 欣赏西方绘画中色彩运用典型 的作品,概括了解西方绘画发展历史 中色彩的变化。 2. 从色彩演变的角度入手,粗略 了解西方绘画发展的基本脉络。 3. 尝试探索西方绘画中色彩应用 变化的原因及文化背景。
认识油画
油画:是以用快干性的植 物油(亚麻仁油、罂粟油、 核桃油等)调和颜料,在 画布亚麻布,纸板或木板 上进行制作的一个画种。 作画时使用的稀释剂为挥 发性的松节油和干性的亚 麻仁油等。画面所附着的 颜料有较强的硬度,当画 面干燥后,能长期保持光 泽。凭借颜料的遮盖力和 透明性能较充分地表现描 绘对象,色彩丰富,立体 质感强。油画是西洋画的 主要画种之一。
现代派
艺术原本的目的在于写实地再现某个主体, 然而摄影的发明让艺术的写实功能相形见 绌,于是就出现了新的艺术路线。 纯粹的造型与色彩形式的研究
有,色 精构彩 心成平 结想涂 构像的 的的手 秩立法 序体, 感形把 。,几 既种 具几 有何 描形 绘的 的表 随面 意结 性合 ,起 又来
《三个乐师》 (西班牙) 毕加索
克森· 波拉克--波洛克的作品,反映了美国民族不墨守成规、勇于进取、不 断开掘宏观世界和内在意识深处的精神,也表现了他们在高度工业化社会 中的忧虑、焦灼和不安。
最蒙 纯德 粹里 的安 色认 彩为 创, 造 出 表 里 平 衡 、 物 质 与 精 神 平 衡
1930 51 ( )
《 红 年、 黄 、 厘蓝 米色 的 构 厘图 米》